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侵染细菌-真题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冲刺练习题——遗传变异2

高考生物冲刺练习题——遗传变异2

遗传变异2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用模型模拟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过程是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中①是____________,①是____________,①是____________。

(3)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应在_________中发现较强放射性。

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有较强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保温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应在________________中发现较强放射性。

2.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表示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过程。

蛋白质外壳是以________为原料合成的。

(3)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是_______。

(4)该实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离心的方法来判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哪种物质。

具体是用32P、35S分别标记_________________。

(5)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如果用同位素32P和35S作如下标记: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___。

3.下图是某DNA分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第1页,共6页(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___________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贼基之间以____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3)若用14N标记DNA分子,合适条件下,让该DNA分子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中复制5次,则得到的子代DA分子中含14N为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4)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四种,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也只有两种,而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的排列顺序不同。

2021-2022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21-2022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试验,格里菲思推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体外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4.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自主学习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1.格里菲思转化试验(体内转化)。

(1)原理:S型细菌可以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过程:①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②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③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④注射S型死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3)结论:S型死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使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使小鼠死亡。

2.艾弗里转化试验(体外转化)。

(1)过程:①S型细菌――→分别DNA+R型细菌→R型细菌+S型细菌;②S型细菌――→分别蛋白质+R型细菌→R型细菌;③S型细菌――→分别荚膜多糖+R型细菌→R型细菌;④S型细菌――→分别DNA+DNA酶+R型细菌→R型细菌。

(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1.原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把握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

2.过程:(1)标记大肠杆菌: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育基中培育大肠杆菌,获得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

(2)标记T2噬菌体:用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育T2噬菌体,得到DNA 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3)对比试验:用分别含35S和32P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4)同位素检测:对两组大肠杆菌培育液进行离心检测。

3.结果:35S标记的T2噬菌体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高;32P标记的T2噬菌体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高。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含解析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含解析

第2课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A.用化学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B.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C.用32P和35S同时标记T2噬菌体D.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T2噬菌体3.为了验证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A.S;培养时间过长B.P;培养时间过长C.P;搅拌不够充分D.S;搅拌不够充分4.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少数B.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35S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是在细菌的核糖体和细胞核中合成D.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颗粒和细菌分离知识点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6.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③DNA是具有细胞结构的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⑤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①②④B.③⑤C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7.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

课时14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

课时14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14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1.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需单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A 错误;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大肠杆菌的质量大于噬菌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

3.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答案】D【解析】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测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 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丧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分子的结构》高考练习题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分子的结构》高考练习题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分子的结构》高考练习题一、选择题。

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如右图所示,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3.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以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右图哪个选项( )5.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最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步骤是( )A.子代噬菌体的组装、释放B.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噬菌体DNA、蛋白质C.亲代噬菌体DNA在细菌内多次复制D.亲代噬菌体将DNA注入细菌细胞内,形成很多完全相同的噬菌体6.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描述有误的是( )A.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生物大分子B.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形成的C.脱氧核糖核苷酸相互连接形成DNA能够产生水D.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位于同一端7.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期 B.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停止分裂后 D.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时8.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磷酸相连接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9.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③一条链中A+T的数值为n ④G的数量为m-n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 D.24%和30%11.DNA酶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而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

省重点高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测试题

省重点高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测试题

省重点高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测试题生物 2018.1本试卷共50页,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30%。

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B.沉淀物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噬菌体的DNAC.上清液具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D.噬菌体遗传特性的传递过程中起作用的是DNA3.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B.研究蝾螈细胞核的功能实验中,将其受精卵两部分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C.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实验中,甲组用锡帽盖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放射性元素S、P标记同一噬菌体4.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 A的遗传物质5.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B.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C.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6.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格里非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7.图是“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示意图。

人教(2019)生物必修二(学案+练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人教(2019)生物必修二(学案+练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人教(2019)生物必修二(学案+练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1)T2噬菌体的结构及生活方式。

(2)T2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

2.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3.实验过程4.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

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 2.赫尔希和蔡斯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中直接培养T2噬菌体。

(×)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够证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3次涉及”与“2个关键环节”的归纳(1)三次涉及大肠杆菌。

(2)两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

①保温(侵染)时间要合适——若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会使32P 组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②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 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与细菌共存于沉淀物中,这样会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2.“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3.比较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2019·江苏卷)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解析:因为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错误;噬菌体的DNA合成的模板来自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汇编1 [简答题]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1.题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2.内容:3.基本要求:试讲时间十分钟内,要有师生间的互动,要有实验演示过程,要有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并引出科学家因为提取的DNA的纯度不高,表示对实验结果的怀疑。

那么赫尔希和蔡斯究竟是如何做的呢?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课展开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前提条件提问学生:T2噬菌体的结构特点,侵染过程分别是什么?(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介绍实验的过程利用挂图呈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讲解其中的关键步骤,辅助学生理解。

(1)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和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然后,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

提问学生:为什么不直接标记噬菌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噬菌体的繁殖依靠大肠杆菌,后代中的原料都来自于寄主大肠杆菌所以要想标记噬菌体我们必须要标记大肠杆菌,不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2)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

提问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时候,将遗传物质DNA注射到大肠杆菌内,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在离心后DNA随着细菌沉在下方,蛋白质外壳因为质量轻而在上清液中。

)(3)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目

资料2.人类对遗传物质作用机理的探Array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请根据下列科学
史实回答问题: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三
类RNA,一类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
类能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还有一类合
成后几小时就会降解,其中哪一类是将
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信
使”呢?
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观点:核糖体
RNA是“信使”——不同核糖体RNA编
码不同的蛋白质,简称“一个核糖体一
种蛋白质”。

1961年,Jacob和Brenner
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如图
2所示。

(1)该实验中,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
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
(2)已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
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
的蛋白质。

因此如果核糖体RNA是信
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
是;如果核糖体RNA
不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
是。

最终Brenner的实
验结果证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

资料2.
(1)合成蛋白质
(2)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重核糖体有放射性(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
(3)部分 RNA聚合酶。

精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

精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

实验总结与思考
实验总结
实验原理: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和原理 实验步骤: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论和意义
对实验的思考与改进建议
实验原理:精噬 菌体侵染细菌的 过程和原理,以 及实验结果与预 期的差异
注入:精噬菌体通 过宿主细胞表面的 孔洞将核酸注入到 宿主细胞内。
复制:精噬菌体的核 酸在宿主细胞内进行 复制,同时合成噬菌 体的蛋白质外壳。
组装:复制的核酸 和蛋白质外壳在宿 主细胞内组装成完 整的噬菌体颗粒。
成熟释放:宿主细胞 裂解,释放出成熟的 噬菌体颗粒,进而感 染新的宿主细胞。
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操作流程
精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精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它能够感染细菌并在细菌内部复制自身 精噬菌体的DNA可以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成为细菌的一部分 当细菌分裂时,精噬菌体也会复制并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细菌
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
吸附:精噬菌体特 异性地识别宿主细 胞表面受体,进而 吸附到宿主细胞上。
实验操作:实验 过程中可能存在 的问题和误差, 以及如何避免和 纠正
实验结果:实验 结果的分析和解 释,以及实验结 论的可靠性
改进建议:针对 实验原理、操作 和结果等方面提 出改进建议,以 提高实验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精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形 态变化
记录不长的抑 制作用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精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机制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对精噬菌体侵染机制的贡献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一)一、选择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噬菌体每20分钟复制一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该实验可推测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试管Ⅱ的培养时间明显长于试管I的培养时间C.试管Ⅱ中的大肠杆菌往往已经裂解D.乙组试管Ⅱ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成正比2.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旺、施莱登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B.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释放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2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的影响D.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分别培养病毒,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可区分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4.生物学观点是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提出的。

下表有关生物学观点与对应实验证据和依据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在探究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链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C.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利用模型建构法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6.某实验小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2、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B.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下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的P应含32P标记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图中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D.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5、如果用15N、32P、35S 共同标记噬菌体后 ,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 , 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B.在 DNA 中找到15N 和32PC.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2PD.在 DNA 中找到15N、32P 和35S6、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实验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温度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此属于无关变量B.噬菌体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增强C.一般情况下,噬菌体繁殖时所需能量由细菌的线粒体提供D.本实验证明了DNA才是噬菌体真正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7、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T2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能够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找到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A.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找到3H、15N、35SB.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找到15N、35SC.在子代噬菌体的NA中找到3H、15N、32PD.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15N、32P、35S8、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D.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专项训练1.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Ⅰ. (共8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着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1)写出以下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

Ⅱ.(共7分)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

(2)与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比,本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NA遗传物质结构复制练习附答案

DNA遗传物质结构复制练习附答案

高中生物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 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 .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 .沉淀、上清液、沉淀D .以上全错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32P 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 .将S 型菌的DNA 、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与R 型活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中均有R 型菌出现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 和35S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 .S 型肺炎双球菌是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3.如果用3H 、15N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 没有被标记B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3H 、15N 、35SC .子代噬菌体的DNA 分子可检测到3H 、15ND .子代噬菌体的DNA 分子中部分含有3H 、14N 、35S4.下列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B .DNA 分子中两条链的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相连的C .不同DNA 分子中(A+T )/(C+G )的值是不变的D .DNA 分子是以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为基本骨架5.下列有关双链DNA 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DNA 分子中碱基A 所占比例为a ,则碱基C 所占比例为1/2-aB .如果一条链上(A +T)/(G +C)=m ,则另一条链上该比值也为mC .如果一条链上的A ∶T ∶G ∶C =1∶2∶3∶4,则另一条链上该比值为4∶3∶2∶1D .由50个碱基对组成的DNA 分子片段中至少含有氢键的数量为100个6.某双链DNA 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用15N 标记该DNA 分子,并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含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2条 B .含有14N 的DNA 分子占全部子代DNA 分子的7/8C .每个DNA 分子含有氢键2400个D .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00个二、非选择题7.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二 同步试卷讲义 第3章 重点突破练(三)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二 同步试卷讲义 第3章 重点突破练(三)

重点突破练(三)题组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实验中保温时间属于自变量C.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如图表示以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为材料进行的实验研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的目的是获得含32P的大肠杆菌,32P主要分布在细菌拟核和线粒体DNA中B.步骤②的目的是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其中只有DNA有标记C.步骤③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程度通常会影响该实验结果D.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有较强的放射性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4.如图a~e表示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e依次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和释放B.c时细菌内部分DNA分子具有放射性C.d、e时分别搅拌离心,后者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D.搅拌是为了把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离题组二DNA的结构、复制及相关计算5.(2023·河南焦作高一统考)如图为某链状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丙端是该DNA分子片段两条链的5′端B.该DNA中碱基配对的方式储存了遗传信息C.图中虚线框内代表的结构也存在于RNA中D.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1个磷酸和1个碱基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打开的过程需要酶,不需要能量B.1个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可形成4个DNA分子C.DNA复制形成的子链与母链的方向相同D.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作用于相同的化学键7.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如图表示DNA分子的一个片段。

噬菌体侵染细菌-真题练习

噬菌体侵染细菌-真题练习

噬菌体侵染细菌-真题练习随堂·真题演练1.(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噬菌体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菌,B错误;T2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正确。

答案D2.(2013·海南,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解析核酸中不含硫元素,故A错误;T2噬菌体不能寄生在酵母菌细胞中,故B错误;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错误;T2噬菌体作为病毒,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增殖,D正确。

答案D3.(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故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时利用了前人的一个重要成果,那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每日一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每日一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噬菌体为子代DNA复制提供了模板和逆转录酶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C.由该图分析可知,实验结果可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参考答案】B“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1.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只含有S元素B.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利用细菌的DNA作为模板进行DNA复制C.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可能是因为35S进入了宿主细胞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释放的大量子代T2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很小2.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A.分别用含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B.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C.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D.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3.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己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

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有放射性B.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C.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内D.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1.【答案】D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都含有31P,只有少量的噬菌体含有32P,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噬菌体侵染细菌-真题练习随堂·真题演练1.(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正确。

答案 D2.(2013·海南,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解析核酸中不含硫元素,故A错误;T2噬菌体不能寄生在酵母菌细胞中,故B错误;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中的一种,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错误;T2噬菌体作为病毒,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增殖,D正确。

答案 D3.(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故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时利用了前人的一个重要成果,那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答案 B课后·分层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100分)1.(2016·齐鲁名校二调)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A错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答案 C2.(2016·湖南株洲一模,10)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B.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解析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A错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中才能培养出来,B错误;搅拌和离心是为了把噬菌体和细菌分离,C错误。

答案 D3.(2016·山东济南模拟)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A.甲种病毒的特征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D.都不是解析重组所得的病毒丙含有甲种病毒的RNA,因此它所产生的病毒具有甲种病毒的特征。

答案 A4.(2016·山西名校联考,24)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B.可在DNA中找到32P、15N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解析用32P、35S、15N标记后,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32P、15N,蛋白质外壳中含有35S、15N。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噬菌体外壳留在外面,DNA进入细菌。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完全以细菌体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无放射性,A、C错误;子代噬菌体DNA只有一部分含有亲代链(含32P、15N),B正确;DNA中不含有S元素,D错误。

答案 B5.(2017·江淮十校联考)如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成的D.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解析a、d组小鼠死亡是S型菌有毒导致小鼠死亡的结果,B错误;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C错误;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答案 A6.(2016·山东曲阜检测)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

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

现用PenrS型菌和R型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只有PenrS型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无菌落生长D.丁组中因为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菌落生长解析甲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复健康,A错误。

答案 A7.(2016·湖南衡阳质检)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

(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S标记的(NH4)352SO4,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中,少量位于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进行。

解析朊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要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

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所以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用35S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

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这是它与其他病毒的不同之处。

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2)几乎不能几乎不能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2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32P(3)沉淀物上清液经试管5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35S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3中,35S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

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4)核酸核苷酸和氨基酸(原料)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1.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RNA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解析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也是DNA,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或DNA,D错误。

答案 C2.(2016·哈三中期中)将细菌在含有31P的核苷酸和32S的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再用D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则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含有31P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A.1和1B.1/4和0C.1和0D.1/4和1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以细菌的31P核苷酸和32S氨基酸为原料进行复制,复制三次后共有23=8个噬菌体,且都含有31P和32S,不含35S。

答案 C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D.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噬菌体解析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艾弗里的实验所提纯的DNA中仍然含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不足以完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间接地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而不是完全分离,C错误;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