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的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6a10160b4e767f5acfce2d.png)
三,使用生物制品注意事项
1,药瓶上必须有完整的瓶签,并有 厂名,稀释倍数.已稀 释的药品限当日用完,为用完的应予废弃. 2,死菌苗,诊断液及血清,要求在2~15℃下保存和运送. 若在严寒季节运送,应避免冻结.须在低温保存的活菌苗或 弱毒疫苗,在运输中温度不得高于10 ℃,并防日光照射. 3,必须按厂家印发的说明书所载方法使用,不得擅自更改, 以免影响药品效果,甚至发生事故.
�
1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 猪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 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鼻炎,颜面变形,鼻甲骨下卷曲萎缩.打喷嚏, 流鼻血. 防制:可用抗生素治疗. 疫苗:A,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项菌灭活菌苗. B,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型产毒素多杀 性巴氏杆菌灭活二联苗. 方法:商品猪场用于母猪,小猪被动免疫.(in) 种猪场母仔猪同用.(in+滴鼻)
1.2疫苗:是用病毒或立克次氏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培 养后,加以处理而制成的.可分为弱毒疫苗和死毒疫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弱毒疫苗给动物接种以后,一般看不到动物有任何 发病症状,即使有反应,也甚轻微.其他有点与活 菌苗大体相同;但若保存温度不适宜,很易失效. 所以一般都制成冻干产品,并备有相应的冷藏设备. 死毒疫苗一般是用化学药品将病毒灭活,而保留其 免疫原性. 1.3类毒素:使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处理后, 使之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原性的制剂.
二,生物制品的分类
1 1,菌苗,疫苗和类毒素 2,抗病血清 3,诊断液
1.1 菌苗:按抗原菌株的处理,可区分为死菌苗和活菌苗. 死菌苗是使用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强毒菌种,在适宜的培 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利用化学和其他方法,在不破坏其 抗原的原则下,将其杀死制成的.其优点是性质稳定,安 全性高,保存期一般在1年左右.但其免疫力不及活菌苗, 免疫次数多,用量大,产生免疫力慢,免疫力时间短. 活菌苗是选用无毒或弱毒但免疫原性高的菌种,经培养, 繁殖后制成的.活菌苗株进入机体后,能继续生长繁殖, 对机体呈长时间刺激,持续产生抗体.于死菌苗相比,活 菌苗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 达(1~2)年等优点.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d94dd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0.png)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一、生物制品的定义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指以生物学方法制备的医学用品,包括活细胞、变态抗体、血液制品、芽孢制剂、受体制剂以及基因工程制剂等。
它们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制成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的化学药品,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
1、活细胞:活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2、血液制品:血液制品主要由人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细胞、亚细胞以及蛋白质组成,可以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血、抗血清等。
3、芽孢制剂:芽孢制剂是一种利用芽孢菌制备的药物,它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
4、变态抗体:变态抗体是指从患者体内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特定疾病,如炎症性疾病、艾滋病等。
5、受体制剂:受体制剂是利用受体的特征,制备的一种特殊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哮喘、糖尿病、湿疹、肾脏疾病等。
6、基因工程制剂:基因工程制剂是指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利用载体质粒的转化技术,将特定的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制备的药
物,可用于治疗各种遗传性疾病。
生物制品的概念
![生物制品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19162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3.png)
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制造的商品或产品。
它们通常基于生物体,可以是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
生物制品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生物制品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1. 生物制品的种类生物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种类:•生物药物: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生物仿制药等。
•生物肥料: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改良土壤和植物营养的肥料,如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
•生物农药: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害虫、病毒和病菌的农药,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等。
•生物能源: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的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等。
•生物材料: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制造的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
2. 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生物体:选择适合制造特定产品的生物体,可以是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等。
2.生物培养:将选定的生物体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生物表达:利用适当的生物技术手段,使生物体表达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
4.分离与提纯:分离目标产物(如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并进行提纯,以获得所需的纯度和活性。
5.功能验证:对制造的生物制品进行活性和功能验证,在实验室和临床中进行测试。
6.批量生产:经过验证的生物制品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生物制品的应用领域生物制品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医药领域:生物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农业领域:生物肥料和农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工业领域:生物制品可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制造,纺织品、塑料、燃料等行业。
•环境领域:生物能源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制品也为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材料。
以上是关于生物制品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8e76309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d.png)
包括类毒素的发明是为了预防传染病。大多数烈性传染病已有疫苗,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性质特点、传染源、 传播方式,用于预防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①消灭传染病的疫苗。有些人类传染病病原体没有中间寄主,有可能用疫苗高度免疫人群,使病原体不能在 人群中传播并最终被消灭,如天花已被消灭。麻疹、脊髓灰质炎用疫苗高度免疫后,有可能被彻底消灭。
②保护群体的疫苗。如中国的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感杆菌多糖疫苗、流脑多糖疫苗、卡介苗等。 例如,以昆虫为中间寄主的传染病,往往难以消灭其传染源,但当群体达到一定免疫水平,即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覆盖率达到85%以上时,就能控制其流行。尽管人群中有少数人没有接种疫苗,但由于群体具备足够的免疫能力, 阻断了传染源,这些人也可受到保护。
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接种预防生物制品效果显著,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这不仅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年发表宣言,提出10年内全球消灭天花,1980年正式宣 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灭。1978年 WHO又作出扩大免疫规划(EPI),目的是对全球儿童实施免疫。EPI是用四种疫 苗预防六种疾病,即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活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预 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有计划地从儿童开始,使世界儿童都得到免疫。1981年,中国响应WHO的号召,实行 计划免疫,按要求用国产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198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了8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1990年以县 为单位,儿童达到85%的接种覆盖率。诊断制剂品种的增多和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试验诊断水平的提高;现已应 用到血清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监测。中国生产血液制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在逐年增加。
③全球性而局部流行或地区性传染病用疫苗。对伤寒、霍乱、鼠疫、森林脑炎、黄热病、斑疹伤寒等疾病, 在人群中疫苗免疫有针对性,如疫区人群、常发病地区易感部分人群进行普遍接种疫苗。
生物制品的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970bd25bd64783e09122bdb.png)
体液免疫:抗体(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由于抗体分布在体液和粘膜分泌液当中,这种以抗体为主的特异性免疫作用称为~。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2次接触抗原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杀伤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来表现特异性免疫效应。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抗原(Antigen,Ag):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抗原刺激机体后,由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分子。
抗原提呈作用:即外来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巨噬细胞的捕获、加工和处理后,与胞内合成的MHC-I/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被呈递到细胞膜表面,被TCR识别的作用。
具有此作用的细胞叫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抗原漂移作用:指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较小但是明显的抗原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属于量变,没有质的变化。
抗体调理作用:又称调理素作用,是指抗体、补体与吞噬细胞表面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ADCC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克隆的淋巴细胞对该抗原表现为特异性的负免疫应答,称为~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
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
由于抗原与抗体(通常是IgE类)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使细胞上IgE的Fc受纤搭桥,引起细胞活化,细胞内颗粒的膜与胞膜融合形成管道,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A(SPS-A)等释放。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由Ig G或者Ig M介导。
什么是生物制品
![什么是生物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c80626e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f.png)
生物制品命名规程Requirements for Terminology of Biologics1生物制品的定义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目前,我国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活性制剂(包括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重组DNA产品、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
2生物制品的种类根据各种制品的组成及用途分类如下。
2.l疫苗(Vaccines)2.l.l细菌类疫苗(Bacterial Vaccines)由有关细菌、螺旋体或其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卡介苗、伤寒Vi多糖疫苗、破伤风疫苗(类毒素)等。
2.1.2病毒类疫苗(Viral Vaccines)由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或其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麻疹减毒活疫苗、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等。
2.l.3联合疫苗(Combined Vaccines)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疫苗抗原原液配制成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等。
2. 2抗毒素及免疫血清(Antitoxin and Antisera)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血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2.3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天然或重组的)、红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99fff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1.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生物制品是指从生物体中提取、合成或加工的物质或产品。
它们可以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源,包括食品、药物、化妆品、工业材料等各种产品。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生物制品的解释。
1. 食品食品是指供人类食用的具有特定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的制品。
它可以来自于植物和动物,如谷物、果蔬、肉类、鱼类等。
食品可以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2. 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缓解疾病或改善健康的物质。
它可以来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得到。
药物类别广泛,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制剂等。
药物对人体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改变人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
3. 化妆品化妆品是指用于美容、保护皮肤、修饰形象的物质或制品。
它可以来自植物和动物,并通过化学合成进行加工。
化妆品类别多样,包括护肤品、彩妆品、洗护产品等。
化妆品可以改善皮肤质地、增加魅力,提高个人形象。
4. 工业材料工业材料是指用于工商业领域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或成品。
它可以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工业材料类别广泛,包括纤维、橡胶、塑料、颜料等。
工业材料可以用于建筑、制造、修复等领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5.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指利用生物物质或生物过程产生的能量。
它可以来自植物、动物等生物体。
生物能源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气体等。
生物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石化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总之,生物制品是从生物体中提取、合成或加工的物质或产品,包括食品、药物、化妆品、工业材料等。
它们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健康和美容选择。
同时,正确使用生物制品也需要注意安全性和环保性,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3ce6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c.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是指基于生物技术得到的生物分子或微生物的制品,主要
包括生物药品、生物试剂和生物农药等。
这些产品的制备过程需要采
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发酵等。
生物制品作为新
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由于具有高效、低毒、高稳定性等特点,已经
成为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的重要产品之一。
生物药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药品,包括蛋白质药物、肽类
药物、疫苗等。
与传统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药品具有高度的特异
性和生物活性,能够针对性地治疗特定疾病,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和生物活性。
生物药品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发酵、
纯化等多个步骤。
生物试剂:是指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或临床诊断的一类试剂,包括酶、抗体、激素、蛋白等。
生物试剂的制备需要高度纯化的生物分子,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也用于临床诊断。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农业用药品。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低环境毒性、高效去除靶标有害生物、生态友好等特点。
生物农药可以将病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不会对环境、食品以
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生物农药的制备过程需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
如基因工程等。
总之,生物制品作为新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高效、低毒、高稳定性等特点,在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11.1生物制品概述
![11.1生物制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cb4e02933687e21ae45a96c.png)
生物制品概述(一)生物制品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
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素)、病毒类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体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等。
生物制品和化学药、中药一起组成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三大主要药物。
(二)分类生物制品包含的品种在性质与制备工艺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按照其应用分为治疗类、预防类和体内诊断类三个类别,欧美等国则把其中预防用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vaccine)。
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等,例如白喉抗毒素、人血白蛋白、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预防用生物制品包括DNA疫苗、结合疫苗、联合疫苗、重组疫苗等,例如伤寒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诊断用生物制品包括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等。
生物制品也可进一步分为疫苗(含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及联合疫苗);抗毒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重组DNA制品;体内诊断制品;其他制品等六个类别。
有些专著中也将生物制品称为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或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一大类药物。
但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提取的或半合成的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天然活性物质及其类似物。
生化药物一般系指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提取的,也可用生物-化学半合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生命基本物质及其衍生物、降解物以及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物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生物技术制备的生物制品越来越多,有时将这些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研究和开发的生物制品称为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nology drugs)。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1d8fc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5.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是指由生物活性组分形成的可以用于人类健康保健的治疗剂。
它们通常是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经特定加工而制成的。
生物制品经
常用来弥补自然界植物和动物不能满足的需求、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
一般来说,生物制品包括:注射剂、口服药剂、膏剂、原料药剂、外
用药剂、抗体和植物提取物。
注射剂是指由生物制药厂生产的可以经
血液循环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它们是生物制品的重要类别。
口
服药剂是指用于口服治疗的药物,它们在生物制药领域中也占有重要
地位。
膏剂是指一种外用药物,它们具有润滑和保湿的作用,可以用
来治疗肌肤病、烧伤以及外伤,是生物制品的重要分类。
原料药剂是
指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原料药,它们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经过进一
步加工而成为可以口服无需改变的药物。
外用药剂是指外用的药物,
它们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还可以用于抗病毒等用途。
抗体是
指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生物制品,它们可以有效地抵抗病毒性疾病,防止疾病的发生。
最后,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
它们具有疗效,并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常常被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
总之,生物制品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因此它们
非常重要。
生物制品在医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正
在重视它们,因此使用生物制品应该受到充分重视,而且应当遵守规定,服用安全有效的药物,以便发挥生物制品所应有的作用。
关于生物制品总结
![关于生物制品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0675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关于生物制品总结1. 引言生物制品是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生物材料制备的产品。
生物制品具有高效、低毒、低副作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对生物制品的定义、分类、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
2. 生物制品的定义和分类2.1 定义生物制品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产品,包括生物药品、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
生物制品与传统的化学合成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副作用。
2.2 分类生物制品可以按照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生物制药品:包括重组蛋白类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抗体类药物等。
•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提取物等生物材料制备的肥料,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
•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激素等制备的农药,对害虫、病菌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饲料:利用发酵技术或转基因技术制备的动物饲料,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3. 生物制品的应用3.1 医疗领域生物制药品是生物制品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品成为继化学合成药物之后的重要药物形式。
生物制药品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对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如白血病、糖尿病和乳腺癌等。
此外,生物制品还广泛应用于诊断试剂、组织工程和疫苗等领域。
3.2 农业领域生物制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方面。
生物肥料通过引入有益菌群和微生物提取物等,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农药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材料制备,对害虫、病菌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3.3 环保领域生物制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处理、废物处理和污染治理等方面。
生物制品可以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分解有害物质,改善水质和土壤状况。
此外,生物制品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开发,如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物乙醇和生物氢气等。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bd8f34db307e87100f69604.png)
1、生物制品学:(Biopreparatics)是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功能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
2、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3、联合疫苗: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疫苗抗原的原液配制而成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PT),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等。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控制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使发生差错事故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套管理制度。
5、诊断制品:检测相关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的实验诊断制剂以及化学方法检测机体代谢功能正常与否的化学试剂的统称。
简单地说,凡用于检测各种疾病或机体功能状态的试剂称为诊断试剂。
6、细菌类诊断制品: 根据抗原与抗体能特异结合的原理,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已知的抗原以检测未知的抗体或用细菌及其相关抗原免疫动物制成已知的抗体以检测未知的抗原。
这些已知的抗原或抗体称为细菌学诊断试剂,可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细菌鉴定。
7、病毒类诊断制品:病毒学诊断试剂是根据病毒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发生特异结合的原理,制备的病毒抗原或其抗体,用于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抗体或抗原,以诊断是否病毒感染或鉴定病毒。
8、抗原:在机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可与其起特异反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的物质,称之为抗原。
9、疫苗:一切通过注射或粘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10、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又称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或DNA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生物制品的类别
![生物制品的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e3a92f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f.png)
生物制品的类别
生物制品是指由生物体合成或提取得到的药品、疫苗、诊断试剂等等,它们可以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
根据其制备方法和性质,生物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生物制剂:由整个或部分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合成的药物。
生物制剂包括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生长因子等。
2. 生物合成药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基因导入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等微生物中,通过细胞发酵合成药物。
生物合成药物包括重组蛋白、基因治疗药物等。
3. 生物制品:作为疫苗、免疫血清、抗毒素等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特殊药品。
生物制品可以分为活体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多价疫苗等。
4. 生物诊断试剂:用于诊断疾病的生物制品,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等。
生物诊断试剂可用于病原体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测等。
总之,生物制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药品和治疗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制品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效化。
- 1 -。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5091f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3.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生物制品,又称生物制剂,是利用活体组织或细胞制备的医药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生物药物等,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生物学意义。
下面,我将为您解释一些常见的生物制品名词。
1. 疫苗(Vaccine):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它通常由病原体的抗原、病毒载体或细菌制成,通过注射或口服等方式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苗的广泛使用对防控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百白破疫苗、流感疫苗等。
2. 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血液制品是从献血者的血液中提取和加工的制品。
它可以包括红细胞悬浮液、血浆制品、凝血因子等。
血液制品主要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贫血、凝血障碍等。
血浆制品还可以用于免疫疾病的治疗,如丙种球蛋白用于免疫缺陷患者。
3. 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药物、多肽类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药物具有更高的目标特异性和生物相容性。
常见的生物药物有重组蛋白药物(如重组人胰岛素)、抗体药物(如单抗)等。
生物药物在肿瘤、炎症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一类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化合物或物质。
抗生素可以来源于微生物(如青霉素)、动植物(如鸡胸肉)、合成或半合成物等。
抗生素的应用使得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有效地治疗,对细菌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滥用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
5. 生物反应修饰药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生物反应修饰药物是一类能够调节和修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物制剂。
它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和感染的应对能力,也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等。
生物反应修饰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
黑龙江大学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黑龙江大学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369c327a76e58fafab003cf.png)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生物制品: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来生产某些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制成作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或用于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
2.细胞因子:由一组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和中等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和糖蛋白。
3.现代疫苗:是一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使用抗原通过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以预防、治疗疾病或达到某种特定医学目的的生物制剂。
4.灭活菌苗(死疫苗):指利用加热或甲醛处理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是其死去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佐剂制成的疫苗。
5.基因工程疫苗(遗传工程疫苗):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6.抗体:机体被抗原激活的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7.寄生虫疫苗:指用于防治寄生虫的疫苗,对寄生机体诱发的症状起免疫作用的疫苗。
8. DNA菌苗:是用编码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直接于体内接种后,被细胞摄取并转录翻译,表达相应的抗原,通过不同途径诱导机体的特异免疫应答。
9.治疗性疫苗:指在已经感染病原微生物或者感染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发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以达到治疗、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
10.基因工程抗体(第三代抗体):在对抗体基因结构和功能了解的基础上,与DNA重组技术、蛋白质工程相结合,根据研究者意愿在分子水平上对抗体进行各种修饰,甚至人工全合成后导入受体细胞表达,产生的新型抗体。
11.双体异性抗体:对天然的抗体分子进行改造,把其他效应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与两种杂交抗体Fab片段或V区连接起来,使之可与靶细胞结合,又可介导其他一些效应功能,从而最大限度的杀伤靶细胞,这种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称为双体异性抗体。
11.1生物制品概述
![11.1生物制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ded30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1.png)
11.1生物制品概述生物制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品、疫苗、生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是医疗卫生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生物制品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应用广泛,除了可以预防和治疗很多人类和动物疾病外,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增进营养等。
生物制品不同于从化学合成获得的药物,因为生物制品由生物制剂生产,如细胞、细菌、动物和植物等。
因此,生物制品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活性,这使得它们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十分有效。
生物制品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药品领域,其中人类领域最常见的生物制品包括:1.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由生物制品生产的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
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糖尿病、肝炎、多发性硬化症等一系列疾病。
2.生物类似物:生物类似物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途径生产的与天然物质结构相似的分子,其生产过程主要通过重组DNA技术来实现。
常见的生物类似物有肝素类似物、干扰素类似物、重组人胰岛素等。
3.生物制品疫苗:生物制品疫苗由生物制品制造商生产,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物制品疫苗主要根据人类或动物的免疫系统特点来选择,以生产疾病发生时能发挥作用的疫苗。
4.基因治疗制品:基因治疗制品是利用人类的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技术。
它的目的是根据患病者的病情来直接击败致病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生物制品不但在人类药品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在动物药品领域也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畜牧生产和动物保健技术对生物制品需要的需求不断增长。
常见的动物药品生物制品包括:1.动物疫苗:动物疫苗是一种防止家禽、牲畜和宠物生病的药物,可以帮助预防疾病,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生物诊断试剂:生物诊断试剂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途径生产的诊断试剂,可以用于检测动植物的疾病和感染情况,帮助畜牧业者和兽医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疾病。
总之,生物制品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
《生物制品学》名词解释整理
![《生物制品学》名词解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30bbdb7e21af45b207a82e.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1、生物制品【生物活性制剂】广义:指以天然生物材料为原料,经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工艺制备或以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并以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的生物活性制剂,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人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称之为医用(或人用)生物制品。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 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是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加以控制,使发生差错事故、混药、污染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套管理制度。
生物制品属于药品,其生产和质量管理也应遵循GMP要求。
3、细胞因子制品由健康人细胞增殖、分离、提纯或由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或蛋白类制剂。
4、组份疫苗指从细菌的组成成分中提取出来的具有特异性和免疫原性的有效物质,这些物质单一或多种组合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同样起到免疫作用。
【区分联合疫苗】5、血液制品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1.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产地、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标志】2.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产、质量控制强制性、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定位是保障消费安全、满足公众需求。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行为,采取逐级行政推动,认证不收费。
3.生物肥料指微生物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
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
4.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技术是以畜禽粪便、腐植酸、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使之快速除臭、腐熟、脱水,再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加工而成的含有一定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统称为生物有机肥。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ee9c7e4b767f5acfa1c7cd95.png)
1、生物制品: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产生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
2、生物制品学: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3、核酸疫苗:指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经质粒载体DNA通过肌肉注射等途径接种给人或动物,能在动物体细胞中经转录、翻译合成抗原物质,刺激被免疫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4、遗传重组疫苗:指使用经遗传重组方法获得的重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5、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指使用与特定抗原的免疫原性相近的抗抗体作抗原制成的疫苗。
6、治疗性疫苗: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生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修饰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生物制品。
7、改型抗体:又称人源化抗体,尽管绝大多数HAMA反应是针对C区的,但有些单克隆抗体如OKT3用于人体时,其HAMA反应则主要是针对V区的,如果再把嵌合抗体的鼠FR区替换成人FR区,则可能减少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
8、双特异性抗体:天然的抗体分子为双价单特异性,如果对天然的抗体分子进行改造,把其他的效应物质如毒素、酶、细胞因子、受体分子通过一定方法与两种杂交抗体Fab片段或V区(VH与VL)连接起来,使之即可与靶细胞结合,又可介导其他一些效应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杀伤靶细胞。
这种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就称为双特异性抗体或双功能抗体。
9、血液制品: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红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10、基因工程疫苗:也称遗传工程疫苗,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药学生物制品学名词解释
![药学生物制品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3a18425ad02de80d5d84065.png)
药学生物制品学名词解释生物制品:是从微生物、原虫、动物或人体材料直接制备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制剂。
生物制品学:研究生物品的生产、保存、使用、及其效果评价的学科。
细菌性疫苗:是用细菌制成的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死菌疫苗、和纯化疫苗或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
病毒性疫苗:是用病毒或立克次氏体制成的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毒素经脱毒精制而成的。
抗毒素和免疫血清:是用细菌、病毒、类毒素、毒素等免疫注射动物或人体所产生的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超免疫血清,经精致而成。
血液制剂:是用人血浆分离提取各种血液蛋白成分的制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各种细胞因子及转移因子、胸腺肽、免疫核糖核酸等。
定期传代法:此法包括斜面培养、液体培养和半固体穿刺培养,是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置最适温度下培养,待菌体长成后,保存于4摄适度冰箱(某些细菌保存室温下更好),每隔一定时间传代一次。
液体石蜡法:又称矿物油法,是定期传代法辅助法。
由于培养物表面覆盖液体石蜡后可隔绝空气,因此降低了微生物菌体的物质代谢,延缓细胞的衰老,同时也防止培养基水分蒸发,是一种简易的菌种保藏方法。
低温冰箱或液氮超低保藏法:根据由液氮保存精子和血液的启示,目前发展为保藏菌毒种的一种方法。
免疫佐剂:凡能特异的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
福氏佐剂:是由液体石蜡和无水羊毛脂加热混溶而成。
福氏不完全佐剂:福氏佐剂用时与等量液体抗原充分混合,形成较稳定的油电水(水/油)乳剂,称不完全福氏佐剂。
福氏完全佐剂:若在福氏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分枝杆菌(如卡介苗),称为福氏完全佐剂。
脂质体:是人工制备的通信同心的磷脂双层球体,被水间隔,当水不溶的磷脂面对水时即收缩形成球形的脂质体。
植物油佐剂:由高纯度花生油、以二缩甘露醇单油酸酯做乳化剂,与液体疫苗制成乳剂。
免疫体:将病毒糖蛋白插靠在配好的脂质体表面,称为免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液免疫:抗体(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由于抗体分布在体液和粘膜分泌液当中,这种以抗体为主的特异性免疫作用称为~。
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2次接触抗原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杀伤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来表现特异性免疫效应。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抗原(Antigen,Ag):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抗原刺激机体后,由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分子。
抗原提呈作用:即外来的抗原性异物通过巨噬细胞的捕获、加工和处理后,与胞内合成的MHC-I/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被呈递到细胞膜表面,被TCR识别的作用。
具有此作用的细胞叫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
抗原漂移作用:指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较小但是明显的抗原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属于量变,没有质的变化。
抗体调理作用:又称调理素作用,是指抗体、补体与吞噬细胞表面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ADCC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免疫耐受: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诱导相应克隆的淋巴细胞对该抗原表现为特异性的负免疫应答,称为~
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
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
由于抗原与抗体(通常是IgE类)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使细胞上IgE的Fc受纤搭桥,引起细胞活化,细胞内颗粒的膜与胞膜融合形成管道,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A(SPS-A)等释放。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由Ig G或者Ig M介导。
细胞上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时,由于补体、吞噬细胞或K细胞的作用、细胞被破坏。
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毛细血管壁或组织中,激活补体或进一步招引白细胞而造成的。
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种至人体,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
免疫重建:将免疫功能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细胞移植给免疫缺陷个体,使后者的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得到恢复。
血液制品: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
白蛋白制剂:以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健康人血浆为原料,主要采用低温乙醇法制备的。
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补体:存在于正常人或动物体液中的一组与免疫有关、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独特型网络调节学说:以抗体和T细胞受体提供的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相互作用为基础的调节结构。
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MHC的限制作用:已经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杀伤具有相同MHC表型的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细胞才能有效地相互作用,这一现象称为MHC限制性。
甲类传染病:
冷链:为了保证疫苗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输和储存,疫苗从生产厂家到各级储存运输部门和基层、接种点的各个环节,都应配备冷藏、冷运设备。
这一系列设备成为冷链。
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组织成分或代谢产物制成并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减弱而保留其免疫原性。
抗毒素:是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中和外毒素毒性的作用。
百白破制剂: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有效措施。
卡介苗: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佐剂:单独使用时一般没有免疫原性,与抗原物质合并使用或先于抗原注射时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者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佐剂。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 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
间接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反应不出现凝集现象。
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状载体表面形成致敏颗粒,再与相应抗体反应,则出现凝集称间接凝集反应。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克隆细胞产生、只作用于某一抗原决定簇的均一抗体。
HAT培养基:含有次黄嘌呤,甲氨喋呤,胸腺嘧啶核苷这三种物质的培养基。
肿瘤相关抗原: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和其它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
甲胎蛋白:一种肿瘤标志物。
正常时由卵黄囊及胚胎肝产生,出生一年后维持低水平,肝病时升高,明显增高见于肝细胞性肝癌和畸胎瘤,已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指标之一。
NK细胞:是抗感染免疫中较早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gp120:在膜外侧,以非共价键与膜相连,是一个膜外侧的周围蛋白。
澳抗: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肥达反应:利用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菌液为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一种凝集试验。
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盲囊状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是鸟类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乙肝疫苗的制备过程:1、工程株的制备:载体为家蚕的核多角体病毒
HBsAg的前S基因重组体转化酵母细胞
疫苗生产流程:A、种子储存-70度B、1500L发酵一周
C、提取HBsAg 一周破碎酵母细胞表面活性剂提取沉淀离心超滤
D、纯化HBsAg 一周凝胶过滤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超速离心脱盐
E、除菌过滤与鉴定两周吸附分包装成品鉴定
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又称传统激活途径,完整的过程包括:识别单位的激活,C3转化酶的形成,C5转化酶的形成以及攻膜复合体的形成。
补体蛋白依次激活顺序为C1q,C1r,C1s,C4,C2,C3,C5~C9。
激活过程:1、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
由于C1q的构型发生改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2+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1s。
2、活化阶段C1s 将C4分解成小碎片的C4a 和大碎片的C4b,C4b可与细胞膜结合;C1s 激活C4后,再激活C2(分解成C2a和C2b);C2a与C4b结合,形成有酶活性的C4b2a(C3转化酶)。
C3被C4b2a裂解在C3a和C3b两个片段,C3b与C4b2a相结合产生的C423(C4b2a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3、攻膜阶段C5在C4b2b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 和C5b,C5b与细胞膜和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进而与C8、C9分子联结成C5b6789复合体,即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
细胞免疫的过程: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通过2次接触抗原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和杀伤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来表现特异性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的过程:抗体(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由于抗体分布在体液和粘膜分泌液当中,这种以抗体为主的特异性免疫作用称为~。
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历史:巴斯德从1880年开始研究如何对付狂犬病。
1884年,巴斯德将分离自狂犬的病毒经猴脑内注射多次传代后,去毒,经皮下注射,未发生狂犬病,并抵抗了衔毒的袭击。
1885年7月6日,首次用于人类
T细胞字胸腺里的分化发育过程:胸腺是T细胞成熟分化的场所尤其是αβ阳性T细胞,当lsc进入胸腺后分化成αβ阳性和γδ阳性t细胞,其中95%是αβ阳性,而在胸腺内有95%以上的T细胞会生理性凋亡,剩余不足5%,也就这一部分细胞分户成Th细胞、CTL 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定居到外周免疫器官。
TSC:称为胸腺基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