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厂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322d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0.png)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是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原材料质量进行评估的标准化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实施的主要目的以及实施细节。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原材料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非常重要。
该制度能够:1.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合格的原材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通过检验,能够尽早发现不合格原材料,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降低生产成本:发现不合格原材料,及时退货或更换,可以降低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3.提高生产效率:合格原材料能够保障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不必要的停机维修,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的主要目的为了保障原材料的质量,企业找到完善的检验制度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必要的。
实施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1.确保原材料符合企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2.保障原材料的安全性。
3.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实施细节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原材料样品的采集与保管1.样品采集应随机、互相独立,依据采样计划制定采样过程,采样点和样品数量。
2.样品保管地点应符合标准和法规规定,第三方实验室或者企业自身实验室应符合实验条件、环境条件和保管条件。
检验项目及检验标准1.企业应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制定适用的原材料检验标准。
2.要依据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未检验项目不得上线。
检验结果的处理1.检验结果应记录并存档,负责记录的人员应依据质量手册要求进行记录和存档。
2.如果原材料不符合标准,应及时进行原材料不良品处置,采取返货,更换和退货等方法进行处置。
总结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完备的检验制度可以保护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所包含的原材料,它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元器件、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
![元器件、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62e973e45c3b3567ec8b43.png)
文件名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开关控制设备产品所使用的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要求。
2 总则2.1 一切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检验员在检验安全件时,应确认其在相关产品的CCC 认证资料“安全件一览表”中。
2.2 本规范所规定的必检项目为必须检查的项目,允许检验员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验项目。
2.3首次使用及列入合格供应方的首次供货的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I级,AQL=0.1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除此以外的其他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 一般检查水平II级,AQL=1.0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2.4 批量与样本的计量单位应尽量采用购入合同(或发票)上规定的计量单位,如果为了便于取样本允许将原来以重量作为计量单位的物资,按其实物状态转为以“张” 、“条” 、“盒” 、“桶”、“捆” 、等单位来计量,但应在检验记录单上注明。
2.5 送检部门(人员)应按订货合同或采购清单的要求,在送检单上详细、完整地填明送检物资的型号(牌号)规格以及应有的附件与备件。
3 原辅材料检验3.1 必检项目:a)质保书或合格证等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的证明其质量合格的文件,也可以是上述文件的复印件;b)规格;c)牌号;d)外观。
3.2 检验方法3.2.1质量证明文件。
3.2.2 规格检查3.2.3 牌号检查可根据质量证明文件判定。
3.2.4 外观a) 金属材料、母排不得有严重氧化、锈蚀、麻坑、翘曲变形,表面不允许有结疤、划伤、夹杂等缺陷。
b) 绝缘材料表面应平整、无气泡与杂质、裂纹、严重划伤等缺陷,层压材料不应有裂纹、起皮、分层现象。
c) 绝缘导线表面应完好无损、颜色符合订货合同或采购单要求,色泽均匀、塑料绝缘者其表面尚应无气泡。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
![钢材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a9037927d3240c8447effc.png)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范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购标准件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
(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2.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3.尺寸与外形检验a.棒料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一、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一、检验内容和方法三、性能检验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一、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量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2)表面粗糙度的检验铸件表面由于金属液的静压力和热作用,以及模型表面粗糙度、砂粒粗细等造成表面不同的粗糙度2.尺寸精度的检验铸件的尺寸公差体系主要包括尺寸公差、错型量、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壁厚公差可选用其它尺寸的一般公差低一级。
如:图样一般尺寸公差为CT12级,则壁厚公差可选用CT13级。
测量工具一般为卡钳、游标卡尺、测厚仪等。
3、内在质量的检验铸件的内在质量检验包括内部缺陷检验、强度及致密性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金相组织(1)内部缺陷的检验(2)强度及致密性的检验(3)化学成分的检验化学成分的检验应按国际(国家)有关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要求执行;化学成分检验一般作为铸件检验的参考内容;化学成分的检验主要有炉前控制性检验和浇注试棒检验。
元件和材料进厂检验工艺规范
![元件和材料进厂检验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7103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c.png)
元件和材料进厂检查工艺规范进货验证时,10个如下全检;10个以上采用抽检,抽检20%+1。
当抽检发现不合格品时,关键件元器件与材料应所有检查;非关键元器件应加大抽检量至50%,假如仍不合格则视为本批产品不合格。
ZN-GYGL-B/0-13.生产过程检查工艺守则1、总则本规程规定了本厂生产旳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加工过程(半成品)旳检查内容、检查措施及一般规定,通过加工过程旳跟踪检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标旳规定和规定。
2、检查内容2.1钣金按图样规定,检查零部件各部尺寸、加工精度与否满足规定。
重要检查如下方面:a.展开尺寸;b.去角、冲孔尺寸及位置尺寸;c.零部件尺寸;d.表面处理(毛刺、焊接、磨光等);e.外形尺寸。
2.2喷涂(漆)(外委)按图样及加工工艺规定,检查如下各项指标与否满足规定。
a.喷涂(漆)颜色;b.涂(漆)层与否均匀,有无露白、流痕;厚度和附着力。
2.3产品元器件装配、接线a.设备内装旳开关电器和元件应符合图纸及有关旳国标,按照制造厂阐明书(使用条件、飞弧距离)进行安装,必须在成套设备内进行调整和复位旳元件应是易于靠近旳。
b.母线和绝缘导线旳尺寸和额定值应符合承载旳电流和所承受旳机械力。
c.导线旳颜色应符合GB2681旳规定。
d.指示灯、按钮旳颜色应符合GB2682旳规定。
e.布线1)布线应整洁、美观、压接牢固、线号清晰且元器件之间旳导线不应有中间接头或焊接点,线束需缠套有不自燃旳软管。
2)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一样电位旳裸带电部件和带尖角旳边缘上,应用合适旳措施固定线束。
3)过门旳导线,应使门旳移动不会对导线产生任何机械损伤,线束旳受弯半径不小于10倍旳线束外径。
4)电气间隙配电箱≥6mm、无功功率赔偿装置产品≥10mm、动力配电柜≥10mm低压配电柜≥10mm、低压抽出式开关柜≥10mm、低压组合式开关柜≥10mm、母线槽≥10mm;爬电距离配电箱≥8mm、无功功率赔偿装置产品≥14mm、动力配电柜≥12.5mm、低压配电柜≥12.5mm、低压抽出式开关柜≥12.5mm、低压组合式开关柜≥12.5mm、母线槽≥12.5mm 隔离距离:低压抽出式开关柜≥20mm、低压组合式开关柜≥20mm;5)验证成套设备旳裸露导电部件和保护电路之间是有效连接(各连接螺栓紧固)6)无功功率赔偿装置其他规定:a.操作器件旳运动方向应符合GB4205之规定规定规定;b.装置中所选用旳电器元件及辅件旳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使用寿命、接通和分断能力、短路强度及安装方式等方面应适合指定用途及自身有关原则,并按照制造厂旳阐明书进行安装;c.所有电器元件及辅件应按照其制造厂旳阐明书(使用条件、需要旳飞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旳空间等)进行安装;d.电器元件及辅件旳安装应便于接线,维修和更换,需要在装置内部操作调整和复位旳元件应易于操作:与外部连接旳接线座应安装在装置安装基准面上方至少0.2m高度处;仪表旳安装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安装基面2m;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旳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基面旳1.9m。
漆包线进厂检验规程
![漆包线进厂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dd7b0c4a7302768e99392e.png)
漆包线进厂检验规程一范围、职责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安标矿用产品配套的YBDZ电机用漆包线检验方法,适用于外购漆包线进厂时检验。
2目的规范检验方法和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3职责质量控制部的进厂物资检验人员负责对进厂YBDZ电机用漆包线的检验,检验时做好记录。
检验记录保存五年。
二内容4 漆包线的检验4.1 检验的依据和抽样方法4.1.1 检验的依据GB/T6109漆包圆绕组线、YBDZ-2.0-01.1a图纸及其他相关技术要求。
4.1.2 抽样方法(1) 击穿电压:漆包线按每个批次每15卷为一组取五个样,作为耐高压试验的试样。
超出15卷的倍数或不足15卷的按一组取样。
取样分别从不同规格不同生产批次进的漆包线中进行。
(2) 尺寸检验:可随机在整卷上或高压试验后不影响尺寸检验的线段上测量。
4.2 漆包线的采购,应在我公司评定的合格供方中进行。
产品包装应有合格证,标签上有制造厂名及商标、漆包线的产品名称、漆膜种类、执行国家标准的编号、漆包线的直径和漆膜级别、出厂日期。
4.3 外观检查用正常视力检查,卷绕在线盘或线轴上的漆包线,漆膜应光滑、均匀、连续、无斑纹、无气泡和杂质。
4.4 尺寸检查4.4.1 导体直径导体直径与标称之差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值。
4.4.2 导体不圆度任一点上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之差应不大于表1第2栏的绝对值。
4.4.3 最小漆膜厚度最小漆膜厚度应不小于表1 的规定值。
4.4.4 最大外径最大外径应不超过表1 的规定值。
表1 漆包线尺寸4.5 柔韧性和附着性圆棒绕线试验(导体标称直径1.600毫米及以下),漆包线在等于其自身标称直径的圆棒上卷绕后,漆层应不开裂。
4.6击穿电压导体标称直径0.100毫米以上2.5毫米以下的漆包线,取五个试样中应至少有四个在小于或等于表2的电压下不发生击穿。
表2 击穿电压数值表5 检验结果检验合格的,检验人员在入库单上签字放行,业务负责人办理入库。
进厂物资检验规程
![进厂物资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5254b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f.png)
进厂物资检验规程目的为保证所采购原材料符合规定要求,确保能生产出合格产品;为保证所采购辅助物资的质量、交付、服务等符合规定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所有原材料以及辅助材料的检验及验证。
采购物资的分类根据对实现过程及其输出的影响,将采购物资分为三类。
类:重要物资: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物资。
类:一般物资: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的数量物资,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或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纠正的物资。
类:辅助物资: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如一般包装物等。
采购物资验证、检验要求需验证的项目,应逐批进行验证。
需进行检验的项目应批量进行检验,1~5吨物资取一个检验点进行检验,5~10吨物资取二个检验点进行检验,物资检验点随进厂数量依此顺延。
重要物资的验证和检验(包括五大主材、装饰材料、磁砖、洁具、石膏、石材、油漆、涂料、胶、防护用品)检验供方提供的质检报告单所提供的技术指标是否齐全,与所要求的技术标准是否相符;同时验证材料的环保证明;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初步判定所采购的原材料是否为所需物资;验证的指标如果不合格则拒收;重要物资的主要指标需化验室检验。
一般物资的检验规程检验供方提供的质检报告单所提供的技术指标是否齐全,与所要求的技术标准是否相符;采购原材料的外包装标志是否与所购物资一致,目测法检验采购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初步判定所采购的原材料是否是所需物资;初步检测的指标如果不合格则拒收.辅助物资的检验规程包装桶的检验规程检验包装桶的外观,看颜色、字迹是否清晰、正确;铁桶是否圆整、有无毛刺、有无机械损伤、卷边及铁舌;铁桶的凹瘪是否不小于2处,每处面积是否小于铁桶总面积的5%;桶身直缝补焊是否不小于2处,焊缝表面是否平整,宽度是否大于原焊缝的一倍,环筋顶部补焊有无不合格;铁桶内是否清洁;锌层是否完整、光亮,有无起层起泡现象,不应有明显的锈蚀;尤其涂层是否光洁、平整,有无露底、起层现象;桶盖、配盖是否齐全,装配后密封是否良好;跌落试验(.检验铁桶的强度是否合格。
摩托车配件原料进厂检验规范
![摩托车配件原料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fd7d12ca5e9856a561260f6.png)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摩托车配件原料进厂检验规范
一、 目的
规范公司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原材料、零组件、辅料、包材及外包加工品的供方来料品质的规范化管理。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革料、化工原料(胶水、PVC 、色粉、天那水、处理剂等)、布料以及鞋底的检验与验证。
三、 职责
IQC:负责进料检验工作,及品质异常反馈和跟进
四、 定义
4.1.缺陷
4.1.1致命缺点(Cr ):指根据判断或经验认为对使用、保管或依赖产品的人有发生生命危险或人身不安全之结果的缺点。
4.1.2 严重(主要)缺点(Maj ):指除致命缺点外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此期望之目的或显著降低性能的缺点。
4.1.3 轻微(次要)缺点(Min ):指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但外观轻度不良。
4.2 级面定义:
4.2.1 A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4.2.2 B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将视线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面
4.2.3 C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4.3 允收水准(AQL):
供方在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某种程度的不良率可为客户接受,且客户也认为可以接收不良率的品质标准。
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5篇)
![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62bd7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9.png)
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一、汽车的进厂检验由专职的报修业务人员负责,必要时可由专职检验员配合;二、凡送厂维修的汽车,必须办理报修手续,进行进厂检验;三、根据报修的内容,按交通部颁发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规定确定汽车维修级别;四、进厂检验一般采用询问,实地察看,仪器检测和路试的方法进行,以核实报修项目和维修级别;五、报修业务人员应认真详细填写报修单;不得有遗漏,对不明确的地方应询问清楚,力求不漏报,不错报维修项目;六、对维修期较长的车辆,可能遗失的附件,应填写交接清单,其附件应拆卸妥善保管;七、汽车维修报修单和附件交接清单,报修用户应在上面签字认可并各交一份给用户备查;八、报修业务人员应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不断定改进服务质量;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2)是指汽车维修单位对车辆进行维修前的检验程序与措施的规定。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维修单位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维修工作的范围、目标和进度,从而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厂检验项目:规定维修单位对每辆车辆的内外部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2. 进厂检验流程:制定检验员对车辆进行检查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验车接待、维修指导、技术操作、质量验收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
3. 检验器材和设备:规定维修单位应配备适当的检验器材和设备,包括检测仪器、测量工具、故障诊断设备等,以便对车辆进行全面且有效的检测。
4. 检验记录和报告:要求维修单位对每辆车辆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车辆的问题和故障、维修方案、维修周期等,以便对维修工作进行追踪和评估。
以上是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不同的维修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这样的制度可以提高维修单位的工作规范性和效率,保障车辆修复的质量和安全性。
1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
![1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e8d706ba1aa8114431d94d.png)
折叠型:通常由一片瓦楞纸板组成,折叠而成箱的底,不用钉合或粘合。
B、缺陷类别定义
A类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பைடு நூலகம்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B类重缺陷(Major Defect):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
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2)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3)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
4)包装存在可能危及产品形象的缺陷。
C类次要缺陷(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C、外观检验标准要求
制定:审核:批准:
公司名称
文件名称
文件类别
作业指导
安徽禾恒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尺寸在工程设计规格内
卡尺、卷尺
按10%抽取样本检验
2
配合不良
按图纸要求,把需装配物全部按规定位置置于包装箱内
松紧适中
相关配件
9.可靠性检验
9.1 IQC常规可靠性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接受标准
检验工具
抽样数量
1
耐折度
纸箱摇盖开、合90°,往复10次
箱面两层各里层都不得有裂缝
人手
按10%抽取样本检验
Φ276±1
Φ189±1
57±1
制定:审核:批准:
公司名称
文件名称
文件类别
作业指导
安徽禾恒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HH-08-CZ-01
文件版本
覆膜砂进厂检验规范
![覆膜砂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ee7e2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2.png)
覆膜砂进厂检验规范1. 引言覆膜砂是一种用于制造模具的粉末材料,具有高强度、耐磨损和热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产品的一致性,进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旨在制定覆膜砂进厂检验的规范及流程,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要求。
2. 术语和定义•覆膜砂:一种用于制造模具的粉末材料,由基础砂和树脂覆膜组成。
•基础砂:覆膜砂中的一种主要成分,为石英砂等颗粒形态。
•树脂覆膜:覆膜砂中的一种主要成分,为一种带有粘结性的树脂。
3. 检验项目及标准3.1 外观检验•目的:检查覆膜砂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标准:–表面光滑、无裂纹和异物;–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
3.2 颗粒度分析•目的:确定覆膜砂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
•标准:–主要颗粒粒径在50至150目之间占比不低于80%。
3.3 残留挥发物含量•目的:检测覆膜砂中的残留挥发物含量,以判断其纯度和热稳定性。
•标准:残留挥发物含量不得超过1.5%。
3.4 树脂固化剂含量•目的:确认覆膜砂中树脂固化剂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标准:树脂固化剂含量在0.5%至2.0%之间。
3.5 抗压强度•目的:测试覆膜砂的抗压强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和稳定性。
•标准:抗压强度不得低于250N/cm²。
4. 检验方法4.1 外观检验按照3.1中的标准,目测检查样品外观,记录是否存在裂纹、异物和明显色差等情况。
4.2 颗粒度分析使用颗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颗粒大小分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主要颗粒在50至150目之间的占比。
4.3 残留挥发物含量测定使用烘箱将样品加热,并利用恒温电子秤测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变化,计算出残留挥发物的含量。
4.4 树脂固化剂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法或红外光谱法测定覆膜砂中树脂固化剂的含量。
4.5 抗压强度测试使用抗压强度测试仪对样品进行测试,记录其抗压强度值。
5. 流程5.1 样品采集从供应商处获取覆膜砂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转换开关复验技术条件(进厂检验规范)
![转换开关复验技术条件(进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571c4f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7.png)
实施日期
标记
处数
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批准文号
职 务
签 字
日期
检验要求
检验方法
检测设备及工具
备注
1
一般检查
1产品外包装必须完整,并附有制造厂厂名,产品合格证及样本或表明产品技术要求的使用说明书。
2产品名牌必须有制造厂厂名,型号规格及生产日期(小型产品除外)
3产品外观结构部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外表镀层良好
4 产品型号、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符合产品标准及订货要求(或采购计划表)
ZZZ有限公司
检验规范
ZZZ.692.131
ZZZ转换开关
共1张
第1张
1 范围
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成套开关设备中转换开关,组合转换开关的进厂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等。
2 编制依据
ZZZ.689.145 转换开关复验技术文件。
3 内容
3.1 采用全数检验方式。
3.2 检验内容见表1。来自表1序号检验项目
5 转轴转动灵活,无卡死现象。
检验要求中第五项手动操作3次,其余目测
H-LW98转换开关HZ910组合开关
2
性能检查
按产品操作图良好接通(或断开)
适当抖动检查可靠性
万能表(或搭灯)
生产供应部
市 场 部
质 保 部
技 术 部
旧底图总号
底 图 总 号
签字
资 料 来 源
编 制
批 准
校 核
日期
标准审查
提出部门 技术部
电子厂品质检验规范的流程及标准
![电子厂品质检验规范的流程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75a8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电子厂品质检验规范的流程及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品质检验对于电子厂变得愈发重要。
检验规范
![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45c08acdd3383c4bb4cd244.png)
本规范依据GB/T3953-2009而制定。
一、技术要求:二、采购要求:1.必须从评审合格的供方采购。
2.采购时要给供方提出技术要求。
3.每批材料供方需提供厂家检验报告。
三、产品验收:1.每圈或每盘圆铜线上应附有标签表明:制造厂名称、型号及规格、毛重及净重、制造日期及本标准编号等。
2.圆铜线应成盘或成圈交货,每盘或每圈圆铜线应为一整根,不允许有焊接或扭结。
3.重量不超过20吨时抽样为3盘(圈);重量超过20吨时,抽样为6盘(圈)。
第一次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如仍不合格,应逐盘(圈)检查。
四、检验规则:对于我公司目前不能检验的项目,可以验证供方提供的检验数据,也可以委托国家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五、包装、标志、贮存:1.圆铜线用型号、直径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2.圆铜线应卷绕整齐,妥善包装。
成盘时,最后一层应与线盘侧板边缘保持适当的距离。
3.存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圆铜线免受机械损伤,防止圆铜线受潮及受到腐蚀物质的侵蚀。
本规范依据GB/T4910-2009而制定。
1.必须从评审合格的供方采购。
2.采购时要给供方提出技术要求。
3.每批材料供方应提供厂家检验报告。
三、产品验收:1.每圈或每盘镀锡圆铜线上应附有标签表明:制造厂名称、型号及规格、毛重及净重、制造日期及本标准编号等。
2.镀锡圆铜线应成盘或成圈交货,每盘或每圈圆铜线应为一整根,不允许焊接或扭结。
3.重量不超过20吨时抽样为3盘(圈);重量超过20吨时,抽样为6盘(圈)。
第一次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检验,如仍不合格时,应逐盘(圈)检查。
四、检验规则:对于我公司目前不能检验的项目,可以验证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也可以委托国家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五、包装、标志、贮存:1.镀锡圆铜线应均匀的绕在交货盘上交货,线端必须固定,线匝不得紊乱。
最外层线与线盘侧板边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每盘线应妥善保管,存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地方。
紧固件进厂检验规程
![紧固件进厂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47cce0770bf78a6529547b.png)
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紧固件进厂检验规程1 目的规范及指导检验人员对紧固件的进厂检验工作,确保紧固件的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紧固件的进厂检验。
3 检验依据标准GB/T5783《六角头螺栓—全螺纹—A和B级》标准GB/T6170《1型六角头螺母—A和B级》标准GB/T6171《1型六角头螺母—细牙—A和B级》标准GB93《标准型弹簧垫圈》4 抽样4.1 抽样方法对于批量,按5%进行抽样,如全部合格,则批件合格;其中有不合格者,加倍抽检;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不合格。
5 检验内容及方法5.1 供方资质检查检查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合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证书。
5.2 螺栓、螺母外观、尺寸检查5.2.1用游标卡尺、钢板尺和卷尺进行尺寸检查应符合表1、表2、表3的规定。
5.2.2表面质量检查目测螺栓头、螺母表面等级标识,螺栓、螺母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妨碍螺纹自由旋入的碰伤和毛刺;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双牙尖,划痕和扣不完整,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凹痕、毛刺、裂纹、斑疤、条痕和氧化皮,不允许有浮锈和烧伤。
5.2.3硬度试验只用与于螺栓8.8级,用洛氏硬度机测量其硬度,测量值应符合d≤M16 HRC为22~32;d>M16 HRC为25~35。
5.3 垫圈外观、尺寸检查5.3.1目测垫圈表面不允许有裂缝、浮锈和氧化皮。
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纵向裂缝、凹痕、毛刺。
5.3.2用游标卡尺和台秤检查尺寸和重量,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
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13-04-10 批准 2013-04-15 实施5.4弹性试验5.4.1标准型、轻型和重型垫圈应按5.4.2条进行弹性试验,试验后的自由高度应不小于1.67S(公称尺寸)。
5.4.2先将弹簧垫圈置于台虎钳上,连续三次压平。
再用平垫圈隔开穿在螺栓上,拧紧螺母直至压平。
至少保持24小时,取下弹簧垫圈检查其高度(H )。
5.4.3韧性试验将垫圈夹于虎钳和扳手之间,虎钳和扳手之间的距离等于垫圈外径的二分之一,将扳手向顺时针方向缓慢扭转至45°,不允许有裂缝。
元件和材料进厂检验工艺规范
![元件和材料进厂检验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622fa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8.png)
元件和材料进厂检验工艺规范一、进厂检验的目的和意义:1.确保采购的元件和材料符合产品设计和质量要求。
2.防止次品和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过程,避免因此造成的不良后果。
3.维护正常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
4.减少生产中的质量事故和产品召回。
5.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二、进厂检验的内容:进厂检验的内容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相关材料检验等。
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元件和材料而定。
1.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指对元件和材料外观的检查,包括表面有无裂纹、氧化、锈蚀等缺陷,是否完整、光洁度等问题。
2.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指对元件和材料的尺寸进行检查,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直径等尺寸是否符合规定。
3.性能检验:性能检验是指对元件和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电气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
4.相关材料检验:相关材料检验是指对元件和材料所使用的辅助材料进行检测,包括胶水、焊料、电子胶带等其他材料的质量、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三、进厂检验的步骤和方法:1.收货验收:对采购的元件和材料进行收货验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等情况。
同时检查货物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
2.样品检验:从采购的元件和材料中抽取样品,进行详细的检验和测试。
样品的抽取方法要合理,确保样品与批量产品的性质和质量一致。
3.检验记录:对每批次的元件和材料进行检验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仪器、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确保有可查的检验记录,以备日后追溯。
4.合格品标识:对经过检验合格的元件和材料进行标识,便于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四、进厂检验的要求:1.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验设备和仪器要齐全、完好,并进行定期校验和维护,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3.检验规范要与产品设计和质量要求相匹配,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检验结果要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达成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五、进厂检验的管理和控制:1.建立完善的进厂检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入厂检验管理规定(3篇)
![入厂检验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da319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e.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产品质量,加强入厂检验管理,提高检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采购等环节的入厂检验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的目的是:1. 确保入厂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要求;2. 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合格产品,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生产线;3. 提高检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4. 保障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声誉。
第二章检验机构与人员第四条公司设立入厂检验部门,负责入厂检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第五条入厂检验部门应配备以下人员:1. 检验主管:负责检验部门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检验计划的制定、检验标准的制定、检验人员的培训等;2. 检验员:负责具体产品的检验工作,包括检验计划的执行、检验记录的填写、不合格品的处理等;3. 检验技术支持人员:负责检验设备的维护、检验方法的改进、检验标准的更新等。
第六条检验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或经验;2. 掌握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3.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4. 通过公司组织的检验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三章检验范围与内容第七条入厂检验范围包括:1. 原材料入厂检验;2. 半成品入厂检验;3. 成品入厂检验;4. 特种产品入厂检验。
第八条入厂检验内容主要包括:1. 外观检查: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尺寸、形状、颜色、表面质量等;2. 性能检验:检验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等;3. 安全性能检验: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锐边、毛刺、裂纹等;4. 卫生性能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5.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如包装材料、包装结构、标识等。
第四章检验流程第九条入厂检验流程如下:1. 检验计划制定:检验主管根据生产计划、产品标准及检验要求,制定检验计划,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等。
进货检验和试验规范
![进货检验和试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47f6843968011ca2009128.png)
进货检验和试验规范
1、检验范围
对采购物料进行检验,保证只有合格物品者能投入使用或加工,预防和控制不合格物料流入生产加工环节。
2、职责
(1)生产部负责进厂原辅料、包装物的检验、验证。
3、工作程序
(1)外购货物进厂,由生产部进行检验,并对其数量、规格品和做好登记。
生产部依据相应检验标准实施进货检验。
检验过程中应对如下项目进行检验:不完善率、未熟率、虫蚀率、病斑率、生芽率、霉变率,杂质含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
由原材料检验员按标准规程抽样。
检验合格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包装物等物品,由质检员,按检验计划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对供方所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单等)进行验证,符合要求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3)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核对并检查到货规格、数量、是否与发货单和本公厂采购合同一致,有无运输损害,验证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4)生产部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由检验人员填写完整,明确判定合格与否。
检验报告经生产部经理签字后有效。
(5)检验报告送相关部门,仓库据此办理入库手续对不合格品,仓库不予入库,不允许投入生产使用(让步接收物料除外)。
对特殊情
况下,先入库,后检验的物品,仓库要做出待检标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处置。
(6)本厂不具备检验条件的购物品,生产部负责索取质量证明及使用指南等有效文件,作为进货验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厂检验规范
一、 目的
规范公司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原材料、零组件、辅料、包材及外包加工品的供方来料品质的规范化管理。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革料、化工原料(胶水、PVC 、色粉、天那水、处理剂等)、布料以及鞋底的检验与验证。
三、 职责
IQC:负责进料检验工作,及品质异常反馈和跟进 四、 定义 4.1.缺陷
4.1.1致命缺点(Cr ):指根据判断或经验认为对使用、保管或依赖产品的人有发生生命危险或人身不安全之结果的缺点。
4.1.2 严重(主要)缺点(Maj ):指除致命缺点外产品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此期望之目的或显著降低性能的缺点。
4.1.3 轻微(次要)缺点(Min ):指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但外观轻度不良。
4.2 级面定义:
4.2.1 A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4.2.2 B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将视线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面 4.2.3 C 级面: 组装成品后,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4.3 允收水准(AQL):
供方在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某种程度的不良率可为客户接受,且客户也认为可以接收不良率的品质标准。
五、 抽样方案
未明确规定抽样方案的进料批次,根据《GB2828.1-2012》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六、 检验条件:
6.1光源:在自然光或40-60W 的白炽灯光下,物件距光源65~100cm 6.2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3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4检视时间: 3~5S
6.5 环境: 溫
七、 检验内容 7.1 外观检验
7.2 结构检验
7.3 包装检验 7.4 性能检验 7.5其它检验
十、鞋底检验方法与质量要求:
十一、判定:
按供方送货单上的品名、规格、数量定批次,按批抽样,抽样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质量合格,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批材料不合格。
十二、相关文件
12.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HXRQP-014
12.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XRQP-017
12.3《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HXRQP-023
12.4 GB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国家标准)
十三、质量记录
13.1《进料检验记录》
13.2《供应商品质异常联络单》
13.3《品质异常追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