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标准
江西省地方标准

江西省地方标准《江西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江西省地方标准《江西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于2018年10月经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江西省信息中心为起草单位。
二、目的和意义长期以来,政务信息资源零散分布在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信息难以共享利用。
为打破信息孤岛,健全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标准体系与制度规范,促进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业务、跨系统共享共用,保障提供方、需求方合法权益。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建设江西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并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
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编制是江西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有效运转的关键前提和基础,是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基,是共享交换的依据,更是推行“放管服”的重要手段,是数字政府的数据基础。
目前,江西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各地各部门都在加强政务信息资源信息归集力度,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力度。
但因各行业、各业务、各系统、各平台等存在信息资源目录的标准不统一,造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障碍,阻塞,尚未对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作出明确要求,给实际工作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尽快形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标准规范,全面推广标准应用非常有必要,而且已经迫在眉睫。
三、编制原则与依据(一)编制原则《江西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是在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基础上,确定规范的结构框架,结合我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等相关内容进行规范。
(二)技术依据标准编写的规范性按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GB/T 7027-2002《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 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21063.3-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GB/T 21063.6-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6部分:技术管理要求》、《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高技〔2017〕1272号)附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给出的原则和有关标准、政策法规进行编制。
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卫法监发[2013]4号
![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卫法监发[2013]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6f3167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c.png)
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卫法监发〔2013〕4号)各设区市卫生局、省疾控中心、省卫生监督所,有关单位:为加强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规范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标准化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厅制定了《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2013年9月4日附件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规范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标准化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我省食品特点和饮食习惯,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
第三条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需要在我省范围内统一实施的,且涉及的食品在本省或本省部分地区有食用习惯或生产经营的,可以制定江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内容包括:(一)食品及原料的卫生要求;(二)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四)与产品标准对应的检验方法与检验规程;(五)其他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内容。
2020年江西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

2020年江西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第26号令)要求,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着力建设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做好2020年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一)提升地方标准立项质量。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教育、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申报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起草单位应加强地方标准制修订的前期预研,对标准制修订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促进标准立项更加贴近需求和实际。
(二)明确地方标准界限。
申报地方标准项目应突出地方特色(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特殊技术要求)或公益属性。
禁止通过制定产品质量及其检验方法地方标准等方式,利用地方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三)优化地方标准体系结构。
申报的地方标准项目应与各自领域标准体系相符合,做到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
鼓励制定基础通用地方标准,带动行业整体提升标准化水平。
支持制定新兴领域地方标准,增加前瞻性、引领性标准供给。
加大修订力度,鼓励对现行地方标准进行整合修订。
(四)支持应急标准优先立项。
对公共安全、疫情防控、生态文明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准项目,可以快速立项,优先制定。
按照即报即审的原则,加快标准立项评估和报批审核,强化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节能环保,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等方面标准快速供给。
二、立项重点领域(一)生态文明领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加强资源节约与利用、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国土空间布局、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生产与消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研制。
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加快能效、能耗、水效等地方标准制修订,提高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水平。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标准研制。
江西省地方标准

江西省地方标准《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2017年7月1 工作简介1.1 任务来源为了贯彻落实两部委印发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全面提升我省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水平,配套《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的实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混凝土外加剂,规范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生产与应用。
江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混凝土管理办公室印发《关于编制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赣散预发[2016]38号),委托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江西省地方标准《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因此,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于2016年12月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立项申请,2017年3月,省局下达了《江西省质监局关于确定2017年第1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赣质监标字[2017]8号)。
为规范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应用,促进江西省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为推荐性地方标准,若将来混凝土外加剂的国家标准修订了,则本规程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修改。
1.2 编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引领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所谓高性能混凝土即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的,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混凝土。
混凝土实现高性能最重要的技术途径是使用优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亦称矿物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高流动性、高体积稳定性、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
规范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促进我省外加剂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广丰马家柚》编制说明

江西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广丰马家柚》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本标准由上饶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经上饶市农业局、上饶市广丰区果业管理办公室、华中农业大学/共同起草完成。
该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广丰马家柚的术语与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运输与贮藏等内容。
1.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马家柚是上饶市特有的地方优势农产品,该产品具有水分足(果肉出汁率达到50%以上)、口感好(果肉细嫩爽口,单糖多、双糖少)、保健功能强(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等特点,受广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马家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
通过积极培育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健全产业体系,努力把马家柚打造成农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盘”。
规划通过几年的时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
目前,全市马家柚面积38万亩,预计2018年产量约5万吨左右。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规范马家柚产业发展,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五大连池矿泉水、赣榆梭子蟹、马家柚、漳港海蚌、万州红桔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0年第155号公告)文件精神,特申请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广丰马家柚》省地方标准。
1.3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由上饶市农业局、上饶市广丰区果业管理办公室、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及行业专家进行通力合作,主要采取对我省广丰县马家柚产业进行实地调研、依次提取、研讨交流及标准落地实施与改进的方法,建立合理可行的《地理标志产品广丰马家柚》地方标准。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2.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在遵循“适用性、充分的可预见性、高效的协调和兼容性、灵活的开放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力求各项要求科学合理,符合行业工作实际需要,并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江西省地方标准《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范本模板】

江西省地方标准《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编制说明《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写组二O一四年五月江西省地方标准《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编制说明一、背景和意义1、烧结类墙体材料是目前江西省用量最大的墙体材料,这种情况在可预见的将来都很难改变,但是烧结墙体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为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节约能源资源,有效保护耕地和环境,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2005]33号)精神,发改委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437号),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十二期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达成,通过编制和实施江西省《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对烧结类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进行限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现有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意义重大。
二、编制依据1、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工业节能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0〕11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制定江西省地方标准《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3、参照相关行业标准JC/T713—2007《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JC982-2005《砖瓦焙烧窑炉》、GB50528-2009《烧结砖瓦工厂节能设计规范》,同时依据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生产耗能的现状来制定。
三、标准结构1.封面,2.前言,3。
标准正文,4。
附录。
四、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本标准参考了JC/T713-2007《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结合江西烧结砖瓦生产的特点和现状,力求制定的《烧结墙材制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标准先进、合理、科学,能够满足江西省烧结类新型墙材制品企业的能耗评定和督促企业日常的节能管理,为江西省烧结类新型墙材制品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

感谢观看
起草工作
起草单位: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人:黄富华、程学明、罗文斌、周泳、陈星斌、秦智军、朱锐、冷庆虎、刘中华、俞炎 腾、李国栋、刘俊峰。
标准目次
标准目次
参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料:
内容范围
内容范围
地方标准《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DB36/T 785-2019)规定了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的 基本要求、维保单位资质、维保单位工作要求、跨区工作站的设立以及维保施工组织。该标准适 用于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 平行运送人、货物的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该标准不适用于不 影响公众安全的仅供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的电梯。
修订依据
地方标准《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DB36/T 785-2019)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 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修订情况
地方标准《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DB36/T 785-2019)代替《电梯维护保养和使用安全 管理规范》(DB36/T 785-2017),与《电梯维护保养和使用安全管理规范》(DB36/T 7852017)相比,除了编辑性修改外,其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地方标准
内容摘要
《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DB36/T 785-2019)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于2019年9月1日正式 实施,归口于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此地方标准规定了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维 保单位资质、维保单位工作要求、跨区工作站的设立以及维保施工组织。 该标准适用于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 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此标准并 不适用于仅供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的电梯,因为这些电梯不影响公众安全。 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电梯维护保养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安全、 舒适的乘梯环境。也为江西省的电梯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3年江西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

英文回答: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levant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2023 Code of Local Standards for Jiangxi Provinc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is a guiding and normative document。
The guide is intended to regulate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tandard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o identify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ject, procedures,subjects of responsibi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Local standards in Jiangxi Province are those developed,issued and implemented within Jiangxi Province and do not cover such criteria as technical norms, quality standards,testing methods and test evaluation protocols as are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are implemented by the local standardization authorities of Jiangxi Province。
江西地方标准母婴生活护理员月嫂服务规范

江西省地方标准《母婴生活护理员(月嫂)服务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2005年以前没有“月嫂”一词,也没有“月嫂职业”和“月嫂行业”。
"月嫂"是“月子保姆”、“月子护理员”的习惯称呼,即通俗称谓。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月嫂”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普遍大江南北。
凡是家政服务公司都有月嫂服务项目,所有职业学校都有月嫂培训课程。
仅南昌每年就有超过6000户家庭选择月嫂消费,若按平均5000元/户的服务费计算,月嫂市场就达三千万的容积;个别高级月嫂年收入已突破十万元,南昌最早一批持续做单的月嫂已经或计划购置新房的也不在少数。
这些数据仅仅放在人口仅503万、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的南昌(2011年数据)还不特别显山露水,如果以此推测全国其他大城市的“月嫂”市场,就不可估量了。
月嫂行业发展势头之强劲、普及范围之广泛是无需明辨的事实,但我省至今没有一个正式规范的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导致纠纷不断。
本标准系行业主管部门省商务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南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技术归口单位为省质监局;由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组织起草,参与起草的单位有:南昌市东湖区金宝贝职业月嫂中心、南昌市思蒙育婴服务有限公司、南昌市安邦伲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星家政服务中心、南昌市青山湖区佳美家政服务中心、南昌市漂亮妈妈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巾帼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江西倍邦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省红杜鹃家庭服务中心、赣州亲宝贝婴幼儿服务职业培训中心、吉州区助万家社区服务中心(井岗红嫂)、鹰潭市爱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二、制定本标准的原因和必要性1、原因:根据我省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为使家庭服务行业步入标准化轨道提供技术支撑,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拟制定一批重要的基础标准,本标准只是其中之一。
选择先制定本标准是时机相对成熟,“月嫂”是从家政服务中分离出来的专门照顾新生儿和产妇的服务类别,国际上和国家没有月嫂行业标准;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月嫂标准,近几年各地都在抓紧编制、出台月嫂标准,很多家政服务企业通过请妇幼科医师指导和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照料产妇和新生儿的经验,编写出了不少很有专业水准的教材,都是起草本标的最佳参考材料;目前“月嫂”走俏,标准出台后也容易推广执行。
江西省地方标准《物流园区建设指南》政策解读

江西省地方标准《物流园区建设指南》政策解读江西省地方标准《物流园区建设指南》,系根据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江西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赣发改经贸〔2014〕86号)要求,由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由江西省交通运输与物流协会、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联合起草制定完成。
江西省地方标准《物流园区建设指南》目前已由省市场监管局发文公布,并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
江西省地方标准《物流园区建设指南》是我国第一个指导物流园区建设的地方标准。
一、制定《物流园区建设指南》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省现代物流业经营和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明显改善,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设区市、县(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大量涌现。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一些园区正在发挥集中基础设施、集聚物流资源、集约物流业务的作用,吸引了不少的物流企业加入,提高了物流运行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
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综合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等方面作用明显,已经成为全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但是,我省较多物流园区建设存在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不全、管理和运作方式粗放、整体效率和效益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与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和制约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江西省地方标准《物流园区建设指南》的实施,为我省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标准化技术支撑,指导各物流园区在规划和建设中做到规范物流园区用地、合理设置功能配套设施、提升信息化应用和保障政务、商务及生活配套功能,有利于提高我省物流园区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物流园区建设指南》的编制原则(一)操作性原则。
《物流园区建设指南》坚持属地物流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江西省物流园区建设实际情况,以量化指标为主,在兼顾国家的相关标准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指标参数。
《物流园区建设指南》强化了规划的基本要求,突出园区建设内容,尤其是增加了生产设施布置、道路布置、绿化布置、信息化建设、设计标高及排水及辅助设施布置等六个方面的细化要求,从而使标准更具操作性。
江西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虎奶菇》等47项江西省地方标准的公告 2017年第9号

江西省质监局关于批准发布《虎奶菇》等47项江西省地方标准的公告2017年第9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47项江西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发布(见附表)。
江西省质监局2017年10月23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DB36/T946-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2017-10-232018-01-012DB36/T947-201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系统检测规程2017-10-232018-01-013 DB36/T948-2017氢氟酸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2017-10-232018-01-014DB36/T949-2017甘薯种苗繁育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5DB36/T950-2017淮山药定向栽培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6DB36/T951-2017水稻对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DB36/T952-2017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8DB36/T953-2017桂花容器育苗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9DB36/T954-2017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10DB36/T955-2017樟树优良化学类型选择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11DB36/T956-2017湿地松促进型采脂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12DB36/T957-2017龙脑樟矮林作业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13DB36/T958-2017龙脑樟扦插育苗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14DB36/T959-2017林木良种基地专业档案管理规范2017-10-232018-01-0115DB36/T960-2017江西省重要湿地确定指标2017-10-232018-01-0116DB36/T961-2017平卧菊三七林下种植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17DB36/T962-2017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2017-10-232018-01-0118DB36/T963-2017红色教育培训管理2017-10-232018-01-0119DB36/T964-2017病死猪堆积发酵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20DB36/T965-2017台湾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21DB36/T966-2017台湾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22DB36/T967-2017河川沙塘鳢2017-10-232018-01-0123DB36/T968-2017河川沙塘鳢池塘养殖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24DB36/T969-2017黄尾鲴2017-10-232018-01-0125DB36/T970-2017黄尾鲴养殖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DB36/T971-2017淡水鱼类小瓜虫病防治技术规范2017-10-232018-01-0127DB36/T972-2017锦江牛育肥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28双季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范2017-10-232018-01-0129DB36/T974-2017机收双季稻田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17-10-232018-01-0130虎奶菇2017-10-232018-01-0131DB36/T976.1-2017干净小镇建设指南第1部分:干净集镇建设指南2017-10-232018-01-0132DB36/T976.2-2017干净小镇建设指南第2部分:干净单位建设指南2017-10-232018-01-0133DB36/T976.3-2017干净小镇建设指南第3部分:干净村庄建设指南2017-10-232018-01-0134DB36/T976.4-2017干净小镇建设指南第4部分:干净农户建设指南2017-10-232018-01-0135DB36/T976.5-2017干净小镇建设指南第5部分:干净河段管护指南2017-10-232018-01-0136DB36/T977-2017地理标志产品丰城富硒大米2017-10-232018-01-0137DB36/T978-2017雨夜道路交通反光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2017-10-232018-01-0138DB36/T416-2017棉胎DB36/T416-20142017-10-232018-01-0139DB36/T440-2017马尾松毛虫可持续控制技术规程DB36/T440-20052017-10-232018-01-0140DB36/T502-2017大径级毛竹材用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502-20062017-10-232018-01-0141DB36/T539-2017旅行社星级的划分与评定DB36/T539-20082017-10-232018-01-0142DB36/T541-2017木荷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36/T541-20082017-10-232018-01-0143DB36/T542-2017木荷造林技术规程DB36/T542-20082017-10-232018-01-0144DB36/T543-2017山杜英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36/T543-20082017-10-232018-01-0145DB36/T544-2017山杜英造林技术规程DB36/T544-20082017-10-232018-01-0146DB36/T551-2017油茶优良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DB36/T551-20092017-10-232018-01-0147DB36/T552-2017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36/T552-20092017-10-232018-01-01。
(DB36J002-2007)江西省建筑工程资料编制规程

江西省地方性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编制规程》(DB36/J002-2007)1 总则1.0.1 为了加强本省建筑工程资料(以下简称工程资料)的管理,统一和规范工程资料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档案,真实反映工程实体质量,结合本省实际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GB503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等现行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本省有关规定编制。
1.0.3本规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资料的编制。
1.0.4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原材料、建筑构配件、成品、半成品、器具和设备的生产、供应单位,应按本规程要求提供相关技术资料。
1.0.5工程资料应使用本规程统一制式表格,未规定统一制式表格的,可根据本规程的基本规定制定表格。
1.0.6本规程未做规定的尚应按现行国家、省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执行。
12 术语2.0.1工程资料engineering document工程资料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包括从立项、审批、施工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资料。
包括基建资料、监理资料和施工资料。
2.0.2基建资料capiral construon document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的统称。
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
2.0.3监理资料supervisal document由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的统称。
2.0.4施工资料construction document由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的统称。
2.0.5验收文件handing over document工程项目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2.0.6竣工图as-built drawing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江西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江西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方标准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发挥标准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引领推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江西省标准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批准、发布、备案、实施、复审等程序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的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满足本省行政区域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地理标志产品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第四条地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标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地方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二)组织制定地方标准,对地方标准统一立项、审查、编号、批准、发布和备案;(三)指导、协调地方标准的起草和实施;(四)指导、协调对地方标准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复审,对地方标准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五)统一管理本省标准化技术组织;(六)审查和批准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的制定其行政区域内地方标准的申请。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地方标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部门、本行业地方标准体系;(一)提出本部门、本行业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组织相关地方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依据法定职责对地方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和监督;(三)对提出立项申请并组织起草的地方标准,采取配套措施,推进地方标准的实施,依据法定职责对地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本行业本部门地方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评估和信息反馈;(四)负责本部门、本行业地方标准归口管理工作,组织对地方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解释,组织地方标准复审;(五)分工管理本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 编制说明-江西地方标准

《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背景生态体育公园是集健身、休闲、观光、娱乐、环保等诸多特征于一体,对于调剂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社会幸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生态体育公园是基于生态环境改善及优化诉求下的必然行为,是实现体育资源与生态资源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生态体育公园通过对体育健身、娱乐休闲、观光旅游以及生态保护等诸多功能的优化与整合,形成了一个集中体现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所,不仅彰显出体育的生态意蕴,同时,更是城市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拓展体育设施的发展空间就成为现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
生态文明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体育设施的建设要遵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民健身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而这些要求的最终体现就是生态体育,换句话说,生态体育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目前健身休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失衡,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大众消费激发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器材装备制造落后、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与人工体育环境相比,生态体育环境的资源匮乏(重返自然的渴望日趋强烈,多元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8〕7号,要求到2025年,力争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共计100个生态体育公园,力争每个乡镇(街道)建成(含改、扩建)1个综合型健身休闲活动场所;二、任务来源为引导和规范我省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优化健身休闲产业环境,完善健身休闲基础设施,增强群众健身休闲消费意识。
结合我省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体育资源、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模式,引领“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综合性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提出制定《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规范》地方标准的任务。
江西省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1
DB36/ ××××—2004
2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2.0.1 歌舞娱乐场所的总平面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满足消防法规对防火间距、消防扑救环境、 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的规定。 2.0.2 歌舞娱乐场所应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 2.0.3 歌舞娱乐场所宜设置在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其他楼 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工作安排下,从我省建设、消防部 门抽调设计、装修、消防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编制组,依据国家现行的消防标准、规范,参照其他省市有 关资料,结合我省的消防管理实际情况,完成了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共分七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安全疏散,建筑装修防火,灭 火设施,消防电气,防烟与排烟。
备案号:15428-2004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 433—2004
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2004-05-28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江西省建设厅
2004-07-01 实施
发布Leabharlann 前言DB36/ ××××—2004
加强江西省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省政府工作部署,江西 省建设厅、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决定编制江西省地方标准《歌舞娱乐场所消防 安全技术标准》。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江西省建设厅、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 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以及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DB36/ ××××—2004
目次
1 总则 ......................................................... 1 2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2 3 安全疏散 ..................................................... 3 4 建筑装修防火 ................................................. 4 5 灭火设施 ..................................................... 5 6 消防电气 ..................................................... 6 7 防烟与排烟 ...................................................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地方标准《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2017年7月1 工作简介1.1 任务来源为了贯彻落实两部委印发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全面提升我省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水平,配套《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的实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混凝土外加剂,规范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生产与应用。
江西省散装水泥与预拌混凝土管理办公室印发《关于编制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赣散预发[2016]38号),委托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江西省地方标准《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因此,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于2016年12月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制定《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立项申请,2017年3月,省局下达了《江西省质监局关于确定2017年第1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赣质监标字[2017]8号)。
为规范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应用,促进江西省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绿色节能、清洁生产,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为推荐性地方标准,若将来混凝土外加剂的国家标准修订了,则本规程以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修改。
1.2 编制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引领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
所谓高性能混凝土即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的,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混凝土。
混凝土实现高性能最重要的技术途径是使用优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亦称矿物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高流动性、高体积稳定性、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
规范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使用,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促进我省外加剂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作用大,它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外加剂与混凝土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因此外加剂的质量控制、品种的选择、应用技术等相比其它工程材料更为重要。
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较弱。
而现有的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指标要求偏低,不利于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
1.3 主要工作过程1.3.1 成立工作组标准编制任务下达后,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等相关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并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2017年3月25日在上饶;4月28日在南昌;4月28日在吉安安福;标准编制小组负责人张建强、柴天红组织召开了《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次工作会议。
与会人员围绕《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初稿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和分析,形成并通过了编制工作计划,同时编制组成员还对标准初稿的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匀质性指标、相容性指标、试验方法、折固掺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并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内容。
1.3.2 调研工作(1)标准起草单位调研了国内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及性能,特别是省内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在用减水剂及外加剂生产企业厂内减水剂的种类及性能;国内外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技术指南、出版文献的调研,国内外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混凝土外加剂在国内外的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混凝土外加剂在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交通工程、桥梁铁路工程及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2)国内现有混凝土外加剂相关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JG /T 223—20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11/T 1314-2015(北京)(3)现有标准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规定国家标准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规定了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及外加剂的匀质性指标,分别见表1和表2。
外加剂掺量对生产厂家指定掺量。
表1 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2 匀质性指标国家标准GB 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规定了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快速试验方法,可适用于含减水组分的各类混凝土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细骨料和其他外加剂的相容性试验。
行业标准JG /T 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规定了非缓凝型一等品减水率为不小于25%、含气量不大于6.0%、1h坍落度保留值不小于150mm、7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40%、28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30%、28d收缩率比不大于100%;规定了非缓凝型合格品减水率为不小于18%、含气量不大于6.0%、1h 坍落度保留值不小于150mm、7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25%、28d抗压强度比不小于120%、28d收缩率比不大于120%;进行混凝土拌合物1h坍落度保留值测定时,配合比中水泥用量390kg/m3、砂率44%、初始坍落度为210±10mm;进行除混凝土拌合物1h坍落度保留值以外的性能测试时,配合比中水泥用量330kg/m3、砂率38%~40%、初始坍落度为210±10mm。
北京地方标准DB11/T 1314-20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规定:掺普通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和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高效减水剂和泵送剂的减水率应不小于18%;掺引气减水剂的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见表3。
表3 掺引气减水剂的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2 标准编制原则和目的意义2.1 标准编制的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协调性和时效性的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满足我国技术发展和生产需要,充分体现行业进步和发展趋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标准文本格式、条款主要是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
2.2 目的意义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控制是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的技术关键。
目前我省混凝土外加剂企业有近百家,这些企业大多数为作坊式企业,质量良莠不齐,但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很难判定这些混凝土外加剂好坏,甚至出现检测合格的混凝土外加剂不好用,好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检测不合格现象。
这是因为《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标准检测用水泥为国家统一生产的基准水泥和工程实际水泥性能相差较大,而混凝土外加剂普遍与水泥存在相容性问题;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标准指标要求相对较低,且有些关键指标和新型外加剂产品没有涉及。
目前如北京地区制定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 11/T 1314-2015)地方标准。
铁路工程也根据工程特点对混凝土外加剂提出不同于《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的标准TB10424-2010,并对混凝土外加剂实行CRCC认证(混凝土原材料只有混凝土外加剂需要进行CRCC认证),以保障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
因此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应用,保障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2014]117号)要求,加强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化建设,从源头控制并提升质量,制(修)定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重点完善原材料标准,提高水泥混合材、外加剂成分检测及质量控制能力,特制定《江西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3 标准主要内容制定的依据和主要试验方法3.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要求对三种类型的混凝土外性能指标作出具体的规定,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1h经时变化量、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扩展度、扩展度1h经时变化量等。
相比GB 8076标准,减水率指标、抗压强度比要求有所增高;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结合现在预拌混凝土水泥和外加剂相容性特点,增加了扩展度1h经时变化量指标。
起草单位对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进行了试验验证等工作,混凝土外加剂受检混凝土性能、匀质性和相容性试验结果分别见表4、表5。
表4 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表5匀质性和相容性指标从以上验证试验的结果来看,各类型产品,大部分指标满足要求。
只有个别样品指标未达到要求。
1)减水率高性能减水剂标准要求≥25%,从表4可知,试验中30组试样有30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100.0%;高效减水剂标准要求≥20%,从表4可知,试验中30组试样有28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3.3%;泵送剂要求≥20%,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9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0.0%。
2)泌水率各种类型外加剂品种的泌水率比指标(见表6),指标依据GB 8076,因此标准无要说明。
表6 泌水率比指标要求3)含气量高性能减水剂标准要求≤6.0%,从表4可知,试验中30组试样有26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86.7%;标准型高效减水剂标准要求≤3.0%,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8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80.0%;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要求≤4.5%,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8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80.0%;引气型高效减水剂标准要求≥3.0%,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10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100%;泵送剂标准要求≤4.5%,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9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0%。
4)凝结时间之差各种类型外加剂品种的凝结时间之差指标(见表7),指标依据GB 8076,但是要严格于GB 8076;GB 8076规定的标准型高性能减水剂和标准型高效减水剂凝结时间之差指标要求为-90~+120,而本标准均为-90~+90更为严格,因此标准无要说明。
表7 凝结时间之差指标要求5)1h经时变化量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泵送剂标准要求≤60mm,从表4可知,试验中30组试样有26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86.7%。
6)抗压强度比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标准要求7d≥145%、28d≥130%,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10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100%;标准型高性能减水剂标准要求7d≥150%、28d≥140%,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9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0%;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标准要求7d≥140%、28d≥130%,从表4可知,试验中10组试样有8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80%;高效减水剂、泵送剂标准要求7d≥125%、28d≥120%,从表4可知,试验中30组试样有27个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