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土壤环境信息系统2(最新最全)
高考地理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0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图1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1.A 2.D【解析】1.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
故选A。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
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
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
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 错误。
故选D。
17.(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1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4)【自然环境对人类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6分)17.【答案】(4)山地坡度较大(相对高差大):年降水量较大:地表多碎屑物。
第九章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之生态系统管理
• 把生态建设与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结合起来, 以增加荒漠区林草植被为主,生产措施、工 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积极治理草地 退化、沙化和盐化,控制沙漠化扩大。采取 人工种草、飞播种草等措施,变草地粗放经 营为集约经营,实现草场和畜牧业的可持续 发展。
3.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的水平, 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两种模式(参改Patt 1977)
没有超负荷
自然恢复过程
生态系统
消除压力
恢复
超负荷,不可逆 转的
人工措施和自然恢 复过程
3、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又叫“无公害工艺”、 “无污染生产”、“废料减量化” 等。简单地说是无废物少污染的 生产。
• 生态工业园区在运行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物质和能量交换,高校分享资源,寻求资源 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产生最小化、努力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
1. 现有改造型 EIP;如丹麦Kalundborg EIP
2. 全新计划型 EIP;如美国Choctaw EIP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 个生态系统管理问题, 即如何利用 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 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 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包括科 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生态系统管理 已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 系统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2024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2(解析卷)
2024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地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
因此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
下图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C.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D.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答案】1.C 2.B【解析】【1题详解】太阳系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共8大行星,地球流浪至比邻星需要远离太阳,自内向外运行,因此要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行轨道。
水星、金星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侧,不会经过,AB错误;地球向外运行首先经过的是火星轨道,其次才是木星轨道,因此C正确,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生命该地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
若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则会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液态水能够存在,A可信;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有岩石圈,但是星际物质运行速度较快,大陨星与地球碰撞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破坏,威胁人类生存,此为不安全的宇宙环境,不适合生命存在,若该地为比邻星宜居轨道应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B不可信;稳定的光照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之一,C可信;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利于生命存在,D可信。
故选B。
【点睛】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原始的大洋读图“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原版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迟清华鄢明才编著地质出版社·北京·1内容提要本书汇编了国内外不同研究者提出的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土壤、水系沉积物、泛滥平原沉积物、浅海沉积物和大陆地壳的化学组成与元素丰度,同时列出了勘查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中国主要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标准值,所提供内容均为地球化学工作者所必须了解的各种重要地质介质的地球化学基础数据。
本书供从事地球化学、岩石学、勘查地球化学、生态环境与农业地球化学、地质样品分析测试、矿产勘查、基础地质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也可供地球科学其它领域的研究者使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迟清华,鄢明才编著.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2ISBN 978-7-116-05536-0Ⅰ. 应… Ⅱ. ①迟…②鄢…Ⅲ. 地球化学丰度-化学元素-数据-手册Ⅳ. P595-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5917号责任编辑:王永奉陈军中责任校对:李玫出版发行:地质出版社社址邮编: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电话:(010)82324508(邮购部)网址:电子邮箱:zbs@传真:(010)82310759印刷:北京地大彩印厂开本:889mm×1194mm 1/16印张:10.25字数:260千字印数:1-3000册版次:2007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28.00元书号:ISBN 978-7-116-05536-0(如对本书有建议或意见,敬请致电本社;如本社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2关于应用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手册(代序)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数据,即地壳五个圈内多种元素在各种介质、各种尺度内含量的统计数据。
它是应用地球化学研究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上重要的资料。
将这些数据资料汇编在一起将使研究人员节省不少查找文献的劳动与时间。
这本小册子就是按照这样的想法编汇的。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第二章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 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 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
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
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
2024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地理试卷含详解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教学质量调研试卷2023.12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选择性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其他试卷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1.2023年9月23日到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
本次亚运会践行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给杭州都市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
材料二:2023年6月15日北京时间9点,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材料三:杭州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高科技企业聚集;以其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辐射杭州湾、接轨大上海。
目前正在构建杭州至长三角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市域“三个1小时交通圈”综合性国际交通枢纽城市。
(1)本次亚运会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火种采集,主要采用凹面镜对太阳的聚光作用点燃火炬。
该凹面镜朝向正南方,为了快速点燃圣火,火炬头放置的最佳位置在凹面镜____(选择:A中心偏东B中心偏西)。
推测先民在良渚古城外围修筑水利系统工程主要是为了____(选择:A养殖和发电B防洪和灌溉)。
(2)杭州亚运会会徽中的互联网符号反应杭州城市特色。
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在杭州发展迅速,其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是()①加快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关联网络的建设②直接决定了杭州向大都市发展的进程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平衡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开幕式主火炬燃料首次创新使用绿色零碳甲醇燃料,我国发展零碳甲醇能源可以()①通过捕集和封存CO2,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②降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优化产业结构③改变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保障能源安全④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资源和环境安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亚运会期间,宾客们欣赏到了钱塘江“八月十八潮”。
2022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
2022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的体现包括()。
(2.0分))A.道家的“道法自然”B.佛家的“三世”和“尊重生命”C.墨家的“节用”和“民本技经”D.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仁民爱物”我的答案:ABCD √答对3.城市的功能包括()。
(2.0分))A.管理B.服务C.创新D.集散我的答案:ABCD √答对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分))A.源头保护制度B.损害赔偿制度C.责任追究制度我的答案:ABC √答对5.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文明对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运营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2.0分))A.政治B.经济C.金融D.法律我的答案:ABCD √答对6.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
(2.0分))A.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B.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C.生态安全“代际”化D.生态安全全民化我的答案:ABCD √答对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分))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我的答案:ABCD √答对8.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2.0分))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我的答案:ABCD √答对9.近40年来,国际社会制定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包括()。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1 适用X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中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
2 点位布设原则2.1 全面性原则调查点位要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土壤及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重点区域要全面覆盖调查区域内各种污染类型的场地,能代表调查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2.2 可行性原则点位布设应兼顾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等方面可实施采样的环境保障。
2.3 经济性原则保证样品代表性最大化,最大限度节约采样成本、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
2.4 连续性原则点位布设在满足本次调查的基础上,应兼顾“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布设的背景点位情况,并考虑国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的需要。
2.5 分级控制原则土壤调查点位网格布设尺度按国家、省、市不同层次需求分级设定,确定的调查点位实行分级控制、分级管理。
2.6 相对一致性原则同一采样区域(网格)内的土壤差异性应尽可能小,在性质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而不同采样区域(网格)内土壤差异性尽可能大。
3 点位布设准备3.1 硬件设备3.1.1 点位布设辅助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数码照相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绘图仪、彩色打印机、扫描仪、用作GIS网格布点的ArcGIS软件(全国统一布点软件)。
3.1.2 地理信息系统(GIS)点位布设底图原则上要求各省以1:25万电子地图作为点位布设底图(各省根据需要可选用其它比例尺的电子地图作为布点底图)。
点位布设底图应包括行政区划(全省、市界、市县城区、乡镇区域)、水系(地表水如河流、湖库;地下水)、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交通(公路)、植被等基本图。
根据土壤调查的类型、面积和精度,可采用不同比例尺的点位布设底图。
(1)针对土种或污染场地的土壤调查,推荐采用1:10000~1:50000;(2)针对土属或以地级市为单位开展的土壤调查,推荐采用1:10万~1:20万;(3)针对亚类或省级或流域为单位开展的土壤调查,推荐采用1:25万。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举措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土壤作为重要的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生产生活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手段和科技方法,加强废弃物排放和处置,保护我国的土壤环境安全。
1土壤污染特征及危害1)土壤污染不容易发现,具有隐蔽性。
有害物质和土壤中的腐殖质相结合,虽然部分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容易被降解,这些有害物长期在土壤中存在,很难从土壤中分离和排出。
农业种植区的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中的有害物经过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土壤污染容易积累吸附。
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性,有害物进入到土壤中容易被吸附,从而造成有害物积累和影响范围扩大。
如很多金属污染物长期积聚在土壤环境中难以被降解处理,对土壤的危害性很大[1]。
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像大气环境污染一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土壤污染一般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容易蒸发消散。
3)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去除长期积累在土壤中的污染物十分困难,普通的稀释或者降解难以达到净化的标准,而且经过降解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也需要进行验证。
更严重的是,一旦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其危害便不可逆转,严重影响我国土地安全。
4)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长。
土壤污染隐蔽性强而且处理难度大,一旦发生污染,其修复和净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一些污染严重地区的土壤修复甚至需要几十年或者更长。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类型从2018年我国土壤污染统计数据看,我国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其中最严重的是铅、铬、砷等污染,污染耕地面积超过11950万hm 2,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集中在工业区和矿山开采区,这些区域及周边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很高。
除了重金属污染以外,土壤污染还包括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2]。
1)重金属污染。
城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收稿日期:2022-01-08作者简介:林芝梅(1987—),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防治及治理等。
内蒙古土壤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壤环境信 息管理 系统 , 汇总存储 全 区调 查数据 和资料 , 实现 对这些数据的有 效管理与使 用, 并提供数 据浏 览、
查询 、 统计、 处理 分 析 、 地 图 编 制 等 功 能 。本 文 主要 介 绍 了 系统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 关键词 : 土壤 环 境 ; 信 息; 系统 ; 结构 ; 功 能 中 图分 类 号 : X 5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0 3 7 0 ( 2 0 1 3 ) 0 3—0 1 1 0— 0 3
Ab s t r a c t : U n d e r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i n t h e s o i l s u r v e y ,g e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s t a t i s t i c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d g—e o ra g p h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t e c h n o l o g y
只有一 张 1 : 4 0 0万 采用 发 生分 类 体 系 的 土壤 类 型 图。 近年来 在不 同区域 和 专业 领 域 陆续 开 展 了 1 : 5 0万 海 南省 、 1 : 5 0万 四川盆 地 、 1 : 5 0万 京津 唐 地 区 及 邯郸 地 区 1 : 2 5 万 土 壤一 地 形 体 数 字 化 数 据 库 的 研 究 。 ] [ ] [ ] [ 。在土 壤环 境信 息 系统 方 面研 究 较 少 , 目 前有 山东省 土壤 环 境 质 量 信 息 系统 和北 京 市 土壤 重 金属 信息 系统 的研究 报道 _ 1 儿 。
的资 源 和环境介 质 , 接纳 了环 境 中大 约 9 0 %来 自各 方
免费资料网站
中文网站1、奇迹文库/简要介绍: 奇迹文库(/Eprint) 论文预印本项目是由一群中国年轻的科学、教育与技术工作者效仿等模式创办的非赢利性质网站,是专门为中国研究者开发定制的电子文库。
考研资料免费下载:/tag/%E5%85%8D%E8%B4%B9%E4%B8%8B%E8%B D%BD%20/2、查价网:/丰富的信息、直观快捷的服务令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我们省钱省时省力!依据平等、公正的原则,提供商品的价格比较、商品的准确信息、商品的相关论坛及每日最低行情快递等多项服务,使我们充分享受互联网的内在价值和魅力。
3、(美国)科技网:/服务及管理;网络技术咨询、网络软件开发;虚拟主机和主机托管;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
4、/华中数学建模网/news.php中国数学资源网/湖北数学建模网数模在线/home/中国数学建模网国际数模网站/美国杜克大学数学建模网美国数学联合会北峰数模网(浙江师范大学数模研究学会)5、中国湖泊数据库/网站简介: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数据库:包括全国主要流域基本信息库、主要河流代码库、主要流域地理要素、流域内主要自然保护区、化学污染、降雨蒸发、旅游景点、重大事件、以及主要流域位置地图等信息;中国主要水库信息库:包括全国主要水库基本位置、水库所在地区、水库建库时间、正常库容、集水面积、海拔、所属水系等信息。
6、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网站简介: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是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项目提供支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地资源研究所所承建的中国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等相关数据的集合。
库内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环境灾害、环境治理、人口、劳动力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
数据按存储格式分为属性(数值)数据、空间(矢量和栅格)数据及其他图形图像数据。
目前,数据量已达6TB。
其中,属性数据库含关系表400多个,数据项8000个,约1000万个数据。
矢量数据包括1:400万及1:100万基础图件。
《农村环境保护 》试题和答案 (2)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A. 1/2B. 1/3C. 1/4D. 1/52.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丰度占世界第( )位,北半球居第1位。
A.六 B.七C. 八 D.九3.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下面哪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 )A.农田 B.果园C. 草原D. 城市4.对水稻和小麦的毒害主要表现在根部的是重金属( )。
A.镉 B.铬C. 铅D. 汞5,( )又称为高效氧化塘,水深约15-30cra,阳光可透过水层到达塘底。
A. 厌气氧化塘 B.好气氧化塘C. 通气氧化塘 D.兼性氧化塘6.水处理过程中用格栅装置是用来除去( )。
A.除去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和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体B.除去可能阻塞排水道或缠绕水泵叶轮的悬浮状纤维类杂物C. 除去悬浮颗粒达到固液分离D.除去悬浮油并破坏乳化油7.酸雨包括所有pH值低于( )的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
A.8 B.7.9C.5.6 D.6.58.( )该方法是用液体(一般为水)洗涤含尘气体,使尘粒与液膜、液滴或雾沫碰撞而被吸附,聚集变大,尘粒随液体排出,气体得到净化。
A. 机械式除尘 B.过滤式除尘C. 湿式除尘 D.静电除尘9.我国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 )污染的技术政策。
A. 气体废弃物 B.液体废弃物C.固体废弃物 D.农业废弃物10.( )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
A.电解 B.热解C. 加热D. 分解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循环经济2.水体污染3.土壤环境容量4.农业环境监测三、简答题(共40分)1.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几个方面?(8分)、2.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哪"四低"?(4分)3.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有哪三种情况?(6分)4.我国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6分)5.控制水体污染物排放量,是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
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正式上线
第31卷第1期袁雪竹等.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机制研究2019年2月4.3 预案管理规范措施(1) 预案编制规范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应急预案由企业或由企业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 编制,施行定期评估与修订制度。
企业是制定环境 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 要,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并对预案内容的 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
环境应急预案经有关会 议审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企业委托相 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预案时,须指定有关人员 全程参与。
结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 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并及时开展修订,重大 修订参照预案制定步骤,个别内容调整可适当简化 步骤。
(2) 预案评审规范措施。
为有效评估应急预 案的完备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预案在环境 污染事故发生时能起到及时、高效的指导作用,须 建立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专家论证评 审会制度,即预案在备案、发布前须经专家论证评 审。
评审专家一般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具有相关 领域经验的人员等。
建立企业应急预案论证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必须从中选取。
评审专家的专业结构以能满足应急预案评审工作需要为原则,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预案评审工作需要及专家个人情况不定期更新。
(3) 预案备案规范措施。
根据属地为主、统一 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施行分级评审和备案管理制度。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专家论证评审与备案工作由化工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化工园区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 专家 证评 备工作由园区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4) 预案管理保障措施。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建立有效的管理保障制度。
由园区.简讯.管委会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园区应急预案管理 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设置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作专项资金。
园区管委会及时将备案的环境应急预案 汇总、整理、归档,建立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预案数据 库。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1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_以洞庭湖区为例讲义
第31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知识体系导引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________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稻田等(3)湿地的特点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2)湿地的生态效益“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中保护提示:(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作为航运和旅游场所。
3.湿地资源问题读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2)洞庭湖萎缩 ⎩⎪⎨⎪⎧原因: 严重,大规模影响: 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增多4.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________。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________。
(3)措施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 1.沼泽湿地成因(1)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多凌汛,河水泛滥。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
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易错辨析 1.基于对碳循环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往复循环。( × )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 )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 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 2.基于生物富集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DDT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容易积累在人体的脂肪和器官细胞中。( √ ) (2)水俣病主要是由甲基汞中毒造成,甲基汞是一种脂溶性无机汞化合物, 毒性不高。( × )
考向2生物富集 3.(2021浙江月考)英吉利海峡中存在“绿藻→虾→宽吻海豚”的一条食物链。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海豚体内发现“混合污染物”,包括 高浓度的汞、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藻→虾→宽吻海豚”为捕食食物链 B.海豚体内高浓度的汞等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移动和浓缩的 C.测量单位面积中绿藻、虾和宽吻海豚的生物量可制成生物量金字塔 D.英吉利海峡中生产者的个体大小、繁殖速度和纤维素含量决定其生物 量金字塔的形状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特别提醒信息传递的三要素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 农畜产品 的产量。 (2)对 有害动物 进行控制。
易错辨析
基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 (2)“心猿意马”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 (3)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 √ ) (4)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 √ )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 ) (6)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 产品的产量。( √ )
城市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指南-2023最新国标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监测目标与内容 (3) 5监测指标体系 (3) 5.1指标选择原则 (3) 5.2指标体系 (4) 6监测技术方法 (5) 6.1城市生态系统格局 (5) 6.2城市生态系统要素 (6) 6.3城市生态系统过程 (15) 7质量控制 (20) 7.1设备维护 (20) 7.2技术人员培训 (20) 7.3监测数据质控 (20)城市生态系统监测技术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城市生态系统监测的目标与内容、指标体系、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监测、评价、规划和管理相关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27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33703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GB/T3523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HJ/T5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84水质无机阴离(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6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8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9溶解氧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0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1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2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4总有机碳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35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氨氮)验收技术规范HJ/T35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6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655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66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710.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HJ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HJ710.8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HJ710.9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HJ812水质可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915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SL24堰槽测流规范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世界的地形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 该大洲的剖面地势特点是( B )
A. 南高北低
B. 东高西低
C. 东北高、西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题1解析】该剖面是沿着纬线的剖面,可以看出东西的变化, 其他方向不能判断,A、C、D错误;图中东部地势高,西部地 势低,B正确。故选B。
2. 下列有关该大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刚果河大致自东向西流 B. 最高峰海拔超过7 000米 C. 东非高原位于刚果盆地西侧 D. 该洲东临大西 洋,西临印度洋
【题2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是非洲,赤道穿过非洲的刚果盆 地,B正确;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A、C错误; 南非高原分布在非洲南部,赤道没有穿过,D错误。故选B。
3. 图中所示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B ) A. ①—岛屿 B. ②—半岛 C. ③—大陆 D. ④—海峡
【题3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 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陆地 伸向海洋的部位叫半岛,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通道。 读图可知,①是大陆,②是半岛,③是海峡,④是岛屿,B正 确。故选B。
地方, 火山 活动比较强烈
海底深度 4 000~6 000米
脊顶水深一般为 2 000~3 000米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地方是 大陆架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是 海沟 。
知识点1 陆地地形 1. 图1是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陆地 上高峻的山脉带主要分布在( D )
A. 环太平洋沿岸、美洲东岸 B. 太平洋东岸、太平洋西岸 C. 亚欧大陆东部、非洲西北部 D. 环太平洋沿岸、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1. 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以高原、山地为主 B. 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C. 地势南北低,中间高,起伏较大 D. 东部、西部多山地,南部、北部 多平原
9 土壤环境信息系统2(最新最全)
2mm * 4000000 = 8000000mm = 8km 制图比例尺1:50000,图上2mm
真实世纪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中国土壤图(1:1400万)
中国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图(1:1400万)
土壤属性数据
有条件最好用国际上著名的软件
(2)软件系统
ESRI公司及其产品系列 ESRI公司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 1969年成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主要从事GIS工具软件和GIS数据生产 产品主要是运行于UNIX/WINDOWS NT 平台上 ARC/INFO,由两部分组成,Workstation Arc/info 和Desktop Arc/info ArcView也是其主要产品之一
晚,但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 在遥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1977年研制出利用
计算机处理与输出地图图形的方法 输出第一张全要素地图 1978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才得以确立
土壤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
土壤数据、土壤信息、土壤信息系统 土壤数据 表征土壤圈或土壤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
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 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等的总称 是土壤特征的表征
土壤空间数据
描述土壤及其有关实体的所处的位置,大地参照系 或实体相对位置
表征土壤空间分布特征通常用土壤图 用不同的比例尺,如1:1000 万、1:400 万等
国家级: 1:1000 万、1:400 万、1:250万和1:100万 省 级:1:100 万、1:50万、绝少数1:20万 地市级:1:20万 县 级:1:10万或1:5万
地理信息系统_GIS_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_郝丽虹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郝丽虹,张冬明,吴鹏飞,漆智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可与遥感(R S )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中。
在概述GIS 建立与应用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GIS -RS 一体化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土壤侵蚀中图分类号 S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33-10779-03基金项目 科技部科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073)。
作者简介 郝丽虹(1983-),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壤侵蚀方面的应用。
*通讯作者,博士生导师,研究员,E -mail :comrc @ 。
收稿日期 2007-06-22 土壤侵蚀是世界上的主要灾害之一,也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1-2],它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及可耕性。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研究土壤侵蚀的机理,有效对其进行监控和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 S )应运而生,并迅速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成为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有效工具。
1 G IS 的建立与应用1.1 G IS 的建立 GI S 起源于北美,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专家T o mlinso n 为解决加拿大国家土地调查局在短期内处理大量的土地资料的问题,1960年第1次提出了应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土地资源数据的设想,1962年利用计算机进行森林分类和统计上取得了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1个数据分析系统。
1968年在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第1次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e ogra phical Information Sys -te m )这一科学术语并给出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由此诞生[3]。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征_附件1
附件1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二Ο一七年一月目录1 适用范围 (6)2 术语定义 (6)3 点位布设原则 (7)4 点位布设工作流程 (8)5 农用地详查范围确定 (9)5.1 点位超标区确定 (9)5.2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确定 (9)6 点位布设准备 (11)6.1辅助设备与底图准备 (11)6.2资料收集 (12)6.3 布点编码 (12)7 点位布设 (13)7.1点位超标区点位布设 (14)7.2 土壤重点污染源影响区农用地点位布设 (15)7.3农产品点位布设 (15)8 点位核实调整 (16)8.1 点位超标区和产业集聚影响区点位核实 (16)8.2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农用地布点补充 (16)8.3点位编码信息准确性核实 (16)9 布点方案确定 (17)附1 土壤重点污染源周边影响区范围 (18)附2 分析测试项目 (29)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中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的布设。
2 术语定义2.1 点位超标区指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分别开展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发现的农用地土壤污染超标点位所在的区域。
2.2 土壤重点污染源指根据《土壤污染重点行业类别及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筛选原则》筛选出存在土壤累积污染影响的行业企业。
土壤污染重点行业按照GB/T 4754分类,包括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7纺织业、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2造纸和纸制品业、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3金属制品业、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池制造)、59仓储业、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危废、医废处置)、78公共设施管理业(生活垃圾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土壤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
应对气候变化(空间分布数据)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和磷循环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土壤碳氮循环与土壤固碳
工程(空间分布数据)
对输油输气管线和地下电缆土壤腐蚀力 江苏油田、西安的一家电缆公司 实地监测方法:田间实地采土样,室内分析,评估 产业部分说太慢,费用太高。能否预测?? 拖拉机轮胎设计,土壤性质与轮胎磨损
在遥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1977年研制出利用 计算机处理与输出地图图形的方法 输出第一张全要素地图
1978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才得以确立
土壤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
土壤数据、土壤信息、土壤信息系统
土壤数据
表征土壤圈或土壤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 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 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等的总称 是土壤特征的表征
三个空间数据库 国家土壤数据库(NATSGO) 州土壤数据库(STATSGO) (土壤空间数据库的比例尺为1:75万和1:25万) 土壤调查数据库(SSURGO) (比例尺为1:12,000 至1:63,360 )
土壤属性数据库包含了大约18000个土系数据
SOTER数据库
国际土壤学会与联合国环境署 也开始运用土壤信息系统研究全球性问题 1985国际土壤学会建议“建立1:100万世界
对土壤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
农、林和水利业部门(空间分布数据) 根据土壤质量状况, 实现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估算区域性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生产力 制订全国和区域化肥生产种类和数量的规划 提出因地和适时的施肥方式 (实现不同尺度的精准农业) 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WTO(环境壁垒) 国土部门(空间分布数据) 土地利用规划与保护 环保与人居环境(空间分布数据) 农业非点源对水体污染贡献率的估算(外国64%) 四川蚂蚁防治:地基土壤性质与农药降解,越慢越好
县
级:1:10万或1:5万
土壤空间数据
用不同的比例尺,如1:1000 万、1:400 万等 国家级: 1:1000 万、1:400 万、1:250万和1:100万 县 级:1:10万或1:5万 现在国际研究的热点尺度效应 尺度:在地理学上就用不同制图比例尺来表征 制图比例尺就显得非常重要 制图比例尺1:400 万是什么含义? 图上距离:真实世界的实际距离 = 1:400万 图上2mm:真实世界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2mm * 4000000 = 8000000mm = 8km 制图比例尺1:50000,图上2mm 真实世纪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2)软件系统
Desktop Arc/info 包括Arc Map、Arc Catalog 和Arc Toolbox Spatial Analyst: 栅格数据建摸分析 Network Analyst:网络分析 ArcPress:制图输出 3D Analyst:利用DEM实现三维透视图的生成 Tracking Analyst:通过直接接受、回放实时数 据、实现对GPS的支持
土壤时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据
是指某一时刻或时段所采集和产生的土壤数据 如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数据(1979年试点,1982年采样)
土壤信息
与土壤有关实体的性质、特征、分布与运动状态的表
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具有以下的特点:
区域性 通过经纬网等建立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标识 多维结构性 在二维空间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三维结构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耕层土壤样品采集
5~8点混合,采集1-2kg
装入布袋,记录基本信息
土壤障碍层诊断与剖面样品采集
共计采集剖面160多个
土样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土壤样品的风干
土壤样品预处理
试区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自然风干、研磨、 过筛处理,妥善保存,待实验室测试分析
土壤样品的风干、过筛与保存
土壤空间数据
描述土壤及其有关实体的所处的位置,大地参照系
或实体相对位置 表征土壤空间分布特征通常用土壤图 用不同的比例尺,如1:1000 万、1:400 万等 国家级: 1:1000 万、1:400 万、1:250万和1:100万 省 级:1:100 万、1:50万、绝少数1:20万 地市级:1:20万
国际上重要的SIS
加拿大土壤信息系统 (Canadian Soil Information System,CanSIS) 是世界上最早(1972)建立的国家土壤信息系统 欧洲土壤信息系统 (European Soil Information System,EUSIS) 覆盖范围广(东西欧),建立了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
输出设备:硬盘、光盘、磁带机、打印机、绘图仪 处理设备:计算机
(1)硬件A0幅面的大型扫描仪
GIS 专用外设设备 数字化仪 解析测图仪 扫描仪 测绘仪器 遥感图像 处理系统
计算机 屏幕 键盘 鼠标器
网 络
硬盘
磁带机
打印机
绘图仪
(2)软件系统
软件类型
计算机系统软件:维护和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系统
土壤数据
土壤特征:空间位置、属性特性及时段特征 土壤数据通常分为 土壤空间数据:表征土壤空间位置的数据 土壤属性数据:表征土壤性质的数据 土壤时段数据:表征不同时间段的土壤数据
土壤数据
土壤属性数据:又称土壤非空间数据 是属于一定实体、描述其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数据 描述了土壤信息的非空间组成部分 如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壤全N、P和K 土壤速效K和P等
负责建立国家土壤地理数据库系统
NASIS(美国国家土壤信息系统)
根据用户需求分成下面三个数据库 土壤应用数据库 土壤解译数据库及 土壤地理数据库
土壤应用数据库分为下面4个子库
土壤特性数据库 土壤工程测试数据库 土壤林地和防风林数据库 土壤草地数据库
NASIS(美国国家土壤信息系统)
土壤地理数据库
土壤信息系统软件及支撑软件:土壤信息系统软件包 包括数据库管理、计算机图形和图象处理以及空间数 据输入、储存、转换、输出和与用户接口等软件 应用分析程序: 系统开发人员或用户根据土壤的专题或区域分析模型 编制的某种特定应用任务的程序 是系统功能的二次开发
(2)软件系统
国际上著名的软件 ESRI产品系列(Arc/Info、Arcview、ArcGIS) Intergraph产品系列(ERADAS) Mapinfo产品系列等等
(2)软件系统
Workstation Arc/info
基于拓扑数据模型 实现了图库(Map Library)的管理
具有栅格数据分析功能
支持栅格矢量一体化查询和叠加显示
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录入、编辑、投影转换、
制图输出、查询分析以及分析功能。 提供了二次开发语言AML以及开发环境ODE
(2)软件系统
太湖水稻土环境与健康质量空间分布
高质量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1984年 2000年
1984年
2000年
1995年
1995年
2003年
2003年
江 苏 省 土 类 分 布 图
1:400万
江 苏 省 亚 类 分 布 图
江 苏 省 土 属 分 布 图 1:100万
以土属为单元的宜兴市1:5万土壤图
以土种为单元的宜兴市1:5万土壤图
时序性
土壤信息具有时间尺度(1980年、2000年、2011年)
土壤信息系统
土壤信息系统SIS(Soil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
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
以土壤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模型分析方法
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有关土壤信息 是有关土壤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5
10 25
24.5
17.5 32.2
6.3
6.5 7.4
2.08
1.67 0.58
人 为 土
水 稻 土
W1
W2
24
26
37.9
44.1
7.5
7.3
0.58
0.66
土壤信息系统的构成
土壤信息系统构成
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土壤数据、操作人员(用户)
(1)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 数字化仪、解析测图仪(机助测图系统)、扫描仪、 测绘仪(GPS、高程仪)和遥感图象处理系统
ISRIC: The International Soil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Center World Soil Information Global Soil Profile Data Selected site and attribute data for some 4300 globally distributed soil profiles
Desktop Arc/info 包括Arc Map、Arc Catalog 和Arc Toolbox Arc Map:实现地图数据的显示、查询和分析 Arc Catalog:用于数据的定位、浏览和管理 Arc Toolbox:常用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组成的工具箱 ArcView:以工程为中心,实现了对地图数据、结 构化的属性数据、统计图、地图图面配置、开发语 言等多种文当的管理 以插件的形式提供一些扩展模块:
国内软件 SuperMap(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MapGis(中国地质大学) GeoStar(武汉测绘大学) CityStar(北京大学)
有条件最好用国际上著名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