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事件,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增强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伟大胜利。
三、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事件的时间、过程和影响。
2. 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分析问题,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
2. 如何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影响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提出观点。
3. 比较法:让学生对比不同历史事件,发现规律。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
5. 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六、教学步骤:1. 鸦片战争: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让学生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了解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探讨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 甲午中日战争: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战争和条约中认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
不能忘记的屈辱六年级品德教案
3.[播放视频:南京大屠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对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还有哪些了解?为什么中国会不断地遭受凌辱和侵略?面对欺侮,当时的中国人是什么态度?这段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引导学生参考教材表格“记下历史事实”,将自己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的了解写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感受。
小结: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浩劫。不只是圆明园,那一时期还有无数个园林遭到毁坏,众多的国宝流失。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些曾经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时,它们向我们传递着什么?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板书:以史为鉴)
活动二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播放视频:九·一八]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从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境况到命如草芥的生存境况交流研讨。(板书: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小结: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除了鸣警笛,每年到了“九·一八”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到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九·一八”博物馆、召开报告会等纪念活动,用各种方式牢记国耻,从民族的血泪中汲取力量。
小结:无论是“九·一八”的屈辱,还是“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日本军国主义屠刀制造的段段血腥历史,成为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唯有建设自己强大的祖国,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板书:强我中华)
教学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讲解中国历史中的屈辱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严肃性和屈辱对国家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铭记历史的情感。
1.2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中的屈辱事件,理解这些事件对国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章:鸦片战争2.1 课程内容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南京条约3.1 课程内容讲解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南京条约的签订背景和内容,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甲午中日战争4.1 课程内容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甲午战争的历史,学生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辛丑条约5.1 课程内容讲解辛丑条约的签订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5.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辛丑条约的签订背景和内容,学生讨论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第六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1 课程内容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6.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观看历史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学生观看相关历史资料,讨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七章:辛亥革命7.1 课程内容讲述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7.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不能忘记的屈辱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设计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
让学生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史事,勾画地图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在清代末期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认识祖国山河破碎,满目沧桑的情形。
2.通过体验感悟,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破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
知道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要牢记历史,正视历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谈自己的体会。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课时:3课时课前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展示地图文中图画生:预习教材,收集清末割地、租界及人民百姓受到耻辱的资料,了解中国国宝流失国外的情况。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设计容桂红旗小学叶颖春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
让学生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教学理念:由于本课书是关于历史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太清楚,但学生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七子之歌并不陌生,也比较容易从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关信息。
更重要的是,这些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史实的信息和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及呈现,恰恰也正是我们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捕捉历史痕迹、探究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契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材内容:《不能忘记的屈辱》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需二个课时)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以前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增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个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水平。
这个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以前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实行英勇反抗的原因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理念: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持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水平,发展他们各自的个性。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仅仅教育的指导者,意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3.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真理接受者。
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而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第一章:屈辱的定义与理解1.1 导入:介绍屈辱的概念和重要性1.2 讲解屈辱的定义和特征1.3 分析屈辱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4 案例分享:历史上的屈辱事件1.5 小组讨论:探讨屈辱的理解和认识第二章:屈辱的历史事件2.1 导入:介绍屈辱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2.2 讲解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事件2.3 分析屈辱事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2.4 案例分享:屈辱事件中的英勇人物2.5 小组讨论:思考屈辱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第三章:屈辱对个人的影响3.1 导入:探讨屈辱对个人的心理影响3.2 讲解屈辱对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影响3.3 分析屈辱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3.4 案例分享:个人面对屈辱的经历和应对方法3.5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屈辱的感悟和成长第四章:屈辱对社会的影响4.1 导入:分析屈辱对社会的影响4.2 讲解屈辱对国家尊严和社会稳定的影响4.3 分析屈辱对社会团结和进步的影响4.4 案例分享:社会屈辱事件的应对和影响4.5 小组讨论:探讨社会对屈辱的应对和反思第五章:面对屈辱的应对方法5.1 导入:介绍面对屈辱的有效方法5.2 讲解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的方法5.3 分析积极应对屈辱的策略5.4 案例分享:成功应对屈辱的个人经历5.5 小组讨论:分享面对屈辱的感悟和方法第六章:教育和反思屈辱6.1 导入:强调教育在记忆屈辱中的作用6.2 讲解教育对屈辱记忆的重要性6.3 分析如何通过教育传承屈辱记忆6.4 案例分享:教育屈辱记忆的成功案例6.5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反思屈辱第七章:媒体与屈辱记忆7.1 导入:介绍媒体在传播屈辱记忆中的角色7.2 讲解不同媒体形式对屈辱记忆的影响7.3 分析媒体传播屈辱记忆的优缺点7.4 案例分享:媒体传播屈辱记忆的成功与失败7.5 小组讨论:讨论媒体在传播屈辱记忆中的责任与挑战第八章:文化认同与屈辱记忆8.1 导入:探讨文化认同与屈辱记忆的关系8.2 讲解文化认同对屈辱记忆的影响8.3 分析如何通过文化认同传承屈辱记忆8.4 案例分享:文化认同在屈辱记忆中的作用8.5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通过文化认同强化屈辱记忆第九章:屈辱记忆与国家认同9.1 导入:介绍屈辱记忆对国家认同的影响9.2 讲解屈辱记忆在国家认同中的作用9.3 分析屈辱记忆对国家凝聚力的影响9.4 案例分享:屈辱记忆在国家认同中的运用9.5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屈辱记忆强化国家认同第十章:面向未来的屈辱记忆10.1 导入:强调屈辱记忆对未来决策的影响10.2 讲解如何从屈辱记忆中吸取教训10.3 分析屈辱记忆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意义10.4 案例分享:屈辱记忆在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中的作用10.5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面向未来,正确理解和运用屈辱记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屈辱的定义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屈辱的概念,认识屈辱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历史上的屈辱事件。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祖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体验身为华夏儿女的悲愤之情,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与愿望。
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从生活中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
知识:知道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了解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掠抢,残害生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教学流程:一、活动一:孩子回归1、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读2遍)。
2、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祖国曾拥有过辉煌,也饱受过屈辱,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感受祖国屈辱的历史?(板书)3、让我们翻到书本p30,请你仔细观察1985年的这幅地图,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再观察后面两幅地图,你又发现了什么?(1、香港、澳门被占领;2名字的变化—回归后国家一国两制)4、我们的国土,不仅仅是香港、澳门曾经被外国列强侵占,这五个地方也曾被占领(课件,齐读)爱国人士闻一多先生曾把这五个地方和香港、澳门一起比喻成七个离开祖国怀抱的孩子,并写了一首组诗“七子之歌”,让我们跟随熟悉的旋律走进澳门,视频:(七子之歌)5、听着孩子一声声呼喊“母亲,母亲”,你有什么感受?6、离家的孩子是那样渴望回到妈妈的怀抱,1997年7月1日漂流在外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了(视频:香港回归。
配音: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的时候,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两年之后,澳门也回归了)。
二、活动二:追溯历史1、香港和澳门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会被英国和葡萄牙整整占领100多年?(1、清朝康熙时期国家重视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活动那时经济较繁盛,手工业也发达,清朝末期政府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就如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大,经济慢慢落后,科技不发达2、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当外国列强入侵时他们不知道带领人民反抗,只知道投降,逃跑;3、英国的鸦片流入中国后,很多中国人都在吸食鸦片,你知道吸食鸦片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吸食鸦片的人会感到浑身无力,大脑的思维能力下降,整天都想睡觉)——东亚病夫,这样的人有力量来反抗吗?道光皇帝命令林则徐在虎门毁英国200多万斤鸦片,此举行动遭到英国政府的强力反对,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了,(视频:《鸦片战争》)三、活动三:山河破碎1、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1)、(出示《南京条约》齐读,质疑: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它的不平等),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了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在紧接着的几次战争中,中国政府被迫与他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竟达1000多条(课件)。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名称和主题:“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历史的屈辱我们不能忘记引发学生对屈辱历史的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思考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第二章:屈辱历史的回顾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事件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情感2.2 教学内容: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事件,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介绍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影响和痛苦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展示屈辱历史的情景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第三章:屈辱历史的反思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屈辱历史的反思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屈辱对个人的责任和使命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屈辱历史的原因和教训强调个人对国家历史的责任和使命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享对屈辱历史的反思和思考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的反思和思考情况第四章:屈辱历史的记忆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屈辱历史的记忆和认识引导学生珍视历史,传承历史记忆4.2 教学内容:介绍屈辱历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强调记忆历史的重要性,传承历史记忆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展示屈辱历史的情景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第五章:屈辱历史的启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从屈辱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未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屈辱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享对屈辱历史的启示和感悟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的启示和感悟第六章:屈辱历史的传承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屈辱历史的认识和传承意识引导学生将屈辱历史作为前进的动力6.2 教学内容:强调屈辱历史的重要性和传承责任引导学生将屈辱历史融入个人成长,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力量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屈辱历史,将其作为自身成长的动力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对屈辱历史传承的认识和计划第七章:屈辱历史的教育意义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屈辱历史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增强历史责任感7.2 教学内容:分析屈辱历史对个人和国家教育的意义强调从中汲取教训,增强民族凝聚力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屈辱历史对个人和国家教育的价值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对屈辱历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体会第八章:屈辱历史与民族精神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屈辱历史,为民族复兴努力8.2 教学内容:探讨屈辱历史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强调弘扬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民族精神在屈辱历史中的体现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对屈辱历史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体会第九章:屈辱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抗争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屈辱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抗争引导学生认识文化抗争在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9.2 教学内容:分析屈辱历史背景下文化的抗争现象强调文化抗争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意义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屈辱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抗争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对屈辱历史背景下的文化抗争的认识和体会第十章:走向未来,书写新的历史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未来,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引导学生从屈辱历史中汲取教训,书写新的历史10.2 教学内容:强调屈辱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引导学生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10.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思考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分享对未来的展望和行动计划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对未来展望和行动计划的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重点关注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历史屈辱的思考。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
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很多考生对于如何写教案总是很头疼,教学目标究竟如何制定,教学重难点如何定位,教学方法如何选择,教学过程如何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的确都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和准备。
今天,查字典文档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不能忘记的屈辱》的完整教案范例,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教学目标1.体会中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
2.学会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学会从生活中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
3.知道近代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
4.知道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抢掠,残害生命,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近代中国曾遭受过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山河破碎;知道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烧杀抢掠,残害生命,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难点】体会中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搜集材料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运用谈话法进行导入。
导入实录: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去重温,去铭记。
环节二:新课讲授1.破碎的山河组织学生课下通过各种途径(电影、电视、报纸、书籍、向周围人询问等)搜集关于香港的历史。
(1)课上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三幅地图地图分别为1985年、1998年、2002年香港、澳门的名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感悟到什么?让学生通过读地图,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从变化中认识和了解中国曾遭受列强侵略的那段苦难史。
(2)播放七子之歌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诗歌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描述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并侧重引导学生体验失去国土的屈辱和愤慨。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设计大营盘中心小学:康慧敏教学目标:在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从图片、文字、影片等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我们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
教学准备:清末中国签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圆明园被掠夺、焚烧前后的照片、视频、文字资料,被掠夺的中国国宝的图片教学过程活动一话说不能忘记的屈辱让学生回忆中国的屈辱,引出历史留下了一段让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屈辱!”板书课题:不能忘记的屈辱活动二感受破碎的河山1.回顾过去:观察三幅图,感受中国曾经受过的屈辱。
2.观看《南京条约》的不平等内容。
让学生谈从哪儿看出了不平等?感受到了哪些屈辱?学生谈感受3.师:这该是怎样的一段屈辱啊!不平等条约何止一个《南京条约》啊!仅仅1856年5月28日到6月27日,就签订了这样几个不平等的部分条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4.看你们这样愤慨,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和同学们说说,来,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生四人小组交流。
5.观察《时局图》,谈感受。
6.小结:是啊!每个中国人都和你们一样,读到旧中国的这段近代史,总让人感到揪心的痛,对于华夏子孙而言,这是一段无法言表的屈辱。
可对于帝国主义而言,当时的中国遍地是黄金,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他们都想来分一口,他们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狼藉。
这其中留给中国历时一百多年的最大的一次浩劫,就是震惊世界的“火烧圆明园”。
活动三被掠夺的财产1.点击课件(出示“圆明园”全景图)这就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对圆明园这样描述:“在世界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短片,穿越时空,走进150年前的圆明园。
播放《火烧圆明园》2.这些就是被帝国主义强盗们抢夺走的极少的一部分“国宝”。
(点击课件)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珍宝,而这些珍宝居然出现在国外的博物馆和拍卖会上。
更令人悲哀、屈辱的是我们国家还要花巨资购买这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宝。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能忘记的屈辱》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不能忘记的屈辱》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屈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故事、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学会思考和分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一些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认识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会分析历史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国家和民族振兴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认识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屈辱。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故事、资料等,直观展示课文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用于教学过程中。
3.学生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它们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呈现(10分钟)分组呈现课文内容,每组负责一个部分,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屈辱事件的具体情况。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五一中心小学马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能力:学会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典型材料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初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全面认识事物及辩证地看待问题等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从图片、文字、影片等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我们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
教学难点:分析清末的对外阻挡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在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在历史上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但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饱受列强的欺侮。
中国人民开始在屈辱中抗争,在艰辛中求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有关清朝的中后期的社会现状。
二.七嘴八舌话鸦片1.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出示罂粟花图片)2. 师:大家觉得这花怎么样?生1:这花真漂亮!生2:它们的色泽真艳丽,太美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罂粟花。
3.师:这确实是被人们誉为天底下最美丽的花,也是引人走入地狱的死亡之花——罂粟花。
这么美的花,为什么被称为“死亡之花”呢?4.师:的确:这些鸦片,大麻、海洛因等毒品就是从这美丽的罂粟花中提炼出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至少有97.3万人在吸毒,毒品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危害。
同学们,毒品给人们的身心,家庭带来的危害,你们听说过吗?(课件出示人们吸食毒品后的图片)5.师:是的,明知它是毒品,可吸食毒品的人却为它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无法自拔。
而最早的毒品就是鸦片,鸦片是怎样叩开中国的国门,让我们翻开P48,小声读读、看看48面。
点生回答:英国人为什么要走私鸦片?生1:英国人发现可以从走私鸦片中牟取暴利,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师补充:当时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2019年整理】山东教育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史事,勾画地图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在清代末期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认识祖国山河破碎,祖国国宝被掠夺,满目沧桑的情形。
2.通过体验感悟,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破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
3.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要牢记历史,正视历史,学习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收集清末割地、租借地、租界、圆明园国宝的资料。
教师:课件。
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谈自己的体会。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教案主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记住历史上的屈辱?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历史上的屈辱事件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公民意识。
3.探讨如何通过记住历史的屈辱来促进和平、团结和发展。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系列历史上的屈辱事件的照片和影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随后进行简短的讨论:1.你还记得这些事件吗?你听说过这些事件吗?2.为什么这些事件对人们来说很重要?他们为什么不能被遗忘?第二步:学习与探讨(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包括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等。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分享。
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这个事件为什么被认为是屈辱的?它对当事人和相关国家有什么影响?2.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事件对他们的未来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3.这个事件是如何影响我们现在的社会和国家的?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第三步: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进行全班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我们应该记住历史上的屈辱?有哪些好处?2.忘记历史的屈辱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3.为什么有些人选择忘记和否认历史上的屈辱?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第四步:总结与延伸(20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观点,并帮助学生回顾和归纳他们的思考。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延伸阅读或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上的屈辱。
最后,鼓励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记住历史的屈辱来促进和平、团结和发展。
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小组展示的评估。
2.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深度评估。
3.学生填写教师提供的反思问题表。
教学资源:1.历史事件的图片和影像材料。
2.学生分组研究的相关资料。
3.各种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历史上的屈辱事件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并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屈辱。
不能忘记的屈辱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
(播放短片)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3、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
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
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
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4、小组讨论。
5、作业设计: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第二课时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1、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
这一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
《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案》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 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1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教学目标【活动目标】1.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于一旦的沧桑,知道当代中国遭受屈辱体现了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 了解历史史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落后就要挨打,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还不能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历史事件。
授课前我们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收回的问卷看,很多孩子对中国近代史了解的较少,例如,我们大人们所熟悉的《金色的鱼钩》、《草地夜行》、《丰碑》等课文,孩子们却不知道,究其原因,原来这些跟近代史相关的课文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都没有出现。
没有相关的知识与情感的铺垫,对我们的授课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力求以大量的课前中国近代史主题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于一旦的沧桑,感受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感受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教学过程4.1 【导入】活动一:微课引路,惊叹辉煌1. 上课开始,老师先请大家来观看一段微课视频。
2 . 你们猜出这座如梦如幻的仙境是哪儿吗?(板书圆明园)3. 圆明园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一座“万园之园”,你如何理解万园之园?4. 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建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他的辉煌壮观令世人大开眼界,法国著名大文豪雨果先生也由衷地赞美它。
(课件出示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上半段)5. 雨果先生的这封信点明了圆明园在世界文化史上的艺术价值,让我们一起齐读这段话,读出中国人的自豪!(学生齐读)(设计意图:以当下的时事政治为话题,能引发学生的关注。
微课把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量,减轻学生查找资料的负担。
)【讲授】活动二:历史再现感受屈辱1. 能徜徉在这么美的园林中是何等的享受,现在我们若去北京旅游,我们站在圆明园的大门,见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
(完整word版)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
这一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学习目标: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理念: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他们各自的个性。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只是教育的指导者,意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3.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真理接受者。
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而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
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4.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材分析: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
这一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他们各自的个性。
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只是教育的指导者,意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3.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真理接受者。
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而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
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4.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
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
现在,就让我们回顾过去,走进历史。
(播放短
片)(设计理念:让学生通过短片直观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对我国的历史有初步认识)
二、活动一如今的香港和澳门
1.同学们在刚才的短片中1997年的7月1日和1999年的12月20日发生了什么令全世界人民瞩目的大事(生回答香港和澳门回归)
谁能说说有关香港和澳门的信息呢?(生收集资料)
2.多么美丽的香港和澳门呀,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在回归祖国怀抱之前,这两个游离在外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吗?(展示地图)指学生读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列强强行租借,有的被它们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提示学生注意地图的名称。
从上面的三幅图香港、澳门的名称中,你发现了什么?
香港和澳门都是我们的领土,为什么曾经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呢?
(学生回答,都是特别行政区。
香港被英国侵占,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3.都是特别行政区。
4.学生互相讨论。
根据同学们所收集的资料讨论一下为什么香港和澳门曾经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呢?(清政府腐败无能)
师:我们的国土,不仅仅是香港、澳门曾被列强夺去,放幻灯片。
活动二山河破碎
1.师: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法、德、意、日、俄等列强纷纷扑向中国,并先后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饱受了外国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我们的国是就是在这一条条的不平等条约中被强占强租的。
2.看表格,找学生读出表格的内容。
同学看这是什么标点符号,说明什么,对说明被侵占和强租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俄国还侵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业岛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中国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同学们拿起手中水彩笔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地方画出来。
注意勾画疆域的边界。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找一找。
这就是同学们圈画过的地图,你们看看此时我们国家的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小了,而且不是小了一点点,据统计清朝政府共割让了16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这相当于中国目前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相当于我们敦化市面积620个大小。
这是一串多么惊人的数字呀,然而外国列强的贪欲并没有得到满足,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外国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再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同学们请看。
这次我请几名同学到前面来画一画。
师说明长江流域指的长江流经的所有省市。
然而这样他们还不满足放下一张幻灯片。
外国列强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定由他们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域。
这里面有外国列强自已的市政,税务、警察,甚至军队。
所有的一切都由外国人说了算,成为中国政府无权制约的“国中之国”。
这就是租界。
看表格租界
这次同学们圈出地名就可以。
找几个同学到前面圈画
让学生用水彩笔画出被占和租的地方。
分小组进行。
举起手中的地图看看,我们的祖国成了什么样子,此时此刻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发言)师:我们的主权轮丧殆尽,这就是我们曾经完整的国土,现在变得山河破碎,曾经显赫一时的东方巨龙,成了案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成了一群强盗的战利品。
活动三、水深火热的人民
同学们,你们能想像到在这样一个山河破碎的国家里,普通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吗?大家可以结合你们从电影电视书籍上了解到的谈一谈。
(学生发言)
看幻灯片让我们来看看吧
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箱
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何谈尊严和人格
在租界里还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上海租界当局在外滩修建了公园,公园修好后在门口派个看守,并挂了这样一个牌子。
上面写到(放下张幻灯片)
园规
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
五、除西人用仆外,华人不准入内
学生齐读
师:犬不准进入这个公园,我们中国人也不准进入这个公园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中国人成了什么了?(生答狗)如果是你站在这个公园的门口,面对这个园规,你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不仅活的没有尊严,甚至连生命也得不到保障。
在租界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下张幻灯片)
租界
一天租界巡警局门前,一群人人正围着一个衣衫褴褛正在哭诉的妇女。
原来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
汽车压死了。
巡警不但不惩治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群众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
肇事者受到惩处了吗?(没有)警察帮助这位妇女了吗(没有)周围攥紧拳头的中国人为这位妇女讨回公道了吗?(没有)从大家的声音我听出了大家的无奈。
如果这些中国人上去讨回公道会怎样呢?
是这样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
活动四,那个年代的我们小组讨论
假如你早出生一些时候,就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们想一想你们会遇到什么遭遇
想我中华民族央央大国,而今天山河破碎,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是呀要想不受侵略自己一定要强大起来。
老师也有话想说,祖国同河破碎,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刮分殆尽,祖国人民受尽了凌辱,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不能忘记的屈辱。
(板书课题)
3.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闻一多也要说,他写下了一首组诗。
(放七子之歌)
4.学生一起唱七子之歌。
总结
往事不堪回首,历史必竞属于过去,我们的祖国已经逐步走向强盛,作为新社会的少年儿童,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再来了解屈辱的历史,你们还想提出些什么问题呢?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课后去了解,去探索。
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板书不能忘记的屈辱
山河破碎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