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动汽车标准项
工信部批准发布35项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用点烟器及点烟器座式电源插座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动燃油泵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控制系统(装置)技术要求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直流信号闪光器 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振动舒适性试验方法
33 QC/T 1048—2016 客车应急锤
34 QC/T 1049—2016 汽车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
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5 QC/T 1050—2016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35项汽车行业标准一览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实施日期qct1031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花键套20160901qct753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技术参数表格式qct753200620160901qct1032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20160901qct681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启动继电器技术条件qct681200220160901qct687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技术条件qct687200220160901qct224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qct224200720160901qct228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qct22811997qct22821997qct22831997qct22841997qct22851997qct22861997qct22871997qct22881997qct22891997qct22810199720160901qct10332016气压制动器外置式间隙自动调节装置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160901qct10342016汽车交流发电机用整流桥2016090110qct10352016汽车共动机用电子节气门体2016090111qct10362016汽车电源逆变器2016090112qct10372016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2016090113qct10382016汽车用发光二极管led及模组2016090114qct10392016汽车空调用阳光传感器2016090115qct162016汽车用点火线圈qct1619922016090116qct4142016汽车电线电缆的颜色规定和型号编制方法qct4141999qct73020052016090117qct4152016汽车用点烟器及点烟器座式电源插座qct41519992016090118qct1040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动燃油泵2016090119qct1041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装置技术要求2016090120qct688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qct68820072016090121qct724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直流信号闪光器技术条件qct72420042016090122qct1042201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振动舒适性试验方法2016090123qct7522016摩
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发布
电动汽车充电新国标发布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上述5项标准分别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
新版国标出台之后,如何配套这些标准、如何执行同样关键。
不过无论如何,新国标赶在2015年最后时刻压轴出台,将为2016年全年电动车和充电桩市场的发展抢先铺路。
随着新国标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整个充电行业格局也将被重新洗牌。
工信部印发锂离子电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近期印发《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旨在为全面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办法指出,申请公告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重大违法行为。
办法还规定,公告企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及时提出变更申请,经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核实后,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名称变化,企业合并、分立或兼并重组,企业产能产线发生较大变化,企业搬迁新址,其他重大变化。
新能源汽车标准
新能源汽车标准
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标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如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续航里程等。
2. 安全标准:主要涉及车辆结构设计、碰撞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如车体强度、碰撞测试等。
3. 排放标准:主要是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材料和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电池回收利用率、材料的环保性等。
4. 充电标准:主要包括充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等方面的规定,如充电接口标准、充电桩的安全性等。
5. 辅助系统标准:包括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如自动驾驶级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统一行业标准,促进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互通互联。
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工信部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工信部近日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新
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
中国政府一直提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
政策。
工信部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则是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
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举措。
二、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内容
根据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车辆在城市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要
求达到200公里以上;在快速道路上的续航里程要求达到120公里以上;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
此外,还有车重、电池组性能、
充电时间等条件要求。
三、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
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诸多积极影响。
首先,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技术条件的出台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
动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对于消费者来说,技术条件
的出台将促进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信心,
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
总之,工信部发布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更
加清晰的技术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车保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定义和分类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概述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这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规范。
本文将对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新能源汽车有更深入的了解。
2.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我国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如下: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驱动的车辆,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这一定义涵盖了直接使用电能、通过外部充电补充电能以及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的车辆,是对新能源汽车范围的明确界定。
3.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我国工信部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方式和使用燃料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3.1 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是指完全依靠蓄电池供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并以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是零排放、零噪音和无需燃油,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纯电动汽车有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是指既可以利用内部燃油发动机驱动,又可以通过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同时搭载电池和电动机的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动模式下具有零排放和静音的特点,而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又能够克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兼具节能环保和续航能力。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大众Passat GTE、宝马5系插电混动等。
3.3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FCV)是指利用氢气作为燃料,并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的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快速加注、续航里程远等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EV、HEV、FCV的政策法规及标准在汽油和石油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电动汽车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混合动力车的推广势在必行,而我们电动汽车未来的主要战略取向将是纯电动汽车,当前重点推进的是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电动汽车是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和产业相互结合的产物。
由于电动汽车相对传统汽车存在的优越性,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且在推广中遭遇到一些问题。
我国政府着眼长远,超前部署,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的自主创新。
“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
“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863计划。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今还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并逐步建立完善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使之法制化、体系化、标准化,促进电动汽车进入市场。
从国家的一系列积极扶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非常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
首先我将介绍国内近些年颁布的一些政策法规。
就我所了解的最近国家的政策有如下:2012年12月3日,工信部对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予以公示。
从名单上看,本次25个项目包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涉及江淮汽车、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和上汽集团等多个汽车上市公司。
2012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从目前的25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城市。
工信部新版39号令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检验项目标准介绍ppt课件
6.5工况循环寿命结合整车可靠性标准 进行考核
(单体、模块) 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31485-2015 6.2.8、6.3.8针刺试验暂不执行
GB/T 31486-2015
对于由车体包覆并构成电池包箱体的, 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 系统 第 3 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 方法 GB/T 31467.3-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序号 5 检验项目 标准名称 标准号 电动汽车操纵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 GB/T 4094.2件 号装置的标志 2005 备注
4.2 电 磁 兼 容 试 验 结 合 GB/
6
电动汽车仪表 电动汽车用仪表
GB/T 1983618387-2008 标准的方法和要求进 2005 行
序号 检验项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 1 部 分:车载储能装置
3
7.2B(除乘用车和 N1类车辆外的其他汽车)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 3 部
分:人员触电防护
绝缘电阻测试条件,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6.3.3电容耦合 暂不执行 9.用户手册 涉及项目暂不执行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标准号
GB/T
适用范围
E3 第 1 部 分 : 车 载 储
能装置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适用于车载驱动系统的最大工作电压是B级电压的 电动汽车(M和N类车型均适用) 18384.1-2015
GB/T
E3 第 2 部 分 : 功 能 安
全和故障防护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适用于车载驱动系统的最大工作电压是B级电压的 电动汽车(M和N类车型均适用) 18384.2-2015
工信部 混动标准
工信部混动标准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混合动力车辆标准,以下是标准概要:
1. 定义:混合动力车辆是指同时利用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以提高燃料效率
和降低尾气排放为目的。
2. 燃料经济性要求:工信部规定了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料经济性要求,包括每百公里
燃料消耗量和百公里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合动力车辆能够具备更高
的燃料经济性。
3. 排放标准:混合动力车辆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对其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和测试。
根据工信部的规定,混合动力车辆的尾气排放不能超过限值,并应具备在各种工况下保持
良好排放性能的能力。
4. 电动模式纯电驾驶能力:工信部规定了混合动力车辆在纯电驾驶模式下的最大车
速和持续行驶里程要求。
这是为了推动混合动力车辆在城市等短途行驶中更广泛地使用纯
电模式,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
5. 安全要求:工信部要求混合动力车辆在安全性能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安全气
囊配置、制动系统要求、车身强度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混合动力车辆的乘员安全性和车
辆整体稳定性。
6. 售后服务:工信部要求混合动力车辆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
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和备件供应等,以保证车辆的可靠性和持续性能。
以上是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混合动力车辆标准的概要。
具体要求和标准细节请参考工信
部发布的相关规定。
工信-20200529-工信部-关于实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知
关于实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中心〔2020〕216号各车辆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提升,平稳有序的贯彻落实国家强制性标准,经请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在《公告》产品准入管理中提前实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即在标准实施日期2021年1月1日之前,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执行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一、2021年1月1日前,《公告》管理中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第39号部令)中相关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依据标准并行。
企业申请产品准入时,可依据以上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标准进行检验检测,相关检验检测报告做为产品准入的依据。
二、在并行期间,实施以上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标准时,应分别按照标准规定的替代关系执行,即:1、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代替GB/T18384.1-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RESS)》、GB/T18384.2-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操作安全和故障防护》、GB/T18384.3-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三项标准;2、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代替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两项标准。
同时,不再执行装备中心[2019]869号《关于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热扩散乘员保护测试规范(试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要求;3、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代替《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工信部装[2016]377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考虑到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不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现阶段燃料电池电动客车仍参照执行原《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的ccc认证标准
电动汽车的ccc认证标准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认证)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强制性认证制度,适用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产品,旨在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虚假和低质量产品流入市场。
对于电动汽车,CCC 认证标准是指电动汽车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时,需要符合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具体来说,电动汽车的CCC认证标准包括了以下方面:
1. 产品性能和安全标准,电动汽车需要符合国家制定的安全性能标准,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消费者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2. 电池安全认证,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需要通过特定的安全认证,包括电池的电气性能、热稳定性、过充过放保护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3. 公共安全标志认证,电动汽车需要在车身上粘贴CCC认证标志,以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可以识别该车已通过CCC认证。
4. 车辆排放标准,CCC认证还会涉及到电动汽车的排放标准,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污染。
总的来说,CCC认证标准旨在确保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安全性、环保性和质量可靠性,对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CCC认证标准的电动汽车可以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许可,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消费者信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2022版)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2022版)一、纯电动汽车1、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2、 GB/T 18386-2017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3、 GB/T 18386.1-2021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4、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5、 GB/T 24552-2009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6、 GB/T 28382-2012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7、 GB/T 34585-2017 纯电动货车技术条件8、 GB/T 36980-2018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1、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 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3、 GB/T 19753-2021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4、 GB/T 19754-2021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5、 GB/T 32694-2021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6、 GB/T 34598-2017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商用车技术条件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系统/加氢1、 GB/T 24549-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2、 GB/T 24554-2009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3、 GB/T 26779-202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4、 GB/T 26991-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5.1、 GB/T 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5.2、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6、 GB/T 29123-2012 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7、 GB/T 29124-201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8、 GB/T 34425-2017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枪9、 GB/T 34593-2017 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排放测试方法10、 GB/T 35178-2017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气消耗量测量方法11、 GB/T 37154-201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氢气排放测试方法12、 GB/T 39132-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四、其他系统及部件1、 GB/T 24347-2021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2、 GB/T 37133-2018 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3、 GB/T 38661-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4、 GB/T 39086-2020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5、 GB/T 40432-2021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五、电驱动系统1.1、 GB/T 18488.1-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1.2、 GB/T 18488.2-2015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2、 GB/T 29307-2012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3、 GB/T 36282-2018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六、基础通用1、 GB 18384-2020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2、 GB 22757.2-2017 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第2部分: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3、 GB 38032-2020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4、 GB/T 4094.2-2017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5、 GB/T 18387-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6、 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7、 GB/T 19836-2019 电动汽车仪表8、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9、 GB/T 31466-2015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10、 GB/T 31498-2021 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11.1、 GB/T 32960.1-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11.2、 GB/T 32960.2-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车载终端11.3、 GB/T 32960.3-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12、 GB/T 37153-2018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13、 GB/T 37340-2019 电动汽车能耗折算方法14、 GB/T 38117-2019 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应急救援15、 GB/T 38283-2019 电动汽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南七、车载储能系统1、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2、 GB/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3.1、 GB/T 31467.1-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3.2、 GB/T 1467.2-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4、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5、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6、 GB/T 34013-2017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7、 GB/T 40433-2021 电动汽车用混合电源技术要求8、 GB/T 34014-2017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9、 GB/T 38698.1-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第1部分:包装运输10.1、 GB/T 34015-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10.2、 GB/T 34015.2-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2部分:拆卸要求10.3、 GB/T 34015.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10.4、 GB/T 34015.4-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4部分:梯次利用产品标识11.1、 GB/T 33598-2017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11.2、 GB/T 3598.2-2020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11.3、 GB/T 3598.3-2021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3部分:放电规范八、充换电系统及接口1.1、 GB/T 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1.2、GB/T 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1.3、GB/T 0234.3-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2、 GB/T 18487.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3、 GB/T 27930-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4、 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5.1、 GB/T 38775.1-202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5.2、 GB/T 38775.5-202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5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5.3、 GB/T 38775.7-202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7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车辆端6、 GB/T 40032-2021 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7、 GB/T 40428-202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2023工信部微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新标准
2023工信部微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新标准【1】2023年,工信部将出台微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的新标准,这一消息在车市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这一新标准将对微型电动车的规格、性能、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普及提供有力支持。
【2】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工信部这一举措的背景和意义。
微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是指车长不超过3米,额定功率不超过10kW的纯电动车辆。
由于其小巧灵巧、环保节能的特点,这类车辆在城市出行和特定用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目前市场上存在着诸多品质参差不齐的产品,一些车辆在安全性能、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影响了用户对于这类车辆的信赖度。
出台新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工信部制定新标准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微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各种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正逐渐应用于车辆中,而微型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安全性和舒适性。
新标准的出台将给企业明确了技术指导,为其提供了技术发展的方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4】在实施新标准的过程中,工信部还应该注重与汽车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形成共识。
只有达成广泛的共识,才能保证新标准的实施顺利进行。
工信部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新标准的执行力度和效果,避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违规生产,影响整个市场的秩序。
还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了解新标准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对于优质产品的消费理念。
【5】2023工信部微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新标准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升级与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
2023年1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 2023年第32号),明确了享受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公告》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申请进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见附件)。
其中,换电模式车型还需提供满足GB/T 400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标准要求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生产企业保障换电服务的证明材料。
企业自建换电站的,需提供换电站设计图纸和所有权证明;委托换电服务的,需提供车型、换电站匹配证明、双方合作协议等材料。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为过渡期。
2024年1月1日起,2023年12月31日前已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且仍有效的车型将自动转入《减免税目录》。
相关车型要及时上传减免税标识、换电模式标识,换电模式车型、燃料电池车型等按本公告要求补充相应佐证材料。
2024年6月1日起,不符合本公告技术要求的车型将从《减免税目录》中撤销。
2024年6月1日起,《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告2017年第172号)、《关于调整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中的技术要求废止。
中国电动汽车检测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检测标准一、整车性能检测1.动力性能检测:包括最大行驶速度、加速性能、爬坡性能等,以评价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续驶里程检测:在特定工况下,对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续航能力。
3.充电性能检测:包括充电速度、充电效率、充电接口兼容性等,以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是否满足标准。
4.制动性能检测:对电动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指标,以评估其制动效果。
二、安全性检测1.碰撞安全性检测:通过模拟不同碰撞场景,对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乘员保护、行人保护等。
2.电磁辐射检测:对电动汽车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以保证其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3.电气安全检测:对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进行测试,包括电气绝缘、电路保护等,以确保其电气安全性能达标。
三、环保性检测1.排放性能检测:对电动汽车的排放进行测试,包括尾气排放、噪声等指标,以评估其环保性能。
2.能耗检测:对电动汽车的能耗进行测试,包括电耗、油耗等,以评估其在行驶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可靠性检测1.环境适应性检测:在模拟恶劣环境条件下,对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
2.耐久性检测:通过长时间运行或模拟行驶一定里程后,对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耐久性能。
3.维修性检测:对电动汽车维修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包括故障诊断、更换零部件等操作是否方便快捷。
五、舒适性检测1.驾乘舒适性检测:对电动汽车的驾乘舒适性进行评估,包括座椅舒适度、空间布局、操作界面友好性等方面。
2.行车稳定性检测:对电动汽车在高速行驶和不同路况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以评估其行车稳定性是否良好。
六、智能网联功能检测1.智能驾驶功能检测:对电动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自动驾驶、自适应巡航等功能的实现情况。
2.网络通信功能检测:对电动汽车与外部网络通信的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蓝牙连接、Wi-Fi接收稳定性等方面。
最新电动汽车标准.
近日,据参与新电动车标准拟定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学会电动车分会主任陈全世介绍,首个《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已经拟定完毕,上报国家标准委审批,近期有望出台。
新标准的主要起草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的相关人士也确认了此事。
据了解,与之前的电动车标准相比,即将颁布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对电动车的诸多性能设定了严格的技术指标,如最高时速不低于75公里,续驶里程大于160公里等。
今后政府补贴参与新能源示范的纯电动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车型推荐目录》都将参照这一技术标准。
新标准贴近传统汽车技术指标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陈全世教授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除了续驶里程,其他指标都要向传统燃油汽车靠拢。
”新制定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整车动力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的性能进行明确界定,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
比如最高车速不低于75公里,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不能低于160公里,百公里能耗低于16千瓦时。
从动力性到安全性,都有严格的技术指标。
据汽研中心标准化研究所的专业人士介绍,《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将适用于M1类(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人车辆)纯电动乘用车(包括可再充电电池或超级电容器)。
与之相关的车用动力电池标准也在修订中,预计今年年底会完成。
据陈全世介绍,这项新标准的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据他所知国内推出的纯电动汽车中,仅有天津清源与哈飞汽车联手打造的电动车能达标。
标准设定之所以较严,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电动车技术研发,敦促汽车企业提升电动车研发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保证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
但是国内标准的制定也需要考虑国内的研发制造水平,有些指标还是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放松。
实际上国内目前的电动车研发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比如电池系统的放电标准国际上已经达到500伏,国内还只能达到100伏,因此新制定的标准也只要求100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7.01.0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施行日期】2017.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已经2016年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6月17日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第44号)同时废止。
部长苗圩2017年1月6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在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GB/T3730.1-2001)第2.1款所规定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不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千克的三轮车辆。
本规定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并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准入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新能源车电池强制标准
新能源车电池的强制标准包括多项国家标准,如GB/T 31485-2015、GB/T 31467.3-2015 和GB 38031-2020等。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国家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电性能要求、循环寿命以及测试方法等方面。
具体如下:
1. GB/T 31485-2015: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 GB/T 31467.3-2015:涉及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3. GB 38031-2020:专门针对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安全要求。
此外,还有针对特定车型的电池安全要求,例如GB 38032-2020 针对电动客车的安全要求。
同时,根据工信部的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性、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国家及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标准清单
GB / T 24347—2009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GB / 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GB / 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GB / 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B / T 18385—2005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测量方法
—燃料电池汽车标准—
GB / T 24549—2009
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
GB / T 24554—2009
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 / T 816—2009
加氢汽车技术条件
—储能装置、电机及充电等标准—
GB / 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
GB / 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GB / T 18388—2005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GB / 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已发布部分电动汽车国家及行业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 基础标准—
GB / 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 T 1958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GB / 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4项国家标准发布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4项国家标准发布龚欣【摘要】日前,工信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的4项国家标准,并将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电动车产业化步伐的标准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这4项标准分别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期刊名称】《电动自行车》【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1页(P22-22)【关键词】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充电接口;充电用连接装置【作者】龚欣【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2日前,工信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的4项国家标准,并将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电动车产业化步伐的标准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这4项标准分别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这些标准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起草。
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电动车产业化,但相关标准不完善一直被视为电动车产业化的障碍。
其中最经常提及的就是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没有统一标准,同一家企业卖给国内不同地方的电动汽车都要和各地方执行的标准分别对接。
比如在北京要采用国家电网的标准,而在深圳要采用南方电网的标准。
这些标准颁布后,国内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接口将统一化,同时将大大减小目前各地充电站的建设难度。
工信部相关人士表示,这4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标准支撑,对健全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汽车标准化委员会
二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架构
整车
试验方法 技术条件 通用基础性、安全性、互换性
电机 及控 制系
统
蓄电 池
充电 系统
电气 接口
电动汽车技术标准体系
二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已发布的标准
目前制定并由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 42项,包括国标31项,行标11项。 (不含电摩6项)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与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2010年12月26日
汇报提纲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正在开展的EV标准化工作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工业与信息化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汽车行业标准(QC)
汽车国家标准(GB)
辆分标委制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依据这些标准共有200多款电动汽 车上了公告。
➢ 在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化、企业和产品准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直接补贴
等工作中,电动汽车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 配合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联合电力部门研究制定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的标准。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小结
➢ 初步建立了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初步满足了政府对电 动汽车管理的需要,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管理规则 》提供了标准支撑,同时,也成为国家863项目 等科研立项和验收的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共有委员32人,来自电动汽车整车企业、动力蓄电池企业、电机企业、 电动摩托车企业、检测机构、高校和研究所等。
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14/SC27
混合动力汽 燃料电池汽 驱动电机 动力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信部: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表)
标准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积极会同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委,组织汽车、电力、电工等相关行业企业不断推进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75项,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各领域。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可以基本满足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发展的需要。
在加强国内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推动全球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协调发展。
在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的电动汽车安全(EVS)和电动汽车与环境(EVE)两个工作组中担任副主席,承担着电动商用车和整车防水安全等内容的制定工作。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我国的直流充电方案已和美、日、欧等共同成为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并正在主导《电动汽车换电站》系列国际标准的起草。
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发布了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充换电站等30多项标准,直接带动了相关国际标准的立项和制定。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已基本处于国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