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合集下载

民族植物学研究新进展

民族植物学研究新进展

民族植物学研究新进展作者:李官华龙春林来源:《科学》2019年第02期民族植物学以传统植物学知识和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人类如何认知植物,如何利用植物,如何保护和管理植物及其环境,如何将传统植物学知识应用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植物如何影响人类的经济、语言、文化等。

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植物学家哈什伯杰(J.W.Harshberger)教授1896年创立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以来,至今已有123年。

1966年,中国著名植物学家李惠林教授在就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讲席教授的就职演讲上,首次使用了“民族植物学”一词。

1982年裴盛基研究员发表了中国第一篇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开创了中国民族植物学,促进了其在亚洲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以传统植物学知识和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對象,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如何认知植物,如何利用植物(包括经济利用、药物利用、日常生计利用、文化利用等),如何保护和管理植物及其环境,如何将传统植物学知识应用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植物如何影响人类的经济、语言、文化等。

民族植物学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描述阶段,即调查、记录并整理民间如何认识和利用植物的知识,采用编目形式进行描述,用图形表达,记录声音图像,整理数据、建立信息库;解释阶段,即识别民族植物学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评价;应用阶段,将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植物学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植物学、人类学、药物学、语言学、生态学、经济学等。

民族植物学还有许多相关学科,如民族生物学、民族药物学、民族生态学、民族动物学、经济植物学等,涉及人与自然之间许多方面的关系。

民族植物学在植物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2017年召开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发布的《植物科学深圳宣言》中,第6个优先领域就是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明确“对于与植物和自然相关的乡土风情和历史传统,我们要加以评估、记载和保护”。

布依族染色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_以云南罗平县多依村调查为例

布依族染色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_以云南罗平县多依村调查为例
作为一类资源 植 物,染 色 植 物 在 资 源 植 物 学 的研究中具有举 足 轻 重 地 位,而 开 展 民 族 地 区 染 色植物的调查则是进行植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 用的有效途 径。 本 文 应 用 民 族 植 物 学 的 方 法,通 过实地调查,对云 南 罗 平 县 多 依 村 布 依 族 染 色 植 物资源及其利用 进 行 了 研 究,以 期 为 云 南 资 源 植 物的开发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提供来自田野的实 证资料。
民族民间传统利用植物的知识中获取资源开发的 信息等 。 [6] 多依 村 是 一 个 由 布 依 族 构 成 的 村 寨, 他们在利用植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染色植物 知识。本文应 用 民 族 植 物 学 的 研 究 方 法,包 括 民 间访谈、凭证标本 采 集 等 对 多 依 村 布 依 族 的 染 色 植物资源及其利 用 进 行 了 研 究,这 对 促 进 植 物 资
3 研 究 结 果
经 调 查 ,当 地 经 常 用 来 染 色 的 植 物 有 6 种 ,详 见下表。
表 1 多 依 村 布 依 族 利 用 的 染 色 植 物 Tab.1 Natural Dye-yielding Plants Used by the Buyi People of Duoyi Village
(1.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 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92;2.云南大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摘 要: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以云南罗平县多 依 村 为 案 例,对 当 地 布 依 族 的 染 色 植 物 资 源 及 其 利 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人使用五种植物染色糯米,使用菘蓝植物染布。这种利用植物染色 的 民 间工艺不仅做到了纯天然、无毒无公害,其中更蕴含着丰富的本土生态知识和染色文化。这样的个案 研 究对促进当地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民族文化的保 护,推 动 民 族 生 态 旅 游 的 发 展 具 有 一 定 的 理 论 意 义 和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 布 依 族 ;染 色 植 物 资 源 ;民 族 植 物 学 ;多 依 村 中 国 分 类 号 : Q94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7-9793(2011)04-0021-05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pdf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pdf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pdf摘要:I.引言A.民族植物学的概念B.植物资源开发的重要性C.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的联系II.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程A.起源与发展B.研究内容与方法C.国内外研究现状III.植物资源开发的应用A.药用植物资源B.食用植物资源C.工业用植物资源D.环境修复植物资源IV.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作用A.发掘与保护植物资源B.促进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C.推动生态文明建设V.面临的挑战与展望A.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B.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不足与改进C.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前景正文: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各民族利用植物的学科,它涉及植物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围绕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的主题,展开论述。

民族植物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它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现代科技手段等方法,研究各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植物资源的发掘、利用、传承等方面的知识。

目前,民族植物学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植物资源开发是民族植物学的重要应用方向,涉及药用、食用、工业用、环境修复等多个方面。

药用植物资源是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许多民族植物学研究者致力于发掘和整理民间草药知识,为我国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民族植物学在食用植物资源开发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研究不同民族对食用植物的栽培、烹饪技术等,为丰富人们的餐桌提供了支持。

同时,民族植物学在工业用植物资源与环境修复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资源发掘与利用上,还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

通过对各民族植物利用习俗的研究,可以揭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价值,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支持。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熊安东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3(008)003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在利用植物方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时间,本文试对近年来我国民族植物学方面的工作做一个综述,以期望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总页数】3页(P352-354)
【作者】熊安东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热带地区藤黄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J], 许绍才;牛淑岚;覃武全;黄志翀;安辉;刘有军;王轶;刘博
2.我国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 [J], 萨日娜;苏亚拉图
3.药用民族植物学及其研究进展 [J], 淮虎银;裴盛基
4.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J], 淮虎银;付文竹
5.瑞香狼毒的民族植物学、植物化学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J], 赵猛;亢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植物——精选推荐

民族植物——精选推荐

民族植物学定义:是人类利用传统的植物知识与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也就是说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的全面的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上、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

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代表着人类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的互动关系。

民族植物学核心内容:人类对植物的利用民族植物学为现代生物能源的开发应做的贡献:①新能源植物的筛选②能源植物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③成功经验的推广和培训区域民族学定义:研究特定地理范围内人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它不仅研究某地区不同民族对植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方式,而且也将不同民族或部落之间对相同植物资源在认识与利用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应用民族植物学定义:民族植物学应用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它能够吸收个体的和科学的两种类型的知识,允许人们进行比较研究并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药用民族植物学定义:研究人类利用植物资源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传统知识和经验。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传统庭院生态系统、轮歇农业生态系统、传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说:是人类对植物引种驯化成果的科学总结。

吉祥植物主要包括:以人类道德比拟植物、以人生际遇比拟植物、物性引申与源自民俗传统的植物。

生物质:树木、农作物、草、水生植物(包括藻类)、粪便等有机质的总称,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制造生物煤气等。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的能源植物:利用某些植物可以制取柴油、石油等燃料,人们称这种植物为“能源植物”。

那加人栽种旱冬瓜(桤木):①取薪柴②固氮③保持土壤水分④水树(生水的树)-保水功能。

傣族栽种“铁刀木”作为薪柴,用旱冬瓜(桤木)护水源,涵养水土西双版纳傣族把用材树种分为四类,其中特等用材有:马鞭草科植物柚木、豆科植物铁刀木和黑黄檀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青海班玛地区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中国藏区面积最大的县。

班玛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是著名的“藏药圣地”。

班玛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是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在藏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对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一、藏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班玛地区地处高原,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为独特,这里的藏族民众长期以来就依靠着当地的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藏药资源进行日常疾病治疗和康复保健。

据统计,班玛地区有着大量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包括人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上千种。

这些药用植物资源拥有着显著的药用价值,它们对高原适应、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骨科疾病等均有着显著的疗效。

特别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高原适应症方面,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为藏族传统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现状随着对藏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和认可,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也逐渐展开。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采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 藏族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进行药理学研究,探索其药用成分和药效特点,为现代医学的转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藏族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探讨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并加强对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力度,确保其资源的永续利用。

4. 藏族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藏族药用植物的开发,研发出更多、更好的藏药产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

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对于推动藏药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藏族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促进藏族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提升藏族民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中 医学 报 , 2 0 1 0, 2 5 ( 3 ) : 5 0 5 .
[ 1 8 ] 李振光 , 王净净. 从瘀治痫理论基础及机理的研 究摄 要[ J ] . 中医药
学刊 , 2 0 0 1 , 1 9 ( 4 ) : 3 2 3 .
[ 1 9 ] 余德生 , 汪森. 脑 通防治帕金森 氏病 1 2例 [ J ] . 辽 宁 中医 志, 1 9 9 7 ,

3 5 2・
WO RL D C HI NE S E ME DI C I NE Ma r c h . 2 0 1 3, Vo 1 . 8, N o . 3
织c a s p a s e 一 3 蛋白表达 的影响[ J ] . 中医药信息 , 2 0 1 1 , 2 8 ( 2 ) : 6 5 .
摘 要 我 国是一 个多民族 国家, 有 着悠 久的历 史和灿烂的文化。各 民族在利 用植物 方面有着鲜 明的民族特 点。民族植物 学的
研 究工作在我 国 已经有一 定的时间, 本 文试对近年来我 国民族植物学方面的工作做一 个综述 , 以期 望为 日后的进一步研 究打下
基 础。
关键词
民族 植 物 学 ; 进 展
中医 药 大 学学 报 , 1 9 9 6 , 1 9 ( 4 ) : 1 5 .
[ 1 3 ] 王会芳.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 4 8例 [ J ] . 中国中医急症 , 2 0 0 6 ,
1 5 ( 7 ) : 7 8 2 .
[ 2 2 ] 汪瀚 , 童建兵. 鲍远程治疗帕金森 病的经验 [ J ] . 中医药 I 临床杂志 ,
( 4 ) : 3 8 3— 3 8 4 .
[ 2 0 ] 樊蓥. 周仲瑛治疗震 颤麻痹 的经验 [ J ] . 中医杂 志 , 1 9 9 6 , 3 7( 1 1 ) :

西双版纳傣族庭院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庭院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30(2):59-67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西双版纳傣族庭院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肖云学1,李春艳2,许又凯•①(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西双版纳666303;2.普洱学院,云南普洱665000)摘要:运用野外植物调查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调查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曼仑、曼安、曼勒和曼纳伞4个傣寨庭院植物的栽培及利用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1985年至2020年曼仑庭院植物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4个傣寨庭院植物种类丰富,共有86科241属317种(含变种、变型和品种,下同),其中,观赏类植物最多(152种),药用类、蔬菜类和果树类植物也较多,分别有93.81和41种。

4个傣寨共同的庭院植物仅32种,相似性指数为6.14,说明不同傣寨的庭院植物种类差异较大。

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对庭院植物种类有影响,即经济条件较好、离城镇较近的傣寨种植的观赏类植物最多,曼仑和曼安的庭院植物中观赏类植物分别占51.1%和44.2%,而经济条件较差、离城镇较远的傣寨的庭院植物以药用类和蔬菜类植物居多,曼勒和曼纳伞的庭院植物中,药用类植物分别占40.4%和45.2%,蔬菜类植物分别占38.3%和48.8%。

与1985年相比,2020年曼仑庭院植物减少了78种,其中,观赏类植物减少了109种,新增了85种,变幅最大;药用类、蔬菜类、粮食/淀粉类、果树类和材用类植物分别减少了35.1%、27.6%、75.0%、14.3%和56.8%;文化类植物保持的最好,增加了3种,相似性指数为66.67。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傣族庭院植物的种类丰富,且以观赏类、药用类和蔬菜类植物种类居多,但不同傣寨和不同年份间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类植物占比增加,而粮食/淀粉类和材用类等庭院植物减少,这些物种的消失导致与之相随的传统知识的消失。

关键词:傣族;庭院植物;民族植物学;传统知识中图分类号:C95-05;Q94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7895(2021)02-0059-09DOI:10.3969/j.issn.l674-7895.2021.02.08Study on ethnobotany of homegarden plants of Dai nationality in Xishuangbanna XIAO Yunxue1, LI Chunyan2,XU Youkai1,①(1.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shuangbanna666303,China; 2.Pu'er University,Pu'er665000,China),J.Plant Resour.&Environ.,2021,30(2):59-67Abstract: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omegarden plants in4Dai villages(Manlun,Man'an,Manle, and Mannasan)of Menglun Town in Mengla County of Xishuangbanna were investigat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key reporter interview methods;and combined with literatures,the change of homegarden plants in Manlun from1985to2020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omegarden plant species in4Dai villages are rich,with317species(including variety,form,and cultivar,the same below)belonging to241genera in86families,in which,species number of ornamental plants are the largest(152species),and that of medicinal plants,vegetables,and fruit tree plants are also relatively large,which are93,81,and41species,respectively.There are only32species of common homegarden plants among these4Dai villages,with a Jaccard index of6.14,indicating that the homegarden plant species in different Dai villages are quite different.Economic condi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have impacts on homegarden plant species,that is,the better the economic condition and the closer to the town,the more ornamental plants are cultivated in Dai village.For example,ornamental plants account 收稿日期:2020-09-01基金项目:国家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专项(ZDGC2019-003-01-B01)作者简介:肖云学(1985—),男,傣族,云南双江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植物迁地保护及民族植物学研究。

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_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_吴彤

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_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_吴彤

2013年2月第22卷第1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Feb.,2013Vol.22No.1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吴彤(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本文以中国民族植物学家的研究作为案例,讨论了中国民族植物学祛民族特性和本土文化的问题.在当代科学化的背景下,尽管民族植物学家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这个状况反映了中国民族植物学的衰落和问题.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可以揭示背后的问题,并且为中国民族植物学保持本土和传统知识研究提供合理性.关键词:民族植物学;定义;研究演化;科学化;科学实践哲学;领域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3)01-0005-09收稿日期:2012-11-27作者简介:吴彤(1954-),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科学实践哲学、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1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民族植物学诞生于1896年(John Harshberger ),这既与工业化有关,也与殖民化有关.中国大陆的研究开始于1982年.[1]大陆民族植物学的先驱-裴盛基先生先后有三篇文章讨论了大陆民族植物学的进展.[2 4]图1裴盛基教授在民族植物学亚太论坛(北京会议2010.9)上Fig.1Professor PEI Shengji in Asia-Pacific Forum ofEthnobotany (Beijing 2010.9)裴盛基认为,自1982年引入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大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理论体系、内容和方法,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4]在建制方面,也形成了研究队伍,机构和可以发表的期刊,研究了多种民族植物,展开了民族植物资源调查,召开了多次东亚和世界民族植物学方面的会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图2龙春林教授在野外工作中Fig.2Professor LONG Chunlin working in thefield 图3淮虎银教授Fig.3Professor HUAIHongyin图4哈斯巴根教授Fig.4Professor HAS Si-Ba-Gan图5薛达元教授Fig.5Professor XUE Dayuan 2透过民族植物学定义变迁,看大陆民族植物学的走向让我们首先了解国际上民族植物学定义变迁,下面是Cotton 关于民族植物学概念解释历史变迁的一个表:[24]表1C.M.Cotton 给出的民族植物学定义变迁Tab.1C.M.Cotton given the ethnobotany definitions in differ timeTable 1.1Chang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ethnobotany ’.Prior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rm ethnobotany in 1895,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botanical knowledge focused almost entirely on the applications and economic potential of plants used by native peoples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is century ,however ,anthropologic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beca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Later ,as ethnobotanical studies escalated during the 1980s ,a whole range of interpre-tations appeared as more and more disciplines became involved ,culminating with Martin ’s interpretation in late 19956第1期吴彤: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续表Date Interpretation of ethnobotany Source1873Aboriginal botany*—he study of all forms of vegetation which aborigines usedfor commodities such as medicine,food.textiles and ornaments.Powers1873(in Castetter1944)1895Ethno-botany*—the use of plants by aboriginal peoples.Harshberger(1896)1916Not just a record of plant use,but the traditional impressions of the totalenvironment as revealed through custom and ritual.Robbins et al.(1916)(in Castetter1944)1932Not only tribal economic botany,but the whole range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of plants and plant life.Gilmour(1932)1941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which exist between humans and their ambientvegetation.Schultes(1941)(in Castetter1944)1941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primitive humans and plants.Jones(1941)(in Castetter1944)1981The study of the di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and plants.Ford(1978)1990The study of usefulplants prior to commercialisation and eventualdomestication.Wickens(1990)1993The recording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hat differentcultures have accumulated throughout millennia.FEB(1993)1994All studies(concerning plants)which describe local people’s interaction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Martin(1995)*Terms in italics introduced at this time.裴盛基、淮虎银主编的《民族植物学》对此表民族植物学的解释(interpretation)的整理为:表2民族植物学概念与研究内容演变(右列原文与译文为本文作者所增加补充)Tab.2Chang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s and contents of“ethnobotany”(original text and translations added in right list by the paper author)年份对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定义英文原文(引自C.M.Cotton,1996,p.2)1873土著植物学:研究原住民用作诸如药材、食物、装饰等日常用品所利用的各种植物的科学Aboriginal botany—the study of all forms of vegetation whichaborigines used for commodities such as medicine,food,textilesand ornaments(Power1873).土著植物学:对原住民用作诸如药材、食物、织物和装饰等日常用品所利用的各种植物的研究1895民族植物学:研究原住民利用植物的科学.Ethnobotany———The use of plants by aboriginal peoples(Harshberger,1896)民族植物学———对原住民的植物利用的研究1916民族植物学不仅只是记载植物的用途,而且也包括在传统习俗和仪式中表现出的对这个环境的认知等内容Not just a record of plant use,but the traditional impressions of thetotal environment as revealed through custom and ritual.(Robbins etal.1916,in Castetter1944)民族植物学不仅只是记载植物的用途,而且也记载包括在习俗和仪式中表现出的对整个环境的传统印记等内容1932民族植物学不仅包括部落的经济植物学,而且也包括所有关于植物的传统知识Not only tribal economic botany,but the whole range of traditionalknowledge of plants and plant life(Gilmour1932).民族植物学不仅包括部落的经济植物学,而且也包括所有关于植物和其生活的传统知识1941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中植物之间关系的科学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which exist between humans and theirambient vegetation.(Schultes1941in Castetter1944)民族植物学是人与周围环境中植物之间关系的研究1941民族植物学是研究“原始人”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primitive humans and plants.(Jones1941in Castetter1944).民族植物学是原始人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1978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关系的科学The study of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plants(Ford1978)原文此处的年代为1981民族植物学是人与植物之间直接关系的研究1985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界全面关系的科学原表没有此条1990民族植物学是研究尚未商业化而最终会被引种栽培的有用植物的科学The study of useful plants prior to commercialization and eventualdomestication.(Wickens1990)民族植物学是对商业化之前和最终会被驯化的有用植物的研究.1993民族植物学是记载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有关环境知识的科学The recording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hatdifferent culture have accumulated throughout millennia.(FEB1993)记载和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有关环境知识1994所有涉及植物的、描述当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All studies(concerning plants)which describe local people’sinteraction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Martin1995)所有涉及植物的、描述当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事实上,哈什伯杰的说明里并没有科学二字(J.W.Harshberger,in1895,first applied the term ethnobotany to the study of“plants used by primitive and aboriginal people”.[22]同样,琼斯的说法里也没有科学二字(Jones(in1941:220):Ethnobotany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 of primitive man and plants”).[22]福特的解释(Ford,in1978,“Ethnobotany is the study of direct interrela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plants.”[22])特别指出,去除“primitive”并非说民族植物与本土社会无关,而是指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要包括所有的文化.福特极为担心本土知识的消亡,告诫民族植物学家要尽快抓紧研究民族植物学的对象,否则这个领域很快就会西化,而变成一种过去的东西,而走样变味.[22]中文译文的问题主要是,大部分均加了原文没有的“科学”二字.与原文相比,译介的中文表达力图通过民族植物学语词表征,述说民族植物学是科学,并力图与文化隔离或拉开距离.事实上,我们看到,西方民族植物学原有定义的变化,有向一般科学方向的变化,也有强调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变化.中国大陆研究的定义比较倾向于朝向一般植物学科学方向的靠拢.让我们再看大陆元老级的学者裴盛基及其学生的定义:2007年定义: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既研究人类如何认知植物,也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植物,及人类认知和利用植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6]更早的1998年定义: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5]新定义抛弃了文化、直接、传统、经验词汇.新定义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祛除文化(文化、传统)、地方性(直接、经验)?很有意思的是,“文化”这里代表的土著或本土的文化,祛文化,就是指明民族植物学研究开始要远离本土文化;“直接”意即直接关系,民族植物学本来很强调本土植物与本土居民的直接的生活关系;祛“直接”的含义,也是远离“直接”,要使得关系成为间接的,离开直接的关系;“传统”词汇表达的含义更为清晰明了,祛“传统”意味着不需要向本土传统文化讨教,可以把植物直接送到实验室,进行现代性的分析,就可以获得植物的分子成分,了解植物的医用成分,传统不再起作用,可以离开传统对所谓的民族植物进行研究了;89第1期吴彤: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至于“经验”也是备受科学传统诟病的词汇,谁要是仍然是以经验研究为主,谁的科学程度就不会高,所以剔除“经验”也是科学的志向,因此也成为中国大陆民族植物学家的志向.3透过大陆民族植物学研究学者谈“问题”,看大陆民族植物学可能的走向从事民族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的学者2005年撰文谈了民族植物学在中国大陆受到的误解,这些误解,可能主要来自于民族植物学所在的大学科———植物学或生物学学科.这些学科中的某些人指责民族植物学:[7]1.只是研究少数民族利用植物的学科;2.只是对历史上有关记载植物的著作进行文献研究的;3.没有定量方法;4.发展非常有限,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对植物的利用都有一定的限度;5.是纯粹的社会科学;6.以选择偏远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研究成果的意义具有局限性.大陆民族植物学家是如何应对这些所谓的误解呢?他们的解释性对策是:1.针对民族植物学“是研究少数民族利用植物的学科”的“误解”,论证不仅研究少数民族而且研究汉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有关植物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传统知识”;[7]2.针对民族植物学“是对历史上有关记载植物的著作进行文献研究的”学科的“误解”,论证“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古籍中所记载的有关资源植物的研究是民族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绝不是民族植物学的全部”;[7]3.针对“民族植物学没有定量方法”,论证民族植物学早期研究中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现在大量定量方法进入民族植物学研究,如各类定量评估、样方法以及其他生态学方法与指标,民族植物学没有定量方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7]4.针对民族植物学发展非常有限的认识,论证在少数民族里的有关植物的知识不会穷尽,另外也会动态发展,因此民族植物学所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也将永无止境;[7]5.针对民族植物学被认为“是纯粹的社会科学”的观点,指出虽然人是民族植物学的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研究对象,但更强调“如何通过其他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解释他们对植物利用或保护的合理性”,“民族植物学研究虽然借用了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但民族植物学更多地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7]6.针对“民族植物选择偏远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其研究成果的意义具有局限性”的观点,说明为什么这样选择,以及这些知识提炼的成果及其价值具有普遍性.[7]大陆民族植物学家为什么要如此解释呢?这是否反映了大陆民族植物学家正在为自己的学科地位、利益而斗争呢?同时是否也反映了大陆民族植物学家自己的诉求和他们希望可能的走向呢?4问题解释背后的观点与立场分析大陆民族植物学家上述解释背后,可能反映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民族植物学本身在植物学学科内发展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带来的问题.大陆民族植物学家的解释中,有明显的强调自己学科是科学的倾向.尽管承认自己的跨学科研究特性,但是尽可能偏向科学一边,说严重些,包含着不承认自己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特性的意思.背后01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也的确反映了民族植物学这种跨学科研究在中国大陆地位的尴尬.首先,让我们先从我国植物学定义看植物学分类: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其中与人类关系是与民族植物学有关的说法.但是在学科分类中缺少民族植物学的位置.大陆几部重要的植物学教材和著作,其分类中均没有涉及民族植物学.这也的确表明,民族植物学在中国植物学中处于边缘地位.其次,我们再从学科建制的角度看看民族植物学学科的地位,其学科地位正在退化.即便是实力雄厚的中科院昆明植物学研究所,它有一园一库和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所级实验室———植物园、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包括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民族植物学只在这个所级实验室中,而且被整合为其中若干研究中的一个.通过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所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我们可见民族植物学的位置,该所级实验室包括五个研究方向:1)重要资源植物的调查与评价;2)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与新品种选育;3)产业化开发和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4)山地生态与社区生计的综合研究;5)资源植物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建设;以及三个研究组.其中研究方向1)重要资源植物的调查与评价方向里有民族植物学内容,所级实验室的主页相关介绍指出:该方向主要依托原民族植物学实验室的科研队伍和优势,充分利用我国在植物资源传统利用的经验和实践,发掘食用植物和观赏植物新资源.结合我所在植物分类、区系地理和种质保存方面的技术优势,研究和评价满足于国家战略的食用和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开展形态学、细胞学、胚胎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植物生物学系统研究,服务于植物引种驯化和育种.重点研究类群:淀粉类小作物;野生蔬菜、植物食用香料和色素;芳香油资源;特有绿化树种;高山花卉资源.“原民族植物学实验室”,表明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所级实验室包括三个研究组,分别是孙卫邦组(植物保育与驯化生物学)、管开云组(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龙春林组(民族植物学).可见民族植物学在所级实验室中的分量和地位.随着老一代民族植物学家退休,一些重量级中青年民族植物学家离去,昆明所民族植物学学科退化已经开始显现.不知重点转移是否可能(如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转移到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单位)?再次,民族植物学正在科学化,其“去人文社会科学化”倾向明显.昆明植物所里尽管民族植物学退化明显,即便如此,如能够保持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本身内容,也还可以.而我们看到昆明所内的民族植物学本身也同时加速改变自己的研究内容,朝向非民族植物学方向变化着.昆明植物所的民族植物学方向已经主要变成为: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在植物资源传统利用的经验和实践,发掘食用植物和观赏植物新资源.其重点方向里已经没有民族植物学的影子.其中有一个“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评价研究组”,牵头组长为龙春林教授,目前已经调到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主要精力已经转移.而该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主要从事植物学及相关领域(民族植物学、生物多样性、植物种质资源、民族药物学和药物化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系统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民族植物学已经成为“括号”中的一个.民族植物学正在被现代化……,这些民族植物学家更愿意通过当代生物学新技术的方式,把新技术引入民族植物学研究,通过对这些手段和体制在民族植物学中的“安置”,把民族植物学提升到受到植物学乃至生物学重视的重要位置,这是二代以后的典型考虑和做法.殊不知,这很可能从根上丢掉了民族植物学的初衷和根本.前文诉说的民族植物学家对民族植物学学科性质的辨析,也是更为强调民族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理由也不难理解了.但是,去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后,民族植物学与植物学有何相异?第四,这种边缘地位,使得中国的民族植物学家,更加的不愿意承认本土知识的地方性特征.他们试11第1期吴彤: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图通过创造“生态位转移”概念,来表明本土知识可以扩散与转化.[4]由于很少涉足于其他领域,他们因此并不知道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科学实践哲学的观点和立场———强调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也许对阐释人类学家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的观点也不清楚.[11 14]他们总觉得自己研究的对象和形成的知识是地方性知识,因此不如科学那种“普遍性知识”,总是觉得在普遍性知识面前低人一等.他们也不了解西方知识同样是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哲学观点.第五,由于历史原因,大陆民族植物学家从来都想要避开政治的影响.因此,他们更不了解关于知识的传统性的说法,也许是一种政治说法,意味在资本主义造成的政治战场上互为对手的行为主体的立场和诉求.他们对西方借民族植物学研究而隐藏背后的殖民主义和扩张、掠夺性的意识不足,不了解如何建立一种传统知识自我保护的机制是多么的重要.[15 20]史蒂夫.拉图瓦指出,西方科学已经沦为为了企业利益驱使下的全球资本积累和扩张的手段.[21]科学被从一种知识探索工具改造成了企业资本积累的工具.[21]一个重要的例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决定了贸易协定中含有的知识产权和围绕生命形态的知识产权的专利权的全球化.这对生物多样性和本土知识会产生严重后果.[21]也同样有人指出,“制定TRIPS,是为了防止发展中国家对富裕国家的发明和产品的所谓盗版.而至于北方国家大型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生物学知识和非正式本土知识的全面盗用,它却缄口不言”.[18]于是,关于传统或本土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认识论争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论色彩,并且不可能与政治论分开.因为现代科学是由于科学之外和非科学的理由即由经济、地缘政治的参数而被假定变得具有普遍性了.除了对传统食物及其他资源设置专利之外,还有一些例子显示受研究机构雇用的科学家正在从事逐渐涉及基因提取的遗传学研究.商品化的科学正在诱导和改造本土知识,使其沦落为一种可以出卖的商品.[21]拉图瓦举例:例1:澳大利亚的Autogen公司与汤加卫生部签署协议,要研究汤加独特人口资源中的“糖尿病”,需要收集愿意配合的汤加人身体的某些生物组织,引发公愤;例2:新西兰一家Diatranz公司打算在库克群岛人群中实施异种移植实验,即以猪胰脏细胞移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以恢复胰岛素的生成,尽管当地政府同意,也引发民众强烈反应.被认为是引发了人与物种界限被打破相关的哲学问题,以及相关的文化、宗教和伦理上的思考.这两个例子表明,科学与本土知识在哲学和操作两个层面均有冲突.[2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认为,本土知识财产包括每一种本土文化所独有的信息、实践、信仰和哲学.[20]一旦让传统知识脱离了某个原住民共同体,该共同体将失去对这些知识文化的利用方法的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传统知识体系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是原住民的习俗、传统、土地和资源所独有的.原住民有权保护其本土知识的知识财产,包括其保护其免受不当使用和掠夺性开发的权利.[25]我们不知道这些民族植物学家是否有这样的意识?他们是否参与了类似的不知情的、客观上通过国际合作,为对方提供本土知识资源的研究?在通过他们的科研项目进行很不完全的统计中,我们看到这类合作的确有一些,例如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2004-2007年间,国际合作项目有12项,项目经费占期间项目总经费的16.9%.这其中就有与民族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有关的项目.昆明植物所也有类似的合作.中国大陆科学家很少意识到西方科学与本土知识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问题重重.这不仅是西方科学与本土知识之间具有认识论和文化差异,而且在研究、咨询、分包、技术转让、法律工具和利益方面,科学已经被改造成为一个复杂且巨大的技术及文化霸权体系,从而使得本土知识的保护变得更为敏感和困难.[19]大陆民族植物学家是否应该提高保护本土知识、医用植物的意识,反对生物剽窃的意识,抵制有商业目标的生物勘探呢?21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第六,更被忽视的是,谁对本土自然资源有控制权?大陆的民族植物学家似乎从来没有问过这种问题.不问这类问题,也许不是这些民族植物学家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一种民族植物被民族植物学家研究透彻后,并且发表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的刊物上,假如这种植物很有经济价值,它的未来的遭遇可能如何?有时传统的非专利的保护制度对传统知识还是有效的.退而为本国来说,它在本国利益范围内被开发,是否会损害本土居民的利益?那些从未被打扰的植物,从此成为热门货.这一开发在公有制国家并不违法,但却可能侵犯本土居民的利益.这个利益却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最先应该保护的利益,是高于集团和国家利益的.[17]5结语:一种无奈,一种呼声这个无奈是谁的无奈?也许这是一双重的无奈.既是民族植物学家的无奈,也是我们的无奈.当然,我们仍然要发出声音,指出问题.一种可取的做法,是增强民族植物学家传统做法的信心,提供这种信心的哲学就来自于科学实践哲学.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local),这比阐释人类学吉尔兹的观点立场更进了一步.[26]如果任何知识都是地方性的,民族植物学家何惧来自科学的蔑视?也不必刻意靠拢科学,而失去民族植物学的文化、民族和本土特征.科学实践哲学指出任何知识都内在地镶嵌着权力因素的介入.这自然也提醒我们的民族植物学家要注意知识研究的权力问题.所以科学实践哲学为民族植物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认识论基础.更深沉的问题在科学研究的体制内部,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在推进科学创新,而没有注意到创新背后可能的认识论和政治论问题.民族植物学家无奈于如果只做传统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无法获得与转基因研究那样的巨大资金的支持,无法建立自己可以匹敌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特别是如果让人认为你是一只“蝙蝠”———人文加科学,那受到的支持就更少了.所以,国家层面上“人文与科学”是车之两轮都需重视的说法,到实际操作中完全是两回事.我们无奈还在于,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科学资本化和商业化的问题,不解决科学霸权的问题,民族植物学的植物学化,科学化,祛民族和祛传统文化是不可避免的,传统文化的退位也是不可避免的,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的退化与统一为一种没有文化特性的科学文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参考文献:[1]裴盛基.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C]//热带植物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2]裴盛基.中国民族植物学:回顾与展望[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杂志,2003.[3]裴盛基.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J].云南植物研究,2008,30(4):505-509.[4]裴盛基.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9.[5]裴盛基、龙春林.应用民族植物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6]裴盛基、淮虎银.民族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7]淮虎银,等.民族植物学认识的几个误区[J].植物学通报,2005,22(4):502-509.[8]张璐,等.民族植物学的应用研究溯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39.[9]龙春林、王洁如,民族植物学———社会及文化价值初探[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2):45-50.[10]张宇和.近四十年来植物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1(1):49-57.[11]杨庭硕.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66,84.。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王锡华
【期刊名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19)001
【摘要】民族植物学是一个少为人知的、古老而神秘的学科,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广博的群众基础.近几十年,该学科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一个新兴综合性科学,并在理论研究、民族植物调查和研究、民族生态学研究、民族药材开发和新药的研究、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学术队伍日渐壮大,其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
【总页数】4页(P21-23,26)
【作者】王锡华
【作者单位】潍坊教育学院行政管理督导研究室,山东,青州,26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99
【相关文献】
1.百色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植物学研究 [J], 苏仕林;张婷婷;马博;黄珂;曾小飚
2.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J], 熊安东
3.关于我国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J], 王占武;刘强
4.我国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 [J], 萨日娜;苏亚拉图
5.尽快地开展我国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J], 张卫明;陈重明;钱学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各种植物资源、植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的学科,它以研究本土植物资源特点和传统植物文化为基础,以了解本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强调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民族植物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植物的系统分类学、种质资源学、植物利用学、野生植物保护学、植物生物技术学、植物资源管理学、植物社会学等研究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研究本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民族植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护及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原则,其目的在于实现植物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保护和恢复植物资源。

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是:首先,要保持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确保植物资源的稳定发展;其次,要按照特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习俗,根据当地植物资源的特点,制定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模式;最后,要建立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机制,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是探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推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适应气候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要抓住本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先要研究本地植物资源的优势、特点、分布、分类等,梳理植物资源的发展历史,掌握植物资源的利用历史和传统文化,以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

其次,要研究如何利用植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推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植物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和恢复植物资源,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要建立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机制,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一般内容,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保护及利用植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部罗布麻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西部罗布麻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西部罗布麻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叶菊;吉守祥;林鹏程;白世俊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12)8
【摘要】从民族植物学的观点介绍了罗布麻在我国西部各民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利用情况,论述了罗布麻的利用价值、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111-113,117)
【作者】叶菊;吉守祥;林鹏程;白世俊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民族学院科技处,青海西宁8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3
【相关文献】
1.贵州西部杨梅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J], 张来;刘宁;叶玉华;陈静;杨菲
2.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J],
3.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主题分会场:“一带一路”与生物多样性惠益共享 [J],
4.“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届中国民族植物学研讨会暨首届亚
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J],
5.第五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四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在北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民族植物学作为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与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知识和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的植物资源。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的增强,民族植物学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民族植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的介绍,我们将了解到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深入了解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保护和利用民族植物资源方面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民族植物学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有效地整合民族传统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以实现对民族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另外,民族植物学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加强对民族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推动其在生态建设、生物技术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对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题背景和意义,并概述了民族植物学的发展情况。

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四个小节,分别是民族植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民族植物学在保护和利用民族植物资源方面的应用以及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每个小节将以详细的内容来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情况。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对民族植物学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最后,文章将以结束语作为总结,以完整文章的结构。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青海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青海班玛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藏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险峻,气候寒冷,是我国藏药的重要产地之一。

班玛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植物资源而闻名,是藏族药用植物的宝库之一。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对班玛地区藏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藏族药用植物学研究是对班玛地区特有的草原植被及其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目的是挖掘和总结藏族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价值和药用知识,促进藏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藏族药物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藏族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1. 物种丰富: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据统计有600多种,其中有不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 适应性强:由于班玛地区的地势高、气候寒冷,藏族药用植物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特性,适应性很强。

3. 药用价值高: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藏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美容养颜等多个领域。

二、藏族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目前,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药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等方面。

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资源调查:对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对其种类、分布情况、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总结。

2.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不同的藏族药用植物,进行了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如药用植物的采集、储存、加工等技术研究。

3. 药用植物药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藏族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藏族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1. 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班玛地区的藏族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人们的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政府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该地区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

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

2 1年 5 月 01
中央 民族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n l fMUC( t a ce c sE iin) o r a o NaurlS in e d t o
Ma y,2 1 0 1 V0 . 0 N . 12 o 2
第2 O卷
第 2期
中 国 民族 植 物 学 研 究 三 十 年 概 述 与 未 来 展 望
发 展 时 期 ,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维 护 生 物 多 样 性 与 文 化 多 样 性 的 共 存 , 现 植 物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 社 会 即 实 为
经 济与环 境 的可 持续 发展 服务 的新 的历 史 时期 .我 国 民族 植 物 学研 究 起 步 较 晚 , 于上 世 纪 八 十 年代 始 初期, 至今 已有三 十年 的历 史 .民族 植 物学 在我 国的发展 正 值改 革开放 初期 , 业 发展 面临 由传 统 生计 农 农 业 向高效农 业发 展 的转 型时 期 ; 业 全面 发展 提速 , 植 物 资源 有着 广 泛 的需 求 , 民族 植 物 学 的发 工 对 为
中图 分 类 号 :Q 4— 9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8 3 2 1 ) 20 0 -5 1 0 —0 6( 0 1 0 -0 50


民族植 物学诞 生 于 19 8 6年 , 由美 国植 物 学家 哈什 伯杰 (o nH r b re) 立 .民族植 物学 形 成 于 Jh as egr 创 h
裴 盛 基
( 国科 学 院 昆 明 植 物 研 究 所 ,云 南 昆 明 6 0 0 ) 中 5 2 4

要 : 民 族植 物 学 ( t o o n ) 8 6年 诞 生 于美 国 ,9 2年 引 入 我 国 , Eh b t y 19 n a 18 经过 三 十 年 不 断 努 力 , 国 民族 植 中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是两个相关而又独立的领域。

民族植物学主要研究不同民族的植物知识、植物利用方式以及对植物资源的传承和保护,而植物资源开发则着重于探索和利用各类植物资源,并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进行综述和讨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涵盖了特定的主题。

首先,我们将在第一部分引言中提出本文的背景和目的,并简要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然后,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民族植物学的定义与背景,介绍该领域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工具,并阐述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和范围内触及到植物资源开发领域,并探讨其不同方式与目标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紧接着,在第四部分中,将讨论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民族植物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

最后,在第五部分结论中,对本文主要观点和发现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和实践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领域的综合了解。

通过解释这两个领域的定义、背景、重要性、相互关系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们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这两个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并促进两个领域之间更加紧密地协作与合作,以推动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我们宝贵的植物资源。

2. 民族植物学:2.1 定义与背景: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特有的植物及其相关知识、文化和利用方式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民族社会中对植物资源的认知、利用与管理,并通过对植物分类、生态环境和传统知识的研究,揭示民族社会与植物之间的联系。

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

由于长期以来适应特定生态环境和文化条件,各个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植物资源利用方式,并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些植物种类、草药使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传统知识。

因此,研究民族植物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历史和演变过程,还能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珍贵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百色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植物学研究

百色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植物学研究

v r ih,a d te eh i l nsr s u c sa u d n swe1 h ywee d vd d it ei iu , d cn l n db e a c r ・ e r y c n h t nc p a t e o r ei b n a ta l .T e r iie or l o s me i ia d e i l c o d n g a
a s L n r s d t v i vl .Th d cn leh i ln o t 0 0,s c s P n a oo i s n n h z ma P — mu in a e u e o a o d e i s e me i i a t n cp a ti a u 0 sb 3 u h a a p x n tg n e g a d R io o lg n t m;I d i o ,t e e il l n si mo e p e t u ,fri sa c ,C mel li r e ,P e i im q i n m ,Di y o au n a dt n h dbepa t s i r l n i l o n tn e f a l a o ef a Ab l tr u a u l u i e d i —
P e 1 ,L q ia a o mo a aa d Gik ob lb r o s i e ln s i u d mb r o mo a a,S i a p z w l i n mo r s . i u d mb rfr s n n n g i aa e w rh p d pa t ;L q ia a r s n o f b a n re a ,C n a -
Ab t a t I r e x lr e s n by a d ma e te b s u i z t n o t n b t n e o r e o as e in,i wa v si sr c :n o d r o e p o er a o a l n k e t t i i f h o oa y r s u c fB ier go t h la o e t si e t n —

民族植物学复习资料

民族植物学复习资料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既研究人如何认知植物,也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植物,及人类认知利用植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

民族植物学发展历程:1.萌芽和奠基阶段(1896年之前):虽然此阶段涉及时间范围很长,民族植物学在出现初期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正是在此阶段人类对植物界的认识和利用等方面的只是积累为民族植物学的产生奠定了丰厚的学科基础。

2.形成阶段(1895-1940年):在此阶段,民族植物学正式成立,确立了早期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3.发展阶段(1941-1970年):这一时期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突破了创立时的局限,尤其是生态学等概念的引入使民族植物学成为了一门由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

4.成熟阶段(1978年以后):现代民族植物学概念的确立,使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趋完善。

除了定性方法的不断发展外,定量研究方法也不断创立或引入民族植物学研究中。

在此阶段,中国也逐渐成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力军,在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队伍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基础: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民族植物学不仅涉及到一些自然科学,同时也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植物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构成了民族植物学的主要学科基础。

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三个阶段:1.描述阶段:这是民族植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阶段,目的在于调查,记载和整理民间利用植物的全面知识,并采用编目的形式进行文字描述,图形表达,声像记录,数据整理和建立信息库。

2.解释阶段:本阶段研究是在描述阶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基本内容除谁WHO,什么WHAT,什么时间WHEN和如何利用HOW以外,增加了由谁用by who和为什么用WHY等内容,是相当复杂而深入的科学解释工作。

3.应用阶段: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应该而且有可能发展到直接应用的阶段,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1950~2010年)

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1950~2010年)

的 章 节 中 ,可 以 较 详 细 地 了解 各 少 数 民族 的 生 产 工 具 、耕 作 技 术 和 耕 作 制 度 以 及 劳 动 的投 入 和 产 出等 ;在 “ 产 关 系 ” 的 章 节 中 ,则 可 以 了 解 生 生 产 资 料 的 占有 形 式 、 土 地 制 度 、 人 们 在 生 产 活
与 当 时 西 方 学 界 流 行 的 文 化 生 态 学 相 去 甚 远 ,然
作 已有 一 些 介 绍 , 不 过感 觉 尚有 修 正 、补 充 、 ① 梳 理 的 空 间 。 民 族 生 态 研 究 是 一 个 相 当宽 广 的 领
域 ,其 间 其 实 有 多 种 学 术 取 向 的 研 究 ,而 以往 的 学 术 回 顾 不 是 以 “ 态 文 化 ” 统 之 , 便 是 以 生 “ 态 人 类 学 ” 概 括 ,失 之 笼 统 。 有 鉴 于 此 ,本 生 文 拟 按 学 术 取 向 划 分 民 族 生 态 研 究 的 门类 ,对 中 国大 陆 6 0年 来 民 族 生 态 研 究 的 状 况 作 一 个 简 略
思 想 战 线
2 2 12 第3卷№ 20 o3 0  ̄ 1 期 8 .,1 V. 1 1 22 18
中 国大 陆 的 民族 生 态 研 究 ( 0~ 00年 ) 15 2 1 9
尹绍 亭
摘 要 :6 0年 来 , 中 国 大 陆 的 民 族 生 态研 究成 果 显 著 ,相 关 的 学 术 史 著 作 对 此 已有 论 述 ,
如 下 内 容 : 概 况 、 经 济 、 社 会 、 历 史 、 物 质 生

马 克 思主 义 民族 学 的研 究
活 、宗 教 信 仰 、 婚 姻 家 庭 等 ,其 中 经 济 和 社 会 所 占分 量 最 大 。 在 《 刊 》 的 “ 况 ” 里 , 无 论 丛 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iew on Two Decades Development of Ethnobotany in China
PEI Sheng - Ji
( Kunmi ng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Kunming 65020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discusses on two decade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thnobotany in China. Ethnobotany ap peared as a scientific research subject in 1896 in USA, ethnobotany as discipline to study with in China was begun in 1982; and in 1987 the first ethnobotany research department was established at the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ft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 ethnobotany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basic, or desecrip tive research into applied phase, immens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ustainable plant resource use, biodiversity conserva tion and r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However, ethnobotany as discipline in China is remarkable in establishe ment of theoretic framework;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areas;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et up appropriate approach es for basic and applied ethnobotany.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discusse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thnobotany in China; ad vances in research and field - site development;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f young scientists; theoretical innova 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ethnobotanic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China, which are largely based on the works that have been done and development facts presented at the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M eanwhil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obotany in three aspect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Ethnobotany ; China;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Development history review; Research advances; Disci pline development
4期
裴盛基 :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507
2
研究进展与成果
民族植物学研究室自 1987 年成立以来, 取
种质资源与分类研究 ( 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中国本草图录 ( 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 ; 爱伲 防感油研制 ( 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等; 国外 奖项以专著、论文、研究成果等形式计 , 包括裴 盛基获得 1994 年国际民族植物学会 哈什伯杰 奖 ; 龙春林获 2006 年 哈什伯杰奖 ; 美国东 西方中心协会为表彰裴盛基在民族植物学领域的 成就 , 于 1988 年颁发 杰出会员奖 等等。 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发展的一个 重要标志是我国学者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大量民 族植物学研究论文, 填补了过去 100 年没有中国 学者在该领域发表论文的空白。值得庆幸的是, 由我国学者撰写的中 国第一部民族 植物学专著 民族植物学 于 2007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 著作出 版基金资助 , 由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出 版, 标志着我国民族植物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先后在国 内外 30 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关中国民族植 物学研究 论文 总数 超过 500 篇 , 其 中国 内 400 篇, 国外 100 余篇; 最近五年共发表 SCI 论文 50 篇以上。研究室在开发新药资源研究方面也取得 了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 , 已 获得专利成果共 10 项 ( 国际专利 7 项, 国内专 利 3 项 ) 。综上所述, 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在过去 20 年中 取得的 研究成 果可 归纳为 五个方 面即: ( 1)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 2) 生物多样性保 护与保护区建设管理 ; ( 3) 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 与新药开发 ; ( 4) 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5)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与保护。
在从事植物调查、分类和引种驯化植物的研究过 程中 , 十分关注资源植物、药用植物和农艺植物 的研究和考证工作。胡先 先生在美国民族植物 学发祥地之一的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 就 开始关注经济植物、佛教与植物的关系等方面的 研究 , 回国后在他创立昆明植物研究所之前身北 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云南工作站期间 , 已开始着手 准备资料 , 历经 20 年努力 , 于 1955~ 1957 年由 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 国第一部资源 植物系统专 著: 经济植物手册 上、下册 ; 俞德骏、蔡希陶 先生曾在上世纪 四十年代初编 译出版过德坎 多 ( De Candolle) 的著作 : 农艺植物考源 ; 1955~ 1978 年间率先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 , 云南芳 香油植物资源调查和果树、花卉、油瓜、血竭等 植物的考证工作 ; 吴征镒先生长期致力于药用植 物研究考证工作和 植物名实图考 中的植物考 订, 近年来专致于中国古籍中的植物学信息考证 和 中华大典 生物典 的主持编纂工作。先辈们 重视研究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植物学知识 , 倡导关 注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植物资源研究和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的作风, 认真学习各民族人民群众中 蕴藏着的植物学知识和求真务实的学术风范 , 无 不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植物 学工作者 , 为民族植物学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开 创和发展播下了学术思想种子和准备了人才。 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 中国科 学院组织过大规模云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工作, 吴征镒、蔡希陶先生 均曾兼任考察 队副队长之 职。1959 年初, 蔡希陶先生率领一批年青的科技人 员奔赴西双版纳热带密林中, 安营扎寨建立中国科 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 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植物学调查、引种驯化 和建园工作, 为我国民族植物学的开创发展提供了 有利的环境条件; 到 70 年代未, 改革开放带来了 科学的春天,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 力, 成为我国民族植物学诞生和发展的时代大背 景。民族植物学经历过百年的发展 , 由西方传到 东方 , 在我们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和新兴工业化发 展的国家扎下了根, 并非历史的偶然; 昆明植物 研究所及其组成部分的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 带植物园 , 成为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发祥地和生长 点也并非历史的偶然。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 史已经被写入昆明植物研究所 70 年的发展史中。
1
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史
民族植物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直到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初 才被介绍到中 国。 1982 年裴盛 基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民族植物学论文 西双版纳 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1987 年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族植物学研究 室, 裴盛基任室主任。虽然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 发展至今仅 20 余年的历史 , 在昆明植物研究所 开创的早期就已经浮现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发展 前景。建立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先辈植物学家们,
云南植物研究 创刊 30 周年特约稿
和非洲地区大量掠夺天然植物产品 , 包括药物、 香料、纤维、木材、染料、树脂树胶、食用植物 等等。与此同时, 西方国家在殖民地推行种植园 农业 , 在本土发展现代农业, 到处寻找植物遗传 资源, 特别是各种栽培植物的遗传材料, 因此, 开展了大规模的 土著植物资源 清查和调查编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直接相互 作用的科学 , 1896 年 由美国植物学 家哈什伯杰 ( J. Harshberger) 创 立。民族植 物学作为 一门科 学, 形成于十九世纪后半页西方工业化国家快速 发展时期 ,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植物原料的广泛 需求 , 早期西方殖民势力不断从热带美洲、亚洲






2008, 30 ( 4) : 505~ 509 DOI: 10 3724 SP J 1143 2008 08090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裴盛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 : 对我国民族 植 物学 研 究在 二十 年 间的 发展 进 行了 简要 综 述。民 族植 物 学于 1896 年诞 生 于 美国 , 1982 年被引入中国 , 1987 年我国第一个民族 植物学 研究室 在中国 科学院 昆明植 物研究所 成立 , 经 过二 十 年的发展 , 我国民族植物学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理论体系、内容、方法和途径 , 将民族植物学从基础 描 述性研究推进到了应用研究 , 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区域发展协调发展等领域 开 展研究 , 取得了若干进展。本文对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史 , 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学 科 建设和人才 培养 , 民 族植物学的理论创 新与发 展 , 以及推 进民族 植物学 在我国 的发展 等进 行了回 顾和 简 述 , 并提出我国民族植物学未来发展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 民族植物学 ; 中国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历史回顾 ; 研究进展 ;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 Q 94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 2700 ( 2008) 04- 505-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