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52385f561252d380eb6ef4.png)
读 “狂”
②语气之狂:“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关于“报”,有两种理解,你觉得哪一 种解释好?
为了酬答满城的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 (胡云翼选注《宋词选》) 快告诉全城的人,跟随我去打猎,看我像当 年孙郎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周汝昌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读 “狂”
这两则资料中,“报”分别被理解为 “酬答”和“告诉”。而“告诉”更适合这 首词的理解,因为前者射虎是为了酬答百姓 的围观,而后者是苏轼告诉全城的人去看他 像孙权当年那样射虎打猎,后者更能体现他 的“少年轻狂”。
读 “狂” 分析词中苏轼的“少年狂”
①行为之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苏轼打猎把猎狗和苍鹰这样凶猛的动物带在身 边,来显示他的勇猛。特别是“牵”和“擎”表 明,他没有让猎狗和苍鹰去发现猎物,而是把它 们带在自己身边,很明显是为了炫耀。另外,苏 轼的穿着打扮很抢眼,很张扬,带着“千骑”, 场面盛大、招摇。这些确实都是“轻狂”的表现。
读 “狂”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前句中“尚开张”的“尚”是“尚且、还” 的意思,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而“又何妨” 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表现出了他对 “鬓微霜”的不在乎,因此后者更能表现苏 轼不服老的狂气。
读 “狂”
2.结合资料,探究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句中苏轼到底是自比冯唐还是自比魏尚。
读意
词句解释:
⑿.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应当。挽,拉。雕 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⒀.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 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 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 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 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课件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9b5ce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5.png)
柳宗元 太忧郁
白居易 太伤感 屈 原 太悲壮 柳 永 太缠绵
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旳
潇洒飘逸 、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主要旳东西, 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旳豁达胸怀! ----- 周国平
课堂自测
上阕 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旳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旳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 请你找出体现苏轼豪迈气概旳句子。
看孙郎。
我要亲自射杀老虎,
指让孙你们权看,看这孙里郎是当年作旳者英姿。 自喻。显示自己过人
酒酣胸胆尚开张,
饮酒尽兴心胸更觉开阔。
【赏析】“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作者在这里用 “冯唐持节”这个典故,以
鬓微霜,
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鬓角稍出白现了白发,
又何妨!
“冯唐”来赦免他旳罪名, 使他能像魏尚一样,有机会 再展宏图,为国立功。“何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你能概括上阙旳内容吗?
描绘打猎旳威武场面。 你能够用自己旳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
下阕 找出体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旳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体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旳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找出体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旳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找出体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旳理想旳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能概括一下下阕旳内容吗?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旳情怀
末一句体现了自己杀 敌报国旳志向。
1、词旳上下片各写什么旳? 民民
2、上下片各借用什么典故来抒发感情?
白居易 太伤感 屈 原 太悲壮 柳 永 太缠绵
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旳
潇洒飘逸 、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主要旳东西, 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旳豁达胸怀! ----- 周国平
课堂自测
上阕 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旳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你能找出描写出猎队伍旳句子吗?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 请你找出体现苏轼豪迈气概旳句子。
看孙郎。
我要亲自射杀老虎,
指让孙你们权看,看这孙里郎是当年作旳者英姿。 自喻。显示自己过人
酒酣胸胆尚开张,
饮酒尽兴心胸更觉开阔。
【赏析】“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作者在这里用 “冯唐持节”这个典故,以
鬓微霜,
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鬓角稍出白现了白发,
又何妨!
“冯唐”来赦免他旳罪名, 使他能像魏尚一样,有机会 再展宏图,为国立功。“何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你能概括上阙旳内容吗?
描绘打猎旳威武场面。 你能够用自己旳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
下阕 找出体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旳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体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旳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找出体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旳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找出体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旳理想旳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能概括一下下阕旳内容吗?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旳情怀
末一句体现了自己杀 敌报国旳志向。
1、词旳上下片各写什么旳? 民民
2、上下片各借用什么典故来抒发感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03e4c03968011ca2009120.png)
字斟句酌,体会作者报国之志
通过“鬓微霜,又何妨”塑造了一个不服老,年愈长志弥坚的苏轼。
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酒酣胸胆尚开张。
1.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 狂 。 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在这里用“冯唐持节”这个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赦免他的罪名,使他
能像魏尚一样,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④自比孙郎。 注:即“看孙郎亲射击虎”。
③报国无门,只能姑且感受一下少年人的轻狂。 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方,奋勇射杀犯界的
天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3.作者为什么要描述自己“老夫聊发少年狂”?
通过描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 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 气概。暗示自己还能为国建功立业,为下阕抒 情言志作铺垫。
诵读诗歌
听范读,感悟词人豪气雄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探明典故
明用典,体会词人报国之志
亲射虎,看孙郎。
注:即“看孙郎亲射击虎”。孙郎,指孙权。据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 虎”。这里是作者自喻,显示自己过人的胆略和勇气。
天狼。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州的第二年(1075)。当时,西夏和辽不断袭扰 “狂”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12课《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603a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1.png)
狂
合作交流
“狂”表明词人虽年老仍有少年 狂气和豪情,也是词人报效国家,壮 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 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 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明代屠龙说:“善狂者心狂而形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
“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 “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 不同。
3
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 家”。
背景资料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 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因对王安石 变法执不同的意见,被逐出朝廷,任杭州通判,三年后,转任 密州太守,实质上已被贬官。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密州 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 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求雨回来,与同僚猎于铁 沟、黄茅冈,作此词。
为报倾城随太守壮,) 亲射虎希望,起朝用廷看自派己遣孙使者郎。
酒定定酣将会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借!西指夏入军侵队的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 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 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 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 三国的孙郎那样.
合作交流
“狂”表明词人虽年老仍有少年 狂气和豪情,也是词人报效国家,壮 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 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 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明代屠龙说:“善狂者心狂而形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
“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 “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 不同。
3
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 家”。
背景资料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 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因对王安石 变法执不同的意见,被逐出朝廷,任杭州通判,三年后,转任 密州太守,实质上已被贬官。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密州 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 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求雨回来,与同僚猎于铁 沟、黄茅冈,作此词。
为报倾城随太守壮,) 亲射虎希望,起朝用廷看自派己遣孙使者郎。
酒定定酣将会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借!西指夏入军侵队的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 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 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 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 三国的孙郎那样.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45261725c52cc58bd6beb2.png)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古代民间传说
983年前,公元 1037年1月。
四川眉山境内的彭 老山百花不放,草木枯 萎,禽鸟高飞,野兽远 走。一座秀丽之山忽然 变成荒瘠之地。
古代民间传说
多年以后,眉山的 乡亲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年,一位 不世出的伟大天才在当 地诞生了。彭老山的灵 秀之气,独钟于他一人 身上,才出现了这种怪 异的现象。
词中哪些。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4)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作 者要亲手射杀猛虎。自比孙权,可见其豪放, 更见其“狂”。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5)两鬓微霜,又何妨!痛饮美酒,心 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 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何谓豪放,何谓婉约?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温 庭筠、李清照、柳永。
这一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怀国 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围绕“狂”字,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上阕记叙:密州出猎的盛况为下阕抒情做了铺 垫。
下阕抒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第三章
文章拓展总结
这首词的文章中心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 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 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古代民间传说
983年前,公元 1037年1月。
四川眉山境内的彭 老山百花不放,草木枯 萎,禽鸟高飞,野兽远 走。一座秀丽之山忽然 变成荒瘠之地。
古代民间传说
多年以后,眉山的 乡亲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年,一位 不世出的伟大天才在当 地诞生了。彭老山的灵 秀之气,独钟于他一人 身上,才出现了这种怪 异的现象。
词中哪些。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4)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作 者要亲手射杀猛虎。自比孙权,可见其豪放, 更见其“狂”。
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出豪放之情?
(5)两鬓微霜,又何妨!痛饮美酒,心 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 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何谓豪放,何谓婉约?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温 庭筠、李清照、柳永。
这一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怀国 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围绕“狂”字,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上阕记叙:密州出猎的盛况为下阕抒情做了铺 垫。
下阕抒情: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第三章
文章拓展总结
这首词的文章中心是什么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 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 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 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22张)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22张)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e4769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6.png)
拓展探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下片怀古, 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自己现在已 鬓染霜华,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这是让诗人无限感伤的原因。总体看 来,这首词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 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及弟 苏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清新 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 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3.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是踌躇满志,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报效祖国, 成就自己的人生,他们心中的豪情可以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句 子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 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24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ppt课件
![2024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c97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a.png)
THANKS
感谢观看
Chapter
忠君报国思想体现
苏轼在词中通过描绘出猎场景, 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
国家的决心。
词中提到的“亲射虎,看孙郎”, 借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暗示自 己有着和孙权一样的勇武和报国
之志。
通过“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的表述,苏轼表达了自己渴望得 到朝廷重用,为国家建功立业的
愿望。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情感抒发
整和补充,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Chapter
针对文本内容提问并回答
问题1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作者 通过哪些细节描写展现了狩猎的盛况?
问题3
如何理解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问题2
词中“左牵黄,右擎苍”的意象有何 象征意义?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不同版本《江城子·密州出猎》对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原文版本
此版本为苏轼原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02
注释版本
此版本在原文基础上添加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词意和背景。
03
今译版本
此版本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更加通俗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
同时,今译版本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基础上,对部分词句进行了适当的调
江城子密州出猎优秀ppt课件
目录
•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九下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件(18张PPT)
![九下江城子·密州出猎 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24049d4028915f804dc27b.png)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角度一: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月亮,勾勒了一 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角度二:用典,“天狼星”的传说,抒发了作者 要杀敌为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角度三:借代,“天狼星”代指西北来侵扰的西 夏军队,“天狼星”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关心 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下阕: 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
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课文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 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 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 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链接中考
课堂小测
理解性默写
1.自比孙权,暗示有建功立业的壮志的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上阙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 么?
上阙写出列的盛况, 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 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 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阙抒情作了铺 垫。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 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 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 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 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 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 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
第12课《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250e8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a.png)
威风凛凛 不服老,年愈长志弥坚
词人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 弓劲射、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重点研讨 7.分析词中运用的两处典故的作用。
上阕中的“亲射虎,看孙郎”这一有关孙权的典故,即为了报答百姓 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通过这一典故,表现出词人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指奉有朝廷
白
重大使命 汉时的郡名
应当 拉
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
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圆月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 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 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 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 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 狼星射下来。
当堂检测
1.找出词中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 鬓微霜,又何妨!
2.找出表达词人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延伸
有关冯唐的历史评价
左思: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司马贞:冯公白首,味哉论将。因对李齐,收功魏尚。 王勃: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吕蒙正: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三国时期东吴 的孙权,这里
作者自喻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 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 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 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 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 的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跟随 我出猎,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 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整体阅读
更 额角边的头发
第12课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RJ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RJ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https://img.taocdn.com/s3/m/ac7c87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4.png)
2.下片中哪两句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愁绪?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两句运用典故,表明词人希望朝廷能重新重用 自己,为国效力。
3.“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 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亲射虎” 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
“遣冯唐” 词人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下)
第3单元
12 词四首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词人
•其诗、词、赋、散文均有极高成就,且擅长书法 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 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江城子·密 州出猎
上阕:太守出猎——狂 下阕:立志报国——豪
作业布置
完成学生用书对应课时练习
作者自称 姑且,暂且 苍鹰。
qínɡ
diāo 一马的合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
锦缎帽子,这里用作
随我出猎。
动词,戴锦帽。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
译文: 我暂且抒发一下少年的张狂,左手牵着黄犬,右
臂托着苍鹰,头戴锦缎帽子,身穿貂皮衣服,带领随
“射天狼” 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词人为国立功之志,也
正是他“狂”之所在。
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想为国杀敌的雄心壮 志,表达了他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情 怀,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重用的愿望。
第12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04d1a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1.png)
6.在上阙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太守,用一个 字来概括。
看到了一个具有少年人豪情狂态的老夫,意
“狂” 气风发,精神抖擞。可用一
字概括。
思考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
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此次出猎人数之多,军容之武,速度之快, 士气之高,威武雄壮的壮观场面。
5、全城的百姓倾城而出,来看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如何?
“为报”句写出太守与人民的亲切关系和 颇为自豪的豪情。
“亲射虎,看孙郎”
用典。词人化用“孙权 射虎”的典故,自喻孙权, 表达了词人虽已年老,但仍 壮志满怀的英雄气概。
“老夫”的自称与“聊发”的情态; “牵黄”“擎苍”的行为 “锦帽貂裘”的装束; “千骑”狂奔的场面;
自比孙权、要弯弓射虎的豪兴。
2.概括词的上阙从哪几个方面可看出太守之 狂?
外表狂
狂 动作狂
归纳:
“狂”
上阙:描写了狩猎的壮阔场面,气势恢宏,
表现出作者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同 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1.苏轼为什么要参与这次射猎呢?
他想像少年一样发一次狂,但是苏轼的发狂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而是为了展示自己并未老去还能报效国家,抒发胸中不被重用的一腔 磊落之气。
2.苏轼时年接近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 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这是 为甚么呢?
此时的他两鬓斑白,身体每况愈下,长期得不到重用,感觉 自己经老去,这里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 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优秀课件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26bf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3.png)
05
结语与展望
对本课内容的回顾与总结
内容回顾
《江城子·密州出猎》 的创作背景
词中表达的情感和主 题
苏轼的文学风格及其 影响
总结:通过对本课的 学习,我们对《江城 子·密州出猎》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对苏轼 的文学风格和当时的 历史背景也有了更全 面的认识。
对2
03
04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 首优秀课件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词人简介与背景介绍 • 作品鉴赏与评价 • 苏轼其他作品介绍 • 课堂互动与思考题 • 结语与展望
01
词人简介与背景介绍
苏轼的生平与成就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
05
深入研究苏轼的其他作 品,了解其文学特点和 思想内涵
通过比较苏轼与其他文 学家的作品,分析其独 特之处
探讨苏轼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和影响
规划:为了更好地学习 苏轼的文学,我们需要 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加强对苏轼及其时代的 了解,为未来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这三首词都是苏轼的经典作品,但在风格、主题、意 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详细描述
《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豪放 派词风的作品,但前者更注重描写生活场景和人物形 象,后者则更注重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缅怀。而《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婉约派词风的作品,更注重 对美好生活和家人思念的表达。在语言运用上,《江 城子·密州出猎》多用白描手法,朴素明快;《念奴娇· 赤壁怀古》则讲究音韵和节奏感,语言凝练;《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更注重意境的描绘和语言的优美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721f1bbe23482fb4da4ce9.png)
课堂检测
6、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全词的“老夫” 形象。
“老夫”是一位英武豪迈(或气概不凡 )、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
苏轼
导入新课
苏轼一生坎坷,颇多磨难,乌台诗案后先贬 谪黄州,他写了《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 州定慧院寓居作》等名作,后转任密州,也创作 了许多诗词。在他创作的众多的豪放词中,他唯 独对《密州出猎》颇为自得,其中他在给自己的 好友鲜于子俊的书信中曾这样说道:“近却颇作 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 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 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下 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让苏轼颇为自得的豪放词 。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豪放之情。
2、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 词的深刻内涵。
3、学习苏轼在仕途失意情况下,仍积极用 世的旷达胸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人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 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 大家”;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合作探究
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 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 建功立业的决心。
合作探究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塑造了一个 怎样的形象?他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的形象。 上阕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
课堂检测
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阕描绘了一 个怎样的场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性格特点? 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第12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2课《江城子 密州出猎》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ef761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7.png)
①“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 ②“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千骑卷平 冈。 ③“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为报倾城 随太守。 ④“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亲射虎,看孙郎 ⑤因老当益壮而“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 何妨! ⑥因雄心壮志而“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
骑卷平冈。
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发:抒发
狂:豪情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 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 过。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背景。 2、在诵读诗词中,理解词意,感悟词情。 3、学习词人苏轼在失意情况下,依然胸怀天下的 “社会责任感”
再识词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 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 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
报:报知 倾城:全城百姓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 众。
自主思考:此处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以少年孙权自比,显示作者的狂劲和豪兴。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老当益壮 酒酣:喝酒喝的正香的时候;酣:酒喝得畅快。
自主思考: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 雄本色。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
骑卷平冈。
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发:抒发
狂:豪情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 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 过。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背景。 2、在诵读诗词中,理解词意,感悟词情。 3、学习词人苏轼在失意情况下,依然胸怀天下的 “社会责任感”
再识词人: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 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 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
报:报知 倾城:全城百姓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 众。
自主思考:此处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以少年孙权自比,显示作者的狂劲和豪兴。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老当益壮 酒酣:喝酒喝的正香的时候;酣:酒喝得畅快。
自主思考: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 雄本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巩固
3.《江城子》引用了哪几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引用了三个典故, 一是“亲射虎,看孙郎”,突出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二是“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 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三是“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心国家命运 的爱国精神。
全面巩固
4.《江城子》可以说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请 再写出他另外的两首豪放词。
“西北望,射天狼”既引用了典故,又从天文和地理的位置把“雕弓”所要射中的 目标,指向了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包含报国之志。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概。
新知讲解
小结: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借历史 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 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新知讲解
比喻白发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尽兴 还、更
稍白 又算得了什么呢!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符节,古代朝廷使 者所持的凭证。
云中:古郡名,现在 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派“冯唐” 来赦免他的罪名,使他能像魏尚一样 ,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
喝足了酒,胸襟还开阔,胆子也还壮。两鬓略微添些白发,这对我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像汉文帝)派遣使臣冯唐,手持符节来到云中郡重新起用魏尚?
体现的态度: 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
全面巩固
1.“少年狂”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词人的“少年狂”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
表现在:其一劲装出猎,其二千骑相随,其三告 知全城百姓齐动,其四自比孙郎射虎
Hale Waihona Puke 的豪情壮志。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含义: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作用: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描写(叙事)
抒情
3.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新知讲解
理解词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作者 姑且, “轻狂”
自称 暂且
豪情
黄犬
举 苍鹰 着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丝绸 轻暖的 形容从 帽子 皮衣 骑很多
我年纪已经不轻,却还想显示出少年人的豪情。 左手牵着黄色猎犬,右臂架着捕猎的苍鹰。 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千骑竞逐,率领众多随从像一阵狂飙卷过平原山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面巩固
5.“鬓微霜,又何妨?”一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词人虽然年纪不轻,但不以为意,仍然意气风发、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6.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 怎样体现豪放的?
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 “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 ;“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 体现豪放之气势)。 (意对即可)
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作者渴望 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新知讲解
1.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2.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这首词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诗人报 效国家的壮志和豪放的气概。】
新知讲解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上阕 下阕
叙写出猎的 壮阔场面
运用典故
抒发报国 之志
运用典故
粗犷豪迈 刚劲有力
主题: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全面巩固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密州出猎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全面巩固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 大力称道?
表达词人效命疆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而且词人对自己充满 了信心;另外造语形象,“如满月”形象地写出词人引弓劲射时 的英雄气概。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 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 年号)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 新法而下狱,后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 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学识渊 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 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
新知讲解
会挽雕弓如满月,
定 饰以彩绘的弓
将
西北望,射天狼。星 借名 指西。北传来说天进狼扰星的“西主夏侵军略队”。。这里
我将会把雕花的良弓拉得像圆月一样,向着西北方向望去,奋勇射向天狼 星(西夏)。
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在这里用“冯唐持节”这个典故,“何日” 写出了诗人急切盼望的心情。
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 ,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写作背景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 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 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 宁八年(1075)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新知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fā) /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jǐn)帽/貂(diāo)裘
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
全面巩固
4.《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 是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
5.《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此人表示自己期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 志的一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 射天狼 。”
全面巩固
6.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 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 _左_牵__黄__,_右__擎__苍__,_锦__帽__貂__裘_,__千__骑_卷__平__冈___ _或__“__千_骑__卷__平__冈_”________ 7.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_全_城__的__人_都__出__来__了_(__形__容__随_观__者__之_众_,)“为 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 是:________。
(qiú),千骑(jì) /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bìn )/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qiǎn
)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新知讲解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词牌名 词题
(宋)苏 轼
新知讲解
朗读节奏划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新知讲解
为报倾城随太守,
全城
亲射虎,看孙郎。指过孙人权的,胆这略里和是勇作气者。自喻。显示自己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追随我打猎的盛意,
我要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评析: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显现了太守踌躇满志、豪情满怀的
情态。作者以孙权自喻,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聊”“狂”既突出 了豪壮气势,也透露出隐隐约约的怨愤之情。
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苏轼,他的 的诗文大气豪放,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我们曾经学习过的 有:《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浣溪沙--山下 兰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今天,我们将学 习他的另一首豪放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