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合集下载

儿科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儿科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儿科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一、儿科神经专科基地基本条件1. 医院要求:(1)三级甲等医院(2)儿科学博士点,有儿科博士生导师(3)国家或上海市重点专科优先考虑2.科室规模:(1)小儿神经专科病床数≥20张;(2)年收治小儿神经专科病人数≥600人次(按每床平均住院日10天计算);(3)年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人数≥6000人次(按每周开放3天专科门诊,每日就诊50位病人计算)。

3.符合上述2项者,可申请成为儿科神经专科培训基地;在小儿神经专业方面有较好基础,但不完全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申请挂靠在已经获批的儿科神经专科基地,作为联合培养基地。

4.诊疗疾病范围:(1)疾病种类及例数(包括专科病房及专科门诊):儿科神经专科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基本覆盖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和危重病,能够满足儿童神经内科医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疾病种类年诊治例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化脓性、病毒脑膜炎等)300癫痫与癫痫综合症500热性惊厥500脑血管病100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100 50运动障碍与共济失调ADHD50 200抽动障碍500癫痫持续状态505.医疗设备:(1)培训基地基本设备:设备名称数量(≥台)常规脑电图 2 监护仪 2 (2)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设备名称数量(≥台)视频脑电图机动态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彩色多普勒脑血流超声仪X线摄片机CTMRIDSA常频呼吸机高频呼吸机心电图机B超机1 1 1 1 2 1 1 1 1 1 1 16.相关科室或实验室: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神经电生理室、病理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儿保科、心理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的条件应满足儿科神经专科医师培养目标的要求二、儿科神经专科基地师资条件1.人员配备:专科指导医师与受训医师比例应≥1∶1。

2.专科指导医师条件:专科指导医师应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学历,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儿科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8年,在神经病学术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人数达20%以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2023年版)—儿科专业基地(092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2023年版)—儿科专业基地(0920)

轮转科室教育
规范开展入轮转科室教育,包括科室情
不得分
2
2.按指南要求规范组织实施入轮转科室教
况、科室纪律、培养计划与要求、医德
育,得1分;未组织或组织实施不规范,
医风、医患沟通等内容的入科教育,培
不得分
训与考核要求体现科室岗位基本需求特
点,并有专人组织实施
1.现场查看教学活动落实情况
2.访谈专业基地管理人员、指导医
1.现场查看 2.访谈专业基地管理人员、指导医
教学绩效考核占考核总分的5%~8%之间,
3
任、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活动和指导医 师的带教活动,纳入个人绩效考核的重

得2分 教学绩效考核占考核总分低于5%或不纳
要指标范围
入,不得分
实行专业基地负责人负责制,负责协调
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加强对教 3.1.1专业基地负责人 学与培训人员的组织管理,整体把控培训
考核内容全面,能体现岗位胜任力,得2

考核项目不全面,或不能体现岗位胜任
2
力,得1分
无年度考核,不得分
扣分原因
第4页
一级指标
评估项目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为核心指标
3.5.1管理床位数★ 3.5培训强度
3.5.2门急诊工作量
评估内容
现场评估方式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病房工作期间每名住院医师日管理床位3
门急诊工作量达到要求,得3分
门急诊量≥规定数80%,得2分
3
门急诊量<规定数80%或未安排,不得分
教学查房评分表见附件3
评估分值≥90分,得5分;80分≤评估分
指导医师规范组织教学查房,悉心指导
4.1.1教学活动质量★ 住院医师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汇编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汇编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小儿外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专科。

小儿外科服务对象是从胎儿到青少年(0-18岁),具有不断发育完善的动态特点。

因此小儿决不是缩小的成人,小儿外科如同成人内科、成人外科、妇产科、小儿内科一样应该有独立的专科医师培训体系。

小儿外科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小儿外科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小儿外科细则》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基本条件1.科室规模:(1)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培训基地需符合下列条件:①总床位数≥100张,床位使用率≥90%,平均住院日7~10天,床位周转率1.45。

②年收治病人数≥3000人次。

③年门诊量≥6万人次。

④年急诊量≥1.5万,门诊/住院人数比例20∶1,年手术例数≥4000人次。

(2)成人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小儿外科床位数应≥50张,病人及手术数量减半。

2.诊疗疾病和开展手术:(1)疾病种类和例数:疾病种类应覆盖小儿外科各亚专业常见的疾病种类和例数应符合《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小儿外科细则》的要求。

详见表1。

(2)手术种类和例数:科室所开展的手术覆盖小儿外科各亚专业常见的手术术式和例数应符合《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小儿外科细则》的要求。

详见表1。

表1:小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疾病种类和开展手术的要求疾病种类诊治例数参加手术例(≥例)数(≥例)小儿急症外科:80 65 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腹股沟斜疝嵌顿、肠套叠、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各种先天畸形导致的肠梗阻)、肠扭转、腹内疝、消化道穿孔(溃疡病胃肠穿孔、外伤性穿孔、炎症穿孔)、美克尔憩室引起的并发症(憩室炎、憩室穿孔、肠梗阻、肠出血)、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肠重复畸形引起的并发症(肠出血、肠梗阻)、卵巢肿瘤蒂扭转、胆总管囊肿穿孔、腹部肿瘤破裂、克隆氏病引起的并发症(肠穿孔、肠梗阻、肠内瘘)、阴囊急症(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附睾睾丸炎、感染性鞘膜积液)、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感染性疾病:20 10 包括各种软组织感染(颌下蜂窝织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关节炎等,创伤性疾病:25 20包括软组织损伤、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泌尿系损伤、会阴部损伤、四肢骨折、锁骨骨折、肋骨骨折、骨盆骨折、消化异物、尿道膀胱异物、软组织异物等,15 小儿烧伤整形外科:30各种烧、烫伤包括焰烧伤、热水及蒸汽烫伤、化学烧伤、电击伤等30 25 整形外科疾病:包括血管瘤、淋巴管瘤、体表肿物、多指及并指畸形、瘢痕挛缩等小儿普通外科:4 4头颈部疾病包括甲状腺舌管囊肿与瘘、鳃源性囊肿与瘘、甲状腺疾病等4 4上消化道疾病包括卵黄管发育异常(脐茸、脐窦、脐肠瘘、卵黄管囊肿、美克尔憩室)、肠系膜囊肿等下消化道疾病包括先天性巨结肠、直肠及结肠息肉、肛瘘、20 15便秘、肛门失禁等,5 4肝胆疾病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小儿门脉高压症、小儿肝移植等其他普外疾病如大网膜囊肿、病理性脾切除等 2 小儿肿瘤外科:10 8 小儿常见肿瘤包括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母细胞瘤、胰腺肿瘤、畸胎瘤(骶尾部畸胎瘤、腹膜后畸胎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软组织肉瘤等新生儿外科:20 15上消化道疾病包括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形胰腺、先天性小肠闭锁及狭窄、新生儿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等下消化道疾病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10 8 其他新生儿疾病如脐膨出和腹裂、胆道闭锁、新生儿脐炎、10 8新生儿皮下坏疽、产伤、先天性膈疝、新生儿消化道穿孔及腹膜炎等小儿泌尿外科:20 18尿路梗阻与反流包括先天性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症、前尿道瓣膜及憩室、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等4 3泌尿生殖系肿瘤包括肾母细胞瘤、肾上腺肿瘤、泌尿生殖系及盆腔横纹肌肉瘤、睾丸肿瘤等各种泌尿系(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创伤及其并发症, 4 340 35其他疾病如包茎、隐匿阴茎、隐睾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肾输尿管重复畸形、输尿管开口异位、先天性巨输尿管、尿道下裂、性别畸形、尿道上裂,膀胱外翻等小儿骨科:创伤包括桡骨小头半脱位、各种骨折、撕脱伤、肌腱韧带20 10损伤等骨关节感染如急性、慢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等 3 2 各种肿瘤如骨软骨瘤、骨肉瘤等 2 140 35其他疾病包括狭窄性腱鞘炎、先天性肌性斜颈、脊柱侧弯、脊柱后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膝内翻和膝外翻、臀肌挛缩、膕窝囊肿、赘生指和并指畸形、大脑性瘫痪后遗症、肢体不等长、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小儿胸外科:胸壁发育畸形(漏斗胸、鸡胸) 6 42 1先天性膈膨升和先天性膈疝(胸腹裂孔疝、胸骨后疝、食管裂孔疝)先天性肺囊性变、隔离肺、脓胸等 2 1 纵隔肿物(肿瘤与囊肿)、化脓性心包炎等 2 18 6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氏四联症等小儿神经外科:8 6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脑积水等小儿常见神经外科疾病4 2其他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如脊髓栓系综合征、颅内出血、颅内占位病变、脊髓肿瘤、颅脑外伤、脊髓外伤、脊髓纵裂等3.医疗设备和医院应配备设备:X线摄片机、C型臂X线机、空气灌肠机、B超机、CT、MRI、心脏彩色超声、纤维胃镜、纤维肠镜、腹腔镜、胸腔镜、膀胱镜、尿道镜、尿动力学检查、24小时PH值检查、胃肠动力检查、手术显微镜、体外循环机、自体血液回收机、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试行)总则根据《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 号) ,为规范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工作,制定本标准。

一、基地名称基地分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培训基地)和专科基地。

培训基地是承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机构,专科基地是承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室。

二、基本条件1.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自愿申报;3.三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4.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5.应为博士培养单位或培养点;6.综合医院应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7.近3年来未发生省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重大医疗事件;8.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优先;9.科室建设条件:(1)总床位数、年收治病人数、年门诊量和急诊量、配备的专业诊疗设备等达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2)收治的疾病种类应基本覆盖本专科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数量满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3)具有明确的亚专科方向和相应人员、床位配置。

(4)能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细则(试行)》要求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10.若疾病种类数量不符合《专科医师规范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可联合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协同单位数量不超过3家。

三、设备设施条件1.科室设置、诊疗能力和专科设备等条件能够满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2.教学设备、示范教室及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等教学设施能够满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要求。

3.图书馆馆藏资源种类齐全,有满足培训需要的专业书刊、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与网络平台。

四、组织管理条件1.培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健全。

主要行政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院领导具体负责专培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专培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监督。

新生儿保健同事专科单位评估标准

新生儿保健同事专科单位评估标准
3.规范住院期冋新生儿护理。按时完成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提供母乳喂养床旁指导,母婴 同室纯母乳喂养率>80%.情况不稳定或有高危因素者视情况推退洗澡时间。(30分)
4.依据《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完成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至少包括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等疾病筛查相关工作,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備查率和听力障碍飾 查率达100%. (10分)
《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等明确新生儿出院后纳入儿童系统保健的路径。(5分)
5.2建立新生儿 保健诊疗制度
(60分)
5. 2.1制定并落实多学科合 作制度(15分)
建立良好的新生儿、产科、儿童保健等多学科合作制度,形成运行良好的院内外转诊机制,包 括:
1.高危分娩前产儿科联合围产查房。(5分)
2.新生儿科医生进行高危分娩待产、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查房。(5分)
5.制度建 设(100分)
5.1建立健全新 生儿保健服务流 程及规范(20分)
5. 1.1结合实际制定新生儿常 规保健、危重新生儿急救、高 危儿管理等服务规范、流程
(20分)
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并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优化。包括但不限于:
1.参照《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制定新生儿复苏规范和流程。(5分)
3.儿童保健医生参与产科、新生儿科新生儿出院前的体检、评估、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等。(5
分)
5.2.2制定并落实新生儿死亡 讨论制度、危重新生儿病例会诊 制度、重度新生儿窒息病例讨论
制度等(15分)
1.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共同开展新生儿死亡或重度窒息的病例讨论,每季度至少一次。(10分)
2.制定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对本院死亡的新生儿病例进行诊疗、转诊、护理等各环节系统回 顾和分析,发现管理和服务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5分)

儿科专业基地评估指标

儿科专业基地评估指标

评估内容
评分标准
分 值
自评得分
详细情况
上一年度收治病人总人数 1.1.2 年收 1.1 专业 1.基本 基地所 条件 (20 在医院 分) 条件 1.1.3 年门 ≥12 万人次 诊量 不达标准,不得分 上传文件或证明材料 符合标准,得 1 分 1 人 上一年度门诊量 ≥3000 人次 治病人数 不达标准,不得分 上传文件或证明材料 符合标准,得 1 分 1 人
2016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儿科专业基地
培训基地(医院)名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省(区、市):贵州省 附表下载
评估项目 三级指标 ★为核心 指标
实际床位数 1.1.1 总床 儿科床位总数≥100 张 位数 不达标准,不得分 上传文件或证明材料 符合标准,得满分 3 张
一级 指标
二级指 标
上一年度急诊量 1.1.4 年急 ≥10000 人次 诊量 不达标准,不 1 分 符合标准,得 1 分 1 人
上传文件或证明材料
必备科室缺 1 个科室, 必备科室: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病理科、 1.1.5 科室 检验科 综合实验室:肺功能室、血检室、胃肠 和实验室 功能室、内分泌功能检查室 不得分 辅助科室缺 2 个科室, 不得分 1 上传证明材料 添加
规范实施,包括科室情况、科室纪律、培养计划 3.2.1 入科 与要求、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入科教育,并有 教育 专人组织实施
有,且严格落实,得满 分 未严格落实,不得分 1 添加
1周1次
开展次数达标,且认真 3.2.2 教学 3.2 培训 查房 活动 分 开展规范的教学查房,至少 2 周 1 次 未达标或不规范,不得 规范,得满分 2
录,得 1 分
独立管床数:
2 张以下

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师培训一直备受关注。

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更是备受医学界和社会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进行深度评估,并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对医师培训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首先需要了解该标准所涵盖的内容和要求。

在医学领域,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医师培训的过程,确保医生在进行专业实践时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对医师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医疗技术、科研能力、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医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在评估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考量。

首先是硬件设施,医师培训基地需要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舒适的学习环境,以便为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其次是师资力量,医师培训基地需要拥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力量,他们能够传授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

再次是医疗技术,医师培训基地需要具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手术技能,以帮助学员们提升临床操作能力。

科研能力和学术交流也是评估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的重要方面,医师培训基地应该积极开展医学科研项目,并同国内外医学界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以提高医师培训的水平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的全面评估,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地考察和实践验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医师培训基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我看来,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升医师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医生们在良好的医师培训基地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后,将更加胜任临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普通(综合)儿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医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符合国际标准。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2 —
总则
业组织 、单位遴选推荐 , 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布。
五 、其他要求
, 确定专培基地名单并公
( 一 ) 专培基地要为培训工作积极提供所需的政策
、资金 、人才 、设施和组织管
理等各项保障 。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专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 全面负责培训
组织领导工作 。 分管院领导作为培训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牵头人

—1 —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 试行 )
( 二 ) 培训设施设备
科室设置和专业设备能够满足 1. 应专科基地标准细则的要求 。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 试行 ) 》相
有满足培训需要 的 教 学 设 备 、示 教 室 和 临 床 技 能 模 拟 训 练 中 心 等 教 学 设 2. 施。
培基 地和专 Biblioteka 基 地。专 培基地是承担 专培工作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 , 下设若干专科基地 。 专科基地由符合条件的本专科科
室牵头 , 会同相关轮转培训科室等组成
, 共同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
二 、专培基地条件
( 一 ) 基本资质
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
应为三级医疗机构 。
2.
相关医疗 、教学 、科研及管理工作过硬
, 统筹协调各
项培训工作 。 教育培训职能部门应配齐配强毕业后医学教育专职管理人员
, 负责
日常管理与监督 。 专科基地牵头组织协调相关轮转培训科室
, 制订和落实本专科
培训方案和轮转计划 , 做好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考核
相关 工作, 并配合做好 其他
有关专科培训对象的带教和管理工作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小儿外科医师是对患有儿科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手术的专业医师。

这种医生的职业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才能获得资格,因此,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应该是高质量、高效率、规范的。

本文将介绍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基本细则。

第一章:概述本章介绍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概述。

第一条:基地的定义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是指为满足小儿外科医师培训的需要,承担小儿外科医师培训任务,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机构。

第二条:基地的任务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的任务是:(1)负责小儿外科专业医师培训工作;(2)指导小儿外科医师规范执业;(3)提高小儿外科医师技能和专业水平。

第三条:基地的运行机制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实行管理,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培训计划;(2)注重质量,提高培训水平和质量;(3)依据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实用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小儿外科医师。

第二章:基地的管理机构本章介绍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的管理机构。

第四条:基地管理机构的组成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应设立管理机构,包括基地主任、副主任、教学主管、行政主管等职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工作小组。

第五条:基地主任基地主任是小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最高管理者,主要负责以下事项:(1)制定并领导实施小儿外科医师培训计划;(2)组织及时调整培训计划;(3)协调基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4)负责基地日常工作和各类活动的组织,组织接待访问学者和访问团等。

第六条:副主任副主任是基地主任的助手,主要负责以下事项:(1)协调和监督培训工作;(2)协助制定小儿外科医师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3)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并制定应对策略;(4)其他日常工作。

第七条:教学主管教学主管主要负责以下事项:(1)组织并领导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2)协调各教学机构,制定实验教学计划;(3)配合培训计划,制定小儿外科医师的课程;(4)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考试。

儿科专业基地评估指标

儿科专业基地评估指标

2分
3
有方案,无评价记录,得
1分
无,不得分
本科及以上学历


主任医师


从事专业技术职务

参加院级培训
人 亚专业参加省级培训
人 上传证明材料
上传原始资料


2.2.3 激励制 建立带教医师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与绩效考评、
度★
奖金、评优等挂钩
3.1.1 主任职 责
实行专业基地负责人负责制,并切实落实
上传上一年度轮转计划 上传文件
添加
1周1次 2周1次 3周1次 4周1次 无 1周1次 2周1次 3周1次
3.2.4 疑难病 例讨论
开展规范的疑难病例讨论,至少每月 1 次
开展次数达标,且认真规
范,得满分
2
未达标或不规范,不得分
3.3 过程 考核
3.3.1 出科考 核★
理论考核(如临床病例分析)试题、技能操作考核评 分标准、培训对象测评结果、考勤记录等原始资料 齐全,真实规范


上传名单和文件


3.1.5 轮转计 划★
按规定落实轮转计划和要求
3.1.6 考勤制 度
有考勤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
3.2.1 入科教 育
规范实施,包括科室情况、科室纪律、培养计划与 要求、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入科教育,并有专人 组织实施
有,且严格落实,得满分 3
未严格落实,不得分
有,且严格落实,得满分 2
分得 1 分,<60 分不得分
4.2.3 完成培 训内容与要 求★
按照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 行)》细则,核实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

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开展新生儿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科室,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新生儿专科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根据上海市《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基本条件在新生儿疾病诊治技术、学科建设、教学能力、学术水平等方面在本市或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1. 医院要求:(1)三级甲等医院(2)儿科学博士点,必须有博士生导师(3)国家或上海市重点专科优先考虑2、科室规模:(1)新生儿科必须是独立建科,设置独立病房,病房面积应>1500平方米(2)新生儿科总床位数≥60张。

(3)重症监护(NICU)床位超过新生儿科总床位的35%。

(4)每周定期开放新生儿专科门诊和随访门诊。

作为培训基地,应具有同时接纳15人培训(每年5人)的容量,并提供参加24小时负责制专科医师的住宿。

3. 符合上述2项者,可申请成为新生儿专科培训基地;在新生儿专业方面有较好基础,但不完全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申请挂靠在已经获批的新生儿专科基地,作为联合培养基地。

4、应开展新生儿专科诊疗技术:(1)新生儿基本监护技术。

(2)新生儿床旁检查技术:X线拍片、超声、心超、血气、血糖、胆红素等。

(3)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无创呼吸支持、常频机械通气、高频机械通气。

(4)新生儿黄疸治疗:光疗、换血。

(5)新生儿输血。

(6)新生儿外科。

5、主要疾病诊疗范围:新生儿专科培训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应基本覆盖新生儿常见病、疑难病和危重病,能够满足新生儿专科医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疾病种类年诊治例数(≥例)新生儿新生儿窒息 5早产儿100极低出生体重儿50超低出生体重儿10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100新生儿溶血病20新生儿感染疾病10新生儿败血症10先天性梅毒10新生儿消化疾病新生儿腹泻病50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0新生儿呼吸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0新生儿呼吸暂停20新生儿湿肺20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00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0新生儿气漏 5新生儿循环疾病动脉导管开放20先天性心脏病20持续肺动脉高压 5休克 5新生儿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10急性肾功能衰竭 5血液及肿瘤新生儿贫血20早产儿贫血2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DIC 2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新生儿惊厥20化脓性脑膜脑炎 5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疾病新生儿低血糖20新生儿高血糖10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5先天性代谢疾病 56、医疗设备:(1)培训基地基本设备:设备名称数量(≥台)保暖箱30新生儿幅射式抢救台 2监护仪1/NICU单元输液泵50光疗仪10无创呼吸机10常频呼吸机10高频呼吸机 5床旁超声 1床旁心电图机 1除颤仪 1混合供氧仪20常用急救设备 1经皮测胆红素仪 5血气分析仪 1(2)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设备名称数量(≥台)X线摄片机 2CT 1磁共振 1超声仪 2心脏超声仪 2脑电图机 2脑干诱发电位仪 2肺功能仪 1纤维胃镜 1纤维肠镜 1纤维支气管镜 17、相关科室或实验室: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等。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培养专业医师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对于提高专科医师培养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基地建设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应当符合一定标准。

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教学病房等基本设施的完备与先进性。

教学楼应当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保障医师培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以便医师进行实际操作与技能培训;图书馆应当收藏丰富的医学文献与资料,为医师的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教学病房应当具备一流的医疗设施,以便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与技能培训。

其次,师资力量是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

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教学经验的专业医师应当成为培训基地的主要教学力量。

教师队伍应当结构合理,包括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等。

他们应当具备较高的医学素养与教学水平,能够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

此外,教学管理也是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方面。

培训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安排、严格的考核评估等。

教学计划应当合理安排各类教学内容,确保医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需的医学知识与技能;教学安排应当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确保医师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估应当客观公正,对医师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医师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对于提高医师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硬件设施的完备、师资力量的雄厚、教学管理的科学,将为专科医师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培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为医师培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目录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内科危重症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8)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13 普通外科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外科危重症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儿科麻醉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29)—1—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总则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 部门《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 号),为规范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开展儿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科室,培训基地 的质量是实现儿外科专科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 标准—儿外科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本培训基地认定标准。
一、儿外科专科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三级医院,是儿外科博士学位点,且具有儿外科博士生导师; (2)儿外科总床位数≥100 张。 (3)年收治病人数≥3000 人次,年出院病人数≥3000 人次。 (4)年门诊量≥2 万人次。 (5)年急诊量≥1000 人次。 (6)手术室≥4 间 (7)年手术例数≥5000 人次 作为培训基地,应具有同时接纳 8-10 人培训的容量,并有条件提供总住院 医师的住宿。 2.专科病房或专业组 配备有儿外科各专科病房或专业组,普外科(包括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 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和心胸外科以外,还应具备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或心脏监护室(CCU)等病房或专业组。 3.门急诊配备: 必须具有独立的儿外科门急诊。开展门急诊清创术、日间手术。
10
髋关节骨盆截骨或髋臼成形术
10
泌尿外科
包茎手术
150
鞘膜积液手术
100
膀胱镜检查、拔双极管
50
隐睾睾丸固定术
50
隐匿型阴茎整形术
30
尿道下裂修补术
30
肾积水根治术
20
阴囊急诊手术
10
超声引导下肾盂穿刺引流/肾造瘘术/膀胱造口术
10
肾、肾上腺占位手术
5
新生儿外科
断脐/脐茸切除术/脐尿管瘘/脐肠瘘
30
5
二、儿外科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专科指导医师与受训医师的比例应达到 1∶2。 2. 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所配备的专科指导医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主 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从事儿外科临床专业医疗工作≥10 年。能指导住 院医师“三基”训练,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 通等综合能力。专科指导医师中博士、硕士学位者达 20%以上,或主任、副主任 医师人数达 2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开展新生儿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科室,培训基地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新生儿专科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根据上海市《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基本条件
在新生儿疾病诊治技术、学科建设、教学能力、学术水平等方面在本市或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1. 医院要求:
(1)三级甲等医院
(2)儿科学博士点,必须有博士生导师
(3)国家或上海市重点专科优先考虑
2、科室规模:
(1)新生儿科必须是独立建科,设置独立病房,病房面积应>1500平方米(2)新生儿科总床位数≥60张。

(3)重症监护(NICU)床位超过新生儿科总床位的35%。

(4)每周定期开放新生儿专科门诊和随访门诊。

作为培训基地,应具有同时接纳15人培训(每年5人)的容量,并提供参加24小时负责制专科医师的住宿。

3. 符合上述2项者,可申请成为新生儿专科培训基地;在新生儿专业方面有较好基础,但不完全符合上述条件者,可申请挂靠在已经获批的新生儿专科基地,作为联合培养基地。

4、应开展新生儿专科诊疗技术:
(1)新生儿基本监护技术。

(2)新生儿床旁检查技术:X线拍片、超声、心超、血气、血糖、胆红素等。

(3)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无创呼吸支持、常频机械通气、高频机械通气。

(4)新生儿黄疸治疗:光疗、换血。

(5)新生儿输血。

(6)新生儿外科。

5、主要疾病诊疗范围:
新生儿专科培训基地所诊治的疾病种类应基本覆盖新生儿常见病、疑难病和危重病,能够满足新生儿专科医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疾病种类年诊治例数(≥例)
新生儿
新生儿窒息 5
早产儿100
极低出生体重儿50
超低出生体重儿10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100
新生儿溶血病20
新生儿感染疾病10
新生儿败血症10
先天性梅毒10
新生儿消化疾病
新生儿腹泻病5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0
新生儿呼吸疾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0
新生儿呼吸暂停20
新生儿湿肺20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00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0
新生儿气漏 5
新生儿循环疾病
动脉导管开放20
先天性心脏病20
持续肺动脉高压 5
休克 5
新生儿泌尿系统疾病
尿路感染10
急性肾功能衰竭 5
血液及肿瘤
新生儿贫血20
早产儿贫血2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DIC 2
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
新生儿惊厥20
化脓性脑膜脑炎 5
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疾病
新生儿低血糖20
新生儿高血糖10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5
先天性代谢疾病 5
6、医疗设备:
(1)培训基地基本设备:
设备名称数量(≥台)保暖箱30
新生儿幅射式抢救台 2
监护仪1/NICU单元
输液泵50
光疗仪10
无创呼吸机10
常频呼吸机10
高频呼吸机 5
床旁超声 1
床旁心电图机 1
除颤仪 1
混合供氧仪20
常用急救设备 1
经皮测胆红素仪 5
血气分析仪 1
(2)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
设备名称数量(≥台)
X线摄片机 2
CT 1
磁共振 1
超声仪 2
心脏超声仪 2
脑电图机 2
脑干诱发电位仪 2
肺功能仪 1
纤维胃镜 1
纤维肠镜 1
纤维支气管镜 1
7、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门诊部、急诊科、影像科、病理科、检验科等。

综合实验室:肺功能室、血液检查室、胃肠功能实验室、内分泌功能检查室。

相关科室的条件应满足新生儿科医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8、医疗工作量:
(1)受训者管床数8~10张,年诊治住院病人数≥150人次,所收治的病例和病种数应达到儿科医师培养细则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2)在门诊工作期间,平均每日接诊30名以上患儿。

(3)在急诊工作工作期间,日接诊病儿≥15人次。

9、医疗管理制度:
(1)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职责明确以保证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的工作质量。

(2)危重新生儿由新生儿专科医师负责,患儿所涉及的相关专科病情由新生儿科医师与相关专科医师会诊,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

(3)制定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流程(包括急诊室、NICU等),建立绿色通道,以保障各种危重新生儿的会诊抢救工作,达到快速入院,及时救治的目的。

二、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新生儿专科医师应超过15名,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人数达20%以上。

(2)专科指导医师与受训者人数比例应达到1∶2。

(3)科室内主任、副主任与主治医师人数比例达到1∶2∶4。

2.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所配备的专科指导医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新生儿科专业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8年。

能指导新生儿专科医师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专业外语、科研意识、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

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者达2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