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

合集下载

教你玩转琥珀——抚顺琥珀22种

教你玩转琥珀——抚顺琥珀22种

教你玩转琥珀——抚顺琥珀22种抚顺琥珀 22种琥珀分类对琥珀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划清类别、确定价格和正确标示。

自人类社会发现并利用抚顺琥珀以来,并没有对抚顺琥珀的科学、系统分类,而是沿用民间对抚顺琥珀的传统分类。

民间把抚顺琥珀分为金珀、明珀、血珀、瑿珀、花珀、虫珀、蜜蜡、水珀、火珀、泥珀、灵珀、水骨珀等等。

2011 年抚顺琥珀研究所成立后,立即着手对抚顺琥珀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抚顺琥珀分类进行研究。

通过对抚顺琥珀传统分类研究发现,传统分类中金珀与明珀、虫珀与灵珀、花珀、蜜蜡与水骨珀之间均存在概念重复,所谓水珀、火珀与泥珀不知所云,而构成抚顺琥珀最典型的棕色基调的琥珀、黑色基调的琥珀以及客观存在的杂质珀、伴生珀、线珀等却均未包含。

图2 各类抚顺琥珀原料抚顺琥珀研究所在结合民间传统分类和抚顺琥珀客观种类基础上,将抚顺琥珀分为五大类,即水料(透明的琥珀)、花料(不透明、半透明或微透明琥珀)、黑料(有杂质的琥珀)、彩料(有昆虫、植物、水胆、象形等内含物的琥珀)、伴生珀(琥珀与煤矸石伴生、与煤伴生以及线珀)。

这五大类琥珀完全涵盖了抚顺琥珀的客观存在品种,在2013 年抚顺琥珀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过程中获得国家质监总局认可,国家质检总局在2014 年第96 号公告中确认了这种分类方法。

按照抚顺琥珀研究所的分类方法,抚顺琥珀共分为五大类22 个品种:水料:自然光照下全透明或略有杂质的透明原料,传统上称为净水料,分为明珀、金珀、棕珀、棕红珀、血珀。

花料:表面具有不同形态分布的白色或白色与其他颜色交织纹理,不透明、半透明或微透明的原料,传统分为白花、黄花、黑花、飘花、水骨花和蜜蜡。

黑料:自然光照下不透明,迎光或者人工辅助光照微透明以及含杂质多,根本不透明的原料,传统分为瑿珀、杂质珀、石珀、大黑珀。

图3 抚顺琥珀彩料中的虫珀彩料:含有完整的节肢动物、花、叶和局部完整树枝以及活动的气液包裹体的原料,传统包括虫珀、植物珀、水胆珀、肖形珀。

真正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来看琥珀形成的过程)

真正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来看琥珀形成的过程)

真正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来看琥珀形成的过程)琥珀从古至今都是人们钟爱的天然宝石,也多多少少带点神秘色彩,现在很多流行的文玩饰品,其实也都是琥珀,像蜜蜡,金珀,蓝珀,花珀,血珀,虫珀等等,他们都是琥珀。

那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给大家通俗的讲一下琥珀的形成过程。

官方对于琥珀的解释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豆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其实通俗点来说,琥珀的形成,总共分三步:第一步,从树上滴落下来,就像大松树被晒冒油了滴落下来的松树油子一样。

第二步,气候变化,地壳变迁被掩埋,并石化,就像恐龙的骨头一样石化了。

第三部,石化以后被冲刷,搬运,沉积固结形成块,变成琥珀。

少一步都不行,年头不到,缺点啥,可能就是柯巴脂,柯巴脂就属于未经石化的琥珀,虽然琥珀也是经过柯巴脂这一步过来的,但是缺少后面的步骤就不能叫“琥珀”,只是柯巴脂。

也有很多用柯巴脂来假冒琥珀的,大家要注意区分。

中国古代认为,琥珀就是老虎留下的眼泪,其中蕴含着古人对于琥珀的揣测与追寻,寓意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

也称其为:虎魄、育沛、兽魄、顿牟、江珠、遗玉等,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

琥珀就形成以后的样子,又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总体来说他们都是琥珀,例如蜜蜡——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琥珀,呈金黄色,棕黄色,鸡油黄等老蜜——年代久远的不透明的琥珀,红橙色血珀——血红色的琥珀,颜色像高级葡萄酒一样骨珀——白色的琥珀金珀——金黄色透明的琥珀金绞蜜——透明的金珀和半透明的蜜蜡混在一起的琥珀虫珀——里面包有动植物的遗体蓝珀——多米尼加的一种淡黄色透明的,对着阳光又呈现蓝色的琥珀等等等等琥珀,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宝石,它经历了漫漫的时间长河,历经种种磨难,它的本身,它的魅力,都是不可复制的。

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浅谈中国琥珀文化及分类

浅谈中国琥珀文化及分类

梦工场●教学┃浅谈中国琥珀文化及分类摘要: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美丽的宝石。

它,以那柔和且丰富的颜色、独特的香味、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包裹体、镇静安神的药效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有机宝石之一,并且由于需要经历千万年才可由树脂形成,它还被赋予了长寿的吉祥含义。

近些年,琥珀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但是繁杂的琥珀名称,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本文将着重对琥珀进行科学的分类,并对其商业名称做出解读,与此同时,阐述和挖掘中国的琥珀文化,致力于琥珀的推广。

一.琥珀的产地及其基本性质当今市场上大部分的琥珀来自波罗的海,其中立陶宛、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波兰等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最大,且颜色常为金黄色,品质好。

除此之外,墨西哥、缅甸、意大利、多米尼加、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都有出产。

中国的琥珀矿藏最著名的是辽宁抚顺的矿珀,此地区是我国昆虫琥珀的惟一产地,常有优质虫珀产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抚顺的琥珀块度虽然较小,但是其生成的地质时代较早,质地致密坚硬,具韧性,是重要的宝石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现今矿产资源已稀缺,则其成为当今中国市场上价值最高的琥珀。

琥珀,化学成分为C10H16O,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等有机物。

颜色非常丰富,具有红、橙、黄、绿、蓝(紫外光下呈色)、紫、白、黑及它们之间组合的色彩。

未加工的原料为树脂光泽,抛光后,质地细腻致密者可呈近玻璃光泽。

琥珀是已知宝石中最轻的品种,可在饱和的浓盐水中悬浮。

并且琥珀的硬度很低,用小刀甚至指甲就可刻划,当刻划时,因具有脆性,成粉末状,这与塑料等仿制品可明显的区分开来。

另外,琥珀还具有其他的性质,如导热性差,握在手中有温感,摩擦可有松香味,且容易脱水干裂,所以在使用中不要放置于高温或直晒的地方。

琥珀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则在佩戴和保存的过程中,避免酒精、指甲油等化学物质的触碰。

琥珀较其他的宝石更为独特的一点,就是它常具有研究和美学价值的内部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包括:动物,植物,气态或气液包体等。

中药知识:琥珀

中药知识:琥珀

曾生老茯苓,本于寒松液。

蛟蚋落其中,千年犹相恋。

远古之松,百千之岁,饱经寒雪,树干里的树脂散发出浓郁香气,招来昆虫吸食,松脂粘稠导致动物无法脱身一落地伴随松脂一齐埋入地层,最后一同变成化石。

千年古松,埋藏于地,漫长岁月,化而为石,明似水晶,亮如珍珠,色如玛瑙,真琥珀也。

琥珀本品最早记载于《山海经》,有记载: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瑕疾。

祖先们喜欢佩戴蜜蜡,并体会到具有治病之功效。

本品为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

用时捣碎,研成细粉用。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有琥珀,名江珠,甘平无毒。

主镇心明目,止血生肌。

别名虎珀;虎魄;兽魄;血琥珀;松珀。

古代称琥珀为虎魄是因为先人认为其是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

本品主要成分为C10H16O。

本品味甘性平,归心、肝、小肠、膀胱、肺、脾经,主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

琥珀质重,归心、肝经,长于镇惊安神,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与清肝定惊药配伍可治小儿惊风。

本品入心、肝血分,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癥之功。

另本品能利尿通淋,治疗淋证、癃闭,单用即可。

因琥珀既能散瘀,又能利尿,故尤宜于血淋,近年常用琥珀研末吞服,治石淋伴血尿者有疗效。

安神类药物多为矿石、化石、介类之质重沉降之物,重则能镇,重可镇怯,故有重镇安神、平惊定志、平肝潜阳之作用。

本品以脂入土而成实故能通塞以宁心,定魂魄,疗癫邪。

以镇坠之药故安心神。

以色赤入血分故能消瘀血破癥瘕生肌肉合金疮。

以辛温入药则破血生肌。

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

以味甘淡上行能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故能治五淋、利小便、燥脾土。

以淡渗药则利窍行水。

茯苓、琥珀皆自松出,而所禀各异,茯苓生成俱阴,琥珀生在阳而成于阴,故可安心利水。

盖之利水道,通五淋,定魂魄,安五脏。

破癥结瘀血,杀鬼魅精邪。

止血生肌,明目摩翳。

治产后血晕及儿枕疼,疗延烂金疮并胃脘痛。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

琥珀形成的四个条件长久以来,琥珀都是我们人类了解过去的生物以及环境的宝贵档案,它反映了古代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物种及其发展和迁移过程。

琥珀由许多复杂的条件形成,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

第一个条件是有木质碳源的存在。

木质碳源的形成是琥珀形成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它包括各种木材,腐朽植物,苔藓,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木质碳源碎片。

它们可以来自植物,昆虫,禽鸟或其他有机物质。

第二个条件是养分丰富的水源。

它们可以是河流,湖泊或潮湿的沼泽地,这些水源为形成琥珀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如水中的硫酸钙、氯化钙和碳酸钙,以及水中硫化物的负载,都有助于琥珀的形成。

第三个条件是合适的温度及压力环境。

一般来说,琥珀的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也就是琥珀沉积偏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一般来说,这种温度要低于25℃,而压力要求较高,接近地壳压力。

当木质碳源接触水源,温度和压力达到琥珀形成的要求时,琥珀形成的条件就达到了。

最后一个条件是硫的参与。

琥珀的形成过程中,有木质碳源,水源和硫的参与,硫是琥珀形成的重要物质,硫有助于木材的有机物的氧化降解,碳和氧在高温下重组,从而形成木质碳源。

而硫还可以降低沉积层中的碳氧化物组成,从而减少木质碳源的氧化,保护琥珀形成为原始质地,保存历史信息。

从上面可以看出,琥珀形成过程中,木质碳源、养分丰富的水源、合适的温度及压力环境以及硫的参与这四个条件是最重要的,它们都要求满足才能形成琥珀。

琥珀不仅是人们了解过去的宝贵档案,而且也可以用来制作饰品、建筑材料和药物,因此,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从琥珀形成的历史和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琥珀形成的条件是复杂的,木质碳源、养分丰富的水源、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及硫的参与是琥珀形成的最重要条件,而这些因素都是琥珀形成独特质地和历史信息的基础。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努力开发新的琥珀制备技术,以提高琥珀的质量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揭示古代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发展和迁移过程。

科学家首次发现琥珀中的古鸟类

科学家首次发现琥珀中的古鸟类

生物世界RAND GARDEN OF SCIENCE缅甸琥珀中保存的反鸟类翅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从这些封印在时光胶囊中的动物身上获取全新的细节。

琥珀为这种已灭绝的有齿鸟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鲜活的样本。

它们表明,反鸟类的幼年个体在只有蜂鸟大小的时候就已经具有类似成年鸟类的羽毛,而且羽毛的结构和生长方式都和现生鸟类十分相似。

我们可以从标本中看出各个羽毛的位置以及它们是在何处插入皮肤的。

这些标本甚至保存了羽毛中最细小的羽支,而存留的色素表明翅膀底色为深棕色,表面带有浅色圆点或条带,底面为浅色或白色。

这个项目最让我们兴奋的地方在于,这是第一个同时保存了羽毛和骨骼的琥珀,而且非常确凿可靠。

中、加、英、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和昆虫学家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琥珀中的鸟标本,这是人类首次有缘一睹恐龙时代古鸟类的真实面目,对古生物学界带来强烈的震动。

此前对白垩纪鸟类的了解仅限于化石记录,虽然中国辽宁等地极为细腻的沉积岩包括羽毛的印痕等丰富的细节,但琥珀中的古鸟类标本则是直接来自动物本身。

由于没有经过化石化作用,因此保存极为完好,具有与生前几乎无异的细节,对研究古生物演化的科学研究者们而言是梦寐以求的素材。

邢立达博士回忆其首次看到这些标本的情形时说,“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我们能在琥珀里发现白垩纪的鸟类———兽脚类恐龙的后裔。

但它们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你面前,我才意识到这是人类首次有机会看到真实的古鸟类。

”此次描述的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之一,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

最早有关缅甸琥珀的记载见于中国汉朝的文献,但对其内含物的研究历史仅仅大约100年。

琥珀是地质时期的树脂掩埋于地下,在漫长的岁月中挥发并聚合、固化形成的。

这种有机物宝石矿物中常常保存有古昆虫或古植物,而蜥蜴之类的脊椎动物则极为罕见。

琥珀与古生物的结合是有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

影片中约翰·哈蒙德博士在研究恐龙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又被困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

琥珀的介绍及鉴别方法

琥珀的介绍及鉴别方法

琥珀的介绍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形成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

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

在中国古代,琥珀被认为是老虎死后的精魄入地化为石,另一说是“老虎的眼泪”,这些传说都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的揣测和追寻,人们认为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

在古代帝王眼中,琥珀也有着非凡的意义,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据记载“皇帝朝珠杂饰为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

”形态特征非晶质,常以结核状、瘤状、小滴状等产出。

有的如树木的年轮,呈放射纹理;可含有动物遗体、植物碎片等。

琥珀的硬度低,质地轻,涩,温润,有宝石般的光泽与晶莹度,琥珀的另一个特征是含有特别丰富的内含物,如昆虫,植物,矿物等。

特点生态环境主要分布于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

采收储藏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琥珀质地轻,储藏方便,完美无暇的琥珀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动植物形态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

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

颜色为黄色、棕黄色及红黄色。

琥珀封存1亿年前被子植物甲虫传粉起源秘事

琥珀封存1亿年前被子植物甲虫传粉起源秘事

琥珀封存1亿年前被子植物甲虫传粉起源秘事甲虫是从什么时候开头化身成为被子植物的“红娘月老”?4月12日在植物学顶级刊物《自然—植物》刊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讨论所一项新发觉:一枚9900万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包裹着的短翅花甲及花粉、粪便,为白垩纪甲虫取食花粉的生态关系的建立供应了直接证据。

陆地生态系统中被子植物(也称开花植物)占肯定的主导地位,大多数被子植物是依靠昆虫或其它动物传粉来维持植物种群的繁衍。

被子植物的传粉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例如蜜蜂、蝴蝶、蛾子、甲虫、蝇类等访花昆虫扮演着不行替代的角色。

然而,目前人们对被子植物的虫媒传粉模式的起源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讨论所蔡晨阳讨论员指导布里斯托高校的同学Erik Tihelka,并与李丽琴博士等人合作,通过对大量中生代甲虫化石的系统收集和讨论,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觉了一枚极其罕见且保存精致的甲虫化石。

该化石被鉴定为短翅花甲科的1新属1新种,即新生粉花甲。

琥珀中发觉的新生粉花甲与现生类型非常相像,在其身体结构上进化出了与访花和取食花粉相适应的特征,如下颚须末端的感受器、跗节腹面用于攀附的柔毛以及腹部背面密布的可携带花粉的柔毛等。

讨论人员还在这枚甲虫的身体表面和虫体四周发觉了很多高等被子植物的花粉和花粉簇。

讨论团队对琥珀标本打磨处理后,利用实体显微镜、生物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看讨论,发觉甲虫被超过100枚花粉颗粒包围,甲虫四周有四个聚集而成花粉簇。

这些花粉属于典型的三沟型花粉。

经鉴定属于真双子叶植物,与菊亚纲和蔷薇亚纲植物的花粉接近。

更为重要的,讨论人员首次在琥珀化石中发觉了两枚三维保存的、由三沟型花粉组成的长柱状粪便,与甲虫距离最近的粪化石不到2毫米。

通过对粪化石外形、大小、组分等综合讨论表明其与现生甲虫粪便非常相像。

以上一系列证据为白垩纪中期甲虫取食花粉这一生态关系的建立供应了直接牢靠的证据,证明白白垩纪中期甲虫与高等真双子叶植物之间已经建立了始终连续至今的传粉关系,揭示了白垩纪中期高等被子植物传粉甲虫的多样性,为讨论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被子植物的协同演化关系的演化供应了关键例证。

24.琥珀(相关资料)(4)

24.琥珀(相关资料)(4)

琥珀
琥珀是距今4500—65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中国古代认为琥珀为“虎魄”意思是虎之魂。

琥珀外文名称有说法认为是来自阿拉伯文,意思是“胶”,因为西班牙人将埋在地下的阿拉伯胶和琥珀称为。

琥珀很娇气,怕火、怕汽油、怕敲击、怕暴晒。

有的琥珀还带有香味。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中药学_琥珀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归经

中药学_琥珀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归经
相关疾病症状:
安神、安五脏、拔毒、白浊、闭经、产后 瘀滞腹痛、疮毒、创伤、除烦、催生、癫 痫、跌打创伤、妇女闭经、积聚、金疮、 经闭、惊风、惊悸、疽、利水、利水通淋、 利小便、明目、尿血、清肺、清肝、清心、 去翳、去翳明目、散瘀止血、生肌、失眠、 通淋、五淋、小便不利、小便不通、消瘀、 消瘀血、下死胎、血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相关疾病症状:
血滞经闭、心悸、心痛、血淋、遗精、痈 疽、痈疽疮毒、痈肿疮毒、瘀血、症瘕、 症瘕积聚、镇惊、镇静、镇惊安神、止惊 悸、止血生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琥珀属阳,今古方 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 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 反致其燥结之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药理作用: 镇静安神、利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炮制:
拣净杂质,用时捣碎研成细粉。《雷公炮 炙论》:凡入药中,用水调侧柏子末安于 瓷锅中,安琥珀于末中了,下火煮,从巳 至申,别有异光,更捣如粉,重筛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性味: 甘;平;无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琥珀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名称:琥珀 别名:育沛、虎珀、虎魄、江珠、琥 魄、兽魄、顿牟、血琥珀、血珀、红 琥珀、光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琥珀
原始出处:1.《雷公炮炙论》:凡使红松 脂、石珀、水珀、花珀、物象、翳珀、琥 珀。红松脂如虎珀,只是大脆文横;水珀 多无红色,如浅黄,多粗皮;彼石珀如石 重,色黄不堪用;花珀文似新马尾松,心 文一路赤一路黄;象珀,其内似有物,极 为神妙;翳珀为众珀之长,故号曰翳珀; 琥珀如血色, 引自:《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琥珀怎样形成的

琥珀怎样形成的
琥珀的收藏原则:
颜色
抚顺琥珀以纯透明为主,颜色也很重要。其中金黄的金珀和血红的血珀当属佳品。但是近年来一些商人为了牟利,用人工合成的金黄色琥珀和高温烤成的血红色琥珀来蒙骗收藏者。这一点要在购买时注意区分。
挑选体积大些的
琥珀同宝石一样,以大为贵。琥珀体积有如拳大小的已为极品。体积越小相对收藏的价值也略低一些。
琥珀的多种价值
琥珀是一种有机宝石,它性温,不具有辐射,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药的药方中,琥珀具有镇定安神、祛风去邪的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琥珀居于佛家七宝之中,许多佛家人士将它制成佛教用品随身佩戴,净化心灵。
具有国际市场潜力
由于波罗的海琥珀的产量很大,竞争激烈,一些波罗的海的琥珀经销商和国外的琥珀商人也将眼光瞄向了抚顺琥珀。利用抚顺琥珀的优势来区别于波罗的海琥珀,造成价格的一路攀升。
琥珀形成的原因:
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是由植物(多数是有木质结构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然一般温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类似的还有煤精等。正因为如此,它也就和现代的天然树脂有本质的不同。
琥珀收藏
琥珀的颜色很重要,在多种琥珀中,颜色金黄的金琥珀和血红的血琥珀是收藏的佳品,很多商人为了牟利常常用人工合成的金琥珀和高温烘烤的血琥珀蒙骗收藏者,大家购买琥珀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其次,在挑选琥珀的时候尽量挑选体积较大的琥珀,越大的琥珀价值约昂贵,收藏价格略高。对于收藏家和投资者来说,越是内含物稀有的琥珀越值得收藏,琥珀内的动物或者植物越罕见越容易打动收藏者的心。有些琥珀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特别的内容和景致,这种自然美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琥珀价值连城。作为一种有机彩色宝石,琥珀本身就具有很多价值,琥珀性温,不具有辐射,而且还有价高的药用价值,曾被人誉为"佛教七宝",是净化心灵、镇定心神、祛风驱邪的圣物。

琥珀形成的主要树种

琥珀形成的主要树种

琥珀形成的主要树种琥珀依昆虫的清晰程度、形状大小、颜色决定其经济价值,你知道琥珀形成的主要树种有哪些?店铺在此整理了琥珀形成的树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琥珀形成的树种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是由植物(多数是有木质结构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然一般温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

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类似的还有煤精等。

正因为如此,它也就和现代的天然树脂有本质的不同。

3000 万年——1亿年前,地球上存在着大片癿森林,许夗树种为乳抵御昆虫癿侵害会分泌粘稠癿树脂,在之后地壳剧烈癿变化中,一些森林沉入海底,树脂及部分充满汁液癿树干经浸泡、掩埋,同时在地质作用下,凝固以后在地壳运动过程中被石化乳,形成乳美丽神秘癿进古宝石——琥珀。

琥珀癿成仹完全是天然有机质,它是丐界上为数丌夗癿没有受到污染,丌具有放射性成分癿、安全绿色癿宝石。

琥珀既非植物,又非动物和矿物,属亍植物癿衍生物,所以琥珀属亍“有机宝石”。

丐界上琥珀癿储藏有数百处之夗。

大凡有各种绝迹植物硬化树胶存在癿地斱,就会有琥珀。

但储藏丰富丐值得开采的,亦不超过20余处,并丐年代相差甚远。

由亍上古时期埋入地层中树脂种类、位置丌同,年代癿差异等,各地琥珀在其石化程度、性质、外观上均有所丌同。

根据波兰琥珀単物馆提供癿资料显示,形成琥珀癿树种有很夗,包括:落右松属植物、松树、熏香雪松、日本松柏、金钟松、伞松树、枞树、橡树、红杉树、冬青树、粒子束、山毛榉、于杉树、海桐、木兰、桤(音七)木、柳树家族、香桃木家族、掌状类植物、紫路草属家族、泽米属植物、以及草家族等植物可以形成琥珀宝石。

琥珀屋简介琥珀屋是1716年由普鲁士国王送给俄罗斯彼得大帝的礼物,著名的“琥珀屋”始建于1709年,当时的普鲁士国王为了效仿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命令普鲁士最有名的建筑师兴建“琥珀屋”,“琥珀屋”面积约55平方米,共有12块护壁镶板和12个柱脚,全都由当时比黄金还贵12倍的琥珀制成,总重至少达6吨,“琥珀屋”同时还饰以钻石、宝石和银箔,可以随意拼装成各种形状,建成后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琥珀的由来400字作文

琥珀的由来400字作文

琥珀的由来400字作文
今为甲午年四月廿一,辰时一刻,位处深圳。

琥珀者,松柏科植物树脂所化之化石也。

其色蜡黄至红褐,光泽如树脂,质脆,密度约为一点零五至一点零九克每毫升,硬度小于二点五,不溶于水及酸,微溶于乙醚、氯仿及温热酒精中。

其常见种类来自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由植物树脂滴落掩埋地下,经千万年变化而石化形成。

琥珀之形成,需长期稳定之地质环境、足够之时日、适宜之温度湿度等条件。

树脂分泌、埋藏石化、形成出露,此三阶段缺一不可。

树脂分泌,或因昆虫叮咬、疾病,或因自身生理变化,滴落地面或附于树干。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树脂蜕变为宝石,或为渔民自海中捞起,或为矿工于煤层中发现。

其主要产地为欧洲波罗的海地区,亦见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缅甸及中国东北、西南云贵等地。

琥珀分类繁多,有海珀、矿珀、湖珀之别。

其历史悠久,药用价值颇高,为中医常用之重镇安神药。

且具重要科研价值,
记录地球历史及生物进化。

因其丰富价值,致琥珀仿制品众多,常见者有天然树脂及合成树脂两类,可据物理及化学方法鉴别之。

一眼万年--虫珀和植物珀欣赏

一眼万年--虫珀和植物珀欣赏

一眼万年--虫珀和植物珀欣赏“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尤可覿。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咏琥珀》。

在这首诗里,诗人生动得描述了一块包裹着蚊蚋的琥珀,还给出了琥珀形成的原因。

从这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对琥珀就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而2015年轰动考古学界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发掘中,出土了一块产自缅甸的包裹有虫子的琥珀,这说明琥珀作为宝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佩戴历史。

海昏侯墓出土的虫珀,为一颗挂饰配珠到今天,人们对琥珀的认识更加科学且全面。

琥珀是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到新生代第三纪的有机宝石,它由松科、杉科或豆科类等植物的树脂滴落聚积后,经过地质作用掩埋于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石化而成。

琥珀的产地众多,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琥珀品种主要产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立陶宛、丹麦、挪威和德国等国家)、加勒比海沿岸国家(多米尼加和墨西哥)和缅甸。

各个地区的形成年代有所不同,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年龄在3000万-6000万年;加勒比海琥珀的年龄最小,在2000万到3000万年,有时也会产出一些未完全石化的柯巴树脂;缅甸琥珀的石化年龄最长,在6000万到1.4亿年。

缅甸琥珀雕刻的佛像在琥珀形成初期,松柏科或豆科植物分泌的树脂在流动过程中粘附并包裹一些昆虫或植物,便会形成虫珀和植物珀。

被包裹的虫体或植物与空气完全隔绝,从而不会腐烂,树脂在土壤中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形成琥珀,原来的动、植物姿态及特征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成为珍贵的“活化石”。

虫珀和植物珀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对于了解琥珀形成时期动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分类系统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及古生态学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块包裹有蟋蟀的琥珀利用琥珀研究古生物方面,最引起国内轰动的事件应该是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团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的恐龙羽毛了。

这是人类首次有机会一睹恐龙生前的真实面目。

琥珀和地壳运动 2

琥珀和地壳运动 2

高文飞琥珀的矿床介绍关键字:琥珀矿床历史地壳运动形成了琥珀的矿床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过地质作用后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通俗点说,它的祖先是松树。

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它的形态是液状的,可以流动,一滴滴树脂成为聚合体;第二阶段树脂脱落被埋在森林土壤当中形成化石,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形成化石的部分必须是身体坚硬的部分,如壳、骨、牙或者木质组织(脆弱部分或脆弱生物形成化石则需要更苛刻的条件,如被琥珀包藏或者是在深海);第二,生物死后必须能够较快速地被埋藏,比如被火山灰覆盖、深陷于淤泥,所以曾经被火山灰掩盖的地方或者是曾经的河流、湖泊、海洋都会有比较多的化石。

(琥珀常产于煤层中,与煤精伴生。

由植物(多数是有木质结构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然一般温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

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类似的还有煤精等。

正因为如此,它也就和现代的天然树脂有本质的不同.琥珀能够集中在一起形成为琥珀的矿床,这是经过流水的搬运,因为琥珀密度比较小,所以,很容易就全部搬迁到地势比较低矮的、环境相对封闭的小型湖泊或凹地里。

)琥珀是是什么?那些昆虫又是如何进入到琥珀中去的呢?原来,当古代可分泌树脂(胶)的树木被折断枝条的时候,树胶就从伤口中流出来,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嗅觉灵敏的昆虫。

当昆虫与树胶一接触,它就被牢牢地粘住了。

而树胶仍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把昆虫包裹得严严实实,昆虫与外界就完全隔绝了。

因此,昆虫与外界就完全隔绝了。

因此,昆虫也就幸免于细菌的分解作用,而完整地保存下来。

随着年代的推移,地壳的运动,原始森林被埋在地下,树木变成了煤炭,而一团团树胶就变成了透明的化石。

这块琥珀里包裹的到底是昆虫还是树叶?

这块琥珀里包裹的到底是昆虫还是树叶?

这块琥珀里包裹的到底是昆虫还是树叶?我们的地球是一颗古老又年轻的星球,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几千万年就已经是非常久远了,而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地球就显得非常年轻。

而在漫长的时间演变中,每个时期都为新到来的生物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就比如化石。

迷妹也经常说到琥珀其实就是松树胶的化石,而在琥珀形成的过程,大自然还会时不时往里添加材料,比如昆虫,比如植物。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学系刘星月教授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美国堪萨斯大学Michael S. Engel教授合作组成的研究团队,从一亿年前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奇特的昆虫幼虫拟态苔藓植物。

该结果是首次在化石昆虫中发现拟态苔藓的行为,为重建远古昆虫和植物的生态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细胞》出版集团《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本次发现的昆虫为脉翅目草蛉总科的幼虫,俗称蚜狮。

该物种被命名为黄氏拟苔草蛉Phyllochrysa huangi Liu et al., 2018,种名以模式标本的捐赠人(台湾黄憶人先生)命名。

拟苔草蛉与目前已知的所有草蛉总科幼虫不同,其胸部及腹部前5节背板发育了共8对扁阔的叶状结构,其外形非常类似于苔藓的植物体。

此外,该种头部相对退化并隐匿在前胸侧叶下,前端发育有一对极长且端部膨大的触角以及一对细长内弯的大颚,分别用来探测和捕食猎物。

本研究还找到了几类该物种可能拟态的苔藓类群。

其中,拟苔草蛉与几类叶苔类展示了极大的形态相似性,包括个体大小、叶形状和排列、叶的褶皱和纹路。

因此,本研究推断拟苔草蛉很可能拟态叶苔类,利用该类伪装躲避捕食者,同时也迷惑猎物,提高捕食成功率。

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神奇,通过一种化石,我们可以倒推出它的前生,而在地下,或许还隐藏着更多的化石标本,现在想想,琥珀是不是变得异常珍贵了呢!。

固镇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琥珀》拓展学习 琥珀的品种和产地素材 冀教版四年级语

固镇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琥珀》拓展学习 琥珀的品种和产地素材 冀教版四年级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我国在传统上按色泽与透明度及纯净度将琥珀分为明珀、蜡珀、花珀、水珀等,其中包裹昆虫的谓之灵珀,为上上品。除此之外,意大利西西里岛还产有奶蓝色或绿色的琥珀,缅甸产有褐色和橙色者,均为罕见。琥珀在我国古名“兽魄”、“江珠"、“遗玉”等,它的神秘和珍稀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琥珀产于沉积地层中、煤系地层中及海滨沙矿中。世界著名琥珀的产地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如俄罗斯、波兰、丹麦等,挪威、罗马尼亚及英国有少量出产。闪烁着太阳般金色光泽的琥珀不知令多少人魂牵梦绕。
琥珀的品种和产地
琥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品,风靡全球。琥珀是由千万年前植物所分泌出来的树脂,经过地壳变动而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化石。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中国古代称琥珀为“兽魂”、“光珠”、“红珠”,被视为珍宝,在医学上是难得的药材,具有安定心神,帮助睡眠的作用。国外则用琥珀作为装饰品,盛产地有波罗的海沿岸,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美国的新泽西、怀俄明、阿拉斯加及日本、印度、法国、英国等地区。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甸琥珀内含白垩纪昆虫研究取得系列新发现2014-08-21 | 编辑:| 【大中小】琥珀被称为“时间胶囊”,精美的保存了生物在地质历史中精彩的演化片段,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缅甸琥珀产自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

最早有关缅甸琥珀的记载见于我国《汉纪》(公元205年-265年),但对其内含物的研究历史仅仅大约100年。

缅甸琥珀的时代为白垩纪中期森诺曼期(Cenomanian),距今约1亿年(99百万年)。

缅甸琥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白垩纪琥珀之一,蕴藏着目前已知最丰富的白垩纪生物群。

缅甸琥珀昆虫研究对了解中生代昆虫各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分类系统学、古生态学和古地理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黄迪颖研究团队及国内外合作者对缅甸琥珀的鞘翅目和啮虫目昆虫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首次发现中生代铠甲化石:铠甲(Micropeplinae)是一类小型甲虫,为隐翅虫科一个较小的亚科,以其体表具有复杂脊状构造,形如“身披铠甲”而得名。

铠甲化石十分稀少,之前仅发现于新生代,且均为现生属种。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等的观察研究,确立铠甲科一新属一新种(Protopeplus cretaceus Cai and Huang, 2014;白垩原铠甲),该新属具有一些原始特征,如前足基节相连和腹部背板不具脊等。

另外,其前胸背板具有4条纵脊的特征与现生所有类型铠甲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为认识铠甲体表脊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2、发现最古老筒形隐翅虫化石:筒形隐翅虫(Osoriinae)的腹部不具背侧脊而形成筒状腹部,易与其他隐翅虫亚科区分。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研究,确立一新属一新种(Mesallotrochus longiantennatus Cai and Huang, 2014),并将其归入现生Thoracophorini族,与产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日本石垣岛等)的现生Allotrochus属十分相似。

该发现为第一块中生代筒形隐翅虫,不仅比已知最早记录(始新世)提早了约5000万年,而且对研究筒形隐翅虫的古生物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3、首次详细描述了缅甸琥珀步甲化石:步甲(Carabidae)又叫“步行虫”,是一类常见的陆生肉食亚目甲虫。

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描述了缅甸琥珀中第一块步甲化石(Oodes kachinensis Liu et al., 2014;克钦卵步甲),并将其归入现生Oodini族Oodes属。

该发现是卵步甲属的最早代表,对该属的起源、早期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4、发现了最早厚啮科(Pachytroctidae)啮虫化石:和黎巴嫩大学等单位合作描述了缅甸琥珀中厚啮科啮虫两新属两新种(Burmipachytrocta singularis Azar et al., 2014和Atapinella garroustei Azar et al., 2014);详细讨论了两类啮虫的分类地位和与其他现生厚啮的系统学关系。

该发现为现生厚啮科昆虫的最早记录,对该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成果分别在线发表于国际综合性期刊Naturwissenschaften和国际地学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

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1. Chenyang Cai, Diying Huang (2014) The oldest micropepline beetle from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Naturwissenschaften doi: 10.1007/s00114-014-1221-z2. Chenyang Cai, Diying Huang (2014) The oldest osoriine rove beetle from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Cretaceous Research doi: 10.1016/j.cretres.2014.03.0203. Ye Liu, Hongliang Shi, Chenyang Cai, Hongbin Liang, Diying Huang* (2014) The first record of Cretaceous ground beetle (Coleoptera: Carabidae: Oodini) from Burmese amber. Cretaceous Research doi:10.1016/j.cretres.2014.05.0134. Dany Azar, Diying Huang, Chenyang Cai, André Nel (2014) The earliest records of pachytroctid booklice from Lebanese and Burmese Cretaceous ambers (Psocodea, Troctomorpha, Nanopsocetae, Pachytroctidae). Cretaceous Research doi: 10.1016/j.cretres.2014.04.005图1. 中生代铠甲化石图2. 铠甲详细特征:a, b激光共聚焦显微镜;d, f荧光显微镜;c, e, g生物显微镜图3. 最古老筒形隐翅虫图4. 卵步甲代表:克钦卵步甲(左),克钦卵步甲复原图(中),现生卵步甲(右)图5. 最早厚啮科啮虫:Burmipachytrocta singularis Azar et al., 2014(左)Atapinella garroustei Azar et al.,2014(右)抚顺琥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14-07-14 | 编辑:| 【大中小】中国已发现的琥珀资源相对较为稀少。

抚顺琥珀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宝石资源,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含虫琥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

抚顺琥珀形成于早始新世(约5千万年前)一个重要温室效应时期,形成过程中包裹了大量的节肢动物和微生物类群,为研究这些生物的起源和辐射提供了最直接的化石证据。

抚顺琥珀的古地理位置极其关键。

始新世早期亚洲大陆主体与欧洲、北美、印度次大陆之间仍有海峡隔开,抚顺琥珀保存有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唯一的琥珀生物群,这为我们了解当时欧洲—亚洲—印度—北美生物分布格局提供了直接证据,进而为我们研究气候变化(例如温室效应)和构造事件(例如青藏高原隆升)对欧亚大陆生物演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线索。

抚顺琥珀产自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抚顺西露天矿。

但由于西露天矿的开采工作已接近尾声,寻找煤田中的天然琥珀已经几乎不可能。

因此,抚顺琥珀更显得弥足珍贵。

南京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研究团队历经二十余年的系统收集和野外考察,获得了大批珍贵的抚顺琥珀资料。

近期,张海春研究员领导的由中、德、美、英、法等国多个学科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与抚顺琥珀研究所密切合作,对抚顺琥珀的地质背景、物理化学性质、植物来源以及琥珀中的植物、昆虫、蜘蛛、微生物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团队在抚顺琥珀中已发现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至少22个目,超过80个科150种;另有大量微体化石以及植物化石。

多足纲有蜈蚣,蛛形纲有丰富的螨、蜱、各种蜘蛛、盲蛛和拟蝎。

抚顺琥珀中昆虫最为丰富,包括至少16目,79科,上百个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翅目,约占总数量的70%;其次为膜翅目(包括各种蜂和蚂蚁);再次为半翅目蚜虫以及啮虫目。

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在抚顺琥珀中发现了极其丰富的节肢动物,以及大量植物、微生物化石,使其成为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琥珀生物群之一;2、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红外光谱、宏体和微体化石等多种分析手段首次确认了抚顺琥珀的植物起源为柏科植物(以水杉为主);3、填补了始新世时期亚洲大陆琥珀生物群的空白,表明5千万年前欧亚大陆两端已经存在广泛的生物交流。

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Cell出版集团的《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

匿名审稿人评价到:“(本研究)可能是迄今为止古昆虫学最宏大的研究工作,其系统性的研究让人敬佩,也为其它琥珀生物群研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例”。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古生物部主任Andrew Ross教授同时撰写了相关评论文章。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辽宁省工业特种资源保护办公室和抚顺市政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关论文:Wang Bo*, Rust J., Engel M.S., Szwedo J., Dutta S., Nel A., Fan Yong, Meng Fanwei, Shi Gongle, Jarzembowski E.A., Wappler T., Stebner F., Fang Yan, Mao Limi, Zheng Daran, Zhang Haichun* (2014) A Diverse Paleobiota in Early Eocene Fushun Amber from China. Current Biology, doi:10.1016/j.cub.2014.05.048.抚顺琥珀种类抚顺琥珀中重要的植物和昆虫抚顺西露天矿Lei Chen, Shuhai Xiao*, Ke Pang, Chuanming Zhou & Xunlai Yuan*. 2014.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germ-soma separation in Ediacaran animal embryo-like fossils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2014-11-12 | 编辑:| 【大中小】琥珀晶莹剔透,适于加工各类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

保存有昆虫等有机体的琥珀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绝佳材料。

众所周知,琥珀是植物树脂的化石。

早在唐朝,诗人韦应物就曾为琥珀赋诗曰:“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提出琥珀来源于裸子植物的树脂。

这代表着古人对于琥珀来源的朴素认识。

事实上琥珀的来源并非局限于裸子植物。

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植物树脂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类群特异性,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骨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