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等体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鲍曼不动杆菌)

合集下载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治和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 靶位改变
➢ 拓扑异构酶gyrA、 parC基因突变导致 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耐药;
➢ armA等16S rRNA甲 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 药;
药物到达作用靶 位量的减少
➢ 包括外膜孔蛋白通 透性的下降及外排 泵的过度表达。外 排泵高表达在鲍曼 不动杆菌多重耐药 中发挥重要作用。
剂量
➢推荐的多黏菌素E的 剂量为每天2.5~ 5mg/kg,分2~4次 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
➢肾毒性及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 不全患者特别需要注 意肾功能的监测;
耐药性
➢多黏菌素E存在明显 的异质性耐药,常需 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 物。
常用治疗药物
4.替加环素
01
➢ 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的第一个 品种,甘氨酰环素类为四环素类 抗菌药物 米诺环素的衍生物;
2
国外常使用 氨苄西林/舒巴坦,国内 多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 菌感染;
3
对于一般感染, 舒巴坦的常用剂量不 超过4.0g/d;
4 对MDRAB、XDRAB、PDRAB感染国外推荐 可增加至6.0g/d,甚至8.0g/d,分3~4次给 药。肾功能减退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
常用治疗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在体外 长期存活能力,易造成克 隆播散。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
长时间住院 入住监护室 接受机械通气
侵入性操作 抗菌药物暴露 严重基础疾病
PART 耐药机制
TWO
耐药机制
产生抗菌药物 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 ➢ 最主要的是D组的
OXA-23酶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头孢菌素酶(AmpC) ➢ 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指导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指导

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指导一、概念:1、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球杆菌,单个或成对排列,专性需氧,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容易与其他非发酵菌区别。

革兰染色不易脱色,尤其是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涂片染色,易染成革兰阳性球菌。

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易在住院患者皮肤、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定植。

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h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是指对下列五类抗菌药物中至少三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包括: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含有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A.baumannii,XDRAB):是指仅对1~2种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 敏感的菌株。

4、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 Drug Resistant A.baumannii,PDRAB):指对目前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均耐药的菌株。

二、相关知识:1、感染危险因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见于危重患者,常伴有其他细菌和(或)真菌的感染。

⑴长时间住院;⑵入住监护室;⑶接受机械通气;⑷侵入性操作;⑸抗菌药物暴露(广谱抗生素应用);⑹严重基础疾病等;⑺病人自身抵抗力的下降。

2、耐药机制:耐药机制比较复杂,几乎各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都在鲍曼不动杆菌上有所表现。

(1) 产生耐药酶或称抗菌药物灭活酶:①β内酰胺酶:最主要的是D组的OXA-23酶,部分菌株还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由于各种修饰酶的底物不同,可导致一种和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2)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或受到保护: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表达减低或缺乏,拓扑异构酶gyrA、parC基因突变导致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armA等16S rRNA甲基化酶导致几乎所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3) 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包括①外膜蛋白的减少、缺失或突变,外膜孔蛋白通透性的下降;②药物外排泵的形成与过度表达。

鲍曼不动杆菌的风险评估

鲍曼不动杆菌的风险评估

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一、细菌的传播和致病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

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以长期存活,极易造成危重患者的感染,因此常从被感染患者的血、尿、脓液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

调查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中检出最多,其次为脓液及分泌物。

感染源可以是病人自身(内源性感染),亦可以是不动杆菌感染者或带菌者,尤其是双手带菌的医务人员。

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在医院里,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工作人员的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易感者为老年患者、早产儿和新生儿,手术创伤、严重烧伤、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行静脉导管和腹膜透析者,广谱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者等。

在使用呼吸机者中,肺炎发生率约为3%~5%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1.5μm×1.5-2.5μm)有时很难脱色,常成对排列。

在静止生长和非选择性琼脂,以球杆状形态为主,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早期培养物和在含抗细胞壁的抗生素平板上的培养物,多为杆状。

菌落光滑,不透明,比肠杆菌科成员的菌落略小一些,菌落为无色或略带粉色。

鲍曼不动杆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35℃,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

三、细菌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①5-10ml3000-4000r/min离心30min兰染色后镜检。

取1ul标准环尿液在血平皿上按四区法划线.37℃培养18-24(CFU/ml),②脑脊液标本(包液等)标本.15min (1500g)→将已离心的沉淀物做→根据革兰染色的细菌形态,37℃培养18-24小时同时将标本接种营养肉汤进行增菌培养,37℃培养18-24小37℃培养18-24时拭子直接接种血平板按四区法划线。

37℃培养18——24h,分纯待进一步鉴定。

37℃培养18--24h,分纯待进一步鉴定。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监测涂建斌;饶丽华;沈思瑶【摘要】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Vitek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对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217份标本中有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其中主要为痰液,占所有标本的84.3%。

在药敏结果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3%、16.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36.9%、34.6%、33.6%,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0%,多重耐药性明显。

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抗生素敏感谱窄,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常用抗生素的使用,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Bauman Acinetobacter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s. Methods The strains of Bauman Acinetobacter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an-tibiotics were determined by Vitek automatic bacterium identifying and drug sensitivity analyzing systems ,and the result of sensi-tivity to antibiotic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217 specimens,there were sputum,blood,urine,cerebrospinal fluid (CSF) and the wound secretion,and etc,The dominant specimen was the sputum (84.3%).In the result of the sensitivity to antibiotics,the resistant rates to imipenem and meropenem were 14.3% and 16.6% respectively,the resistant rates toampicillin/sulbacta, piperacillin/tazobactam,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 were 36.9%,34.6%,33.6%respectively,and the resistant rates to the other com-mon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more than 50.0%. The moreover strains show edmulti-drug resistance. Conclusion Bauman Acinetobacter mainly causes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the sensitivity drugs were few. imipenem and meropenem are the pri-mary drugs to treat the infections caused by Bauman Acinetobacter,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rational d rugs correct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es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fection effectually and delaying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 resis-tance.【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3页(P579-581)【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临床特征;耐药性【作者】涂建斌;饶丽华;沈思瑶【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南昌 330003;南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南昌 330003;南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南昌 3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2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引起的医院感染逐年增多。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以蛋白次序分为A、B、C、D四类 A类酶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B类为金属酶、C类为头孢菌素酶AmpC酶 、 D类为苯唑西林酶(OXA酶) 其中D类OXA-23型是造成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品耐药主要基因型 国内外都有报道 外膜蛋白CarO缺失介导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 年阿根廷学者报道
• 其它还有膜通透性改变 • 及药品主动外排作用
鲍曼不动4杆/2菌1/2024
第20页
可移动遗传元件参加耐药基因传递
整合子等耐药基因转移单元参加机制
➢ 整合子是细菌基因组存在可移动遗传物质,可将许多耐药 基因整合在一起,由DNA和质粒介导,以接合方式在细 菌间传递,甚至是稳定传代,从而形成细菌多重耐药性。
几乎各类抗生素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都在鲍 曼不动杆菌上有所表现
1、耐药酶或称药品灭活酶产生 2、外膜蛋白降低缺失或突变 3、药品外排泵形成 4、药品作用靶位改变或受到保护 5、可移动遗传元件参加耐药基因传递
1、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35
备注
该类药品肾毒性及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 老年人、肾功效不全患者特 别需要注意肾功效监测.另 外,多黏菌素E存在显著异 质性耐药,需联合应用其 他抗菌药品。
近期各地汇报敏感性差异 大,耐药菌株呈增加趋势, 需依据药敏结果选取。由 于其组织分布广泛,血药浓 度、脑脊液浓低,需与其 他抗菌药品联合应用。
鲍曼不动4杆/2菌1/2024
第15页
第16页
鲍曼不动杆菌对惯用抗菌药品耐药情况
复方新诺明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妥布霉素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亚胺培南 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

[gbk] 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分析手册[1]

[gbk] 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分析手册[1]

鲍曼不动杆菌检测分析手册一、分类和基因组特征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属于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命名于1986年,基于DNA-DNA杂交试验,已有21个基因种(genomospecies)被确定 (4,32) ,其中只有7种有正式的命名。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基因种2,是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最常见的一种。

目前为止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鲍曼不动杆菌共有3株,多重耐药株AYE、全敏感株SDF、ATCC17978 (10,31) ,其基因组信息见表1-1。

多重耐药株AYE携带3个质粒,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3个质粒没有携带任何已知的耐药相关基因。

在AYE染色体中共有52个基因被预测与抗性相关(其中只有7个在SDF中也有分布),其中有45个抗性基因紧密地集合在一个86kb的抗性岛中,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抗性岛 (10) 。

该抗性岛打断了一个“putative ATPase”读码框,该插入位点在SDF也发现伴有插入(19.6kb—25ORFs),都伴随着“ACCGC”的同向重复。

目前为止AYE和SDF的基因组序列还没有在网上公布,关于这两个基因组的其他信息还有待进一步公布。

表1-1 测序株基因组信息菌株号基因组大小G+C含量携带质粒大小基因组岛AYE SDF 3.9Mb3.2Mb38.8%38.2%5,9,and 94 kb6 kb,25 kb86kb抗性岛19.6kb基因岛ATCC17978 3.9Mb 38.9% 13.4kb,11.3 kb 28个(16个毒力相关)二、临床特征鲍曼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一般认为对健康个体不致病,但可使虚弱个体感染。

可以引起肺炎、烧伤感染、伤口感染、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膜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等,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往往存在混合感染,如19%~35%的败血症病例为多菌感染 (29) ,所以临床表现不典型。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及治疗
不动杆菌是不发酵糖 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至少 分为16个基因种:
①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
②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licus) ③溶血性不动杆菌(A haemolyticus) ④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onii) ⑤洛菲不动杆菌(A lwoffii) ⑥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 ⑦耐放射性不动杆菌(A radioresistens)
No S
Sulbactam combinations
Colistin
R
tigecycline
CRAB治疗-含舒巴坦制剂
对不动杆菌具有固有的抗菌活性. 根据体外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 降低感染死亡率. 国外报道对于严重感染者,舒巴坦的推荐
剂量为6g/d,甚至在12g/d时仍有较好的安 全性,但在治疗效果上与9g/d组并无统计 学差异.
在局部组织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仍需进一步临床对照研究证实.
Tigecycline: the saviour?
22 microbiological studies reporting data for 2384 Acinetobacter spp, >90% isolates (including MDR and CRAB) were susceptible
“XDR”: extreme drug resistance
• 对抗绿脓的头孢菌素 • 抗绿脓的碳青霉烯类 • ß-内酰胺抗生素复合制剂 • 氟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替加环素 • 多粘菌素
MDR-AB全球流行
从西班牙到挪威,出现了令 人担忧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 杆菌“入侵”现象
在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和 英军的外伤士兵中流行,造 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统计临床分离的196株鲍曼不动杆菌,现将其在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系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痰液、脓性分泌物、血液、体液等标本。

1.2 菌种鉴定采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鉴定1.3 培养基血琼脂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由本室自制,M-H琼脂为Oxoid产品。

1.4 抗菌药纸片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塞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均为Oxoid产品。

1.5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判读按NCCLS2005年颁布的标准。

2 结果与分析2.1 结果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共1962株,其中非发酵菌938株,占47.8%,不动杆菌属238株,占非发酵菌25.4%。

鲍曼不动杆菌196株,占不动杆菌属82.3%,其在标本中的分布见表1。

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2.2 分析在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在标本中的分离阳性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

表1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液分离率最高,占78.1%,其次为脓性分泌物,占7.6%,第三位为血液,占3.6%。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2]。

表2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耐药率仅为0.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0.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耐药率在36%~45%之间。

耐药性监测目的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最终治疗仍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该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参考文献[1]李杰,李霞.鲍曼不动杆菌鉴定及临床分布特征.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21):109.[2]李景云,马越,陈鸿波,等.1997-2001年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2,18(6):421-424.。

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学习)

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学习)
natur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达50或以上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困难故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联合用药特别是对于xdrab或pdrab感染常需联合用药疗程常需较长肝肾功能异常者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剂量应作适当调整混合感染结合临床兼顾其他细菌混合感染比例高常需结合临床覆盖其他感染菌常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合剂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及含舒巴坦的合剂药物名称优点缺点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室数据及临床用药经验显示碳青霉烯类药物可用于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舒巴坦为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含舒巴坦的合剂如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可用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舒巴坦合剂的抗菌活性主要来自舒巴坦氨苄西林或头孢哌酮并不能增强舒巴坦的抗菌活性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加1garnachomonteroetal
•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 对舒巴坦的耐药性也逐 渐增加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有赖于:
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控制
不动杆菌是不发酵糖的 革兰阴性球杆菌 至少分为16个基因种:
①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 ②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licus) ③溶血性不动杆菌(A haemolyticus) ④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onii) ⑤洛菲不动杆菌(A lwoffii) ⑥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 ⑦耐放射性不动杆菌(A radioresistens)
36001
36216
43670
1.汪复等.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等.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 3.汪复等.2007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耐消毒剂机制
携带QAE△ 1SulI基因的不动杆菌可以通过 携带QAE△-1SulI基因的不动杆菌可以通过 主动外排机制将消毒剂排出体外,从而对 抗季胺类,双胍类,碱类消毒剂等 该基因同时介导对磺胺类抗菌药的耐药 浙江 周月清报道 该院90%鲍曼不动产 该院90%鲍曼不动产 携带该基因 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SMZ耐药,由此, 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SMZ耐药,由此, 推测很可能携带此耐消毒剂基因 该基因可通过整合子介导在不同细菌传递
英国预防医院感染手卫生的规定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加强 ICU 内空气、物表和工作人员手的监 测,定期反馈和公布监侧结果,以引起医 务人员的重视 定期测试使用中消毒液的浓度 定期调查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及时反馈调 查结果。
消毒剂的抑制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 床分离株活性检测结果
结论
过氧乙酸及洗必泰效果最好
严格消毒措施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等并保证 消毒剂的浓度及质量 主张用70%乙醇或者 主张用70%乙醇或者洗必泰洗手 或者洗必泰洗手 对污染及可疑物品采取高温及酸处理等方 式 重视对空气的消毒
隔离措施
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分开安置 对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单独安置 实行床边隔离,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集中 进行 患者转出或死亡后,做好终末消毒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 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 多粘菌素B,E等 多粘菌素B,E等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
联合治疗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舒巴坦 替加环素 四环素或米诺环素(美满霉素) 多粘菌素B,E等 多粘菌素B,E等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发展
CONHCH2CH2COOH

血流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

血流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

血流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马晓波;黄朝阳;徐和平;房丽丽;李珣;胡祖凤;洪国粦【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Acinetobacter baumannii resistant to carbapenem,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arbapenem resistant A.baumannii (CRAB) bacteriaemia,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nfection control.Methods Blood culturing was carried out by the Bact/Alert 3D automated blood culture system.Then,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by the Vitek-2 compact system.CRAB isolates with MIC of imipenem and meropenem higher than 16μtg/mL were collected,and were re-identified by the Vitek-MS system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and MALDI-TOF MS).The presence of carbapenemase was screened by modified Hodge test.Carbapenemase genes(blaNDM,blaIMP,blaVIM,blaOXA-23,blaOXA-24,blaOXA-51 and blaOXA-58) were identifi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ed alignment.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27 patients with CRAB bacteremia were studied from June 2010 to May 2016.All strains of CRAB were resistant to most of the common antibiotics and were positive by modified Hodge test.Both blaOXA-23 and blaOXA-51 were detected in 25 strains of CRAB,while 2 strains harboring blaOXA-58.Strain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lusters by the Vitek-MS system (type Ⅰ-13 isolates,type Ⅱ-12 isolates,typeⅢ-2 isolates).Eighty-five percent of 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in intensive care units/beds.The primary source of infection was pulmonaryinflammation (11 cases).All patients had a history of antibiotics use during 30 days before CRAB was isolated.The main antibiotics used were carbopenems,fluoroquinolones and cephamycins.The prognosis was not good and 15 patients died.Conclusion The resistance carbapenemase gene of CRAB in Xiamen area were mainly blaOXA-23 and blaOXA-51· CRAB bacteriaemia was mainly secondary to pulmonary inflammation.%目的探讨血流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机制,分析菌株同源性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CRAB的感染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使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10年6月—2016年5月临床血流感染患者分离到的27株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MIC≥16μg/mL)耐药的CRAB复苏菌株,重新采用Vitek-MS质谱分析仪鉴定,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法检测B类酶基因(blaNDM、blaIMP和blaVIM)和D类酶基因(blaOXA-23、blaOXA-24、blaOXA-51和blaOXA-58)并测序比对.采用MALDI-TOF分析菌株同源性,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感染相关信息.结果血流感染的CRAB绝大多数对常用抗生素耐药.27株CRAB改良Hodge试验均阳性.所有CRAB均未检测到B类酶基因(blaNDM、blaIMP和blaVIM);25株CRAB同时检测到blaOXA-23和blaOXA-51;另2株CRAB则为blaOXA-58阳性.采用Vitek-MS进行同源性分析,细菌分成3大簇(Ⅰ型13株、Ⅱ型12株、Ⅲ型2株).85.2%(25/27)患者来自重症监护病房或专科的监护病床,原发感染灶以肺部炎症最常见(11例).所有的患者在血培养出CRAB前的30d内均有抗菌药物使用史,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头霉素类.15例CRA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结论厦门地区的CRAB以D类产碳青霉烯酶OXA-23和OXA-51最为多见.CRAB血流感染的原发感染多为肺部炎症.【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8(043)005【总页数】6页(P519-524)【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碳青霉烯酶;血流感染【作者】马晓波;黄朝阳;徐和平;房丽丽;李珣;胡祖凤;洪国粦【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361003;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3611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作为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逐年在增加,值得重视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不容乐观,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baumannii, CRAB)甚至全耐药菌株的出现,使临床治疗选药陷入棘手的境地。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导致严重的感染,特别是在医院和护理设施中。

这种细菌的耐药性很强,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传播途径鲍曼不动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传播,包括感染患者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

它也可以通过环境传播,例如医院的表面、医疗设备、床单等。

此外,它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在呼吸机使用的情况下。

感染部位鲍曼不动杆菌可以感染人体的多个部位,包括皮肤、血液、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等。

其中,血液感染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一种,往往会导致败血症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症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症状取决于感染部位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和寒战•皮肤感染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和渗液•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和尿痛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症状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强的人群。

因此,对于有疑似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诊断。

治疗方法由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很强,治疗非常困难。

通常需要进行药敏实验来确定对该细菌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联合用药或者采用最新的抗生素。

此外,手术可能需要对感染部位进行清创和引流。

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医院和护理设施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医护人员和访客在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3.消毒和清洁环境:定期对医院的表面、设备和床单等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

4.隔离感染源:对于已经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要进行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对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执行手卫生措施、控制抗生素使用、消毒和清洁环境,以及隔离感染源。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 3599 •第30卷第6期2017年12月当代临床医刊Vol.30 N0.6Dec.201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陈文娟(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病区,江苏南通226006)D0I:10. 3969/j.issn.2095 -9559. 2017. 06. 088 文章编号:2095—9559 (2017)06—3599—02鲍曼不动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年来该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正逐步增高,正常人也能随身携带此菌,故致病率极高,现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感染性病原菌。

现收集2011年3月至2015 年2月我院报告的鲍曼不动杆菌239株,进行流行病学观察与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结合临床提出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各种细菌学送检标本,包括痰液、创面分泌物、全血、脓液等,共培养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39株。

1.2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方法细菌培养分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 IT E 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具体操作和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国家委员会(N C C L S)标准。

1.3护理方法针对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率。

护理对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3.1规范洗手操作医院采用感应式水龙头规范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擦手。

强化洗手制度落实,反复强调洗手的重要性,督促和教育医务人员加强洗手。

严格六步洗手法洗手,同时在每一洗手台处张贴标准六部洗手法的警示图案。

在每张床边放置手消毒液和手套,以便医务人员交叉接触、诊疗、护理患者,防止病原的种植和传播。

1.3.2严格执行消毒技术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或确诊患者在接触患者9戴一'次性手套,使用手电筒、听诊器、血压计等后即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患者的专用温度计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并需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护士进入隔离病室前戴好一次性口罩、帽 子、手套,穿隔离衣。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2、在护理过程中加穿隔离衣
在护理过程中应加穿隔离衣,在离开房间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脱去手套后必须进行手清洗或手消 毒,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用速干手 消毒剂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措施
3、定时打扫消毒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用(0.05-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拖擦,床头柜、床单元、监护仪等物体 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试。血压计、听诊器不能共用,专人专用,每日保持消毒清洁干净。
临床表现
五、脑膜炎
脑膜炎多发于颅脑手术后。有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等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实验室检查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加。经防污染采样技术获得的 痰标本,诊断价值较大。痰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杆菌可成为诊断的重要线索。
护理措施
1、隔离病人
病人应单独安置在隔离病室,必须进行接触隔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在床头牌标贴接触隔离警示标识,提醒医务人 员。限制病人家属探视,如必须探视,每次1-2人,家属应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1.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2. 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 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系统感染
不动杆菌可引起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等,亦可呈无症状菌尿症,但临床上无 法与其他细菌所致感染区别,其诱因多为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
四、菌血症
菌血症为不动杆菌感染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死率达30%以上。多为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 或静脉导管术后,少数原发于输液、包括输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抗肿瘤药物等之后。有 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肝脾肿大等,重者有感染性休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等体液标本的细 菌学检验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血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程序 (二)掌握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三)熟悉鲍曼不动杆菌的菌落特点、菌体形
态及染色性。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 器材: 酒精灯、火柴、取菌环、载玻片、普通光 学显微镜、血平板
❖ 试剂:3%过氧化氢、氧化酶试剂、革兰染色液、 生理盐水、生化管
❖ (3)根据涂片结果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直接从血培养瓶抽取适量液体做初步药敏 试验,并于18—24小时后报告初步药敏结 果。
(4)如有发现培养液浑浊、溶血、绿色色素、 表面菌膜生长、胶冻状凝固或细胞层颗粒 状生长,均为细菌生长现象。用无菌技术 取瓶内液体接种固体培养基。包括需氧培 养、真菌培养及厌氧培养。
鲍曼不动杆菌对全部氨基青霉素,第一 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和第一代喹诺酮类抗生 素天然耐药。
目前治疗多选用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 苷类联合用药
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
头孢他啶CAZ ≤14 头孢吡肟FEP ≤14 头孢噻肟CTX ≤14 头孢曲松CRO ≤13 美洛培南MPN ≤13 妥布霉素TM ≤12 阿米卡星AN ≤14 左氧氟沙星CIP ≤13
四、实验步骤
❖ 1、标本采集 菌血症患者病原菌是周期 性出现在血液中,尽管临床症状可能很严 重,但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 因此要求临床多次采血液标本进行肉汤增 菌培养,但24小时内一般不超过3次。怀疑 为菌血症的患者,原则上应在抗菌药物使 用前采取,对已开始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可在下次给药前采取,标本大多由肘静脉 采取,多部位采集血液标本也可增加阳性 率。
注意事项
❖ 1、一般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血液标本, 如果患者已用过抗菌药物或情况不明时,应 使用硫酸镁肉汤增菌液。
❖ 2、对疑为波浪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 患者,培养瓶应孵育至第四周,盲目接种后 无菌生长,方可报告阴性。
注意事项
❖ 3、为了尽快发现病原菌,在7天的孵育期
内应至少盲目接种两次,第一次在标本孵 育12—18小时后。在以后的孵育期中应每 天观察瓶内的变化,如有细菌生长现象, 需及时接种和涂片染色观察报告。7天孵育
❖ 5、一般菌血症由一种细菌引起,但约5%10%的菌血原理: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是检测细菌和真菌生长
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来作为血液中有无细菌的指标。 检测技术有放射标记、颜色变化(CO2感受器)、 荧光技术和压力检测等。自动血培养仪集培养、震 荡和检测一体化。接种血液标本后,血培养瓶在培 养、震荡的同时,由检测系统自动连续监测瓶中 CO2的产生情况,所测得信号传送至电脑分析,绘 制出每个瓶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旦出现阳性结 果,电脑自动报警,指示阳性瓶的位置。
血液与培养基的比例应为1:5—1:10 儿童婴幼儿一般1-5ml 成人一般10ml
3、常见致病菌检验及报告方式
❖ (1)将血液细菌培养瓶置35度孵育,每日 观察一次,连续观察至第七天。注意观察 血液细菌培养瓶的变化。
❖ (2)如怀疑血液细菌培养瓶中有细菌生长, 用无菌技术取瓶内液体进行涂片,革兰染 色检查。如发现细菌,根据细菌的染色性 及形态特征发出初步报告(电话通知主管 医生)。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占第四位成为仅次 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个非发酵菌,位居第二。在 某些地方不动杆菌的感染甚至已超过了铜绿假单胞 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不动 杆菌日趋增多,耐药株对目前使用的所有抗菌药物 均可耐药,且很容易通过交叉感染在医院内爆发流 行。
步骤和方法
1、形态观察 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常 成双排列。
血培养瓶
成 人 需 氧 瓶
小 儿 需 氧 瓶 厌氧瓶
全自动血培养仪
自动血培养仪特点
❖ 自动血培养仪除了适用血培养外,还可以用 于其他无菌部位标本如脑脊液、胸腹水、和 关节液等的细菌和真菌培养的检测。
❖ 自动血培养仪与手工系统相比,提高了阳性 检出率,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节省人力, 缩短检验周期,一般培养5天。但仪器、设备 和消耗品的成本较高。
❖ 药敏纸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A、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TIC/CA、头孢他啶CAZ 、头孢吡肟 FEP、头孢噻肟CTX、头孢曲松CRO、阿米卡星 AN、妥布霉素TM、美罗培南MPN、环丙沙星CIP
三、实验内容
(一)菌落观察 (二)革兰染色法 (三)氧化酶试验 (四)接种生化管 (五)菌种的综合判断
15-17 ≥18 15-17 ≥18 15-22 ≥23 14-20 ≥21 14-15 ≥16 13-14 ≥15 15-16 ≥17 14-16 ≥17
注意事项
1、染色、药敏试验、生化试验尽量挑取单个菌 落,若用量大可挑取多个,尽量不要使用一 区。
2、由于不动杆菌的细菌进行革兰染色时不易脱 色,有时易染成革兰阳性,误认为革兰阳性 球菌,实验时应注意鉴别。
鲍曼不动杆菌
❖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为非发 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 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 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等。
❖ 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 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对危重患者及ICU中的患者 威胁很大。
2、菌落观察 在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光 滑、边缘整齐、不透明、灰白色、有粘性的 菌落。菌落较小,在麦康凯上生长良好,形 成无色或淡粉红色菌落。
步骤和方法
3、生化反应 (1)氧化酶、触酶试验:氧化酶阴性、触酶试
验阳性 (2)其他生化反应:不发酵糖类,硝酸盐还原
试验阴性,动力阴性
药物敏感试验
对于不动杆菌属,首选抗菌药物为头孢 他啶、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次选阿米卡星、 亚胺培南、环丙沙星。
后仍无细菌生长迹象,进行盲目接种。每
次接种羊血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分别
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革兰染色提示真菌 生长,应移种至沙氏平板,L型菌须转种高 渗平板。
注意事项
❖ 4、血液细菌学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败血症的 病原学依据,但血液标本在采集、接种、运 送过程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尤其在静脉穿 刺术中,因此皮肤消毒应严格按规程操作。
❖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采用三步消毒法:即先用70%酒 精擦拭皮肤,再用碘酒消毒,然后用70%酒精脱碘。
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分别注入硫酸镁葡萄糖肉汤(需氧 培养)和硫乙醇酸钠肉汤(厌氧培养)培养瓶中。
硫酸镁葡萄糖肉汤中和多种抗生素,硫乙醇酸钠肉汤 含有硫乙醇酸钠、葡萄糖等还原剂吸收其中的氧,为厌氧 菌提供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绿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
(6)报告方式
❖ 在增菌过程中培养瓶中怀疑有细菌生长,经 涂片、革兰染色证实,可报告“疑有XX细菌 生长”;
❖ 经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后,可 报告“血液细菌培养X天,有XX细菌生长”, 并同时报告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 如果增菌培养至七天,培养瓶中仍无细菌生 迹象,经盲目传代证实无细菌生长,可报告 “血液细菌培养七天,无细菌生长”。
(5)对细菌菌落涂片、革兰染色,观察细菌形态及 染色性。
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氧化酶试验并接种KIA培养 基、O/F试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敏试 验。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串样或散在存在,触酶试验 阳性,初步判断为葡萄球菌;触酶阴性链状或散 在排列初步判断为链球菌属或肠球菌属,作生化 鉴定、血清学鉴定、药敏试验。
血液标本中常见的细菌
❖ 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A群、B群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 球菌 、厌氧链球菌、
❖ 革兰阳性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炭疽芽胞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
❖ 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 ❖ 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