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自我介绍
艺海漂萍录_马三立自传

艺海漂萍录作者马三立[摘自:/group/topic/1035688/]2006-02-19 17:55:18 来自: 路可可一、四代艺人我马三立,一九一四年农历八月初六出生在北京。
祖辈世居甘肃省永昌县,是回族。
曾祖父在运河粮船上当船夫。
一八六零年,也就是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当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闹得很凶,所以民间又有“长毛赶咸丰”之说。
兵荒马乱,运河上的粮船烧的烧,沉的沉,我的曾祖父赖以干活谋生的路也就断了。
我的祖父马诚方没有可继承的家业,漂泊江湖,*着一部《水浒》,托庇三十六位梁山好汉的福气,说评书居然糊住了口,而且娶妻生子,进了北京城,安了家,落了户。
在拾样杂耍中,评书是很古老的一门技艺,唐、宋时代就有了评话,据《武休旧事》所记,南宋临安有名的“说话”艺人就有九十六名之多。
明代《桃花扇》传奇里的柳敬亭,也是评书艺人。
我的祖父说书是在清同、光朝代,据说,评书艺人也就是从这个朝代开始有了门户师传的家谱,排字起名,辈辈相传。
我的祖父排“诚”字,起名马诚方;“诚”字以下还有“杰”、“伯”、“坪”、“岚”、“豫”,经数辈才传到“存”字辈。
现在天津知名的评书老艺人姜存瑞,就是“存”字辈的。
因此,“诚”字这个辈份是很高的了。
我们马家的子孙作艺,就是从祖父马诚方说评书而开始的。
可惜我生也晚,对祖父说书的情况,没有得到任何印象,只知道他善说《水浒》,把宋江、晁盖等梁山好汉都说“活”了,可能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拾样杂耍艺门中享有一定声望,并且广交游,结识了一些艺友。
我的父亲没有继承祖父说书的衣钵,而拜在春长隆、恩绪的名下,学了相声。
春长隆和恩绪在相声门中,辈份可能也不低。
相声起于哪朝哪代?有人考证,春秋战国时代的宫廷小丑俳优,就是相声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说,汉朝善于讲笑话的东方朔是相声界的祖师;还有人说,相声是清咸丰年间,落魄北京的文人朱少文(绰号“穷不怕”)创始的。
朱少文在模仿人声及鸡鸣犬吠的口技的基础上掺入故事,发展成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三人相声,使之成为一个曲种。
人民艺术家——马三立

返 回 市 曲艺 团 , 1 9年 间 马 三 立 只 说 了 3年 相 声 .相 对应 的是
马三立 杀 了个 回马枪 .重 回天津 卫 ,在 同行 和观 众心 目中确 立 了 自己的地 位 。 白此 之 后近 十 年 问 ,马 三 立一 帆 风顺 ,心 情舒 畅 新 制 度 新 生活 .一 切都 是新 的 。这全 新的 一 切给 他带 来 了新 的 身份 、新
他 的档 案里 ,没有 任何 “ 派 ”认定 材 料 完全 是 因为指 标 由起 右
早年经历 (9 4~ 14 ) 11 9 9
马三 立 曾就 读 于 天津 汇 文 中学 ,初 中毕 业后 ,因 家境 不 好 . 辍 学说 相 声 。 出身 于 曲艺 世 家 .祖 父马 诚 方是 著 名 的评 书艺 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地 位。他 已 经 ” 翻身 了 ,由 “ 臭作 艺 的 变成一 名职 业 文艺
工 作者 ,他 参 加赴 朝慰 问 团文艺 队并任 副 队长 ,他 当上 了市 曲艺 团副 团长 .他被定 为市 政协 委 员 , 满腔 热情地 改 编表演 新相 声 . 他
他 要 求 团里 的 同志 们 热 爱党 热 爱新 中国 .他 说 .“ 和 政府 让 我 党 们 有 了单 位 .有 了 正 式工 作 .享 受 干部 待 遇 .每 月 都有 工 资领 , 还发 给我 们 工作证 。
是 相 声前 辈 艺 人 思 绪 的 宠徒 和 门婿 ; 亲 恩 萃 卿 曾学 唱 京 韵 大 母
鼓 : 马桂元 师承 相 声八德 之一 李德 以擅演 “ 眼 ”段子 著称 。 兄 文 家庭环 境使 他从 小就 耳濡 目染 .对相 声 艺术十 分 熟悉 。 在 父兄 的熏 陶 下 .打 下 说 ” 学 ” ” ” 唱 ”的深 厚功 、“ 逗 、”
马三立

马三立“我,马三立。
”他说,“身高五尺四寸,体重从小到老,始终没能超过一百斤,看来今后希望也很渺茫。
甲寅年出生在北京,回族。
祖辈世居甘肃省永昌,究竟是永昌府呀,还是永昌县,我一直没搞清楚。
你看,连我父亲、二叔、爷爷老人家们都不清楚,我打哪儿清楚去?所以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糊涂人。
”马三立说起自己来也就跟说相声似的。
大耳凹腮,睁不开的一双小眼,细瘦的身条在灰布大褂里晃来晃去,哑嗓子说起话来从容又机警,傻乎乎的表情中夹带着锐利。
对他来说,最普通的事情也可以挖出笑料,最平常的语言也能刺激人的笑神经。
生活磨砺的“冷面滑稽”当年在会上的一番即兴发言就曾使得相声界奇才梁左和姜昆咀嚼好一阵儿才品出味来,我们不妨也品一回:“我就说一条,咱们到了海边可不准背着领导下海游泳,回头有个大事小情的可没人捞你去。
咱们得让领导放心,让领导高兴,领导不高兴就是我们犯错误。
”马先生的此番“笑谈”,有着对中国社会某些不良现象的辛辣鞭挞,也是他自己坎坷人生路途的总结,1959年马三立就是因为领导不高兴他说的《买猴子》相声段子,而被打成右派,直到1979年才被平反。
您说,受迫害长达20载的老艺术家的“傻乎乎”言谈中,怎能缺少机敏与睿智吗?平反以后,年届古稀的马三立和王凤山搭档,将《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等众多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
王凤山逝后,他就只说单口的小段节目了,这一来倒另辟蹊径,开拓了又一艺术天地,随着《家传秘方》《八十一层楼》《讲卫生》《练气功》《卖鱼》《内部电影》《老头醉酒》等小段的广为流传,他的保留节目增添了新的内容。
他以老者的神态、语气讲笑话,乍听起来絮叨细碎,茫无头绪,可就在你不知不觉间流水无痕地转入正题了,他仍旧不慌不忙循循善诱峰回路转,直至“包袱”设就,从容“抖”开,让你先怔一下才幡然醒悟忘情失笑,而且越笑越有味道,有时还会依稀咀嚼出一丝哲理来,这就是大师的功力和境界了。
接受采访或出席活动,往往有人要求拍照,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人家刚把照相机举起来,他随意问道:“胶卷是正品吗?”没等对方反应过来,接着要求:“现在骗人的事太多,不行,先打开看看!”拍照者急了:“一打开胶卷不就……”话到半截,他和在场的人就都乐了,原来是个“包袱”。
相声名家马三立

相声名家马三立马三立生于1914年,与侯宝林是同时代人,也是最负盛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他祖籍甘肃省永昌县,本人生于北京,回族。
他出身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评书艺人,外祖父恩培是相声艺人,父亲马德禄和哥哥马桂元基本上闻名的相声艺人,母亲恩萃卿年轻时也曾演唱过京韵大鼓。
马三立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在天津长大并上学。
15岁时,他拜周德山为师正式习演相声,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侯一尘和张庆森搭档,表演对口相声,擅演“文哏”和“贯口”一类的节目,其中的《文章会》《西江月》《窝头论》和《绕口令》均脍炙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天津市曲艺团。
在表演对口相声的同时,还表演单口相声。
所演《吃元宵》《卖挂票》《黄鹤楼》等对口相声节目最为拿手,特别是他说演的闻名相声作家何迟的名作《买猴儿》,因为塑造了一个工作上马马虎虎、生活上大大咧咧、作风上嘻嘻哈哈的典型人物“马大哈”,而使该作成为传世的相声艺术精品。
节目中表现的那个上级让他采购十箱猴牌肥皂,他马虎记错了,反买回十只猴子的主人公“马大哈”,由此成了汉语中办事不认真者的代名词,妨碍特别深远。
马三立表演的单口相声,更是魅力独具,不仅当时听着可乐,过后回想依旧让人能笑出声来,特别耐琢磨。
比如《逗你玩》中表现了一位母亲让孩子在门口看护自家洗晾的衣物不要让外人拿走,孰料小偷技高一筹,告诉小孩他名叫“逗你玩”。
因此当孩子告急有人偷东西时,母亲问是谁,孩子答“逗你玩”。
事件本身听着可乐,但其中反映出的孩童的纯真被利用的可悲事实令人警醒。
又如《家传秘方》中的一个人,上当买回一包治搔痒的假药,一层层打开包装后,却见包裹纸里写着令人啼笑皆非的两个字:“挠挠”。
马三立的单口相声确实是如此:以小寓大,举重假设轻,平凡中蕴含着隽永,浅白处透露出深意。
凡此都使得马三立的相声艺术充满着平民的情怀。
他的相声说演,不管对口节目依旧单口节目,表演起来基本上细声慢气,不躁不闹;语言通俗,语气平易;虽属冷面滑稽,却满怀着古道热肠。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遗嘱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遗嘱
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遗嘱和遗笔
遗嘱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我按照党的要求,用相声,用笑声,为人民服务。
各级领导,天津的父老乡亲,给予了我很多荣誉和关爱。
我也曾被评选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我心里的感谢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人总是要死的。
我有一个最后的请求,就是在我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
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
我衷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2003年1月10日
遗笔
弟兄十二我行七
推倒四六二十一
祖传秘方太找乐
东北买猴乐不疲
包罗万象西江月
入木三分开会迷
老叟从艺八十载
江湖笑面写传奇
“弟兄十二我行七,推倒四六二十一”马三立相声里的解释王凤山:你给你自己写副对子怎么样?
马三立:……我这上联是:弟兄十二我行七。
王凤山:下联?
马三立:推倒四六二十一。
王凤山: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马三立:……弟兄十二我行七:十二生肖,我是马,我排第七个。
王凤山:那什么叫“推倒四六二十一”呢?
马三立:四六不是二十四么?推倒二十一个,还剩仨立着——“三立”。
王凤山:嘿!。
马三立

马三立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 具特色的“马派相声”。他是“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 。(《渤海早报》评)
《我和爸爸马三立》部分配图(8张) 马三立从来都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认为观众看自己的表演是 对自己的抬爱,不管什么样的观众跟他打招呼,他都热情地回应。对年轻的相声演员,他没有不喜欢的,一见面 就鼓励、鞭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相声演员常宝华评)
1930年,拜周德山为师,开始撂地演出相声。1940年,与耿宝林搭档在宝和轩茶社演出,同年加入的“联 义社”。1948年,在北京凤凰厅茶社明场演出,同时在华声电台说相声兼报广告。1950年初,应邀返回天津, 先后在新声戏院、燕乐戏院、红风曲艺社演出。1952年,参加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入朝鲜为志愿军演出。1954年, 加工、演出何迟创作的相声《买猴儿》,塑造了“马大哈”这一艺术形象。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 年,被下放至天津东郊劳动改造。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被打为“牛鬼蛇神”。1979年初,有关部门正 式宣布对马三立错划“右派”予以平反,同年他凭借相声《买猴儿》在天津市国庆献礼演出优秀节目评奖中获 “献礼展览演出荣誉奖” 。1981年,排演相声《似曾相识的人》。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表演 相声《大乐特乐》。1992年,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 。2001年12月8日,举办从艺八十周年的告别演出 。 2003年2月11日,因病去世,享年89岁。
在舞台表演上,马三立的“口风”追求现场运用,不以怪相、怪气、怪声找噱头,而是用语言和形体动作把 观众引入特定环境,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他的相貌清瘦,表演朴素,说表的语言比......
中国传统相声-马三立

相声艺术流派——马(三立)派作者:汪景寿、藤田香发表时间:2003-6-10 8:15:00 来源:中华相声点击:6425 次马三立,回族,1914年生,祖籍甘肃省永昌县。
少年时代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是旧时代相声艺人中少有的识文断字的,为后来发展“文哏”相声打下了基础。
他出身于曲艺世家。
祖父马诚方是评书艺人,外祖父恩培(恩绪)是相声艺人。
父亲马德禄、哥哥马桂元都是著名的相声艺人,母亲恩萃卿曾演唱过京韵大鼓。
马三立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十五岁拜“相声八德”的周德山为师,技艺大见精进,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侯一尘、张庆森搭档,享名于京津及东北等地。
五十年代参加天津市曲艺团,曾任副团长。
马三立表演照马三立酷爱相声事业,技艺精益求精,即使在遭受坎坷之时和臻于炉火纯青之后,也不肯稍有松懈。
陈笑暇《马老永葆赤子心》一文介绍说:“马三立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他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
回团后,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每晚都考虑着曲艺工作,想到很晚才入眠。
睡醒一觉后就躺在床上假寐,默想着今天应该做什么。
嘴里叨叨念念地背词儿,怕吵醒老伴,还是把老伴吵醒了。
”作为相声艺术的重要流派,马(三立)派相声具有哪些艺术风格特色呢?自指性强,富于变化。
马三立的“垫话”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大都是自指性的聊天儿,显得自然、亲切。
然而,如果每段相声都是一个模式,就显得单调乏味,于是在自指性的聊天儿基础上不断有所变化。
如《吃元宵》的“垫话”里有这么一段:甲你念过多少书?什么学校毕业?乙我什么学校也没毕业,小时候念过三、二年书。
甲念三、二年书就说相声?那怎么能行啊?这简直是胡闹。
乙这么说,你的文化水平很高?甲你看哪?乙看不出来。
甲听。
乙也听不出来。
甲你听听言谈文雅,举止大方,未语先笑,代客煎药……乙啊?还代客煎药?开药铺哇?甲不,这句没有用,是个配句。
关于逗哏的学问究竞有多大,如果正经八百地讨论下去,虽然还保持着自指性,却失去了相声味。
这里一个“外插花”的“包袱”把讨论引回到相声中来,表面看来,似乎是横生枝节,实际上使自指性的“垫话”更顺畅地发展下去,这才是相声呢?不唯“垫话”如此,在“正活”里自指性的叙述常常有实质性的微妙变化。
名人的自我评价

名人的自我评价【篇一:名人的自我评价】名人自我介绍马三立我叫马三立。
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了起来。
(但愿不要再被打倒。
)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
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
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
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什么,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用。
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
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有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齐了郑渊杰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低级军官家庭。
其父原籍山西浮山。
其母原籍浙江绍兴。
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
读过小学四年级,曾经被学校开除。
服过5年兵役。
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
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大货)。
无党派。
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
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月刊是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
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长达20年的纯文学大发行量月刊在文学和出版史上不常见。
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
其书刊印数逾亿册。
2005年,第二本由他担任惟一撰稿人的名为《皮皮鲁》的月刊问世。
不轻视名利。
性格自闭。
心胸不开阔。
易怒。
爱听鼓励话。
闻过不喜。
宠辱都惊。
喜走独木桥。
患有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像对待父母和领导那样对待孩子。
老舍孔庆东孔庆东姓孔,行庆,名东。
笔名孔醉,醉婴,周三,从剑,孤岛独一郎等,外号不详。
男性胎生单胞哺乳动物,但主要吃牛乳及米汤长大。
直立行走,不习惯下跪及叩首等高雅文明仪式。
纯汉族血统,血型b,曾奋勇献血一塑料袋,并未因此染上“爱”滋病及败血症等贵恙。
祖籍鲁国沂蒙山区,系孔丘孔仲尼先生第73代非嫡系传人。
故既革命,又保守。
1964年9月22日雄鸡一唱天下白之时,寤生于哈尔滨。
四年级下册作文书马三立的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书马三立的作文第一篇:马三立,相声表演艺术家,生于1914年,卒于2003年,祖籍甘肃永昌,回族。
他自幼受亲友影响,酷爱相声。
12岁随父马德禄学艺,后拜周德山为师专攻相声。
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兄弟剧团,兼演笑剧,后一直在北平、天津等地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参加天津市曲艺团。
他广闻博采,勇于创新,表演认真,长于刻画人物心理,善于铺垫情节,于平淡中见新奇,朴素中见巧妙,雅而不谑,谐而不俗,幽默、冷隽、自然、谐趣,对中国相声艺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第二篇:我们学校有美丽的教学楼;有一个不大的操场但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还有一座马三立爷爷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像一个真的马三立爷爷一样坐在椅子上。
我在那里只生活了一个学期,不过我已经结识了许多好朋友,我喜欢这所百年老校。
学校里最让我喜欢的就是马三立爷爷的塑像。
它在学校一进门口的右边。
马三立爷爷出生于1914年,死于2003年。
他是一位人民艺术家。
从塑像上可以清晰的看出马三立爷爷非常的瘦,他长着一张瓜子脸,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微笑的嘴,还有一对引人注目的大耳朵。
身穿一件传统旗袍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一只手扶着椅子,另一只手放在腿上。
远远看去真的好有学问呀。
第三篇:马三立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不好,辍学说相声。
出身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绪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相声八德之一李德钖,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家庭环境使马三立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
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
马三立第三次来到北京,在华声电台和茶社戏园演出,以马三立风格独特的马家相声在曲艺迷中引起“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轰动。
马三立平素沉默寡言,极少外露感情,但是就在成为右派之后,马三立竟然几次当众落泪,而每一次都是因为相声。
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生动活泼的自我画像示例

开心吧 2006 年语文高考作文绝句点评
看法不同
1. 我的爸爸就像亲人一样爱我
有一日 教师正在课堂上讲课 看
评 敢情你是你爸爸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吧
到两个学生趴在书上睡觉 而其中一个
2. 周总理的愿景是国家的富强独立 在他心里只 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一个是差生 教师
有四个大字 为人民服务
把那个差 生拉起来 呵斥道 你 这个不
平 3岁失怙 可谓无父 志学之年 帝王不存 可谓 的不如 会看 的 没 有三中 全会 我肯 定还在 北闸口
Hale Waihona Puke 出口成章 农村劳动其实 种田并非坏事 只是我肩不能担 手不能 提 生产队长说 马三立 拉车不行 割麦也不行 挖 沟更不行 要不 你到场上去 帮帮妇女们干点儿什 么 轰轰鸡什么的 惨啦 连个妇女也不如
我很瘦 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 从大到老 体重 没有超过 100 斤
现在 我脚往后踢 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 还 能做几个 下蹲 向前弯腰 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 头发黑白各一半 牙好 还能吃黄瓜 生胡萝卜 别 的老头儿 老太太很羡慕我
舍的 自 我介 绍
我 们终 于赶上 了好年 头 托 共产 党的福 托三
舒舍予 字老舍 现年 40 岁 面黄无须 生于北 中全会 的福 我不 说了 事情在 那儿 明摆着 会说
评 也许你的语文老师能容忍你 但你的数学老 思上进的 一看书就睡觉 你看人家 连 笑
师不会原谅你
睡觉也在看书
笑
3. 没有背景 就奔前景
评 乍一看不知道在说什么 仔细一想似乎有点
辑
儿针砭时弊的意思 但再想又不知道他确切要说什 么 难道只是为了押韵
枪口 之下
4. 进入高三 我就过上了 起的比鸡早 睡得比 狗晚 吃的比猪差 干得比牛多 的日子 虽然我吃
破冰自我介绍范文

破冰自我介绍范文“自我介绍”(也称为“自画像”),是我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事,如何介绍自己呢?姓名、性别、籍贯、出身年月、爱好、优缺点……如果都这样一成不变,一点新意也没有,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破冰游戏自我介绍简介“自画像”的品位与魅力“个性化”,让我们先品味一下著名演员马三立的“自我介绍”——我叫马三立。
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起来(但愿不要再被打倒)。
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
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现在,我脚往后踢,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还能做几个“下蹲”。
向前弯腰,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
头发黑白各一半。
牙好,还能吃黄瓜、生胡萝卜,别的老头儿、老太太很羡慕我。
我们终于赶上了好年头。
托共产党的福,托 ___的福。
我不说了,事情在那儿明摆着,会说的不如会看的。
没有 ___,我肯定还在北闸口农村劳动。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
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
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什么,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点用。
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
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齐了。
破冰游戏自我介绍之自我画像书面上面写:自我介绍,自备一张A3纸自画图象进行自我介绍(要体现自己姓名出生地特点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和愿望)。
第一:要画自己的样子。
第二:他要体现自己姓名出生地特点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和愿望这些是直接这样写:姓名:XXX 出生地:XX 性格:XX 个人爱好:XXXXX 愿望:XXXXX破冰游戏自我介绍之串名字串名字游戏规则: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单位、姓名,第二名学员轮流介绍,但是要说:我是***后面的***,第三名学员说:我是***后面的***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单位复述一遍。
自我介绍案例1

自我介绍案例:
相声大师马三立有段著名的自我介绍:“我叫马三立。
就是马呀,
剩下三条腿还立着呢——马三立!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起来了。
”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凌峰在一次晚会上这样介绍自己:“在下凌峰。
我是以长的难看出名的。
多年来,我在大江南北走了一趟,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所到之处,观众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尤其
男观众对我印象特别好。
因为他们认为本人长相很中国——中国五
千年的困难和沧桑都写在我脸上。
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长相感
觉就不太良好,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们认为,我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球黑~~~”
知识链接:从自己名字中寻找特点、亮点、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地
予以介绍,想必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专业知识点:初次见面时自我介绍应该如果引起别人注意和记忆清晰。
思考:请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姓名、性格特征、特点展开一段自我
介绍。
(5分钟)。
马三立(相声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人物简介

04
马三立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马三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马三立被誉为“相声泰斗”,是相声界的传奇人物
• 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内和观众的广泛认可 • 为中国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马三立的相声艺术影响了后世众多相声演员
• 他的弟子和传人如马志明、王佩元等,都是相声界的佼佼者 • 马三立的相声风格和技巧被后人传承和发扬
成熟时期:马三立的作 品题材广泛,艺术造诣 深厚,赢得了观众的喜
爱和尊敬
• 创作了《吃元宵》、《卖挂票》 等经典相声作品 • 1980年代,马三立成为相声艺术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多次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 优秀相声小品奖等荣誉
马三立的相声作品及特点
作品题材广泛: 马三立的相声 作品涉及社会、 政治、历史、 民俗等多个领
• 他的弟子和传人如马志明、王佩 元等,都是相声界的佼佼者 • 马三立的相声风格和技巧被后人 传承和发扬
• 1980年代,马三立成为相声艺术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02
马三立的创新与传统继承
马三立对相声艺术的创新贡献
语言创新:马三立善于运用生活化的 语言,使相声更贴近观众,更易接受
表演形式创新:马三立 注重现场氛围的营造, 与观众互动,使相声表
03
• 擅长扮演各种角色,形象鲜 明,生动有趣 • 与观众互动,注重现场氛围 的营造,使观众如痴如醉
马三立在相声界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马三立被誉为“相声泰斗”, 是相声界的传奇人物
影响:马三立的相声艺 术影响了后世众多相声
演员
荣誉:马三立多次获得 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 优秀相声小品奖等荣誉
• 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内和观众 的广泛认可 • 为中国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 大贡献
名人的自画像--马三立人物简介

名人的自画像马三立我叫马三立()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了起来()但愿不要再被打倒()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他()福也因他()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现在,我往后踢,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还能做几个“下蹲”。
向前弯腰,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尖。
头发黑白各一半。
牙好,还能生吃黄瓜、胡萝卜,别的老头儿、老太太都很羡慕我。
我们终于赶上好年头儿,托共产党的福,托三中全会的福。
我不说了,事情在那儿明摆着,会说的不如会看的。
没有三中全会,我肯定还在北闸口农村劳动。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
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
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什么,哄哄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都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点用。
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是到不齐。
队长就用喇叭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到齐了。
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括号内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马三立这个名字中“三立”的意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3.作者说“托共产党的福,托三中全会的福”,是因为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4.“队长就用喇叭宣传:‘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到齐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5.按照要求做题羡慕——写出拼音( )写出‘慕’字的同音字5个(、、、、、)写出近义词()写出反义词()用羡慕造句------------------------------------------------------------------------------知识点扩展1.马三立生平简介:姓名:马三立/性别:男/民族:回族/出生年月:1914年-2003年/籍贯:甘肃永昌县马三立,著名表演艺术家。
一生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

马三立相声的特色一生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几百段相声永远刻在中华曲艺史上,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我,马三立。
”他说,“身高五尺四寸,体重从小到老,始终没能超过一百斤,看来今后希望也很渺茫。
甲寅年(一九一四年)出生在北京。
回族。
祖辈世居甘肃省永昌,究竟是永昌府呀,还是永昌县,我一直没搞清楚。
你看,连我父亲、二叔、爷爷老人家们都不清楚,我打哪儿清楚去?所以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糊涂人”马三立说起自己来也就跟说相声似的。
不过,尽管他自称糊涂,观众对他再熟悉不过了。
以大耳凹腮,总眼睛不开的一双小眼,细瘦的身条在灰布大褂里晃来晃去;哑嗓子说起来从容又机警,傻乎乎的表情中夹带着锐利;对他来说,最普通的事情也可以挖出笑料,最平常的语言也能刺激人的笑神经。
马三立以他含蓄隽永、质朴自然、蕴藉深远的独特风格自成一派。
马三立的相声是“说”的艺术,而“说”是相声的基础,特色的特色。
说出幽默,说出人生。
一起简单又深刻的语言功夫,使艺术及其欣赏达到了一个境界。
光靠学、唱、逗,只能是相声的外化,相声的皮毛。
马三立重视“说”,也就抓住了相声的本质。
他的说从生活中来,所以朴素、沉实。
而沉实的艺术最能见精神。
多层纸包着一个小纸条,而这纸条上的“挠挠”两字,又最基本地反映着解决皮肤痒痒的办法。
这真是个偏方,但恰恰从非医药的角度去治人们意识上的病灶。
马三立的相声有哲学。
例如《81层楼》,忙活了半天,累得喘气,却在爬上顶楼后,把房门的钥匙忘在了楼下。
人生的慨叹、蹉跎,有多少是从这最简单,最初步的一环开始的,在笑声中传导了深刻的理念。
马三立的相声是平民的相声。
他的相声初觉很淡很淡的,说话看似罗嗦,絮叨,然而,抖包袱的时候却很突然,如平地惊雷,这样形容也许不恰当,应该是平凡中见神奇更为贴切。
他从不故作高深,更不求怪,求奇。
在普普通通里进入意料之外,又发乎情理之中。
于是马派相声的本质就出来了,即从平常中找出不平常。
马三立自我介绍

马三立自我介绍
以下是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的自我介绍,特好。
我叫马三立。
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起来(但愿不要再被打倒)。
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
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现在,我脚往后踢,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还能做几个“下蹲”。
向前弯腰,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
头发黑白各一半。
牙好,还能吃黄瓜、生胡萝卜,别的老头儿、老太太很羡慕我。
我们终于赶上了好年头……没有三中全会,我肯定还在北闸口农村劳动。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
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
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什么,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点用。
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
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齐了。
1. “三立”,三次打倒又立起来,增加“主题”。
2. 形象特征:“瘦”。
瘦到什么程度呢?“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很瘦,但没有病”。
对于健康到什么程度,又是一段细节说明。
3. 自己的工作:“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但是“说一段单口相声,立马,人就齐了。
”。
马三立的文字韵味

谈 相 声 》 一 点 希 望 》 戏 说 骆 玉 随婶 母 家生 活。我 十 岁时 ,父亲 续娶
笙)) ((<曲苑杂谈>序 <画 扇面 ) 了母 亲,有 了家。才给我找到私 立小学
及其它》 (官场斗 >序 ((怀念赵佩 读 书 。
茹 同 志 》 和 艺 海飘 萍 录 等 。
捣 了 一 辈 子 相 声 文 本 ,马 老 的 文 字 ,
74 -' ̄
炉 火纯 青 ,且 句 句 结实 、段段 有 料 。
回忆 录 的 第三 部 分 “关 于 相声 表 也不是不会唱 ,我会说二 百多段相 声,
尤 其 是 讲 述 个 人 生 涯 的 同 时 ,显 现 了 演 艺术 的一 些 浅见 ” ,6000多字 ,这 说 学逗 唱各 种 类型 的都有 ,有 些后 来
们推 荐 。
不久,旧历五 月节后 ,我退学 了。因为
第 二 部 分 有 19000多 字 。看 过 这 个
我 这 一 辈 子 写 于 1968年 4月 19 我 父 亲 的 伙 伴 ‘万 人 迷 ’ 死 了 。我 父 段 落 ,有 一 个 感 觉 ,别 人 给 马 三 立 写
日 ,是 十 年 动 乱 期 间 ,马 老 写 的 一 份 亲被 燕 乐戏 院解雇 了,到 东兴 市场 撂 的 传 记 作 品 ,黯 然 失 色 。
清 晰 的 时 代 与 社 会 痕 迹 。
里 面 有 马 老 一 生 的 艺 术 审 美 、 感 悟 、 பைடு நூலகம்不使 了。像 改行》 卖布 头 ((闹公
马 老 相 声 作 品 的 基 本 特 点 是 : 经 验 、体 会 。非 常 珍 贵 。
堂 》 ,三 十 年 代 我 常 使 ,四 一 年侯 宝 林
相声泰斗马三立生平简介

相声泰斗马三立生平简介马三立,中国已故相声泰斗,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
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声泰斗马三立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马三立生平简介马三立,著名表演艺术家。
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
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躁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绪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钖,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马三立自幼读书,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
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
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不好,辍学说相声。
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为师。
周是马德禄的同门师兄弟,也是“相声八德”之一。
马三立学艺进步很快,视野也日渐开阔。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内紧外松、有条不紊、表演细腻、含蓄隽永的风格。
马三立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如《夸住宅》、《地理图》、《吃元宵》、《文章会》等。
马三立和侯宝林的关系马三立和侯宝林都是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两人都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遗憾的是马三立和侯宝林却一直没有合作过,有人说是同行相轻,马三立和侯宝林出于门户之见,所以一直不肯合作。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马三立和侯宝林的艺术风格不同,没办法在一起合作,而并不是像外界所揣测的那样,两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的。
马三立在辈分上算是侯宝林的师叔,所以侯宝林在马三立面前一直以晚辈自居,对马三立表现的很尊敬。
而马三立也让他唯一从事相声艺术的儿子马志明拜侯宝林为师,所以马三立与侯宝林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也不存在所谓的嫌隙和矛盾。
虽然马三立和侯宝林在私下关系很融洽,但是他们作为真正的艺术大师,在相声表演上是很认真的,由于两人所处的艺术环境不同,从艺道路不同,所以两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且双方都不肯随意改变自己的风格,所以导致了马三立和侯宝林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机会合作,因为本质上马三立和侯宝林代表了相声艺术的两大门派,而相声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一旦门派确立了就很难再接受别的风格,所以很难做到兼容百家,融合贯通,因此马三立和侯宝林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合作。
相声泰斗马三立

相声泰斗马三立
吴志菲
【期刊名称】《文史春秋》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马三立(1914—2003),回族,祖籍甘肃永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有“相声泰斗”与“幽默大师”美誉。
1914年8月生于北京,12岁跟父亲马德
禄学艺,后拜著名相声演员周德山(绰号“周蛤蟆”)为师,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其中主要有《吃元宵》《卖挂票》《黄鹤楼》《相面》等;
【总页数】8页(P53-60)
【作者】吴志菲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
【相关文献】
1.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养生之道 [J], 蒲昭和
2.长寿的相声大师马三立 [J], 唐莹莹
3.“津味儿”相声小段《马虎人》的价值--纪念马三立逝世十周年 [J], 李博
4.相声泰斗马三立 [J], 吴志菲;冯晓云;
5.马三立单口相声中的言语幽默解读 [J], 唐建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三立自我介绍篇一: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如何介绍自己呢?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爱好、优缺点、简历……如果都这样一成不变地写,往往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而有些名人的简短“自传”(也就是通常说的“自我介绍”),写法极为自由轻松,别开生面,风格迥异,姿态纷呈;语言幽默含蓄,诙谐风趣,耐人寻味,意蕴隽永……读来,让人拍案称妙的同时,还会想到:原来“自我介绍”还可以这样写……(一)意味深长“分项摘要”式——一代科学巨匠诺贝尔的自我介绍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仁慈的医生本该在他呱呱坠地之际,就结束他多灾多难的生命。
主要美德:平素清白,不牵累别人。
主要过失:终生未娶,脾气暴躁,消化不良。
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
最大罪恶:不敬鬼神。
重要事迹:无。
这样说是不够的,还是多余了呢?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哪些事情才能叫做“重要的事迹”呢?在我们这个被称为银河系的小小的宇宙漩涡中,大约运行着一百亿颗太阳,但太阳如果知道了整个银河系有多大,它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渺小无比而感到自愧不如。
(二)自我解嘲的散文式——“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自我介绍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
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奖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34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是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儿出息!(三)诙谐的“三字经”式——著名学者启功的自我介绍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太厚。
妻子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年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四)单口相声自述式——著名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的自我介绍我叫马三立。
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起来(但愿不要再被打倒)。
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
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现在,我脚往后踢,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还能做几个“下蹲”。
向前弯腰,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
头发黑白各一半。
牙好,还能吃黄瓜、生胡萝卜,别的老头儿、老太太很羡慕我。
我们终于赶上了好年头。
托共产党的福,托“三中全会”的福。
我不说了,事情在那儿明摆着,会说的不如会看的。
没有“三中全会”,我肯定还在北闸口农村劳动。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
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
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儿什么,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点儿用。
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
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齐了。
(五)亦庄亦谐的调侃式——著名漫画家方成的自我介绍方成,不知何许人也。
原籍广东省中山县,但生在北京,说一口北京话。
自谓姓方,但其父其子皆姓孙。
非学画者,而以画为业。
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会。
终身从事政治讽刺画,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
(六)含蓄幽默的杂文式——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自我介绍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
娘号“平娃”,理想于顺利;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
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
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见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
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
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
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
若问出版那几本小书,皆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
(七)简明清新条目式——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自我介绍籍贯湖南,体重49公斤,1938年4月6日出生,属虎,o型血。
不抽烟,不喝酒。
不爱运动。
最爱紫色,最爱冬天,最爱深夜,最爱吃柳丁。
怪癖是不爱被陌生人拍照。
基本个性好胜,不服输,别人认为我做不到的事,我一定要试试。
篇二:名人自我介绍名人自我介绍马三立我叫马三立。
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了起来。
(但愿不要再被打倒。
)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
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
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
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现在,我脚往后踢,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还能做几个“下蹲”。
向前弯腰,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
头发黑白各占一半。
牙好,还能吃黄瓜、生胡萝卜,别的老头儿、老太太很羡慕我。
我们终于赶上了好年头。
托communistparty的福,托三中全会的福。
我不说了,事情在那儿明摆着,会说的不如会看的。
没有三中全会,我肯定还在北闸口农村劳动。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
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
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什么,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用。
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
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有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
立马,人就齐了郑渊杰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低级军官家庭。
其父原籍山西浮山。
其母原籍浙江绍兴。
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
读过小学四年级,曾经被学校开除。
服过5年兵役。
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
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大货)。
无党派。
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
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月刊是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
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长达20年的纯文学大发行量月刊在文学和出版史上不常见。
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
其书刊印数逾亿册。
20XX年,第二本由他担任惟一撰稿人的名为《皮皮鲁》的月刊问世。
不轻视名利。
性格自闭。
心胸不开阔。
易怒。
爱听鼓励话。
闻过不喜。
宠辱都惊。
喜走独木桥。
患有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像对待父母和领导那样对待孩子。
老舍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
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
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
27岁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是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孔庆东孔庆东姓孔,行庆,名东。
笔名孔醉,醉婴,周三,从剑,孤岛独一郎等,外号不详。
男性胎生单胞哺乳动物,但主要吃牛乳及米汤长大。
直立行走,不习惯下跪及叩首等高雅文明仪式。
纯汉族血统,血型B,曾奋勇献血一塑料袋,并未因此染上“爱”滋病及败血症等贵恙。
祖籍鲁国沂蒙山区,系孔丘孔仲尼先生第73代非嫡系传人。
故既革命,又保守。
1964年9月22日雄鸡一唱天下白之时,寤生于哈尔滨。
属木龙,处女座。
1岁左右能作人言并使用简单工具。
7岁入“五·七”小学,旋入红小兵,后转为少先队。
13岁成为全国最后一批毛泽东思想红卫兵,14岁加入共青团。
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修炼。
1985年加盟执政党,任中文系学生会主席。
1996年获博士学位。
其间1990年至1993年在北京二中和北京师院附中任一级语文教师。
1991年就任王伟华女士之丈夫,1995年就任孔繁闰先生之父亲。
现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纪中国文学。
主要操练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
主要武功秘笈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47楼207》等专著。
近年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设坛讲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