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以及魏晋玄学
嵇康不仅是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想家,他还是否定儒学的第一人
嵇康不仅是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想家,他还是否定儒学的第一人▲嵇康说起嵇康,大家一定会把他与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社会思潮“玄学”联系在一起。
不错,嵇康与阮籍、刘伶、向秀、山涛、阮咸、王戎合称“竹林七贤”,同为魏晋名士。
玄学与嵇康“竹林七贤”生活的魏晋时期,正处于社会政治大动乱,两汉以来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纲常名教受到冲击,以嵇康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对两汉以来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以及三纲五常等陈词滥调感到非常厌倦,于是转而寻找个人精神的家园,醉心于形而上学的哲学辩论,在与风雅名士的辩论中寻求精神慰藉。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经常聚集在一起,谈玄论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清谈的内容涉及生与死、有与无、动与静、名教和自然、圣人和常人、有情或无情、言能否尽意等哲学问题,谈论内容与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玄之门”一样幽深微妙,故后人称之为“玄学”。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
好文论、赋诗歌、弹琴咏唱,好读老庄,倾向玄学,寄情山水,尚奇游侠,风度潇洒。
曾在太学中活动,评议时政,对司马家族诛杀异己、图谋篡位而又盛倡“名教”强烈不满,进行揭露、批判和抵制,最后为司马集团所不容,惨遭杀害,死时年仅四十岁。
嵇康不止于“谈玄论道”,他针对当时儒学“名教”教育,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批判教育思想,发人深省。
嵇康的教育批判思想▲赵孟頫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嵇康在其著作《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和《释私论》等篇章中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批判当时传统的儒学教育和世俗教育。
一、大胆抨击名教所推崇的“圣人”偶像▲画像石中的尧舜禹“将如箕山之夫,颖水之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乎?”——嵇康《卜疑》“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对于传统儒家所推崇的“圣人”唐尧、虞舜和夏禹抨击一通,还常常要说一些非难成汤、周武王和轻视周公、孔子的话,足见其对儒家“圣人”的厌恶。
玄学(道家哲学思想)
玄学(道家哲学思想)学术要旨玄学是对道家的表达。
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的一种。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为玄远旷达。
“玄远”,指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
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通称之为玄学。
玄学家又大多是当时的名士。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它是在汉代儒学(经学)衰落的基础上;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或三玄)思想为骨架,从两汉繁琐的经学解放出来,企图调和“自然”与“名教”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它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问题,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关于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一种远离“事物”与“事务”的形式来讨论事务存在根据的本体论形上学的问题。
它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企图使中国哲学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把儒道两大家结合起来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
在哲学上﹐主要以有无问题为中心﹐形成玄学的贵无与崇有两派。
简要介绍释义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时期。
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
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
”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论嵇康的竹林玄学思想
嵇康的音乐理论体现了他的玄学思想,他反对人为的规范和约束,主张自由 奔放的生活态度。他认为音乐应该超越情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
嵇康的艺术鉴赏思想及其影响
艺术鉴赏思想
嵇康的艺术鉴赏思想强调自然与简约,他主张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自然与本真的表 现,同时反对虚伪和繁琐的形式。他认为艺术应该与自然相融合,而不是与人为 的规范相违背。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嵇康思想的内 在逻辑和历史背景等方面,对于其思 想的影响和应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对嵇康思想 的理解和研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 应用和意义。
对进一步研究嵇康思想的建议与展望
建议加强对嵇康著作的整理和研究, 发掘更多的思想内涵和价值。
建议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将嵇康的思 想与其他文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拓展其 影响和应用范围。
《论嵇康的竹林玄学思想》
2023-10-26
目录
• 嵇康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 嵇康的哲学思想 • 嵇康的文学艺术思想 • 嵇康的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与评价 • 总结与展望
01
嵇康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嵇康的生平简介
1
嵇康,字叔夜,出生于谯国铚县,是三国时期 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和画家。
2
他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自幼失去父母,由祖 母和兄长抚养长大。
嵇康的“无为而治”思想
“无为而治”
嵇康的“无为而治”思想是他对于政 治和社会问题的主张。他认为,统治 者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现实,不 要过度干预和强制命令,让人民自由 地生活和发展。这种思想体现了嵇康 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于强制统治的反 感。
“无为而治”思想的来 源
嵇康的“无为而治”思想来源于老庄 哲学。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 统治者应该少干预人民的生活,让人 民自由地发展。庄子则强调“逍遥游 ”,主张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要被名 利和地位所束缚
嵇康
稽康告诉我们一套很好的养生法。 • 首先,在心理上要健康,要知道形体 依赖精神而形成,精神凭借形体而存 在,所以必须陶冶性情以保养自己的 精神,安定心志来健全形体,爱憎忧 喜等情感不留于心中,淡泊宁静,做 到没有过分的情欲,从而使心气平和。
• 其次,在身体上要进行有益的锻炼, 既要多进行呼吸吐纳等气功导引,又 要适时地服用一些有益的药物调养身 体,从而使形体与精神互相结合,表 里完全贯通。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 上获千余岁,下致数百年,可有之矣! 嵇康身处战乱之时,自己的政治抱负 不能实现,只得退而隐居,与众多诗 友相伴游于山水林泉之间,追求养生 长寿之道。
• 他最擅长的就是抚琴。以乐言志,以 乐抒怀,在音乐中使自己的精神和身 体都得到高度的休息。相传,后世历 代帝工所渴求的《广陵散》就是他的 作品。古琴音色优美,韵致幽远而活 泼,富于转折变化之妙。在风景幽雅 的竹林下,远离世俗的喧嚣,抚一阕 《高山流水》.与潺潺溪涧相和,不仅 陶冶了性情,而且又排除了一切烦恼。
一、生平简介
• 嵇康(223-262年):字叔夜,本姓奚, 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 迁家谯国铚县(今安徽淮北临涣镇),改 姓嵇。(“嵇”,盖以纪念祖籍会 “稽”)。父昭,曾为魏督军粮治书侍 御史。
• 三国时曹魏文学家,著名的诗人与音 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竹林七 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 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 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 酒。)
•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 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 传》) • 也就是说,嵇康身材高大(魏尺无明 确换算标准,约在汉尺与晋尺之间, 折合约为181.74~191.1),仪容俊美, 声音悦耳,文采卓越。虽然不刻意装 扮自己,却能通过超脱的气度流露出 自然的美感。
历史趣谈: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嵇康之死背后的政治阴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嵇康之死背后的政治阴谋
导语:嵇康是魏国末期人,嵇康的祖先本来姓奚,住在现在的浙江绍兴,但是他的祖父为了逃避仇家,迁到现在的安徽,而且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很早
嵇康是魏国末期人,嵇康的祖先本来姓奚,住在现在的浙江绍兴,但是他的祖父为了逃避仇家,迁到现在的安徽,而且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嵇康一直和母亲和哥哥生活在一起,一家人虽然少了顶梁柱的存在,但是嵇康的母亲含辛茹苦还是打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嵇康小时候就表现出高于常人的聪明才智,他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各种技艺。
嵇康曾经担任过中散大夫一职,这也是嵇康为数不多的为官生涯。
他平日里喜欢连连丹药,空的时候也喜欢弹琴吟诗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嵇康十分推崇老子和庄子的言论,把两位当作做老师看待,他讲求养生之道,主张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曾经写过《养生论》来阐述自己的养生之道,他赞美古代隐士的生活追求他向往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被禁锢在朝廷中当官。
嵇康经常到山上采些药材用来炼丹药,有时候常常耽误了回家,嵇康就干脆在山上住下,早上上山砍柴的人看到,还以为是神仙下凡。
大将军司马昭想要让嵇康为自己做官,帮着在朝廷中做事,嵇康义正言辞的回绝了,对于和自己同位竹林七贤的山涛,嵇康对他选择做官的事情非常不理解,写了绝交书给山涛,责备山涛视曾经的约定不顾。
在为自己的好友吕安求情的时候,受到小人诬告,自己也被司马昭抓到狱中,并要被嵇康,行刑的当天,三千名太学生集体为嵇康求情,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资料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人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是: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④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⑤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王弼、郭象等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⑥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行而上学,“行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而就其盛行时代玄学亦可称其为魏晋玄学,玄学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这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说白了就是三国演义那段时间,我们看着三国鼎立一会你打我,一会我打你的。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魏晋玄学』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於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甲,『魏晋玄学代表人物』「魏末西晋时期」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何晏」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2,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名教的衰败是由於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3,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圣人「无喜怒哀乐」,其因在於圣人无情而有性.「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重要成就与影响:正始时期清谈的领袖人物,是魏晋以下玄学风气的开创者.是贵无论的首倡者,突破了两汉以来宇宙本原论的框架.代表人物:「王弼」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於运动观的范畴.(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於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於人性论的问题.(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认为若把某种一定的事物当作世界的始基,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有」不能成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故要以「无」为本.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贵无论」是探索现象界背后的真实本体,作为世界本性的「道」,是绝对的「无」,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的.王弼用「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结构的模式来解释「有」及「无」两者的关系.本体与现象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道」是超言绝象不可名状的,不是一般人所能认识的对象,只有「与道同体」的圣人才能把握.2,动与静:「本静末动」王弼认为「凡有起於虚,动直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本体是永恒的,寂静不动,动是相对的,是物质现象世界的东西.3,言意之辩:「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王弼的言意之辨实包含著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形的现象世界,即「共相的言象意」;认为属於思想层面的「意」,虽然是很抽象深微,不能直接用属语言层面的「言」表达,但「言」可表达「象」,「意」则可以通过「象」而显示.即是可以用「言」和「象」来尽「意」.另一是无形的本体,即所谓「殊相的言象意」;是不可用「言」和「象」尽意,只能用「微言」来启发,用意会进行内心体验.王弼清楚区别「言」,「象」,「意」三者不同,对於处理语言和思想有很大启示.4,圣人有情无情:「以性统情」王弼认为圣人,也有同於常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故「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但圣人能「物物而不物於物」.5,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於自然.重要成就与影响:王弼从「以无为本」对本末,体用,一多,名教与自然等概念进行了新的解释.他开创的玄学,不仅为儒道融合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的融合开辟了道路,宋明理学汲取了玄学本体论,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从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张载的「太虚即气」,到程朱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陆王的「宇宙是吾心」的心体物用论,都汲取了王弼玄学体用论的思想方法.二,「竹林时期」代表人物:「嵇康」重要著作:《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针对司马氏集团用以篡权的名教工具,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司马氏所提倡的「以孝治天下」,本身就是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甚至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种种恶浊现象的根源.故不应为名教所拘,而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认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不同的两种事物.音乐所发出的只是客观的音调,它不含有哀乐的感情,哀乐则出於人的内心,完全是主观的.3,明胆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人性的善恶和才能,是由赋受的气质决定,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才性两者截然不同.重要成就与影响:代表人物:「阮籍」重要著作:《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折衷名教与自然」阮籍反对虚伪的名教而崇尚自然,对司马氏的篡夺表现消极不合作.阮籍的鄙弃名教,也和嵇康一样,但他并不是主张真正废弃名教,在他内心是要维护真正的名教.他崇尚自然,却不愿完全放弃名教,说明他的名教与自然调和的折衷思想.重要成就与影响:阮籍的思想,由儒,而老,而庄,都有成文的专论发表.他能将庄子的思想消化,而成功地运用於现实的世界中.他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地位认识都很透辟,使他不独能享盛名,还能不为盛名所累.三,「元康时期」代表人物:「向秀」重要著作:《庄子注》核心思想:重要成就与影响:竹林七贤之一代表人物:「郭象」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自然合一说」,以为其哲学的最后归宿.重要著作:《庄子注》其《庄子序》云:「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核心思想:1,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郭象认为「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故「无」不能生「有」,而「有」也不能为生.「有」是「块然而自生」,块然者无为而自然也,无为而自生,无有生生者也.郭象认为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不是为其他任何一物,亦不是直接由任何物造成的.只要有一定的条件或环境出现了,一定的物就必然产生.它们的产生完全是纯粹偶然的,忽然之中变化的,即「堀然自我而独化」. 2,独化於玄冥:「玄冥之境」每一物之所以产生是自然而独化於玄冥深远暗合之中,是种似无非无的境界,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3,足性逍遥说:「宏内游外」物各无待而自化,顺己性而发挥,就是足性,互为有功,就能逍遥.所谓游外,即指心理上犹如闲居山林一样逍遥自在;所谓安内,即指参与世务,日理万机.依郭象看来,圣人的游外与安内是合二而一的.圣人虽忙於世务,然其心理上却淡然自若,逍遥自得,犹如处在山林之中;这是因为「俯仰万机」正是他自足其性的表现,足性则得逍遥也.圣人无心而顺有,无为而任自然,逍遥而不离俗,游外即宏内也.4,自然名教:「名教即自然」自然是万事万象的本然本性,名教就是一切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现实社会中「君臣上下」的名份,本身就是天理自然,绝对合理的.既是自然不过的事,只要人人安份守己,就复得其真性情了.郭象认为道家与儒家,自然与名教是可合二为一的.因此有「名教即自然」的结论.重要成就与影响:郭象以有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又主张物各自生,自为,而自为就是自然无为,这就调和了「崇有」与「无为」的矛盾.代表人物:「裴頠」重要著作:《崇有论》核心思想:本末有无:「祟有论」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万物变化与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是客观规律的根源.裴頠不同於贵无学派,在於他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他肯定「有自生」,而非「生於无」.认为「无」不能生「有」,是因为万物开始产生时,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如果一定要给它再找一个造物者作为它的依据,那是不可能的.重要成就与影响:针对贵无论从抽象本体产生具体事物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在哲学上裴頠的崇有论,是先秦以来关於物质概念认识的深化,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欧阳建」重要著作:「言尽意论」核心思想:言意之辩:「言尽意派」欧阳建认为「言」既能穷尽现象界之全体,则「言」就能展示「意」.他的「言尽意」是从「名」与「物」的关系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他认为物和理不依赖於言称,言称只是辩物析理和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所谓言尽意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因此「意」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重要成就与影响:「东晋时期」代表人物:「僧肇」重要著作:《肇论》核心思想: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重要成就与影响:在佛教上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他比较正确地运用了中观学的思辨理论,旁取儒学,玄学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他把中,印两地的思想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佛教哲学的中国化.他生时玄学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他通过对佛学界一些不合佛学原义思想的澄清,把般若学从依附玄学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使佛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后中国化佛教宗派的产生.他所提出的不少命题,成为以后佛教哲学所经常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僧肇开拓了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方向.乙,『魏晋玄学主要经典』:「三玄」魏晋玄学主要经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和《庄子》.清谈的主要内容和很多哲学问题都源自此「三玄」.一,《周易》:《周易》原为一本占卜的书,是儒家的经典,但涉及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问题,哲学性很强,容易和道家思想沟通.经过两汉和黄老思想合流的发展,在魏晋时得到非常高的重视.当时各家的《周易》注释亦很多,但以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及《周易大演论》等为代表.王弼的《周易注》是随文注解的,《周易略例》则是通论性的著作.《周易略例》中主要是讨论「一」和「多」的问题,而《周易注》中主要是讨论「常,变,动,静」的理论.从《周易略例》中可以了解王弼的思想取向.自汉以降,易学可列为三系:一,管辂之术数系;二,汉易之象数系;三,以传解经之义理系.王弼的易学是属第三系的义理系.王弼论易的中心观念,见於《周易略例》中的〈明彖〉与〈明象〉.认为众多的事物,其运行变化虽然非常复杂,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因为事物的变化,仍然受到本体的制约,必须依一定规则而行.这个规则,就是「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一」.因此,这种「一」,「多」的关系,既是一种「静」,「动」的关系,亦是「本体」和「现象」的关系.运动本身,并不能制约运动,必须要有一静止的东西,才能制约运动,使变化多端的「多」,依循一定的法则而运行.二,《老子》:道家的思想,基本上是著重个人主观上心境修行的探讨,强调个人在修行中所观赏的世界是什么,而不大重视客观宇宙的根本是什么,但这并非完全不涉及宇宙存在的讨论.《老子》是道家最根本的经典,魏晋玄学家对它的重视,可说与《周易》相等.王弼的《老子注》及《老子指略》是注释《老子》方面的代表,主要在於他「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结构的模式来解释「有」及「无」两者的关系.在《老子》中,「有」及「无」都是「道」的表现形态.王弼通过对《老子》的注解,将道家所讲的道,从各个层面将其特徵显示出来;如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上说明人的精神境界应追求无限,把本原论转化为本体论,提出了体用论和人性自然等一系列问题.王弼解释《老子》,充分体现道家的特色,而且这些解释都非常符合道家的基本精神,对道家在义理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三,《庄子》:《庄子》在魏晋玄学的地位,早期不如《周易》及《老子》,西晋末渐高,南渡以后则凌驾《周易》及《老子》之上.《庄子》的盛行,不单使玄学讨论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且玄学的讨论方式亦增添色彩.至於《庄子》一书的注释,当时以向秀的《庄子注》及郭象的《庄子注》为最重要.后人一般都将郭象和向秀的思想放在一起讨论.郭象注中所表现的道家思想,最重要是「冥圆融论」.向郭以前,王弼将道家的「道」,视为主宰宇宙万事万物的法则,这样「道」和宇宙万事万物便有一种本末轻重之别.向郭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而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才能显现,而「」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但是两者并非分开的东西.丙,『魏晋玄学核心内容』:「名理论」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牵涉哲学上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都是前人未有触及或未能深入控探讨的问题.其主要讨论内容有:(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一,「本末有无」:有与无的多层关系儒家的本是仁义,所以礼的作用是和;道家的本是虚无,其作用是以自然为用.「本末有无」是魏晋玄学思想中,最根本要辨明的问题,在哲学中属於形上之学,涉及存有论和宇宙论的问题.贵无论:「以无为本」王弼所谓「无」,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源和本体,所谓「有」,则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具体存在,包括一切人类社会的典章制度.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前者是「本」,后者是「末」.「本末有无」之间并存无间,体用不离.道所具有「无」的本体特质,是要通过「有」的作用呈现才能掌握,故「有」「无」是互为体用的.王弼的本体论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宇宙本体与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道」,「太极」,「无」是无形的宇宙本体,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是由本体产生的有形现象,本体主宰现象,所以「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是从宇宙本体性的高度说明「以无为本」.第二层次是人类社会中的治国之道与具体措施的本末关系,即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崇本息末」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崇本举末」就是抓住本质才能把握现象,本质决定现象.崇有论:「有自生说」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万物变化与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是客观规律的根源.裴頠不同於贵无学派,在於他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他肯定「有自生」,而非「生於无」.认为「无」不能生「有」,是因为万物开始产生时,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如果一定要给它再找一个造物者作为它的依据,那是不可能的.无生有有生无无能自生有能自生有不能自生无不能自生有无相生:老子独化玄冥:「独化相因说」郭象强调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因此无不能生有,而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万物是各依其性以发展变化,而非取决於其自身之外的任何因素.郭象认为「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整个宇宙是和谐的协调的整体,天下莫不相与相助,彼此相因.然而各个事物又无不都是无待而独化的,即是自为而不为他的.而正由於独化自为,才造成了彼此相因,犹如相互为唇齿一样,唇并不为齿而存在,然而唇亡则齿寒,唇是独化自为的,齿亦是独化自为的.然而它们之间又有著唇亡则齿寒的关系.这就是无待的待,无联系的联系,万物自生,自有,独化於玄冥之境.「独化於玄冥」即指独化於深远暗合之中,而这种深远暗合之所以产生,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二,「自然名教」:儒家礼教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名教:人们之造作,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种种等级与教化(socialization)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制度(institutions)第一个阶段:「何晏,王弼」「名教出於自然」名教是「末」,自然是「本」,两者并无冲突.王弼认为礼法只是一种外表的行显示,是由外加上去的一种伪.但他并非反对礼,只是认为从「无」作用上,去掉礼法的约束,最能达到礼法背后所要达到的真正道德.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上,也就是说玄学哲学与政治伦理两者关系上,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於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於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第二个阶段:「阮籍,稽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之际,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宣扬以孝治天下,实际是打著名教的幌子,罗织罪名,排斥异己,使大批名士遭到杀害,於是有稽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出现,名教与自然由相互融合变成二者之间的对立.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嵇康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人的自然情性.第三个阶段:「郭象」「名教即自然」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由此郭象还进而提出「各安其性」,主张人人要安於自己的本分,地位和命运.认尊卑上下,大小等级,不可逾,不可错乱.贤人,君子居於统治地位,享受爵禄,都是合乎「天性」.三,「言意之辩」:易系辞载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属现象界,「意」则寓於本体界.「言意之辩」实为以本体界与现象界之区分为其理论出发点.言意之辩是如何认识真理,掌握世界意义的方法论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辩论内容有:人类的语言概念从何而来形象的语言和抽象的语言有什么作用语言所描绘的境界是什么境界人的认识目的是什么「言」,「象」,「意」在整个语言层面看,「言」可以指语言,「意」可以指意思,「象」可以指图象语.魏晋言意之辨有三派不同的理论.言不尽意派:「荀粲」「言不尽意论」是当时魏晋言意之辨中最流行的一派,亦是魏晋以前,传统道家对语言与思想关系的看法.这派观点认为「言」与「象」都属语言层面的东西,都会受语言规则的限制,对於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是不能完全表达.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非物之象所举也」.尤其是圣人之意,是象外之意,更是不能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物象表达出来.言尽意派:「欧阳建」欧阳建论证可分二部分:首先他认为无论用基么语言去描述客观世界,都不会影响客观世界的存在;其次他认为语言是不可废弃的,因其可以将我们面对外物时引起的不同情志,有一不同表示.欧阳建认为「言」既能穷尽现象界之全体,则「言」就能展示「意」.他的「言尽意」是从「名」与「物」的关系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他认为物和理不依赖於言称,言称只是辩物析理和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无不尽.」所谓「言尽意」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因此「意」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赞同0| 评论。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西晋初期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他们是当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主张老庄之学。
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竹林七贤的作品嵇康:善古琴,作品是《广陵散》阮咸:制作了同名乐器——“阮咸”刘伶:好酒,传世作品《酒德颂》向秀:竹林七贤瓦解之后,写有《思旧赋》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竹林,是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观,走进乡间,走进山野,随意举目便能瞧见,一点不稀罕。
然当士子走进这平常的竹林,竟产生了文化史的奇观,产生了政治史的奇迹,产生了心灵史的奇谈。
奇观,奇迹,奇谈,一连串奇字,在魏晋间化出了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竹林和七贤浑然一体,难分难解,人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信老庄,尤崇庄子。
他们与竹林物化真趣的景象,用庄子化蝶的故事来比喻,真不知是竹林化作了七贤,还是七贤化作了竹林?抑或竹林本就是七贤,七贤本就是竹林。
竹林七贤是个群体,如若将他们喻为竹子的话,七人犹如七棵青翠的竹子,参差散立在岚气笼罩的竹林中。
有人认为竹林七贤皆是些脱俗之人,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的俗气,各自又有各自不同的俗气。
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苦苦的挣扎来蔑视俗,打破俗,跳出俗。
其可悲之处,在于挣脱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沮丧,或“迷途知返”,重新与俗合流。
他们的身上有同,至少都有过同,这个同是高蹈出世,是做隐士,是学神仙,是与人间的烟火保持某种距离。
没这个同,不可能联袂走进竹林中;没这个同,不可能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内将竹林视作为家;没这个同,也就不可能被人呼作“竹林七贤”。
然而,正像偌大个世界中,没两棵竹子会是一模一样的,竹林七贤是七个人七个样。
这七棵“竹子”,摇曳多姿,各有各的静态舞姿,各有各的青黄季节,各有各的风韵精神。
哲学-魏晋玄学发展史
阮籍著有《咏怀诗》《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在《大人先生传》里,阮籍树立了一个确定的精神境界,自我意识已与宇宙的最高自然本体合而为一,现摘录如下:
阮籍嵇康的思想也由前期的儒道结合到崇道反儒,遵循了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方向,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自我分裂和二重化,他们的玄学思想不能不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演变为自然与名教的对立。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但是当现实变得更不合理,连调整的可能性也完全丧失时,玄学从世界分离出来退回到自身,用应该实现的理想来对抗现实不合理的存在。玄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脱离现实的玄远之学的外衣,由政治哲学变为人生哲学,由外向变为内向,由积极入世变为消极避世。虽然如此,由于哲学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哲学不可能脱离现实,正如人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所以阮籍嵇康的玄学思想一直是承担着巨大痛苦,在对立的两极中动荡不安。他们把外在的分裂还原为内在的分裂, 并且极力探索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来恢复内心的宁静,为的是使世界重新获得合理的性质,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合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阮籍嵇康思想的演变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必然。
竹林玄学: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玄学到了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集团打折名教的旗号,罗织罪名,诛锄异己,把名教变成残酷毒辣的权力争夺工具。人们被迫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做出选择。表面看来这是一种政治性的选择,拥护司马氏政权的选择了名教,反对派则选择了自然。同时儒家贵名教,道家法自然,这也是对儒道两家思想的选择。其实,从深层的含义来看,这种选择反映了魏晋禅代之际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人们或者放弃理想与现实妥协,或者坚持理想与现实抗争。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魏晋玄学被视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型,它在道家和儒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个人修养和内在体验。
魏晋玄学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也不断发生。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郭象、荀况、王充、嵇康等人,他们的观点和主张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强调了内在的精神和超越物质的境界。
其中,王弼和郭象被认为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王弼主张尊重道家的思想,认为万物有道,人要遵守自然规律,摒弃人为干涉。
他认为心灵需要超越常态,如同“明月照山川,清风入簟席”,通过内在的修养,人能够返璞归真,归于一个原初的自我。
而郭象则更多地受到儒家学说的启示,主张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要把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他认为,心灵需要在实践中体现,修养不能停留在思想层面,而应当转化为行动,在社会中去实践。
虽然王弼和郭象的观点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重视人的内在感受和价值,强调人要根据自己的内心和信仰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但是,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被指责为思辨虚无主义和虚无主义,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缺乏关注和忽略现实的表现。
因此,在后来的学说中,出现了一些批判意见。
荀况强调道德的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利他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人的价值不仅仅是自我感受的体验,还需要考虑社会责任和义务。
而王充则提出了一种更加实际的主张,他认为认识和行动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否则就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和证明。
在嵇康看来,玄学的兴起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需要一种内在的信仰和追求。
但他认为,对于社会现实的忽视和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修行和实践应当结合起来,当社会现实需要改善时,人们不能被束缚在自己的思考深度中,需要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
通过对这些不同观点的比较,可以看出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和辩论,也揭示了一个更加全景的魏晋玄学的丰富性。
嵇康的玄学教育思想
再次,嵇康抨击了六经教育内容,他批评这种 后天人为扭曲的 人情和“唯学为贵”的“好学”现 象,绝非自然人性的体现。
他认为音乐的作用:“和心足于内,和气见外。”足于内,是指音乐对个人和谐 发展的作用,音乐能使人对自己的事功自娱自乐,借以解除寂寞、抒发情怀、寄托 志趣、养神健体。见于外,是把音乐对人的个体的教育作用推及到社会,他不但把 音乐作为顺应人性、发展人性的重要教育手段,而且还把它视为“万国同风”、 “穆然相爱”的最佳良方。
评价:
嵇康批判经学教育,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以 保全自然和实现自我生命、生活意义为目的。这种新的 教育价值观也给当时的教育开启了一些新思维。 但是嵇康把社会的世俗精神追求与人的正当的本能需要 混在一起予以攻击,并借以树立自然教育理想,这就给 他教育理论的合理性打了折扣。
五、论音乐教育
嵇康通晓音律,尤其喜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
当时有一些维护世俗名教的学者,鼓吹爱好儒学 名教是人的自然本性,所以世俗教育也是符合人的自 然本性。嵇康把它归纳为“《六经》为太阳,不学为 长夜”的谬论。针对这种观点,嵇康专门撰文《难自 然好学论》进行系统地批驳。
首先,他集中抨击了名教所推崇的“圣人”。他 自称“轻贱唐虞而笑大禹”,“非汤武而薄周孔”, 并一再表白自己师从老庄,以此对抗世俗教育所推 崇的圣人偶像。
嵇康知道此事后立即写了一封绝交有人说嵇康这么做是因为想要保全山涛因为当时的晋朝统治者已经对嵇康的不合作态度十分不满意而山涛又是嵇康的朋友所以嵇康这么做就会让他们认为山涛和嵇康没有关系了这样山涛也可以不必担心什么了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第一是曹魏正始时期。
玄学家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以《易》《老》为理论论据,盛倡“贵无”,鼓吹“言不尽意”,主张“名教出于自然”,为门阀士族利益服务;第二是西晋初至元康时期。
玄学家以竹林名士阮籍、嵇康为代表,思想上与何王学派对立,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代表庶族寒门的利益;第三是晋元康时期。
玄学家以裴頠为代表,提倡“崇有论”,反对“贵无论”;第四是晋永嘉时期。
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是玄学的综合和完成时期。
(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何晏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2、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3、圣人有情无情代表人物:王弼核心思想 :1、本末有无2、动与静 :「本静末动」3、言意之辩:「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王弼的言意之辨实包含著两方面的意义,4、圣人有情无性5、自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二)竹林时期代表人物:嵇康核心思想 :1、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不应为名教所拘,而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3、明胆论 :元气陶铄,众生禀焉.代表人物:阮籍核心思想 :自然名教:「折衷名教与自然」阮籍反对虚伪的名教而崇尚自然,对司马氏的篡夺表现消极不合作.阮籍的鄙弃名教,也和嵇康一样,但他并不是主张真正废弃名教,在他内心是要维护真正的名教.他崇尚自然,却不愿完全放弃名教,说明他的名教与自然调和的折衷思想。
(三)元康时期代表人物 :郭象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自然合一说」,以为其哲学的最后归宿.代表人物 :裴頠核心思想 : 本末有无:「祟有论」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代表人物 :欧阳建核心思想 : 言意之辩:欧阳建的《言尽意论》,认为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
竹林七贤,七位诗人的生平经历
竹林七贤目录一、嵇(jī)康 (2)1.恬静无欲 (2)2.坚拒出仕 (3)3.广陵绝响 (3)4.音乐 (3)5.文学 (3)6.书法 (3)7.绘画 (4)8.主要思想 (4)9.隐于竹林 (4)10.鄙视权贵 (4)11.仗义执言 (4)12.嵇绍不孤 (4)二、阮籍 (5)1.竹林时期 (5)2.哲学思想 (5)3.咏怀诗 (5)4.主要作品 (5)5.魏晋玄学 (5)6.五言诗 (5)7.醉酒避亲 (6)8.青白眼 (6)9.蔑视礼法 (6)10.阮籍遭丧母 (6)三、山涛 (6)1.治理有方 (6)2.侍母极孝 (7)3.位列三司 (7)4.清贫而终 (7)5.文学 (7)6.书法 (7)7.悬丝尚书 (7)8.八斗方醉 (7)9.璞玉浑金 (7)四、向秀 (8)五、刘伶 (9)1.放达任情 (9)2.不愿为官 (9)3.人物思想 (9)4.个人作品 (9)5.刘伶病酒 (9)6.曝裈当屋 (10)7.鸡肋尊拳 (10)8.成语 (10)9.对联 (10)10.刘伶醉 (10)六、王戎 (10)1.初入仕途 (10)2.安抚遗民 (10)3.王戎死孝 (11)4.卖李贪财 (11)5.卿卿我我 (11)6.病卒陕县 (11)七、阮咸 (11)1.放达任情 (11)2.不被重用 (11)3.饮酒赏乐 (11)4.个人作品 (12)5.音乐成就 (12)6.阮咸曝裈 (12)7.与猪酣饮 (12)8.骑驴追婢 (12)一、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
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
魏晋 玄学诗
魏晋时期的玄学诗主要有左思的《三都赋》、嵇康的《幽愤诗》、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等。
这些诗作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追求超越现实、探索生命真谛的哲理思考。
玄学诗以自然、宇宙、人生为思考对象,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诗人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些诗作往往具有深沉、内敛、含蓄的特点,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其中,左思的《三都赋》以描写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为题材,通过对三国都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嵇康的《幽愤诗》则表现了诗人身处乱世、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同时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则是一组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总之,魏晋玄学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飞扬 素材整理——嵇康
嵇康总体概览嵇康(223---262),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
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谯郡铚人,善于音律。
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
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其留下的“广陵绝响”的典故被后世传为佳话,《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他的《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养生论》等作品亦是千秋相传的名篇。
奇闻典故狂放任性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
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年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
名士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
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钟会陷害嵇康时,给他安上的众多罪名中就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一条隐于竹林嵇康回归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谊。
《文士传》里说嵇康“性绝巧,能锻铁”。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晋书·嵇康传》写道:“(嵇)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 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隐士预言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
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的提间不做任何回答。
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
魏晋玄学
第六节 宋明理学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在此基础上,儒学体系进行更新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既贯通宇宙自 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 学说——理学。
二、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 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 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 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 尚。
(二)南宋时期
1、朱熹 字元晦,又字仲晦, 号晦庵,祖籍江西婺 源,生于今福建尤溪 县,故其学派被称为 “闽学”。“紫阳先 生” 《朱子遗书》、《朱 子大全集》、《朱子 语类》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最高哲学范畴是“理”或“天理”。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 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 万物。”
第五节 魏晋玄学
何晏;王弼;嵇康;郭象
一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
(一)何晏 《道德论》、《论语集解》 1、本末有无 :「贵无论」 2、自然名教 :「名教本于自然」 3、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 圣人无喜怒哀乐,圣人无情而有性。 「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 过分」
王守仁的哲学凸显了心的作用,故叫心学,其核心 观点是“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即理也。 “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 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 性的庄严。
以嵇康为典型的魏晋玄学探究
虚伪的礼教作出反抗,他们表面上蔑视礼教,不遵守礼教,可 是他们内心是把真礼教当作宝贝的,不忍心看到真礼教受到 践踏,不愿意看到假礼教的流行。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从理性上反对礼教与 神道对人的束缚,而且要求玄学君子充分尊重人与环境的自 然本性,对民主与国家的生存发展都是必需的。社会政治也 好,人生价值也好,不能只执著于名教的形式,必须把握名教 之所以存在的根本: 一种内在于人的忠信、敦朴的自然本质。
嵇康追求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与自然相亲、心与道 冥的理想人生。这种理想人生摆脱世俗的系累和礼法的约 束,而又有最起 码 的 物 质 生 活 必 需,有 素 朴 的 亲 情 慰 藉。 这 是一种淡泊朴野、闲 适 自 得 的 生 活。 在 这 种 生 活 里,他 才 能 得到精神的自由,才有他自己的真实存在。庄子的纯哲理人 生境界,从此变成了具体的、真实的人生。可以说,嵇康第一 个把庄子诗话了,把庄子的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人间境 界。嵇康对现实名教的批判以及对自然境界的追求,无疑都 是庄学的复活。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名士出现, 嵇康就是一个典型。既然现实中的名教已经彻底失去了它 的本来意义,与自 然 本 体 分 裂 成 对 立 的 两 极,也 即 不 能 在 这 种名教中寻求到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时,嵇康便不得不走向 对它的超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思想的中心命题,主 张摆脱世俗名教的束缚而直任自然本体的开展。这也是以 他为代表的“竹林名士”的基本旨趣。
关于嵇康的故事
关于嵇康的故事嵇康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的祖先本来姓奚,住在现在的浙江绍兴,但是他的祖父为了逃避仇家,迁到现在的安徽,而且改姓为嵇。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关于嵇康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嵇康晚上住在仙台,游山玩水一天之后,正准备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的嵇康,突然听见在山谷的深处传来悠悠扬扬的琴声,嵇康觉得很好奇,大半夜的为什么会有在弹琴,而且琴声又透出如此孤寂的味道,让人想要知道这个弹琴的人。
不如我去拜访一下这位在深夜弹琴的音乐家,于是嵇康就决定放弃休息,他随着声音一路走去,来到一家茅草屋前,远远的就看见屋内有一盏孤灯,在风中摇曳着辉光,想必就是这家了。
越走越近,琴声的悠扬越加让嵇康欲罢不能,他迫切的想要见到这位弹琴的乐师。
走进茅草房,嵇康轻叩房门,主动报上姓名,一个美丽的女子从屋内走出来,伴随着一股淡淡的香气,眼前这位谜一样的女子让嵇康心中充满疑虑,他有太多问题想要向面前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弄清除了。
女子对嵇康说,先生您来到我简陋的小屋实在是我的荣幸,不如进屋来坐一会吧,你看这夜黑得那样深邃,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你我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吧。
嵇康走进屋内发现,看似简陋的小屋被装饰的很好,女子的家具摆放的落落有致,丝毫没有一丝脏乱,空气中弥漫的阵阵芳香让身子变得极其放松,在这样的环境下,弹奏一曲真是惬意。
女子泡了茶来招待嵇康,两人聊天之后嵇康才知道女子是山里的女鬼,只是因为有牵挂,不能成否,变成这山中的守护神,晚上天气好的时候,就会想起前生记忆,弹一首小曲来为自己解闷。
今天不巧把先生引来了,也算是与我有个伴吧,嵇康也感觉到这冥冥之中应该是早有安排,这次的相见一定不是巧合,两人聊了一个晚上。
嵇康托孤的故事三国时期曹魏末年,司马集团为了争夺政权,弄得官场异常腐败,很多有才学的人多不愿从官,为国家做事,有七个比较有成就的文人,就以身作则。
他们常常在竹林里游荡,时而吟诗饮酒作对,时而弹琴唱歌舞蹈,试图寻找乱世中的宁静。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
魏晋玄学的“自然”与“名教”之辨
对于“自然”与“名教”之辨的评价
该辨析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等问题突出,玄学家们试图通过“自然”与“名教”的探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虽然该辨析是历史的产物,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注重名分、秩序和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2023-10-27
《魏晋玄学的“自然”与“名教”之辨》
CATALOGUE
目录
魏晋玄学概述“自然”与“名教”之辨的背景“自然”之道的内涵与意义“名教”之道的内涵与意义“自然”与“名教”之辨的核心问题与争议结论
01
魏晋玄学概述
魏晋玄学的起源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开始寻求精神寄托,加上老庄思想的影响,玄学应运而生。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对现代的启示
玄学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玄学强调个体自由和精神独立,对现代社会仍有启示意义。
03
魏晋玄学的影响与意义
02
01
02
“自然”与“名教”之辨的背景
汉代名教与自然的冲突
儒家名教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礼仪规范,但与自然之道存在矛盾。
“自然”之道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道家思想对“自然”之道的形成与发展
道家思想对魏晋玄学“自然”之道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为“自然”之道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资源。
“自然”之道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魏晋玄学的“自然”之道继承并发展了道家思想,将关注点放在个体生命与精神自由上,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嵇康(224—263),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
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嵇康是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
他精通音律,“广陵散绝”体现的是嵇康作为一个伟大音乐家的悲剧。
养身《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但社会上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想存在:一是认为修道可成仙,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
”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不可能,如果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论可及的看法。
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论》中,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精辟地阐述以下几个问题:一、提出形神兼养,重在养神。
他举了几个例子说明精神对人体的强大作用,指出“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
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
二、指出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
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给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积极争取长寿。
三、指出若不注重养生,耽声色,溺滋味,七情太过,则易夭折。
“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四、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
还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积极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并“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缓以五弦”,就可以“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
可见,嵇康在养生问题上研究颇深。
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其友人言:“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自己提的理论,几乎条条做到,但却犯了“营内而忘外”一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令人惋惜不已。
人物事迹相貌堂堂嵇康长的是相貌堂堂,他的好朋友山涛说他是“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
他的哥哥嵇喜就在《嵇康别传》里,很不谦虚地夸耀他是“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
”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位相貌堂堂的人物,却有“土木形骸,不自藻饰”的个性倾向,据同时代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记载,当时的上层男士,崇尚阴柔之美,非常重视个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于此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
试想一下,与那些脂粉扑面,轻移莲步的矫柔做作者相比,嵇康的天生丽质是多么令人神清气爽。
狂放任性嵇康具有旷达狂放的个性和行为。
嵇康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用他的话说就是“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
在这天才的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生活中的嵇康的确很狂,他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
向秀在《思旧赋序》中也说到他和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
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钟会陷害吕安时,给他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长于诗文作为魏晋文坛代表之一的嵇康,其作品的精神深刻表现了魏晋一代士人人性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诗人优游容与,游心太玄,目光投向老庄的自然,以自然大化的玄远境界看取人生。
艺术视角转为审视自身精神世界,审美色泽趋向性灵的淡泊。
嵇康是诗化庄子的第一人,将玄学的命题转化为时代的审美思维,形成一代清峻、渊远的玄学风致。
嵇康《述志诗》有云:“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冲静”二字最能代表诗人的情操、志趣和人生追求,不慕荣华,“轻时傲物,不为物用”,惟求虚静冲淡以获得自然的归宿,形成诗歌平淡高远,超乎时俗的渊貌风格。
嵇康文思缜密,师心遣论,论文颇多精辟独到见解,思想锋利,如《与山巨源绝交书》,咄咄逼人,痛快淋漓,致使司马昭“闻而恶焉”。
?善于琴乐在魏晋南北朝,古琴融入了道家清净无为、淡然超远的思想,展现出古琴高雅的艺术风格与飘逸的美感境界。
嵇康的古琴在时代的背景下,在其人生观的影响下,主要表现为:“主张外得‘自然之和’的平和之声,内存‘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之心,从而达到平和之美的审美境界。
”在他隐逸竹林的时候,他的琴具有平和之美,有着游心虚无的浪漫人生境界。
嵇康所表达的音乐思想,使得魏晋时期的音乐艺术,由传统的功利审美态度转向崇尚自然,从而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与艺术的体现。
? 嵇康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古琴也只能寄托他苦闷的心怀。
隐居竹林时,嵇康的音乐造诣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
嵇康的琴曲的题材大多来源于自然景物,在手弄琴弦的过程中,都呈现出他自然平和的人生观。
嵇康空灵的琴声,伴随他的一生,也展现出他高深莫测的人生境界。
在幽静的竹林抚一曲琴音,山可以生长草木,可以繁衍鸟兽,水可以滋润万物生灵。
美妙的琴曲可以陶冶性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与对人生的追求。
借着琴声,可以细细地解读这个高尚清逸的魏晋名士的风华;借着琴声,可以细细地解读历史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借着琴声,可以细细地解读当美丽走向毁灭时那种无奈与悲凉;借着琴声,可以细细地解读那些隐秘的生命内核;借着琴声,可以细细地解读嵇康的生命意识;借着琴声,可以细细地解读蕴涵着他空濛玄远的诗化人生境界。
工于书画嵇康还工于草书,又善丹青。
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
《唐人书评》评价道:“嵇康书如抱琴半醉,咏物缓行;又若独鹤归林,群鸟乍散。
”其狂放潇洒之性情,跃然纸上。
另外,根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相关记载,他在书画方面也颇有功底,唐朝时尚有《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可惜现在俱已失佚。
醉于玄学玄学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魏晋时期一种特有的思潮,玄学标榜老庄,提倡贵无,崇尚自然。
这些思想被名士们运用到生活中,就是我们看到的枕青石,卧松岗,临渊而啸,曲肱而歌,又性嗜酒,善抚琴,喜玄谈的个性。
更有甚者披头散发,裸奔而行,服药,纵酒,做出与名教南辕北辙的行为。
嵇康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态,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其中没有任何矛盾冲突。
而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应是一个无利害冲突的和谐整体。
他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
纵情于酒经历了生命意识的觉悟、生命脆弱的体认和朝不保夕的惊恐,魏晋文士终于明白,任何精深理论都阻挡不住死亡的脚步,任何高远目标也替代不了死亡的结局。
因而,魏晋文士在自全心态作用下,表现出远祸全身的智慧和自觉。
沉醉于酒、疏远世事以远祸全身,就是魏晋文士觉醒后保护生命长度的智慧选择。
嵇康的生命旨趣虽然弥漫着酒的醇香,但是,沉醉的灵魂却挥不去死亡威胁的阴霾,潇洒的风姿总流露出痛苦挣扎的影迹。
这别有意味的嗜酒之风,不仅在中国文人心灵史上留下倩影,也为中国文学、哲学和美学凭添了永不消褪的魅力。
鄙视权贵钟会身出名门,是曹魏大臣,也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而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活脱脱一个天才级的“政治动物”。
但是嵇康拒绝交往这样的朋友。
虽说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可在文学才情方面,对于仅比他长两岁的嵇康,还是敬佩有加,甚至到了不敢与之面对面交流的地步。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当初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后来做了高官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理都不理,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
炉火熊熊,嵇康手起锤落,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钟会终是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决定离开。
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对这次造访觉得丢了面子,深深怀恨在心。
嵇康还给原先的一位好友吕巽写了一封绝交信,以“绝交不出丑言”的君子风范,表达了对这位相交多年朋友的愤慨和失望。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嵇康的率直性格有其可爱之处,但是嵇康的性格决定了他尘世的可悲命运,而精神上的超越又成就了他的人格魅力。
隐于竹林嵇康回归自然喜好打铁,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虚伪世俗所拘,而又重视真正的情谊。
《文士传》里说嵇康有“性绝巧,能锻铁”的本事。
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晋书·嵇康》还这样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他的精神特质的根本体现。
服食养生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讲求服食养生之道,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诀窍。
他认为,人之所以能长寿,在于注意平时在细微之处保养自己。
这就好比“为稼于汤之世(当时天下大旱),偏一溉之功者,必一溉而后枯,而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养生之道与此相仿,关键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修养,不使自身为七情所伤、六淫所中,如此才能身体强健,得以长寿。
但世人恰与此相反,“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这可真是“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所以,世间多闻早夭之人,难见皓首之翁。
嵇康认为人是可以长寿的。
他说“特受异气,禀之自然……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
”但世皆莫精(其术)故莫能得之。
”但这玄妙的长寿术是怎样的呢?嵇康是这样说的:“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出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偶得古曲嵇康承道家虚静淡泊的美学思想,以超脱的襟怀,深邃的哲思,在自然山水中观照自己的理想人格,赋予自然丰富的主观情感,开创了山水审美寄情、畅神的艺术心灵境界。
嵇康喜好山水,隐居山林,他的一生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关嵇康学《广陵散》有这么一则故事:嵇康曾到洛西去游览,晚上宿于华阳亭。
清风皓月,嵇康兴致一来,就在院子里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