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量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版本:1.0A编制:审核:同意:密级:内部资料公布日期:目录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硬度计旳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深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度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外径千分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卡尺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厚度仪内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2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2

一、目的: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计量器具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二、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三、权责单位:技术质量部四、计量器具内部比对校准制度:4.1、新购置的计量器具或设备在使用前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外校或内部自行校准;技术质量部用校检合格器具进行核校,经评定合格,贴上标志加盖上“合格”红色章。

4.2、计量员对内校的计量器具在校准时应依据相应的内校规程进行校准,并填写《检定/校准记录》;4.3、计量员对合格计量器具贴上表明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记录计量器具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等;4.4、各部门兼职计量员在计量器具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其功能失效、损坏等现象,应停止使用,并立即送交技术质量部校准修复或更换;4.5、计量员及兼职计量员应根据《内部校准规程》对不同的计量器具在相应的时间内进行周期内部比对校准;4.6、计量器具经周期内部比对校准合格后,对合格计量器具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可供生产继续使用;4.7、送外测定器具校验周期1年;不经过校定器具,技术质量部按《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实行,并作《检定/校准记录》。

员工使用中若发现偏离状态直接找质量部计量管理员校检、维修。

;4.8、对周期内部校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进行调整或再调整,经过调整的计量器具达到合格后可供辅助生产继续使用;4.9、经再调整仍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员填写《计量器具封存、报废申请单》经技术质量部经理审核后方可报废,并办理相关手续。

4.10、公司内员工使用有关计量器具做出登记,按内部有关车间员工使用的器具培训。

车间员工使用器具培训具体如下:4.11、计量器具有关管理规定:本公司的员工在使用计量器前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培训。

员工在识别器具前要知道单位换算:1厘米(cm)=10毫米(mm)、1毫米=100丝米(um),还有其它计量知识等。

专用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专用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自制专用检具校准方法为了确保所有各部门使用的自制专用检具在有效范围内,特编制此校准方法,以便及时正确的对制专用检具进行校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校准准备工作1.1检查校准所用测量设备是否正常,是否在标定有效期内;1.2记录校准地点及校准的环境条件;1.3使用前先将检具固定在水平台上;1.4依据要求即使定期校准,各类制专用检具的校准时间为1年或使用500次(以先到为准);2.校准2.1外观检查主要依目测为主检查检具外观。

要求无磕碰、划伤,表面油漆保持完好,表面不得有锈蚀现象;如有脱漆锈蚀,必须进行除锈活动机构,动作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2.2 运动机构检查通过实际操作,检查检具各运动机构是否正常。

要求运动机构活动无卡滞现象/变形/磨损/松动。

2.3关键尺寸检查依据检具设计图纸要求,对检具的关键尺寸进行检验查。

根据检具精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要求测量工具测量精度在尺寸要求公差的1/2范围内。

并且要求测量工具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

尺寸测量时,必须按照技术要求,先确定测量基准点,按照尺寸连逐一进行测量。

2.3.1一般指导原则a.所有用于被测零件定位的定位基准在检具上的位置公差都必须限制在±0.10mm 以内。

b.检具的所有用于检测被测零件的部件包括检验销和衬套,以及用于电子测量器件的零件等,在检具上的位置公差都必须限制在±0.10mm以内。

c.用于检验产品表面轮廓特性,采用型面齐平/塞片检验的检具型块位置公差都应该限制在±0.15mm以内。

d.用于检验产品周边轮廓特性,采用周边齐平/塞片检验的检具型块位置公差都应该限制在±0.15mm以内。

e.模板在检具上的公差应限制在±0.20mm以内。

f.作为目测基准的公差应在±0.50mm 以内。

2.4记录及判定详细的作好校检记录,并根据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给出判定结果;3标识对校准合格的自制专用检具及时做好状态标识,完整填写标签内容;4处理对校准不合格的自制专用检具,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维修后的检具必须进行重新校检,对于合格检具,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对维修不合格的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申请新的检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精心整理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

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

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

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

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

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

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

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

4.2.3若送校结果不合格,则贴停用证,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

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2校准所需设备5.3校准项目本规程仅对容量示值的校准予以说明,其他的项目请参考JJG196-2006。

5.4校准点的选择5.4.1刻度吸管(0.5ml以上)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校2/10点(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计量器具校准程序

计量器具校准程序

计量用具校准程序一、目的:为使企业新购与使用的计量用具(设施),保持正确度与精准度,防止因磨损或其余偏差而影响质量判断。

二、范围:本规定合用于查验、丈量、试验设施和计量标准设施的校准。

三、职责:3.1 质量部负责检测设施、计量设施的送检、封存、启用、降级、报废、限用等管理和控制,拟订校准/ 考证计划表,成立台帐,状态表记等质量记录。

3.2 质量部查验员负责试验室检测设施的保护保护,并编制有关检测设施的操作规程和养护规程,校验规程。

3.3 质量部负责编写计量用具内部校验规程,内校员负责对企业全部计量用具进行按期校准并成立计量用具简历表。

3.4 使用部门:平时保护与异样送检,并辅助工艺工程部做好台账工作。

四、定义:4.1 免查验4.1.1 不用于产品质量上的量测,仅限于参照等使用,以及对计算数据无严格正确度要求的计量设施。

4.2 外校4.2.1 凡需校验,而本企业没法自行校验的计量设施都要外校。

4.3 新设施4.3.1 凡需校验,而购入时间不到一年新设施。

五、作业流程:5.1 校验系统需求鉴识:5.1.1 质量部应查清进料、过程、成品等各阶段查验作业所需的计量用具(设施),并依料品的特点要求审察其合用性(丈量项目、范围),并确立正确度和精准度。

5.1.2 清点与审察后,由工艺工程部成立《计量用具清单》和《量规用具简历表》。

5.1.2.1 如属于免校验者,质量部确认后贴上黄色“免校”。

5.1.3 校准周期:5.13.1 外校和内校周期: 1 年。

5.2 新购计量用具(设施)查收程序:5.2.1 需求单位:申请购计量用具(设施),填写《申购单》,总经理审批。

5.2.2 采买人员:依照《采买管理程序》订购,并于交货时通知有关部门查收。

5.2.3 查收:5.2.3.1 规格与精度的查收:如计量设施购入时,已有国家计量单位发“判定合格证”者,或供给数据切合“合格”接收,则能够“合格”查收。

不然,应送外计量校准或本企业自行计量校准。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校准操作规程》
一、校准操作的目的
校准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各类测量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以保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操作的范围
校准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计、压力表、天平、密度计等。

三、校准操作的流程
1.准备工作:确定校准的设备和仪器的类别和型号,检查
校准设备和仪器的状态和准确性。

2.执行校准: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
准操作,记录所有校准结果。

3.数据分析:对校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设备和仪器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校准报告:制作校准报告,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数据和结论。

四、校准操作的注意事项
1.校准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人员进行。

2.校准设备和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3.校准操作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操
作步骤和条件。

五、校准操作的频率
不同的设备和仪器校准的频率有所不同,通常根据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六、校准操作的记录及保存
所有校准操作的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并且保存一定的时期,以备日后查验和追溯。

七、校准操作的质量控制
校准操作必须设有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校准操作的审查和确认
校准操作的结果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确认,确认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总之,《校准操作规程》是保证设备和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是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专用量检具的校准规程

专用量检具的校准规程

专用量检具的校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自制的间隙圈、校圆圈的校准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自制的间隙圈、校圆圈的校准。

2 技术要求及校准方法
2. 1 外观
2. 1. 1 要求
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毛刺、测量面有足够的光洁度,并涂有防锈油。

2. 1. 2 校准方法:目力观察。

2. 2 尺寸和圆柱度
2. 2. 1 要求
按图纸的技术要求。

2. 2. 2 校准方法
先用环规或千分尺对内径百分表进行校准,再用内径百分表对间隙圈、校圆圈进行校准,校准位置选取距基准面1~2mm处,在360°圆周范围至少均匀选取6个点。

3 记录
3. 1 新制的间隙圈、校圆圈进行校准后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台帐。

3. 2 在用的间隙圈、校圆圈每次校准后,填写“专用量具校准检定记录”,见附录。

3. 3 校准记录保存两年。

附录:
专用量具检定记录
检定日期: 年月日名称编号型号规格检定结论检定员。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

3. 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木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

3. 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

,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

,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

4. 2仪器送校,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

,则贴停用证,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卬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借.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

,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 3仪器内校,可由技术质星科到扬子质检站进行校核。

并保存校正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

晰标识。

4. 4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

,安排定期送校各类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 一次。

4. 5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技术质量科设备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

4. 5.4操作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

检具内部校准通用规程

1.1.为保证自制检具、夹具等有效管理,并使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特制订本内部检具校准规程。

2.0SCOPE 范围2.1适用于MMK公司内部所有自制检具、夹具等。

3.0DEFINITIONS定义None 无4.0REFERENCE DOCUMENTS参考文件4.1测量仪器管理程序5.0RECORDS 记录5.1检具内部校准报告6.0RESPONSIBILITY职责6.1计量员负责内部校准工作,作好记录并发出内部校准报告。

6.2计量员负责制定内部检具校准规程,提交质量经理审核内部校准报告。

7.0PROCESS 流程7.1 人员资格要求实施内部校准人员应经过必须经过相关的仪器校验技能培训,且能熟练操作测量室各种检测设备。

7.2校准计划及周期计量人员根据《量具登记表及校验计划》要求,合理制定自制检具、夹具的校准周期,一般检具为一年,夹具为验收时一次性校准,对到期需内部校准的自制检具实施内部校准。

7.3校准使用工具及设备CMM卡尺千分尺卷尺量块大理石无水酒精防锈油等7.4校准环境要求为保证检具测量的准确性,要求内部校准时,检具需要实验室环境内放置4小时以上,以减少因温湿度而影响到测量精度。

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5℃,湿度40%-80%内。

7.5校准说明7.5.1 外观检具、夹具的使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

使用中检具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的外观缺陷。

1制造厂名或商标(自制的可以不表明这项,见图纸);2检具的基本尺寸和公差代号;3检具的用途代号(单头双极限量规可以不标志):T----表示通规的用途代号;Z----表示止规的用途代号。

4检具应经过稳定性处理,应有出厂检验报告,图纸,操作说明等信息。

7.5.2实施校准1. 为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待校检具需在实验室环境内放置4小时以上。

2. 校准仪器的选择根据被校准检具的尺寸公差选用检定仪器。

其原则为:测量仪器的分辨率是被测量尺寸公差的10 倍。

3.根据图纸标注的尺寸,对测量件关键尺寸进行校准。

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操作规程

检定游标量具标准器组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范围本操作程序用于新进库的,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测量上限至500mm,分度值为0.02 mm的游标卡尺、深度卡尺、高度卡尺、带表卡尺、数显卡尺检定、校准。

2.实施步骤2.1标准装置与被检量具同置于检定室内,室温为20℃±3℃。

平衡时间2-4小时.2.2.依据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检定游标卡尺、深度卡尺、表数、显卡尺。

依据JJG31-1999高度卡尺检定规程检定高度卡尺。

2.2.1用2级塞尺比较检定游标刻线面棱边至尺身刻线面的距离。

2.2.2用工具显微镜检定刻线宽度及宽度差。

2.2.3用粗糙度样板以比较法检定测量面粗糙度。

2.2.4用2级平面平晶或1级样板直尺检定测量面的平面度。

2.2.5用1级千分尺检定内量爪尺寸和平行度。

2.2.6用5等3级量块检定游标卡尺示值误差。

检定时使量块与量具测量面轻轻接触,并能正常滑动,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实际尺寸之差确定。

2.2.7用刀口尺以光隙法检定高度卡尺量爪和底座工作面的不平度。

2.2.8用千分尺检定高度卡尺量爪工作尺寸和测量面的不平行度。

2.2.9用塞尺和平板检测划线量爪刃口厚度,用平板以光隙法检定高度卡尺量爪工作面对底座工作面的不平行度。

2.2.10用平板及5等3级量块检定高度卡尺的示值误差.2.2.11用刀口尺以光隙法检定深度卡尺尺深和尺框测量面的不平度。

2.2.12用平板及量块检定深度卡尺的示值误差。

2.2.19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校准结果处理。

2.2.20检定完毕后,将量块清洗、擦干,然后放入干燥缸内或上防锈油放回量块盒内。

检具校验规程

检具校验规程

检具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检具校准的操作,确保检具的校准结果真实、可靠。

检具主要是指在汽车工装等行业中,用于检测车身钣金件及塑胶件的量具,其主要检测内容包括:形状、轮廓及位置度。

检具可分为分总成和总成两大类,分总成检测单个零件,总成检测多个焊装在一起的零件。

一套完整的检具,其硬件部分包括以下几部分主要结构:a) 本体结构主要包括1mm检测面、3mm检测面、0位面及检测线等部分。

b) 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主要指检具底板,由于检具精度高,要求支撑机构有足够强度、刚度,变形小。

检具底板上主要有三部分功能机构:搬运装置、测量基准装置(基准球、基准孔等)、支撑装置。

c) 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主要包括:主、次定位销、定位边。

主、次定位销主要有圆柱和圆锥两种结构形式,主定位销限制被测件4个自由度,次定位销限制被测件旋转自由度。

d) 夹紧机构e) 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样板刀、活块、检测销、划线销等。

f) 其他附件包括销座、销子连接绳,铭牌,基准保护套,色标卡等等部分。

上述机构中的本体结构、定位机构、检测机构三部分,是校准检具时,需要测量的主要部分,其计量特性决定了整套检具的质量。

2.0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在汽车工装等行业中,用于检测车身钣金件及塑胶件的检具、测量支架(以下统称检具)。

对于不同检具其计量特性的技术指标要求也有所不同,本指导书给出的检具计量特性指标仅供参考,具体计量特性技术指标(公差要求)应参照委托方要求确定。

3.0定义3.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3.2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3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3.4 检具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主要用于零件在线定性检验,对于零件上的某些极其重要的功能性尺寸,也可以利用检具进行定量检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7.2清洗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贮入蒸馏水。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小时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7.3校准操作中,称量尽可能快速,并记录、查询校准室内的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

所使用天平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称量量器的外部保持清洁干净,拿取时应戴上洗净的棉布手套。

检具校准规范

检具校准规范

宜兰汽车配件制造(平湖)有限公司编号检具校准规范版本 1.0 页次:1/3 共3页1. 目的为了使检具有效管理,并使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特制订本校准规范。

2. 范围适用于全厂范围内自制检具。

3. 检定周期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或二年,最长不超过二年。

4.设备/工具卡尺、显微镜、千分尺、量块、大理石平板、无水酒精、脱脂棉、防锈油、凡士林、三坐标5.注意事项5.1 检具的测量面不应有锈迹、毛刺和划痕等缺陷;使用中的检具不应有明显影响外观和使用质量的缺陷。

5.2 测量检具时应避免使检具表面被划伤、磕伤,造成测量误差。

5.3 取放检具的避免直接碰角其测量面,引起锈蚀,检具校准完毕,应立即清洗,擦干净后涂以不含水份且不带酸性的防锈油放置于检具室待用,存放于干燥清洁的地方。

5.4 为达到检具测量的准确性,应正确选用基准,要求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校准作业,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3±3℃,湿度控制在:40-60%。

以减少测量误差。

6. 作业流程制订校准计划实施校准检具标识校准记录存档检具修理检具报废宜兰汽车配件制造(平湖)有限公司编号检具校准规范版本 1.0 页次:2/3 共3页7.作业说明7.2 检具的检定7.2.1 外观检具的使用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

使用中检具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的外观缺陷。

(1) 制造厂名或商标(自制的可以不表明这项,见图纸);(2) 检具的品名、品号;(3) 检具的检测项目;(4) 出厂日期。

7.2.2 校准(1) 检定室环境确认:检定检具尺寸属于精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对检定室内的温度和检具在室内放置的时间、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温度23±3℃、湿度40%-60%RH)。

(2) 仪器的选择:根据被检定的检具的尺寸公差选用检定仪器,或选用其它同等准确度的仪器。

(3) 根据检具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对检具的关键尺寸进行校定。

若检具的精度、客户的要求公司内部计量单位无法满足则委外进行校定。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通用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通用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通用卡尺进行定期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通用卡尺校准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校准前准备1. 确保校准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2. 准备好校准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标准卡尺、校准块、清洁布等。

3. 校准前对通用卡尺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松动现象。

三、校准步骤1. 清洁通用卡尺:使用清洁布擦拭卡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线,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2. 校准块准备:选择与通用卡尺测量范围相匹配的校准块,确保校准块的表面平整和无损坏。

3. 校准块测量:将校准块放置在工作台上,使用通用卡尺进行测量。

记录通用卡尺测量结果和校准块的实际尺寸。

4. 误差计算:将通用卡尺测量结果与校准块的实际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测量误差。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采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进行评估。

5. 调整校准:根据测量误差的结果,对通用卡尺进行调整,使其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调整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通用卡尺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6. 重复校准:完成校准后,再次使用校准块对通用卡尺进行测量,以验证校准效果。

如果测量结果仍然存在较大误差,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和校准。

7. 校准记录:将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误差计算和调整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和校准结果等信息。

四、校准频率和要求1. 校准频率:通用卡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建议每年对通用卡尺进行一次校准。

2. 校准要求:通用卡尺的校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校准结果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校准后的注意事项1. 校准后的通用卡尺应进行保护,避免碰撞和损坏。

2. 定期对校准后的通用卡尺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松动现象。

3. 如果通用卡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测量结果不准确,应及时进行重新校准或维修。

计量器具(测量设备)校验规程

计量器具(测量设备)校验规程

检量器具(测量设备)校验规程1目的为了规范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周期,确保计量器具都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特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厂内所有计量器具的校验。

3职责和权限3.1设备部电气分部负责所有计量器具的校验。

3.2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和点检,并配合设备部电气分部进行计量器具的校验。

4工作程序4.1指针式显示表校验4.1.1校验条件1)信号发生器2)毫安表3)环境条件:现场检定4.1.2校验项目及方法1)外观检查指针是否弯曲,外壳无破损2)零点校验:首先把毫安表按正确的方法串入被校仪表与信号发生器的接线中,毫安表的负极连接被校仪表的正极,正极连接信号发生器的正极,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到毫安表的指示为4mA,被校仪表的指针应停留在起始位置,其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误差3)量程校验:再将信号发生器调至毫安表显示为20mA,被校仪表的指针应指在上限位置,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误差4)零点和量程上限校验完后分别将信号发生器调到4 mA、8 mA、12 mA、16 mA、20 mA,把被校仪表全量程五等分进行校验,被校表所指示的数值分别对应量程的0%、25%、50%、75%、100%,各点的误差不能超过允许误差,其允许误差计算公式:允许误差≤±(上限-下限)×精度%4.1.3校验要求和周期1)计算后合格的仪表贴上合格证,对于不合格的仪表可按4.1.2步骤重做一次,如果还是不合格,作报废处理2)校验周期:一年3)此方法适用于接受标准直流信号的转速表、液位表、电压表、电流表。

4.2游标卡尺校验4.2.1本方法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0.02mm、0.05mm、0.10mm,测量上限至1000mm的游标卡尺的检定。

4.2.2检定用的主要工具和检定条件1)卡尺专用量块(5等)2)刀口尺(0级)3)杠杆千分尺4)检定游标卡尺的室内温度对0.02级为20±3度,对0.05级和0.10级为20±5度,检定前被检卡尺(量块)置室内平衡温度时间对测量上限≤300mm最少为2小时,对于测量上限>300mm的最少为3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量检具校准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各种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半径规、自制圆柱塞规、芯轴和对表块的校准操作。

2 环境条件
2.1 校准室室内温度:20℃±5℃。

2.2 校准室室内湿度:≤80%RH。

3 校准准备
3.1 检查:对被校准(检定)的各种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半径规、自制圆柱塞规、芯轴和对表块等专用量检具,应用目力观察测量面是否有毛刺或赃物,并用油石打磨毛刺,用汽油清洗后再用丝绸布擦拭干净。

3.2 校准之前,用无腐蚀性的汽油将被校准量检具、校准样块、标准量检具进行清洗,用清洁的丝绸布擦拭干净,摆放在校准平板或木桌上以进行恒温处理。

3.3 恒温处理时间:
3.4 将校准(检定)过程中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及各类辅助用具准备好。

4 校准项目
4.1 外观;
4.2 表面粗糙度;
4.3 规格尺寸;
4.4 淬火硬度(新投入的量检具)。

5 校准周期:见Q/MJ—G03—13—2004《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

6 校准(检定)方法
6.1 外观:目测,工作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6.2 表面粗糙度:用粗糙度测量仪检测。

6.3 规格尺寸:
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和半径规,采用对比的方法。

圆柱塞规、芯轴和对表块,用外检合格的相应规格和分度值的外径千分尺测量。

6.4 淬火硬度:用外检合格的适用的硬度计检测。

7 校准(检定)的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