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站》(五四学制六上)

合集下载

第17课 《小站》(分层练习)(学生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第17课 《小站》(分层练习)(学生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第17课小站1.“栅栏”一词中“栅”的正确拼音是,部首是。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A. 箩筐(luō)B. 坳地(ào)C. 疾驰(jì)D. 喷水池(pèn)3.“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夸张D. 排比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箩筐竟赛B. 喷泉峭壁C. 寂莫装饰D. 山崖峻工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框的农民。

B. 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梁。

C. 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

D. 站长吹一长声稍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

6.下列词语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辩出,这是丁香。

B.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C.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台正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

B.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

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的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

C.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8.文中“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地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一句,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9.《小站》一文通过描写小站的_____、_____、_____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突出了小站虽小但服务周到的特点。

10.按照文章中作者的观察顺序进行排序()①小屋(车站)②月台上(人物、景物:喷水池)③小屋左边(红榜、小黑板、出站口的宣传画)④月台两头(杏树)⑤小站背后(石头山)⑥屋后(栅栏)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⑥③②④⑤C.①④⑤②③⑥D.②③①④⑤⑥11.文中“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A. 小站的自然景色很美B. 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小站,给旅客带来温馨感受C. 旅客们喜欢小站的喷泉和杏花D. 春天已经到来,小站春意盎然12.以下对《小站》一文中心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描写了北方山区小站的美丽景色B. 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和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C. 突出了小站设备的简陋D. 表达了作者对喷泉和杏花的喜爱一、阅读《小站》,回答下面小题。

第17课《小站》(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第17课《小站》(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17《小站》同步课堂活动设计【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2. 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 体会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4. 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小站的温馨和舒适,体会小站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周到服务。

难点:理解作者按方位顺序来介绍小站及其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1.PPT呈现:展示PPT “作者介绍”内容,并请学生默读,思考: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2. 学生交流,梳理信息:★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姓名、笔名、所处的年代、作品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请学生补充信息。

★教师补充:袁鹰是当代著名作家,擅长写散文,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文笔细腻,充满了人文关怀。

“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以及他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社会风貌的特点。

3.教师总结过渡:★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小站》就是一篇富有生活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的散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袁鹰笔下那个充满温情的小站。

【设计意图】通过PPT呈现图文并茂的作者介绍,加深学生对作者袁鹰的了解,了解他的身份、所处年代、作品风格和特点,并结合“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等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

教师补充介绍和总结过渡环节,为接下来学习文章内容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字音字形1.PPT呈现:展示PPT “字音字形”内容,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圈出自己认为读不准或容易写错的字词。

2.听音正音,纠正读音:★教师范读词语,学生认真听,注意纠正自己容易读错的读音。

★教师重点强调:3.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引导学生观察容易写错的字的字形,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

4.书写指导,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并进行书写练习。

★例如: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找出自己容易写错的字进行重点练习;教师可针对个别难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小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小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小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站》是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宁静祥和的小站,以及小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通过描绘小站的变化,展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小站的美好,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的课文,他们能够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描写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朗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站的景色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站的美丽和宁静,体会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站的景色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朗读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问题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朗读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小站的景色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供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站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小站的兴趣和好奇心。

部编六上语文18《小站》创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部编六上语文18《小站》创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而过”和“来不及”这几个词人语流为了突出可以重读,这几个词也可 以用重音轻读的方式来突出:量“才少”“转瞬间”“来不及”。
细节议小站
完成下面表格,概括车站“小”的特点。
小站
特点
表现
位置偏僻
铁路线上

设备简陋
一间、一排
人员稀少
三五个人
描写展精彩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3-5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并在小组内交流。
假山、小树、喷泉, 带来活力和精彩。
视角显不同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探究: 作者描写小站时的立足点在哪里?这对我
们视察生活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视角显不同
1-2段的描写,立足点在:车上。 (因为:描写很粗略,是“转瞬间”的景象。)
3-5段的描写,立足点在:月台。 (因为:描写很细致,写了月台的布局设计。)
总结收获
同学们,课文学完后,你收获了什么?
用心视察,生活处处是美景; 人间自有真情在; 写景作文要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 ……
教师小结
这是一个坐落在北方山区的小站,但它并不小,因 为通过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这个小站给旅客们带来了大 温暖,这是爱的力量,是作者的用心视察和体验,把这 份温暖也传递给了我们,希望大家也把这份温暖传递给 更多的人。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两个语句,寻找对照点:
向四周望去,只看到……没有什么秀丽的风景。 这个小站上,却出现……几树灿烂的杏花。
对照露真情
对照露真情
小站内外风景鲜明对照,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 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原指:大地回春的景象。
课文中指:精心装点的小站给旅客们 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4 总结收获
畅所欲言,我来说
讲述自己乘火车的见闻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8《小站》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8《小站》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8《小站》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小站》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小站景象。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站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能欣赏到小站独特的自然风光。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课文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作者情感表达和欣赏诗歌韵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并指导学生如何欣赏诗歌的韵律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站、轨、暂”等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韵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小站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难点:感悟语言,欣赏诗歌的韵律美,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朗读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运用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小站景象。

2.相关图片:准备一些小站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生字卡片:制作生字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小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站》。

呈现(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自学第三到第六自然段。
•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什么?用笔画下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 最后两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这在 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 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 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生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 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 先写__ _,再写_ __,最后写__ _。
•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 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秀秃的石头山,没有 什么秀丽的景色。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 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 树灿烂的杏花。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 的春意。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 学生习作作品
习作修改清单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级
表达 语句通顺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没有错别字

按一定顺序写

内容
有三个以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
前后内容完整、连贯、有条理 围绕中心意思写清楚 (奖励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站》PPT课件1
1.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 来又常 用“下 车伊始 ”表示 官吏初 到任所 。 2.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 ,然后 再作考 察,进 行犯罪 事实的 取证工 作。 3.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 不能直 接称呼 帝王, 于是又 可用作 帝王的 代称。 4.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 演义》 中就经 常提到 “京师 ”,现 代泛指 首都. 5.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某人的 字得以 通行使 用,他 的名反 而不常 用。

2023五四学制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小站

2023五四学制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小站

第五单元19*小站基础过关全练(2022独家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月台上几根膝成淡蓝■色的木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

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涯和巨石。

⑴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栅栏()• •⑵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改为1.(2022独家原创)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课文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达出作者对他们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B.课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都体现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C.“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地离开小站,继续自己的征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火车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站肩负的使命和小站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心。

D.“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

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周围的秀美景色与小站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引出本文主题做铺垫。

能力提升全练(2022黑龙江哈尔滨期末,3, %下列选项中,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将“努力改正”与“随时发现”调换位置。

B.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C.外国游客来到哈尔滨,感觉到了哈尔滨人民的热情。

将“感觉”改为“知觉”。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删掉“能否”。

2.(2021四川南充中考,14一1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18 分)四季平安①这么大的雪,小杨不会来了吧。

②一场雪封实了白露河两岸。

白露河在这儿打了一个大深弯,河堤似鸟儿的双翼,大娘住在东边的翼尖上。

现在,在大娘眼里,这鸟儿是巨大的白天鹅,在白茫茫的天地间扇动着翅膀。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小站》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小站》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小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站》是人教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一个位于铁路线上的小站,通过描绘小站周围的美景和人物,展现了小站员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小站员工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这篇课文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优美: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情感真挚: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小站员工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情感真挚,具有感染力。

3.情境交融:课文将小站的美景与人物紧密结合,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小站的宁静与温馨。

4.寓意深刻:课文通过小站员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寓意了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人民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美的语言,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针对本文,学生可能对铁路小站的工作内容和员工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和寓意深刻的课文内容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语言、情感、情境等方面欣赏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站员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尊敬劳动者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所展现的小站员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作者对此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引导、情感体验等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感受课文的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站的美景,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增强情感体验;同时,运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 《小站》练习

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 《小站》练习

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小站》练习◆基础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i yào luó kuānɡ nínɡ jìnɡ shān ào huó pō()()()() ( )二、组词。

喷()转()破()染()愤()传()泼()燃()三、造句。

竞赛:一尘不染:四、原文填空。

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的小屋;月台上几根()的木栅栏;或者()。

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

五、理解“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这句话的含义。

◆能力题六、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星期天早上妈妈说明明咱们去图书大厦好吗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我正想去那儿像科学家的故事宇宙的奥秘哈里·波特好多书我都想买呢七、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喷泉()的杏花()的石头山()的景色()的喷水池()的小屋八、修改下面句子中的毛病。

(1)冬瓜、茄子、苹果、西红柿都是我爱吃的蔬菜。

(2)鱼夫说着;把网脱近屋里;座在炉子旁。

九、按原文填空。

喷水池中间();()的小树。

喷泉();();把假山上的()。

十、照样子仿写三个词语。

一尘不染________ ________ ___各种各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提升题十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花( )草云( )缭( )星星( )( ) 一( )不( )难( )言( ) 亭亭( )( )十二、按要求写词语。

1.ABAC式词语(如;若隐若现)2.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如;奇花异草)十三、选词填空。

险峻险要1.函谷关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华山的山峰挺拔。

清新清爽3.来到索溪峪;我感到从未有过的。

4.爷爷的画淡雅;意境幽远。

十四、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晚年耳朵完全聋了。

贝多芬仍然坚持为人民谱写乐曲。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改成肯定句。

18《小站》课文解析及练习(解析版)

18《小站》课文解析及练习(解析版)

18《小站》课文说明:《小站》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写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是当时北方一个普通的铁路小站。

文章既写了小站之“小”——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则转瞬即过;也写了小站的基本风貌——正面的红榜,旁边的小黑板,中间的喷水池,两头的几株杏树,简单干净的语言勾勒了小站的风貌,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这篇课文语言纯净生动,观察细腻有条理,描写景物特点鲜明,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文本。

作者简介: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

曾发表过《白杨》,《筏子》等优秀作品。

原文阅读小站袁鹰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

快车疾驰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就在这一刹那,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一排漆成白色的小栅栏,或者还有三五个人影。

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

小屋左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

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

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

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

几步以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

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

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小站上没有钟,也没有电铃。

站长吹一长声哨子,刚到站的火车跟着长啸一声,缓缓的离开小站,继续走自己的征途。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

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

可是就在这儿,就在这个小站上,却出现了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部编五四制)第18课小站课件

(部编五四制)第18课小站课件

(2)月台中间: ①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
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 (喷水池、假山、小树:环境优美) ②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
(3)月台两头: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 点缀着这个XXX的小站。 (杏树、杏花、蜜蜂:春意盎然,充满无限生机。)
6.在这个小站上,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 , 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温暖的春意”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喷泉、杏花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 “温暖的春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春天温暖的气
息,二是指人们的感受。在环境冷落、单调的小站,看到 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花,旅客心里感到温暖, 感受到车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一片深情。
字词学习
栅(zhà)栏
摘(zhāi)要
箩(luó)筐
征(zhēng)途
喷(pēn)水池 一尘不染(rǎn)
竞(jìng)赛 转瞬(shùn)间
【XXX】(环境、心情)安静。 【征途】远行的路途;行程。 【山坳】山间的平地。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长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一尘不染】形容环境非常清洁。
课文理解
1.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 第一部分(1):讲小站很小。 • 第二部分(2—7):具体讲小站是什么样子的。 • 第三部分(8):讲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春意。
2.小站的小表现在什么地方 ? “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
楚”,可以看出小站之“小”。 列车驶过的瞬间,眼前所 见仅有“一间”小屋、“几根”栅栏、“三五个人影”,站 所简陋,人员少,可见小站之“小”。

第19课《小站》课件(共18张)(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19课《小站》课件(共18张)(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以小见大之大
你怎么理解“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 了温暖的春意”这句话?
• 表面:喷泉、杏花给旅客们带来春天的温暖; • 深层:这小站虽然小,但其精心布置温暖了
旅客的心,赞扬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本文讲述了在一个地处山区、无人注意
的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 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赞扬小站工作人员 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火车站给你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什么?布置精巧
• 读3-5段,说说月台的布置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 先写_月__台__正_面__,再写月__台__中__间,最后写_月__台_两__头_, 作者就是这样按__空__间____顺序把小站交待得很清 楚。
二、第3-5段写小站的布局:小站上有哪些布置?
1、月台正面:
• 小屋左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 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
(出外旅行,安全第一,红榜让旅客感到安心。)
• 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 首都报纸摘要。
(让旅客了解天气情况和新闻,方便出行并了解时事。) • 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
小站印象
小 • 火车站给你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什么?
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 ,快车转瞬间疾驰 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就在这一刹那,你也许看到一间红瓦灰墙的 小屋,一排漆成白色的小栅栏,或者还有三 五个人影。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 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从侧面勾勒出这个小站之小,甚至有些简陋和荒寂。
(jìng sài) (zhà)
竞 赛 栅栏 一尘不染
(wēng) ( cháng xiào) (bī)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小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五四制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小站习题课件新人教版五四制

【点拨】本题运用仿写五相法。本题考查了学生对 四季特点的观察与感悟,既体现了语文的生活化, 又是对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的引导。从例句句 式特点看,学生需要仿写的短语为主谓结构,第三 个短语前需要保留例句中的判断动词“是”。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61页 第5-7题。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Y_•_4_•_3____神__态__描__写__和__语__言__描__写__【__形__】__。__生__动__地__表___ _现__了__露__易__丝__的___母__亲__初__次__看__到__对__面__一__户__人__家__窗__户__上__的__鲜___ _花__时___的__兴__奋__与__快__乐__【___情__】__,__间__接__揭__示___了__标__题__的__含__义___ _【__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语境,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喷泉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 尘• 不• 染• 。(在这里指 宝塔非常干净,一点儿灰尘也没有。) B.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 缀• 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在这里是装点门面的意思。) C.火车缓缓地离开小站,继续自己的征•途• 。(这里指 远行的路途。) D.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 没有什么秀• 丽• 的景色。(这里是清秀美丽的意思。)
(2)仿写。 张艺拿起个苹果,说:“我用数字‘2’,祝大家好事 成双,一生平(苹)平安安。” “我”拿起个枣,用“3”来表达: __认__识__大__家__三__生__有__幸__,__祝__各__位__早__(_枣__)_日__圆__梦__!_______

《小站》的主要内容

《小站》的主要内容

《小站》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北方山区的一个小站,由于工作人员精心布置和认真工作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赞扬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站虽小但这正是祖国千千万万个铁路线上的一个个重要的站台,正是这无数个不起眼的小站为祖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做着巨大的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着小站的环境,默默无闻,爱岗敬业。

《小站》是80年代小学课文,作者袁鹰。

扩展资料
小站的“小”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快车不停,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
二是这个车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红栅栏。

全文一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6自然段)在这个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中,工作人员对小站进行了精心布置,它设备简单,却运行自如。

第二部分(7-8自然段)小站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 《小站》练习

部编版(五四)语文六年级上册 《小站》练习

《小站》分层练习◆基础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i yào luó kuānɡ nínɡ jìnɡ shān ào huó pō()()()() ( )二、组词。

喷()转()破()染()愤()传()泼()燃()三、造句。

竞赛:一尘不染:四、原文填空。

就在这转瞬间,你也许看到一间()的小屋,月台上几根()的木栅栏,或者()。

而这一切又立即消失了,火车两旁依然是()。

五、理解“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这句话的含义。

◆能力题六、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星期天早上妈妈说明明咱们去图书大厦好吗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我正想去那儿像科学家的故事宇宙的奥秘哈里·波特好多书我都想买呢七、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喷泉()的杏花()的石头山()的景色()的喷水池()的小屋八、修改下面句子中的毛病。

(1)冬瓜、茄子、苹果、西红柿都是我爱吃的蔬菜。

(2)鱼夫说着,把网脱近屋里,座在炉子旁。

九、按原文填空。

喷水池中间(),()的小树。

喷泉(),(),把假山上的()。

十、照样子仿写三个词语。

一尘不染________ ________ ___各种各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提升题十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花( )草云( )缭( )星星( )( ) 一( )不( )难( )言( ) 亭亭( )( )十二、按要求写词语。

1.ABAC式词语(如,若隐若现)2.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如,奇花异草)十三、选词填空。

险峻险要1.函谷关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华山的山峰挺拔。

清新清爽3.来到索溪峪,我感到从未有过的。

4.爷爷的画淡雅,意境幽远。

十四、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晚年耳朵完全聋了。

贝多芬仍然坚持为人民谱写乐曲。

(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改成肯定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第三部分:
思考:找出描写小站周围景象的句子,想一想这里写小站 周围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四周望去,只看到光 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
这里写小站周围的景象,更加烘托了小站环境的优美,突出 了工作人员的精心设计,喷泉、杏花使小站更美了。
研读第三部分: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研读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这几段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修喷水池,给乘客一个美的环境;张贴红榜、宣传画,既说明工 作人员责任心强,又说明对乘客安全、卫生方面的关心;公布当日 新闻,不仅说明工作人员身居山坳仍然关心国家大事,而且为旅客 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提供了方便。从中感受到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 为旅客服务的一片深情。
研读第二部分: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 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 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 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研读第二部分: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 蜜蜂。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 在这个小站上,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 花 ,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温暖的春意”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喷泉、杏花给旅客带来了 “温暖的春意”?)
• (“温暖的春意”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春天温暖 的气息,二是指人们的感受。在环境冷落、单
调的小站,看到一股活泼的喷泉,几树灿烂的杏 花,旅客心里感到温暖,感受到车站工作人员全 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一片深情。
思考:“温暖的春意”指什么?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春意 的仅仅是喷泉、杏花吗? “温暖的春意”原指大地回春的景象,课文中指春天般的温 暖。旅客在地处山坳的小站看到精心设计的喷泉、盛开的杏花, 感受到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一片深情,心里热乎 乎的,所以说喷泉、杏花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这喷泉,这 杏花,让旅客们感受到了温暖的春意,同时,小站工作人员精心 的设计、周到的服务,也让旅客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观察顺序:
你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吗?
小屋(车站)——月台上(栅栏)——月台正面(红榜、小黑板、 出站口的宣传画)——月台中间(人物、景物:喷水池)——月台两 头(杏树)——小站四周背后(石头山)。
结构梳理:
这篇课文一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 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小站很小。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小站设备简陋,站上工作人员精心布置。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小站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小站之“小”,可以从三分 钟;二是车站很小: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月台上只有三五个人 影……
研读第二部分: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站是经过精心布置的?
月台正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 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 板,上面用白粉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出站 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
课文总结:
小站虽小,然而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精心 布置小站,他们深知,站虽小但这正是祖国千千万万个铁路线 上的一个个重要的站台,正是这无数个不起眼的小站为祖国的 铁路交通事业做着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着小站 的环境,默默无闻,爱岗敬业,使旅客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 暖。
主题思想:
18.小站
18.小站
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钟洛,当代著名作家、诗人、 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 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 《天涯》、《运行》、《京华小品》以及《袁 鹰散文选》等。袁鹰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 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搏。
(shèn zhì) (shān yá ) (hóng bǎng)
甚至 山 崖 红榜
(jìng sài) (yōu shèng zhě) (zhēng tú)
竞赛 优 胜者 征 途
(wēng) ( cháng xiào) bī
嗡嗡 长 啸 逼人而来
学习字词:
摘要 箩筐 宁静 征途 山坳 秀丽 活泼 转瞬间 喷水池 一尘不染
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介绍小站的景象,赞扬了小站的工 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布置作业:
1、把本课词语书写美观。 2、给文章设计一幅插图,要体现小站的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