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五讲
今天,我们运用<内业>的人性知识,来分析一下儒道佛的思想,看看会是个什么样的境界。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范围都很广博,逐一去分析当然是难做到,我们就主要的几个问题来讲讲。

儒家的选《大学》和《中庸》,道家选《道德经》,佛家选《金刚经》。

从儒家《中庸》开始吧;中庸这个词怎么解释,先不论他,看里面内容再定。

中庸里面重要的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符合)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一句话搞明白了,中庸也理解的差不多了。

那么,“喜怒哀乐之未发”这句子中,什么东西要不发;为什么要不发呢!“发而皆中(符合)节”这个节指的是什么;怎么来“中”这个节。

做到不发和中节,怎么就做到天地位,位就是定位,,怎么可以就“育万物”了呢!。

这些问题要是不弄明白,不仅是中庸读不好,恐怕对整个儒家思想的理解上都会出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内业的知识来解释。

内业里面有重要的一句话,“精不现,证不丑”。

意思是讲,当对外界有感应的时候,第一时间要先审视所感应的事情。

不要用自己以前怎么想或怎么做来干扰自己对外界的认识,这样,心就不会跟着别的东西跑掉,时刻保持自己本心。

这样心就会很好的发展,这个在土豆网“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一讲”里面详细讲过的,可以在网上查看。

在现实中,人看问题,一般都会采用自己过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么,就是精现和证丑了。

所以要尽量避免。

人性知识图
我们再来看中庸里面的这句话。

“喜怒哀乐之未发”,这个未发,不仅仅是说喜怒哀乐,人对外界有感应了,都要做到不发。

简单的说就是“含而不发”。

这样做到了,才可以对所有的事情做到正当处理。

那么为什么要不发呢!按照内业的观点,上面说到的,“精不现,证不丑”,人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本心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要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这一般都做不到,就是说都想到自己以前是怎么处理的。

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问题,这么一来,那么自己的本心不就没有思考吗,本心就没有神气的凝聚,就是心被别的东西带走,本心就没有得到发展。

人就会出问题。

讲到这,再来看为什么要“不发”,当自己用过去的方式来处理外界的感应的时候,是不好的,所以要停止住。

停止了,就是“不发”。

就会返回到感应到的问题上,并且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神气就会凝聚而增强。

再来讲“发而皆中(符合)节”,节,指的是什么,用唱歌打比方,就是音乐的节奏。

不合乎歌曲的节奏就唱错了。

放到社会总的来说,节就是事情的节奏。

暂且就这么理解了,明白这个意思就好。

那么怎么来做到合乎事情的节奏呢!上面已经说到不发了,就是感应到问题存在,结合过去的方式,停下来,思考明白,是不是以前的方式可以解决,返回到事情的本身,看看当时的环境,做出合乎事情本身节奏的判断。

这样神气就会凝聚而增强。

也就是说。

通过思考来达到“中节”。

含而未发、发而中节,合起来解释,就是内心遇到问题,要停止住,返回事情本身和当时的环境,再去审视明白,事情是啥样就啥样,做出适当的认识。

那这么做到了,怎么就“天地位”了呢!天地位,是天地间任何事物都找到恰当的位置,万事万物都有恰当的位置,天地就有位置了。

把事物的个性认知明白了,也就是找到这个事物的位置了。

枪就是枪,刀就是刀,各做各自该做的事情,就是位置的意思。

如果有人说他家门口的麻雀可以说人话,他家的汽车可以两个轮子站起来跑,那肯定是认识错误,让人不知所以,就不能定位他。

再来看看怎么“育万物”的。

含而不发、发而中节,就是中庸说的“致中和”,致中和这个过程,是内心的活动。

也就是思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方法。

不发和中节,要不断的去做,才能把一个复杂的事物逐步认识深刻,认识明白就是“天地位”。

达到深刻而“发展”,就是生育了。

从中庸这段话,来理解中庸的意思,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展自己。

怎么找这个规律,就是含且不发,再发而中节。

就是通常说的“无为”。

不干扰事物的本质规律,就是无为的意思了。

这和内业的“精不现,证不丑”也是差不多的。

接下来,再从内业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的价值和“不足”。

先说价值,上面也说过“精不现,证不丑”是认识问题的最佳状态,通常人都难做到,都是从个人的固有方式,来认识问题,就是以前怎么做也怎么做,以前怎么想现在也怎么来想,就是精也现,证也丑;如果做到含且不发,就能返回到自己的本心去认识问题,不随着自己固有的方式走下去。

就是避免了精现和证丑。

再说形象一点,就是人的心容易跑掉,不是自己想跑就是被别的东西吸引而拍掉了,所以讲,如果修道,通常的就从“含且不发”做起。

做到心不乱动的时候,再来做“精不现,证不丑”。

从这个角度看,含且不发,意义是非常巨大的,符合人们通常的现实情况,而且容易执行。

再说“不足”。

内业的第一步是“正行”,就是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

为什么这么做呢,正行,相当于给精气造房子。

当有精气来的时候就有房子住,否则有精气的凝聚,也没地方安身。

这在视频讲座第一讲也说过。

仅仅从上面提到的中庸这句话来理解,都是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天地可以位,万物可以育。

自己为什么来认识这些事物没有讲,按照内业的话说。

就是没有正行,结果就是神气不能凝聚到自己的身上,自己实质上没有得到发展。

好像知道的很多,自身又没什么实质的进步,这样搞得很多学儒家的人都是夸夸其谈。

这是在说实话,还是在说笑话呢!留给大家可以再慢慢品酌吧。

但是按照内业的观点,这是事实,这么一来,这么个说法,不知道害苦或害死多少人呢!
在内业里面,明确的指出,形不正,德不来;正形可以摄德;形正可以为精舍(房子)。

如果不知道这点,尤其是初学者,只是从含而不发,发而中节学起的话,就容易走浮夸的路子。

更可能是害苦了一辈子。

那儒家有正形的这个意思没有呢!儒家不就是在教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教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相当于内业所说的正形。

从这点看,如果是要专心学儒家,其方法,那第一必须先要明白,儒家要求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学习‘含而不发,发而中节’等等的方法。

这样才能合乎修道的规律。

这样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

《中庸》就讲到这了,下面来说说《大学》;儒家大学里面,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主要来说“新民”。

那民要更新的是什么呢。

如果新的是什么搞不清楚,那大学不就白读了吗。

我们就用内业的知识来解释他。

在内业里面,我们知道有句话是“日新其德”。

有德了就是道的进步。

正形--守善--摄德,这是内业的思想体系,(这在土豆网“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一讲”视频讲座里面已经讲到的,可以在网上查看)。

用上面的人性知识图片来看,就是心在不断的建,心在不断的拓广。

“新民”就是讲,带着一个善念(守善),不断的更新自己德行(摄德),人的心境就不断的强健,对自然的认识也就不断的清楚明了。

逐步的达到‘明
德’、‘至善’的境界。

以至于更好的处理问题。

这是大学的主要一句话,这句话解释清楚了,大学里面后面的内容就理解的方便了,所以大学就讲到这。

那儒家的思想就分析到这,不要想的太多了。

我们还是返回到我们这个人性知识讲座上来吧,我们现在的目的就是看内业的人性规律有哪些适用性,。

是带着大家运用这些规律去看问题。

最后学会自己运用。

儒家的思想看完了,再来看看《道德经》吧。

道德经解释的版本太多,说起来争论的地方就多,我们还是使用内业的“正形-守善-摄德’这个思想体系,来说说看,看看道德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先来看“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我们在土豆网“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视频第一讲,讲到“境界”这个词。

是讲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意思,比如同行间往往一个动作就可以表达一个意思,对外行来说,就不能理解那个动作表达什么。

道的境界和现实中的人看到的境界,这两个境界都是人的境界,但是,是不同的境界,就是说在现实中看到的境界,和内心的意识范围的那个境界,就像现实中的不同行业一样。

在内业里面,我们把道的境界理解成意念中的那个境界。

道德经这个“非常道”和“非常名”就理解成现实中的人看到的境界,“道”和“名”就是道的境界。

在现实中的人不了解道,就相当于没入行。

难入行的这个道,是可以去参悟和了解的,即可道、可名。

再看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还是参照上面的人性图片来理解,在看问题的时候,要做到“精不现,证不丑”,就是人先不要干预所感应到问题,就是先观察。

那这个问题是什么,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都是不知道的。

就是相当于“无名”的境界。

待到观察点门道的时候,就是有意识的时候,就要表达出来,能表达就是“有名”的境界;一开始人都外界都是未知的,就是“天地之始”都是“无名”的,既“无名天地之始”。

待到这个未知的问题逐步明了,能表达的清楚,就是有名而且知道其特性,那就象上文中庸里面已经解释到的“天地位,万物育”,能育万物就是“万物之母”。

即“有名万物之母”。

再看第三个句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先理解这个常字,要是说做“故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

”也很好,怎么理解这个“常”字呢!认识问题不会一下子就很明白,就要常常思考。

内业里面有句话,“思之重思之”是思考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不会被问题困扰,而且得出的结论快;这个问题在“如何思考问题”那个讲座提纲里面讲到过,思之又思之,就有常的意思。

先这么理解常字。

再来讲“无欲”“有欲”。

无欲就是观察阶段,不要凭借自己过去的认识来干扰现在的认识,就是“精不现,证不丑”,有欲望的时候,是想到观察到的问题自己该怎么用,或对自己现在有哪些影响。

举例子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景色妙,这是无欲的时候,有欲望的时候,就想到,到那洗个澡会咋样,那个水味道咋样,用那个水发电咋样。

这就是有欲望的时候。

徼,王弼注解里,理解成“归终也”,可以理解成这里说的,会咋样;
再说“观”这个字。

上面说的“妙”也好,“徼”也好。

都只是在观看着。

在内业里面讲到“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这样做到了,人就是中正的状态,就是治心在于中,再来说“观”这个字,观,就做到“人体的各部分”以及“心”不受到观察到的问题的干扰。

就只是看,这样心就是保持“中”的状态。

就能正确的判断和处理问题。

举例子讲,猪八戒吃人生果。

在悟空给他的时候,嘴巴想吃,肚子也想吃,嘴巴、肚子就是“不以物乱官”的这个官,而且心里也想吃,就是心和官都受到影响了。

结果就一下子吞下去。

而悟空和悟净就讨论一番再说吃。

就是心和官没受到影响,就是先在“观”,然后再尝。

所以悟空和悟
净能很好的品到人生果的滋味。

这个故事虽然是小说中的话,但是很符合现实,所以说,道德经的这个“观”字,说的好,很妙。

再看最后一句。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指的是“有名”“无名”,从道德经上讲,先看到的都是未知的,是无名,看到点门道了,叙说出来就是有名。

从内业上理解,人的道的增长,是心的拓广,就是上面人性知识图片上心的层次在增多,怎么增多的呢!是精气的在不断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的积累,所以讲,有也吧,无也吧,都是精气的变化。

所以说是“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王弼注解,玄者,冥也。

就是不是明了的意思,内业里面讲精气,是说“不可
呼以声,而可迎以意。

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就是讲叫不来,强力也是抓不住的。

其实意思都差不多,就是意念中去体会,不是好像现实中眼睛看到的咋样就是咋样的。

“玄之又玄”,是讲,不断去观察,做到无名和有名,不断有欲和无欲,来“观察”其中的“妙”和“徼”。

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

这样玄多了,就是“众妙之门”。

换句话讲,道有门,这个门名字叫“有无”,打开这个门,里面又有很多门,里面这些门的名字就叫有无一,有无二,。

等等。

在这门里面做什么呢!就是观,观什么,观妙和徼,怎么观,以无欲和有欲的方式观。

开始什么都不清楚,就是无的状态,观到点结果了,就是有。

那再把道德经第一章,总的意译一遍,不是字面上的直译,就是结合内业知识,换个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讲,道是可以做到的,道的境界也是有方式来表达的,但是,不是通常现实中眼睛看到的那样的。

要用意念来体会琢磨,在意念之中,考察一个问题开始都是未知的(无),随着观察的深刻,就能表达和运用(有)。

能运用就能把相关的事情处理完善好(万物母)。

怎样来做到呢,就是一开始遇到问题,要“心”和“官”都不要动(观),内业说的“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保持“无欲”的状态来考察问题。

不要受到自己原有的意识来干扰自己的判断(妙)。

待到观察到点结果的时候,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认识,使之怎么适合自己的发展(徼)。

就是“有欲”,不断的做到有欲和无欲,就可以看到和明白“玄之又玄”的事理。

再看看道德经的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这章之前,我们先再熟悉一下内业里面的人性知识图(见上文),这个图片里面是一课心,当自己看问题时,如果被别的吸引过去了,人就是站在另外的环境上去看问题了,就是另外做了一个心。

那神气都在另外的心上去活动。

本心就没得到发展。

人就会出问题,这是内业的意思,我们运用这个意思来解释道德经的第二章。

先看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之为美,讲在一个环境里面,看到一个事物中美里面的美,就是被美吸引,就是内业上说的再造了一个心。

按照道德经上说的,不是在观其妙,而是心随着妙跑。

比如说,年轻人看到玫瑰,很美,美在哪,红红的花瓣,可以表达情意,如果心情都被“红红的花瓣,可以表达情意”吸引,就象内业说的,另外做了一个心,都在这种心态上去想问题,结果呢,一心只在想,怎么用这个玫瑰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怎么表达出去。

其实自己向着什么人来表达,或在什么环境下来表达,都是不明了的,就是讲心思用在不当人或不当的环境,这不是将要造“恶”吗!所以说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再举个例子,比如手上拿到一个钉子,如果只想到,我很早就想要这么样的一个钉子,这个钉子放在墙上挂什么东西真是太好了。

就是知美之为美,就是被这个钉子的好吸引,没有做到上文说的“观”,没有看看这个好的钉子在什么环境下该用不该用。

那这个钉子很可能就被你钉到墙上去。

尽管实际上也没什么可挂,也可能影响美观等等的。

所以讲这么样去想问题,方式是不对的。

再讲个现实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对子女的爱护上,是无微不至,好的都是给孩子,华衣美食的
供养,如果不让孩子知道美之所以美,华之所以华,那在社会的环境上来讲,孩子的心里状态也是这个“皆知美之为美”的形态了。

人是要面对社会的,孩子怎么可以全心放在父母提供的“华衣美食,而不知道美之所以美,华之所以华”境界里成长呢。

这样在社会上适应性就弱,当身处困境或是迷茫的时候,很容易被社会上华美的人事物利诱,做出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被利诱的苦果来。

所以讲,给孩子好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该讲到,东西的正当来源?穿衣服,要知道怎么场合穿的美,人怎么样才是美。

是不是要多点德育引导呢!
再看下一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东郭先生都知道,他爱惜生命,这点是不错吧,结果救活了狼,那匹狼就不该救,那他为什么就救了呢!用内业的观点,他是动了心了,就是心被“爱惜生命”这个观念吸引,不去考察什么当救不当救。

怎么救。

反正就是救命。

用道德经上的意思讲,就是没有“观”其妙,“观”其徼,没有考察这个妙和徼在现实环境中的作用。

心被这个妙和徼干扰了。

就不能正确的处理事情。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是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概叙,比如还有左右,正反等等,内业上说“治心在于中”,就是讲心要保持中,不要偏放在哪一面上。

再看下一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从上面看无为的意思,是指心不要干扰事物,事物也不要干扰心,就是事情是咋样就咋样。

内业上说的是“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就是道德经第一章的“观”,这是从道的境界来说的,现实的境界怎么做,就是要不停的观,了解了玄之又玄的道理之后,结合现实环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再看下一句,“不言之教,”不是说一声不响的就可以教导人。

是讲事情往往肯定他就是错的。

比如讲,说这个东西长了,可换个地方他又很短,你讲这个梯子高了不好用,但是在取什么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是这个梯子帮了你,不然取不到你要的东西,等等。

也就是“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用内业上的理论讲,肯定一个事情,心思就跟着跑了,那自己本心就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心就没有保持中的状态。

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现实中,如果得了感冒,难道让其发作而不吃药打针吗!还是要处理的,这句话还是从道的境界来理解的,不是从现实的境界理解的,在道的境界,是考察问题的境界,在考察问题的时候,发现有问题出现,不要人为的阻止,要静静的了解会发生什么状况。

如果你回避,那么这个发生的事情你就不会熟悉他了,所以作而不辞。

再看下面一句,生而不有,既然万物有作,就会产生点什么,但是不要以为有了这个“生”就不去了解其他的,产生的东西很多,都要了解,就是上文说的,心不要被一个东西吸引,不要偏执。

再看下面一句,为而不恃。

既然是有产生新的东西,就要有作为,就是看看怎么使用,用了,不要以为有个东西用就好,还有其他产生的东西都要试试,就是上文说的,心不要被一个东西吸引,不要偏执。

再看下面一句,功成而弗居。

上句说的,既然有为了,就有一定的成功,成功了,不要居功不前。

有其他很多事情要作,作了就还会得到很多不同的功劳。

就是上文说的,心不要被一个东西吸引,不要偏执。

最后一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句是讲,事物在不停的作,不停的生,再不停的为,就会有更进一步的成功,这样就会有很多的功劳在等着你。

人不要被一个成功吸引而停止不前,简单的翻译,就是不居功,功还会不停的来。

看来用内业的知识分析道德经,也是很清晰的,和王弼的注解基本没违背。

那道家的思想就分析到这,分析这样的道理很耗神,暂时还是不要想的太多了。

我们还是返回到我们这个人性知识讲座上来吧,我们现在的目的就是是带着大家运用内业的规律去看问题。

看内业的人性规律有哪些适用性。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学会自己运用。

下面,我们就来用内业的知识分析佛家的《金刚经》。

从上面儒和道的分析看,基本的意义,都和无为的意义相关。

佛家也讲无为吗,在金刚经第七品,说到“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意思是讲,只要是圣贤,都在讲无为,讲着讲着,就是有点差别而已哦。

下面,就来看看,从内业上来理解,看看金刚经的境界吧!
先看金刚经第一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段话,从我们现实中来理解,就象很多人来问道,可是佛呢,要吃饭,穿好衣服,拿着钵,到城里面去乞讨,还一家家的讨,讨回来,吃完,再把衣钵放好,再把脚洗好,之后再铺好座位,自己坐上,这时候才等着大家的提问。

要是我们现实中这么待人,好像傲慢无礼了。

佛这么跑一趟不要好几个小时啊,为什么这么说一段开头呢!我们先不来解释,先看下文再回头来解释这段话。

看金刚经第二品,长老须菩提问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nou四声)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真正平等的觉知一切真理”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从哪下手做到这点,心思怎么运用。

这都是从道上来提问题的,上面我们分析了,儒家做到含而不发,道家讲观,就相当内业上说的,通过“精不现,证不丑”的方式来正确的认知事物。

那佛家怎么来做到正当的认识问题的呢,接着往下看吧!
看金刚经第三品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一段,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接着上文的理解,要正当的认识事物,开始就要做到让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无余涅盘,就是达到无所不知的佛的境界。

就是先入这个境界再度,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如果要正当的认识问题,先要做到,引导大家知道了解佛的境界,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帮助引导一切众生来做到这一点。

这好像有点答非所问的味道,但是,要是用内业的知识,就很好理解,内业上要求,做任何事情,首先第一步是正形,就是自己为什么做,怎么方式做。

这在视频讲座第一讲讲到的,详细的可以自己网上查看“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一讲”。

那佛家的意思,就是讲,如果要正当的认知一切真理,首先第一步,要有灭度一切众生的心。

拿个现实的例子讲,比如,我要吃饭,首先要看看,要怎么去吃,比如,我今天要吃松软点,不要太油腻的东西,然后带着这么个心思去弄吃的去。

就是先要正形。

现在形有了,内业的第二步是守善。

就是以什么标准的问题,佛家这里的标准是“无余涅盘的佛境界”,,那佛说怎么来正当的认知问题呢!就是先要有救度一切众生的心(正形),再以佛的境界为标准(守善),来衡量众生境界遇到的问题,断其是非(摄德)。

这样来“真正平等的觉知一切真理”。

佛理明白了,就度到佛的境界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