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_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基本原理王浩霖 201101021530摘要:河床演变是指自然情况下及修建整治建筑物后河床发生的冲淤变化过程。
广义上是指河流形成和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狭义方面则仅限于近代冲积河床的演变发展。
天然河流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之中。
而且天然河流的河床形态复杂,演变规律差异很大。
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的过程中,要有效地整治河流,必须充分认识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及各类河床特殊的演变规律。
本文着重讨论平原冲积河流的问题,但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对具有一定冲积层的山区河流也是适用的。
关键字:河床演变基本原理平原冲积河流河型一、平原冲积河流的一般特性1.河床形态与山区河流不同,平原河流的河床形态是在特定条件下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平原河流在平面上具有顺直、弯曲、分汊、散乱等四种外形。
其横断面可概括为抛物线形、不对称三角形、马鞍形和多汊形等四类。
河漫滩和成型堆积体是河床形态中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
河漫滩是位于中水河槽两侧,在洪水时能被淹没的高滩。
河漫滩既有由侵蚀作用造成的,如石质河漫滩,多见于山区河流,滩面较窄,且向中水河槽一侧倾斜;更多的是由堆积作用造成的,如冲积河漫滩,多见于平原河流,滩面较宽,左右河漫滩分别向两侧倾斜,这是洪水漫滩落淤的结果。
成型堆积体是冲积河流的河底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大尺度沙丘(尺度远大于沙坡)的统称。
成型堆积体的尺度,包括宽度、深度和长度,和河流的尺度(河宽和水深),是同数量级的。
成型堆积体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是平原河流河床演变中最活跃的因素。
2.河道水流的一般特性2.1河道水流的基本性质(1)河道水流的二相流特性。
天然河道的明渠流是挟带着泥沙的水流运动,本质上属于二相流。
(2)河道水流的三维性。
河道水流的过水断面一般是不规则的,因此河道水流为三维流动。
过水断面的宽深比愈小,三维性愈强烈。
(3)河道水流的不恒定性。
一方面,来水来沙情况随时空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河床经常处于演变之中,因此河道水流的边界也随时空变化。
河床式课程设计
河床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河床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原理,了解河床地貌的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河床的定义、分类和形成原因;理解河床演变的规律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了解河床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河床的定义和分类、河床形成的原理、河床演变的规律、河床地貌的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河床的定义和分类–河床的概念–河床的分类及特点2.第二章:河床形成的原理–河床形成的原因–河床形成的过程3.第三章:河床演变的规律–河床演变的原因–河床演变的过程和规律4.第四章:河床地貌的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床地貌的特征–河床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河床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河床地貌学》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河床地貌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河流模型、地质工具等通过以上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河床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进行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思考深度和创意性等进行评估;考试将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河床演变与整治的基本理论
52
0
8000
2500
5000
7500
10000
12500
15000
流量(m3/s)
起点距(m)
2.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造床流量
定义: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某一种流量 解读:
¾ 不是洪峰流量,虽然其造床作用很大,但出现几率低 ¾ 不是枯水流量,虽然其出现几率大,但造床能力太小 ¾ 平滩水位法和马卡维耶夫方法---反应输沙与造床关系的实质
9江心滩、洲是分汊河型的标志 9曲折系数是顺直、弯曲的区分 标志 9游荡河型很宽,但是没有稳定 的江心洲滩,顺直而且宽浅
2.河床演变的基本概念
Different river pattern on alluvial plains River Beijiang River (Shaoguan-estuary) Yangtze River (Yichang-Wuhan) Xishui River (Shuijiao-estuary) Length (km) 253 644.0 56.9 Straight reaches (km) 69.5 271.0 26.9 (%) 27.5 42.1 47.3 Meandering reaches (km) 87.0 279.0 28.5 (%) 34.4 43.3 50.1 Bifurcated reaches (km) 96.5 94.0 1.5 (%) 38.1 14.6 2.6
4.不同河型河段河床演变特性
不同河型河段河床演变特性
¾形态特点 ¾水流结构 ¾泥沙输移 ¾演变规律
4.不同河型河段河床演变特性
形态特点之平面形型河段
Meandering river reach
博导第2讲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水位(m)
平原河流水流运动:
流速较小,水面比降平缓,水流流态也较平缓。
长江下游江面开阔,水流平稳
3.5 流速(m/s) 2.5 水深(m)
25 20 15
1.5
水深地方流速大
245 600 900 1200 1500 1900 2250 起点距(m)
单流路河道 (single-thread)
汛期淤积壮大,枯季冲刷萎缩 并有平面位移
多流路河道 (multi-thread) 多流路河道的形态和成因更 为多样化、不易给出一个概括性 强又普遍适用的分类方法。
不同河型及其分类
不同河型及其分类
河道的基本平面形态包括:
单流路河道:顺直、弯曲、蜿蜒摆动 多流路河道:江心洲型、分汊型、游荡型,网 状河道。
特殊的,修建水库后坝上下游发生的冲淤改 变成阶梯式的河流纵剖面,不能认为不变。
空 间 特 征
大范围变形
Deformation covering a large area
局部变形 Deformation covering a small area-
演 变 形 式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eg.坝上游沿程淤积和 坝下游沿程冲刷 横向变形 Transverse deformation
河道自身特点及演变 特征。
第三节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
河床演变根本原因:输沙不平衡
Gi t Go t BLyo
动床水沙两相流的内在矛盾 引起输沙不 平衡的原因
外部条件的不恒定性 破坏输沙平衡 维持河床演变
治河防洪课程描述(6.20)
治河防洪课程描述(6.20)(2)河床由泥沙组成,河床组成的变化是通过水流中的泥沙与构成河床的泥沙通过输沙相互交换实现的。
如果泥沙交换不平衡,各种河床变形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
河床变形的分类1.从演化表达形式上可分为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1)纵向变形是指沿河道的变形,即河床纵向断面的冲淤变化,如河床的底切和抬高等。
(2)横向变形也称平面变形,即河床沿垂直于水流的水平方向变形,如河湾的发育、支流河道的涨落等。
当河道横截面发生横向变形时,其平面形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
因此,横向变形也称为平面变形。
在自然河流中,横向变形和纵向变形经常交织在一起。
2.从河道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单向变形和反向变形,这是河道演变的基本原则。
研究河流输沙规律的目的是为了整治河床。
然而,天然河流的河床形态、演变规律和整治方法往往不同。
特别是在河道上修建水利枢纽、整治工程或其他工程后,由于整治建筑物的干扰,河床演变将更加复杂。
为了有效治理河流,必须充分了解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河床演变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河床的特殊演变规律。
虽然河床演变的具体原因差异很大,但其根本原因可归因于不均匀的泥沙输移。
检查任何河流的特定区域BL(B,l分别是河流宽度和河流长度),当进入和离开该特定区域的沙量G0,Gi不相等时,河床将经历冲刷和淤积变形。
四、河床演变的分析方法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是复杂的。
根据时间特征,可分为长期变形和短期变形。
根据空间特征,可分为大规模变形和局部变形。
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深部变形和横向变形。
根据方向特征,可分为单向变形(单向冲淤)和反向变形(交替冲淤);根据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可以分为自然变形和人为变形。
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上游来水及其变化过程;河段上游产沙量、泥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河流出口处侵蚀基点的高程和河床边界条件。
由于水沙条件的瞬时变化和河床边界条件的变化,河床演变的形式和过程极其复杂。
精确的定量计算仍有许多困难,但可以借鉴。
河床演变
(3)山区分汊河流的江心洲和心滩位置比较固定,常以两汊居多,二平原地 区中下游河段经常可见多股分汊。 (4)山区河流河床卵石运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不连续性。同时,卵石的 输沙率有很大波动。由于山区水流湍急,紊动强度大,床面卵石的排列、 结构、粗化层的形成和破坏以及卵石的补给都会深刻地影响卵石运动。 (5)由于山区河流沿程有不少溪沟入汇,在沟口发育形成冲积扇,其伸入干 流部分称为溪口滩,既影响河床演变又影响航运。被分割的冲积扇以及新 形成冲积扇的向外伸展,常会挤压流路,影响泥沙运动,产生新的成型淤 积体。
三、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1、平原河流主要特征
(1)水文泥沙特性
① ② 平原地区坡度平缓,土壤疏松,降雨够径流系数小,因而汇流时间长。 由于平原河流集水面积大,流域降雨分配不均,支流入汇时间有先有后,故洪水通
常没有猛涨猛落现象,洪水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幅较小。 ③ ④ 流态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跌水、泡水、急漩、横流等险恶流态。 悬移质以沙、粉沙、粘土为主。悬沙中床沙质与床面泥沙不断交换且呈饱和状态。
2、一定的河床形态与河床组成,必然有一定的与之相 适应的输沙率。 (1)水流夹带泥沙,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泥 沙交换来进行的。 (2)河床由泥沙组成,河床组成变化是通过泥沙输移 将水流中的泥沙与组成河床的泥沙相互交换来实 现,如果泥沙交换不平衡,就必然产生河床各种 类型的变形。
二、河床变形分类
(3)泥沙运动
组成山区河流河床的泥沙多为卵石、块石和基岩,而水流挟带 的多为细沙、粉沙和黏土。河床除见裸露段外,一般均覆盖有卵 石,故研究山区河流的河床演变,也就是研究卵石的冲刷、搬运 和沉积过程。
① 卵石运动的间歇性、随机性和运动速度 卵石运动有明显的间歇性,呈现出走走停停、不连续、缓慢的运 动特点,停留时间比运动时间长得多。运动与停留时间和流速大小及 床面粗糙情况有关:流速大,床面光滑,停留时间就短,反之就长。 ① 山区河流卵石运输基本规律 洪水期,除个别特殊河段外,流速普遍较大,卵石大量往下游输 移;枯水期,峡谷和深槽输移强度通常很弱,某些河段甚至完全停止 输移。反映在河谷冲淤变化上则为洪水冲谷於滩,枯水冲滩淤谷。
河道演变规律(课堂PPT)
B
h
其中河宽B及平均水深h是相应于平摊流量而言的、单位为米, ξ通称河相系数,山区河段为1.4,细沙河段为5.5
上反映了天然河流随着河道尺度或流量的增大,河宽增加远 较水深增加为快的般性规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ξ与河型密 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水沙两相流动床的平直状态是不稳定的, 施加一个小的扰动波之后就会转变成为波动状态,并在相 当大的范围内,有能力将这种波动状态保持下去,这是由 水沙两相流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输沙不平衡的绝 对性,从而也反映了河床演变的绝对性
5
使河流经常处于输沙不平衡状态的另一重要原因 是,河流的进出口条件经常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之 中
进口水沙条件几乎总在变化
这主要是由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因素在数量及地区分布上 的不稳定性造成的,由此产生的水沙量的因时变化比较显著
其它因素,如地形、土壤、植被等也存在一些缓慢的变化, 对进口水沙条件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出口条件
如果着眼点是前面提到的侵蚀基面,其变化是很缓慢的;
如果着眼点是水流条件的变化,如干支流的相互顶托,潮汐 破对洪水波的影响等,仍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
蜿蜒型河段是冲积平原河流最常见的一种河型, 在流域条件变化十分广泛的范围内,都存在这种 河型
从土壤地质看,绝大多数河岸是粘性土壤和中细 沙或沙砾组成的二元相结构,河谷都比较开阔
在我国这种河型分市得十分广泛
32
下荆江弯曲河道
33
形态特征
从平面上看,蜿蜒型河段是由一系列正反 相间的弯道和介乎其间的过渡段衔接而成 的
4
当外部条件,即进口水沙条件、出口侵蚀基点条件和河床 周界条件保持恒定,且整个河段处于输沙平衡状态时,河 段的各个部分仍可能处于输沙不平衡状态
河床演变学-第二章39页PPT
第二节 弯道水流运动特性
一.弯道纵向水流
4. 纵向比降J 弯道凹岸水面为上凸曲线,凸岸水面为下凹曲线
弯道上段 弯道下段
凹岸
凸岸
J凹<J凸
第二节 弯道水流运动特性
二、 弯道环流
水面横比降与超高
1、通过外力平衡方程求解横比降Jy 取长、宽各为1单位的水柱分析
水柱沿横向受力为
✓水压力
✓离心力
P1
1 2
rh 2
P2
1 2
r(h
Jr
)2
Fma112(424h24Jy43)
V2
{ R
质量
离心加速度
✓摩阻力 因水柱底面积很小而忽略不计
第二节 弯道水流运动特性
二、 弯道环流
水面横比降与超高
y方向的力平衡方程为
P 1P2FT0
即 12rh212r(hJydz)212(2hJydz)dzrgVR2
1
1
V2
2r(2hJydz)Jydz2r(2hJydz)
dz0 gR
J
y
V 2 gR
第二节 弯道水流运动特性
二、 弯道环流
水面横比降与超高
2、超高——左右岸的最大水位差
第一节 弯曲河流形态特征
三、弯道河相关系
弯道段中心线曲率半径和中心角是两个重要 因素,分析下荆江资料的两者关系式为
R
330Qm0.726
1.5
Q m —多年平均最大流量 m 3 / s
弯道中心角越大,弯道曲率半径越小,河流越弯曲。
河床演变课件剖析
型、三角形、马鞍型河床和演变不课件规剖析则型。
河床演变课件剖析
河床演变课件剖析
• (2)河床纵坡平缓,水面比降小,由于 水流的堆积作用,河谷形成深厚的冲积 层。
• (3)有广阔的河漫滩,洪水演没,中水 出露,滩槽水流存在交换。
• (4)有些平原河流沿江广泛分布有节点。 • 它是抗冲性强,对河势起控制作用的特
游荡
方宗岱
弯曲
江心洲
摆动
河床演变课件剖析
• 根据河流所处地区,来水来沙、边界条件等, 将河流分为山区河流、平原河流和潮汐河流。
平原河流根据其形态和演变特性分为弯曲、分 汊、顺直微弯、游荡四种类型。
河型 形态
演变
稳定 边界特征
实例
顺直 弯曲
顺直 弯曲
犬牙交错的变滩, 缓慢向下游移动
自由弯曲,蜿蜒 强制性弯曲,平移
第三章:河床演变
:河床演变的概念
河床演变 ( fluvial processing):自然条件及人
类活动影响下河床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它是水流、泥沙、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泥沙运 动作为纽带。系统和反馈。
河床演变实质: 泥沙的冲刷、搬运、沉积。 根本原因:输沙不平衡
广义的概念:从河源到河口流经河谷的形成及发 展的整个历史过程。
• 冲积河流的河道形态是在一定外界条件 下由水流和泥沙运动塑造而成的。演变 的物理过程涉及到的变量很多,可以应 用的力学和数学定律及条件却不够,许 多问题不能进行精确的分析运算,常常 需要依赖于简化假定。
河床演变课件剖析
四 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与时间尺度
• 1、影响因素 • 来水量及其变化过程 • 来沙量、来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 • 河段的河谷比降; • 河段所在河谷的地貌条件。 • 河流动力学研究把河道形态演变过程与各种环
河床演变
从河岸与河床相对可动性角度看,当河岸不可冲刷时, 犬牙交错的边滩向下游移动,深槽和浅滩也向下游移动。
顺直型河段的演变是通过推移质运动使边滩、深槽、 浅滩作为一个整体下移的。
顺直型河段的演变还可 呈周期性的展宽和束窄。 流量的变化对浅滩的影响: 洪水期:浅滩淤积,深槽 冲刷。 枯水期:浅滩冲刷,深槽 淤积。 推移质和悬移质中的 床沙质增加了造床运动。
2、一定的河床形态与河床组成,必然有一定的与之相 适应的输沙率。 (1)水流夹带泥沙,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泥 沙交换来进行的。 (2)河床由泥沙组成,河床组成变化是通过泥沙输移 将水流中的泥沙与组成河床的泥沙相互交换来实 现,如果泥沙交换不平衡,就必然产生河床各种 类型的变形。
二、河床变形分类
(3)弯曲型河道:这类河段的河床蜿蜒曲折,河岸可动性大于河
床可动性,因此在两岸发展河湾弯行。
当沙波运动使河床出 现犬牙交错的边滩时,由 于河岸的可动性较大,河 床可动性小,河岸冲刷发 展较快,边滩下移较慢, 因此河床将继续弯曲,形 成河湾。
蜿蜒型河段的演变现象,按其缓急程度,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一般演变,经常发生的一种演变。 ② 突变,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演变。 无论哪种演变都与水流及泥沙运动紧密相关即横断面变 形主要表现为凹岸崩退和凸岸相应淤长。 横断面变形最本质的原因是横向输沙不平衡。 两岸冲淤面积接近相等,断面形态保持不变,断面接近 平衡状态。
1、从演变表现形式上分为:
纵向变形
横向变形
河道沿流程所 发生的变形。即河 床纵剖面的冲淤变 化,如河床的下切、 抬高等。
河床沿与水流 垂直的水平方向发 生的变形,如河湾 的发展、汊道的兴 衰等。
2、从河道演变的发展过程分为:
单向变形
河床演变基本原理 平原冲积河流一般特性、河床演变分类和影响因素 PPT
中水河槽分汊,一般为双汊,也有多汊的. 形态特征 各汊周期性地交替消长。 演变特征
23
8.1.3 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 2 不同河型的特点 散乱型或游荡型主要特点:
散乱型或游荡型
沙滩密布,汊道纵横; 变化迅速,出没无常。
形态特征 演变特征
24
8.1.3 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 3 成型堆积体分布
21
8.1.3 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 2 不同河型的特点
弯曲型或蜿蜒型主要特点:
弯曲型或蜿蜒型
形态特征 中水河槽具有弯曲外形,深槽紧靠凹岸,边滩依附凸岸; 演变特征 自由弯道: 凹岸冲蚀,凸岸淤长;
河身在无约束条件下向下游蜿蜒蛇行; 约束弯道: 平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2
8.1.3 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 2 不同河型的特点
图8-1
3
8.1 平原河流的一般特性 8.1.1 河床形态
①、平原河流的河谷 通常所说的河槽指中水河槽,中水河槽比较宽浅,枯水期 常用边滩、心滩出露,断面宽深比一般在100以上。
图8-1
4
8.1.1 河床形态 ②、 平面形态 有顺直、弯曲、分汊、散乱四种典型平面形态。
5
8.1.1 河床形态 ③、 横断面形态 顺直河段过渡段多为抛物线形,弯曲河段多为不对称三角 形,分汊河段中则为马鞍形(W形),游荡型河段则为多 汊形(宽浅不规则形)。
顺直型或边滩平移型
弯曲型或蜿蜒型
边滩呈犬牙交错分布在河道两岸
边滩依附凸岸
25
8.1.3 平原冲积河流的河型分类 3 成型堆积体分布
分汊型或交替消长型 散乱型或游荡型
江心洲、心滩稳定、成型
河床演变
3.1主要问题
理论
目前国内外对河床演变中的诸如河床自动调整机理、河相 关系、不同河型的成因等重要问题,并无完全一致的定论,许 多方面尚在争议之中 。 河型转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非线性特性。时间上;河 型转化过程中因水沙条件变化过程的统计涨落而可能出现的突 变现象 。空间上;局部河势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完全不同于整体 河段的河型转化趋势 对边界条件的限定和对河流系统的判定(开放系统还是封闭 系统)。 变量 径流过程、水力比降、含沙量、泥沙粒径等主要控制变量 引发的河型转化既可能是渐变、也可能是突变。
稳定性理论:由稳定性理论出发研究河形问 题的方法,一般都是先假定河床上有一个小 的周期性的可衰减、可增大也可稳定的扰动, 结合反映床面沙波形态的阻力公式及泥沙纵 向和横向输沙的连续方程求解得到扰动传播 的有关参数,最后根据初始扰动有关参数随 时间变化的稳定性分析或根据假定来给出相 应的河流平面形态。
1.5河型分类
国外:Leopold 和Wolman的顺直、弯曲、辨 状3 种。 Leopold 和Wolman的分类法偏重于平 面形态的描述, 没有明确区分不同类型河流 的演变特性 国内:顺直型,弯曲型,游荡型,分汊型
2.1河型转化机理及判别指标
关于河型的成因及转化有不同的出发点, 也有不同的成果,大致有如下几类:从河道 边界组成出发;从河道形态出发;从地壳运 动出发;从水动力学出发;从能量耗散出发; 从来水来沙条件出发。
河床演变
1.概念定义
河床演变是指河流在自然条件下,受两 岸的土质、植被影响,或受人工建筑物的影 响时所发生的变化,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 的结果,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 河床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水流结构。水流与 河床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们互依互存、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同类型河流的河床 演变规律各不相同。
第2章 河床演变
37
尹学良 首先针对几种河型成因观点,如比降与河型的关系,边界土质结构与河型 的关系,冲淤与河型的关系发表看法,认为这几种关系,确实是自然现象的反映,但不是因 果关系。这几种观点存在的问题就是把分类与成因混淆,把一般关系认作因果关系,把河性 当成河型成因了。冲积河流的比降、断面形态、平面形态、土质结构、冲淤演变特性等,都 是河流自己塑造而成,都是河流的属性,它们的总和就是河型。它们可作为河型分类依据, 但不能作为河型成因。 尹学良在总结批判各家观点之后,结合大量实测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提出了 “水沙条件 决定河型论”。认为,独立于河性之外而控制河型的,是来水来沙条件和外加的硬边界、侵 蚀基准面等。硬边界较少,侵蚀基准面较稳定的,河型只由来水来沙控制。大水淤滩刷槽, 小水淤槽,河型就在这对相互矛盾过程的相互交替、相互抵消、相互消长中形成、演化。前 者导向好河,后者导向坏河。两者的强弱对比,就是河型差异的总根据。 4.河槽形态决定河型 [31] 齐璞 从来水来沙条件塑造河槽, 河槽形态约束水流泥沙运动, 控制河床演变特性出发, 认为河槽形态对于河型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河槽形态不同是河流形成不同平面形态的控制条 件。河槽形态是由长期来水来沙条件所决定的,来水来沙条件不同,河道演变、输沙特性也 不同,就会形成不同河型。 (二)河型成因分析 归纳起来,河流之所以会形成不同河型,主要是受内因和外因共同制约的结果。内因就 是河道水流熵产生或能耗率有趋于最小值倾向, 它是形成不同河型的根本原因。 外因就是约 束水流的各种外界条件, 包括河流来水来沙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 它是形成不同河型的重要 [32,33] 条件 。 ~ 最小熵产生原理是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之一[34 36]。所谓最小熵产生原理是指: 在非平衡态线性区(近平衡态) ,当外界约束条件保持恒定时,一个开放系统内的不可逆过 程总是向熵产生减小的方向进行,当熵产生减小至最小值时,系统的状态不再随时间变化。 此时,系统处于与外界约束条件相适应的非平衡定态(简称定态) 。这个结论称为最小熵产 [35] 生原理 。该原理是比利时自由大学著名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 I.)教授 在 1945 年提出来的并得到严格证明,适用于热力学中的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处于非平衡定 态时,其外界约束条件(包括边界条件)不会随时间变化。系统一旦偏离定态,系统与外界交 换物质和能量的平衡条件被破坏, 其外界约束条件就不一定保持恒定。 如果系统的外界约束 条件保持恒定,一旦偏离定态,系统最后一定会恢复到原来的定态;如果系统的外界约束条 件发生变化,系统将离开原来定态,寻找与新的外界约束条件相适应的定态。徐国宾根据熵 产生与能耗率关系,经过理论推导,得出最小熵产生原理与最小能耗率原理二者等价结论, , 并基于最小熵产生原理证明在河流系统中最小能耗率原理成立[22 23]。 河流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同时又属于热力学系统, 其演变规律当然应遵循非平衡态 热力学基本理论。那么河流的自动调整就不仅趋向于相对平衡状态(非平衡定态),而且还 应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 在调整过程中, 系统的熵产生或能耗率趋向于与 当地约束条件相适应的最小值。作用在河流上的外界约束条件有 4 大类:①气象水文条件, 如降雨量、径流量、水温等;②河床边界组成物质特性条件,如易侵蚀性、稳定性、泥沙粒 径分布、糙率等;③地质、地貌条件,如河谷比降、宽度、河床基岩强度等;④人为约束条 件,如堤、坝等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 当河流外界约束条件(包括边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河流将离开原来相对平衡状态, 寻找与新的约束条件相适应的相对平衡状态。 河流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相对平 衡状态,所经历的中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熵产生或能耗率并不一定随时间单调减小,而有 可能增加。 但在新的相对平衡状态, 熵产生或能耗率一定为最小值。 这一点可由图 2-1 看出。
第二章河流与河道演变TheRiverandChannelChange
河流的形成过程与形态特征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
从长时段的历史演进说来,如果河道水流的输沙能 力与上游来沙量两者相等,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育的 河流,可称为均衡河流。严格说来,在自然界是不 存在的。
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 般是以地质年代计。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 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所缓慢形成的 。
老的冲积锥上切割出一个深槽,水和泥沙沿着深槽 下泄,在老冲积锥的下部才出槽漫流,形成一个新 的冲积锥,如图(b)。
湿润地区的河流,水流丰沛,水流挟带的固体物质 很多,出山口后所形成的冲积扇范围一般很大。如 黄河下游的冲积扇。
黄河下游冲积扇
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其
显著特点是,具有深厚的冲积层、宽广的河漫滩和 众多的成型堆积体。
蜿蜒型河段从整体看处在不断演变之中。从平面变
化看,随着凹岸冲刷和凸岸淤长进程的发生,其蜿 蜒程度不断加剧,河长增加,弯曲度愈来愈大。
分汊型河段是冲积平原河流中常见的河型之一。我
国许多江河都存在这种河型,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最 多。
分汊型河段分为顺直型、微弯型和鹅头型三类。
游荡型河段是一种有独特地貌特征的河型,在世界 各地广泛存在。游荡型河段的显著特点是,河床宽 浅散乱,主流摆动不定,河势变化急剧。因此,对 防洪、航运、工农业用水等各部门常常带来不利影 响。
平原河流的横断面 (a) 顺直段 (b) 分汊段 (c) 弯曲段 (d) 散乱段
河流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水流与河床, 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 床发生变化;河床反作用于水流,影响水流的特性 。循环往复,变化无穷,这就是河床演变。
河床演变
第六节河床演变一、河床演变的基本知识(一)河床形态变化的类型河床的几何形状,称为河床形态。
河床形态变化,称为河床演变,它是河床泥沙运动的结果,可有两种类型:1.纵向变形河床沿水流方向的高程变化,称为河床的纵向变形,它是河流纵向输沙不平衡造成的结果。
河源与上游的河床下切、下游河床的淤高,均属此类,其变化幅度随岩石性质而异,细沙河床的变化幅度可能很大。
它对于桥梁工程设计的影响不可忽视。
2.横向变形河湾发展、河槽扩宽、塌岸、分汊、改道等河床平面形态的变化,统称为横向变形。
河湾的发展与弯段水流离心力有关,它可使凹岸不断受到冲刷,凸岸不断出现淤积,产生横向比降,可导致河流截弯取直或河流改道。
(二)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河床演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有:1.流域的产沙条件流域的产沙量及泥沙组成等对河床演变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黄河及华北地区一些河流,河水含沙量很大,因此下游河道淤积十分严重。
2.流量变化流量越大,水流的挟沙量就越多。
流量变化越大,泥沙运动和河床的变形就越剧烈。
设河水的含沙量为ρ,流量为Q,输沙率为Q s,则有Q s=ρQ (8-17)3.河床土质土质坚实的河床变形缓慢,土质松软的河床易受冲刷。
4.水流比降河床比降大,流速大,冲刷力强,河床受冲刷厉害。
反之则易于淤积。
5.副流作用水流中由于纵、横比降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其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水流,如图8-12所示,称为副流。
它从属于主流而存在,是河床冲淤的直接原因。
229厚桥涵图8-121-冲刷坑;2-回水区;3-路堤;4-主流6.人类活动如兴修水利工程,建造堤坝、桥、涵等活动,都会对河床演变产生重大影响。
二、建桥后对河床演变的影响建造桥梁后导致的河床演变属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之一,它只是发生在桥位上、下游不远的范围内。
主要为:(一)平原弯曲型河段(属于次稳定河段)在这类河段上建桥,其孔径一般都大于或等于河槽宽度,建桥对河床的影响小。
但是,当桥位通过水深较大的河湾时,因河床自身的天然演变,有可能形成河湾逼近桥台、桥头引道或导流堤,危及桥台基础。
第二三章_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讨论---第二造床流量 第二造床流量稍大于多年平均流量 第二造床流量水位近似等于边滩高程 第二造床流量一般用于航道整治工程
(3)造床流量的计算方法---平滩水位法
造床流量水位与河漫滩齐平,水位平滩时,造床流 量才最大; 水位升高漫滩,水流分散,造床作用降低;水位低 于河漫滩时,流速较小,造床流量也不强; 选取若干代表性断面 ,取其平均。 注意: 此法概念清楚,简便易行,实际工作中应用较 广泛。
(1)河床的稳定性 (2)特征流量的大小
第一节
河床的稳定性
(1)定义 假如河段在一个长时期内输沙平衡, 并且 河床变形不大, 河床可以认为是稳定的 (2)河床稳定性与泥沙输移平衡 不平衡=不稳定 平衡≠ 稳定 平衡但是不稳定
假如河段在一个长时期内输沙平衡,但是成型 的泥沙淤积以及泥沙输移会逐渐削弱河道的相 对变化,此时,河道却是不稳定的。
(4)造床流量的保证率
造床流量(平滩流量)的保证率或累计率是一个令 人关注的问题。 目前,要用某种特定保证率或重现期确定平滩流量 是困难的。 钱宁根据美国河流的资料建议,作为粗略的近似,暂 时可取重现期为1.5年的洪水流量作为平滩流量。 注意:根据整个流量过程或历年最大洪峰流量绘制累 计频率曲线,其保证率和重现期的涵义是很不相同 的,数值上的差异很大,必须经过换算,才能相互 比较。
Q 0.5 b1 0.2 J B
Φb 消除ξ影响得到Φb1
b2
b B
Φb2 采用枯水河宽b与中水河槽平滩河宽B的比值
Φb2 越大,枯水期处露河滩越小,河槽越窄,河
床越稳定。
河 名 长 江 河段及河型 荆江,蜿蜒段 高村以上,游荡段 黄 河 高村至陶城埠,过渡段 0.48~0.75 0.17~0.21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河流无时不刻都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之中。
在河道上修建各类工程之后,受到建筑物的干扰,河床变化将人为加剧。
由于山区河流的发展演变过程十分缓慢,因此,通常所说的河流演变,一般系指近代冲积性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河流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
水流与河床,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河床反作用于水流,影响水流的特性。
由因生果,倒果为因,循环往复,变化无穷,这就是河床演变。
水流与河床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一泥沙运动。
泥沙有时因水流运动强度减弱而为河床的组成部分,有时又因水流运动强度的增强而成为水流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河床的淤积抬高或冲刷降低,是通过泥沙运动来达到和体现的。
因此,研究河床演变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关于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
一、河床演变分类天然河流中,河床演变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
根据河床演变的某些特征,可将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现象分为以下几类:(1)按河床演变的时间特征,可分为长期变形和短期变形。
如由河底沙波运动引起的河床变形历时不过数小时以至数天;蛇曲状的弯曲河流,经裁直之后再度向弯曲发展,历时可能长达数十年、百年之久。
(2)按河床演变的空间特征,可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
整体变形一般系指大范围的变形,如黄河下游的河床抬升遍及几百km的河床;而局部变形则一般指发生在范围不大的区域内的变形,如浅滩河段的汛期淤积,丁坝坝头的局部冲刷等。
(3)按河床演变形式特征,可分为纵向变形、横向变形与平面变形。
纵向变形是河床沿纵深方向发生的变形,如坝上游的沿程淤积和坝下游的沿程冲刷;横向变形是河床在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发生的变形,如弯道的凹岸冲刷与凸岸淤积;平面变形是指从空中俯瞰河道发生的平面变化,如蜿蜓型河段的河弯在平面上的缓慢向下游蠕动。
(4)按河床演变的方向性特征,可分为单向变形和复归性变形。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河床演变这档子事儿。
就说我老家村边的那条小河吧,我小时候经常在那玩儿。
那河水呀,可清亮了,河床上的石头啊、沙子啊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经常在那捡好看的石头,有时候还能抓到小鱼小虾呢。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我发现这河床可有意思了。
河水不断地流淌,就像个勤劳的小工人,一点点地改变着河床的模样。
有时候下大雨了,河水一下子变得湍急起来,就呼呼地带着泥沙往前冲,一些小石头就被带走了,河床好像就瘦了一圈。
到了干旱的时候呢,河水少了,有些地方就露出了新的地面,这河床感觉又变宽了似的。
而且啊,河里的那些大石头,一开始都在这儿一块儿,那儿一块儿的。
可时间长了,经过河水的不断冲刷,它们有的就挪了地方,有的还被冲得更光滑了。
就像人会慢慢变化一样,河床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呢。
这就是河床演变呀,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慢慢地、悄悄地就不一样了。
就像我们自己,随着时间也在不断成长和变化呢。
所以呀,要多留意身边这些细微的变化,那可都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哟!哎呀,我可得再去看看那条小河现在变成啥样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3 m S* = k ( ) ghω
河 相 关 系 与 流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B 1Q 1
H 2Q 2
U 3Q 3
Q = BhU
取代约束方程中的变量
1 2 3 12 U= h J n
J 4Q 4
Q = BhU
U3 m S* = k ( ) ghω
4 个未知变量
谢鉴衡提出另一种表达方式
河名 长江 黄河
河段及河型 荆江,蜿蜒段 高村以上,游荡段 高村至陶城埠,过渡段
0.235~0.515 0.032~0.095 0.082~0.127
第二节
造床流量(Dominant discharge)
(1)定义 造床流量是其造床作用与多年流量过程的 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某一种流量。 注意:
(1)河床的稳定性 (2)特征流量的大小
第一节
河床的稳定性
(1)定义 假如河段在一个长时期内输沙平衡, 并且 河床变形不大, 河床可以认为是稳定的 (2)河床稳定性与泥沙输移平衡 不平衡=不稳定 平衡≠ 稳定 平衡但是不稳定
假如河段在一个长时期内输沙平衡,但是成型 的泥沙淤积以及泥沙输移会逐渐削弱河道的相 对变化,此时,河道却是不稳定的。
)
当造床流量Q、相应含沙量S及床沙粒径d为定值,既不 因时而变,也不沿程变化,则纵剖面为一稳定的比降 沿程不变的直线,可以称之为绝对平衡纵剖面。 在现实中只存在一种准平衡纵剖面,通常其流 量沿程增大,含沙量及床沙粒径则沿程减小,因而纵 剖面的比降是沿程减小的。
(3)持续堆积纵剖面
①定义:与平衡纵剖面不同,持续堆积纵剖面是一种 处于持续堆积状态,但形态仍基本不变的纵剖面。 ②形成条件 上游来水量小,来沙量大,进入平原地区后发生严重 堆积。 河口地区水深浅,潮流弱,使得入海泥沙沉积在河口 附近,使河口三角洲不断向外延伸。 eg.黄河下游 纵剖面发展模式:由超饱和挟沙引起的自上而 下的沿程淤积与由河口延伸引起的自由而上的溯源淤 积结合起来,形成多年情况下纵剖面平行抬升的格局
U 2 Qf B Kn 0.15 Qm aU cb h
最小能耗假说
最早由赫姆霍尔茨提出,代表人物:维利坎诺夫、杨志 达、张海燕等 QJ min
UJ min
QJ
B min
③断面河相关系法
B 1Q 1
H 2Q 2
b1
b2
0.87~1.56
0.67~0.77
O.18~0.45 0.09~0.17
3、综合稳定系数 河床稳定和河岸稳定同样重要; 综合考虑构成综合稳定系数; 钱宁提出的游荡指标:
hJ 表征河床的可动性 d 35
B
Bmax为历年最高水位下的水面宽度 Qmax, Qmin为汛期最大及最小日平均流量 ΔQ为一次洪峰中流量涨幅 Q、B、h为平滩流量及与之相应的河宽 和水深(channel-forming discharge) T为洪峰历时
f 3 J 0.00056 1 Q6
5
1
给出 R, χ和 J的表达式 泥沙粒径 d50 ,流量Q d50 单位mm,其他采用英尺, s.
f = 1.59 d 50
早期的经验性河相关系 格鲁什科夫经验性河相关系(1924):
B H
河宽B及平均水深h是相应于平滩流量而言 ζ通称河相系数,山区河段为1.4, 细沙河段为 5.5 阿尔图宁
两种水动力几何关系
相应于某一特征流量的沿程个断面的河相关系— —沿程河相关系 同一断面相应于不同流量的河相关系——断面河 相关系 一般情况下是指沿程河相关系,利用沿程河相关 系确定断面的总体轮廓之后,再用断面河相关系 确定变化细节。
(2)早期的河相关系
早期的河相关系基本都是经验性质的
肯尼迪(R.G.Kennedy)经验性河相关系(1895):
B and Bs are the actual and characteristic width respectively ξis the coefficient of stable width: 稳定的中游河段, ξ=1.0-1.1 较稳定的下游河段, ξ=1.1-1.3 较不稳定的下游河段, ξ=1.3-1.7 Φb越大, 河岸越稳定 φb越小, 河岸越不稳定
希尔兹数的倒数 对于天然泥沙,
s d
hJ
s
是常数,因此: h 1
d hj
d --- 床沙粒径 h ---相对于造床流量的水深 j ---相对于造床流量的比降
结论: 纵向稳定系数愈大,泥沙运动强度愈弱, 河床变形的可能性愈小。
纵向稳定系数被洛赫庆进一步延伸 :
讨论 : 1.床沙组成0.25mm,水深15m,比降1.0/10000 ,纵 向稳定系数? 2. d 、j 在洛赫庆系数中的关系
河名 长江 黄河 高村至陶城扑埠,过渡段 河段及河型 荆江,蜿蜒段 高村以上,游荡段
h1
h2
φh 2
d = j
0.27~0.37 0.18~0.21 0.17
2.9~4.1 0.31~0.34 0.42~0.54
U 3Q 3
J 4Q 4
注意:
对河相系数ζ随流量变化的分析表明,对于游荡性 河流,关系十分散乱,ζ具有随流量增大而增大 的趋势。对于顺直、弯曲及分汊(限于一汊)河 流, ζ具有随流量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第四节
河流纵剖面
(1)基本概念及分类
河流纵剖面是断面水力几何形态,也属于河相因素。
(4)造床流量的保证率
造床流量(平滩流量)的保证率或累计率是一个令 人关注的问题。 目前,要用某种特定保证率或重现期确定平滩流量 是困难的。 钱宁根据美国河流的资料建议,作为粗略的近似,暂 时可取重现期为1.5年的洪水流量作为平滩流量。 注意:根据整个流量过程或历年最大洪峰流量绘制累 计频率曲线,其保证率和重现期的涵义是很不相同 的,数值上的差异很大,必须经过换算,才能相互 比较。
Q B A1 ( 2 ) x1 d d gdJ Q h A2 ( 2 ) x2 d d gdJ
②联解公式法
河 相 关 系 与 流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B 1Q 1
H 2Q 2
U 3Q 3
Q = BhU
取代约束方程中的变量
1 2 3 12 U= h J n
J 4Q 4
对英格兰的河流,第一造床流的发生频率是0.6% 上荆江的漫滩流量为 36400~39500m3/s, 发生的时间间隔 1.02~1.50years. 下荆江的漫滩流量26000m3/s (1955) 高村上游的游荡型河流,漫滩流量9000~10770m3/s, frequency: 0.3~0.4% 高村下游河段,漫滩流量5100~6950m3/s, frequency: 1.7~3.5%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
河床演变及整治
RIVER BED DEFORMATION AND REGULATION
主讲人:张晓雷
第三章 河流的水力几何形态
水力几何形态:能够自由发展的冲 积平原河流的河床,在挟沙水流长期作 用下,有可能形成与所在河段具体条件 相适应的某种均衡形态。 水力几何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平原河流的QmJP通常有两个峰值 较大的为第一造床流量 相对小一点的称谓第二造床流量 讨论---第一造床流量 第一造床流量 ---漫滩流量,约相当于多年平均最 大洪水流量。 不同河流和不同河段, 第一造床流量或者漫滩流量 的发生频率是不同的。
对俄罗斯的平原河流, 第一造床流的保证率在 1%~6%, 每年漫滩天数3.65 ~21.9d,重现期100~16.7 days
针对冲积河流,河床稳定性需要引进特征参数。 1、纵向稳定系数
1 f ( s ) d 3 泥沙抗拒运动的摩阻力 6 h1 2 水流拖曳力 2 ud c1 d 4 2g
u d c hJ
s d h1 c2 hj
拖曳力:水流作用于泥沙颗粒
泥沙抵抗运动的摩阻力
B max 表征河岸的控制程度 B 表征滩槽高差 h Qmax Qmin 表征流量变幅
Qmax Qmin
Q 表征洪峰陡度 0.5TQ
L 为一次洪峰过
程中深泓线摆 动的累积距离, 以m计; 荡强度
L BT 表示相对游
当Θ>5时属于游荡性河流 当Θ<2时,属于非游荡性河流 当2<Θ<5时,属于过渡性河流
Bm h
早期的经验性河相关系
不同河型ζ值变化表
河名 长江 汉江 黄河 黄河 河段河型 荆江,蜿蜒型河段 马口以下,蜿蜒型河段 高村以上,游荡型河段 高村至陶城埠,过渡河段 ζ 2.23~4.45 2.00 19.00~32.00 8.60~12.40
(3)近代的河相关系
①量纲分析 法(Velikanov)
河 流 纵 剖 面
河床纵剖面
在冲积河流上呈起伏不平的 正弦曲线 在冲积河流上起伏不明显
水流纵剖面
研究河流纵剖面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eg.泥沙淤积造成洪水水流纵剖面抬高对平原河流防 洪的影响; 水库淤积造成的回水末端洪水位太高。
(2)准平衡纵剖面
1 S d J ( A Q1 5
11 15 13 15
造床流量 ≠ 洪峰流量 洪峰流量具有很强的造床作用 洪峰流量持续的时间很短 造床流量 > 枯期流量 枯期流量造床作用不强 枯期流量持续的时间比较强
(2)造床流量的计算方法---马卡维也夫法
断面流量过程分成不同流量级; 确定各级流量出现的频率P; 绘制流量~比降关系曲线,以确定各量级比降; 计算QmJP (m=2.0) 绘制QmJP~Q关系曲线 查出QmJP最大值,相应的流量Q即为造床流量 第一造床流量 第二造床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