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ppt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也是针对 刘禅“亲小人”而言
2.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 3.这一思想贯穿全篇,后文屡次照应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亲自
苟且保全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辱低猥,身自降份 枉屈做,官扬三名顾。臣于草庐之中因为,咨身 识臣浅份陋低以微,见
屈身俯就 探望,拜访。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于是这样
许诺,答应 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遇到失败。
接受命令。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 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 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 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 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 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 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 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 一年了
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好处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三四五段关系
亲( 贤亲 臣贤 ,远
荐 宫中之事 贤 臣 营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先帝称能之臣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远侫 小) 人
引 教 训
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先汉兴隆 正反历 后汉倾颓 史教训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返回
思考4:
三条建议中, “亲贤臣,远小人” 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 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 (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 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 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 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接受 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感激。
战略目标
思考4:
能点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六个字是:
报先帝,忠陛下。 “报先帝”呼应前文的哪两件事?
“三顾臣于草庐” “临崩寄臣以大事”
阅读第七段,思考:
这一段叙述了哪几方 面的内容?
第七段逐句分析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伐时机已成熟,北伐目标 4.再次推荐贤臣。
时机已成熟 1、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内有忠臣,外有志士
忘身于外
返回
提升 惩罚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
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做好事的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判定
显示
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公平严明的治理。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 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 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 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 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 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 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更多的益处、成效。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 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 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 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 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 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
——《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临死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
思考2:
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作者认为北伐中原的两个条件已 经具备,这两个条件是什么?
思考3:
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用,任用。 善良不偏激 通晓,精通
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因此
认为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
用,拿
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队伍,指军队。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 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 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 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 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 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 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 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 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 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思考1:
“临崩寄臣以大事”指的是什么事?
白帝城托孤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 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 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 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 “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 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 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说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六段逐句分析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 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返回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托付。
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早晚
成效。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
返回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
重任 功效
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发扬陛下恩德的忠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
自己谋划,想想自己的 怠慢,疏忽 表明,显扬
问题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不尽
观察采纳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面对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流下眼泪
勉励和率领。 荒凉的地方。
平定。
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比喻才能平庸。
指全军。
希望竭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排除,铲除。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的事
职责本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祎、允之任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 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 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 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 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 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 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 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 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民力困乏 实在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
特别厚待
大概是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
来发扬光大
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过分地看轻自己
以致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 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 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 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 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 报答给陛下。(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 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 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 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兴盛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 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 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 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 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 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 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 指日可待了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 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
统一全国的大业
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
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 提出这条建议?
赏罚严明
第二段分析
严明赏罚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以昭陛下 不宜偏私, 平明之理 内外异法
返回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
因此
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
疏漏
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崩殂( ) 裨补( ) 祎( ) 阕( ) 臧( ) 行( )阵 夙( )夜 诹( ) 斟酌(

菲( )薄 遗( )陛下 攸( ) 陟( )罚 否( ) 猥( )自 驽( )钝 攘( )除 )


崩殂( cú )
菲( fěi )薄
裨补( bì )
遗( wèi )陛下
祎( yī )
攸( yōu )
问题探讨
1、前两段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什么人?这些 人具有怎样的 特点?
2、结合第五段,说说举荐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劝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推荐宫中贤臣
推荐营中武将
郭攸之、費祎、董允 姓名 向宠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特点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原因 先帝称能,众议举宠
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工作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问题探讨
1、当时的形式如何?
有利有弊 2、内外大臣表现如何?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什么建议?请用四个 字概括。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第一段分析
( 开广 张开 圣言 听路

危急 存亡
追殊遇 报陛下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不利
益州疲弊
诚宜……
不懈于内
不宜……
有利 (正反)
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像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
关于“表”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 于向帝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表”的基本特征 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 在出师北伐前写给刘禅 (刘后主)的呈文。
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 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 任。蜀建立两年,备病逝,刘禅继位(16 岁)。他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军政大事。 227年,率军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 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感到刘禅暗昧 懦弱,颇有内顾之忧,临出发前上书,恳切 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 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 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完成复兴汉室,统一 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阕( quē )
陟(zhì)罚
臧(zāng )
否( pǐ )
行(háng )阵
猥( wěi )自
夙( sù )夜
驽( nú )钝
诹(zōu )
攘( rǎng )除
斟酌(zhēn zhuó )
经典句段停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 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阅读第八段,思考:
1、这一段说了哪些内容? 2、如果将第一句后用“;”, “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第八段分析
首先,请命出师——表决心。 其次,叮嘱陛下用贤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返回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标点符号不能改
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 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 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 禅反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 远离 品质恶劣的人 “……的原因”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衰败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痛心遗憾。
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
为守气节而死,指能够以死报国
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
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
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思考1:
叙述作者身世的是哪几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 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下文哪一句与划线句相照应?
不以臣“卑鄙”
思考2:
作者自叙身世中表现了他 怎样的志趣品格?
表现了他生活淡泊,无意功名 利禄的志趣和高远品格。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阅读第六段思考:
这一段运用了哪种表 达方式?
《出 师 Leabharlann Baidu》
诸葛亮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