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合集下载

唐诗之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唐诗之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唐诗之杜甫: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之花”和“诗圣”。

他以抒发国家兴衰,慨叹人民苦难和对自然景物的抒怀见长。

其中,他的诗篇《咏怀古迹·其一》被誉为杜甫最为著名的诗篇之一。

本文将从诗歌的形式特点、主题意境、以及阐述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三个方面来探究《咏怀古迹·其一》。

诗歌的形式特点《咏怀古迹·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六十个字,共二十八句。

每句长度控制得较短,较为朴素清新,细致描绘了题材所涉及的饱含情感、历史沉淀与景色秀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诗中以“吾”、“我”自称,让诗歌显得更加真实,并且是通过感性认知引导读者阅读,突出抒发诗人自己面对这些古迹与景物时的心情、感受。

主题意境《咏怀古迹·其一》通过描述各种建筑古迹和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怀旧之情和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悲哀之感。

全诗描写了江南之秀、蜀地之旧、华夏之地、西方之天、总之全篇描写的都是美好古迹或佳景。

但在这些美景之后却难以掩盖历史沉淀和文化损失。

例如诗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把古老的龙城、“飞将”神话与胡马被突厥骑兵劫掠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关切和对诸多文化瑰宝的留存之于忧虑。

另外本诗中,杜甫也表达了对国家领袖的纯朴信仰。

全诗末尾,“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口开河,放言山海之间”,也把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最终扩展为国家、社会、文化的层面。

可以看到,杜甫将“咏怀”二字融入一体,以自然景色和人文事物来关照人生大道。

没有谈论贪欲与功成名就,只抒发出自然中万物的神韵之美。

历史意义《咏怀古迹·其一》是通过眼前所见,锤炼出了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

杜甫在文章中对著名古迹和历史人物留有一份忧患与留恋,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同时也使读者懂得理解并善待自身所处的时代。

杜甫表达的“咏怀”不仅是对自然景观和人文事物的赞美,更是对历史事物和社会现象深思的层次。

咏怀古迹?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咏怀古迹・其一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关。

[译文]
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关。

[鉴赏]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写庾信晚年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咏怀古迹(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甫《咏怀古迹(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甫《咏怀古迹(一)》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咏怀古迹(一)支离东北风尘际 [1] ,飘泊西南天地间 [2] 。

三峡楼台淹日月 [3] ,五溪衣服共云山 [4] 。

羯胡事主终无赖 [5] ,词客哀时且未还 [6] 。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7] 。

【注释】[1]支离:犹流离。

东北:指中原地区,与下“西南”相对。

自蜀言之,中原则在东北。

风尘:指战乱。

际:适当其时。

此句乃追忆安史乱时,自己在中原地区的流离生涯。

咏怀古迹其一诗歌鉴赏

咏怀古迹其一诗歌鉴赏

咏怀古迹其一诗歌鉴赏好,咱们今天聊聊《咏怀古迹其一》这首诗。

说实话,这首诗真的是个好东西,它就像一杯清茶,喝上一口,满嘴都是古风古韵的味道。

诗里描绘的景象,让人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

哎呀,想象一下,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山水之间吟诗作对,那画面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这首诗提到的那些古迹,简直就是历史的见证啊。

想想那些高耸的山峰,巍峨的古城,真的是让人心生敬畏。

每一块石头,似乎都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就像老话说的,“千年一瞬”,那些历史的积淀在这里凝聚,真的是让人感叹不已。

现代人忙忙碌碌,回头看看,哎,这些古迹真是让人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宁静。

你说,咱们总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奔波,偶尔停下来看看这些古老的东西,心里总是能得到一丝慰藉。

再说这首诗的语言,简单又有力。

诗人用的字句,像是在耳边轻声细语,真是让人感觉很亲切。

那些描写景物的词语,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你能想象吗?一座座古老的庙宇在晨曦中泛着金光,远处的山峦像是被晨雾轻轻拥抱,真的是美得让人心醉。

就是那种清新的空气,仿佛能洗去所有的烦恼,真的是令人陶醉。

还有那种细腻的情感,诗人不仅仅是在描述外面的世界,更是在表达内心的感受,带着一丝惆怅,仿佛在追忆逝去的时光。

而且这首诗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那些古迹虽然美丽,却也带着几分沧桑。

诗人用那种淡淡的叹息,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些逝去的岁月。

哎,时光如水,一去不复返,古迹在,心情却总是难免萧索。

正如古人所言,“人生如梦”,这份感慨,真是让人无比共鸣。

想想我们自己,多少年过去了,身边的变化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古迹却依然屹立不倒,给人一种莫名的安慰。

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这首诗真的是让人感触颇深?就像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温暖和惆怅。

仿佛在和古人对话,听他们讲述那段历史,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种敬意。

这样的诗,真的是让人陶醉,越读越觉得有味道。

咱们再来聊聊这首诗的魅力。

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赏析:这首是主要通过自身的遭遇来咏怀。

从“支离”、“漂泊”里写出自己遭遇的不幸,从“淹日月”、“且未还”里写出思乡之情。

结合“羯胡事主”来感慨时事。

从瘐信的身世联想到自己,并以瘐信自比,自伤漂泊。

以瘐信因侯景之乱淹留北魏,自己因安史之乱漂泊西南,写出同样不能返回家园的无奈何故国之思强烈。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赏析:这首诗咏宋玉。

对宋玉身前的不得志深表同情,恨不能与他同时而生,同写悲情。

对他在文学上的贡献级加赞颂,引以为诗。

深刻的理解“云雨荒台”的讽喻意义,并以此具体描绘他的“风流儒雅”。

将楚宫德泯灭于宋玉的文采有存作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他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对他变现了深深的敬意。

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更是千古名句,体现出了作者雄厚的文学功底。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

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只因元帝昏庸按图招幸宫女,而昭君不肯行贿,招致遗骨塞外,即使思念故国,也只有月夜归魂,抱憾终生。

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怨。

当时唐朝依靠回纥来平定安史叛军,回纥骄横,唐朝被迫用公主下家来结好回纥,临别时,公主哭道:“国家事重,死且无憾!”肃宗流泪而还。

诗人写昭君怨,正是借来表达宁国公主的怨恨。

二是感恨自己遭遇。

元帝昏庸不识美恶,令昭君远嫁塞外,与诗人因忠谏而遭贬斥的遭遇相符。

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

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

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咏怀古迹;其一》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

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二》、《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四》、《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唐诗代表作品赏析》。

【原文】《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解】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

风尘:比喻战乱。

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

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

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

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翻译】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唐诗《咏怀古迹》赏析

唐诗《咏怀古迹》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①赴:奔赴。

形容群山连亘,势如快马奔赴。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宫人,竟宁元年(前33)被遣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

村:昭君村,据说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

②紫台:紫宫,指汉宫。

连:这里是联婚的意思。

朔漠:北方沙漠,匈奴所居。

青冢(zhǒng):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传说“胡中多白草,王昭冢独青,号青冢”(《归州图经》)。

③省识:察看。

春风面:美貌的容颜。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命画工描绘宫女容貌,按图召幸,昭君不肯贿赂画工,遂被画工将画像点破,不得召幸。

后匈奴单于入朝求亲,元帝按图遣昭君前往。

临去时元帝召见昭君,方知容貌为后官第一,但已后悔莫及。

环佩:古时妇女佩饰,代指昭君。

④胡语:胡音。

指昭君既嫁胡人,其琵琶亦自演奏胡音。

《琴操》:“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曲中论:在乐曲中寄托情怀。

既点明昭君怨恨流传千载,也含蓄地说明了诗中也寄托着诗人不为朝廷所用、长期漂泊的怨恨。

[译文]千山万壑的体势好像要奔赴荆门山,在荆门山下还有王昭君出生和生活过的山村。

她一离开汉宫就直奔北方大漠,如今只留下了被黄昏暮色所笼罩的一座青冢。

(元帝)仅凭图像哪能知青春美貌,王昭君空虚的魂魄也会随着环佩响声在月夜归来。

王昭君千余年用琵琶弹出胡人的曲调,分明从曲子里能体味她的怨恨。

[简析]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起句不凡,但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些出人意外,由此可见昭君在诗人心目中的分量,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郑重地写她。

颔联诗人只用简短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雄浑有力,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颈联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尾联则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

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原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代-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翻译: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古诗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宋词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 )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

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

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

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

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

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翻译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翻译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翻译杜甫曾经在安史之乱之后,流落到四川成都。

后来他打算顺江而东,回到故乡。

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滞留在夔州。

在这夔州期间,他写了五首《咏怀古迹》。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

杜甫表面上是平调这些古迹,赞颂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但实际上杜甫是咏史伤怀,借历史名人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寄寓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这五首诗,因为写的确实出类拔萃,所以历代解读得比较多。

但是,其中有一些解读也确实让人费解。

如第一首诗: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专家认为,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

在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不知道大家看出问题没有。

首先我觉得,支离二字并不是流离失所的意思。

支离的意思是支离破碎,一般指国一般是形容国土不算完整的意思。

其次,东北也不是指杜甫所在的夔州的东北方,即关中一带。

这个东北应指全大唐的东北,就指安禄山所占据的燕京一带。

安禄山、史思明占据大唐东北,发动叛乱,使得大唐国土不再那么完整而变得支离破碎。

我们知道,安禄山史思明部队一直打到了长安,迫使唐玄宗都得带着宫妇左右,逃离到西南的四川一带避难。

第三,风尘就特指战乱,与第三联的羯胡事主终无赖遥相呼应。

通过上面三点的分析,我们知道首联并不仅仅是概括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

杜甫其实是由国家写到个人,国和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

如果首联仅仅是杜甫哀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如意,那么这首诗的思想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杜甫在首联其实揭示了这样一个现状:人们生活遭遇这样大的灾难,其实是因为国家变得支离破碎。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解】: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

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

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

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

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

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

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韵译】: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评析】: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

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杜甫曾经在安史之乱之后,流落到四川成都。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一)

• 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 历史沧桑之感)(1分)。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 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亦可 分析“空”“压”“来”“入”等的炼字之妙)(2 分) • 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 (1分)诗人用典,悲叹北宋统治者不吸取陈后主荒 淫误国的历史教训。(2分)
•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 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 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 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 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 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 一个“空”字,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 情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 出塞曲
• • • • • • • •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如果你不爱听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英雄骑马壮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谁说出塞歌的调子太悲凉 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 骑马荣归故乡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弄清史实 •2·体会感情 •3·分析技巧
《咏怀古迹》是一组 七言律诗,借古迹 来抒发诗人的心怀 共五首,每首各咏 一古迹,依次是 庾信故居 宋玉故居 昭君村 先主庙(刘备) 武侯祠(诸葛亮)
• 听录音, 划分节奏
节奏划分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青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三怨:画师无耻,元帝昏庸。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word版】.doc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word版】.doc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1.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创作背景】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

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朝: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注释⑴支离:流离。

⑵羯胡:指安禄山。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鉴赏《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是第一首。

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此‘咏怀’也,与‘古迹’无涉,与下四首,亦无关会。

”意思是《咏怀古迹》借古迹以抒己怀,专咏古迹,合则为组诗,分则为咏怀。

首言庾信,次及宋玉、王嫱,皆叹其才之不得用;咏蜀主刘备与诸葛武侯,感君臣际会之难;通过怀古,抒发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内心感受。

“支离东北”、“漂泊西南”,直指诗人最痛心之处,概括了无数离乱痛苦和无限愁肠。

“东北风尘”指安史之乱;“西南天地”指逃亡蜀中。

三四句承上,正面抒写“漂泊之感”。

“三峡楼台”,说夔府山居,“淹日月”,写久滞无聊。

夔南五溪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之地,因此称“衣服共云山”。

久滞异地,无限痛楚,却冠以“楼台”、“日月”、“衣服”、“云山”的轻松之词,这是以乐写哀的手法。

五六句宾主双关,以流水对句,转入时事。

“羯胡”句追述安禄山叛乱。

“词客”句以词客自比,并连带下文庾信,写自己漂泊西南。

七八句承“哀时”,以庾信作结。

庾信之“萧瑟”代指杜甫自身之萧瑟;庾信之“暮年”实为杜甫之暮年;“词客”之“暮年”只有“诗赋”可慰“平生”,这是自慰,自哀,诗人正是从咏古中以述怀,庾信以其绝世之诗赋“动”其“乡关”之思,杜甫也正是以其绝世之诗歌“系”其“故园”之心。

咏怀古迹其一 注释译文鉴赏

咏怀古迹其一 注释译文鉴赏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释:
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此明指南朝梁的侯景,暗指胡人安禄山。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名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鉴赏:
本篇为«咏怀古迹»组诗之一。

诗的前四句哀叹自身身世,抒发晚年漂泊的悲苦,后四句引羁留北朝的诗人庾信自比,暗写作者对故国之感和乡关之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
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解
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