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ocial Medicine课程编码:SOCL4015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公管学院、医学院本科生先修课程: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龚幼龙,严非.社会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选修课目的:建立学生的社会医学概念,使其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重要作用和当代社会卫生状况及医学所面临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开具社会医学大处方,从卫生政策和卫生服务入手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二、课程内容简介:现代疾病谱的改变告诉我们影响当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只有在医疗卫生服务中重视并应用社会措施,才能有效发挥生物医学技术的作用,完成医学的社会功能。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对策与措施。
具体内容有医学模式、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和行为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效果的基本方法、社会卫生政策及策略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社会因素和行为心理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熟悉社会医学的评价方法四、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1.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内容和任务2.社会医学的发展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4.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概念2.医学模式的转变3.现代医学模式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5.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及其对医学和卫生事业的影响6.现代医学模式与健康观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概述2.经济因素与健康3.文化因素与健康4.社会生活与健康5.医疗保障制度与健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四章行为因素与健康1.概述2.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3.社会支持与健康4.情绪与健康5.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概述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与类型2.现场调查方法3.问卷设计4.随即应答技术5.定性研究6.评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1.概述2.生命质量评价内容3.生命质量评价的量表4.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1.概述2.健康危险因素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5.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述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八章卫生服务研究1.概述2.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3.卫生服务资源4.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1.社会卫生状况评价2.卫生政策制定3.全球社会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4.中国社会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策略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十章社区卫生服务1.概述2.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形式3.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4.社区卫生服务与区域卫生规划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十一章社会病防治1.概述2.自杀3.吸毒4.意外伤害5.性传播疾病6.青少年妊娠7.精神疾病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五、实践环节结合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提交和汇报调查报告,4学时六、课外学时分配七、考核方式开卷;开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占30%。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社会医学2. 课程代码:XXXXXX3. 学分:XX4. 学时:XX(理论学时:XX,实验学时:XX,实践学时:XX)5. 适用专业:XXXX6. 教材:教材名称及版本7. 教师姓名:XXX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交叉学科。
2. 课程目标:- 了解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 掌握社会因素对健康及疾病的影响机制。
- 熟悉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进行社会卫生调查和卫生服务评价。
- 掌握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 培养学生从社会角度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 社会医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社会医学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健康观1. 传统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2.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健康观和疾病观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2.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3.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4. 社会环境与健康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调查与评价1. 社会卫生状况调查方法2.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3. 社会卫生服务评价第五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1. 社会卫生政策制定2. 社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 社会卫生宣传教育4. 社会卫生项目管理第六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2. 定量研究方法3. 混合研究方法第七章社会医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与介绍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案例启示与启示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2. 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末考试:笔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进度安排(此处列出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各章节的教学时间、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六、教学资源与参考文献1. 教学资源:- 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2. 参考文献:- 列出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最新研究成果等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大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社会医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医学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医学教学旨在培养医学生对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2. 理解社会医学与医学实践的关系,以及如何将社会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3. 培养学生对社会结构、社会不平等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医学概述1.1 社会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3 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2. 社会医学理论2.1 社会行为与健康理论2.2 社会支持与健康理论2.3 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理论3.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3.1 调查研究法3.2 文献研究法3.3 社会实验法4.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4.1 社会医学的应用领域4.2 社会医学与疾病预防控制4.3 社会医学与健康政策制定5. 社会医学与临床实践5.1 医患沟通与病人满意度5.2 社会因素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5.3 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的作用6. 社会医学与健康不平等6.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差距6.2 性别、种族和年龄对健康的影响6.3 政策干预与健康公平四、教学方法1. 前导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文献阅读与综述撰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综述,并进行课堂报告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综合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访问、社会调查等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五、教学评估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课堂参与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报告、综述撰写和实地考察报告等,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掌握】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熟悉】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策略。
【了解】健康中国2020战略、中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纲要、新世纪中国特色医疗卫 生改革策略。
思考题
1、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2、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是什么?
3、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讨论如何在我国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第十三章家庭保健
【掌握】卫生政策指标、与健康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 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第三节世界卫生状况
【熟悉】全球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全球总体健康状况。
第四节中国卫生状况
【熟悉】中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了解】中国人群总体健康状况。
思考题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的意义是什么?
2、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卫生政策指标有哪些?
第三节卫生服务资源配置
【了解】卫生人力资源、卫生费用、卫生技术。
第四节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熟悉】综合评价、病人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估、卫生服务绩效评估。
思考题
1、试述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2、卫生服务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卫生服务反应性包括哪些内容。
第十一章社会卫生政策分析
第一节概述பைடு நூலகம்
【掌握】卫生政策的概念与功能。
2、试述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产生的社会学观点?
3、行为生活方式及分类有哪些?
第八章生命质量评价
第一节概述
【学握】生命质量的相关概念。
【了解】生命质量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自学】生命质量评价特征。
第二节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掌握】生命质量评价内容: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与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第三节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绪论掌握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熟悉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了解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医学家及其对社会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国内外社会医学发展简况。
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医学模式的转变掌握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健康新概念、疾病谱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历史上的几种主要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了解国际及国内疾病谱及致病因子的变化情况。
第三章社会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性;掌握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掌握健康的公平性、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的意义;掌握现代医学目的的原则与内涵;熟悉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关系;熟悉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公益性与社会功能;社会资本的三个层次的定义;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
了解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特点;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的概念、内容;熟悉社会卫生状况研究的意义;熟悉社会卫生状况资料的来源;熟悉社会卫生状况的平价指标体系;了解世界社会卫生状况;熟悉中国卫生状况。
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掌握社会因素的概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熟悉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熟悉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了解文化的内涵及文化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应激的概念和影响健康的应急源。
第六章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掌握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及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熟悉危害健康的行为;熟悉促进健康的行为;了解行为改变干预方法的类型和内容。
第七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掌握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掌握社会医学调查的基本程序;熟悉问卷设计的类型和步骤;熟悉问卷信度、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熟悉专题组讨论、选题组讨论、观察法和德尔非法等常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主要步骤;了解随机应答技术和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医学一、课程简介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连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将自然科学的成就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综合了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产生了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医学问题。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科技现代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和死亡谱的转变以及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任务发生了转变,即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服务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的社会服务。
因此,它要求医学生必须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来思考、解决和处理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
通过《社会医学》教学,使学生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把医学看成是一个整体,把病人及其健康看成一个整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的服务;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采取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生物心理社会服务模式来服务于人群;了解社会因素对个体及人群健康的影响,注重病人及其健康问题的背景和关系;学习高危人群保健及主要社会病的防治措施,使之能更有效地应用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如何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医学及人群健康的问题;掌握如何对患者人群开展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以及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了解国家及社会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等方面采取的卫生政策及策略等。
二、理论教学内容1.社会医学概论掌握内容: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及任务;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了解内容:社会医学的创立与发展;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2.医学模式掌握内容:医学模式的概念;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与疾病观:健康、亚健康、亚临床疾病及疾病。
18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公共事业管理(医药)专业本科学生必修课,它主要研究社会性医学问题和医学的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
通过社会医学理论课教学 , 使学生用现代医学模式观点,三级预防卫生策略指导日常工作,建立大卫生、大社会思想,提高卫生事业管理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现代国内外卫生状况,健康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学会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生命质量评价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
通过上述教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群众的能力。
本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社会学角度理解医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前沿动向,系统掌握医学模式、社会卫生、卫生服务、社会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等基本理论与知识,并对社会调查、群体健康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等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有较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概论[目的要求]1.熟悉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内容和基本理论2.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简史3.了解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1.社会医学概念、社会医学定义、研究对象与内容2.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3.社会医学的萌芽、创立与发展过程,社会医学的发展状况4.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医学模式[ 目的要求 ]1.掌握社会医学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2.掌握现代医学模式与健康观3.了解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与社会的作用[ 教学内容 ]1.医学模式;历史上几种医学模式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3.医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医学目的4.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目的要求 ]1.掌握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2.熟悉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教学内容 ]1.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2.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的关系;社会阶层、社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3.社会制度与健康;社会关系与健康;人口发展与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4.文化的概念、类型及特征;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的概念2.理解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3.理解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的基本概念;社会心理测量;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情绪、生活2.事件与健康3.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目的要求 ]1.了解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的种类2.熟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3.调查问卷的设计4.了解问卷的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社会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类型2.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问卷的主要类型;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步骤;问题和答案的设计;问卷的效度和信度4.定性研究的特点;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5.随机应答技术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 目的要求 ]1.了解生命质量概念2.熟悉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概念3.掌握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教学内容 ]1.概述2.生命质量评价内容3.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目的要求 ]1.熟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和意义2.了解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和种类[ 教学内容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理论基础;慢性病的自然史2.危险因素的特点,种类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第八章卫生服务研究[ 目的要求 ]1.了解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方法2.熟悉卫生服务需要量、卫生资源、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3.熟悉卫生服务的综合评价模式[ 教学内容 ]1.卫生服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分类、内容、方法2.卫生服务研究的进展3.卫生服务需要的概念;常用的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利用量的指标4.卫生人力资源;卫生人力规划;卫生费用5.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自学)[ 目的要求 ]1.了解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的意义2.熟悉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指标3.了解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卫生状况4.了解实施全球卫生策略中的主要障碍5.掌握以下三点:现行的我国卫生工作方法; 2010 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健康指标; 21 世纪影响健康的新问题[ 教学内容 ]1.社会卫生状况的含义,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的意义,社会卫生状况的资料来源2.卫生政策指标;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3.行为指标;人群健康状况指标4.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新指标5.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卫生行为状况6.全球卫生策略7.中国卫生策略第十章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要求 ]1.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产生和发展2.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特征3.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教学内容 ]1. 概述2.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及组织形式3.社区卫生服务的运作第十一章社会病防治[ 目的要求 ]1. 熟悉并掌握社会病的基本概念2. 掌握自杀、吸毒及性传播疾病等主要社会病的流行特点、危害及预防控制对策[ 教学内容 ]1. 社会病的概念、社会病防治原则2. 自杀的流行情况、自杀的危害、自杀的预防与控制3.药物滥用的概念、吸毒的流行情况及危害、常见毒品种类、吸毒成因、防范吸毒的社会对策4.性病的流行情况、性传播疾病的种类、性病流行的社会病因、性病防范对卒策5.意外伤害、青少年妊娠、精神疾病第十二章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本章自学)[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病的三级预防2.了解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 教学内容 ]1.慢性病的三级预防2.慢性病的筛查3.慢性病的社区卫生服务使用说明1.本大纲提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使用。
社会医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一、基本理论第一章社会医学概论掌握内容:社会医学概念;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熟悉内容: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了解内容:社会医学的发展史;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医学模式掌握内容:医学模式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容: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亚健康状态、亚临床疾病的概念。
熟悉内容: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了解内容: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掌握内容: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社会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
熟悉内容:社会关系与健康;人口发展与健康;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文化的概念、组成、类型及特征;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
了解内容: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社会阶层、社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社会制度与健康的关系;风俗习惯、宗教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掌握内容:生活事件概念;生活事件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熟悉内容:心理现象、应激的概念;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机制;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应激的分类。
了解内容:心理行为测量的概念、特性、基本原则和测量工具;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掌握内容: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制定;常见抽样方法;;定性研究的特点。
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问卷的一般结构和设计步骤熟悉内容: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分类;课题评价的原则;定量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的主要类型;问题设计和答案设计。
了解内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及其关系;随机应答技术;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掌握内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定义(HRQOL);生命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护理学《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Social medicin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87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学分:理论教学学分:1.5学分总学时:2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临床护理学后继课程:课程简介: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用现代医学与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从社会宏观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以及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对策和措施的一门边缘学科,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的改变,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未来的高等护理人员,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医学知识修养,提高为人类健康的医学素质。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课件结合黑板板书。
选用教材:李鲁.社会医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参考书目:[1] 胡怀明主编.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 杨建伯,董情主编.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傅华主编.预防医学(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朱启星主编.卫生学(第8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医学领域中的有关知识:(1)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2)社会卫生状况;(3)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等。
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医学的方法,研究影响疾病进展的各种因素,开展人群社区的保健工作,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为学生讲授社会医学概论,医学模式,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经济因素与健康、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卫生服务研究、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社会病防治等。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简介social medicine一、学时: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34学时;实践教学(社会卫生调查):14学时.学分数:3学分,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亦与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或医学模式,认识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为培养正确的医学思维模式奠定基础.四、课程的基本内容:(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社会医学的性质和定义,掌握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健康的概念,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2.掌握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掌握现代社会病基本概念以及性病(包括艾滋病)、自杀等的社会危险因素和社会防治措施;4.掌握PHC的概念和HFA的含义,掌握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5.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实施的意义;6.掌握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状况的主要指标,生命质量评价方法及危险因素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
(二)基本技能1.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2.掌握分析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基本思路;3.掌握生命质量评价、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服务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及调查设计的基本方法;5.掌握几种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五、必须选修学习的课程:医学基础课六、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籍:教材: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七、考试成绩的折算方法:平时成绩占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理论成绩占80%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1.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2.熟悉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过程;3.了解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医学家及其对社会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国内外社会医学发展简况.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2.难点:社会医学的性质.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社会医学的定义;2.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及措施;3.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4.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础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管理学、社区医学;5.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和意义社会医学是将医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相连接的“桥”;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视野,培养立体思维方式;加深对医学发展和卫生政策的理解。
社会医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社会医学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与内容。
2、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3熟悉国内外社会医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历程。
4了解社会医学与其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医学模式【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
2、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和健康观。
3、熟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4、了解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社会因素的内涵。
2、掌握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熟悉社会诸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4、了解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5、学会以社会、宏观的思维方式探讨医学和健康问题。
【授课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因素的内涵:社会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二、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三、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第二节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健康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2、经济发展带来的的负面效应。
3、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社会阶层的概念。
社会阶层对死亡率、儿童健康的影响。
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原因。
三、社会营养与健康1、社会营养状况与健康。
2、社会营养政策与健康。
第三节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衡量社会发展的常用指标——SSPS、PQLI、ASHA。
一、社会制度与健康:社会制度的的涵义与层次。
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性。
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主要途径。
二、社会关系与健康: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概念;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人际关系与健康;家庭关系与健康;退休、失业与健康。
三、人口发展与健康:人口规模与健康;人口结构与健康;人口素质与健康;人口流动与健康。
四、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卫生资源与健康;健康投资与健康;医疗保健制度与健康。
五、科技进步与健康。
六、城市化与健康:环境污染的加重;精神障碍性疾病增加;现代病的出现。
第四节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一、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概念、组成、类型与特征。
二、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
《社会医学》54学时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社会医学英文名称: Social Medicine总学时: 54学时(理论课:54学时)学分: 3学分自主学习:21学时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全科、法语班)、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麻醉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
其中包括上课考勤(10%)、实验课成绩(10%)和平时作业(10%)。
《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课,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
《社会医学》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框架下,建立新的健康观念,提高医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层面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观点,同时使得学生们能够:(一)深刻地理解健康新观念,现代医学模式的演变及其意义,以及三级预防的基本原理,学习将以上思想观念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二)全面地认识社会诸多因素对于人群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当代社会卫生的基本状况以及医学面临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提高从大卫生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以上问题的能力;(三)学习并掌握社会医学调查,生命质量评价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评价卫生服务效果的基本方法,学习高危人群保健及主要社会病的防治措施,使之能更有效地应用医学科学技术,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四)不断提高适应现实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和与人民群众建立沟通渠道和联系途径的能力。
按照教学计划,《社会医学》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0学时。
教学内容主要参考李鲁主编《社会医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并根据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对相关章节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讲座式教学方法与参与式互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
社会医学大纲36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保险学(健康保险)专业学生使用)一、前言(一)课程性质、课程特点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亦与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而且非常强调实践性。
(二)课程主要内容社会医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的理论精髓——医学模式、社会医学的三大研究内容——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社会卫生策略、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包括基本研究方法与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卫生服务研究三种常规研究方法;二是社会医学的应用,包括社会病、弱势群体社会医学、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社会医学等(其中本专业只介绍社会病及其防治)。
(三)前期基础课程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等。
(四)教学任务与目标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或医学模式,认识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为培养正确的医学思维模式奠定基础。
(五)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六)主要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为主,讨论、实践与其他训练方式为辅。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分章编写)第1章社会医学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基本任务。
理解: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了解: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1.社会医学的性质、任务与内容: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与特点,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与基本任务。
2.社会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社区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的关系。
3.社会医学历史发展:社会医学的萌芽、西方社会医学的创立与发展、我国社会医学的发展。
4.社会医学的基本观念: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双向作用、积极健康观、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社会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多部门参与观。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
社会医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社会医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医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通过社会医学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2. 熟悉医学伦理和医患关系的基本原则,培养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理解医学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促进医学的全面发展;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应对医学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社会医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社会医学的定义、范畴及其研究对象- 发展历程:社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技术-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的关系2. 医学伦理学- 伦理学基本原理:尊重个体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等- 医患沟通与决策:医患沟通技巧、医学决策的伦理原则- 生命伦理与法律:生命尊严、医疗抉择、遗传咨询等3. 医学社会学- 文化与健康:不同文化对健康观念的影响- 医学人类学:医学与文化的关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比较- 社会保障与医疗制度:医疗资源分配、医疗保险制度、卫生服务改革等4. 社区医学实践- 社会医学实践项目设计:从调查、研究到实践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医学志愿者服务:医学志愿服务项目策划与实施三、教学方法和要求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医学实践项目,增进对医学实践的了解和体验;4.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四、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1. 课堂考核:平时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学术论文:撰写社会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展示对社会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掌握;3. 期末考试: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社会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课程代码:08410098学分:2学时: 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 0 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临床医学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教材:《社会医学》,李鲁,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8月第4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社会卫生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特别重视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发现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及其社会影响因素,提出保护人群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为卫生事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医学是医疗保险专业的专业课程。
作为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可以为今后从事医疗保险、卫生经济与卫生管理及其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增加社会医学知识。
掌握必需的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课程目标2:培养社会医学领域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社会医学的概念、性质、内容与任务;2.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3.社会医学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内容与基本理论,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与任务,了解社会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内容与基本理论。
2. 难点难点是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第二章医学模式(一)课程内容1.医学模式概念及其演变;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熟悉医学模式概念及其演变,掌握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作用。
(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2. 难点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简介social medicine一、学时: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34学时;实践教学(社会卫生调查):14学时。
学分数:3学分,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亦与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或医学模式,认识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为培养正确的医学思维模式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社会医学的性质和定义,掌握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健康的概念,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2.掌握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掌握现代社会病基本概念以及性病(包括艾滋病)、自杀等的社会危险因素和社会防治措施;4.掌握PHC的概念和HFA的含义,掌握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5.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实施的意义;6.掌握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状况的主要指标,生命质量评价方法及危险因素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
(二)基本技能1.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2.掌握分析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基本思路;3.掌握生命质量评价、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服务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及调查设计的基本方法;5.掌握几种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五、必须选修学习的课程:医学基础课六、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籍:教材: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七、考试成绩的折算方法:平时成绩占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理论成绩占80%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要求1.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2.熟悉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过程;3.了解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医学家及其对社会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国内外社会医学发展简况。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2.难点:社会医学的性质。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社会医学的定义;2.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及措施;3.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4.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础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管理学、社区医学;5.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和意义社会医学是将医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相连接的“桥”;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视野,培养立体思维方式;加深对医学发展和卫生政策的理解。
6.社会医学发展简史: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三个时期、社会医学国内外发展现状。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课外阅读:《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等书籍,明确这些学科与社会医学的区别及联系。
五、外文词汇Social medicine Community medicine Medical sociologyPreventive medicine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HippocratesGuerin Virchow六、复习思考题1.结合你的专业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2.如何理解魏尔啸的名言“医学是门社会科学,而政治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医学罢了”。
(课堂讨论)3.什么是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章医学模式及其演变过程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健康新概念、疾病谱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历史上的几种主要医学模式,Dever氏病因(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法,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3.了解国际及国内疾病谱及致病因子的变化情况。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2.难点:医学模式的解释及转变原因。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医学模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医学模式与医学观;2.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课外阅读有关医学史及医学方法论的书籍,自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五、外文词汇Medical Model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Biomedical Model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六、复习思考题1.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区别及特点是什么?2.研究医学模式及其转变有何现实意义?3.你认为现代医学是何种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适当的医学模式是什么?理由何在?(课堂讨论)第三章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主要方面;2.熟悉运用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分析社会卫生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卫生事业与社会同步发展,社会大卫生观;2.难点:卫生事业的性质。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一)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1.ASHA公式与指标的意义2.卫生事业的性质(二)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三)医学模式转变与保健水平的相关性(四)发病过程中社会因素的主导性(五)社会诊断与社会处方(六)社会大卫生观1.社会大卫生观的含义:卫生事业是发展的一部分,卫生服务内容的综合性,卫生保健工作的社会性;2.社会大卫生观对卫生工作的指导作用。
(七)高危险性观1.高危险性环境;2.高危险性反应;3.高危险性人群。
(八)医学的社会功能1.提高生产力水平;2.卫生事业属于第三产业;3.保障基本人权;4.维护社会安定;5.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课外阅读有关政治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书籍,重点学习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参考书籍和文献1.杜乐勋:《卫生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2.黄永昌:《中国卫生国情》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3.Rick Carllson:Issues and Trends in Health, The C.V. Mpsby Company, 1987六、外文词汇ASHA(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 Diseasegoals of medicine, GOM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health risk index,HRI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IllnessMalady responsiveness social capital theory七、复习思考题1.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自始至终贯彻什么思想原则?2.试述卫生事业性质定位及其意义。
3.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大卫生观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作用(课堂讨论)。
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的内容,常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NP、期望平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2.熟悉常用人口统计指标、疾病和死亡统计指标;3.了解世界及我国目前的社会卫生状况。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常用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指标;2.难点:各类评价指标的意义和区别。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研究意义及资料来源2.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卫生政策指标、与卫生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标及人群健康状况3.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具体指标4.世界及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四、自学内容和要点查阅《世界卫生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当今世界社会卫生状况及具体衡量指标五、外文词汇GNP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Income per capita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LEFD 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Years of Life Lost,YLLs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LI 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 ASHA六、复习思考题1.社会卫生状况的内容有哪些?2.试述我国目前的社会卫生状况。
3.试述人口金字塔的变化趋势及其意义。
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社会因素的概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熟悉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熟悉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熟悉文化的内涵及文化对健康的影响;3.了解应激的概念和影响健康的应急源。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社会因素作用于健康的途径及特点;2.难点:社会制度与健康,文化因素与健康。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社会因素的含义,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特点及机制2.社会经济与健康:分析不同经济水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的双向性关系。
社会阶层、社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3.社会发展与健康:政治制度与健康: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社会人群健康的区别经济制度与健康:分配形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社会关系与健康:社会支持的涵义人口发展与健康:人口性比例、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及其与卫生的关系人口再发展、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与健康的关系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科技进步与健康城市化与健康4.文化因素与健康: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文化的特征,文化对健康影响的特征;文化诸现象(教育、风俗习惯与宗教等)对健康的影响5.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心理特征主要内容,不同气质类型与健康的关系,性格的分类,不同性格对健康的影响。
情绪与疾病、生活事件的概念,生活事件量表的使用及评分标准;应激与健康。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课外阅读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心理学书籍,了解卫生法规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康投资效益计量分析方法,卫生费用控制措施,个性心理特征、情绪等的概念。
五、外文词汇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 voluntar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compulsory insurance provider payerstress life change unites, LCU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六、复习思考题1.试述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