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行车调度的风险及防范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
与其他交通工具一样,地铁行车调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人为因素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地铁行车调度中存在的人为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升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人为风险因素1. 调度员失误地铁行车调度员是地铁行车调度的核心人员,他们需要根据列车的运行情况和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计划。
调度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也难免出现失误,比如错误的列车调度、错误的线路设置等,这些失误可能导致列车运行紊乱,甚至发生事故。
2. 人为干扰地铁行车调度系统是极为复杂的,它是由各种电子设备和程序控制的。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对地铁行车调度系统进行干扰,比如黑客攻击、破坏设备等,这些干扰可能会导致列车运行受阻或发生故障。
3. 人为疏忽地铁行车调度中有很多信息需要调度员及时关注和处理,如果调度员出现疏忽,可能导致对列车运行状态的不及时反应,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
4. 人为违规行为在地铁行车调度中,也难免出现一些人为的违规行为,比如超时工作、私自调整列车运行计划等,这些违规行为可能会破坏列车运行的正常秩序,增加事故风险。
二、防范措施1. 提高调度员的专业素养为了减少调度员失误带来的风险,地铁公司应该加强对调度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
地铁公司还可以建立定期复核机制,对调度员进行定期的专业考核,确保他们的专业水平符合行车调度的要求。
2. 加强系统安全防护地铁行车调度系统是地铁运营的核心系统,地铁公司应该加强对这一系统的安全防护,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黑客攻击、破坏设备等行为。
还可以建立多重备份机制,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3.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地铁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调度员监督机制,加强对调度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建立内部监督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制度等措施,对调度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工作失误和违规行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一、起动信号误操作地铁启动前,车长必须确认行车信号,并进行确认。
但是,如果车长由于疲劳等原因未能正确确认行车信号,或者将停车信号误操作为起动信号,就有可能导致车辆发生故障,乃至意外发生。
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车长应进行充分休息,必须进行严格的行车操作规范培训,提高车长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二、车辆停靠位置不准确在地铁站台上,一旦车辆的停车位置不准确,就可能导致车辆停在列车出入口处,造成乘客的危险。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地铁停靠设备故障或操作员疏忽所致。
因此,必须采用地铁停靠装置的自动化技术,避免人为干扰,保证车辆的准确停靠。
同时,必须加强操作员的培训,确保其对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操作水平。
三、行车速度控制不当地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速行驶,否则就会产生危险。
如果车长不能控制车速和行车方向,就可能导致事故。
因此,必须加强对车长的行车技能和业务水平培训,确保其熟悉车辆的技术特点,掌握行车规程,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同时,引入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来帮助车长控制车速和方向,杜绝操作错误。
四、列车门关闭误操作列车门关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
如果误操作,就会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造成乘客伤害或者车辆故障。
因此,必须在车门关闭前进行确认,避免误操作。
此外,为了避免因乘客悬挂物品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关闭,地铁车辆需要安装状态检测装置,当发现门未关闭时,自动报警并提醒操作员。
五、意外操作除以上四点外,还有一些因为意外操作而引发的风险,如车长临时改变行车方向,车辆和地面设备之间的联系断开或失灵等。
这些意外操作可能是由于操作员疏忽、错误操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
为避免此类意外,可进行事故预案预演、制定应急预案、不定期组织演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和处理意外的能力。
综上所述,地铁的行车调度环节存在着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
要从源头上避免这些风险的出现,必须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意识。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由于调度人员本身的人为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为了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和正常,必须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调度工作的干扰,同时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是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疏忽。
由于工作中的疲劳、精神压力、不良情绪等原因,调度员可能会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导致列车行车安全受到威胁。
2.人员错误操作。
由于个人操作技能不熟练、接受培训不足、程序不规范等因素,调度员可能会在操作中出现错误,给列车行车安全带来影响。
3.人员违章行为。
部分调度员可能会以牟取私利、节约时间、降低操作难度等为由,违反操作规定,拉低安全标准,从而影响列车行车安全。
为预防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的影响,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培训。
加强调度员交流学习,提高操作技能,规范操作程序,从而减少出现错误。
2.强化考核。
定期对调度员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操作标准,提高调度员安全意识。
3.设立监督机制。
设立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调度员行为的监督,防范违章行为的发生。
4.安排充足时间。
为避免疲劳和压力的影响,调度员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力求精神状态稳定、操作规范。
三、其他防范措施除预防人为因素的影响外,还需采取其他防范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列车行车安全。
1.安装高精度设备。
安装高精度设备,及时监测列车行车情况,增加误差检测机制,为调度员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2.完善安全稽查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稽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反馈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3.控制人流入口。
控制进入站台的人流以及进出地铁站的人流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意外发生。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和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的影响,保证地铁安全稳定地运营。
论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论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和运营效率。
在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中的人为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人为因素引发的地铁行车调度风险1. 调度员操作失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处理复杂情况时,可能由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个人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调度操作失误。
将两列车设置在同一轨道上行驶,导致相撞风险。
2. 调度指令不清晰调度指令的不清晰性可能会导致驾驶员和乘务员的误解和错误操作,从而引发安全事件。
调度员指令中含糊不清,导致列车驾驶员无法准确执行,从而影响列车行车安全。
3. 调度员沟通失误地铁调度员需要与多个驾驶员和乘务员进行有效沟通,一旦沟通失误可能会导致误解和错误操作。
调度员在紧急情况下未能及时与驾驶员或乘务员取得联系,导致处理不当,增加风险。
4. 人为破坏恶意破坏或者人为干扰地铁行车调度系统,可能会导致列车行驶路线异常、信号失灵等问题,增加事故风险。
以上这些人为因素都可能会造成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增加,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减少风险,并保障乘客的安全。
二、应对策略1. 加强调度员培训提高调度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加强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养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以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2. 完善调度指令优化调度指令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指令准确清晰,避免歧义。
在紧急情况下,尽量简洁直观地传达关键信息,避免信息传达的混乱。
3. 强化沟通交流加强调度员与驾驶员和乘务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确保信息畅通和及时反馈。
建立紧急情况下的沟通机制,提高协同作战意识,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4. 加强安全保卫加强地铁行车调度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密系统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防范人为破坏和入侵行为。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设置安全检查机制对调度操作进行日常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调度操作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到众多的人为因素。
这些人为因素在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可能会带来风险,对地铁行车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防范这些潜在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人为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乘务员的错误操作。
乘务员在地铁行车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熟悉车辆的操作流程和调度指令。
一些乘务员可能因为疲劳、错误的操作习惯或者其他原因而错误地执行操作。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应该加强乘务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确保他们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
人为因素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调度员的错误判断。
调度员在地铁行车过程中负责控制列车的发车和停车,需要根据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运行速度来做出判断。
一些调度员可能因为压力过大、心理状态不稳定或者其他原因而做出错误判断。
为了防范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对调度员的考核和监督,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高度的职业素养。
人为因素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乘客的不文明行为。
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导致拥挤、堵塞车门、触动应急按钮等,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素质和乘车礼仪。
也要加强车站和列车的管理,确保乘客的安全和秩序。
还有,人为因素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外部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
天气条件可能会对地铁行车造成不利影响,如大雾、暴雨、冰雪等。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应该在车辆和设施设计上进行合理的防护措施,如车辆的防雾装置、设备的抗水漏等等。
也要加强对气象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行车计划,确保乘客的安全。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包括乘务员的错误操作、调度员的错误判断、乘客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外部的恶劣天气条件。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加强车辆和设施的防护措施,以及加强对气象情况的监测和预警。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铁行车的安全运行。
论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论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列车的间隔时间、车站的停留时间、线路的运行速度等诸多因素。
在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人为因素往往是导致事故和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地铁行车调度中的人为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1. 调度员操作失误地铁行车调度的操作由调度员负责,而调度员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可能存在操作失误的风险。
在车辆间隔时间计算不准确,导致列车之间距离太近;或者在车辆调度指挥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而导致列车错线或发生相撞等事故。
2. 通信故障地铁行车调度中,调度员与驾驶员、站台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协调至关重要。
由于通信设备故障、误操作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从而造成行车事故或延误。
3. 信息管理失误在地铁行车调度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保障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由于人为管理失误,例如信息记录不完整、错误、遗漏等,可能会导致车辆调度混乱,增加安全隐患。
二、应对策略1. 强化培训针对调度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日常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流程、通信设备操作等方面,使其具备更加丰富的应对能力。
2. 完善技术设备对于地铁行车调度所使用的各项技术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引入最新的调度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 强化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递和共享。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因信息管理失误带来的风险。
4.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
5. 加强监督管理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或专业人士,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指对地铁列车进行合理的运行和调度,确保车辆安全高效地运行的过程。
在地铁行车调度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些人为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司机操作失误、工作疏忽、职业素质不达标以及管理与监督不力等问题。
司机操作失误包括超速行驶、不按规定操作手柄等,可能导致列车脱轨、追尾等严重事故。
工作疏忽主要表现为不按规定运行图、误解调度指令或疏忽大意等,可能导致列车相撞、发生区间冲突等事故。
职业素质不达标可能表现为道德品质缺乏、专业知识不足以及缺乏应急反应等,这些都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概率。
管理与监督不力主要是指相关部门在日常的管理和监督中存在不足,导致一些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不对违章行为进行及时纠正,进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为了防范这些人为因素,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对司机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其职业素质达到标准。
这包括对司机进行道德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具备安全驾驶的能力和意识。
加强对司机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加强对司机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还需要加强对调度员的培训和管理。
调度员是地铁行车调度的重要环节,他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列车的开行和停靠,确保列车按时到达目的地。
调度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车站和线路进行熟悉,并且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
对调度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工作素质,同时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和监督,确保其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为员工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地铁正常的运营。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地铁行车调度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安全事故、列车拥堵、列车延误等等。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确保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和顺畅。
人为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操作失误:由于过度疲劳、情绪波动、沉迷于手机或其他事情,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误操作,导致列车出现问题或者发生事故。
因此,必须对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并设立必要的安全提示和提醒机制。
2.考勤制度不严格:行车调度工作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工作岗位,否则就会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并加强对考勤制度的审核和监管,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时到岗。
3.人员缺乏经验:新员工可能缺乏经验和知识,不能够熟练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因此,必须对新员工进行良好的培训,并在他们从事实际工作之前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4.人员沟通不畅:在行车调度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如果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误操作、列车拥堵或者其他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机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人员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培训,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正确地执行工作。
严格的考勤制度和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可以避免员工疲劳和疏忽。
此外,还可以鼓励员工建立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2.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加强协同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配合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电话、微信群、会议等方式,展开及时有效的沟通。
3.提高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列车时刻表、信号控制系统和列车运行监控系统等,可以提高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进行模拟训练和定期培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的风险,例如操作员疏忽、错误判断和处置不当等。
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一、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1. 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定期进行培训,提升调度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强化岗位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调度员进行定期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及时反馈。
3. 加强队伍管理:完善调度员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对违规操作进行严肃处理,强化队伍管理。
二、建立健全的调度指令系统1. 编制调度规程:编制详细的调度规程,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操作步骤,让调度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有明确的操作指导。
2.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采用现代化的调度指令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及时提供正确的指令和数据,为调度员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1. 建立起衔接机制:建立地铁各个岗位之间的衔接机制,确保信息的流通畅通。
车辆司机和调度员之间要建立及时联系,交换信息,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2. 加强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培养调度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 定期开展联合演练:定期组织不同岗位人员进行联合演练,模拟不同应急情况,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提升紧急处置能力1. 建立应急预案: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组织架构,指导调度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行动。
2.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紧急情况,让调度员熟悉应对措施和操作流程,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各种紧急情况的信息,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调度指令系统、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以及提升紧急处置能力等措施来进行防范,从而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系统,涉及众多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调度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的调度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1. 人为操作失误:调度员或驾驶员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列车发生偏离轨道、超速、停车不当等事故。
为防止此类风险,应加强调度员和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并且,实行双人制操作,相互监督,避免个人疏忽造成事故。
2. 通信故障:调度员和驾驶员之间的通信故障可能导致调度指令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从而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建立备用通信系统或设置多个通信信道,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调度指令。
3. 人为破坏行为:恶意破坏地铁设备或故意破坏行车规则的行为可能导致列车发生故障或事故。
为防范这种风险,可以增加监控设备的安装,提高治安保卫措施,加强巡检和巡逻力度,保持地铁的安全和秩序。
4. 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调度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不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提升安全意识,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供相关教育材料,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熟悉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5. 不合理的调度安排:不合理的调度安排可能导致列车之间间隔时间不足,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为解决这个问题,调度员应合理安排列车间的时间间隔,充分考虑运行速度和停站时间,确保列车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6.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不当: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如列车故障、设备损坏或乘客伤病等,如果没有适时和恰当的应急处理,会进一步加大风险。
为减少风险,调度员和驾驶员要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
地铁行车调度的风险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通过加强培训教育、提高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加强安保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合理安排调度时间等多种措施,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调度风险,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摘要】地铁行车调度是一项关乎乘客安全的重要工作,而人为因素往往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探讨了地铁行车调度中的人为因素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培训与监督、建立预警系统、优化调度管理流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调度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风险。
加强人为因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为地铁运行安全保驾护航。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阐述,我们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地铁运行环境。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人为因素、防范措施、培训、监督、预警系统、调度管理、安全文化、管理、重要性、安全、保障。
1. 引言1.1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人为因素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人为因素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操作不当、疲劳驾驶、心理压力过大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地铁列车发生事故,给乘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人为因素的管理。
加强培训与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地铁运营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他们的操作符合规定和标准。
建立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优化调度管理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让所有员工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管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为地铁运行的安全保驾护航。
2. 正文2.1 人为因素的风险地铁行车调度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为因素的风险往往是最容易出现的。
人为因素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疏忽大意、操作失误、不良应对紧急情况能力不足等。
人员疏忽大意可能导致遗忘关键操作步骤;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列车发生偏离轨道、相撞等严重后果;而不良应对紧急情况能力不足可能会造成事件的扩大化。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交通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地铁行车调度风险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突显。
城市人口众多,每天乘坐地铁的人数巨大,一旦出现问题,对人身安全和经济损失的影响会十分严重。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除了来自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防范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保障地铁行车调度安全,是当务之急。
目前,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主要由以下人为因素引起:一、操作员疏忽。
操作员在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按照规定流程操作,也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列车间的间隔不足,进站速度不稳定等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二、设备故障。
地铁行车调度所用的设备,如信号灯,列车拦挡器等,一旦出现故障,会影响到行车安全。
一小部件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三、人员非法入侵。
有些人为了方便,非法进入了地铁轨道,进行行走,这样不仅会干扰正常行车,还会有一定的人身危险。
为了防范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提高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操作员培训。
要想防范操作员疏忽带来的风险,必须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和考评。
对于初入职场的操作员,应该进行完善的培训和考试,并要制定严厉的惩戒机制。
对于老手操作员,应该定期进行知识更新,通过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增强其防范风险的意识。
二、设备保养。
地铁行车调度所用的设施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保养。
对于那些频繁使用的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换新、维护等重要性监管,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强化安保措施。
需要增强安保措施,密切监控地铁轨道和站点的行人,确保轨道上不再出现非法进入轨道的行为。
另外,还应加强对地铁站和站点的监控,加强对出入口的管控,此举有助于维持地铁行车调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不能忽视。
根本在于加强管理和监管,实施严格的运营规范,注重教育和培训,加强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行车安全,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是指由于人员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或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的行车调度失误,可能危及地铁安全的情况。
针对这些人为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地铁公司应严格招聘人员,并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培训中要重点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操作规程的学习,注重操作规程的熟悉和掌握,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地铁车辆。
建立健全的行车调度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规定严禁操作人员违反规程、私自调度车辆或违反规定进行操作,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
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明确各级岗位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措施,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采用科学的考核机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其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提高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概率。
第四,加强与乘客之间的沟通和培训。
地铁公司应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乘客对行车调度的投诉和意见反馈,尽量减少交通拥堵和乘客不满情绪对行车调度的干扰。
第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性。
如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对地铁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可以配备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提高行车调度的准确性和效率。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是存在的,但通过适当的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安全的影响。
地铁公司应加强对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监管,同时加强与乘客之间的沟通和培训,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行车调度的安全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地铁运营环境。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乎着整个地铁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地铁行车调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人为因素出发,探讨地铁行车调度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人为因素1.1 人为失误在地铁行车调度中,人员操作的失误可能导致列车停运、延误、碰撞等严重后果。
操作员误操作信号系统,导致列车误入错误轨道;或者操作员未及时发现故障,导致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并引发事故。
1.2 疲劳驾驶地铁行车调度员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容易造成疲劳驾驶。
长时间的高密度工作容易使操作员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增加了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1.3 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地铁行车调度员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麻痹大意等情况,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措施2.1 加强培训对地铁行车调度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信号系统原理、危机处理等方面,从而提高其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2.2 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员的全面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对工作不认真、失误频发的员工进行适当处罚和调整。
加强对员工工作状态的监督,对处于疲劳状态的员工及时给予休息。
2.3 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举行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警觉性。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规章,明确工作责任和任务分工,从源头上确保工作的安全可靠。
2.4 引入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降低操作风险。
技术手段的引入将大大提高地铁行车调度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2.5 加强协作在地铁行车调度的工作中,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协作。
加强交流沟通,建立起多部门协作的机制,提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操作风险。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1.操作失误地铁行车调度的操作环节较为繁琐,需要操作人员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可能导致列车行车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比如信号设备操作失误、列车司机的操作失误等,都可能给列车行车带来一定的风险。
2.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如果相关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将给地铁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比如车辆设备故障、信号设备故障等,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3.人为疏忽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也可能会导致行车风险的增加。
比如操作人员未能按规定操作、未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1.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对于地铁行车调度操作人员,应加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其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操作技能。
并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确保其状态良好、技能过硬。
2.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现和处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确保事故的发生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
3.加强监督与检查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定期对列车设备和信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遵守规定,不出现过失。
4.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5.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地铁行车调度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地铁行车调度管理进行改进和提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为因素是导致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地铁行车调度人员来说,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操作技能,确保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和可靠。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地铁行车调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乘客的安全和运营效率。
随着地铁运营的不断发展,人为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了解地铁行车调度中的人为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为因素1. 人为疏忽:地铁行车调度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可能会因为疲惫、分心等原因导致疏忽大意,从而出现错误的指令或决策。
2. 人为操作错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下,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或者熟练程度不够而导致错误的操作,进而引发事故。
3. 人为违规行为:有些地铁行车调度员可能会因私心或其他动机而违规操作,例如恶意修改调度指令,导致行车事故。
二、防范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地铁行车调度员需要经过全面的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应急处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稳定性。
2. 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地铁行车调度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监控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完善技术设备: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如自动调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行车调度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4. 强化安全文化:建立和加强地铁行车调度员的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意识,鼓励员工主动报告问题和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5. 加强协作配合:地铁行车调度员需要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如地铁车辆部门、信号部门等,确保行车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和顺畅进行。
6. 健全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对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各项规定进行明确详细的规范,约束和规范人为行为,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技术设备、强化安全文化、加强协作配合和健全法规制度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人为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和高效。
【2000字】。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大量乘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一部分源于人为因素。
本文将探讨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一个人为因素是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可能导致列车行驶方向错误、超速行驶、信号混淆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事故。
为减少人员失误对地铁行车调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人员培训:加强地铁调度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包括对操作流程、事故应对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培训,以提高其对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
2.设备自动化: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减少对地铁调度员的依赖程度。
使用智能信号系统可以降低人员操作错误的概率。
第二个人为因素是工作强度过大。
地铁调度员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和警觉,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导致疲劳和工作质量下降。
为减少工作强度过大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合理调度:优化调度员的工作安排,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2.人员配备:增加合适数量的地铁调度员,确保工作负载分担均衡,避免个别调度员工作过于繁重。
第三个人为因素是不当的沟通与协调。
地铁行车调度需要与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一旦沟通不畅或协调不当,可能导致调度冲突、误解和工作延误。
为减少沟通与协调不当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建立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会议、信息共享平台等,确保各部门间沟通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2.明确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责,避免工作责任不清或责任推卸的情况出现,确保责任人能及时进行决策和行动。
第四个人为因素是过度自信与歧视判断。
地铁调度员长期从事工作后,可能会产生过度自信和主观判断,导致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或者对某些情况产生歧视性判断。
为减少过度自信与歧视判断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定期培训:定期对地铁调度员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醒他们保持谦虚和客观的态度,时刻保持对风险的高度认识。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地铁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行车调度可以确保地铁列车的安全、准点、高效运行。
由于复杂的运输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地铁行车调度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的影响1. 人为疏忽造成的错误调度地铁行车调度是一个复杂而又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行车调度员需要根据列车运行状况、站点客流、交通管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正确的调度决策。
由于人为疏忽或疲劳,调度员可能会在列车进站或离站时出现错误的调度指令,导致列车之间的相撞或者运行异常,给地铁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2. 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地铁行车调度不仅仅依赖于调度员的决策,还需要地铁驾驶员、站务员等人员的密切配合。
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列车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脱轨、信号故障、紧急制动等事故,严重影响地铁运行的安全和正常。
3. 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误解和误操作地铁行车调度是一个信息密集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可能导致调度员对列车运行情况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做出错误的调度决策,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
二、人为因素的防范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的影响,相关部门可加强对调度员、驾驶员、站务员等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行车调度的理论知识、应急处理技能、信息传递规范等方面,确保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因为疏忽或疲劳导致的错误决策和操作失误的发生。
2. 完善调度系统和设备现代化的地铁行车调度系统应该具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调度决策的干扰。
相关部门可通过引入先进的调度系统和设备,提高调度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的影响。
3. 加强信息传递和沟通为了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误解和误操作,相关部门可加强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地铁行车调度是指地铁运营公司根据乘客出行需求和列车运行情况,对地铁列车进行合理的排班和调度,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高效和顺畅。
地铁行车调度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其中包括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本文将从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驾驶员操作失误、调度员决策失误、乘客行为不规范等。
驾驶员操作失误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driver operating errors may lead to accidents.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疲劳、分心、不遵守交通规则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列车失控、撞车等事故。
调度员决策失误可能会对列车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调度员需要根据乘客出行情况、列车运行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调度决策,如果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列车拥挤、延误等问题。
乘客行为不规范也会给地铁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乘客在进出站时不遵守秩序、在车厢内吸烟等行为都可能对地铁的正常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面对以上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于驾驶员操作失误的风险,我们应该加强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
通过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驾驶技能和应急能力,可以降低驾驶员操作失误的概率。
还可以配备行车状态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并进行处理。
对于调度员决策失误的风险,我们应该提高调度员的素质和能力。
调度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水平。
可以配备自动化的调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减少人为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对于乘客行为不规范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乘客的自律意识。
可以在车站和车厢设置宣传标语,提醒乘客遵守秩序,禁止吸烟等行为。
乘务人员也可以加强对乘客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地铁行车调度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其中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提高地铁行车调度的安全性和效率,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为风险的防范。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1. 引言1.1 介绍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背景意义地铁行车调度风险是指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导致事故或延误的因素。
随着城市交通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地铁成为了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存在给地铁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运营风险。
在地铁行车调度中,存在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等。
人为因素在地铁行车调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为因素包括了乘客的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疏忽、管理不到位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可能导致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发生。
必须认真对待地铁行车调度风险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只有充分认识到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背景意义,加强对人为因素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对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1.2 强调人为因素在地铁行车调度中的重要性人为因素在地铁行车调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铁行车调度是一个涉及众多环节和人员的复杂系统,而人为因素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在地铁行车调度中,人为因素可能包括操作员的失误、疏忽大意、无序管理等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车辆间距不足、信号系统失效、列车超速等情况,进而引发严重的事故。
加强对人为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对确保地铁行车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人为因素在地铁行车调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充分认识到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安全的重要影响,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对地铁行车调度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也是保障地铁行车调度安全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对人为因素的重视和有效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确保乘客和运营人员的安全。
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到人为因素在地铁行车调度中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辆行车调度的风险及防范
发表时间:2018-09-30T14:56:32.9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黄瑞祥[导读] 我国各大城市地铁交通里程已经超过1900公里,预计在2020年达到6000公里。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黄瑞祥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摘要:我国各大城市地铁交通里程已经超过1900公里,预计在2020年达到6000公里。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地铁空间狭小封闭,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很难进行迅速有效的人员疏散,非常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也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行车指挥作为安全的核心部分,行车调度人员肩负着行车安全重任。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铁运行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为因素占绝大部。
本文主要对行车调度安全的风险及防范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人为因素
一、地铁行车调度的重要性
地铁行车调度是通过观察列车的动向及排班,综合视觉及听觉等外界信息做出分析判断,通过调度设备人机操作和调度命令完成反应动作。
地铁行车调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调度员是调度系统的指挥者,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部门、各工种都必须在行车调度员的指挥下统一进行活动,特别在地铁出现故障和突发事件时,调度员要准确、及时的进行判断,科学的制定调度调整策略,来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随着地铁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地铁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可靠性水平越来越高,大大降低了由行车调度员失误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但同时,由于人员拥挤、信号故障、火灾爆炸等不可预见因素所引发的突发事件依然屡见不鲜,如果调度员处理不及时、判断不合理,将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84人受伤,其中20人重伤。
经事故调查发现,事件起因是由于工程施工造成停电,地铁现地控制设备瘫痪,采用了电话闭塞法行车,调度员在没有明确故障内列车位置的前提下,就盲目下达继续行驶的命令,直接导致两车追尾碰撞的恶劣结果。
再例如在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中央路站发生人为纵火引发的火灾,火灾发生之后地铁调度员指挥不当,没有给予对面驶入的列车任何指令,导致另一辆列车进入火灾现场,两列列车全部被烧毁,造成198人遇难,147人受伤。
据统计,在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发生的事故中,人为原因引发的事故比率高达70%,由此可见,即使在地铁调度高度智能化的今天,行车调度员的角色依然十分重要。
二、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分析
地铁行车调度员主要指挥和协调行车各岗位的运作,组织实施各种行车工作计划,确保行车工作的正常进行。
从国内外发生的地铁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调度员最容易犯的错误包括以下几点:调度命令漏报、误报、错报;传达命令不清楚;业务的程序不熟悉、处置不当;扣车、办进路时违规发布命令;操作流程的顺序或紧凑度不够;临场反应能力不足;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常犯的错误既有业务能力方面的欠缺,也有个人思想和心理方面的不足,还有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从个体因素来看。
调度员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调度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的调度员业务能力欠缺,应变能力不足,不胜任调度员的岗位需要;有的调度员心理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对职业环境不适应,不能满足作业岗位的需要。
其次,从管理因素来看,地铁公司的制度不规范,对调度员的监督约束不足,教育培训缺位等都会引发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
最后,从环境因素来看,作为独立的个体,调度员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当温度过高、空气质量差、突发意外等都会影响调度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人为因素的防范措施
为了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地铁安全事故,地铁公司往往在事故发生之后组织学习,来提高调度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此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但这种应对措施属于“情景一应对”型,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地铁运行是个复杂的系统,地铁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需要行车调度员根据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而地铁公司制定的应急预案只是基本的处理流程,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形。
这就需要我们从调度员选拔、技能培训建立岗位操作标准等环节入手,全方位的降低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一)做好人员选拔与岗位调配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土建、车辆、信号、供电、线路等专业的多专业复杂系统,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把好人员选拔环节是控制人为风险的第一步。
具体执行时,地铁公司要根据调度员的岗位工作需要,明确人员选拔的标准,严格执行人员选拔的程序,除了考核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员工生理、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具备较强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的调度员才能适应紧急状况下的事件处理。
(二)强化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城市地铁轨道信息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是未来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行车调度员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为此地铁公司必须组织各种培训,一方面加强调度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降低不安全的人为因素。
另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在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和应急演练过程中,提高调度员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水平。
(三)提升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
员工帮助计划(EAP)是改善员工关系的最佳途径,该方法涉及员工职业规划、心理辅导、感情问题、家庭问题等。
依照EAP,可以根据不同调种、不同任职时间等特点为调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心态辅导。
比如,任职2年到3年的调度员心态急剧变化,压力迅速上升,离职意向较强。
需要对这种“三年之痒”密切关注,通过谈心、职业规划、家庭成员参与等手段帮助调度员顺利渡过第三年的心理关,减少关键岗位人员流失。
针对调度岗位操作要求严格、工作压力大的特点,引导员工树立“阳光心态”,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激发员工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掌握调节工作压力的技巧,引导员工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工作责任心,把自身的发展和地铁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控制地铁系统中的人因事故,消除系统中的危险因素,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需要地铁公司从源头入手,加强人员招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俊茹,等.铁路调度人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5(32).
[2]张晓玲.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需求调杳分析与培养改革[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
[3]陈宝智,吴敏.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理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