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四策”“五事”“五胜”“六败”“七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绝版图
[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绝版图
转载自菰獨浪籽转载于2010年06月19日 11:09 阅读(9)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
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
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
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
十四计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
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
计走为上。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转载:修行圈《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始计第一【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每条计谋都负有精简解释(经典收藏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每条计谋都负有精简解释(经典收藏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第三计: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
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第六计: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
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现形容凭空捏造。
第八计: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第九计: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第十计: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3.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4.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
比喻用计脱身。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
5.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
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孙子兵法精要
“迂直” “患利”
军争篇:争夺有利条件:有力的战地与战机
“将之五危”
“二无侍”
九变篇
“五地” “五利” “二通” “二不能”
“三诸侯”
“二杂”
“二兴”
“三欲” “四因”
用间篇
“三非” “三不可”
“三莫” “三不能”
“五间”
用间篇:先知也
“四处”
“33种相敌” 行军篇
“高下阳阴生实”
“二有”
“二亲附” “二素名”
“一进一退” “二欲”
“三不” “二不知”
虚实篇:强调“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普遍规律性问题。 “四火发” “三有一素” “五火” “四不可以” “二可以”
“知彼知己”
“三患” “五胜”
“五全” “一善一非善”
谋攻篇 “五则” “一不若” “辅周辅隙” “三非”
三善战者 一善用兵者
三不为
形篇:主要论述军事实力,积蓄能量,强调“力”,实质就是运动中的物质。
“二一”
远输贵卖急丘役 百姓公家虚于家
二敌
作战篇 “二不” “二贵”
“二久” “二未” “二尽知”
“四千”
作战篇:主要论述备战,战争对于人、财、物三者存在巨大依赖关系。
“四是”
“求势任势” 势篇
“二以” “二如” “二复” “四不过”
“形之予之” “动之待之”
“二疾” “三生于”
势篇:因利而制权也,指有利态势,强调“物质的运动”,强调“运动的能量巨大”
“策之” “作之” “形之” “二知二不知” “角之” “四不救”
“三不能” “二所以”
“三我三敌” “三吾” “五备”
虚实篇
“二避” “二制” “二无常” “二处战” “二至” “三能”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五事七计包括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五事七计包括“五事”:即道、天、地、将、法。
第一讲道,归根结底是统一思想的问题。
要把下级的思想统一到上级,上级的战略方针准确传递到下级,使得大家在根本问题上或者具体任务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儿使;此外要把大家的行动上升到国家民族大义层面,争取更大同盟,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上下同欲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道”是思想层次的,思想上高度统一了,其他方面就会好办很多!不光要做有道义的事情、还要做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
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要在有道德的事上、客观规律内坚持做下去。
第二讲天,阴阳、寒暑、时制也,简单说就是要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天”是多变的,但也是有规律的,比如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我们一要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做到未雨绸缪,在管理中就是要掌握市场变化的一般规律,二要利用天气变化的规律,最好是做到为我所用,巧借东风,呼风唤雨,利用好规律为我服务。
第三讲地,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地”是不易变化的,它就在那里,但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稳定性,使得其存在稳定的势,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地震。
“地”的特点是“不变则已,一变就是地震”,因为各种原因(或者太适应或者感觉太良好)而没有发现隐患,当有一天它真的动(爆发)的时候,往往让人无法承受。
找出自己周围环境如企业内部形势,判断自己切实面临的风险,不管是黑天鹅、白天鹅亦或是灰犀牛都要能有所察觉,及时作出反应!此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学会“造势”和“因势”,用这种知识差抢夺资源,积极积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四讲的是将,开疆拓土的将领需要具备的五种品格,分别是智、信、仁、勇、严,排到第一的是智,就是说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很高的权衡判断能力,此外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的品质也是很重要的;排到第二的是信,一作信念,就是要有必胜的信念、带好队伍的信念和成功的信念,二作信用,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说过的话要负责任,说到做到,这样你奖励才会有人跟着你干,你惩罚别人才会有威慑力,不然你的话就像放屁一样;排到第三的是仁,就是要对部属关心爱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柔软,发自内心的感动往往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情谊,让他们感到温暖,从心里觉得跟你就像跟着自己家人一样,这也是站在“将”的角度上的“主孰有道”;排到第四的是勇,是说要勇于做决定,果断作出决策,管理者是“民之司命”,决定很多人的命运,一定要果断——“疾如风”;排到第五的是严,严格、严谨,严格要求,态度严谨,对自己、对手下。
孙子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主要观点
孙武被誉为“兵学鼻祖”,受到后世推崇,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因为他为后人留下的那部惊世骇俗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它言简意赅,内容博大精深,可以说字字玑珠,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孙子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主要观点:(一)重战慎战──孙子的慎战论《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兵者,国之大事”,道理非常浅显,但并不见得为所有的治国者所深知。
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不仅在《始计篇》从生死存亡的战争后果论述了重战的思想,在《作战篇》又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上进一步阐述了战争后果的严重性,反复指出:“带甲十万”要“日费千金”,“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兵外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同样,出于战争后果的考虑,《火攻篇》则告诫人们:“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由此可以看出,以利为动,是孙子重战慎战思想的核心,是《孙子》对待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二)“胜兵先胜”──孙子的先胜论孙子认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二)F
(十一)九地篇—论不同地域的作战原则 十一)九地篇—
九地之变—合于利而动— 九地之变—合于利而动—兵之情主 速,攻其所不戒—主不可以怒而兴 攻其所不戒— 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九地: 九地:
散地—乡土熟路,士卒易逃散之地(不宜战); 散地—乡土熟路,士卒易逃散之地(不宜战); 轻地—往返比较便利之地(不宜久留); 轻地—往返比较便利之地(不宜久留); 争地—双方必争之地(先敌占领); 争地—双方必争之地(先敌占领);
三、学习《孙子兵法》的意义 学习《孙子兵法》
(一)有利于推动军事学术研究和军事理论的 发展。 发展。
(二)有利于指导实践: 有利于指导实践: 1、指导军事斗争; 指导军事斗争; 2、指导外交斗争; 指导外交斗争; 3、指导军队建设; 指导军队建设; 4、指导经济管理及其它领域; 指导经济管理及其它领域; 5、指导待人处世。 指导待人处世。
(5)美国:1944 美国: 1944、1953年两次出版了《孙子兵法》 1944、1953年两次出版了《孙子兵法》。 年两次出版了
“第一次得知《孙子》是在1977年,一读之 第一次得知《孙子》是在1977年 1977 后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就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愿《孙子》成为我们 我愿《孙子》 官兵、政治家、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一切大学、 官兵、政治家、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一切大学、中学 的必读书” 的必读书”。“每年对官员进行《孙子》的学习考 每年对官员进行《孙子》 试,90分为及格分,不及格者一律自动辞职。 90分为及格分,不及格者一律自动辞职。 分为及格分 —詹姆斯.拉维尔 詹姆斯.
(2)二战前,出版有关《孙子》的专著 二战前,出版有关《孙子》 有 100多种 多种。 100多种。 (3)日战国时代(1476—1573) 3 日战国时代(1476—1573) 名将武田信玄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名将武田信玄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写在军旗上, 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写在军旗上,以励 将士。 将士。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的具体内容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的具体内容孙子兵法,这可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兵书啊!里面的五事七计,简直就是军事智慧的精华所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五事七计的具体内容,看看我们这些普通人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我们来说说五事。
五事分别是:谋攻、形胜、兵势、虚实、军争。
哎呀,这五个词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啊!其实,它们就是告诉我们在战争中要怎么打仗。
比如说谋攻,就是要我们善于策划,找到敌人的弱点,然后一举攻破;形胜呢,就是要我们在战场上占据有利地形,让敌人陷入困境;兵势呢,就是要我们掌握好兵力的运用,让敌人无法抵挡;虚实呢,就是要我们善于伪装,让敌人不知道我们的真正实力;军争呢,就是要我们在战争中保持冷静,不被敌人的挑衅所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七计。
七计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
哇塞,这七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在说电影剧情一样激动人心啊!其实,它们就是告诉我们在战争中要怎么用智慧去战胜敌人。
比如说瞒天过海,就是要我们制造假象,让敌人误以为我们的实力强大;围魏救赵呢,就是要我们利用敌人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借刀杀人呢,就是要我们借助外力,让敌人成为我们的棋子;以逸待劳呢,就是要我们在战争中保持体力,等待敌人疲惫不堪;趁火打劫呢,就是要我们抓住敌人的弱点,让他们陷入困境;声东击西呢,就是要我们制造混乱,让敌人无法分辨真假;无中生有呢,就是要我们创造奇迹,让敌人惊叹不已。
当然啦,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它还包含了很多关于人生哲理的内容。
比如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才能取得胜利;“兵者诡道也”,告诉我们战争是一场充满智慧和策略的游戏;“胜败乃兵家常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孙子兵法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兵书。
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在战争中取胜,还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关于人生哲理的道理。
所以啊,朋友们,赶紧去读一读孙子兵法吧!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哦!。
《孙子兵法》的“五事”与“七计”
『兵家的用人学』《孙子兵法》的“五事”与“七计”2007年07月29日星期日 13:27 在《计篇》中,《孙子兵法》强调作战的“五事”与“七计”,这是打胜仗的前提。
“五事”便是“道、天、地、将、法”,这在上一章中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详述。
“七计”则是指作战的七个前提条件,如果拥有这些,便可以放心去应战,因为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于你这一边。
具体如下:第一计:“主孰有道”。
即两军交战哪一边师出有名,哪一边师出无名;师出有名者胜,师出无名者败。
第二计:“将孰有能”。
意思是作战双方,带军的将领哪位实力较强。
例如当年红军转战陕北之时,毛泽东认为它是有道之师,正符合七计第一计,但比较将孰有能,就是要看彭德怀与国民党的胡宗南哪位比较强。
第三计:“天地孰得”。
天地孰得即代表作战环境对哪一方有利。
国民党军队长途跋涉来到陕北,人生地疏;但红军在此已经有了很好的根据地,地形、地势非常熟悉,自然对作战比较有利。
第四计:“法令孰行”。
是指看哪一支军队的法令能够完善地执行,做到军令如山。
第五计:“兵众孰强”。
看谁的军队比较强,这一点应该是胡宗南比较强,毛泽东的军队装备以及人数在当时确实还比不上国民党军队。
第六计:“士卒孰练”。
是看我们的兵士是否真的训练有索,这一点也很关键。
第七计:“赏罚孰明”。
这是关于军队的赏罚,哪一方比较严明。
如果这七计都对你有利,那这场战争很可能你会胜利。
当然在现代化战争中,作战双方所要考虑的因素已经远远超出这七个方面。
如果只以这七条为准则,也许会败得很惨。
因为在写《孙子兵法》的时代,作战没有科技因素,而且兵种单一,全部都是陆军,根本不用考虑海军与空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说法。
因此,现代战争如果用《孙子兵法》作为参考,只可借用它的理念。
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承认只打过一次败仗,那就是朝鲜战争。
在朝鲜战争中,人民志愿军将美军打到三八线以南,虽然取得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美国被中国的志愿军打败也有当时的因素:美国是空中强,中国是地上强;美国是地面强,中国是地下强;美国是白天强,中国是晚上强。
《孙子兵法》超级成功学
《孙子兵法》超级成功学只要你想成功,只要你想超越竞争对手,就应该阅读《孙子兵法》。
一、在打仗之前要先透过五事和七计做评估1、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
1)“道”就是大家要拥有共同的目标、理、信念和使命,团结一心就会具有超强的向心力。
2)“天”就是天时。
3)“地”就是指地利,地点。
4)“将”是指干部。
5)“法”就是要管理要组织,让大家的责任义务明确。
2、七计:1)“主孰有道”,就是哪一个国家的将军或是哪一个公司的总裁比较受大家的爱戴,比较能够得民心;哪一个公司的理念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
2)“将孰有能”,比较哪一个公司的领导、干部能力比较强。
3)“天地孰得”,比较哪一个公司占有更大的市场优势。
4)“法令孰行”,比较哪一个公司的管理制度贯彻执行的好。
5)“兵众孰强”,比较哪一个公司的实力更强,哪一个公司的生产力和行销以及推销的能力比较好。
6)“士卒孰练”,哪一个公司员工的素质高以及教育训练做得比较完善、比较彻底。
7)“赏罚孰明”,哪一个公司奖励制度比较好,奖罚严明。
3、五事中的“将”需要具备的五个条件,即“将者,知、信、仁、勇、严也”。
1)“智”就是智慧和知识。
任何企业的领导者,第一个就是要不断地追求知识。
2)“信”就是要有信用,言出必行。
3)“仁”就是要关心部属,要爱部属。
4)“勇”就是要果断,要有决断力。
5)“严”就是要严格。
二、如何处理配合度不够的员工“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意思就是,假如你要留在这里,就需要执照我的方法去做,一旦大家都可以照这个方法去做,那么当然获胜的机率就高。
不听话的员工是不能用的。
三、《孙子兵法》谈到“兵者,诡道也”也就是说,市场竞争中时常会有人耍诈,即所谓的障眼法。
也许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可是我们一定要预防别人会这样做。
四、如何超越竞争对手吸引更多的顾客《孙子兵法》提到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就是要推出竞争对手没有想到的商品,用竞争对手没有想到过的广告和宣传。
分析工具---五事、七计、十二术:孙子兵法读书笔记2《计篇》
分析工具---五事、七计、十二术:孙子兵法读书笔记2《计篇》《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具有高度的战略智慧,又有巧妙的战术方法。
它虽是军事著作,但却风靡全世界,被用在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智慧谋略的经典书籍。
开篇为《计篇》,摘录经典先欣赏一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兵者,诡道也。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计篇》的简要译析:原文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在本篇就不再引用。
在《计篇》里,孙子强调了战争的重大意义,列举了评判战争胜负的衡量标准和用兵的基本法则。
对于评判战争胜负,孙子提出了要审度'五事':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七计':即哪一方能上下一心(人和)?哪一方占据天时地利?哪一方将领更强?哪一方法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训练有素?哪一方管理分明?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道理正在于此。
我们也可以看到孙子重谋,慎战的态度。
'五事'是在战略高度指出了战争的五个要素。
政治(道)和将领(将)是人心向背,是主观因素,是士气的发动机;天时(天),地利(地),则是对客观条件及物质基础的多维度考察;法制(法)则是到了上层建筑的层面,有机地把前边的四个方面连接组合了起来。
'七计'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了对'五事'的考察项目。
两者加起来基本涵盖了战争胜负的全部关键因素。
'七计'区别于'五事'的内容,恰恰是军队管理的总纲:将军要做到智信仁勇严;军队必须令行禁止,法纪严明;兵力要尽可能强大;士兵尽量训练有素,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人力物力的调度使用,要科学有序等。
接下来,孙子阐述了用兵的基本法则:要'因利而制权'和行'诡道'。
'因势制权'为的是把前期的知己知彼,要扬长避短,造成有利态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孙子兵法之“四策”“五事”“五胜”“六败”“七计”
孙子兵法之“四策”“五事”“五胜”“六败”“七计”四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译: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译: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五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译: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
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六败: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卒强吏弱,曰驰。
吏强卒弱,曰陷。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的具体内容
孙子兵法五事七计的具体内容1. 为人情节:唉呀呀,这孙子兵法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啊!说起来,孙子兵法的第一事就是为人情节。
别看这个名字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其实就是说咱们得待人接物要讲究点。
要想打好仗,首先得让自己的部下开心愉快,不然谁肯拼命啊?不行,得召集下这伙兄弟好好开个会,咱可能要和他们聊个人生哲学了。
1.1 兄弟情深:大家坐下,咱们说说兄弟一直四兄弟今天晚上打算怎么啪啪啪。
你们看我这领导是不是与众不同?就是老大有魅力!知道为什么吗?对,我就是给兄弟们搞了点好吃的好玩的。
你们说对不对?开玩笑,这个没有好汉!!简单说,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
哎哟,感动不感动?赶紧加个微信群,天天聊聊互勉互助,兄弟情深妙不可言!1.2 无私奉献:嘿,你们看这个兄弟们。
咱们可不是普通人家!情谊天地间,别是兄弟我重情重义!嗷!瞧这点,最重要的就是无私奉献了。
得为兄弟操劳,为兄弟去战斗!说实话,做兄弟真不容易,得自己当爹妈带着四个孩子,还得心甘情愿的。
嘿,兄弟们,看到任何能帮助兄弟们更好更开心的事情,赶紧踩下油门,冲啊!2. 资源运作:咱们来聊聊第二事,资源运作。
喏,这个事情可大可小!就好像我们要在战场上玩地主,得有好牌好底,要赢得开心,咱得想个办法去抓地主不是?首先得先晃眼,抓住地主的眼球,让他觉得自己非给我们这伙人不可。
然后,智斗啊,勇斗啊,抱团啊,要使出浑身解数,逼迫着他得离我们越来越近!要是不争气的博士,再升级成福尔摩斯,动动脑子,情绪高点,逼他投降就可以咯!2.1 善于占据有利地形:别着急,别着急,让我进一步和你们聊聊。
占据有利地形的事实上就是万恶的地主场!你们知道吧,要想赢地主,就得先占下地主,把地主抱在怀里!对,我们得善于占据有利地形,就是得抓住地主的牌,好好培养一下自己的小伙伴们。
对对对,要怀着好胜心,尽量不叫地主抓到牌的机会。
保持紧张情绪,争取率先起身去摸鱼,偷窥地主的底细,争取最后一把翻盘!2.2 灵活运用资源:嗨起来,兄弟们!咱们继续说说资源运用的小技巧。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深刻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交战的丰
富经验,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历代卓越的军事思想,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军事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战策;是对我国古代兵家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三计借刀杀人第五计趁火打劫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八计
暗度陈仓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
计谋的理论概括和军事谋略提纲挈领式的汇集。
总说三十六计
第二计围魏救赵第四计以逸待劳第六
计声东击西。
《孙子兵法·始计篇》:五事七计,SWOT式分析法,知胜负而后举兵
《孙子兵法·始计篇》:五事七计,SWOT式分析法,知胜负而后举兵《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是很多企业管理人才的必读教材。
全书共计13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之《始计篇》:以“五事七计,十二诡道”为主,主要讲战前的庙算,在准备出兵前通过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认为军事是国家大事,生死存亡都关于此,不可轻举妄动,要仔细省察。
《中庸》写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无论哪种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以事实为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无论在工作还是工作中,对自己不了解的知识、不擅长的领域,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谨慎发言,不轻信也不要不妄言。
举头三尺有神明。
独处之时,切记谨慎行事,违反制度以及道德伦理的事情不要做,因为即便再隐秘的事情也会有显露之时,得不偿失。
工作时,时刻保持敬畏与责任心,因为“工作之地”,就是属于我们的“死生之地”。
兵法讲求“计算”,而非诡计,知己更要知彼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用道、天、地、将、法这五个要素比较双方的优劣,探讨胜负的情形。
在企业战略、市场营销或者人生规划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模型:SWOT模型。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通过对比自己对竞争对手的这个要素,做到:既知己,又知彼,从而合理且理性决策。
一曰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道就是“国内政治”,即是“明君”与“昏君”的区别。
是一位有道明君,国民与统治者的思想以及意见一致,上下同心同德,那国民都会听你调遣,会积极支持战争。
孙子兵法(完整版)
孙子兵法(完整版)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始计第一:兵者,国之大事;经之以五事;七计索情;选将、造势;
十二诡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作战第二:兵贵神速,以快取胜;就地取食,以战养战;胜敌而益强。
谋攻第三:以谋制战,不战而胜;用兵六法;军将齐心,战无不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军形第四:先求不败,再求必胜;兵法五前提;以强胜弱,一往无前。
兵势第五:奇正结合,善变取胜;善用形势,找准节奏。
虚实第六:争取主动,避免被动;主动致人,以逸待劳;避实击虚;
集中兵力,以众击寡;形人而我无形;兵无常势,水无常
形。
军争第七: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兵不厌诈;
金鼓旌旗,进退有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兵法八诫。
九变第八:通晓九变;防患未然,有备无患;处变不惊,从容对敌。
行军第九:处军四法;相敌三十二法;兵贵精不贵多;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地形第十:地有六形;兵有六败;因地制宜,料敌制胜;爱兵如子。
九地第十一:九地之变;合利而动,兵贵神速;深入则专,死地求生;
齐勇若一,刚柔相济;静以幽,正以治;静如处子,动
若脱兔。
火攻第十二:火攻五种,因变而应;火明水强;战争无情,君慎将警。
用间第十三:动而胜人,必取于人;五间俱用;亲、赏、密;反间。
简要谈谈对五事七计的理解
简要谈谈对五事七计的理解说到孙子兵法,原先我认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起出现的,听了”得到“我才知道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计是明清才出现的,孙子兵法可要比36计早的多了。
这就有一个疑问了,孙子兵法既然和三十六计不同,那么孙子兵法到底是讲什么的?我看了华杉对于孙子兵法的解读,理解孙子兵法是讲不败的,用华杉的话说,孙子兵法不是一套胜战的兵法,是一套不败的兵法。
至于为什么,先从我之前误会最多的计篇开始写起。
我们一直崇拜打胜仗的将军,诸葛亮在我的心中尤为伟大,他用似妖的智慧,在我的心中拥有无上智者的地位,自己打三国无双的时候,就喜欢用诸葛亮,他也是我心中用“计”的典范,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木牛流马。
等等,我认为在才是智将的典范。
不过读华杉开篇便颠覆了我的认知:孙子所言之计,非智谋,计策,实为算计,考量的意思,用书上的话,就是古代的swot。
swot这个我熟,现在在工作中你不会分析风险策略,不会分析优势劣势你根本不会写研究报告书。
我们现在对于特定的项目和产品对策,做个swot挺简单,对于行军打仗,用“计”做什么?孙子讲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的科目叫“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枢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知胜,或者说知不败,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没有胜算那就不打,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通俗点说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真正的做起来往往因为利益的吸引或者心态的不平衡,我们在打仗或者做决策之前,缺少计算,拍脑袋就上。
用“五事七计”去衡量诸葛亮,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诸葛亮“计”的糊涂,他从“道,天,地,将,法”上看哪一条能够胜过魏国,他六出祁山,每次都铩羽而归也是说的过去的。
你说诸葛亮知不知道孙子的“计”呢?我认为诸葛亮知道,但是他明明知道自己”计“不如魏国,但是蜀国建国的理想,刘备的遗愿,蜀中的形势,都裹挟了诸葛亮,让他不停的北伐,才能使他自己对得起蜀国,才能保证蜀国立国的合法性,这可能对他而言是最大的”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之“四策”“五事”“五胜”“六败”“七计”
四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译: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五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译: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
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六败: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卒强吏弱,曰驰。
吏强卒弱,曰陷。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军队有六种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不是天灾而是将帅的过错造成的:凡是形势强弱相等而以一击十的叫做“走”;兵卒强横军官软弱的叫做“驰”;军官蛮横兵卒孺弱的叫做“陷”;偏将愤怒而不服从,遇到敌人而心怀不满擅自带领所属部队出战,将帅不了解他们会干甚么的叫做“崩”;将帅儒弱不严,管教不明,官兵没有规矩,出兵列阵时横冲直撞的叫做“乱”;将帅不能判断敌情,用劣势的兵力去对付优势的敌人,用弱兵去打强敌,使用队伍不会选择精锐的叫做“北”。
凡有这六种情况,都是必然要造成失败的,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不研究的。
七计: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
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