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理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实务(高级)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高级)及答案

社会工作实务(高级)一、主观题(每小题10 分,共 100分)1、小芬,女,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小芬有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现在都已经成家。

小芬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但由于这两年天气干旱,庄稼收成不好,父亲便出去打工,做起了农民工。

小芬的父母一直对小芬寄予很大希望,希望小芬能考进重点高中,所以对小芬要求严格,要她努力学习,一定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小芬虽家庭不富裕,可是在小芬的教育投资方面,父母却很舍得。

从小芬小时候起,小芬的每一天都排满了学习课程,小芬父母还为小芬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书。

小芬外出玩耍的时间很少,出去玩一会都要向父母请示,得到父母同意,买文具、衣服等,妈妈都会全程监督。

小芬看到很多同学都可以去外面自由玩耍,可以随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羡慕也很难受。

小芬如果和同学出去玩,回来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害怕挨父母批评。

马上就要中考了,小芬很担心,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父母会责备她,有时小芬不敢回家,故意在外磨蹭,还学会了对父母撒谎。

小芬的父母觉察到小芬经常说谎,而且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也没有以前考得好。

1.小芬面对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芬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用到哪些相关理论?【答案】1.上述案例中,小芬面临的主要困境有:(1)父母管教严厉,缺乏自由。

父母对小芬寄予厚望,在学习上要求严格,平时对小芬有太多的约束,限制了小芬正常活动的自由。

(2)升学压力大。

小芬马上就要进行中考,升学压力较大,月考成绩不理想,不敢回家,害怕遭受责骂。

(3)与父母没有正确的沟通。

小芬向往自由,却不敢和父母说,害怕遭受责骂。

小芬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甚至还学会了撒谎。

2.针对小芬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策略中可能会用到的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有:(1)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①家庭成员的基本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家庭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问题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问题案例分析

单亲家庭孩子成长障碍清除案例分析示例(指导师内部学习资料)引言随着世界重商文化不可逆的往前猛跑,个人主义愈来愈精致,单亲家庭数量年增长率预计同步会不断刷新,未来趋势向着单亲,向着不育,向着机电智能人发展定势已显。

就家庭教育行业来讲,对单亲家庭的特性与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好理论疏理的准备显得也龙为重要。

1、案情:小寒(化名),男,13岁,9岁时,父母因感情破裂而离婚。

父母离异后,小寒与母亲两人生活在一起,生活拮据,母亲平日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使其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没有倾吐心声之处,自卑,苦闷,对家庭无归属感,不想回家,沉迷于游戏。

小寒脾气急躁,情绪易激动,言语粗鲁。

在学校,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极差。

行为自由散漫,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

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行我素,常因一点小事就与同学争吵。

2、案例分析:案主小寒的主要问题有:家庭问题:单亲家庭,从小在激烈的家庭矛盾中成长,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家庭没有归属感。

心理问题:孤独自闭,自卑,抑郁,逆反。

学习问题:厌学逃课,成绩差,对老师有抵触情绪。

行为问题:冲动暴力,沉迷游戏3、与案例相关的理论复盘:3.1 社会系统理论人与生活环境是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和均衡是该系统运行和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3.2 知道人个体生命追求理论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很好地渲释人类的普遍的欲求的规律,但西方受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影响,把自我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对人类走向的误导,而且逻辑划分对于中国人是不太适合的,知道人认为“被社会尊重”应该放在最高位置才是恰当的,而且以三个层面的关系逻辑来说明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如下图。

心理咨询技术经典案例

心理咨询技术经典案例

心理咨询技术经典案例心理咨询技术在解决个人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心理咨询技术案例,以展示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第一案例:认知行为疗法小明是一个失眠症患者,他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常常感到焦虑和疲惫。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的交谈,小明逐渐了解到自己在晚上睡觉前总是反复思考过去的不愉快事情,导致自己无法放松。

于是,心理咨询师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改变他的思维方式。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他意识到自己过度关注过去的挫折和失败,而忽略了积极的经历和成就。

心理咨询师教给小明一些认知技巧,比如积极关注和强调积极的感受和经历,以此来改变他的思维方式。

通过数次咨询,小明逐渐培养出更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克服了失眠问题。

第二案例:解决焦虑问题的放松训练小红是一个焦虑症患者,她经常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开始学习和运用放松训练,以应对她的焦虑情绪。

心理咨询师向小红介绍了一些放松的方法,包括深呼吸、肌肉松弛等。

小红在咨询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了这些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小红逐渐掌握了放松技巧,并能够在焦虑情绪出现时迅速应对和缓解。

第三案例:家庭系统理论在解决家庭冲突中的应用小林是一个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年轻人,他经常与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

通过心理咨询,小林了解到这些冲突往往源于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动态。

他发现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了一个叛逆的角色,而父母则经常以过度保护的方式对待他。

心理咨询师采用了家庭系统理论来解决小林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他们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话和互动,以帮助小林和父母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情感。

咨询师鼓励小林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帮助父母改变他们过度保护的态度。

逐渐地,小林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他们开始更加理解和支持彼此。

以上案例展示了心理咨询技术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

冬冬性别障碍案例分析

冬冬性别障碍案例分析

冬冬性别障碍案例分析冬冬(化名)刚来心理咨询室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假小子”。

14岁的女孩,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黑色的运动服和运动鞋,打扮和行为举止都很像男孩。

冬冬由母亲带来做心理咨询,主诉是过度沉迷网络而产生厌学。

但随着咨询的深入,冬冬的另一个问题——性别认同障碍,浮出水面。

除了穿着打扮像男孩子,冬冬还喜欢玩枪支类的电子游戏,在游戏中扮演男性角色。

平时喜欢与男孩子打成一片,关系好时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关系不好时滚地扭打,丝毫不讲分寸。

心理年龄相当于一个六岁左右的孩子。

自诉内心排斥女性,包括母亲、女老师、女同学等。

认为女生小气,不容易相处,不愿与女同学玩。

她还声称自己本应是个男孩,是投错胎才变成了女儿身。

从冬冬的情况可以评估其为青少年性别认同障碍或具有性别认同障碍倾向,即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异性的特征,有成为与生理性别相反性别的意愿。

对于性别认同障碍的形成,多数研究者从遗传、激素等生理因素,以及从父母对孩子性别的期待等方面来探寻原因。

父母对孩子性别的期待,例如父母喜欢女孩,结果生下男孩,为了补偿心愿,于是把男孩当女孩养,让男孩穿女孩的服饰,玩女孩的玩具和游戏,像对女孩一样对男孩百般宠爱等等。

久而久之,男孩就具有了女性的特质,且在心理上也认同自己是一个女孩。

那么,除了以上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导致性别认同障碍的原因呢?我们以冬冬的案例来试图做一些不同的思考。

冬冬的家庭关系不佳,父母婚后争吵不断。

在怀冬冬时,母亲抑郁和焦虑情绪就非常严重,导致胎儿未足月就剖腹产下冬冬。

在生下孩子后,母亲也总是郁郁寡欢,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出不来,没能很好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冬冬的父亲经常早出晚归,很少时间照顾孩子。

5岁前,冬冬的主要抚养者是外婆,而外婆脾气暴躁,对孩子缺乏耐心。

5岁时,父母离异,冬冬随母亲一起生活。

直到14岁,冬冬与父亲很少见面和交流。

母亲在离异后因工作及家庭压力,经常喝酒、上网,花大量金钱买游戏装备和游戏币。

零就业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零就业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零就业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黄女士一家有三口人。

黄女士今年35岁,因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一直在家休息。

丈夫张某37岁,一年前在工地做工时受伤,经治疗后成为4级残疾,因为行动不便和缺少职业技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儿子10岁,正在读小学。

黄女士一家属于零就业家庭。

现在,黄女士全家仅靠每月350元的低保金生活,非常困难。

对此,黄女士已多次向社区居委会请求给予帮助,但没有任何回应。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分析黄女士一家的自身资源。

2.请运用系统理论分析黄女士一家的社会资源。

3.假如你是黄女士所在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应如何整合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来帮助黄女士?【答案】1.优势视角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

根据上述案例,黄女士一家的优势资源主要有:(1)黄女士还很年轻,属于有劳动能力者,还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贴补家用;(2)黄女士的丈夫虽为4级残疾,但也有年龄优势,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适当从事一些残疾人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增加家庭收入;(3)黄女士的儿子还在上小学,是家庭的希望;黄女士夫妻俩有希望改变目前处境的愿望。

这三项优势资源如果加以利用,可以促进黄女士一家的处境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2.运用系统理论对黄女士一家的社会资源的具体分析如下:(1)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

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强调超出服务对象自身问题来评估他们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所有的元素都彼此相互交错和影响。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社会资源主要有:①非正式(或自然)的社会网络资源。

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提供的物质与精神帮助。

系统理论与家庭关系

系统理论与家庭关系

系统理论与家庭关系系统理论由生物学家Ludwig Von Bertalanffy 于19 04年提出,起初运用于自然科学,其后为社会科学领域及医疗界广泛采用。

其理论精髓在于:提倡研究整个系统中各部分的互动关系,而不只是个别研究每部分的构造。

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的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

它是一种全通道式的关系思维,它把相关各部分之间的彼此互动和影响都加入考虑,是对线性思维、多元因果关系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的突破。

用这种新的思维模式才能更准确、全面、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有人曾用一个简单的短剧表演来说明这个看似深奥的理论。

一个五口之家:奶奶、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在他们的腰间扎上塑料彩绳分别与其他四个家庭成员连接,他们之间的距离受到相等的界定。

短剧刚开始时,五个人在愉快地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

不一会儿,连续几个电话打进来:爸爸的生意伙伴要求他出去谈生意;女儿的男朋友约她去逛街;儿子的同学邀他去打球……凡有人需要离开,就会牵动其他四人,向他们提出调整相互关系(即彩绳距离)的要求。

或同意放行,或生气阻止,他们都会作出自己不同的反应,引起相应的情绪反馈。

这个短剧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系统理论在家庭关顾领域的重要价值,它指引我们在婚姻治疗和家庭治疗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而不单单留意每个成员的特质。

现在,我们试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系统理论在家庭关顾中的运用。

(一)家庭的整体性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成员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各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着,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着平衡;各部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其中某一部分需要改变,就会引起其他部分作出改变,继而要求整个系统作出相应调整,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亦即“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

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家庭或一个问题婚姻的时候,我们不只是要关注出现问题的“主角”,而是要综观家庭关系的全局。

有一个刚满两岁的男孩叫罗子洋,他因一直照顾他全部生活的小阿姨离开他而常常在家哭闹不止。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分析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分析

家庭系统理论案例分析案例:小明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离婚后,他和妈妈一起生活。

他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因为他容易发火,并经常出口伤人。

小明的妈妈非常担心他的行为问题,但无法解决。

分析:1.边界问题:小明的父母离婚后,小明和妈妈成为一个边界不清的家庭系统。

他们之间的边界模糊,导致小明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感到困惑。

他缺乏父亲的指导和约束,可能导致他的行为问题。

2.多代之间的传递性:小明的妈妈可能在她的家庭中也存在类似的行为问题。

这种行为问题可能是从她的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

这种传递性使得这个行为模式在不同世代中得以延续。

3.情绪困扰:小明的行为问题可能是因为他无法处理离婚带来的情绪困扰。

他可能感到抑郁、愤怒和无助,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些情绪可能通过他的冲动和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来。

4.没有功能的家庭角色:小明父亲缺席导致他在家庭系统中没有适当的父亲角色。

他可能缺乏身份认同和男性榜样。

这种缺失可能导致他在同学间寻找权力和控制的方式。

治疗建议:1.边界划分:治疗师可以帮助小明的妈妈和他建立更清晰的边界。

这意味着确定个人责任、个人空间和个人决策的范围。

这可以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2.多代传递性意识:治疗师可以帮助小明的妈妈意识到她在家庭中的行为问题是如何传递给小明的。

这有助于制止不良行为模式的继续传承,并帮助她为小明树立更好的榜样。

3.情绪调节:治疗师可以与小明一起工作,在安全的环境中帮助他理解和处理他的情绪。

这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进行。

治疗师还可以教给他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和冷静思考。

4.建立适当的男性榜样:治疗师可以帮助小明寻找一个适当的男性榜样,可以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年男性,如亲戚、导师或朋友的父亲。

这个榜样可以提供给小明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家庭系统理论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通过边界划分、多代传递性意识、情绪调节和建立适当的男性榜样,小明和他的家人可以改善他的行为问题,并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一、案例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 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

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 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

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 结婚。

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

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

”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

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

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 ,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

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

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情绪问题。

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

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

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三、案例分析(一)小佳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情绪不稳定、易怒、无心向学、愤懑甚至有自虐倾向。

系统理论:3个个案分析

系统理论:3个个案分析

系统理论:3个个案分析解构、两难、新移民---一个案工作故事以社会工作理论之生态系统论观点取向试析一、前言社会工作者因应社会变迁,社会工作者积极于确保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服务、社会资源、平等的机会,就由生态系统观点(ecological perspective)而言,Bronfenbrenner(1979)所提此理论之意涵,认为个体是受到四个系统的直接影响与交互作用下影响发展与互动的频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区别,个体和环境互动的模式不只介于同一层环境系统中,而是多层环境系统中的交互作用。

所以,引申而言在社会工作实务方面来说,个人与家庭的问题是来自环境资源的不足与障碍所成,或由多项因子互动而成,因此,解决之道,也须由案主有关社会网络支持之建构为前提(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2002)。

而现今,已分别在妇女、老人、儿童、身心障碍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工作领域中逐渐发展,为解决案主问题与改善社会环境而努力(包承恩、王永慈等译,2000),因此,社会实务工作慢慢正以一种更细致、巨视观点与微视观点的方式切入案主的生活。

再者,尤其在台湾整体社会结构逐渐改变,尤其现状在跨国之婚姻越是显明。

表现在如文化、婚姻与经济等,逐渐挣脱区域的框限,以跨国的方式进行交换或流动(戴晓霞,2002)。

诸多外籍女性配偶【注一】婚嫁来台的适应和所发生种种隐忧,非单只是个人的问题,从微视层次,推其夫家及其家人、亲朋邻友的态度是否友善,到巨视层次的社会、劳工、卫生政策的整合与否,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她们适应台湾当地的文化,进而造成心理健康的问题。

另则,高雄长庚医院跨科系历经长达一年半的研究,发现远嫁来台,即将为人母的外籍新娘超过三成有忧郁倾向,一成有自杀念头(林幸妃,2001a;2001b;陈美惠,2001)。

东南亚女子部分是以经济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面对社会大众对「买卖婚姻」烙印,跨国婚姻相对较易产生婚姻不协调、夫妻关系冲突及养育小孩等问题,无法解决之时,就有可能再陷入产生婚暴隐性因子。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电视剧《中国式关系》的分析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电视剧《中国式关系》的分析

影视文学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电视剧《中国式关系》的分析周玲玲【摘 要】本研究从家庭系统理论视角出发,以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为分析对象,探讨了目前中国家庭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尝试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达到系统内和系统间的平衡,缓解家庭的危机。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 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 原生家庭2004年初,一部《中国式离婚》火爆全国。

十年磨一剑,2016年,导演沈严推出中国式系列作品第二部《中国式关系》,一经播出,热度居高不下。

该剧通过讲述规划院副主任马国梁在事业巅峰时期遭受到家庭、事业的双重变故,被逼下海经商,在此过程中与海归美女设计师江一楠以及小跟班关强相识相知,勾画出了处于不同阶层人物之间各种关系,深刻剖析了目前中国人的变化状态,不仅是浮躁的电视剧市场中的一股清流,也是近期现实主义题材的代表作品。

本文主要基于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对该剧中出现的家庭系统进行探讨,分析家庭问题背后的成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

作为西方舶来品,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也有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张志学认为家庭系统理论泛指在家庭心理学中运用系统思维,对个体、夫妻和家人在相互关系中以及活动环境中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家庭心理学理论。

欧阳洁认为系统思想是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

家庭系统理论最初由美国心理治疗家默里·鲍恩(Murray Bowen)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经由约翰·豪威尔、玛格丽特·辛格、萨提亚、贝罗迪、海灵格等研究者的深入研究与拓展,家庭系统理论目前已发展为一系列比较完善、丰富的理论体系,主要应用于系统式的家庭治疗,同时也是观察和指导协调普通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依据。

二、家庭系统视角下《中国式关系》的家庭系统分析基于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为我们分析《中国式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020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

2020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

2020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解析1.【案例分析题】因相邻市场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某社区被划定为疫情高风险地区、紧急实施封闭式管理。

在该社区封闭式管理期间,有的残疾人暂时中断了康复(江南博哥)治疗;有的独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亲友也无法上门照顾;有的孩子因对病毒产生恐惧,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部分辖区居民因生活诸多不便而情绪激动,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多方联动,参与抗疫行动。

社会工作者利用社区资源图和社区组织名录,动员社区商户为居民调配急需的生活用品;社会工作者认真分析社区各方力量的特点,创造机会,推动驻社区单位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和社区志愿者等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尤其注重动员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积极参与上述各项服务。

问题:1.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该社区提供哪些服务?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推动了多方联动?参考解析:1.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该社区提供以下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社区中提供统筹照顾中的残疾人、独居老人、儿童,社区困难居民服务。

针对有的残疾人暂时中断了康复治疗,社工可以为残疾人积极链接资源,提供康复服务,恢复康复治疗,针对独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亲友也无法上门照顾的情况,积极联系社区志愿者或社区居委会人员,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关心独居老人,满足情感需求;针对有的孩子因对病毒产生恐惧,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向他们讲解病毒,形成对病毒的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病毒,并对这些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协助恢复学习和生活;针对部分辖区居民因生活诸多不便而情绪激动,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社工首先安抚居民的情绪,讲明封闭的原因,对他们的心情表示理解,及时发布工作动态,让居民了解工作进程,获取居民的理解,一起共渡难关,对居民的不合理要求,委婉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 主张当前的家庭模式根植于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决的 问题。
• 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本质是跨越几代的持续的交互作 用模式。
• 交互作用模式:今天家庭成员如何形成依恋、处理 权力问题、解决冲突等都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以前 的家庭模式。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
• 一种理论/临床的模式(理论来自精神分析); • 认为要了解一个家庭最好要分析三代以上,要了解个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
• 2、外显的、慢性的、未解决的婚姻冲突。 • 情绪疏离和情绪过分亲密循环出现; • 冲突时的消极情绪和亲密时的积极情绪同等强烈; • 家庭焦虑被夫妻双方所承担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
• 3、孩子的心理损伤——逃学、抑郁等 • 功能: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忽视或否认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2、三角关系
• 2、三角关系 -一种三人子系统,最小的稳定的情绪系统。
根据鲍文的观点,焦虑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产生, 个体可能会引进第三者来减低焦虑和情感强度,增 进稳定性,这现象称之为三角关系。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2、三角关系
• 自我的分化谈的是个体,三角关系谈的是关系。 • 家庭情绪关系的基础便是三角关系。 • 家庭融合的程度越高,形成三角关系的努力就越强烈且
• 高分化(76-100):清晰的价值观和信念;以目标为 导向;灵活;有安全感;自主;能忍受冲突和压力; 定义良好的稳固自我感和较少虚假自我。
第八章鲍恩家庭系统治疗
1、自我分化
• 家庭系统理论假定:每个人身上都有两股生命力量: 一股是推动个体成为一个情绪独立的人的力量;另 一股是推动个体与他人或家庭保持情绪联系的力量。

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论文题目:浅谈家庭系统理论目录摘要 (3)1.引言 (3)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3)3家庭系统理论的定义 (4)4.家庭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 (4)5.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5)5.1整体论 (5)5.2家人关系 (5)5.3新的信念 (6)5.4家庭规则 (6)5.5满足家庭的需求 (6)6.对家庭系统理论的几点思考 (6)结语 (7)参考文献 (7)浅析家庭系统理论摘要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

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

家庭系统理论将会成为现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

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些笔者对家庭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发展;思考1.引言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ayBowo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o1E·K: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

i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波文从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研究家庭内的交往和情绪活动。

40年代末,他在堪萨斯州的一个诊所里当精神病医生,治疗各种各样的心理病患者。

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原则是避免治疗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相接触,以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受到感染。

但波文没有顾及这一原则,他与病人家属接触很多。

在与病人家属的接触中,他发现病人与他们,尤其与父母在情绪上存在极大相互作用。

当时,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观察到这一“共生现象”(symbiosis),他们都用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认为它是由于人的无意识冲突而造成的。

但波文认为,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深刻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心理过程之上的,根本不能用无意识动机的概念加以解释。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情介绍案例:王女士和丈夫胡先生结婚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中专毕业后一直工作不稳定,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工作,一家人还算和睦。

王女士退休后,每月有900多元的退休金,丈夫还在上班,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家中还有一套房子出租,也能贴补一些生活。

王女士高中毕业后就进工厂当了工人,而丈夫却是研究生,在出版社工作。

因此,她的心理有些自卑,对两个儿子的要求也就分外严格,尤其是对大儿子。

由于大儿子在初中毕业时,王女士逼迫他报考了中专,而没有让他选择上高中,大儿子对母亲一直有意见,但是王女士认为自己是为儿子好,因为她怕儿子考不上大学,但是儿子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很好,是母亲一直看不起自己。

随后的十多年里,母子之间冲突不断。

王女士和大儿子的矛盾就这样僵持起来,家里的环境也每况愈下,越来越让人感觉这不像是一个家。

一、分歧意见正常的家庭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能够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生活、沟通、尊重、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家庭因为有爱、有血缘联结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家庭成员有保护功能。

换句话说,一个家庭,除了具有生育繁衍、抚养和赡养的功能之外,还有消费、教育、娱乐休闲、感情交流、社交以及安全功能。

1.家庭成员意见分歧王女士认为大儿子没有能力考上大学,逼迫大儿子考中专,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大儿子。

而大儿子认为自己有能力考上大学。

不愿意自己委屈自己上一个普通的中专,认为是因为母亲的擅自决定影响了自己一生的前途。

大儿子和王女士之间关于中考升学的分歧,让他们一直互相指责,相互出口伤人,失去了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有的那种关爱和呵护。

2.家庭主要面临问题王女士的家庭在经济上没有困难,孩子也都成人,都接受了一定的教育,走上了工作岗位。

比照家庭的一般功能。

王女士的家庭所面临的问题是:因为某一特定的事件,导致特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Bowen家庭治疗系统理论

Bowen家庭治疗系统理论

“我需页
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个模式
• 1、配偶一方身体或情绪的功能失调。 • 一方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赚钱、照顾孩子、做饭、购物),另一
方扮演了责任过低的角色。 • 后果:一方持续增加的功能低下,会抱怨配偶的统治;另一方过度
胜任,很满足这种安排,有时也会愤怒。“勤劳的母亲养育了懒惰 的子女。” • 对策:授权——不洗碗、不陪读等。 • 2、外显的、慢性的、未解决的婚姻冲突。 • 情绪疏离和情绪过分亲密循环出现; • 冲突时的消极情绪和亲密时的积极情绪同等强烈;家庭焦虑被夫妻 双方所承担 • 3、将问题投射到一个或更多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理损伤——逃 学、抑郁等。 • 功能: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忽视或否认他们自己缺乏分 化;家庭的焦虑被孩子的心理损伤所吸收何时会出现:在家庭正常 变化(生老病死、房子装修、工作改变)和孩子的发展周期(入学、 进入青春期)相重合。
至少有一个由于投射过程,而产生更低的分化水平。这个人的 最终婚姻可能又是找一个类似的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从而将 更低的分化水平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成员又会依次传给下下一 代。
第18页/共36页
7.手足位置
• 鲍恩认为人格特征与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相关,认为夫妻在兄弟姐妹的排行对他们做父母的方式有影响。 • 例如,老大是比较有责任感的,力求完美。中间的孩子容易被忽视,有强烈的被赞许的需求。老小是被关
第12页/共36页
选择配偶的模式:
• ①相似原则

鲍恩认为:人们会选择和自己分化水平相当的人作为自己的配偶。
这样分化较低的人(现在是一对)可能变得更加高度融合,后果是:产生
焦虑的可能性越大,与可能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问题。
• ②互补原则

一方是界限模糊,另一方界限僵化。当压力出现,前者通过寻求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案例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近三十岁。

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经常抽烟喝酒,并且有赌博的爱好。

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

丽芬包揽了家中种地、养猪、养牛所有的农活,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最后的收入并不多。

另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柱。

丽芬的公公在她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婆婆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只有这一个儿子。

丽芬和她的丈夫也只有一个女儿,平时都是由丽芬照顾着,所以母女的关系特别好,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因为生活负担重,并且与丈夫感情淡薄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

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

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

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

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

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

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

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二、服务方案(一)服务目标1.帮助丽芬的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这个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较健全的结构,即重建家庭结构。

改变原有的僵化、过时、不合适的家庭结构,使整个家庭能够随着时间的改变,不断更新家庭中的责任制,而不是一味跟着习惯与规则,这个过程中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提升个人能力。

2.通过治疗,使家庭呈现良性的沟通方式,即同时顾及自己、其他人和所处情景的沟通方式。

幼儿园家园协同育人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合作

幼儿园家园协同育人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合作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家园协同育人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理念。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同育人的案例分析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孩子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幼儿园家园协同育人的概念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理论支持,对幼儿园家园协同育人的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一、幼儿园家园协同育人的概念1. 家园协同育人的含义家园协同育人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负责。

家园协同育人强调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肩负起教育责任,通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 家园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家园协同育人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家园协同育人的理念下,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共同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二、幼儿园家园协同育人的案例分析某幼儿园在实践中积极践行家园协同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通过具体案例对该幼儿园的家园协同育人实践进行分析。

1. 案例一:家园协同育人的家访工作该幼儿园将家访工作纳入家园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每学期开始之际,幼儿园老师会安排专门的时间,与孩子的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主动询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关注点,了解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

通过家访,老师与家长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渠道,加强了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

2. 案例二:家园协同育人的亲子活动该幼儿园定期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

亲子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和亲子阅读等。

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参与,携手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3. 案例三:家园协同育人的家长培训该幼儿园还开展了家长培训活动,邀请专业的心理学家、教育专家等为家长进行相关培训。

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从家庭的三角关系 探讨(婚姻与亲子)。
编辑ppt
12
6.个人的问题,经常与其家庭的互动模式 和家庭价值观有关。
7.很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主要系 统的改变。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 新系统。
编辑ppt
13
(三)主要概念
1.系统 (system) 是指由互动组合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指 的是持续、重复的模式及系统中各个部分 的互动。
编辑ppt
4
由那天开始,这个家族陆续有三个人在27岁时 自杀,而且会都死在12月31日那天。当那名律师发 现此事时,忽然醒觉到其表哥已经27岁,日期亦已 接近12月31日。他赶到表哥那儿,准备提醒他,却 发现表哥已买了枪准备自杀。
过了不久,那名律师又来找海灵格,因为他觉 得自己有自杀倾向和惊慌的感觉。
编辑ppt
18
6.界域 是指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 单位的界限。即将系统、次系统或个人与 外界环境分离的一道隐而不见的界限。
编辑ppt
19
家庭系统中,界域至少有三种意义: (1)界定家庭的次系统:即界域适用来界定家庭中的 次系统,家庭中的次系统界域一订定,就决定了谁来参 与、如何参与的家庭规则。(2)界定物理界限:物理 界定是较具体可见的,如家庭中私人的房间、物品等。 (3)界定家庭成员:指出谁是属于这家庭
编辑ppt
20
(四)家庭系统的两种机制
1、平衡机制 。
家庭一旦成立,就需要作息有序,能为家庭成 员提供稳定安全的生活住所,满足家庭成员的 基本需求。因此,家庭会极力维持平衡。当某 些事件发生打破家庭平衡状态时,家庭会自行 调动各种资源和动力使家庭尽快恢复平衡。
编辑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家谱图
1.在家谱图中看到。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相继去世,而他们的子女大都已经很年长了,都在50岁以上了,而且他们及其子女大多数都是农民。

我有两个姑姑,一个舅舅,还有3个姨妈,相对于其他的家庭来说,我的直属亲人算是比较少的了。

爸爸妈妈在1985年结婚的,有两个子女,我和姐姐,姐姐现在已经工作了,是一名护士,而且我和姐姐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2.爸爸妈妈在这个年龄在做什么。

由于家庭原因,爸爸只读到了高中就被迫辍学,妈妈只读了小学,他们在我这个年龄就结婚了,在家务农。

他们没有特别远大的追求,只是能把我们这个家打理的好一点,生活条件改善一些。

爸妈都特别的辛勤劳动,爸爸读书多一些,在劳作方面比较用心,善于发现,善于钻研,所以我家每年的收成相对来说也是算不错;妈妈是一个老实人,非常勤劳,能吃苦,在家里面的经济方面有不少的帮助。

3.我与爸爸妈妈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我觉得在性格上,我“继承”了我爸很大的部分,尤其突出的就是脾气了,我爸爸脾气有些暴躁,我也是如此;别人都说我长得像我爸爸,包括说话的语气等等,这些应该就是相同的地方吧。

不同之处也多,比如我爸是一个上进,力求完美的人,而我邋邋遢遢,还是比较贪玩;我妈妈心底善良,勤劳,而我却有些懒惰。

4.对爸妈的新认识。

通过这次的比较,我发现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实在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爸爸虽然有时比较严肃,但是还是觉得他对我的爱护远比我想象的多很多;妈妈平时唠唠叨叨的,但是她的心都在我们身上,我应该多体谅体谅她。

二、案例分析。

案例:
王正,男,14岁,家住湛江市。

目前就读于湛江第一中学,父母较早离异,父亲是残疾人(双上肢残疾和聋哑),现和父亲及祖父、祖母居住于约10平方米的一室户内,条件较为简陋。

住宅周边卫生状况较差。

家中经济来源较差,只靠祖父的退休金和父亲的28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

因为长期和祖父、祖母及残疾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使王正的日常交流遇到了障碍,变得较为沉默。

由于
祖父、祖母年龄已大,使王正的教育成为很大困难。

平时靠王正的婶婶和叔叔教育,王正较听叔叔和婶婶的话。

据祖母反映,王正经常彻夜不归,而且常和同学去网吧,打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经常考试不合格,最近一次彻夜不归是连续二天二夜没有回家,发生在前几天,使家人十分担心。

案例问题及需求分析
根据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王正及家庭存在以下问题:
1.父母离异,因长期和祖父、祖母及残疾的父亲生活在一起,王正的日常交流遇到了障碍,变得较为沉默,且教育成为很大困难;
2.家中经济来源差;
3.王正彻夜不归,去网吧打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考试不合格;
4.家庭界限模糊,王正靠婶婶和叔叔教育,较听叔叔和婶婶的话,其父亲家长角色缺失。

理论分析
我主要用结构功能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分析此案例。

1结构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保留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彼此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本案例凸显的是家庭中的社会化、情感和陪伴功能:(1)社会化。

家庭的首要功能在于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家庭是一个小群体,群体成员享有很多面对面接触机会,从中接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化过程,家长通常有很强的动力去教育他们的后代。

(2)情感和陪伴。

家庭为其成员爱、感情和陪伴。

感情对儿童很重要,而且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始终如此,一个缺乏亲情关怀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的成长以及其社会发展都会受到损害。

本案例中王正的父母较早离异,他失去母亲的关怀,情感缺失;父亲残疾,经济来源只有祖父退休金和父亲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拮据,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王正的发展;父亲聋哑,祖父母年龄已大,王正失去正常沟通的机会,性格沉默,受教育困难,学习成绩差,其社会化进程受到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王正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和其家庭功能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2.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主要是配偶子系统、亲子子系统和手足子系统;它是由不同的个人组成。

家庭是一个社会系统,它的特点是每一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有相互制约,与家庭系统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每个人都承担各自的角色。

家庭中任何一个子系统或者任何一个成员发生改变时,
都会影响到其他子系统或另一个成员,而受影响的那一个也将反应转回来影响第一个,家庭本身是后这样一个互动、相互依赖的家庭。

同时,家庭系统并不孤立存在,它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生存与环境之中,其社会环境指人的社会关系网、社会组织、结构等。

此外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措施的健全与否与家庭也息息相关;社会网的存在受到环境资源的支持,提供人类彼此间物质与精神情感交流的途径,这些网络可成为支持性的资源,一个家庭遇到困难,可以由一些有力量的人来协助渡过难关,家庭或家庭里的人会帮助自己的家庭,亲戚朋友和邻居也会互助,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也有自己的价值、信仰与规范,它会影响到家庭成员。

王正所在家庭中因父母离异,家庭中的配偶、亲子子系统都不存在,而案例亦未显示王正有兄弟姐妹,其手足子系统亦不存在,家庭系统是不完整的。

王正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可以获得祖父退休金的经济支持,并且平时靠婶婶和叔叔教育,较听他们的话,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王正家庭系统的不完整,提供必须的社会资源,减少生活等压力。

与此同时,王正常和同学去网吧,所在的同辈群体社会网对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介入方案
第一步,进入家庭。

与案例中的家庭建立专业关系,了解王正当前的行为表现(如上网逃课等)及其程度。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直接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过程,初步了解到王正家庭结构的不合理现状(如父亲、祖父对王正的关心和了解程度、王正对父亲、祖父母、婶婶叔叔的评价等)。

这是开展整个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步,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家庭的结构、家庭系统的支持程度、家庭成员的问题与家庭结构之间的关联等。

从该案中我们不难发现,王正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环境较差,且其父亲、祖父母都未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加上王正又和同学一起逃课上网,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王正的学习成绩及表现;王正父母离异,缺失了母亲的关爱,而其祖父母年龄已大,父亲聋哑,案例只显示王正家庭有婶婶和叔叔的帮助,王正所在的社会支持系统单薄,这些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步,提供具体服务,建立全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对于王正的问题,既然王正自身与其父亲、祖父母均有责任,就需要分别介入王正个人和其父亲、祖父母。

首先与王正进行会谈,并想方设法改变其原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的观
念和生活方式。

显然,王正自身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和厌学问题,导致其上网逃课,后来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为其提供学习辅导,协助王正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与王正父亲、祖父母、叔叔婶婶进行交谈,考虑到其父聋哑,可以纸上沟通或者找人进行手语等多种方式交流,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意识到王正当前的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引起对方的危机感,加强亲子沟通,给予王正更多的情感支持。

若有可能,可以找到王正已离异的母亲,承担起教育王正的义务。

此外,要巩固王正婶婶叔叔对王正教育的支持作用,社工为王正多争取社会资源,力争学校对王正加强关注与教育;发挥同辈群体对王正积极正面的影响;社区要给予王正家庭一定的经济支持,改善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发挥NGO、志愿者的作用,经济捐助和精神陪伴等,从而为王正及其家庭建立全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步,在进一步介入的同时,评估王正本人及其家庭的改变情况,包括王正父亲、祖父母重视与王正情感沟通与关怀,叔婶继续关心王正受教育状况,弥补缺失的家庭功能;观察王正在业余生活、学习上的变化,如果有所改变和进展,就需要采取措施去巩固改变的效果。

理论反思
1.家庭系统理论
(1)它忽略了文化对家庭的影响。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性,在某一民族认为正常的互动模式,也许在另外一个民族被认为是病态的。

所以,要将家庭系统理论与本国国情或本民族文化特征综合起来考虑,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释。

(2)当一个家庭中的青少年出现问题时,要理解青少年的问题就不能脱离家庭系统。

与青少年问题相关的因素是,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青少年在家庭系统中是被如何对待的。

而且,要寻找青少年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能脱离家庭系统。

仅仅改变“问题”青少年是不够的,同时也应该改变家庭系统中的其他成员。

2.结构功能理论
(1)结构功能理论解释了社会整体的“秩序”如何形成并维持。

但其“功能主义”解释范式,使究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行动引起了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活动,还是整体的相关需要导致了这些活动出现,未作必要回答。

(2)结构功能理论是帮助不能正常发挥家庭功能的家庭,家庭功能的完善与
均衡影响着整个社会。

(3)它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