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文档
![文化生活主观题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9c11d47f01dc281e53af02a.png)
材料一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达到203家,占到500强比例的40.6%。
位于浙江省东阳国家综合试验区横店境内的横店集团,是中国特大型民营企业。
横店集团以影视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发展文化产业,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影视产业给横店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不仅带动了与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带动了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在内的大文化产业,同时也带动了信息、金融、商贸、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健康发展。
今天的横店是一个第二产业强大、第三产业发达,影视明星和追梦者随处可见,有“中国磁都”、“中国好莱坞”、“中国农民旅游城”之称的时尚城镇。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横店是如何发展成为影视文化“时尚城镇”的。
(10分)(2)①经济是基础,文化的发展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横店集团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横店建成文化影视城奠定了基础。
(4)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横店影视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横店影视文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健康发展,这种文化和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整个地区发展成为“时尚城镇”。
(2分)材料2:《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结合材料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
(2)①必须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产业。
文化生活高考主观题整理
![文化生活高考主观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80e20e4a7302768e99397f.png)
一、文化与社会二、文化对人的影响三、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五、文化创新六、我们的中华文化七、我们的民族精神八、走进文化生活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2010.海南政治卷25)海南拥有丰富的历史、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有被誉为中国纺织史“活化石”的黎锦民族文化,有以流传300多年的琼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有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有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文化,有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还有以高尔夫运动等为代表的现代时尚文化等。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许多代表强调,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魅力,应让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积极力量。
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谈谈怎样理解“没有文化,旅游就没有魅力”。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解答时要从两个层次组织,一是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二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切忌答案组织片面化。
【答案】(1)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人们可以从中品味不同的文化内涵,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
(2)文化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越丰富、品位越高,就越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凸显旅游的魅力。
2、文化与经济、政治(2010.江苏政治卷37)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
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世博之魅】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从1895年英国伦敦的第一世博会开始,人类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势。
世博会成为多国文化融汇和最新科技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展示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生活主观题总结
![文化生活主观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88c016bb68a98271fefa94.png)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总结1、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和人)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和作用)3、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4、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作用、态度、继承与发展)5、文化创新(为什么、怎么办)6、中华文化的特点7、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8、爱国主义的认识(地位、作用、特点、主题)9、如何解决文化生活中的“忧”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1、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12、全面认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13、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4、优先发展教育(为什么、怎么办)1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措施”16、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
17、全面认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重在“为什么和怎么办”。
18、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渊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加强文化的交流”常用答题术语★★①“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生活月考主观题
![文化生活月考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d849385a8102d276a22fcc.png)
二.非选择题( 4小题,共50分)26.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民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和应用者,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只有被农民所掌握并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能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来看,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运用农业科技有一定难度,加之受家庭经济实力不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偏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材料二: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针对材料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10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亦可)②亿万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7.翻阅世界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苦难与辉煌,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梦想背后的支撑,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
中国梦是百年梦,更是时代梦。
逐梦征程,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激励与支撑根据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2分)27.(12分)(1)在长期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0c95000b4e767f5acfce5d.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举例1、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起源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第(1)问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何联系?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
(2)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才使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原本“汉风”、“韩流”相得益彰,但是正当中国仍在热播韩剧,特别是当湖南卫视播出的《大长今》情节进入高潮之际,韩国方面传出对中国国内存在“反韩流”情绪表示忧虑。
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最近有不少中国媒体和娱乐圈名人纷纷对《大长今》等在中国备受关注的韩国电视剧内容和韩流现象表示反感。
该报称,曾饰演康熙的张国立在“反韩流”中是“代表性人物”。
张国立近日说:“针灸分明是中国发明的,但在电视剧《大长今》中,却说是韩国人发明的。
媒体记者应该更多地介绍中国演员和电视剧。
”而出产了《天下第一楼》、《神舟》等剧本的北京紫禁城影业总经理张强则说:“我看了《大长今》,觉得不过如此。
从制作水平、服装、道具,它根本无法与我们国内的电视剧相提并论。
”辨析: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6分)答案:(1)要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
因此,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b1aeff9700abb68a982fb1b.png)
主观题精选1、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
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2)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环保理念。
(3)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
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正方:“抵制洋节”。
理由:(1)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文化生活主观题选
![文化生活主观题选](https://img.taocdn.com/s3/m/0728a0e8580216fc710afd79.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选文化生活主观题选1、材料: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往往会在文化产品中求宣泄、找信心,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会催生特殊的文化需求。
因此要把文化置于经济政治大视野和国际社会视角下,而不能仅从经济利润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0分)答案: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2分)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要发展先进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社会进步。
(2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因素。
(2分)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3、材料:2011年8月23日8时,深圳大运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
整个闭幕式体现“不一样的精彩”的创意,共分为《欢聚》、《追梦》、《告别》三章,其中《追梦》章节展现了多元的文明与青春的力量。
《青春节拍》节目把藏式踢踏、美式踢踏和爱尔兰踢踏呼应起来,体现多元文明的交融;《中华神韵》节目把中国武术、杂技、戏曲等元素气韵贯通地整合起来,场面壮观,绝技惊人。
问题: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10分)材料是如何体现“不一样的精彩”的。
答案: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3分)。
《追梦》章节展现了多元的文明与青春的力量(1分)。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青春节拍》节目把藏式踢踏、美式踢踏和爱尔兰踢踏呼应起来,体现多元文明的交融(1分)。
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中华神韵》节目把中国武术、杂技、戏曲等元素气韵贯通地整合起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分)。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1e7c7027a216147917112872.png)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4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文化生活主观题(附答案)
![文化生活主观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98c84a0116c175f0e4839.png)
文化生活测试(主观题)1.《烈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
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游戏。
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10分)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3.2012年10月3日的中秋晚会,根据举办地的地方文化特点,晚会落户在有着“月亮故乡”之称的福建福州,主要着力点是月亮文化,千里明月寄相思,自古中华民族就有用月亮来寄托感情的传统。
“天上人间,美轮美奂”是今年中秋晚会舞台效果设计的主题思想,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本届秋晚最大的创新应该是在舞台景观的营造,它给了电视观众足够的视觉享受,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文化气息。
有人认为:这说明只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文化创新,创造新文化。
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12分)4.材料一:下图是几届世博会会徽图材料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中,美国馆主题为“拥抱挑战”,俄罗斯馆主题为“新俄罗斯:城市与人”;英国馆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ff6f230066f5335a812136.png)
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药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山东2013)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安徽201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fe180b0066f5335a81214f.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本质、反作用、与经济交融、与政治交融、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注意如果是对人的影响,答1 6 7 8 9条,如果设问未明确是对人的影响,全答上,若是校园文化还要加上10条教育的功能)(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的本质)(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反作用)(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素养,推动政治文明发展;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与政治(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综合国力)(6)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7)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8)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9)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的功能)★2.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提高文化软实力。
(2)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608828e2bd960590c67797.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1、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
文化对人的作用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⑥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⑦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0年9月27日,我校读书节拉开了帷幕。
本届读书节的主题为“情系亚运,书香校园”。
希望以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引导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同时也希望通过读书活动,建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1)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认识。
(2)有人认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有利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
![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213c23376baf1ffd4fad0c.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3.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综合国力的意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题1:《战狼2》不断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成为最热门话题。
片尾一幕“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 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常常使影院掌声雷动。
它的成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下面是有代表性的网友评价:“龙的传人”: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它唤醒了社会的正气与勇气,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看到了非洲人民的可爱和战争的残酷,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呼唤和平理念!“北方的狼”:《金刚狼3》国内公映时,制片方特别提示: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战狼2》则没有做到,而是过于直接的血腥暴力、刀刺屠杀等场面,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精神影响。
这启发中国电影人追求票房时,也要在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的细节上更加精细用心。
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角度,分析影片《战狼2》上映的意义。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365ca6fa417866fb84a8e66.png)
专题八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考点整合】一、文化的作用或影响理论参考设问: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1.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1)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3)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4)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拓展1: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 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 要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不同特点。
3) 要主动感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 要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拓展2:文化的特点-此知识点属于“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范围1)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2)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生活主观题模板
![文化生活主观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d9b6ee42cc58bd63086bd11.png)
新修改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福建福安高级中学阮幼芳一、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1、文化的社会作用【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答题要点】(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要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1、文化创新的举措【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答题要点】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最新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超级精华通用版)
![最新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超级精华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564a5a168884868762d676.png)
最新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超级精华全国通用版)专题一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一、主观题对文化作用的考查【命题视角】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对××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分析某一做法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创新对××的作用。
【高考典例】(2017·全国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
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
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模板构建】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3563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7.png)
《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文化生活》典型主观题与知识点一、文章类型本文属于议论文,通过分析《文化生活》中的典型主观题,探讨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二、主题梳理本文将从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对《文化生活》中的典型主观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三、知识点罗列1、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个人成长的塑造作用;2、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涉及文化传承的方法、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3、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阐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涵、表现及实践意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及实践意义。
四、文章结构1、引言:简要介绍《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特点和考查内容;2、文化的作用:通过分析典型主观题,阐述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典型主观题,分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方法;4、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通过分析典型主观题,阐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及实践意义;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分析典型主观题,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及实践意义;6、结论:总结《文化生活》主观题的考查重点,强调其对文化生活的指导意义。
五、知识点运用在分析典型主观题时,将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阐释,以展示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例如,在探讨文化的作用时,可以引用一些典型主观题,阐述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之处。
六、修辞技巧在撰写文章时,将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描述文化的多样性,用拟人的手法阐述文化的创新发展,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七、检查文章逻辑在完成文章后,将仔细检查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文章符合逻辑规范。
例如,检查文章中的论点是否与论据相符,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是否合理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观题考点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涉及中学教育阶段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剖析
![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091cf581c758f5f61f67fe.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相互交融: 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fa916272767f5acfa1c7cdc1.png)
《文化生活》主观题(整理精华)【一、文化的作用】★1、为什么重视文化——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或“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的发展不同。
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相互交融:A:与经济的交融:在经济发展中,a.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与政治的交融: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提高文化素养,b.随着世界多极化,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与综合国力。
A、为什么: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③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他:大力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个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①作用的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文化阻碍,把人们引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