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原著“魂”的缺失探讨

合集下载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旨在将原作中的情感、意境和美感准确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

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特殊性,翻译过程中常常面临许多难点。

本文将探讨文学翻译的难点,并提供一些技巧来克服这些难点。

一、语言的差异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折射,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思维方式。

因此,进行文学翻译时,我们不仅需要融汇贯通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还需要理解并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

技巧:熟悉文化背景。

翻译之前,翻译者应该深入了解原著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

同时,建立起与原著相似的文化框架,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中的情感和意义。

二、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文学作品通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暗示、象征等,这些手法是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然而,这些修辞手法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翻译者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技巧:转换修辞手法。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保持原著的艺术效果。

例如,如果原作中使用了隐喻,翻译者可以考虑在目标语言中使用类似的隐喻来传达相同的含义。

三、文学风格和节奏的保留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节奏,这些风格和节奏是他们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有时很难完全保留原作的风格和节奏。

技巧:保持原著的风范。

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著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文学风格和节奏。

通过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句法的调整,翻译者可以创造出与原作相似的阅读体验。

四、多重文化因素的平衡文学作品通常是作者对自己所处文化的反思和刻画。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平衡原著的文化元素与目标语言受众的理解。

技巧:文化转换。

翻译者需要在文学翻译中恰当地转换文化元素,使得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这可能涉及到在翻译中加入解释、注释或者选择一个更为靠近目标文化的类似文化元素。

外语文学翻译如何实现思想内涵的深度传达

外语文学翻译如何实现思想内涵的深度传达

外语文学翻译如何实现思想内涵的深度传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变得愈发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想内涵的传递与交流。

然而,要实现外语文学翻译中思想内涵的深度传达并非易事,这需要译者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理解原文是实现深度传达的基础。

译者需要深入研究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和个人经历。

例如,在翻译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时,译者必须了解 19 世纪英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婚姻观念以及当时的风俗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和思想,从而准确地传达其内涵。

语言能力是译者的基本功。

不仅要精通外语和母语,还要熟悉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式和生僻的词汇,译者要能够准确理解其含义,并在译文中找到最贴切的表达。

比如,英语中的一些隐喻、双关语等修辞手法,在翻译成中文时需要巧妙处理,以保持原文的韵味和思想的连贯性。

文化的转换是外语文学翻译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一部外语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

译者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适当的转化,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以《百年孤独》为例,其中涉及到拉丁美洲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化,译者需要在翻译中为读者解释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独特魅力。

此外,译者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文学感知力。

能够体会到原文的文学风格、情感基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比如,托尔斯泰的作品通常具有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宏大的叙事风格,译者在翻译时要努力保持这种风格,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著的魅力。

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直译和意译的灵活运用至关重要。

直译能够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特色,但有时可能会导致译文生硬难懂;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原文的形式美。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Word文档]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Word文档]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Word文档]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关键字:从文,文化,文化差异,差异,角度,角度看,翻译,翻译中,中情,情感,意义,意义的,丢失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文化的互通自古以来不受地域、环境的限制,许多的国内外经典文学被翻译成诸多的版本,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而由于各国、各地的语言与文化差异的不同,给作品的广域流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时,就需要将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以让其成功被传至世界各地。

同时,世界学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除作品中的基本内容外,原著中所表达出来的文化意境却是极难通过翻译来进行传播。

若未能将其间的文化情感与意义传播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于文化界,对于原著作者,却是一项极大的损失。

该文将就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下,对翻译中的情感意义丢失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情感意义S511 A 1672-3791(2017)02(c)-0245-02翻译并不只是向其他语种人群传达表浅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互通与交流,翻译工作也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转换,更深层次的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间的互相认识。

在对非本土语言的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要对该地域的文化、语言、情感、习俗、宗教等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不使原著中的情感意义表达丢失。

该文主要就中西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背景下,文化作品中的情感流失进行探讨。

1 文化差异具体体现探析中西两地因为地域差异的关系,其文化背景差异甚大,其具体体现包括肤色、语种、生活习惯、文学差异等等。

在语种方面,中西方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所采用的词汇、语言顺序、语法等差异大有不同,所以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不可对一项作品采用直译的方式,否则所表达出的意思必然会大相径庭,造成文化笑话。

更有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对对方传统文化造成误解,从而给两方交流造成障碍,不利于双方文化交流的积极开展。

基于翻译契合观视角看游记文学翻译——以译本《空谷幽兰》为例

基于翻译契合观视角看游记文学翻译——以译本《空谷幽兰》为例

822021.04一、翻译契合观简介翻译契合观指的是“优秀的翻译作品应当是译文与原文在信息的传递数量、质量、传递方式以及被读者接受等方面达到高度契合的作品”(刘健,2020)。

该观点倡导译者应该与原作充分沟通并与之发生共情,使译作实现读者的美学期待,也使译作读者与原作读者达到持久的视界融合(仲伟合,2020)。

通过文献阅读,笔者发现,翻译契合观反对机械直译,关注读者的心理感受。

其理论依据应该是尤金·奈达(1964)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认为译者需要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信息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

最好的翻译理应是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的反应和原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时的反应是一致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功能对等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因为作者和译者在认知方面的差异、个人情感和经历的不同、艺术表现力的强弱以及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等等,使得原语和译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不可跨越的天然障碍(梁宗岱,1996);并且对于不同语言的读者群体来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等因素也是实现完全对等的障碍。

所以,在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前提下,尽量追求译本和原作的高度契合,而不是机械对等,这样的翻译契合观在现实中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

二、游记文学与翻译契合观1.游记文学及其特点游记是作者在不同时空维度下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亲身体验。

游记文学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所见所闻,还包含作者在旅途前后的情感变化和对某地文化体验的情绪反应。

较之其他文学形式,游记文学同时具备旅游纪实、文学创作的内涵和形式,因此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突出的特点。

首先,游记作者承担向读者传递文化体验的特殊任务。

其次,游记是一种纪实性文体,其素材建立在大量历史、人文、地理信息上;游记读者可以从游记传达的信息中获取知识,开拓视野。

再次,游记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这些记叙和描写不仅仅是纯粹客观的纪实,还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一定的文学审美特征。

2.基于游记文学特点的翻译契合观笔者认为,翻译契合观可以用来指导游记文学的翻译实践,因为游记文学有很强的交际目的。

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

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

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作者:毛玉坤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5期摘要:语言和文学向来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果能够做好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那么对于国内的英语学习来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将就此,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原则。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艺术语言;处理原则所谓翻译就是译者通过对著作的原文进行理解,然后将其阐释出来,因此在翻译时,必须要注意译者绝对不能够改变原文的意思,在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前提下,然后尽可能的满足读者对于著作的阅读需求。

尤其是对于文学类翻译来说,文学类翻译与科学类翻译有很大不同,科学类的翻译只需将语句的实在意义翻译出来即可,而文学类翻译当中包含许多优美的艺术语言,如果艺术语言处理不好,翻译出的英文很有可能不符合原文著作当中所描绘的优美语言,这样会大大的削弱原文著作的光彩,不仅不会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很有可能还会使读者对原文著作的理解出现偏差。

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一般要遵循忠实性、时代性、流畅性以及美学价值等处理原则,在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时一定要确保所翻译出的语言是正确的,并且以正确性为前提提升整个翻译的艺术美感[1]。

一、忠实性原则以语言的角度出发,翻译工作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在最大的限度内还原著作的本身含义,在翻译过程中有一个,绝对不能够犯的错误,那就是主观臆断,针对文学翻译中的一些概念术语以及行业用语来说,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秉承客观的态度进行翻译,切记出现自以为的想法,绝对不能够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翻译,因为有时自己的主观想法可能跟原文的意思并不相符,因此,在翻译时要有忠实性原则。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一定要细致认真,像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子都不能够马虎,必须要保证翻译出来的内容是意思完整、表达准确的内容。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对策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对策

文化探索127摘要: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文化空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英语文化、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一问题无法避免,只能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缩小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误差,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有效性。

基于此,本文联系实际,就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做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提出几点翻译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英文翻译;文化空缺;翻译对策引言由于世界各民族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一种语言具有的概念、事物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这就导致了语言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1]。

下面联系实际,主要从词汇以及文化现象两个角度分析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一、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简析导致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均会导致词汇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

具体如,生活环境地理差异往往会导致我国字典中的一些词语、成语从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

像暗渡陈仓、泰山北斗等无法从英文词典中找到直接对应的反应。

同样的,英语中一些带有地域色彩的习语的也无法直接运用一些汉语词汇进行翻译、解释。

除却自然地域因素外,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使得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词汇空缺现象[2]。

如西方有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是人类的创始者,而我国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也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神话体系,现今依旧流传于民间的许多神话故事解释了世界的开始以及人类的由来。

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等。

因而基督教或西方人心目中的“上帝”与我国人民信仰中的“老天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代表的东西、情绪等也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在中英文翻译中容易出现文化空缺现象。

此外,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均会影响文化以及文化观念的产生,也会导致中英文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产生。

如按照我国的风俗习惯,在兴工动土时,往往要看“风土”,根据它的地形环境、地理位置等判断此地是否是一块“吉祥之地”,同时在这个时段适不适宜兴建工程等。

文学作品中的误译分析——以《红与黑》的汉译本为例

文学作品中的误译分析——以《红与黑》的汉译本为例

对 于译者 而言 , ” “ 是翻译 的第一 要素。然而我们 会发现 , 信 误译现 象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翻译作品 中, 即使是德高望重的翻译家 , 他们 的作 品也或多或少 的存在误译 的现象 。为什么不能 根除误译 ,完 美” “ 地翻 译一部作 品呢? 首先 , 当我们谈 到翻译 , 定是从一种语 言过渡到另一种语 言 , 一 译 者就是两种语 言的桥梁 。这时 , 译者对于 出发语言的掌握程度 , 目标 对 语言的表达习惯 , 以及译者本身 的翻译主张都会影响着翻译 的质量 , 这 些也是误译不 可避免 的原 之一 。 其次 , 由于文化的不同 , 有时在两种语言问很难找到完全对等 的表
对教学智慧的理解教学智慧的具体含义应该包括对教育目的的杰出理解代表当代人类文明的高水平的人文意识不断进步更新的知识体系精湛的教育和教学手段和技巧还应该包括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等
文学 作 品 巾酗 误 译 分析
以《 红与黑》 的汉译本为例
北京联 合 大 学旅 游学 院 刘 燕繁
1 误 译 的 不 可避 免 性 、
2 0 年译本 , 2 : ・ 03 4 页 德 雷纳 尔夫人忠 于她 的诺 言。她 丝毫没有 7 企图 自杀 ; 但是在 于连死后 三天, 她抱吻着她的孩子们离珏工 世 。
“ 魂归离恨 天” 离开 人世 ” 和“ 都没有 翻译 错 , 那么 哪种 翻译更贴 切 呢 ?法 语 中表 达死 亡 ( ui) mor 的词 很 多 , 如 p rr i( 活 ) r 比 edel ve 生 a , ded r正式 用 语 )t pse( 学 用 语 )eprr医 学 用 语 )dsaat 66e( ,r asr文 6 ,x i ( e ,i rie p r ( 隐喻 )s t n r( , 6 i e 比喻 ) 'e d 。在如此多 的表 达方法 中 , 原著作者 司汤 达偏 偏选择 了最简单 的m u r or , i我们相 信他一定有 他的道理 。在作者看来 , m ui一词完全可 以用来描 述德 ・ or r 雷纳夫人 的死 了 , 不需要更多华 丽的 辞藻。 现在再来看 看中文 中“ 死亡 ” 的表达方 式 : 最普通 的 )逝世 , 死( , 去 世, 仙逝 , 亡故( 文学化一些 )卒 , ( , 亡 文言文 )崩 ( , 指皇帝的死 ) 走了 , , 老 了, 在( 不 隐喻 )驾鹤 西去 , , 升天 ( 话用语 )夭折 ( 神 , 年幼去世 ) 见阎 , 王( 口语 ) …… 通 过 比较 , , 不难看 , 死” “ 是最 能对应原 作中“ ul mor ” t 词的 汉 译 。 然 ,3 9 年的 泽本从某种 程度上讲美化 了原著。 为它 不但 捕述 了“ 死 ” 这一事实 , 还加上 _ r 诗篇一 样的语 言 , : i 人联想到《 1 红楼梦》 巾 的“ 苦绛 主魂 归离恨天 ”非 常好 听。但是 , 竟“ , 魂归离恨天” 这样的说 法 只存在 于古代 , 在已经不用 r 如果想使文章 更富 文学色 彩 , 现 , 可以 使 用“ 撒手人寰 ” “ ,离开人世 ” 这样的词 , 这些 词现在还 使用 , 行且不 带感情色彩 。 这样 的有 意误译还有很多 例子 , 于它涉及到译者的翻 译 , 仃 我 J 这里不做是非评判 , 还是直接来看看误译产生的原 冈吧 。 3 误 译 产 生 的 原 因 、 翻译 不是写作 , 翻译 必须忠于 原著 , 不能灭 马行 。然 而 ,h丁各 } 种各 样的原 因 , 泽皙很难 做到完 荚 以下我 们看看 3 种常 见的误 译原

从互文性角度看文学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的开题报告

从互文性角度看文学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的开题报告

从互文性角度看文学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文学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文化输出和引进的工作,文学翻译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翻译领域中的“互译”(即文学作品的相互翻译)更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将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角度探讨文学翻译。

二、研究目的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红楼梦》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受到了国际文学界的青睐。

为了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国际读者能够了解和欣赏这部无法翻译的文学经典,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红楼梦》已经被翻译成了几十种外文版本。

然而,不同版本的翻译对原文的传达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存在着差异,这就涉及到文学作品的“互文性”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互文性理论的概述。

介绍互文性理论的概念、内涵、方法以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2.对比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英译本。

比较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在语言文字、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对文学作品的传达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3.分析《红楼梦》英译本的互文性。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版本的翻译如何呈现原著中的互文性。

4.文学翻译中的“互译”思路。

探讨文学翻译中如何在处理互文性时保持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实现本地化。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出翻译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文学交流和跨文化翻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研究结果对今后的文学翻译研究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五、结论通过对《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不同版本的翻译存在着差异。

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要更加准确地处理原著的互文性,同时考虑到本地化的需要,打破不同文化间的障碍,推进文学跨越语言的翻译,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化。

外语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何在翻译中得以再现

外语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何在翻译中得以再现

外语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何在翻译中得以再现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外语文学作品宛如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然而,要将这些作品中的意境传递给另一种语言的读者,绝非易事。

意境,这一微妙而难以捉摸的元素,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

当我们尝试将外语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如何准确再现其意境,成为了翻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意境,简单来说,是作者通过文字营造出的一种氛围、情感和思想的交融。

它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含义,更是深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味和神韵。

例如,日本文学中常常出现的“物哀”之美,那种对生命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或者是法国文学中浪漫主义作品所弥漫的激情与幻想。

这些独特的意境,是作品的精髓,也是吸引读者沉浸其中的关键。

那么,在翻译中,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再现这种意境呢?首先,译者需要对原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文化是意境产生的土壤,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与西方文化中的“直接”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很容易在翻译中丢失原作品的意境。

以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为例,诗中“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一句,如果仅仅直译为“哦,狂野的西风,你是秋天的气息”,虽然意思传达准确,但却失去了原诗中那种奔放、豪迈的情感。

若译为“哦,不羁的西风,你是秋之生命的呼吸”,则更能贴近原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西风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其次,译者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的擅长运用细腻的描写,有的则喜欢简洁有力的语句。

比如,海明威的作品以简洁明了著称,他的“冰山理论”要求读者从简洁的文字中去挖掘深层的含义。

在翻译他的作品时,译者也要尽量保持这种简洁的风格,才能传递出作品的神韵。

同时,译者还需要注重词汇的选择和运用。

一个恰当的词汇能够瞬间点亮整个句子的意境。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策略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策略

文学翻译的挑战与策略文学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它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有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文学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挑战一:语言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

这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作风格和意境的同时,寻找适当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精神。

策略一: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在面对语言差异时,翻译者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来解决问题。

比如,可以使用意译、借用、转换句式等手段来使译文更贴近原作。

同时,翻译者还可以参考目标语言中类似主题或情感的文学作品,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

策略二:注重文化背景的理解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作所处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内涵。

通过学习原作所属文化的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原作,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读者所能理解的形式。

挑战二:文学风格的保持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这是他们作品的灵魂所在。

然而,文学翻译中往往难以完美地保持原作的风格,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差异。

策略一:把握原作的情感和意境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注重把握原作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深入理解原作的主题、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翻译者可以更好地捕捉到原作的风格特点,并在译文中予以体现。

策略二:与作者进行沟通如果有条件,翻译者可以与作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意图。

通过与作者的交流,翻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原作的风格,并在翻译中更加贴近作者的意图。

挑战三:文化差异的处理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使得文学翻译面临着文化差异的挑战。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习惯,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策略一:注重本土化翻译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翻译者应该注重本土化翻译,即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目标语言读者所熟悉和理解的形式。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1. 引言1.1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主观意识和独特风格。

译者主体性并非完全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了译者的个人才华和文化素养,更为译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通过译者主体性的运用,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让读者更加贴近原著的精神内涵。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学修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译者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译者与原著之间的一次精神碰撞和融合。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需要译者有才华和感悟力来恰如其分地传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成为了提高译文质量和传播原著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中的重要性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是至关重要的。

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和再创作,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

翻译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作品,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帮助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翻译,读者能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

翻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承载着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使命。

翻译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因为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得以广泛传播,留存至今。

翻译是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的桥梁,使得不同时代的读者能够共享这些优秀作品。

翻译也对文学创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翻译作品,译者可以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促进文学创新。

翻译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对自己的主体性有清醒的认识,秉持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为原作品和读者之间搭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

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

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

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

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

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

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

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的移情研究——以《飞鸟集》的两个译本为例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的移情研究——以《飞鸟集》的两个译本为例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的移情研究——以《飞鸟集》的两个译本为例很多作家曾描述过,创作时犹如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控制着,而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是一次再创作,并且翻译时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与原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某种交流,这就是我们说的移情。

移情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和原作者所描述的人或事情能够产生共鸣,理解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在19世纪后期,欧洲盛行的心理学中移情这个词语开始出现,弗列德里希·费肖尔(Friedrich Theodor Vischer)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其子劳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

在语言学中,移情这一概念被定义为一种视角化的方式。

说到“移情”,会让人想到另一个心理学概念——“共情”,虽然两个概念都和人的情绪有关,但两者在概念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移情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empathy,是指和对方的情绪表达产生共鸣之后的换位思考,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一种情绪。

而共情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sympathy,是指会因对方的悲伤而悲伤,会因对方的痛苦而痛苦,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同理心”,是一种感受对方的感受之后所产生的同情等情绪。

移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指一个人完全进入到另一个人的情绪及所描述的情景中去。

而共情是指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同情,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的本能反应。

冯唐在《飞鸟集》译本的最后附上了他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这其实就是移情作用最直接的体现。

在这二十七个刹那的描述中,他完整地记录下了自己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与原作者以及原作品之间的移情连接。

一、何为认知翻译学?在现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学科已经开始慢慢交叉,翻译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促使了翻译认知研究,或称认知翻译学(con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交叉学科的诞生。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它将翻译视为一种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的目的。

在文学翻译中,目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旨在探讨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有三个关键因素:源语言、目标语言和目的。

源语言是原始文本所使用的语言,目标语言是翻译所要翻译成的语言,目的是指翻译的目的或目标。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不只是单纯的词语翻译,而是一种基于目的的意识形态转换和语言转换的过程。

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注重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考虑读者所期望的阅读体验,以此来确定翻译的目的。

这里所说的翻译目的包括两方面:翻译的外在目的和翻译的内在目的。

翻译的外在目的是指翻译成品在目标语言文化范畴内的使用目的,例如:教育、宣传、娱乐等等。

翻译的内在目的则是指将原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等元素转化到译文中去。

在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差异翻译者需要考虑原著中所描绘的文化特征与目标语言文化的差异。

翻译的目的是要将原著的文化内涵传递到译文中,但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翻译者需要使用目标语言文化中能够表达相同意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2. 敏感性和准确性优秀的翻译必须不仅准确,而且要在表达过程中考虑到读者的敏感性。

在文学翻译中,误解或者失误将会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意境。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可读性和流畅性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要求翻译成品要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翻译者需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翻译成品需要流畅自然,让读者能够享受到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好阅读体验。

二、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应用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在文学翻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中外文学作品翻译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到语言、文化和背景等一系列的差异,然后结合读者的需求和文学特征,最终完成译文。

外语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体现

外语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体现

外语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体现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然而,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想的传递。

外语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思想内涵,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完整地体现这些思想性,是译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理解外语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在翻译中的体现,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思想性。

思想性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观点、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社会、人生、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洞察。

这些思想元素构成了作品的灵魂,赋予了作品深度和意义。

在翻译中体现外语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准确理解原文是基础。

译者必须深入研究作品的文化背景、历史语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风格。

例如,一部反映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作品,其中的宗教观念、等级制度等元素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译者需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思想。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存在着差异。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以确保思想的准确传达。

直译和意译是常见的翻译方法,在体现思想性方面各有其作用。

直译能够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传递原文的思想风格。

然而,当直译可能导致误解或无法清晰表达思想时,意译则成为必要的选择。

意译强调的是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思想,不拘泥于语言形式。

以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为例,书中有许多反映当时社会阶层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语句。

如果仅仅直译,可能会让现代读者感到困惑。

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思想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意译方法,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词汇的选择对于体现思想性也至关重要。

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多种对应词,而这些对应词在语义、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别。

译者需要根据作品的思想和语境,精心挑选最合适的词汇。

比如,“love”这个词在英语中有多种含义,包括“喜爱”“热爱”“爱情”等。

析郭宏安所译《局外人》对原著文体风格的再现

析郭宏安所译《局外人》对原著文体风格的再现

析郭宏安所译《局外人》对原著文体风格的再现作者:彭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摘要:文体风格是作者写作特色的最重要体现,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精神服务。

好的译文应当成功地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以达到忠实原文的效果。

本文以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的翻译作品为研究对象,研究法中翻译过程中文体风格的统一与再现的意义。

《局外人》原作字句简单,内容深刻,艺术风格集中体现为“含混”,而译者郭宏安对原著文体风格进行了成功的再现。

本文从用词简单和象征意义含混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阐述了深刻理解原著文体风格对翻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体风格翻译忠实简单含混1、引言发生文体学的代表人物奥地利语言学家莱奥·斯皮泽在《文体研究》一书中指出,任何作品皆为一个整体,在作品的中心可以找到作者的精神意念。

形式服务于内容,语言服务于精神。

文体风格为作者的“欲言”服务,在翻译中充分再现文体风格与忠实于原文的意义,译好原作者的“欲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释译派翻译理论认为,意义是忠实的归宿,意义的传达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许渊冲曾提到:“翻译,不应该只是译词,还要译意,还要译味。

”所谓“味”,即原作品的文体风格。

译作之美,是对原作文体风格之美的忠实再现。

2、《局外人》的文体特征《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出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饱尝离乱之苦的人们在历史的非理性面前眼看传统的价值观念土崩瓦解而不知所从。

在此背景下,加缪所塑造的默而索这个反抗社会的形象,使人们清醒,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加缪自己谈到《局外人》时说:“局外人描写的是人暴露在荒诞面前。

”《局外人》在艺术创作上极具特色,以简单得近乎枯涩的笔调,冷静得近乎淡漠的口吻,震动了读书界;在字句上表现为单调、枯燥和冷静,而内涵却深刻而复杂。

其艺术风格集中体现为“含混”,充分体现了“荒谬”的特点。

3、郭宏安译本对原著文体风格的再现3.1 用词简单整部作品的用词简单。

按照巴特的理论,这是写作的“零度”,风格极为简约,句子短促,实录,不提原因也不说结果。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

中国文学翻译现状分析与思考作者:祝东江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5期祝东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摘要: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

莫言获奖,翻译有功,这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同时,也认清了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阻碍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国际化步伐。

文学翻译是译语社会中的独特文化构建行为,意义重大。

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学翻译现状以及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和要求,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国文学翻译现状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莫言;中国文学;翻译现状;文学翻译DOI:10.16083/ki.22-1296/g4.2015.05.058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131—03收稿日期:2014—11—15作者简介:祝东江(1976—),男,湖北郧西人。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化。

莫言,山东高密人,2012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这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文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不可忽视的是莫言作品的译作家们的功劳。

中国作家百年梦圆让人兴奋,也让人深思。

在中国近代史上,对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且具有影响力的作家造诣在莫言之上者比比皆是,为何我们迟了半个世纪才等来这一荣誉?《新杂志》主编严峰认为,莫言获奖得益于两个方面,即作品本身的实力和其国际化接受程度。

当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时,其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成为中国读者关注的焦点。

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及我国翻译滞后的现状,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局面。

为加强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理解与认可,中国认识世界或展示“中国形象”以及世界认识中国都需要翻译这个媒介,尤其是需要中国文学翻译来化解外界对中国的陌生与偏见。

文学翻译中的“情”与“辞”

文学翻译中的“情”与“辞”
饭后我独 自躺在这张沙发上,吸着烟……我不知 道我是在竭力思索呢,还是在 与瞌睡作 斗争,突然有
一 条非常漂亮的贵妇人的光胳膊在我面前掠过,我不 由得仔细看看这个幻影,接着 出现 了肩膀、脖子,最后 是 一个美 丽 的女人 的形 象 ,她身 穿 白衣 裳 。她 那双 含 怨 带恨 的眼 睛看着 我。 为 了摆脱 它 ,我 必 须 给 它找个 化身 。这 就是 写作《安娜 ·卡 列尼娜 》的起 因。
谓“事”),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 ,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 力 。同样 的道 理 ,译 文 的形 象 也应 该是 完 整 的 。译 者
下来 。
的遣 词造 句不 能使译 文 的人 物 形象 支 离 破碎 、前 后 矛
作 者 的情志 ,左 右着 作 品 内容 的取 舍 ,形 式 的 选 盾 。为此 译者 在 动 笔 翻 译 之 前 必 须 对 原 作 的人 物 形 择 ,笼 罩 一 切 ,构 成 整 个 作 品 的灵 魂 (白春 仁 1993: 象 进行从 头 至尾 的分析 ,头脑 中对 原作 形 象 有 一个 正
259)。作者 的情志并不 是游离于文字之外的抽象概 确 完整 的认识 。
念 ,而渗透到语 言之 中,体现在修辞体系里面的具体
傅雷 先生 所 说 的 “字里 行 间 的微 言 大 义 ”指 的就
化 、物质化 的态度 和情绪 。意是 辞之里 ,辞是 意之 表 。 是作品的主题意义 ,即作者对 现实生活的态度或日作
者要表达的情志 。在文学创作 中,作 者的态度 ,作者
二 、作者 的情 志与文 学翻译 修辞
的情志 ,决定着作 品内容 的裁剪 ,也决定着语言形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2—5510(2012)03—0085—04

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论文

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论文

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论文英语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它既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又具有自身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本文将探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并着重分析其中的三个方面:对源文学作品的忠诚度、再创作与创新、以及语言的美与韵律。

首先,对源文学作品的忠诚度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忠诚度意味着翻译者应该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语调和意境,尽力传达原作的情感与思想。

然而,在追求忠诚度的过程中,翻译者也需要面对许多挑战,例如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不足以及不可直接翻译的文化内涵等。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使得英语文学翻译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翻译者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专业能力的机会。

第二,再创作与创新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征。

翻译并不只是简单地将源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与创新。

翻译者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重组、扩展或缩减,以及改变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等方式,增添或强调原作中的一些特征。

通过这种再创作和创新,英语文学翻译可以使作品更加适应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语言的美与韵律也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而翻译则是将这种灵魂传递给其他文化和语言的一种方式。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借助自己的敏感度和判断力,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式和结构,以保持源文学作品的美感和韵律。

同时,英语文学翻译也会受到目标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影响,因此翻译者还需要进行权衡和调整,以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具备独特的美感和韵律。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翻译具有许多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在实践中,翻译者需要在保持源文学作品忠诚度的同时,进行再创作和创新,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语言结构,使译文具备美感和韵律。

通过这些努力,英语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成为了一门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创造力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翻译中原著“魂”的缺失探讨
导读:本文文学翻译中原著“魂”的缺失探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学翻译中原著“魂”的缺失探讨
作者/吴定敏
翻译作为人类活动形式之一,从人类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已经出现了多次翻译高潮,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汉代以来到唐朝宋朝的佛经翻译,清朝末年至“五四”运动前后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翻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的百花齐放的局面。

可以说,翻译为我国的对外对内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翻译,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以及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翻译不仅在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甚至可以说,西方文明史就是一部翻译史。

作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一的《圣经》在西方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影响颇大,而《圣经》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同样仰仗翻译的贡献。

从希伯来语、希腊语转化为拉丁语、德语、英语等,进而普及整个西方世界,无不是翻译的功劳。

总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整个人类世界,翻译活动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活动,到现今已成为一门科学或学科,为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但是,翻译作为一门标准从诞生之日到今天都无法统一的活动或科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翻译活动中占有相当地位的文学翻译,其标准更是难以统一,也就出
现了译作中原著“魂”的缺失现象,本文拟从几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中“魂”的缺失现象。

一、原著之“魂”缺失的成因
从翻译的出现一直到翻译成为一门科学,最初的纯实践活动已演变成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随之而生的翻译理论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理论都有着各自特定的优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着缺陷。

比如说影响极大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该理论是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翻译理论,并很快在西方传播蔓延,具有一定的影响。

这种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以语言形式为主的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当以目的为纲,弱化翻译的语言形式,首先达到传输某种思想、观点、事实的目的,然后再顾及其他因素,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语言的多样化与色彩化,必然会在翻译过程中使原著失色不少。

更为重要的是,功能翻译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导向,没有具体的翻译准则,即为了达到译者的目的,可以灵活决定是直译还是意译。

这就说明,为了达到不同的翻译目的,同一个作品可以由不同译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做出风格迥异的译作。

同时,就是同一个译者,也会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同一个文学作品作出不同版本的译作。

当然,我们无法判定谁是谁非,只有说哪一个版本的作品更适合哪一个目的,目的在翻译中决定了我们的翻译手段、翻译视角,甚至翻译工具等。

根据克里斯蒂安娜,诺德的说法:“目的原则解决了直译还是意译、动态对等还是形式对等、灵活的译者还是保守的译者等让人进退维谷的问题。

”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外来文化在目的语国的发展,接纳了世界文化。

它是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活动的前提是确定导向,即目标——为什么要做出某一具体的翻译活动。

这样一来,翻译的完成是以某种目的的实现为标志的,也就是传输了某个具体文本的基本信息,而很大程度上会遗漏或忽略一些译者认为不重要但有民族色彩的东西,也就是作品中“魂”的表现形式之一。

《红楼梦》是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称得上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从场面到人物刻画,不仅气势恢弘,更是在细节之处刻画技艺炉火纯青,绝对是中国少有的鸿篇巨制,在中国文学界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把这样的传世佳作传出国门,更是意义非凡。

但是,想把这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巨制翻译成外语绝非易事。

小说中不仅有1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相当部分的中国诗歌、对联、习语、典故等,这些异域文化特色的元素给翻译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逾越的。

其中,外国学者库恩在其《红楼梦》译作序言中如是说:“一座难以征服的高山——神秘而险要。

”当然我们要弄清楚库恩等一批外国学者翻译的《红楼梦》的目的是什么。

他的目的是使外国读者有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和机会,就是使中国古典文学典籍本地语化,而不是给西方人呈现一个对等的而充满脚注的蹩脚作品。

基于此种目的,像库恩等一批外国学者采用了改写翻译理论,大胆地把原著120回的鸿篇巨制改写成了只有区区几十回的外语版本。

单从篇幅上我们就可以确定,大作《红楼梦》已经物是人非,中国特有文化元素肯定丧失殆尽,译作最多只是一个引介
版本。

确实如此,他们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该修改的修改,该合并的合并,该删除的删除,他们只是通过删减版本让目的语读者知道故事是围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这个主线的,而对其他的人物情节不作以重点突出。

这样一来,他们翻译的《红楼梦》就成了一部“宝黛钗”的单线爱情故事,不仅没有恢弘之气势,更没有独到之灵魂,不可避免地使原著失色不少。

《红楼梦》中有人物100多个,不仅名字朗朗上口,没有重复,而且每个名字也不是随意编写的,它们都是有深刻寓意的,除了主要人物的名字寓意深刻之外,其他众多小人物的名字也是暗意十足,直指当时社会现实。

这也为外国学者翻译《红楼梦》造成了不小的难度,使其被迫采用改写翻译理论,使其作品仅仅停留在引介阶段,而无法达到接近原著是一个文学经典的高度。

比如说故事中的小人物甄英莲,她名字的双关意义是指“真应怜”,不仅指出了当时小人物的命运,也道出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更让我们体味到了原著作者曹雪芹创作的匠心独到之处,他似有难言之隐。

贾雨村的名字含义更是丰富至极,其双关意义在于“假语存”“假语村言”等,他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

在他们的译作中,尽可能地采用意译的方式,如把“黛玉”译成“Bluejewel”,意思是“蓝色的宝石”;而把“甄英莲”译为“Lotus”,意思为“莲花”;把“王熙凤”译为“Phonix”,意指“凤凰”。

他们这样的翻译很巧妙地避开了中国的姓氏因素,直接用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予命名,有一定的鲜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