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 3、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
• 老老实实 舒舒服服 • 清清楚楚 漂漂亮亮 • 第二个音节变轻声,第三、四个音节 变读阴平。 • 部分不变调: • 轰轰烈烈 沸沸扬扬 • 高高兴兴 欢欢喜喜
• #需要说明的是,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主 要是在口语化语境中使用,如果在书面语 语境中,就不宜变调。如: •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 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 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 会儿就白了。
•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 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 嗬,好大的雪呀!……落光了叶子的 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
• • • •
• •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1、AA儿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 化 慢慢儿 早早儿 好好儿 暖暖儿 稳稳儿 短短儿 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变 成阴平,调值是55。 如果是AA式,一般读原调。 慢慢 早早 暖暖 稳稳 短短
• • • • • •
2、ABB式:单音节形容词带叠音后缀 乱蓬蓬 亮堂堂 明晃晃 软绵绵 沉甸甸 毛茸茸 叠音后缀变读为阴平。 部分ABB式形容词,叠音后缀读调: 喜洋洋 空荡荡 赤裸裸
第二章第五节语流音变综合训练
猫拉出了老鼠就要张嘴吃他,老鼠说:“哎, 现在我浑身是酒,如果马上吃,害怕把你吃醉, 让我在火边儿烘干,再吃吧!”猫把老鼠捉到火 边儿去烘着,又用两只脚爪儿按着,一会儿,猫 又把老鼠翻个个儿,火暖烘烘的,慢慢的,猫就 打起瞌睡来了,又过了一会儿,猫就呼噜呼噜地 打起鼾来了,爪子也松开了。老鼠趁机一下子就 溜走,钻进了不远的洞里,猫惊醒了,追到鼠洞 跟前不解地问老鼠:“哎唉,你不是已经答应让 我吃掉的吗?”嘿,老鼠笑着说:“咳!我是在 酒桶里喝多了酒,说的醉话,哪能算数啊!”
怕
“一”、“不”的变调
三、在非去声前变去声
天(阴平) 一 年(阳平)
起(上声)
说(阴平) 不 来(阳平)
好(上声)
“一”、“不”的变调
四、有些词语中的“不”“一”读轻声
看不起 差不多 笑一笑 试一试
二、轻声:
一、有规律的轻声词语
二、无规律的轻声词语 ——习惯读轻声的词语
1.一些助词。 我的 记得 轻轻地 吃了 看着 来过
--作品22号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
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 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 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 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 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 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 十色的彩虹。
猫拉出了老鼠就要张嘴吃他,老鼠说:“哎, 现在我浑身是酒,如果马上吃,害怕把你吃醉, 让我在火边儿烘干,再吃吧!”猫把老鼠捉到火 边去烘着,又用两只脚爪儿按着,一会儿,猫又 把老鼠翻个个儿,火暖烘烘的,慢慢儿的,猫就 打起瞌睡来了,又过了一会儿,猫就呼噜呼噜地 打起鼾来了,爪子也松开了。老鼠趁机一下子就 溜走,钻进了不远地洞里,猫惊醒了,追到鼠洞 跟前不解地问老鼠:“哎唉,你不是已经答应让 我吃掉的吗?”嘿,老鼠笑着说:“咳!我是在 酒桶里喝多了酒,说的醉话,哪能算数啊!”
汉语叠词读音变调情况一例
汉语叠词读音变调情况一例
按普通话标准读音,部分ABB式叠词的后两个字一般变作一声,如:“绿油油”读作“l ǜyōuyōu”;“明晃晃”读作“mínghuānghuāng”;“火辣辣”读作“huǒlālā”(见《现代汉语词典》)。
类似的ABB结构BB部分叠词要读成第一声的还可以举出以下的例子:
慢腾腾沉甸甸红彤彤
白蒙蒙黑黝黝黑糊糊
黑洞洞毛茸茸乱蓬蓬
清凌凌水凌凌湿漉漉
笑吟吟黄澄澄绿油油
明晃晃火辣辣
这种形容词A+BB的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变成一声的现象呢?
据吕淑湘先生讲,这和北京人口语习惯中常把“BB”读成阴平调有关。
既是习惯,就不是规律。
这里声调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因为,有大量的这类形容词不能变调,还应照读本音。
比如:
“空荡荡”“红艳艳”“白皑皑”
“恶狠狠”“赤裸裸”“野茫茫”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读音拿不准,最好的办法是查词典,按词典的规定去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重叠式及其偏误分析(DOC)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重叠式及其偏误分析摘要:形容词重叠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文中主要是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进行研究分析,包括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型、条件、句法功能、语法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对以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形容词重叠式;偏误;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对策Adjective Overlapping and Its Error Analysis in Teaching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bstract: Adjective overlapp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ression in the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Chinese adjective overlapping, includ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adjective reduplication types, conditions, voice changes, syntactic func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At the same time trying to analysis the errors that foreigners mak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finding out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Key words:Chinese adjectives overlap, error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y目录一、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类型和条件 (1)(一)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类型 (1)(二)汉语形容词重叠的条件 (4)二、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语音变化 (4)(一)AA的变调 (4)(二)ABB式形容词叠音后缀BB的语音变化 (5)(三)AABB的变调 (5)(四)A里AB式变调 (5)三、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句法功能、语法意义、语用功能 (6)(一)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6)(二)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6)(三)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语用功能 (7)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8)(一)重叠形容词前加程度副词 (9)(二)AABB式重叠与ABAB式重叠混淆 (9)(三)重叠形容词前加“有点” (10)(四)形容词重叠式后面与“着”、“了”、“过”连用 (10)(五)形容词重叠式不能直接用否定副词“不”来否定 (11)(六)缺少“的”、“地”、“得” (11)(七)重叠残缺和赘余 (12)五、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12)(一)针对形容词重叠式本身的对策 (12)(二)教学原则的选用 (13)(三)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13)(四)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14)(五)从留学生角度分析出的对策 (14)注释: (16)参考文献: (17)汉语形容词重叠是汉语的一大特色,重叠的类型繁多,语音变化多样,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重叠形容词变调训练
1、AA式:
快快大大甜甜浅浅薄薄短短圆圆密密长长满满慢慢红红早早美美厚厚亮亮重重浓浓肥肥暖暖矮矮软软热热白白
2、AA儿(的)式:
好好儿(的)早早儿(的)小小儿(的)满满儿(的)暖暖儿(的)快快儿(的)甜甜儿(的)长长儿(的)白白儿(的)慢慢儿(的)
3、ABB式:
血淋淋甜蜜蜜血糊糊白晃晃白茫茫
白蒙蒙白亮亮黑洞洞黑糊糊黑乎乎
黑压压空荡荡空落落懒洋洋喜洋洋
绿茸茸绿油油毛茸茸火辣辣香馥馥
热腾腾笑吟吟湿淋淋湿漉漉赤条条
赤裸裸直挺挺热辣辣轰隆隆亮堂堂
黄澄澄乱麻麻软绵绵明晃晃羞答答
沉甸甸闹嚷嚷暖洋洋慢腾腾乌油油
灰蒙蒙孤零零红彤彤
※金灿灿白皑皑红艳艳气昂昂
4、AABB式:
热热闹闹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老老实实明明白白欢欢喜喜清清楚楚规规矩矩舒舒服服扎扎实实大大咧咧和和美美泼泼辣辣孤孤零零利利落落清清凉凉别别扭扭鼓鼓囊囊遮遮掩掩模模糊糊痛痛快快漂漂亮亮
※轰轰烈烈密密麻麻高高兴兴闪闪烁烁
5、A里AB式:
糊里糊涂马里马虎慌里慌张。
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2.ABB式 ABB式
当后面两个叠字音节的声调是非阴平调时, 调值变为55,如: 调值变为55,如: 绿茸茸 绿莹莹 绿油油 红彤彤 懒洋洋 乱蓬蓬 慢腾腾 毛茸茸 热腾腾 软绵绵 湿淋淋 笑吟吟 亮堂堂 明晃晃 黑洞洞 火辣辣
3.AABB式的变调 AABB式的变调
第二个A 第二个A变成次轻音,后两个音节不是阴 平的,则变成阴平,调值是55,如下: 平的,则变成阴平,调值是55,如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慢慢腾腾 马马虎虎 哭哭啼啼 断断续续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实实在在 吞吞吐吐 稳稳当当 欢欢喜喜 陆陆续续
注意
第一,此两式读的缓慢时,可以不变调; 第二,一部分书面语的叠字形容词不能变 调。如: 白皑皑 金闪闪 轰轰烈烈 堂堂正正 沸 沸扬扬 呜呜咽咽 闪闪烁烁
1.AA式的变调 AA式的变调
AA式第二音节原字调是非阴平时,声 AA式第二音节原字调是非阴平时,声 调可以变为55,也可以不变。如: 调可以变为55,也可以不变。如: 红红 满满 饱饱 大大 在口语中常带上“儿尾” 在口语中常带上“儿尾”,则第二个 音节必须变调,如: 平平儿(的) 长长儿(的) 好好儿 (地) 慢慢儿(地) 满满儿(地) 快快儿(地)
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
红〔O 2 X ] 4〕 红红的[ X 4 X 2 ti4] 0 013 0 4 甜[thie2 4] 甜甜的〔 4 thie2 t1 thie3 4 4] 圆[ ye2 4〕 圆圆的[ ye3 ye2 ti4] 4 4
例(7) 的单音节形容词本来都是阳平调「 , 24] 重叠后首字变调。其变调结果是升幅压缩, 由[ 24〕 变为[ 34] , 跟例(2) 的非重叠式两字组变调结果相同。 (8)上声调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一音节的调值由「 变为「 (22- 12) 22〕 12] a. 矮[ e2 2] 矮矮的〔 2 e2 ti3〕 e1 2 扁[ pie22] 扁扁的「 2 pie2 ti3] pie1 2 b. 草[ tSh02 2〕 草草的[ tSh01 tSh02 ti3] 2 2 短[ tU 2 Z 2] 短短的仁 Z1 tU 2 ti3] tU 2 E2
c. 高[k03 〕 '
高高的[k;)" kz ti' 〕 )"
乖〔 ' 〕 乖乖的[kue3 kue3 ti' ] kue3 3 '
例(6) 中的单音节形容词本来都是降调[ 31] 。当它们重叠成双音节词的时候, 第二音节保 持单字调, 第一音节都变为中平调[ 33] 。比较例(6) 与例( 1) , 我们发现, 重叠式与非重叠式两 字组的变调行为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 重叠式首字的变调结果比较统一 , 而非重叠式两
汉语学报 2004 年第 2 期( 总第 8 期)
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
蒋 平 郎 大地
提
要 本文 旨在考察南京话形容词重叠的声调与重音, 比较非重叠式两字组变调的基础上 并在
分析重叠式声调与重音的关系。我们的考察显示 :第一 , 从变调位置看 , 重叠式与非重叠式都是首
重叠形容词、动词的变调
重叠形容词、动词的变调2022-11-18 发表于浙江第三种变调的情况,重叠形容词、动词的变调|一、AA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变调,也就是重叠的部分即第二个A的读音。
→1、有些情况是可以变成阴平,也可以不变:比如慢(去声)慢(去声)的,远(上声)远(上声)的;那你读成慢(去声)慢(阴平)的,远(上声)远(阴平)的,也是正确的。
→2、那么倘若它后面加上了儿化,那最好要变成阴平,因为这样更自然地上口,比如:慢(去声)慢(儿化阴平)的,远(上声)远(儿化阴平)的。
那么虽然读音变与不变都是正确的,但是经过变调呢,语气的情感表达更丰富,而且十分的口语化。
|3、、还有一种是不变要念成本调的:比如:忙(阳平)忙(阳平)、甜(阳平)甜(阳平)。
|二、ABB式形容词重叠的变调1、ABB式形容词重叠部分根据普通话的语感变为阴平部分自然上口,读本调也是对的。
比如:慢腾(阳平)腾(阳平)、孤零(阳平)零(阳平)、湿淋(阳平)淋(阳平)。
它同时也可以读成:慢腾(阴平)腾(阴平)、孤零(阴平)零(阴平)、湿淋(阴平)淋(阴平)。
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来把握。
→2、而有些词重叠的部分是不变的,只能念本调:比如:金灿(去声)灿(去声)、红艳(去声)艳(去声)、气鼓(上声)鼓(上声)。
如果读成阴平就很别扭,所以这个必须要念成本调,不能变阴平。
|三、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或动词重叠变调1、第一种也是可以变为本调,也可以变为阴平。
比如:热(去声)热(去声)闹(去声)闹(去声)、老(上声)老(上声)实(阳平)实(阳平)、漂(去声)漂(去声)亮(去声)亮(去声)。
那读成阴平也很自然热(去声)热(去声)闹(阴平)闹(阴平)、老(上声)老(上声)实(阴平)实(阴平)、漂(去声)漂(去声)亮(阴平)亮(阴平)。
→2、第二种根据普通话的语感,有必须变为阴平的情况。
比如:马马虎(阴平)虎(阴平)这里头还要读成本调的话,马马虎(上声)虎(上声),这就失去了普通话的特点,所以要必须变调。
汉语形容词重叠及其功能变化
有一部分形容词是不能重叠的, 这些形容词 不重叠, 不过这种情况通常不用 " 把" 字句: 可以直接作状语, 如: 手 洗得 干净 吗 手洗 得干净 把 手洗 得干 净 � � �
他迅 速� 地�走 来� 吗 � 把 手洗 得干 净� 作定 语 � 字 写 得大 吗 � 字 写 得大 � 把 字 写 得大 吗 � 作定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之一, 但是在这 把 字写 得大 � 方面, 也不是没有限制, 例如单音节形容词修饰 如果只说 "把手洗干净 " , 则为祈使句�
重叠和加 "地" , 他们常常会感到把握难度较大�本 原来的状中结构理解成了主谓结构� 文将针对留学生写作中这方面的常见错误,讨论 (2) 双音节形容 词作状语时, 如果不借助结 形容词重叠后的功能变化及其原因 � 构助词 " 地 " , 一般都要 重叠成 如果用 � � � � 式, 汉语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重叠成 式 "地 " , 可不用重叠形式 �如: 或� 式, 如: 妈妈辛辛苦苦忙了一天� 妈妈辛苦忙了一天�
轻 轻�地 �拍 打他 � 轻 �地 �拍打 他� � 说" " 深入分析 " � , 但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 "地 " , � 才可以做状语�对于有着丰富汉语经验的人来说, 低 低 �地 �说 话 � 低 �地 �说话 � 这些只是言语的规则总结, 但是对于留学生, 这些 右边的错误例句, 有时还会造成理解上的歧 却成为说话时的规则指导,究竟在什么时候应该 义, 即接受者误以为 " (大) 地" 等是施事主语, 把
一些汉语形容词如果不 改变形态,即不重 叠, 它所行使的功能, 将大大受到限制, 汉语形容 词重叠后语法功能扩展, 究其原因, 主要是语言 应用方面的: 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 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两类, 在语用方面, 这两类形容词分别主要具有 说明性功用和描述性功用 �经重叠的形容词, 原 来大多是行使说明功用的性质形容词, 它们用在 描述性语句中往往会受到很大限制, 而经过重叠 的性质形容词, 则具有状态形容词的功能, 可以 用在描述性语句中 �因而这里是潜在的语用规则 制约了显在的语法规则 � 形容词重叠往往也是为了音节和谐 � 语调悠 长, 不过在长时期的语言应用中, 这种语音方面 的要求也已逐步演化为潜在的语法规则, 使得形 容词重叠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汉语形容词重叠后的语法功能改变, 是一个较 为复杂的问题, 简单的语法理论难以填补应用方面 的漏洞, 在给留学生上课时, 应随堂讲解, 让他们在 应用中有意识地加深体验, 从而逐步掌握方法�
形容词重叠变调 朗读材料
形容词重叠变调朗读材料
在朗读材料时,形容词重叠的部分会发生音调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重叠变调。
以下是一个例子:
原文:今天天气真好啊,阳光明媚,暖洋洋的。
在朗读时,“暖洋洋的”这个词组的音调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个“洋”字的音调会变为第二声(阳平),第二个“洋”字的音调会变为第四声(去声)。
这是因为形容词重叠时,第一个字会发生变调。
所以,正确的朗读方式应该是:
今天天气真好啊,阳光明媚,暖洋洋的(yáng)阳光,暖洋洋的(yàng)太阳。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重叠变调的具体规律和发音可能会因地区和方言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所以具体读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变化特点及类化作用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变化特点及类化作用
《推荐形容词重叠式在语义上的变化特点及类化作用》
形容词重叠式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文法形式,其特点在于使用多个形容词来描述
同一个名词,它的英文形式为adjective + adjective,例如"sunny rain”。
当
用这种语法形式来修饰某个名词时,则该词语的语义上都会有明显的变化,以赋予该词语更丰富的修饰效果。
在语义上最常见的形容词重叠式变化类型包括:一种是绝对去断式重叠,它由
表示相反的两个形容词重叠而成,修饰某个名词后,其重叠的语义变为“不”的意思,例如:“noisy silence”,由原有的“安静”变成了“嘈杂”;另一种是减弱去断式重叠,它也是由相反的两个形容词重叠而成,但是语义变的往往是较柔和的,例如“strong light”,由原有的“强烈”变成了“淡淡的”;第三种是特殊特点
式重叠,它由表示特殊特点的两个形容词重叠而成,修饰某个名词后,该词语的语义变得非常具体,例如“luxury simplicity”,用原有的“简单”变成了“奢华
但又简洁”。
另外,形容词重叠式还可以赋予名词更多的类化作用,类化作用的基本特征是
说明某个事物的各方面的微妙关联,即说同词不同义,例如“modern antiquity”,就可以将某种现代的东西与古老的东西同时表达出来,使大家能更直观的理解该事物的含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形容词重叠式在变化语义上有很多独特的表现方式,也可以将枯燥散乱的事物赋予更多深刻的类化作用,从而凸显出其独特而丰富的语义效果,堪称是汉语非常优秀的文法表达方式。
“漂亮”重叠成“漂漂亮亮”后的语用变化
”后的语用变化一、形容词重叠的朔源三、“漂亮”词义浅析杰O论O 门O生O二、现代汉语中形容词重叠 的意义亮”重叠成现代汉语的形态变化并不发 达,但是形容词的重叠变化形式 却非常的丰富。
从目前已知文献而言,汉语的重叠现象起源于拟 声词、形容词。
这些发生重叠的拟声词和形容词可能都是一些 随意的组合,后来随着该重叠式的高频使用才逐渐凝固成词叫 《诗经》中的叠音词共有359个, 大致分为绘景和象声两类。
如:(1) “ 关关, 。
”(《诗经 关雎》)(2) “桃之夭夭,其叶藁藁。
”(《诗经》)然而,根据秦汉以后的文献记载,词语的重叠现象主要 「 词、动词、 词、 词和 词 发生。
如:(3) 、平间, 有豪(《汉 》}(4) 生 ,恨恨那可(《 》}(5} 分 ,(}(6) ,双双泪眼 (《 》}(7) 秦不,有 大,>《 》)目前于AABB 式形容词 重叠的起源有 ,但从 :,以 音 词 语 词为 词 的 AABB 重叠式现 , 如“ 、、 、>这些重叠词 大 并不的原式AB ,但 凝固、语分明、能定,已发展成为一 种常态格式。
究其来源,此类 AABB 式应该属于AA+BB ,即是两个音词语速 词重叠式的累加现象叫重叠现象从上古汉语 刍便一直 ,从最早的AA 式演化到现汉语中的AA 式,AABB 式,ABAB 式,ABB 式等 >为满足语言交际的主观需求, 现代汉语的形容词重叠由音重叠演化到现 AABB 式的 音重叠,且此类型的重叠现象非常丰富。
然而,并非所有的现汉语单音形容词都能进行重叠演变, 只有部分质形容词能使用中重叠。
质形容词的重叠,是 以形态变化表示形状程度的加 深 适中。
状态形容词如“雪白” “漆黑”“血,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较深,: 词的重复,表示强调叫除“A 里AB “这类明显带有 厌恶、轻蔑的意味的形容词重叠式外,大部分的现汉语书籍对外汉语教材都没有具体指 出形容词重叠后的具体使用方法> 因此许多留学生在学习完形 容词的重叠后,除了知道形容词的重叠能带来强调外,使用时几乎都会采取回避 ,即完全不使用形容词的重叠 选择在形容词型上加“很、非常程度词进行修饰。
形容词重叠在语流中有时要发生变调
形容词重叠在语流中有时要发生变调,变调时遵循以下规律: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即AA儿式,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变成阴平,调值是55,例:慢慢儿、好好儿
2.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即ABB式,不论原来是什么声调的字,也都要读成阴平,调值是55,例:红彤彤亮堂堂明晃晃沉甸甸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即AABB式,第二个音节变成轻声,后面的第三、四个音节都读阴平,调值是55,例:老老实实舒舒服服清清楚楚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重叠式形容词都变调,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书面性很强的词语就可以不变调。
可以这么说,ABB式形容词有不变调的趋势。
下面分别列出《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中必须变调和一般不变调的ABB式形容词重叠。
下列重叠式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单字调都不是阴平,变调后必须变成阴平,调值是55,用汉语拼音拼写时,要标变调后的阴平调55。
白晃晃沉甸甸骨碌碌汗淋淋黑洞洞白蒙蒙黑蒙蒙红彤彤黑油油黑黝黝黄澄澄金煌煌乱腾腾闹嚷嚷乱蓬蓬慢腾腾毛茸茸明晃晃蓝盈盈文绉绉热晃晃懒洋洋亮堂堂热辣辣热腾腾软绵绵乌油油羞答答清凌凌湿淋淋湿漉漉水淋淋雾茫茫直瞪瞪碧油油笑吟吟血淋淋绿茸茸绿莹莹绿油油下列ABB式形容词的后缀一般不变调,用汉语拼音拼写要标原调。
白茫茫白皑皑赤裸裸赤条条红艳艳
灰沉沉金灿灿空洞洞金闪闪空荡荡
平展展暖洋洋明闪闪乐陶陶气昂昂
喜洋洋香馥馥圆滚滚阴沉沉黑沉沉。
abb叠词变调规则
abb叠词变调规则叠词指的是在词语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字母或音节,而变调则是指在这些叠词中调整声调或语气的表达方式。
叠词变调是汉语中一种丰富表达的方式,通过巧妙运用可以增加词语的表达力和形象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abb叠词变调的规则,并通过一篇内容丰富、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来展示其用法。
abb叠词变调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第一个字母a的发音保持正常,重音在第一个字母上。
2. 第二个字母b的发音可以变为长音,使词语的感受更加强烈,或变为短促的声音,起到强调或提醒的作用。
3. 第三个字母b的发音可以比第一个字母a的音调高,表达兴奋或惊奇,也可以比第一个字母a的音调低,表达平稳或沉静。
以下是一篇关于夏日生活的内容丰富、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夏天,酷热难耐的季节,仿佛有一种神秘办法可以让人们变得休闲、愉悦、可爱爱不释手。
河畔,阵阵微凉的风吹过,带来了夏日的清凉。
a啊,好惬意!男孩们脱下厚重的外套,穿上短b袖衬衫,迎接这个阳光灿烂的夏天。
游泳池里,水波荡漾,激起一连串的b波浪。
孩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游泳衣,嬉戏b跳水,留下一串串美妙的回忆。
冰镇的西瓜,红透了b透,清凉的汁液顺着唇齿b滑过,滋润干渴的喉咙。
大口大口地吃,a酸甜可口,一口接一口,让人欲罢不能。
夏日音乐b节拍,轻快明快,带着一股活力。
人们举着冰b饮料,在充满活力的音乐中尽情舞动,释放自己的热情。
火烧云,b彩霞,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火焰的b气息。
夕阳西下,辽阔的大地上锦绣b光华,美得让人心驰神往。
夏日的生活仿佛被微b风吹拂,阳光照耀,温暖的空气包围着每一个人。
人们尽情b享受着夏天的美好时光,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回忆。
通过以上生动且全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abb叠词变调在描述夏天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种变调方式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感和形象感,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因此,了解abb叠词变调的规则,并妥善运用于写作中,可以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普通话连读变调规则
普通话连读变调规则
普通话连读变调规则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上声变调: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上声字变为阳平,如“好米”、“起码”。
2. 去声变调:两个去声字相连时,前一个去声字变阳平,如“变化”、“上进”。
3. “一”和“不”的变调:“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如“一天”、“一年”;在去声前读阳平,如“一定”、“一切”;用在词语中间时读去声,如“一个”、“一律”;用在成语中时读去声,如“独树一帜”、“一马当先”。
“不”在非去声前读阳平,如“不怕”、“不够”;用在去声前读去声,如“不会”、“不要”;用在词语中间时读去声,如“不料”、“不免”;用在成语中时读阳平,如“不明不白”、“不闻不问”。
4. 重叠形容词变调:重叠形容词的第二个音节变阴平,如“清清楚楚”、“漂漂亮亮”。
5. “啊”的变调:“啊”在非去声前读去声,如“多么好啊”、“多么伟大啊”;用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如“啊呀”、“啊哟”;用在成语中时读去声,如“天罗地网啊”、“寸步难行啊”。
此外,还有三字以上连读变调、语气词“啊”的音变等规则。
在连读变调时,需要注意保持语句的流畅性和自然感,不要过于生硬或随意。
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和语义变化
形容词重叠后的语音和语义变化
1. 哎呀呀,“好好”这个词重叠后,是不是感觉语气更亲切了呢?就像妈妈说“宝宝要好好吃饭”,这里的“好好”就加重了那种期望和关心呀!
2. 你瞧,“慢慢”重叠成“慢慢慢”,是不是有一种更强调缓慢的感觉呀?比如“你走得慢慢慢的,我都等着急了”,这样说起来多有意思!
3. 嘿,“快快”变成“快快快”,那着急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呢!像“快快快,要迟到啦”,是不是特别有紧迫感?
4. 哇塞,“轻轻”重叠成“轻轻轻”,仿佛动作更加轻柔了呢!比如“你轻轻轻地关门,别吵醒宝宝”,这种表达好细腻呀!
5. 哟呵,“大大”和“大大大”感觉很不一样呢!“这个苹果大大大”,就比“这个苹果大大”更能强调它的大呀!
6. 哈哈,“甜甜”重叠成“甜甜甜”,那甜蜜的感觉简直要溢出来了!“这蛋糕甜甜甜,太好吃啦”,是不是让你也想吃一口?
7. 咦,“小小”变成“小小小”,是不是更凸显出那种小巧可爱啦?“这个盒子小小小,好精致呀”,让人好喜欢呢!
8. 天哪,“热热”重叠成“热热热”,那热度一下就升高了好多呀!“今天天气热热热,要热死啦”,太形象了吧!
9. 哎呀,“远远”和“远远远”,明显“远远远”更能突出距离之远呢!“他家离这儿远远远,得早点出发”,这样表达更准确啦!
10. 嘿嘿,“胖胖”重叠成“胖胖胖”,那胖的程度一下就加强啦!“那只猫胖胖胖的,好可爱”,是不是很生动?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形容词重叠后真的会让语音和语义发生很有趣的变化,让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也更能传达出细腻的情感和感受呢!。
普通话变调分析
1、上声变调 2、“一”“不” 变调 3、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变调
一、上声变调
• 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 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 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 原调。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 处理,具体分为:
1、上声+ 非上声
阴平、阳平、去声
上声变读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
•
1
上声+阴平
(21+51) 北部 保证 法院 百货 保护 跑步 小麦 宝贝 野兔 讲话 女士 鼓励
本质 狡辩 理发
2、上声+轻声 A: 一般念半上。(21+轻声) 前面的上声除一 奶奶 傻子 马虎 早晨 暖和 般念半上外,有 老婆 嫂嫂 口袋 伙计 姥姥 一部分变为阳平。 骨头 枕头 比方 讲究 姐姐 (35+轻声) B:部分词语轻声字的本调为上声。 手里 想想 晌午 跑跑 小姐 走走 打手 管管 找补 嘴里 等等 想起 桶里
绕口令练习:
• 1、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 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 。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 杯酒,酒九口,喝罢九杯酒,九个酒迷醉了酒。 2、老虎拦住鹿和兔的路,张着嘴巴要吃兔。 兔子捂着肚子呜呜哭,说是吃草中了毒。老虎放 开兔子去追鹿,左找右找找不着鹿,返回头来抓 小兔,跑了兔,没了鹿,气得老虎直发怒。
普通话变调
请你试着读这几个句子:
1、我很了解你。 2、我请表姐给我讲舞蹈表演。 3、请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4、请你找柳组长买把小雨伞。
•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 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就叫变 调。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
普通话的变调情况很复杂, 但很有规律,多数是由后一 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浅谈重叠式形容词ABB式的变调问题
浅谈重叠式形容词ABB式的变调问题
韩培芹
【期刊名称】《课外阅读:中下》
【年(卷),期】2012(000)015
【摘要】汉语的形容词中,有一种三音节的,如“白茫茫”,“水灵灵”,“笑
呵呵”等。
它们的第二和第三音节是重叠的。
这种形容词一般称作ABB式的形容词。
关于重叠形容词的变调是多年来语言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普通话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
早在1978年,徐世荣先生在《谈谈普通话变调的两个小问题》一文中就针对一些人的疑问,指出形容词重叠后,“为了教学方便。
可变可不变的就不变,在生活语言中,不变调也完全可以使人懂得,何必多费事;但经过变调,使语气情感表达得更丰富,那就是普通话语音中起积极作用的好东西,就应该保留,教学中予以重视。
”.
【总页数】1页(P317-317)
【作者】韩培芹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中心小学,山东济南2501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
【相关文献】
1.形容词重叠式的界定原则与方法之探析——基于形容词重叠式界定对各家之说的评析 [J], 王明
2.对外汉语教学中相近表达式的用法研究——以形容词AABB重叠式和"很+形容词"为例 [J], 汝淑媛
3.新余方言形容词重叠式A个AB式 [J], 曾海清
4.轻声形容词重叠式AABB中BB的标调问题 [J], 唐爱华;慈月保
5.论形容词重叠式与状态形容词的关联和区别 [J], 李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
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汉语是一种文字系统,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遗产,而形容词重叠正是汉语的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简单来说,形容词重叠是指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多个形容词来描述同一个目标、人物或物品。
汉语中的形容词重叠可以用于表达各种情感和行为,且有以下几种变量有助于探讨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
首先是词性变量。
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形容词重叠可以以形容词-形容词-名词(A-B-N)形式出现,即ADJ-ADJ-N,该形式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
例如“那台新购买的黑色的空调节能效率高”,其中的黑色(A)与节能(B)均为形容词,而空调(N)为名词,表达的是对该空调的正面评价,即除了黑色以外,它还具有节能效率高的特点。
其次是语义变量,它指的是形容词重叠时形容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例如,“她很漂亮而且聪明”,其中漂亮(A)与聪明(B)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面语义关系,表达了对她的正面评价。
另外,既可以用于表达正面情感,也可用于表达负面情感,例如“他工作又累又拖拖拉拉”,其中的累(A)与拖拖拉拉(B)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负面语义关系,表达了对他的负面评价。
再次是形式变量,它指的是形容词重叠的语法形式变化。
汉语中形容词重叠可以以形容词-动词-名词(A-V-N)形式出现,即ADJ-V-N,这种形式可以用来描述目标、人物或物品的某一特定动作或特征,而无需指定具体的语义关系。
例如,“这台机器非常高效可靠”,其中的高效(A)与可靠(B)均为形容词,而机器(N)为名词,表达了对这台机器的正面评价,即除了具有高效的特质外,它还具有可靠的特性。
最后是语调变量,它指的是形容词重叠时语调的变化。
一般来说,汉语中形容词重叠的语调可以采用升调或降调,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情感,以便更好地说明句子的含义。
例如,“这个旅店很舒适又质朴”,其中的舒适(A)与质朴(B)之间采用了降调,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对这个旅店的正面评价,即它既舒适又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