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的误区
翻译误区逐个看

D W T T D y译海无涯E n glis h J ou rn a l外延课伸一、否定句型中直译误区英语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与原意背道而驰,下列几种否定句型值得注意: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正】对他们我不是个个都认识。
All the answ ers are not rig ht.【正】答案并非全对。
Ev erybody wo uldn ’t like it.【正】并不是每上人都会喜欢它。
It is a lo 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正】无论多长巷也有弯地方(路必有弯,事必有变)。
It is a w 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正】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难免犯错误。
We canno t estimate the v alue o f mod-ern science too much.【正】对现代科学的价值无论怎样重视也不为过。
It was not until years afterw ards that heheard of Jack.【正】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听到杰克的消息。
二、习语成语中的误区英语中有丰富的习语、成语,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大部分可以直译,或用汉语中相应的习语套用。
例如:the cold w ar 冷战,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strike w hile the iro n is ho t 趁热打铁,at sixesand sevens 乱七八糟。
但是还有一些习语或成语必须通过意译才能表达出其正确含义。
She w as born w ith a silv er spoon in her mo uth.她出生于富贵之家。
You ’re talking through yo ur head again.你又在胡说八道了。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5)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5) 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5)”,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5) 英语中有这样的两个表述:“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和“No context, no text”,其意思就是理解一个词就是要看它的搭配关系,若是脱离了上下文或者语境的话,词义及句子的理解就会有一点的难度的。
随意,整的来说,要正确句义就须根据上下文和搭配关系来理解词义。
词的含义是复杂的,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一般的意思,还有引申的、内涵的、特定的含义。
这是语言的共性,在英语中更是明显。
随便在英语词典中翻看一个词汇的含义,大多有很多的含义,有的甚至有十几个意思,错综复杂。
就拿take 而言,这个词就有将近二十多个意思,除了“获得”之外,还可以表示“除去”、“携带”、“需要”、“花费”和“对待”等等,而且这些词义之间有的并无多大关系,甚至意思完全相反,更不用说由它组成的各种短语了。
以下面的这几个句子中的head为例: (1) Prick with the head of a needle. (2) He was badly hurt in the head. (3) Try not to let your heart rule your head. (4) He is the head of a big company. (5) It cost 3 dollars a head to eat there. (6)She is standing at the head of the staircase. 在这六个句子中,head的意思各不相同:(1)在第一个句子中,head一词与needle连用,考虑到词汇的搭配,这个抵用就可以处理为针尖,即用针尖挑(2)在第二个句子中,考虑到句子的逻辑关系,这个句子可以翻译为:他头部受了重伤(3)第三句中,your heart rule you head这个用法很明显,需要将heart与head连用,这样对应起来就很容易将这个句子处理为:别让感情控制理智(4)第四个句子中,head of a big company的用法并不少见,考生可以轻松得译出这个句子:他是一家公司的首脑(5)综合考虑句子逻辑关系,这个句子可以处理为:到那里吃饭没人需付3美元(6)在第六个例句中,此处的head就可以翻译为top,即...的顶端,即她正站在楼梯的顶端。
英语翻译的常见误区

英语翻译的常见误区英语翻译是很多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然而,很多人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
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翻译出现偏差或错误,进而影响工作或交流效果。
本文将介绍英语翻译的一些常见误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误区一:直译与意译不分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死板地按照原文进行直接翻译,而忽略了意译的重要性。
事实上,英语翻译中所涉及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直接翻译可能会导致翻译不准确或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根据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意译。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一些词语,或者进行常识性的补充说明,以使翻译更加准确、清晰、易懂。
误区二:词语字面意思理解不准确有些词语在英语中可能有多种意思,但是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多重含义。
这种情况下,对于英语文章的翻译可能会出现偏差或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在对于原文的理解上,需要充分了解英语单词的多重含义。
不要仅仅只看到词语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其隐含的多种意义。
有时候,需要查阅相关的词典或者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来扩展自己对于英语单词含义的认识。
误区三:语法结构理解混淆英语的语法结构往往与中文有所不同,这可能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错误。
有时候,特别是在翻译长句时,很容易把原文的语法结构混淆。
解决方法:在对于原文进行翻译时,需要充分理解英语的语法结构。
可以使用在线翻译工具或者专业的英语学习教材,来加强自己对于英语语法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英语翻译的技巧,比如分句、分段和使用标点等,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翻译的技巧。
误区四:文化背景与时代差异理解不足英语翻译的另一个难点就在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差异。
很多英语文章中的文化和习惯深处,可能会让翻译的人不太容易理解。
解决方法: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和时代背景。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献、观看英语电影或者在英语国家待一段时间等方式,来拓展自己对于英语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了解。
英汉互译典型错误分析(新)

Ⅱ. 搭配不当,言不及义
在英语名词和动词之间、名词和介词之间、动词和介词 或副词之间,以及某些句子成分之间等等,都可能存在着 某种习惯搭配关系,这往往不是一般的语法规则所能解释 清楚的,各种“搭配用法词典”也未必能够全部包括。事 实上,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语语言博大精深的特 点,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注意学习、积累和提高。 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曾指出:“外语翻译最容易出错的就 是搭配。”(The translator will be “caught” every time, not by his grammar, which is probably suspiciously “better” than an educated native‟s, not by his vocabulary, which may well be wider,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 )对英 语搭配关系熟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对一些句子的 分析和理解,更有助于汉译英时正确使用英语。
现今180万温哥华居民中,有一半不是在本地出生的,每4 个居民中就有一个是亚洲人。25万华人对温哥华的经济转 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原译:Of the present 1.8 million residents in Vancouver, half are not native, and one in every four is an Asian. The 250,000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Vancouver. 改译:Of the present 1.8 million residents in Vancouver, half are not native, and one in every four is of Asian origin. The 250,000 Chinese Canadians have been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Vancouver.
自由一词在翻译中的误区和注意点

做经济类片断的翻译时,只要跟全球经济和市场有关,常常会碰到“贸易自由化”这个词。
大凡看到“自由”二字,同学们直觉地就想到“free”或“freedom”,随后即便知道了“trade liberalization”这个翻译,至多就是恍然大悟地想起自由还有“liberty”一说,但很少有人去深究liberty 和freedom 究竟有什么区别。
在大部分情况下,freedom 和liberty是作为一对同义词来处理的,然而就像friendship和amity 一样,两者之间总是有一些不可言说的差别。
韦伯词典对两者的第一条解释都是“the condition of being free from restrictions”,也就是说“自由”首先意味着不受任何限制,只不过在freedom 后面又多了一个补充说明“(all senses)”,可见freedom 的范围要比liberty大很多。
倘使做一个简单的区分,那么freedom更多地指天马行空式的、自由自在的自由;liberty则强调有政治和法律权威允诺、保护的自由,换言之,“I have the freedom to do sth.”可以理解成“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而“I have the liberty to do sth.”恐怕更强调“我有权做我想做的事情”。
实际上,freedom和liberty之争在更大意义上和西方世界的文化政治有着莫大的关系。
单看美国历史上各种权威演说就能发现这两个词之间一些微妙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恰恰体现出美国人对自由的理解,以及他们对美国在全球地位的不同认识。
比如布什总统在某次战前的公开演讲中说:what we are fighting for is to "defend our freedom" and to "bring freedom to others"。
一词之差,却对美国的开国宗旨有了实质性的扭转:对两百年前的建国元老们来说,自由恰恰是有条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在五月花号的遗老们那里,“liberty”才是新大陆的意义所在,所以象征了美国价值观的《独立宣言》只是坚持“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通篇都没出现“freedom”一词。
必须看!考研英语二翻译练习误区你知道吗?

必须看!考研英语二翻译练习误区你知道吗?复习过程中,面对翻译题型,存在两种趋势:一种就是盲目的练习,还有一种就是在考试中放弃。
考研英语二翻译复习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大家可以用到。
考研英语二翻译误区一:复习可不可以放在最后?根据近几年的考研英语出题趋势来看,考研英语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文章考查的比重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英译汉部分,考试主要的考查方向更侧重于考察大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大家明白了考研英语翻译的考试趋势,复习的话就要有针对性。
所以说考试复习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放在最后进行,最后一个月时间还要复习备考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二翻译误区二:英汉翻译不注重意译汉语和英语在语义表达的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英语单词的意思较多,往往一个单词有很多种意思,很多人在翻译时不会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翻译,造成翻译译文比较的生硬。
建议大家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汉语翻译要根据原文语境去翻译,且避免拖沓,做到通达、准确。
对于译文的组合,一定要注意结构。
例如强调结构在汉语中,翻译时的独特变化。
考研英语二翻译误区三:翻译复习多练习模拟题这简直就是谬论,虽然说翻译不能光看不练,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用模拟题进行练习,模拟题出题人的水平参差不齐,所选择的题材和体裁都不一定适合考研翻译,与真题的由较大差异。
真题题目是真正的英语专家经过仔细的筛选,按照考研英语的大纲一一核对,并经过审题人的层层审查,最终形成了考试试卷。
建议大家用真题进行练习。
我当时用的是北大博士吕升运主编的《考研圣经》,书中的真题资料翻译译文给的是“雕梁画栋”模式,从句子的词砖、句架等多个方面形象生动的解析翻译过程,即使说是基础不好的人,也能很容易学会这种翻译方式。
大家可以学习这种翻译手法,多练习一些真题翻译,什么模拟题就还是不要练了吧!相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只要大家付出努力,克服这些误区。
考研英语二翻译的20分,大家拿下个15分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最后祝各位复习顺利,考试成功!下面系统推荐一下98%人都在用的考研英语二复习书:一、词汇1.《非常词汇》适合人群:英语一和英语二通用推荐理由:800个句子浓缩所有大纲单词,通过句子记单词,让你不再由A背到Z,背单词不再那么枯燥,记忆量大大变小了。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3)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3) 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3)”,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3)英语翻译中的逻辑关系中,有一些正义反说或者反义正说的表达及一些在词汇修饰上的逻辑搭配译法。
以下面的句子为例,“we must bear in mind that the great proportion of books which come before the readers are very far from being ‘works of art’”,在这个句子中‘be far from’在句子中是一个正面表达,但含义却是否定的。
‘be far from’的意思是“远非,远不是,一点也不是”,所以要用正义反译的方法。
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所谓的正义反译,就是指英语中有些正面表达的词语和句子,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而反义正译则是与之相反,在英语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语或句子,在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可以从正面来表达。
无论是正义反译,还是反义正译,目的都是为了可以达到翻译的忠于原文及符合汉语的逻辑及表达习惯的目的。
若将“be far from”进行恰当处理,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的译文:我们须记住,读者面前的大量书刊远非“杰作”。
同样类似表达的词组及固定搭配还有很多,例如,“rather than”在进行翻译处理的时候也需要将其处理为“而不是”。
除了上面提到的正义反译和反义正义之外,在英语翻译中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翻译现象:有时候,由于一些词语既有作定语又有作状语的多重功能,很容易发生定语与状语间的误译––看上去是定语,实则是状语看上去是状语,实则是定语。
我们继续来看下面这个句子:The composer began his musical career as a violinist,许多考生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很有可能将整个句子译为:作曲家开始了小提琴手的音乐生涯。
高中英语阅读技能及翻译误区详解

高中英语阅读技能及翻译误区详解英语阅读技能是一种阅读英语书面材料和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更是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全方位掌控英文的能力。
近年来英语高考越来越注重阅读能力的测试,表现在阅读量加大,难度增加,以及综合性材料增多等等,对于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高中生应该掌握哪些英语阅读技能才能应付自如呢?(一)、阅读技能的核心在于扩充词汇量怎样扩充词汇量?单词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靠日积月累的背记积累,基中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脱离阅读背单词,每天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记忆10-20个单词,同时,对于阅读中的高频词,高频短语,常考句型等要找本子分门别类做记录,不强求记多少,只需多看不陌生,而在于在反复地复习整理中,潜移默化的加深理解。
(二)、培养对英语的语感,融入语境阅读过程就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培养语感,融入语境才能真正走进一门语言。
比如,在日常的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同样的单词或者短语,面对不同的语境,可能表达出来完全不同的态度和含义。
例: Jack found that one of the lines went limp and he shouted to us“Wait a minute. In my opinion, we must have a break somewhere”.(错译:“杰克发现其中一条线松了,依我来看,我们必须要在某个地方休息一下”)▲联系到前面这句“ Jack found that one of the lines went limp时,我们就会轻易地发现这里的 have a break”与我们正常理解的“休息下”的意思相去甚远,显然,它在这里应该是表达线路“断开”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当我们在翻译时如果忽略掉语境,就很难完整准确的将文章翻译出来。
【翻译误区详解】1. You cannot give him too much money.理解1:你给他再多的钱也不算多。
中英翻译里的常见误区

中英翻译⾥的常见误区中英翻译⾥的常见误区 有学⽣认为是词语句型⽤得不够好,但其实根源在于:汉英翻译过程中的“中式思维”。
下⾯总结⼀些中英翻译⾥常见的误区,⼀起来看看吧! 1. 单词意思配对=能⽤?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知道怎么翻的词。
翻遍字典,终于找到那个跟中⽂意思对应的英⽂单词,很开⼼就⽤了。
可是,意思匹配就能⽤了吗? 看两个例⼦: 【例1】(⽼⼈发挥光和热后)像渣滓⼀样被扔到在⼀旁。
They were thrown away like dregs of society. “A word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it keeps.”汉英语⾔差异很明显的⼀点是,英语的单词并不独⽴使⽤,⽽是有⼀定的搭配跟语境的。
例1中的“dregs”在Collins Dictionary中的解释是“The dregs of a liquid are the lastd rops left at the bottom of a container, together with any solid pieces that have sunk to the bottom.”,⽽“dregs of society”则指 “the people who you consider to be the most worthless and bad”,显然原⽂中的“渣滓”既⾮“液体沉淀物”,也⽆“⼈渣”这样的贬义⾊彩,⽽是指“useless/ unwanted/ waste”。
因此,在查到英⽂单词之后,建议先查看其英⽂释义及相关例句,弄清楚该单词的常⽤搭配及适⽤语境,再⾏使⽤。
2. 忠实原⽂=有啥说啥? 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位列第⼀的“信”,指的是忠实原⽂。
基于此原则,有学⽣往往中⽂怎么说,英⽂就怎么说,忽视了中英语⾔思维的差异,让译⽂变得赘余且难懂。
1)repetition 在汉语中连续使⽤某个词语是常事,英语则不然。
英语听力备考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方法

英语听力备考中的常见错误与改进方法导语:英语听力备考是很多学生的痛点,因为听力是所有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部分之一。
以下将介绍英语听力备考中的常见错误,并提供改进方法,帮助大家在备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字面翻译误区很多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陷入了字面翻译误区,即直接将英文单词翻译为中文,而没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实际含义。
这种误区会导致学生无法快速理解听到的内容,错过关键信息。
改进方法:1. 采用整体理解法: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尽量避免将句子的每个单词逐一翻译,而是尽量以整体理解的方式去捕捉句子的大意。
2. 提高词汇量:通过多读多背单词来提高词汇量,养成直接理解英文单词含义的习惯。
二、反复倾听同一段落许多学生为了完全理解一段听力材料,会一遍又一遍地听同一个段落,以确保没有漏掉任何信息。
然而,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并且无法完全模拟真实考试环境。
改进方法:1. 提高听力速度:通过经常练习,逐渐提高听力速度,从而能够更快地接收和理解听力材料。
可以使用一些在线英语新闻、短片等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听力速度。
2. 做听力模拟题:在备考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模拟题进行练习。
每天做一套模拟听力题,并录制自己做题的过程,然后反复听,找出自己理解能力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三、缺乏整体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在听力备考中只关注细节,而忽视了整体的理解能力。
这会导致学生在整体把握上出现困难,错过对话或文章的主旨。
改进方法:1. 多听真实对话与文章:通过多听广播、英文电视剧和纪录片等真实对话与文章,提高自己的整体理解能力,培养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2. 练习主旨归纳:在做听力练习时,注意整体逻辑结构,尝试归纳出对话或文章的主旨,这有助于提高整体理解能力。
四、听力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学生在备考听力时,由于提前焦虑或是听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就放弃了。
这种情况下,容易错过重要的听力信息。
改进方法:1. 保持耐心:备考听力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练习时间。
当遭遇不懂的地方时,不要放弃,可以用上下文猜测词义。
0英语学生在翻译中使用词典的误区

成语词典
辞海
2.7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遇到翻译问题懂 得去哪里寻找答案比拥有几本好词典 更重要。
3. 结语
词典对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质量的 词典好比是良师益友, 多多向它们请教, 译 者肯定会受益匪浅。但是词典毕竟是辅助 的工具书, 学好翻译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扎实 的语言功底和全面的翻译技巧。事实证明, 词典只能帮助译者解决部分问题, 其中主要 是词汇和短语层面的问题。而且即便是词 汇、短语的问题, 也不是全都可以靠词典就 能解决的。 对词典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依靠词典, 但决不 过分依赖词典。
• 翻译 •
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法 句法能力 词汇量 (新词新用法 ) 短语搭配(组合新用法 ) 习惯用语、不常见用法 (旧词新用法 ) 汉语的表达能力 语序的倒置
1. 词典使用的误区
• 1.1偏爱袖珍词典或电子词典 • 词汇量偏小 词条不全 良莠不齐 • 1.2只认一本词典 1-2本纸质双语词典
• 2. 恰当使用词典 • 2.1 充分认识袖珍词典和电子词典在翻译方面 的局限 • 2.2 有疑难多查几本词(paper&on line) • 取长补短 • 在常用的中型词典中找不到的词可以查查《英汉 大词典》、《英华大词典》等大型词典; • 在综合性词典中查不到的词, 如果能确认为专业 词汇, 不妨去查查相关的专业词典; • 发现某个词在某本词典中所列的义项都用不上时, 可以试试其他释义更详细的词典。 • 有时一些较新的词在常用的词典中查不到, 这时 可以试试一些新近出版的词典, 如《英汉大词典 补编》。
• 1.5 过于自信, 不查词典 • 遇到常用词、熟悉的词时麻痹大意,自以为 是 • E.g. : Although approximately 98 percent of liquid fresh water exists as groundwater, much of it occurs very deep in the Earth. • 译文: 虽然大约有98 %的新鲜的液态水以 地下水的形式存在, 其中的许多深埋在地下 • fresh water淡水 • (of water) not salty[水] 淡的, 无盐味的
切记: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

切记: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记笔记贪多贪全考生记笔记往往是前面记得很详细,后面来不及,因此翻译出来的东西是虎头蛇尾。
笔记不宜过多,过多的笔记会干扰对大意的把握,特别是英译汉部分。
一般来说,口译笔记应记录一些重要的概念、逻辑关系以及一些孤立的、难以记忆的内容,比如数字、专有名词等。
2.“卡”在生词一段录音中往往总是有一些难词或生词,许多考生就“卡”住了,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而继续停留在这一个词上,结果影响了对全文的理解。
一般来说,口译段落中难词或生词的意思很容易从上下文中猜出。
如一次口译考试出现这样的句子,“Beautiful parks and gardens leak onto interesting lanes and footpaths,while houses and buildings of old times stand magnificently on the hills of t he city.”很多考生卡在“leak onto”,但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猜出大概的意思是“到处是”,如果猜不出这个意思,就可简单地说“美丽的公园里有一些趣味盎然的小路”。
3.“卡”在长句口译考试针对的是正式场合的翻译,因此英语的句子有时会很长,有时一段话只是一句句子。
平常要注意书中的定语从句和包含分词短语的长句。
另外,考生可以调整句子的排序,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4.不熟悉口音试题往往采用英语母语国家各种人员的录音,考生如果听录音少,就会感觉不适应。
考生要熟悉连读、爆破等语音知识,平常要多听录音和看原版片和中央电视台的SUNDAY TOPICS,上海电视台的NEWS AT TEN等。
5.不熟悉听力内容不熟悉听力内容,就导致思考的时间太长、无法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翻译。
口译考试相当于小型的口译实战,因此考生应注意观摩和学习口译案例,如观看记者招待会和一些英语访谈节目,如DIALOGUE。
英语翻译中常见误区及纠正方法

英语翻译中常见误区及纠正方法Common Misconception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Methods of CorrectionTransl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not only a strong command of both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but als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nd contextual nuances of both languages. However, even the most skilled translators can fall into common pitfalls and make mistake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some common misconception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discuss effective methods to correct them.One common misconcep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s to translate words directl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ir contextual meanings. For example, the phrase "break a leg" in English is a well-known idiom that actually means "good luck" or "do well." However, if a translator were to translate it literally, non-English speakers would be confused. To avoid this mistake, translators should always consider the idiomatic and contextual meanings of the words or phrases they are translating and use equivalent expressio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Another misconception is the belief that there is only one correct translation for a given word or phrase. In reality, contex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For instance, the English word "bank" can refer to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or the side of a river. The correct translation would depend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is used. Translators should always analyze the con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accordingly.Additionally, translators sometimes rely too heavily on translation software or online dictionaries, assuming that they provide accurate and reliable translations. While these tools can be useful, they often lack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subtlet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nuance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for translators to use these tools as aids rather than relying solely on them. Double-checking translations and consult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or subject matter experts can help ensure accuracy and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automated tools.Furthermore, a common mistak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s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names and titles. Sometimes, translators may mistakenly assume that names should be translated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meanings rather than preserving their original forms. For example, the Chinese name "张伟" might be translated as "Zhang Wei" in English, instead of trying to translate each character separately. By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form, translators can retain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identity of names.To correct these misconcep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that translators can employ. Firstly, continuou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al immersion are essential. Translators should regularly updat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stay informed about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both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s. This will enable them to fully grasp the meanings and nuances embedded in the source text and accurately convey them in the target language.Additionally, developing a strong network of native speakers and subject matter expert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guidance. Consulting with these individuals can help clarify any doubts or uncertainties in thetranslation process. Collaboration and feedback from others who are well-versed in the languages and subject matter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translation accuracy and quality.Furthermore, revising and proofreading the translated text thoroughly is crucial. Translators should carefully review their work to catch any errors or inaccuracies. It is also helpful to take breaks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come back to the text with fresh eyes. This allows for a more objective perspective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In conclusion, English translation is a complex task that requires not only language proficiency but also cultural understanding. By avoiding common misconceptions such as direct word-for-word translations, embrac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and using translation tools judiciously, translator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quality of their work. Continuous learning, collaboration with native speakers, and thorough proofreading are also effective methods to correct mistakes and enhance translation outcomes. With these strategies in place, translators can confidently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deliver accurate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translations.。
翻译直译的五大误区

英语知识一、否定句型中的直译误区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与原意背道而驰,下列几种否定句型值得注意:1. 部分否定句型,这种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形式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误:对他们我都不认识。
正:对他们我不是个个都认识。
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误:所有答案都不对。
正:答案并非全对。
Every body wouldn't like it.误:每个人都不会喜欢它。
正:并不是每上人都会喜欢它。
2. 单一否定中的部分句型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误: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正: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路必有弯,事必有变)。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误:聪明人从不犯错误。
正: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犯错误。
We cannot estimate the value of modern science too much. 误: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现代科学的价值。
正:对现代科学的价值无论如何重视也不过分。
It was not until years afterwards that he heard of Semmelweis.误:没过几年他就听到了Semmelweis的消息。
正: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听到Semmelweis的消息。
二、长句直译的误区在较长的英语句子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很难按原则顺序用一句汉语表达出来,这就要根据英文句子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意译,不能直译的长句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
1. 根据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
例如:There are advantages to underground life, too, and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imaging whole cities, even mankind generally, moving downward, of having the outermost mile of the Earth's crust honeycombed with passage and strue-ture, like a gigantic ant hill.这是一个倒装句,表示设想条件与结果关系,按这一关系来译比直译好:家似的建筑物,一座座城市都迁入地下,甚至全人类都迁入地下生活,这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六大误区解析

‘ 息服务对象’ 即常住、 信 ( 短留外籍人员) 缺乏足够的
组成部分, 已经是学者、 公众、 媒体 、 政府 和国际人 关 注。 公示语 翻译 同样是 一个整体 理解到整 体再现的
士 等 中国社会 各界 关 注 的 热点 。 多 专家 学 者对公 过 程, 许 所以要对译文的生 产和接受 予以同样的重 视 , 把 示 语 的翻译 进行 了多方 面的研 究和 探讨 , 他们 以不 同 作 者、 原文、 者、 译 译文、 者等各 个 动态运作环 节看 读
A naysson x ic nc pto i t l i Si M s o e i nsn he Chi s —Eng ih Tr nsa i f S g ne e — ls a l ton o i ns
W AN Yo g k n n - u
A b ta t sr c :Re e rh o h ie e En l hsg rn lto a e o o su nt emo e ns ceyo h n . a e n s ac nt eChn s — gi inta sainh sb c meah tis ei h d r o it fC ia B sd o s rltd te re n r cie t i p p ramst k ni d cin a d a ay i a o ts me mic n e t n n te C i ee eae h o isa d p a t , hs a e i oma ea n u to n n lss b u o s o c p i si h h n s — c o
示 语文本最 主要 的任务和 目的; 反之 , 如果公示语译文 没有读者群 , 就会失去作用和生命力。
中国式英语翻译误区

中國式英語翻譯誤區1. 我没有经验。
I have no experience.应说: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at.Note:I have no experience这句话听起来古里古怪,因为您只需要说:那方面我懂得不多,或者这方面我不在行,就行了。
I am not really an expert in this area.2. 这个价格对我挺合适的。
The price is very suitable for me.应说:The price is right.Note:suitable(合适的、相配的)最常见的用法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在告示或通知上,如:下列节目儿童不宜。
The following programme i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在这组句子中用后面的说法会更合适。
3.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呢?What’s your job?应说::Are you working at the moment?Note:what’s your job这种说法难道也有毛病吗?是的。
因为如果您的谈话对象刚刚失业,are you working at the moment?接下来您才问:目前您在哪儿工作呢?Where are you working these days?或者您从事哪个行业呢?What line of work are you in?顺带说一下,回答这类问题时不妨说得具体一点,不要只是说经理或者秘书4. 用英语怎么说?How to say?应说: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Note:How to say是在中国最为泛滥成灾的中国式英语之一,这决不是地道的英语说法。
同样的句子有:请问这个词如何拼写?How do you spell that please?请问这个单词怎么读?How do you pronounce this word?5. 明天我有事情要做。
英语翻译误区中式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误区中式英语翻译翻译家Peter Newmark指出:“He (one who writes or speaks in a foreign language) will be ‘caught’ out every time, not by grammar, which is probably suspiciously ‘better’ than an educated natives, not by his vocabulary, which may well be wider,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讲或写外语的人,很容易被讲本国语的人识别出来,他们不是通过语法,因为其语法可能比一个受过教育的本国语人还要好;也不是通过单字,因为其词汇量可能很大;而是通过他所用的词汇搭配难以或者根本不可能为讲本国语的人所接受这一点而判断出来的。
Newmark所说的,也就是中译英译者最应该努力克服的中式英语。
语言专家Joan Pinkham曾对中式英语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Chingli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所谓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中文的语言文字,也可称其为“具有中文特色的英语”)(Pinkham 2000:1-4)。
将“经济发达国家”译成“ the economically deve loped countries”,“一小撮捣乱分子” 译成“a tiny handful of troublemakers”都是我们常见的典型的中式英语。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2)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2) 考研英语有许多题目组成,方便大家及时了解,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2)”,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考研英语:翻译误区分析(2) 在翻译的过程中,若想正确理解整个句子意思,除了要弄懂句子结构外,真正弄懂格局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非常要的,不然很容易造成误译。
在英语中,有许多连词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as,既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也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还能和其他词构成新的引导词和短语等。
再如,还有这样的连接词,既可以引导从句表面逻辑关系与实际逻辑关系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定语从句看起来都是作定语,但实际上有时却从原因、结果、目的或条件等方面对被修饰词加以限定,所以为了更确切的表达这种逻辑关系,往往将一些定语从句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
另外,在正义反说或反义正说方面,还有对状语是修饰限定动词还是整句话,某些词语是作状语还是作定语,或者是否存在否定转移的理解等,都可能造成逻辑关系的误解。
例如下面这个句子:In our travels, we didn’t find the power of women as pervasive in the communes as in the cities.在这个句子中,not的位置及在进行翻译处理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否定转移。
在这个句子中,真正的否定部分是“not so pervasive in the communes as in the cities”,而不是如原文所看起来的那样否定find。
在这个句子中,若想把句子的意义翻译到位,就须把这个否定转移处理好。
那么何为否定转移呢?所谓否定转移,是指英语中有的否定句的not在形式上否定谓语的行为或状态,但实际上是否定句子中的其他成分。
这样一来,在英译汉正就要尤其重视这种否定转移,并将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来,这就是在翻译中需要需要特殊对待的否定转移。
英语四级的翻译常见误区

英语四级的翻译常见误区在英语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一直是让考生们头痛的一环。
翻译的难点不仅在于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更在于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把握。
然而,很多考生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本文将从语义错误、语法错误和篇章结构错误三个方面,分析并解决英语四级翻译中常见的误区。
一、语义错误1. 词义混淆在翻译过程中,很多考生会出现词义混淆的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源于对词汇的理解不准确。
解决方法是通过词汇学习,充实自己的词汇量,并通过语境理解词汇的实际含义。
2. 文化差异英语和中文的文化差异很大,很多中文表达方式在英语中并不适用。
因此,考生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避免将中文的文化特点套用到英语中。
要学会运用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做到意译而非字面翻译。
二、语法错误1. 主谓一致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主谓一致的问题。
中文的主谓一致问题在英语中往往表现为主语单复数和谓语动词的一致性。
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主谓不一致的错误。
2. 时态和语态错误时态和语态是英语语法中的重点内容。
很多考生在翻译时容易出现时态和语态的错误。
解决方法是熟练掌握各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并在翻译过程中准确运用。
三、篇章结构错误1. 句子结构错误很多考生在翻译时容易出现句子结构错误的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源于对英语句子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
要充分理解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谓宾结构、倒装结构和虚拟语气等,才能准确翻译。
2. 衔接问题在翻译长句和复杂句时,考生常常会出现衔接问题。
解决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对句子衔接的敏感度,灵活运用各种连接词和连接词组,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和流畅。
总结起来,英语四级翻译中的常见误区主要包括语义错误、语法错误和篇章结构错误。
要解决这些问题,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翻译练习,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才能避免这些常见误区,提高翻译水平,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英译汉中常见的翻译误区及其翻译策略——以一词多义现象为例

英译汉中常见的翻译误区及其翻译策略——以⼀词多义现象为例
英译汉中常见的翻译误区及其翻译策略——以⼀词多义现
象为例
付林艳;谭俊义;陈志南;雷利琴;张珊珊
【期刊名称】《新教育时代电⼦杂志(学⽣版)》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词多义现象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多义词,其各个义项之间彼此不同却⼜相互联系,⽽且往往新旧词义并存.在如今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英语语⾔学习者不免会需要进⾏英汉互译,不少学习者往往会陷⼊⼀些常见的翻译误区.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翻译这些词汇的时候绝不能直接应⽤其常⽤语义以图⽅便.因此,本⽂主要以⼀词多义现象为例,对英译汉中常见的翻译误区及翻译策略进⾏研究.
【总页数】2页(201-202)
【关键词】⼀词多义;翻译误区;翻译策略
【作者】付林艳;谭俊义;陈志南;雷利琴;张珊珊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3001;江西科技师范⼤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3001;江西科技师范⼤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3001;江西科技师范⼤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3001;江西科技师范⼤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3001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
【相关⽂献】
1.浅谈英译汉中常见的问题及翻译策略 [J], 何丽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单一否定中的部分句型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误: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正: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路必有弯,事必有变) 。 It is a wise man that never makes mistakes. 误:聪明人从不犯错误。 正:无论怎样聪明的人也难免犯错误。 We cannot estimate the value of modern science too much. 误: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现代科学的价值。 正:对现代科学的价值无论如何重视也不过分。 It was not until years afterwards that he heard of Semmelweis. 误:没过几年他就听到了 Semmelweis 的消息。 正:直到数年之后他才听到 Semmelweis 的消息。 二、长句直译的误区 在较长的英语句子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很难按原则顺序用一句 汉语表达出来, 这就要根据英文句子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意译, 不能直译的长句主要有三 种处理方法。 1. 根据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例如: There are advantages to underground life, too, and something to be said for imaging whole cities, even mankind generally, moving downward, of having the outermost mile of the Earth's crust honeycombed with passage and strue-ture, like a gigantic ant hill. 这是一个倒装句,表示设想条件与结果关系,按这一关系来译比直译好,家似的建筑物,一 座座城市都迁入地下,甚至全人类都迁入地下生活,这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The chances are that the dwellers of the new caves would see more greenery, under ecologically healthier conditions, than dwellers of surface cities do today.
quickly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another person by watching the subtleties of expression, the quiver of a muscle, the flutter of a hand. 比较起来,你们这些有视觉的人,通过观察表情的微妙变化,肌肉的颤动和手势来迅速把握 别人的基本品质,则是何等容易,保等满意啊! 三、修辞句型中的误区 同汉语一样,英语写作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段,其中有不少辞格类似 于汉语机同辞格的表达方式,因此可以直译。但有一些英语辞格很难用直译方式表达清楚, 即便是同一辞格,由于处于不同场合,有的能直译, 有的则不能直译。下列几种情况有时不宜直译: 1、比喻:有的比喻可以直译,有的则不能,这往往取决于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At the door to the restaurant, a stunning, porcelain-faced woman in traditional costume asked me to remove my shoes. 如果把 stunning ,porcelain-faced woman 译作"一位迷人的陶瓷般脸蛋的妇女"就显 得粗俗滑稽,但是不是作者的本意。这时意译就比较好。 "在通往餐厅的门口有一位妇女,涂脂抹粉、细皮嫩肉、身着和服、十分迷人,她叫我脱下 鞋子。" The girl is a dead shot. 这位姑娘是神枪手。 (不能译作"死射手") After the failure of his last novel, his reputation stands on slippery grounds. 他的上部小说失败之后,声誉一落千丈。 (不能译为"站在滑动的场地上了。") 2、有些借喻不能直译 He went west by stage coach and succumbed to the epidemic of gold and silver fever in Nevada's Washoe Region. 误:他乘公共马车到了西部,患了瓦肖地区的金银发烧流行病。 正:他乘公共马车到了西部,卷入了淘金热和淘银热。 The rather arresting spectacle of little old Japan adrift amid beige concrete
skyscrapers is the very symbol of the incessant struggle between the kimono and the miniskirt. 误: 古老的小日本漂游在灰棕色的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之间的引入景象是和服与超短裙之间 的不断斗争的象征。 正:式样古老小巧的日本房屋像小船一般,漂游在灰棕色的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之间,这引 入注目的景象象征着旧传统和新发展之间的不断斗争。 3、引典。如果是尽人皆知的典故。可以直译,不必加说明,如果多数人不知道,最好是意 译,或者直译加注释。 He met his Waterloo. 句中 meet one's Waterloo 是成语典故,由 拿破仑在 Waterloo 遇到惨败而来,所以要意 译。"他吃了大败仗" I asked whether for him ,the arch anti-communist, this was not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句中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致, 但心里却有不同的政治主张, 这是口是心非。 Rimmon 是大马士革人所崇拜的神。 House of Rimmon 借指英国的下院。如果将这个典故直译,表达不出原意。"我问道,作为头号反共 人物(邱吉尔) ,他这样做是否言行不一,口是心非。"
四、习语成语中的误区 英语中有丰富的习语成语, 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中大部分可 以直译,或用汉语中相应的习语套用。 例如:the open door policy 开放政策,the cold war 冷战,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但 是还有一些习语成语必须意译才能表达出其正确含义。 She was born with a siver spoon in her mouth. 她长生在富贵之家。
You're talking through your had again. 你又在胡说八道了。 You should keep your nose out of here. 你别管闲事。 Good to begin well ,better to end well. 要善始善终。
五、词汇翻译中的误区 有些词汇在某些场合下具有了新义,如果直译就会曲解原意。所以, 要根据语言环境确定具体词义。英语中词义的发展变化十分常见。 He is the last its roses and thorns. 他最不配干这件事。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人生有苦有甜。 The wedding ,which Heyward still remembered with pride ,was attended by a who's who of Boston Society. 赫华德仍然记得,参加婚礼的人中有波士顿的一位社会名流,这使他感到十分得意。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有些词在某些场合或结构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 the last, who's who,有的词用其比喻的意义,如 roses and thorns ,有的词在特殊场合与句型中词义发生 了递转,如 yes,no,有的词义有了引伸或发展。总而言之,一个词的具体意义要依其所处 的场合、条件、意识和句型而定,不可捕风捉影。直译与意译各有所长、要用其所长。进行 直译时要防止进入误区,在有误区的地方要采用意译,使直译与意译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 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否定句型中的直译误区 英语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 直译法进行翻译, 否则, 就会造成误译, 甚至与原意背道而驰, 下列几种否定句型值得注意: 1. 部分否定句型,这种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形式。 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 误:对他们我都不认识。 正:对他们我不是个个都认识。 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 误:所有答案都不对。 正:答案并非全对。 Every body wouldn't like it. 误:每个人都不会喜欢它。 正:并不是每上人都会喜欢它。
这个句子并不复杂,但不好译。这个句子有三层关系,比较、条件和结果,按这种逻辑关系 翻译就十分省事。 "同今天地面城市里的居民相比,新洞穴里的居民如果在比较健康的生态环境中生活,会有 更多的机会见到青枝绿叶。" 2、有些长句需要直译与意译结合,顺译与递译结合,需要综合处理。 But a broader and more generous, certainly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is held by those scientists who claim .that the evidence of a war instinct in men is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and that man does have within him the power of abolishing war. 这个句子的主句部分可以意译,从句部分可直译。 有些科学家的观点更开阔,更富有普遍性和哲理性。他们指出,有关人类战争本能的证据尚 不完全,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人类自身具有消除战争的能力。 It was that population that gave to California a name for getting up astonishing enterprises and rushing them through with a magnificent dash and daring and a recklessness of cost or consequences , which she bears unto this day . 这个句子虽长,结构不复杂,如果进行直译,其译文将十分逊色,如果进行综合处理,译文 将有声有色地传达原文的神韵。"那里的人们富于大无畏的开创精神,建立庞大的企业,敢 冒风险,势如破竹,一干到底,不顾及成本,因此为加利福尼亚赢得了声誉。 3、由于有些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方式,常常需要进行倒译。 Textile finishes have in general become a "no-no" in today's market place ,thanks to many reasons ,says a represen tative of fiber producer. 一位纤维厂家代表说, 由于许多原因, 纺织物整理剂在今天的市场上已经到无人的问津的地 步。 How much easier, how much more satisfying it is for you who can see to gr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