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 康 唯一神教堂

合集下载

路易斯康创作哲学

路易斯康创作哲学

路易斯康创作哲学关于路易斯·康的建筑哲学摘要:路易斯·康在现代建筑的开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杰出的现代建筑大师的路易斯·康更被人们称为“建筑诗哲”,他的建筑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建筑突出的个人特色和风格,标志着建筑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本文旨在通过对路易斯·康建筑哲学的深入探讨,以求剖析其建筑哲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19世纪50年代,耶鲁大学艺术画廊的扩建工程使康脱颖而出,成为举世瞩目的建筑师。

19世纪60年代康的设计到达成功的顶峰。

康的设计作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因此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在康的哲学思想里包含着各种哲学观念的影响因素,比方其中囊括了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又表达了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以及东方文化的哲学观,例如中国的老庄学说。

二.古典哲学对路易斯·康设计的影响康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建筑,必须从不可度量开始,经过了可度量的过程,而最终又必须是不可度量的展示。

”古典主义建筑所展示的正是“不可度量”的精神和品质,当人们处于埃及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以及帕提农神庙之前,都会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心潮澎湃,体验到这些古迹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康在欧洲考察古典建筑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被这些古典建筑的恢弘气势,精确比例以及和谐的美感所深深折服,因此在康的设计中古典的元素随处可以,例如,康的屈灵顿犹太文化中心游泳池其四棱形的屋顶,让人联想起有亲切感的屋顶的建筑形象,理查德实验楼那一个个高耸的小塔楼给人以哥特时代的悠悠韵味。

清晰的轴线构图可以说是贯穿了康在60年代之时所做的几乎所有的建筑设计,并且所有的建筑作品都有着浓重的古典构图手法的色彩。

在康的代表性建筑——萨克尔生物研究所中就有着强烈的轴线关系,两座形体完全一致的研究楼遵循着中央庭院的中分线进行对称,同时这样一条轴线也可以说是代表着整个建筑群体的重心。

而其旁的住宅区,那么是因地形展开具有欧洲中世纪村镇的形态。

路易康

路易康

“设计是个人的事。

一般而言没有尽善尽美的设计。

为尽善尽美而努力,却从来没有实现,尽善尽美的愿望总成为艺术家的动机。

下一件作品的种子就在已完成的作品之中。

”——LouisIsadoreKang1901年2月20日,路易•康(LouisIsadoreKahn)出生在波罗的海的萨列玛岛,它是爱沙尼亚的一座小岛,当时处于波兰统治下。

1905年,全家迁徙至美国。

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幸运地被安排在保罗•甚列特(PaulCret)执教的班上学习,后者是法国著名的设计师,从巴黎到费城,他一直严格地沿用Beaux-Arts体系的一系列方法论。

在完全领会Beaux-Arts体系之后,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他像一名制图员一样工作,后来,康成为了费城几家建筑集团的主要设计师。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康开始设计单独的住宅和工厂。

1947年,他成为耶鲁大学建筑学教授,在那里,他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远远比最满意的答案更让人满意。

”在1950年参加了位于罗马的美国建筑学研讨会之后,康对地中海式的建筑特别欣赏,于是他开始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在纽黑文创建耶鲁大学艺术中心(1952-1954),他的建筑风格违背了当时盛行的国际式建筑风格。

1957年,康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的知名教授。

他所设计的宾州大学理查兹医学研究大楼(RichardsMedical)(1960-1965)突出展示了“医生区”与“病人区”的空间区别。

病人区通常包括楼梯间、电梯、排气口以及进气口、管道等都分别在四个单独的塔里;而医生区就不同,主要包括实验室和办公室,实验室的建筑几十年来一直都是照此设计。

康将实际的特征运用于建筑原则之中,加利福尼亚拉霍亚索克研究中心(SalkInstituteLaJollaCA)(1959-1965)正体现了他这一成熟的风格,也是其最好的例证。

康从古典建筑和中世纪建筑风格中得出的灵感,并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以及混凝土和砖瓦之类的原材料成功地建成了耶鲁大学艺术中心(YaleCenterforBritishArts)(1977)。

路易斯·I·康与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

路易斯·I·康与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

囝11挺染图图1.2商业中心图1.3加德满都家庭计划中心第一章路斯易·I.康早年的建筑师历程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设计充分反应了康对文化、形式、功能、材料,几何、自然的各种认识,这个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仅仅依赖于康自身的先天禀赋或者是倏忽一现的“灵感”,它是康在建筑领域三十多年不懈思索的结晶,也是康在高强度的设计劳作中持续深化的结果。

时间的长河向我们展现了这位“建筑诗哲”不断探索的艰难历程。

从某个角度来讲,正是这样的经历以及康在期间所设计的众多启人心智的方案成就了晚年的康、成就了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因此,首先有必要对康早年的职业生涯进行一番回顾。

一、布扎教育训练康的建筑生涯开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1920年至1924年,康在宾大建筑系学习,期间正值欧洲先锋派和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兴起。

他入学的前一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建包豪斯,而那时也是柯布西耶所创办的杂志——《新精神》影响最大的时候。

然而,康在这时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思潮。

他和宾大的其他学生一道,在法国建筑师保罗·克瑞特(PaulCret)的领导下,接受布扎(EcoledesBeaux-Arts)体系严格的古典美学和造型训练。

康掌握了被称之为“简化的古典主义”或者是“现代古典主义”的技巧。

他谙熟哥特拱券结构;各种古典构图原则;正方、圆、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形的造型:敦厚的纪念性体量和光影的水彩渲染……通过这种熏陶,康关注于建筑的体量和整体性,光线的变化和材料的丰富质感。

所有的这些都在三十年后重新影响了康(圈11)。

克瑞特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源自于19世纪法国理性主义的两个建筑理论。

一派是以维奥列一勒一杜克“。

(Viollet-le.Duc)和包杜…(DeBaudot)为代表的结构理性主义,他们推崇哥特式建筑,突出结构在启发和确定设计形式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派是以迪朗(J.N.L.Durand)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迪朗认为设计应该采取近乎科学的精确性”1,通过对建筑基本空间元素的组织来适应功能上的无限变化。

路易斯·康(Louts Kahn)

路易斯·康(Louts Kahn)
一生只忠于建筑的人----路易斯·康(Louts Kahn)
@张丽钧
我是在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上认识他的。那本书提到他讲过的一个精妙语段:一个人坐在树下,和一群人谈论他的主张。这个人不知道自己就是老师,那群人也不知道自己就是学生。这个人讲得可真好啊!令所有的听者折服。他们想,要是能把这个人留下来该多好!于是,“一个空间”设立起来,这就有了最早的学校。
他像摒弃俗套一样摒弃功利。在贫穷的印度,他反而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多年之后,在他的儿子第一次前往印度时,在毫无秩序感可言的破烂街巷中,他不禁疑惑地追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古稀老人离开温暖的家,孤身一人屡次前往这样的地方。”是的,路易斯·康不是来淘金的,他是来痴心寻找那片“最适合长出建筑的土地”。在路易斯·康心中,建筑就是信仰本身。他用建筑表达他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人类深挚的爱。他这个“全能与无能的混合物”在建筑中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他以专属于他的那种“宁静的从容和谦逊的尊严”的建筑风格完成了生命的优美抒情。
但是,他不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建筑师,或者说,幸运之神并没有过早地垂青他。50岁之前,都可以看作是路易斯·康的“蜕壳期”。他的“蜕壳期”是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以为那破茧成蝶的神话再也不可能属于他了。但是,他的心没有死去。他像一座活火山一样悄悄蕴蓄着力量,等待着喷发那一刻的必然到来。
“一个建筑师必须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和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这段话是梁思成说的。我曾经以为梁思成说尽了一个出色的建筑师所应该具备的一切品质。但是,路易斯·康使我明白,还有重要的一点梁思成没有道出,那就是——圣徒般的宗教情怀。
眼睛在这段话上流连了好久。同时,也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路易斯·康(Louts Kahn)。

路易斯·康代表作品的情感表达思路

路易斯·康代表作品的情感表达思路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2卷第1 1期・13・2 0 2 1年6月Vci.O2 No. 51Jun. 20—1DOI JO. 13719/j. chkn 1009-6425. 2021.2.006路易斯・康代表作品的情感表达思路肖宗平(汕头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中心,广东汕头515441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片面重视建筑的物质性,于是以路易斯•康为代表的建筑师开始探索建筑设计的情感表达。

从路易斯•康的创作思想及具体作品两方面来探索这位大师的情感表达思路。

关键词:路易斯•康,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TU244.I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26-642—(20—1) 11-6213-6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主义建筑在西方世界得到 广泛的传播。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西方社会对 建筑的内容及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以理性主义为 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鼓吹的是功能及技术决定论,片面重视建筑的物质性,于是不少建筑师开始探索建筑设计的情 感表达,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路易斯•康致力于挖掘建筑的内在属性和精神,形成一套 适用于表达情感主题的哲学理论和形式体系。

路易斯•康 在设计实践中善于将现代建筑语言与传统历史方法结合, 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韵味,堪称现代建筑情感表达的 经典。

本文从路易斯•康的创作思想及具体作品两方面来探 索这位大师的情感表达思路。

1路易斯•康创作思想中的情感表达倾向1.1 布扎体系下的锤炼路易斯•康于20年代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 筑学,当时的宾大坚持的是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古典美学和造型训练,在这一体系 的锤炼下,路易斯•康必定熟谙古典主义用来表达尊敬崇高主题的思想和手法。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中 像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等人并没有一位像路易斯-康这样接受过正规严格的布扎体系训练,所以,当 二战以后现代主义建筑呼唤情感表达的时候,路易斯• 康那个仍然属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世界被唤醒了,于是在实践中开始运用某些历史手法来丰富现代 建筑的情感表达。

解读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

解读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

解读路易斯·康的空间构成【摘要】路易斯·康(1901—1974)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他的建筑空间构成体现了20世纪建筑的空间演变历程,他注重灵感,善于运用光线和空间,纯朴的材质,他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从功能出发,应关注空间中人的活动特点,他的建筑理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即使是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他的价值也是日久弥珍的。

关键词:路易斯·康,20世纪,形式,空间Abstract:Louis Isadore Kahn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racticer、aducator and thinker in 20th.His architecture has already been the remark of modern design aesthetics,his idea has changed the direction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The space composition showed the journey of the envelopment of space in 20th..he paid much attention of inspire,he was good at using light show space,he often used simple material,his idea was appearance should be from function,the designer shoule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ivities of people in using space,his architectural method influenced the architects from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even in this divercity modern times,his value is also more and more valuable.Key words: Louis Isadore Kahn. 20th ,appearance, space一.路易斯·康生平简介路易斯·康(1901—1974)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路易斯

路易斯

感悟路易斯康指导教师:聂菲姓名:比汗〃黑力木汗学号:4101100130班级:41011001路易斯·康美国现代建筑师。

路易斯-康(Louis I.Kahn),1901年生于大西洋上的爱沙尼亚岛,1905年随全家迁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92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47年个人事务所开业,20世纪50年代起执教宾州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建筑学硕士研究班,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康的作品有着和现在许多建筑师所不同的存在意义,与赖特,密斯以及柯布的作品也不同,他们是那样的独树一帜,细致精巧,充满神秘。

赖特的建筑注重韵律的表现,密斯的作品是尽量减少空间和材料,柯布是无所不作,从年轻时的亲切文雅到晚年时的厚重、淳朴和猛烈,最大限度的表现了20世纪人类对于建筑的尝试,而康的作品就像是20世纪建筑设计作品整流下来的精华,充满了纯朴之感。

在学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很大程度上受到路易斯康的设计思想的影响。

路易斯康的建筑艺术风格上,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却最具有表达力的几何体--正方、矩形、圆形、规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典共有的特征,就其建筑而言应该归属于现代主义!他的建筑虽然一般不用传统的装饰符号,空间组合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经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在主从关系、大小、形体、明暗等方面都展现了许多古典传统的特征。

所以他的作品体量浑厚,沉重,凭借着现代的材料,和天然材料的质感和人工肌理的展现,使他的建筑有一种从总体到统一的雄深感。

康提出的三个阶段的创作过程——第一阶段是‘空间的本质’接下来‘秩序’,然后是‘设计’。

尤其是他在平面设计上用到了‘黄金分割比’,例如在耶鲁大学美术馆,理查德医学研究所,玛格丽特〃艾修里克住宅,第一唯一神教堂等等设计中。

建筑存在——路易斯·康的建构哲学

建筑存在——路易斯·康的建构哲学

“神”塑像,并将其安置于神庙内,创造神在凡间的居所,人们通过神像和神庙与神建立沟通和联系,颇有“己欲立而立神,己欲达而达神”的意味。

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sadore Kahn,以下简称“康”)在古建筑遗迹游历旅程中发现,那时的建筑不仅要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还要赋予“神”一个“存在的立足点”。

受此启发,康在此后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接续叩问:建筑“存在的立足点”在哪里?建筑空间的存在有何特性?什么见证了建筑的存在?这些也正是设计师在完成本土特色建筑时所面临的问题。

1建筑在人们认知的环境中寻找“存在的立足点”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是康从古罗马、古希腊和古埃及游历归来的第一个建筑作品,原馆建于1928年,是由艾杰敦·施瓦德沃特设计的一个由石灰石建造,有着连续高大的圆拱窗户的具有厚重历史形式的折中主义建筑。

扩建部分在整体上是两个矩形体块的简单组合,以一个小的矩形体块连接较大的体块和原馆,并顺势将沿街凹口设置为出入口[1](见图1)。

为响应外部环境秩序,建筑西南侧入口面向街道的整个立面采用完全封闭的褐色砖墙,使扩建部分与原有建筑在色彩、立面质感上保持协调,细部处理简洁、粗犷,姿态放得很低(见图2),处处体现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

扩建部分与原馆之间在地位上存在一种主从关系,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原馆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知:一种原馆似乎以前就存在于那儿,似乎以后也会存在于那儿,似乎就应该存在于那儿的状态。

康对扩建建筑的处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探讨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的某种隐性的建构秩序,探索建构背后的建筑精神。

讨论路易斯·康在建筑实践中追问“建筑存在的立足点”,探究建筑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探讨其整合建筑空间存在的意义,以及一系列对建筑存在的相关因素的本质追寻与呈现的建筑活动。

发掘路易斯·康的建构哲学对我国建筑实践的意义,有助于建筑师在当下思潮泛滥的建筑学语境中把握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路易斯 康 唯一神教堂

路易斯 康 唯一神教堂

方案生成及发展
在草图中,礼拜堂是一个12 边形(近似圆形),其外是 一圈走廊环绕,走廊外围是 学校的教室。 康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想法的: “我告诉大家这里是流动的, 这里的空间是为对宗教不太 笃信的人设计的。‘我在这 里再考虑考虑,我还不想直 接走进教堂。’他或许是个 天主教徒、犹太教徒,又或 者是个新教徒,只是想到教 堂去听听。”
室内效果
教室及办公室采光 采用竖向狭长的窗户
立面 竖向长窗在立面上形成韵律感
入口
会议室外立面
谢谢观看
主入口2会议室3圣坛4走廊5厨房6工作室7办公室教室9休息区10会议室11平台光的处理主要空间以一个上下倒置的拱顶为顶最低点在中心处四角为塔楼塔楼的上部开窗引入光线
罗切斯特唯一神教堂
the First Unitarian Church in Rochester
唯一神教堂位于 美国纽约,由路 易斯·康设计。 当时的罗切斯特 神教社区中心十 分崇拜1859年 理查德·upjoin设 计的哥特复兴式 教堂,希望能有 一个同样的个性 化建筑来代替他 们的教堂。
后经修改,成为一个近乎方形的礼拜堂,但教室和办公室围绕礼拜堂的 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礼拜堂的四个角落设置了灯塔楼。
1 主入口
11
5
6 4 7
2会议室 3圣坛 4走廊 5厨房
10 7 7
9 7
1
3
7 7
6工作室 7办公室 8 教室
8
8
8
9休息区 10会议室 10会议室 11平台 11平台
光的处理
主要空间以一个上下倒置的拱顶为顶,最低点在中 心处,四角为塔楼,塔楼的上部开窗,引入光线。

经典建筑:路易斯·康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经典建筑:路易斯·康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经典建筑:路易斯·康萨尔克生物研究所萨尔克生物研究所设计:路易斯·康时间:1959-1965,美国加州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是建筑师路易·康走向巅峰的代表作品。

建筑座落在圣地亚哥市一块能够俯瞰太平洋的用地上。

这栋建筑的主体部分具有明确的轴线构图;空间组合上重现历史上已有的空间等级序列;在建筑形体、大小、开阖明暗等方面展现了许多古典传统的特征;最为重要的是,康在这里成功实现了古典的复兴并与现代建筑主流的融合。

1955年4月,萨尔克宣布针对小儿麻痹症的一种新疫苗的试验取得成功。

在他的协助下,由神父巴兹尔·奥康纳领导的小儿麻痹症国家基金会于1956年基本上实现了根除急性骨髓灰白质炎的目标。

萨尔克和奥康纳有感于生物研究的重要性,于20世纪50年代末,他们开始讨论设立一个生物中心。

1959年,圣地亚哥市(San Diego city)为了配合加州大学在拉·霍亚(La Jolla)的郊区建设新的分校,在获得市民同意的情况下,向萨尔克提供了一块占地约 27 英亩、能俯瞰太平洋的用地,并极力邀请萨尔克于该地建立研究中心。

萨尔克被这里迷人的风景所打动,在多个候选的城市中,他于1960年决定将研究所选址于此。

1959年10月,机缘巧合,萨尔克拜访了康在费城的事务所。

很快,他就被康的个人魅力所深深打动。

与此同时,康在萨尔克身上发现了“所有客户中最使人难忘的智慧”并为他的观点所迷住——科学和艺术完全可以结合。

在那次的讲座中,萨尔克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双关语描述了他的目标,他想让实验楼成为一个“毕加索也能来的地方”。

萨尔克的观点引起了康的共鸣。

“不可量度的量度”一直就是康的个人追求,康认为“科学作为可量度的事物,要尊重事物要存在,要表达伟大的愿望。

作为科学家,他体会到需要请无可量度的事物出场,而这是艺术家的领域”。

1959年,萨尔克正式把设计任务委托给康,在接下来的6年里科学家与建筑师完美合作,共同缔造了这座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经典建筑。

路易斯康ppt

路易斯康ppt

Laboratory
社会环境
50--60年代,美国的建筑更为引入注目。美国经过二战前一段时间的建筑 文化的转变,二战之后,建筑舞台上活跃异常。 社会经济条件外,还有一个 重要的因素是欧洲许多像格罗皮乌斯 (1937年抵美)、密斯、孟德尔松 (1941抵美)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他们除了以自己的建筑作品 影响美国人之外,有的还从事教学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美国门徒。 后来成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佼佼者,使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中期的 美国兴盛一时。在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建筑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主流。 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建筑界更呈现出多元化和多 样化的局面。
主要作品目录
1951-1953耶鲁大学美术馆 1954—59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 1957-61费城宾州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实验中心(Medical Research 1959-63纽约州罗彻斯特基督教唯一神教派第一教堂 1959-65萨克生物研究所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1962-64孟加拉国达卡政府建筑群 1967-70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森堡奥里维蒂一恩特华克工厂 1967-72得克萨斯州沃思堡金贝尔美术馆 1967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Exeter Library Exeter,NH) 1967-74何伐犹太教堂 1968意大利威尼斯市政府 1969-74 英国耶鲁大学艺术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s) 1974 印度管理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1975 孟加拉国家会展中心(National Assembly Bangladesh)
康转化为 可丈量的(静谧) 不可丈量的(光明)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大师的设计作品赏析—路易斯·I·康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双层表皮
双层表皮 隔离干扰 不同材质的质感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1.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平面和空间) 现代构成的成分: (1)由顶棚的正三角形(正四面体)框架和楼梯的圆与正三角形等 纯形态控制空间。 (2)通过柱子限制空间轮廓。结构单元=空间轮廓。 (3)背面面临公园一侧开放的的巨大玻璃幕墙和临道路一侧的实墙 对应。 (1)其中顶棚的正四面体框架不是结构而只是装饰,而且他还用混 凝土代替了原本的钢材来做这些框架,还将四面体的一个面接在了 梁上,其他正四面体成为了顶棚的装饰。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合理 的。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明确的构图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材料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 纯粹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柔和的光元素
室内采光 主要是靠顶棚和墙体之间的缝隙 配上白色的背景 使得室内光线十分柔和 也有三处天井配合采光
6.5米x30米。连续平行的拱壳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 的变质岩板填充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 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斯州大地上平凡的谷仓,给人以自 然质朴的美感。
3.路易斯·I·康作品分析
3.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明确的构图
拱顶的形式,康在设计博物馆时的助手马 歇尔·梅耶建议使用摆线形式,因为当结 合了预应力混凝土之后它十分薄。整个博 物馆是由1 6组这样的拱顶覆盖的,每一 个都是22m×154m,从南到北排列贯穿整 个建筑的长度。在它们之间是平屋顶的单 元,与非结构的墙之间由细缝分开。摆线 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 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同时利于室内光 线的漫反射

伟大的建筑师路易·康(LouisKahn)

伟大的建筑师路易·康(LouisKahn)

伟⼤的建筑师路易·康(LouisKahn)现代建筑风格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之作:璀璨⼊云的摩天⼤楼,折纸⼿⼯品般的歌剧院,甚⾄是⼀如宇宙飞船的博物馆。

然⽽,⾯对全新格局,现代主义建筑也武断地抛弃了令建筑作品赏⼼悦⽬的诸多元素。

最杰出的现代建筑师们设法避开了这种陷阱,摒弃了陈旧、乏味的惯例,同时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中优美隽永的⼀⾯。

也许最成功地在这场摒弃与承袭之役取得平衡的建筑师们就包括那位异想天开⼜时时⼼不在焉的美国⼈路易·康(Louis Kahn)。

康⽣于1901年。

年轻时,他在宾⼣法尼亚⼤学学习建筑,然⽽他的职业⽣涯得到真正绽放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彼时的⼀次罗马之⾏令他对古典设计有了全新的见地。

康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就是在他的作品中加⼊了这些年代略久甚⾄是古典的元素,却⼜没有丢弃现代主义的创新与明朗。

美国加州拉霍亚索克⽣物研究所,建于1960年康令古⽼理念重焕⽣机的成功范例之⼀就是他对于对称性的青睐,⽽这通常被现代建筑视为缺乏想象⼒和墨守成规。

康设计的加州拉霍亚索克研究所 (Salk Institute in La Jolla, California) 就是⼀组沿中央⽔池铺开、两侧完全⼀致的建筑群。

这种对称性是美术风格(Beaux-Arts style,注在巴黎的美术学校发展起来的建筑风格)的特征,然⽽康却对这⼀明显的回归镇定⾃若,“如果⼈们认为这是美术风格,我没什么意见,”他说。

“我像其他任何⼈⼀样对优秀的建筑感兴趣。

”康利⽤两排完全相同的建筑将观者视线引到他的作品中央以及远⽅的海⾯。

贯穿研究所中⼼的⽔池与秋分和春分的⽇照轨迹重合。

由此⼀来,对称性就不再作为不⾔⽽喻的审美元素,⽽是承载了极为明确的意向性,给⼈以平衡、重点突出且⽓势⾮凡之感。

春分时的研究所康还设法在他的设计中营造出⼀种宏⼤感,这在现代建筑中很少看到。

摩天⼤楼的⾼度也许令我们⽬瞪⼝呆,但却很难像⼤教堂那样让我们对其升起敬畏感。

解读大师——路易斯.康

解读大师——路易斯.康

肯贝尔美术馆
屈灵顿犹太中心游泳池
柯曼住宅
柯曼住宅
理查德医学 研究楼
印度经济管理学院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康作品的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是以社会存在和居住概念的认知 空间模式” 空间模式 图式作为依据的一项社会性的构造活动。功能、 图式作为依据的一项社会性的构造活动。功能、意 象和结构是空间模式形成中不可分离的三要素。 象和结构是空间模式形成中不可分离的三要素。我 们从结构的角度将路易斯·康建筑作品的 空间模式” 康建筑作品的“ 们从结构的角度将路易斯 康建筑作品的“空间模式” 分为以下四种: 分为以下四种:
罗马筒形拱
肯贝尔 美术馆 拱顶
哥特式教 堂的塔楼
理查德 医学楼 的塔楼
埃及金字塔 的角锥体
耶鲁大学 美术馆角 锥式屋盖
基本几 何图形
达卡议 会中心 的洞口
“元语言”的类型转换
他将这些“元语言” 他将这些“元语言”经过抽象和再创造形 成了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 成了带中缝采光的筒形拱顶(如肯贝尔美术 );四角锥形的屋顶 四角锥形的屋顶( 馆);四角锥形的屋顶(如屈灵顿犹太中心游 泳池);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 );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 泳池);具有哥特韵味的高耸的小塔楼(如理 查德医学研究楼,柯曼住宅);圆形、三角形、 );圆形 查德医学研究楼,柯曼住宅);圆形、三角形、 方形等基本几何形所组成的洞口( 方形等基本几何形所组成的洞口(如印度经济 管理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康 管理学院,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康 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 的建筑作品都具有很强烈的秩序感与形式感, 体现出一种古典而沉静的美, 体现出一种古典而沉静的美,这与他将这些固 定的“对象语言”的重复运用是分不开的。 定的“对象语言”的重复运用是分不开的。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

• 在博物馆的室内则是通过 令人映像深刻的、 令人映像深刻的、慢反射 的顶光进行照明, 的顶光进行照明,是通过 拱顶的简介反射形成的。 拱顶的简介反射形成的。 但是这个顶棚的顶光源还 有一种功能,参观者可以 有一种功能, 一直在视野范围内看到整 个顶棚。 个顶棚。这种整体概念给 这个小的博物馆带来一中 富丽堂皇的感觉 • 。
6文脉主义
康开始了温和的文脉主义并且觉察到了现代主义的不足,他开 始改变他自己的思想走向,人性的解放是他追求的重点,康 由现代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已经开始。
后人对路易斯康的评价
两种观点:认为他是大师,认为他不是
end
3对元的追问
如果不能证实‘元’,那么其他的 任何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建筑的 ‘元’在被证明之前,建筑就不 是建筑。------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同时认为空间是有生命的,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路 易斯·康善于发掘个体的特性.
四个双向轴对称并且有 空心的立方体连接起 来的正方体组成
4结构的逻辑
1964-1967年 费舍住宅 1965-1971 菲利普埃克赛特大学图书馆 1966-1972年金贝尔艺术博物馆 1962-1983年孟加拉国首都 1962-1974年印度官理学院 学校建筑综合体、学生宿舍、模数起源 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
路易斯康一生的作品有96件
1.早期的探索:
2几何形体和光
路易斯·康使用的几何语言相对简单,圆形、三 角形、正方形等,都是最为直观的“柏拉图图形” 然而,通过自然光对这些几何形体进行精细的雕 琢之后,路易斯·康的建筑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入口
会议室外立面
立面 竖向长窗在立面上形成韵律感
光的处理
主要空间以一个上下倒置的拱顶为顶,最低点在中 心处,四角为塔楼,塔楼的上部开窗,引入光线。

永恒的追求——路易斯康

永恒的追求——路易斯康

永恒的追求——路易斯康本文通过对路易斯·康建筑哲学思想的探讨,指出永恒性的表达是其作品的根源。

标签:建筑哲学;意志;空间;不可度量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致力于人之心性的探索,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他用自己的思想和建筑物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乐章,它们在阳光下静静地矗立,或是凝视着大海,或是在虔诚地祈祷,或是细诉于和风,或是在和你推心置腹地长谈……他用自己黄昏的太阳给世界镀上了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而它们,则是康笔下的建筑物,它们迎向阳光,面向自然,在时间的流逝中微笑着。

他,置身于对永恒的追求,而它们则用自己的诞生和成长来表露着永恒。

康在50岁的时候才闻名于世界,前50年对康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积淀过程.是漫长的蜕壳期.在这段灰暗的年代里,康所表现出的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也是最强烈,最持久的。

早在经济大萧条的20世纪30年代康就领导了一个非赢利性的“建筑研究小组(ARG)”成员多数是费城的年轻失业建筑师.他们租便宜的房子从学校借来绘图工具,尽管条件艰苦,他们却关心严肃的问题,如社会责任和大量需求的平民住宅;20世纪30年代后期,康成为一位激进主义者.积极的参与政治。

除了对贫困住宅的关注,康一样关心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20世纪40年代康参与设计工人住宅解决战争年代社会的基本问题。

战后康非常关注建筑平民思想的普及。

这段漫长的时期,可以称作康设计生涯的平民建筑时代.是什么促使康从一位现实主义的、坚持实践理性的社会工作者演变为一位理想主义的、坚持形而上学的建筑思想家,迄今尚未可知。

普遍认为是1951年的欧洲旅行,让康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

表面上与康此前所思考的问题迥异,但本质上只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变形。

当勒·柯布西耶完成他惊世骇俗的朗香教堂的时候.康也完成了一篇旁征博引的文章《纪念性》.至此康已经从一个社会公德的积极支持者.发展成一位人类永恒智慧的探索者。

于是,对着砖石,康发问道:“你们想成为什么?”深悟了意志哲学的精髓之后,康把意志概念移植到建筑之中。

路易斯

路易斯
❖ 医学实验楼于1961年落成后,“费城学派”从此得名。两年以后,又在医学楼旁接出生物 楼。
❖ 它的外观向康以至费城学派提出了个问题,也是现代建筑的核心问题??“功能”和“形 式”的问题。人们问道,这样一个功能经常变化、实用性很强的建筑,搞成如此纪念性, 在建筑上是诚实的吗?康对此却自有理论,他用自己的观点解释:“形式是建筑的基素”, 并进一步补充:“形式从不服从功能;形式指引方向,因为它保持了它基素之间的关系。形 式没有形状和尺寸,它不是你所看到的,它是你所看到的开始。”从以上这段有点抽象的 言论中可以看出,康在设计中自始至终要追求的,就是形式。医学实验室的大玻璃造成眩 光,于使用并不有利。但对比形成了,康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
❖ 康的设计虽几经磨难,最后还是相当成功的。两座三层的实验楼,有六个 24.38×73.30米(80×245英尺)的大空间,八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组,每一 组半占一层。这种无柱子的大空间,给使用者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同时,设 备层高度加大到2.7米,克服了过去设计中管道层低矮的缺点。康认为,有了这 个包罗万象的设备层,就不必再为管道的定位埋件而伤脑筋。这一设计是对费 城医学中心设计的修正。医学中心的管子从空腹大梁里穿过,未做吊平顶,康 认为太乱,当时很为此脑火。
❖ 60年代初,康受托设计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萨克生物研究所工程(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1959-65),这是一个建筑群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生物实验中心, 拥有机械设备楼和办公室;会议中心,包括供学者和参观者交流思想的会议厅,图书馆, 游泳池,以及能演衾窒肪绲挠?00个座位的讲演厅;生活服务中心,供科学家和学者起居 生活。建筑群的思想早就孕育在康的胸中,接到任务后,康思忖着一个宏大的目标??做成 二十世纪的雅典卫城。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

路易斯· 康曾荣获奖项和殊荣
1971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学 会金质奖章 1971年获选美国文艺学院 院士 1972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 学会金质奖章
建筑学的成就
代表作品 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 耶鲁大学美术馆 索克大学研究所 爱塞特图书馆 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 费城城市规划设计 米尔溪公建住宅 米尔溪社区中心 奥瑟住宅
1960 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索克研 究中心(Salk Institute La Jolla CA)
1957 宾夕法尼亚州费 城大学理查兹医学研 究大楼
1975 孟加拉国家会展中心 (National Assembly Bangladesh)
路易斯 康-屈灵顿游泳池更衣室
凌 琳
刘 雅 洁
方 圆
李 璐
墙与柱
内接
内接形式的墙 体室内的人会 尽量靠近墙边 来获得充足的 阳光,室外的 人靠近墙边是 因为屋檐可为 其遮风避雨。
相交
墙与柱的相 交,神奇般 的创造了迂 回的迷路式 入口。营造 了功能空间, 产生了光影 的变化。
外切
墙与柱的外切再加 上与屋盖的配合, 创造出了一个极佳 的通风和采光的平 台。交替的柱子产 生消极的光,它们 之间的空隙产生积 极的光。
未完
抽象图示
需看 方 秩 要似 形 序 进一 有 中 行致 序 的 了的 排 变 细单 列 化 微元 , , 的形 构 在 变, 成 平 化由 经 面 于典图 功十中 能字五 的形个 ,
墙面围合关系图示
屋顶虚实对比图示
墙柱图示
私密与开敞空间图示
几何形
康以六十年代的技术、 材料、功能、精神为 表现手段和目的,采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 —正方形、矩形、圆 形、三角形等作为构 图的基本元素,在空 间组合上,重现了某 种历史上已有的等级 空间序列手法。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

小结: 小结:结构是光的赋予者
结构设计了光。拱顶、穹顶、 结构设计了光。拱顶、穹顶、拱 柱式是与光结合的结构形式。 券、柱式是与光结合的结构形式。 自然光进入改变空间特质的不同 取决于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季节。 取决于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季节。

“你和砖对话就会发现他喜欢什么,它会 说它喜欢拱形。如果你说”拱形的造价太高, 完全可以用一根混凝土过梁来代替拱形“,那 么砖会说”我知道它很贵,而且在现代也不大 可能会建造,但是如果你问我的话我还是喜欢 拱形。”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光线不但具有造型功能,而且如同 光线不但具有造型功能, 在印象派绘画中的色彩一样具有瓦 解造型的功能。 解造型的功能。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会议中心
维 逝 , 光 线 为 三 。 维 的 空 间 引 入 第 四 ——— 时 间
流 的 夕 阳 交 替 中 , 人 们 感 受 到 时 光 的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中间用一个圆形混凝土的楼梯间和 一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 一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 流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 流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到了今天仍然符合现代艺术展 览的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 览的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甚至楼层的指示牌都用 投影机打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上,特别有感觉。 投影机打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为历史性建筑的 保存担心发愁, 保存担心发愁,终于在晚年 发现了如何将被破坏的罗马 建筑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 建筑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 无论是萨尔克的生物研究所 还是肯贝尔艺术博物馆, 还是肯贝尔艺术博物馆,都 能看到他如此多的作品和 古罗马的废墟相得益彰
萨克尔生物研究所

路易斯·康:光之行吟

路易斯·康:光之行吟

路易斯·康:光之行吟作者:王洪跃来源:《艺术与设计》2014年第04期40年前的3月17日,美国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师路易斯·康死在了从印度回家的路上,3天无人认领,其时他负债50万美元,项目持续亏损,并且已经破产,后来成为他重要作品之一的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离竣工也还有9年。

40年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祭奠他的40周年忌日,溢美之词满溢,并把他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并称为二十世纪对美国建筑学影响最大的两位建筑师,称其一生是个传奇。

康的许多建筑与哲学思想深受古典精神的启迪与影响,在建筑学领域,他的理论既神秘,又理解深刻,所留下的许多建筑作品也都是建筑领域超越了现代主义的不朽杰作。

而他被人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也使他常常被描述成为自由的代名词。

自然中的所有物质,山、水、空气、都是光所赐,他们中的所有皆有影,影属于光。

光是万物之源。

——路易斯·康光与结构的诗人“光”是建筑师路易斯·康作品的灵魂,康也将“光”比喻成“空间”的缔造者,其被人熟知的作品,都可以说是光与空间的创造。

康对光的想法,最初可追溯到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的光影渲染练习课。

这是一种用单色表现古典建筑光影关系的建筑绘画课程,意在训练学生早期对光与建筑空间的感知力。

宾大是当时美国建筑学教育最强大的阵地,这里巴黎美术学院风格的鲍扎体系训练以严苛著称,康对结构和光线的关注,都是汲取自鲍扎体系古典建筑教育。

从宾大毕业之后,康踏上了一次欧洲建筑之旅。

此行归来后,苏格兰城堡、古罗马神庙与托斯卡纳修道院等古典建筑中散发出来的神秘宗教之光深深地刻在了康的脑海中,像一次光的洗礼。

康的一生曾多次游历罗马,对万神庙穹顶的圆孔所营造的光线与氛围钟爱有加。

而在之后20多年的建筑教学过程中,康也在不断研究结构与光对于空间的定义,并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得出了“结构是光的给予者”这一重要概念。

在早期特伦顿浴室的小尺度建筑实践中,康成功地将光线引入由混凝土承重墙支撑的金字塔型屋顶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效果
教室及办公室采光 采用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狭长的窗户
立面 竖向长窗在立面上形成韵律感
入口
会议室外立面
谢谢观看
罗切斯特唯一神教堂
the First Unitarian Church in Rochester
唯一神教堂位于 美国纽约,由路 易斯·康设计。 当时的罗切斯特 神教社区中心十 分崇拜1859年 理查德·upjoin设 计的哥特复兴式 教堂,希望能有 一个同样的个性 化建筑来代替他 们的教堂。
方案生成及发展
后经修改,成为一个近乎方形的礼拜堂,但教室和办公室围绕礼拜堂的 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礼拜堂的四个角落设置了灯塔楼。
1 主入口
11
5
6 4 7
2会议室 3圣坛 4走廊 5厨房
10 7 7
9 7
1
3
7 7
6工作室 7办公室 8 教室
8
8
8
9休息区 10会议室 10会议室 11平台 11平台
光的处理
主要空间以一个上下倒置的拱顶为顶,最低点在中 心处,四角为塔楼,塔楼的上部开窗,引入光线。
在草图中,礼拜堂是一个12 边形(近似圆形),其外是 一圈走廊环绕,走廊外围是 学校的教室。 康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想法的: “我告诉大家这里是流动的, 这里的空间是为对宗教不太 笃信的人设计的。‘我在这 里再考虑考虑,我还不想直 接走进教堂。’他或许是个 天主教徒、犹太教徒,又或 者是个新教徒,只是想到教 堂去听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