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图
藻类学
![藻类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4f7cc805087632311212fb.png)
长
真红藻纲:藻体复杂,丝状体,假膜体,膜状体,无性繁殖:四分孢子 顶端生长
一、原红藻纲
红毛菜目, 紫球藻科 紫球藻,细胞壁厚
红毛菜科 紫菜
二、真红藻纲
海索面目
石花菜目 石花菜、鸡毛菜
隐丝藻目 海螺 蜈蚣藻 珊瑚藻 厚膜藻 拟厚膜藻 亮管藻
杉藻目
叉枝藻 江离 麒麟菜
红皮藻目 红皮藻 金膜藻
仙菜目
仙菜 凹顶藻 鸭毛藻(褐红)软骨藻(褐色) 多管藻
2、结合藻纲
鼓藻目
双星藻目
中带藻目
具体实例
A 绿藻纲
一、团藻目:
①扁藻 青岛大扁藻(低温种),亚心形扁藻(高温种)
形态构造:广卵形,4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饵料——青蟹育苗,双壳类的后期
育苗,沙蚕育苗。
②盐藻 梨形,2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甘油,蛋白质
③雨生红球藻 绿:动孢子和动细胞;红:不动孢子和不动细胞,外围有厚厚的胶层。
1)无壳缝目(仅有假壳缝)
脆杆藻科、海线藻科
2)有壳缝目(具壳缝或管壳缝)
单壳缝亚目:一壳面有壳缝,另一壳面假壳缝
双壳缝亚目:两个壳面有壳缝
菱形亚目:有管壳缝
双菱亚目:有管壳缝
①无壳缝目脆杆藻科: 斑条藻
楔形藻
条纹藻
拟星杆藻
②无壳缝目海线藻科:
海线藻
海毛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有壳缝目——单壳缝亚目
4)网管藻目:圆柱状分枝或管状,囊状的膜状体 鹅肠菜 小的 橄榄绿,大的 褐色
萱菜 管状,分枝,褐色 无节萱菜/萱菜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囊藻 囊状 里面有水 半球型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9047b2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7.png)
上部分看似“茎”的结构是它的叶柄,
看似“叶”的结构是复叶上的小叶。
练习
▪ 1、下列藻类植物中,属于单细胞的是() A紫菜 B海带 C水绵 D衣藻 ▪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
是( ) 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C有根、叶、茎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 D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
生产者
图 3-3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苔藓植物
• 注意与藻类植物的对比!
图 3-4 苔藓植物
❖ 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 靠孢子繁殖后代。
❖ 2、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 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即无输导组 织),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
1、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绿色植物的分类
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
孢子不是种子, 落在温暖潮湿的 地方就会萌发成
新的植物体。
其中前三种植物 是不结种子的, 它们生长到一定 的时期会产生一 种叫做孢子的生 殖细胞。这类植 物叫做孢子植物。
一、藻类植物
分为两类:
• 淡水藻----生活在
河流、湖泊、池塘 中的藻类植物。
方
▪ 3、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 A根、茎、叶 B果实、种子 C茎、叶 D花、种子 ▪ 4、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更适于在陆地上
生活的原因是() A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B根、叶、茎里面有木质部和机械组织 C根、叶、茎里有输导组织 D孢子进繁殖 ▪ 5、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铁线蕨
• 海藻----生活在海
水中的藻类植物。
淡水藻类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690463e84254b35effd3488.png)
一、硅藻门梅尼小环藻,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科,小环藻属,单细胞,细胞直径7-30um,细胞圆盘形、短圆柱形或鼓形,带面平滑,没有间生带。
壳面边缘部分的长线纹间无粗短线纹。
中心区平滑,有时具极细的点或放射状线纹,边缘具粗而平滑的楔状肋纹。
PH幅度6.4-9.0,最适PH8.0-8.5,国内外广泛分布。
角毛藻,硅藻门,中心纲,盒形藻目,盒形藻科,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长35-110um,宽11.5-42um,刺长12.5-100um,细胞小,壁薄,多数单个生活。
邻近细胞的角毛相连,使群体成链状。
角毛的长度,常几倍于细胞体本身。
链端角毛的形态,常和其他角毛不同,短而粗。
细胞行多次间接分裂后,链内出现相异的角毛,于是就分成两条链。
色素体两个或多个,有的种类角毛里也有色素体,是分种特征之一。
生殖方法有:形成复大孢子、体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占重要的位置,是鱼类的良好食料。
偏心圆筛藻,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目,圆筛藻科,细胞直径58-100um,细胞单独生活,少数两两相连。
细胞圆盒形。
壳面平,或略有凹凸。
壳面有六角形,多角形或圆形的孔纹,像个筛子,也像昆虫的复眼,有集光作用。
孔纹的排列方式和大小是分种的根据。
壳周在有的种类上有小刺,有的有小突起。
壳环狭而无纹,或有环状纹。
色素体小而多,紧靠在细胞壁,核常在中央。
草食性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
长刺根管藻,硅藻门,中心纲,根管藻目,管形藻科,根管藻属,细胞长70-200um,直径4-10um,刺长80-200um,细胞长棒形,侧扁,有背腹之分;带面具发达的半环形的间生带;壳面椭圆形,具弯圆锥形的帽状体,末端具1条细长的刚硬的棘刺,刺长接近或明显超过细胞长度;色素体小圆盘状,2-4个。
生长在池塘、水库、湖泊、河流中。
扎卡四棘藻,硅藻门,中心纲,盒形藻目,盒形藻科,四棘藻属,单细胞或2~3个细胞互相连接成暂时性的短链状群体,细胞长35~110μm,宽11.5~42μm,刺长12.5~100μm,细胞扁椭圆形,细胞壁极薄,带面具多数环状间生待,末端楔形,无隔片;壳面扁椭圆形,中部凹入,由每个角状凸起延长成1条粗而坚硬的长刺;色素体盘状,4个;生长在湖泊、池塘、河流中,多为富营养水体,浮游,分布广泛。
常见藻类图片
![常见藻类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7043b52555270722192ef77c.png)
单角盘星藻二角盘星藻真实变种二角盘星藻四齿变种二角盘星藻锐新月藻193.75×5202.5×55新月藻镰形纤维藻针形纤维藻镰形纤维藻成双变种格里弗单针藻不规则单针藻加勒比单针藻旋转单针藻奇异单针藻弓形藻拟菱形弓形藻新月双绿藻Sp-1-10-2 Sp-1-11-1鼓藻sp鼓藻sp鼓藻sp拟配藻异刺四星藻孔纹四星藻螺旋弓形藻短刺四星藻实球藻空球藻小空星藻颗粒网球藻丛球韦斯藻颗粒栅藻四尾栅藻四棘变种弯曲栅藻齿牙(具齿)栅藻纤维藻形栅藻斜生栅藻扁平栅藻爪哇栅藻二形栅藻苟氏栅藻多棘栅藻Sp-1凸头状栅藻叉刺栅藻双连栅藻球刺栅藻Sp-3 被甲栅藻伯格变种对对栅藻极小变种被甲栅藻伯格变种双尾变形双尾栅藻交错栅藻二尾栅藻纤维型栅藻双连栅藻多棘栅藻四尾栅藻分裂期双连栅藻四尾栅藻四棘变种分裂期栅藻sp 栅藻sp 二尾栅藻四尾栅藻交错变种栅藻sp 栅藻sp肥壮蹄形藻直角十字藻顶锥十字藻四足十字藻四角十字藻四球藻四角藻sp 整齐四角藻三叶四角藻四角藻sp-1-15四角藻sp 四角藻sp 戟形四角藻颚状变种四角藻sp 具尾四角藻钝角四角藻微小四角藻三角四角藻卵囊藻顶棘藻颗粒网球藻颗粒网球藻颗粒网球藻颗粒网球藻集星藻盘藻三叶衣藻衣藻丝藻丝藻丝藻丝藻丝藻丝藻微茫藻共球藻花生藻蓝藻门细小平裂藻微小平裂藻平裂藻点型平裂藻腔球藻鱼腥藻微囊藻sp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史密斯微囊藻水华微囊藻绿色微囊藻鱼害微囊藻微囊藻sp苍白微囊藻假丝微囊藻不定微囊藻螺旋藻6.25×2.55×5暗蓝颤藻2~6×2.5~4.5 可疑席藻4~6×1.5~2.77.5×2.5奥克尼颤藻6~9×2~2.510×3.75 2.5×3 细弱颤藻颤藻sp 鱼腥藻sp-1-1013.75×3.75博恩颤藻12~16×2.5~3.5颤藻sp颤藻sp颤藻sp鞘丝藻sp 束丝藻sp颤藻sp束丝藻sp 色球藻sp为首螺旋藻尖头藻sp弯曲尖头藻肘状针杆藻112.5×8.75 颗粒直链藻极窄变种·梅尼小环藻18.5 链形小环藻12.3~13小环藻针杆藻sp 针杆藻sp 异极藻辐节藻桥弯藻桥弯藻直链藻针杆藻舟形藻脆杆藻sp 脆杆藻sp布纹藻sp裸甲藻甲藻埃尔多甲藻佩纳形多甲藻甲藻甲藻角甲藻甲藻甲藻啮蚀隐藻具尾蓝隐藻扁平漆口藻卵形隐藻马索隐藻裸藻sp-1-8长尾扁裸藻敏捷扁裸藻倒垂变种囊裸藻sp-1-15 勒氏扁裸藻短刺扁裸藻奇形扁裸藻美雅扁裸藻拉赛扁裸藻三棱变种扭曲扁裸藻Sp-5-5-1 Sp-6-3-1囊裸藻扁裸藻扁裸藻陀螺藻卡克藻扭曲裸藻扭曲裸藻尖尾裸藻扭曲裸藻。
常见海洋藻类植物组图
![常见海洋藻类植物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38db53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0.png)
是人类理想的食品。
1/14
石莼:一种绿藻,俗称海白菜,可供食用 。藻体黄绿色,
片状,膜质,两层细胞。
2/14
刺松藻:一种绿藻,藻体海绵质,单细胞多核体,复叉
状分枝,枝圆柱状。
3/14
海带:是一种大型褐藻,生长在比较冷的海水中,约有30个品种,
主要分布在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和日本的北海道,美洲太平洋和 大西洋北岸。中国只有一种海带,主要产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沿岸。过去,海带一直是钾和碘的重要来源。海带主要被食用, 多吃海带可以防止碘缺乏。
9/14
石花菜:一种红藻,藻体多分枝,分枝呈羽毛状,可食用,
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
10/14
鹧鸪藻:一种红藻,丛生,叶状,膜质。供药用,驱蛔虫。
11/14
角叉菜:一种红藻,膜状,分叉,为食用和制胶原料。
12/14
料。
5/14
马尾藻:一种褐藻,也叫海蒿子。藻体大,褐色。
6/14
铁钉采:一种褐藻,可供食用和药用。
7/14
鹅掌菜:一种褐藻,俗称吐血菜,可供食用和治吐血病。
8/14
紫菜:也叫海苔,它是一种海产红藻,约有45种,广泛生长在温
带和亚热带沿海。虽然叫紫菜,但其实它们有深褐、红色、粉红 色、紫红色等颜色。它由一层薄薄的细胞组成,外面包着胶质。 紫菜生长在岩石上,人们收获后将它干燥可作为食品。紫菜是人 类食用最多的海藻。紫菜富有营养价值,内含很多胡萝卜素、核 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
常见藻类图片
![常见藻类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9f5568b3e009581b6bd9eb6e.png)
常见藻类图片————————————————————————————————作者:————————————————————————————————日期:ﻩ单角盘星藻二角盘星藻真实变种二角盘星藻四齿变种二角盘星藻锐新月藻193.75×5202.5×55新月藻镰形纤维藻针形纤维藻镰形纤维藻成双变种格里弗单针藻不规则单针藻加勒比单针藻旋转单针藻奇异单针藻弓形藻拟菱形弓形藻新月双绿藻S p-1-10-2Sp -1-11-1鼓藻sp鼓藻sp鼓藻s p拟配藻异刺四星藻孔纹四星藻螺旋弓形藻短刺四星藻实球藻空球藻小空星藻颗粒网球藻丛球韦斯藻颗粒栅藻四尾栅藻四棘变种弯曲栅藻齿牙(具齿)栅藻纤维藻形栅藻斜生栅藻扁平栅藻爪哇栅藻二形栅藻苟氏栅藻多棘栅藻Sp-1凸头状栅藻叉刺栅藻双连栅藻球刺栅藻Sp -3被甲栅藻伯格变种对对栅藻极小变种被甲栅藻伯格变种双尾变形双尾栅藻交错栅藻二尾栅藻纤维型栅藻双连栅藻多棘栅藻四尾栅藻分裂期双连栅藻四尾栅藻四棘变种分裂期栅藻sp 栅藻sp二尾栅藻 四尾栅藻交错变种栅藻s p栅藻s p肥壮蹄形藻直角十字藻顶锥十字藻四足十字藻四角十字藻四球藻四角藻sp 整齐四角藻三叶四角藻四角藻sp-1-15四角藻sp四角藻sp 戟形四角藻颚状变种四角藻sp 具尾四角藻钝角四角藻微小四角藻三角四角藻卵囊藻顶棘藻颗粒网球藻颗粒网球颗粒网球颗粒网球藻藻藻集星藻盘藻 三叶衣藻 衣藻丝藻丝藻丝藻丝藻丝藻丝藻微茫藻共球藻花生藻蓝藻门细小平裂藻微小平裂藻平裂藻点型平裂藻腔球藻鱼腥藻微囊藻sp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史密斯微囊藻水华微囊藻绿色微囊藻鱼害微囊藻微囊藻sp苍白微囊藻假丝微囊藻不定微囊藻螺旋藻5×56.25×2.5暗蓝颤藻2~6×2.5~4.5 可疑席藻4~6×1.5~2.77.5×2.5奥克尼颤藻6~9×2~2.510×3.75 2.5×3 细弱颤藻颤藻sp 鱼腥藻sp-1-1013.75×3.75博恩颤藻12~16×2.5~3.5颤藻sp颤藻sp颤藻sp鞘丝藻sp束丝藻sp颤藻sp束丝藻色球藻spsp为首螺旋藻尖头藻sp弯曲尖头藻硅藻门肘状针杆藻112.5×8.75颗粒直链藻极窄变种·梅尼小环藻18.5链形小环藻12.3~13小环藻针杆藻sp 针杆藻sp异极藻辐节藻桥弯藻桥弯藻直链藻针杆藻舟形藻脆杆藻sp 脆杆藻sp布纹藻sp甲藻门裸甲藻甲藻埃尔多甲藻佩纳形多甲藻甲藻甲藻角甲藻甲藻甲藻隐藻门啮蚀隐藻具尾蓝隐藻扁平漆口藻卵形隐藻马索隐藻裸藻门裸藻sp-1-8长尾扁裸藻敏捷扁裸藻倒垂变种囊裸藻sp-1-15勒氏扁裸藻短刺扁裸藻奇形扁裸藻美雅扁裸藻拉赛扁裸藻三棱变种扭曲扁裸藻Sp-5-5-1Sp-6-3-1(1-10)囊裸藻扁裸藻扁裸藻陀螺藻 卡克藻扭曲裸藻扭曲裸藻尖尾裸藻扭曲裸藻。
淡水藻类图谱
![淡水藻类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28a8b19af61fb7360b4c65da.png)
蓝藻门色球藻目1、色球藻:群体胶被厚,且单独都有衣鞘,背靠背的两个小球。
与平裂藻相比,排列较为散乱。
2、平裂藻:每两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个体胶被不明显。
3、微囊藻:具伪空泡颤藻目(无异形胞)1、颤藻:没有胶质鞘或有极薄胶质鞘;以段殖体进行繁殖。
2、螺旋藻:呈螺旋弹簧状,无异形胞3、席藻:群体分布。
与颤藻对比,有胶质衣鞘。
4、鞘丝藻:有一段空的胶鞘念珠藻目(有异形胞)1、拟鱼腥藻:异形胞两端各一个2、鱼腥藻:异形胞间生、单个穿插(无胶质鞘)3、念珠藻:异形胞间生,长成串。
硅藻门一、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1、直链藻:两细胞间有假环沟,两边具棘2、圆筛藻:孔纹3、小环藻:常见于淡水,分外围和中央区4、漂流藻:圆盘形,壳环面四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
5、海链藻: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有的壳缘有刺。
6、骨条藻:胞间以细刺连接7、冠盖藻:胞间管状短链相连,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
根管藻目1、根管藻:末端具刺像针盒形藻目1、角毛藻:从细胞的四角生出的角毛比细胞长。
2、盒形藻:面粉袋状,两端有突起3、双尾藻:壳面中央有一条粗直中空的长刺4、四棘藻:两端各有两根粗长的刺状突起5、三角藻:六角形孔纹壳面三角形、四角形或者多边形。
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无壳缝目1、星杆藻: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
(注意与海线藻、海毛藻区分)2、针杆藻:中间有无纹区3、海毛藻:多成对,两端形状不同。
4、海线藻壳面两端圆形等大5、楔形藻细胞楔形,借胶质营附着生活6、脆杆藻7、平板藻单壳缝目1、卵形藻:细胞扁平,壳面宽卵形,无胶质柄。
2、曲壳藻:壳面纵轴弯曲,带面屈膝形。
双壳缝目1、舟形藻:两块片状色素体,壳环面观呈“H”型。
2、羽纹藻:壳面具有横的平行肋纹,片状色素体两个。
3、布纹藻:壳面壳缝S形,淡水常见种,花纹为纵横线纹十字形交叉构成布纹。
4、曲舟藻:壳面壳缝S形,点条纹斜列或横列。
5、桥弯藻:壳面扁平,两侧不对称,一个板状色素体,点条纹明显。
藻类图片
![藻类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e4be921602d276a201292e21.png)
图6-26 海毛藻Thalassiothrix sp.
图6-27 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图6-28 a~b.脆杆藻属Fragilaria c.针杆藻属Synedra
图6-29 a~b. 盾形卵形藻Cocconeis scutellumc. c.曲壳藻属Achnanthes
图3-2 a. 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 b. 红胞藻属Rhodomonas
蓝隐藻属 Chroomonas
细胞长卵形,椭圆形、近球形、 圆柱形或纺缍形。前端斜截或平 直,先端钝圆或渐尖,背腹扁平, 2条鞭毛不等长。纵沟或口沟常不 明显。色素体多为1个,也有2个 的,盘状,边缘常具浅缺刻,周 生,呈蓝色到蓝绿色。细胞核1 个 ,位细胞下半部。常见是尖尾 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
常见的有等。
a. b. 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c. 水华微囊藻M. fles-aquae d. 具缘微囊藻M. marginata e. 不定微囊藻M. incerta
图-7 a.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 b.角毛藻Goniotrichum
c.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
图6-23 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odiacus
图6-24 平板藻科Tabellariaceae的常见种类 a.等片藻属Diatoma
b.海生斑条藻Grammatophora marina c.扇形楔形藻Licmophora flabellata
d.平板藻属Tabellaria
图6-25 a~b.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 c. 标志星杆藻Asterionella notata
课件:藻类
![课件:藻类](https://img.taocdn.com/s3/m/bf37e0fa02020740bf1e9b14.png)
图 3-18 绿藻门的几个代表属
空球藻属
盘星藻属 丝藻属
绿藻(续)
新月藻属
鼓藻属
双星藻属
转板藻属Βιβλιοθήκη 水绵属图 3-18 绿藻门的几个代表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叶绿体
轮藻门和金藻门的代表属
合尾藻属
鱼鳞藻属
轮藻属
图 3-19 轮藻门的代表属
钟罩藻属 图 3-20 金藻门的代表属
金藻
黄 藻 门的代表属
角甲藻属(Ceratium)
红藻门
红藻门、海头红科
褐藻门
角叉菜(属褐藻门,杉藻科,角叉菜属)
墨角藻(褐藻门、墨角藻目) 海带(褐藻门、褐藻纲)
三、藻类的分布与用途
(一)藻类分布
江、河、湖、海、温泉土壤、岩石、树干。
(二)用途
藻类是水体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 1.利用太阳光制造有机物,海藻每年生产的总有机碳约 13.5×1010 t,比陆生高等植物生产的总有机碳高7倍。 2.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是补充大气氧的重要来源。 3.藻类是浮游动物或其他小型水生动物、鱼、虾、贝类、鲸鱼的 天然饵料(如甲藻、硅藻等),直接被人食用(小球藻、螺旋藻)。
黄丝藻属
拟黄群藻属
图 3-21 黄藻门的代表属
黄群藻属
硅藻的代表属
桅杆藻属 舟形藻属 星杆藻属 扇性藻属 平板藻属
直链藻属
原筛藻属
硅藻门的各种形态
图 3-22 硅藻门的代表属及藻体的各种形态
甲藻门的代表属
奇异裸甲藻
角甲藻
怀尔多甲藻
腰带多甲藻
图 3-23 甲藻门的代表种
• 多甲藻属(Peridinium)
课后自学本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水藻类种类介绍一、常见的有毒藻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微囊藻属(Microcystis)继续形态特征藻体较大,不定形,由很多微小细胞构成(见图1~4)。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大。
细胞呈棕黑色(图1~4)或蓝绿色(图2、3)。
细胞内有假空胞。
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藻体外缘没有明显的胶被。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大量繁殖时,会在水面形成水华;同时还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另外,这种藻类还能产生微囊藻毒素(Mircocystin_LR)。
是一种对水处理影响较大的藻类。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3~16 图版2-1~2。
二、常见的有味藻类1、蓝藻门--具缘微囊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原核生物界(Porkaryota)蓝藻门(Cyanophyt ) 蓝藻纲(Cyan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色球藻科(Chroococ ) 微囊藻属(Microcystis)形态特征藻体形状不规则,由许多微小的细胞组成。
藻体内的细胞密度较小,细胞间有假空胞,细胞壁较薄。
细胞间通过透明的胶质彼此相连。
藻体的外缘有一层厚而坚韧的无色胶被;图2 藻体死后,残留的胶被。
藻体通常较小,但几个较小的藻体通常能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多群体(图1、3)。
细胞呈棕黑色。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强烈的霉味;同时还会影响水处理。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12~13 图版1-6~82、绿藻门(1)最细集星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群星藻科(Sorastraceae)集星藻属(Actin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放射状,由~8个梭形或针形细胞组成,细胞的一端彼此对称相连。
藻体细胞比较细长,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色素体周生。
图1~12为不同个体的形态特征。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96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 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17:1。
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2)库津新月藻原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鼓藻目(Desmidiales)鼓藻科(Desmidiaceae)新月藻属(Closterium)继续形态特征藻体细长,呈弓形。
藻体长度为宽度的17~27倍。
藻体中部膨大,两两端细长。
色素体位于藻体中间。
图1~3为藻体正面观的情形。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416 图版89-4。
(3)镰形栅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栅藻科(Scenedesmaceae)栅藻属(Scenedesmus)形态特征藻体呈栅状,通常由8个镰形细胞呈线性交错排列而成;其中藻体两侧细胞的弯曲度较大。
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图1~4为藻体正面观的情形。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P. Bourrelly 1990 Les Algues d'eau douce algues vertes (I) BOUBEE P214~215 Planche 36-2。
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鼓藻目(Desmidiales)鼓藻科(Desmidiaceae)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形态特征藻体由两个三角形细胞组成,每个角上各有3个带有2个细刺的棘。
图1为藻体俯视的情形;图2为藻体仰视的情形;图3为藻体繁殖分裂时的情形;图4为藻体斜视的情形;图5为藻体侧视的情形;图6为藻体死后留下的藻壳(侧视的情形)。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使水处理的成本增加。
分类依据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87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 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7:85。
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卵囊藻科(Oocystaceae)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形态特征藻体5~10个针形细胞交织构成。
每个细胞的中央向两端渐细、直到两端尖锐。
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色素体单个、片状、并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内(见图1~6)。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85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 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3:2藻类拉丁文名称的中文翻译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丘宜坚。
(6)桑椹实球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团藻目(Volvocales)团藻科(Volvocaceae)实球藻属(Pandorina)形态特征藻体呈椭圆形或球形,由多个契形细胞构成。
细胞和藻体外有一层较厚的无色胶被。
每个细胞的前端都有2根等长的鞭毛。
成熟的藻体通常呈深绿色(图1~3),幼小的藻体通常呈黄绿色(图4~9)。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鱼腥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短棘盘星藻颗粒变种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盘星藻属(Pedi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齿盘形,由8个多边形细胞组成,其中外层的每个细胞都具2个角状突起。
细胞壁较厚,表面有许多点状颗粒。
细胞间的连接紧密,中间没有穿孔 (图1~6)。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凌元洁等 1988 山西的盘星藻属植物山西大学学报 2:74~78。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凌元洁等 1988 山西的盘星藻属植物山西大学学报 2:74~78 图版II:3。
(8)四角盘星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盘星藻属(Pediastrum)形态特征藻体呈齿状圆盘形,由8个有缺刻的多边形细胞组成,其中外层7个细胞,内层一个细胞。
细胞壁较薄,表面光滑。
外层细胞缺刻处的细胞壁同时向外延伸成2个尖的角状突起。
细胞间的连接紧密而有规则。
图4~6为幼体。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胡鸿钧等编著 1980 中国淡水藻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P316~317 图版67-3。
(9)丰富栅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栅藻科(Scenedesmaceae)栅藻属(Scenedesmus)形态特征藻体呈栅状,由2~4个细胞平行排列而成。
每个细胞的两极都有一根极刺;另外、藻体两侧细胞的中部外缘还各有三根较细的侧刺。
细胞壁较薄(见图1~6)。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的分类参照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92 西藏藻类科学出版社。
藻类的中文名称引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92 西藏藻类科学出版社 P438 图版XXIX-3。
(10)爪哇栅藻不同形态和视角的藻类图像真核生物界(Eukaryota)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 栅藻科(Scenedesmaceae) 栅藻属(Scenedesmus)形态特征藻体呈栅状,通常由8个细胞构成;其中,中间的每个细胞都用其一端与另一个邻近细胞的中部相连;形成锯齿样的线性交错排列。
细胞梭形(图1~3)或弓形(图4~6)。
细胞壁薄而光滑,没有刺。
对水质和水处理的影响喜欢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活;当其数量较多时,会使水体产生草味。
藻类分类参照山岸高旺·秋山优(编) 1995 淡水藻类写真集内田老鹤圃东京,Yamagishi & Akiyama: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Fresh-water Algae UCHIDA ROKAKUHO Tokyo 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