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合集下载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120。
本章小结
1. 儿童保健三级预防 疾病发生前的干预、未出现疾病症状前的干预措施、彻底治疗疾病。 2.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胎儿期及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
龄期、青春期。 3.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护理、营养、计划免疫、儿童心理卫生、定期健康检查、体格锻炼、
意外事故预防。
筛查缺铁性贫血、做好眼保健、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溺水、外伤、误服药 物以及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 3. 学前教育 为进入小学进行学前准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道德教育。
学龄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心理逐渐发育
六、 学龄期保健
1. 加强营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牛奶摄入,每天睡眠10小时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 天60分钟以上,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
胎儿致畸敏感期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
药物
胎儿的影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腭裂、无脑儿
安定
唇裂、畸形、核黄疸
苯妥英钠
唇裂、腭裂、先心病
链霉素
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
维生素A
畸形
四环素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131I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
维生素D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甲苯磺丁脲(D860) 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2.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注意看书写字姿势,预防 近视眼、斜视。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防病抗病能力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及活动。 4. 疾病筛查,预防事故 预防缺铁性贫血、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屈光不正、龋齿等,注意心理
行为问题,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交通规则和意外伤害的防范知识。

儿科护理学(第四章)

儿科护理学(第四章)
(五)预防疾病和意外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三、婴儿期保健
4个月以内, 鼓励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应选配方奶粉。4个月后开始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 由一种到多种, 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添加辅助食品时应注意观察婴儿的食欲及消化功能, 防止发生消化不良和腹泻。
(一)合理喂养
(1)卫生: 每日早晚应给婴儿部分擦洗。(2)衣着: 婴儿衣服应简单、宽松,以便于穿脱和四肢活动,且应少接缝,以避免摩擦皮肤。衣服不宜用纽扣,宜用带子代替,以免婴儿误食或误吸。(3)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婴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婴儿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6个月前每天睡15~20小时,1岁时每天睡15~16小时。睡觉时,通常侧卧是最安全和舒适的。侧卧时要注意两侧经常更换,以免面部或头部变形。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六、学龄期保健
做好智力开发与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展心理、生理卫生教育, 避免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的发生。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六、学龄期保健
学龄儿童不适应上学是此期的常见问题, 表现为焦虑、恐惧或拒绝上学。家长一定要查明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同时, 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 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
(二)日常护理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三、婴儿期保健
婴儿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 为保证婴儿健康成长, 必须切实按照计划免疫程序, 为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同时, 要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及时纠正, 以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症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意外事故是婴儿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包括异物吸入、窒息、中毒、烧伤和烫伤、溺水、跌伤等, 应注意防护。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特点与保健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最重要的阶段,每个年龄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相应的保健需求。

了解这些特点并采取恰当的保健措施,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新生儿期(出生至 28 天)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开始适应外界环境。

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各系统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生理特点: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呼吸较浅且不规则,每分钟呼吸频率约 40 45 次;心率较快,每分钟可达 120 140 次。

他们的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尚未成熟。

保健要点: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室内温度在 22 24 摄氏度,湿度在55% 65%为宜。

注意新生儿的保暖,特别是在寒冷季节。

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喂奶后要及时拍嗝,防止吐奶和呛奶。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尤其是脐带残端的护理,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婴儿期(1 个月至 1 岁)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也是一生中第一个生长高峰。

生理特点:体重和身高增长迅速,大脑发育也处于关键时期。

婴儿6 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容易生病。

保健要点:继续坚持母乳喂养,4 6 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各类传染病。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幼儿期(1 3 岁)幼儿期的孩子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语言和认知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生理特点:幼儿的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快。

他们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

保健要点:合理安排饮食,食物种类要多样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

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意外伤害,如烫伤、触电、误食等。

加强语言和认知训练,多与孩子交流、讲故事、做游戏。

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培养社交能力。

学龄前期(3 6、7 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儿童各期保健的重点

儿童各期保健的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供给平衡膳食,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培养 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进行学前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学习、 劳动习惯。 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定期健康检查,每年一次,防治龋齿等口 腔疾病,矫治斜视等眼科疾患。 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疾病及意外事故。
学龄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
指导合理喂养,生后4-6个内应纯母乳 喂养,此后应及时添加辅食,预防消 化、营养失调。 定期健康检查,每季一次,坚持户外 活动增强体质锻炼,提高对外界环境 适应能力。 促进感知运动的发育。 完成计划免疫中的基础免疫。

幼儿期保健




供给平衡膳食,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防止 营养缺乏性疾病和消化紊乱的发生,培养良 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加强早期教育,促进幼儿语言、运动及心理 的发育。 定期健康检查,每年二次,进行视力、听力 的筛查,预防龋齿及呼吸道等急性感染。 做好计划免疫的加强接种。 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儿童各期保健的重点
胎儿期保健重点

孕期防止各种病毒及原虫病的感染; 患病时不可滥用药;避免放射线照射 及有毒物接触;供给充足的营养,情 绪愉快,禁烟酒。 防止早产、减少低出生体重。 做好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做好产时 保健。

新生儿保健
做好出生时的护理。 保温。 指导母乳喂养。 指导衣服、尿布、清洁卫生、睡眠等 护理。 做好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 低下等疾病的筛查及听力筛查。 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访视4次)



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加强教育增长知识,避免思想过 度紧张。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注意心理卫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供给平衡膳食,增加课间餐。 预防疾病注意口腔及眼卫生,防治龄齿和 近视。 预防交通事故和溺水、外伤等意外发生。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重点(课堂PPT)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重点(课堂PPT)
20
父母接受科学知识能力 育儿水平
营养 卫生保健 情感关爱 生活技能 智力开发 儿童早期发展
儿童早期发展
21
促进感知觉发育 合理营养及喂养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6个月内婴儿每1个月进行健康检查 6~12月婴儿每1~2月进行健康检查
22
预防感染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食物过敏 、中耳炎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异常 、 视力 、听力 、泌尿、生殖系统 、维生 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
34
青春期保健
心理教育、卫生保健 性教育 疾病筛查、体育锻炼
矮小 、月经不调 、 心理行为障碍等
35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
36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
37
预防接种
38
新生的宝宝像幼苗一样稚嫩、脆弱 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预接 防种 手疫 段苗
是 最 有 效 的
39
预防接种有什么好处?
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 传染病的抵抗力很弱,这些传染 病严重威胁着孩子的生命和健康, 通过给孩子打防疫针,有计划有 步骤地提高和增强儿童抵抗疾病 的能力,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43
疫苗到底是什么?
这次怎么 不行了啊?
哼!我认识你, 你休得猖狂!
44
疫苗的分类
第一类 疫苗
免费接种
无特殊情况 必须接种
第二类 疫苗
自费接种
自愿接种
45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自 从 1921 年 应 用 至 今 已 有 70 多 年 的 历史,无数经验证明,卡介苗接 种后可降低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 亡率,如接种质量高,一次接种 的 保 护 力 可 达 10 一 15 年 。 卡 介 苗 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第一章绪论儿童年龄的分期及保健重点: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

保健重点: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28天。

保健重点:强调护理,如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保健重点:①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②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③重视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

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

保健重点:①注意智力开发;②注意饮食习惯的培养;③注意防病治病,防止意外。

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保健重点:①继续生长监测;②重视早期教育;③加强体格锻炼,注意防病治病。

6、学龄期:自6-7岁入小学始到进入青春期前。

保健重点:①加强教育,促使全面发展;②注意安排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避免思想过度紧张;③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0-20岁。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

保健重点:①保证足够营养、休息;②因神经内分泌对内脏调节不稳定,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贫血、女孩有月经不规则、痛经等,注意防治。

③并根据心理精神特点注意教育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儿童免疫特点: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5、多学科协同护理。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先快后慢。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一般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和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和孕母情况)。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发展
学龄前期儿童好奇心强, 喜欢探索新事物,逐渐形 成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
学习能力
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能力 发展的关键期,应注重培 养孩子的认知、语言和社 交能力。
学龄前期儿童保健要点
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红臀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更换 尿布时涂抹护臀霜,严重 时可就医治疗。
吐奶
喂奶后轻拍背部帮助排气, 少量多餐,严重时应就医 检查。
02 婴儿期保健
婴儿特点Biblioteka 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适应环境能力较 弱,需要特殊护理。
婴儿期
出生后28天至1岁,生长发育迅 速,需要定期进行儿童保健。
特点
免疫力较低,易感染疾病;消化 系统发育不完善,需注意饮食卫 生和营养均衡;大脑和神经系统 快速发育,需要丰富的刺激和良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目录
• 新生儿期保健 • 婴儿期保健 • 学龄前期保健 • 学龄期保健 • 儿童营养保健 • 儿童运动保健
01 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特点
生理特点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 全发育成熟,免疫力和抵抗力较 弱,容易感染疾病。
心理特点
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陌生,需要逐 渐适应,对母亲和周围人的照顾 和安抚有较高的需求。
适量脂肪
适量的脂肪对儿童的大脑发育非常 重要,应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 食物,如鱼类、坚果等。
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 养素,应选择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如瘦肉、蛋、奶制品等。

儿童生长发育

儿童生长发育

身高 Standing height
代表头部、脊柱和下肢的长度
< 3岁
卧位测 ---身长
≥3岁
立位测---身高
(二)身高(长)
临床意义:反映骨骼 发育的重要指标
低于同龄身长平均 值30%以上:
重度营养不良、侏 儒症、呆小症
测量方法
(二)身高(长)
• 上部量:头顶到耻 骨联合上缘
• 下部量:耻骨联合 上缘到足底
➢ 体重计算公式:
➢ 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 7-12个月:6kg+月龄×0.25(kg)
=6个月体重+(月龄-6)×0.4(kg)
➢ 2-12岁:=年龄×2+8(kg)
(二)身高(长)
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新生儿: 50cm 1岁:75cm (1.5倍) 2岁: 85cm 2~12岁:=年龄×7+70 (cm)
四、幼儿期
1、概念:1-3周岁。
2、特点:智能发育突出,
对危险识别能力不足。最 易发生意外事故。
3、保健重点:加强教育,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做好 口腔护理,加强安全护理。
五、学龄前期
1、概念:3周岁到入小学前 (6-7周岁)。
2、特点:智能发育日趋完善、
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喜模仿。
3、保健重点:易患传染性疾病, 免疫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 性肾炎);应做好预防。
2、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3、保健重点:加强保暖、喂养、 预防感染。
4、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 后1周。死亡率最高。
三、婴儿期
1、概念:出生后至1周岁
前。又称乳儿期。
2、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 易患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 传染性疾病。

各年龄段儿童保健

各年龄段儿童保健
弱 无 弱 无
足月产儿
约为1/4 干燥、薄的胎脂
少 较长 软骨发育良好,富于弹性 达指尖,一定硬度
有 全足底有条纹
已降 已覆盖小阴唇
强 有 强 有
第二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三、新生儿保健
1.新生儿疾病筛查 ┏ 苯丙酮尿症: 饮食疗法治疗
普查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素替代疗法 ┕ 听力障碍: 配戴助听器提高听力
第二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二、新生儿生理解剖特点 (一)足月儿生理解剖特点
1.外观特点 皮肤呈粉红色; 皮肤表面有一层薄的白色胎脂; 足月产新生儿胎毛不多; 新生儿头约身占身长的1/4,头发细软,清晰。 新生儿腹部膨隆,但摸起来柔软,肝脏较大。 四肢较短,呈外展屈曲。 足底纹理较多。
第二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保健
精细运动方面 3~4岁, 可搭8~10块积木, 会扣按扣, 会刷牙; 4~5岁, 可模仿画两线交叉和方形, 可写自己的名字, 用积 木搭阶梯或城门; 5~6岁, 可系鞋带, 模仿画菱形和三角形, 可画出身体的3~ 6个部位。
第四节 学龄前儿童保健
二、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1、语言发育
词汇量的增加和句子的复杂性 口吃的预防 2.思维发育 事物的分类能力 概念的发育
3.视力发育 仍呈生理性远视,至6~7岁逐渐呈正视 5岁儿童视力达到成人的水平,眼肌控制能力增强, 大脑学习将双眼的影像融合,斜视现象减少
第四节 学龄前儿童保健
4.运动发育:学龄儿童运动发育迅速
粗大运动方面 3~4岁, 能走直线, 脚跟对脚尖走路, 抓扶手自己上下楼梯; 4~5岁, 可单足跳, 抓扶手自己上下楼梯, 能穿简单的衣服; 5~6岁, 单脚平衡站立10秒, 可接住反弹的球, 会跳绳等。

0到6岁儿童健康要点

0到6岁儿童健康要点

0到6岁儿童健康要点
儿童的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重点。

在0到6岁的关键期,
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0到6岁儿童健康的要点:
1.营养:儿童在这个关键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
发展。

应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母乳喂养是
最佳的喂养方式,如果母乳不可行,应选择适宜的配方奶粉。

2.生长与发育:规律的生长与发育是儿童健康的重要指标。

监测孩
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并确保他们在正常范围内。

及时发现和解决
任何异常情况。

3.接种疫苗: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儿童应接种所需的疫苗。


苗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保护儿童免受疾病的侵害。

4.安全和预防伤害:儿童在这个年龄段对周围环境还不太了解,他
们需要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监督。

家长和监护人应确保儿童居住环境的
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座椅和防护设备等。

5.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和
行为,并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导。

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和与孩子的情
感互动,有助于促进良好的心理健康。

6.早期教育和社交发展:提供适当的早期教育和社交经验对儿童的
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应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如游戏、互动和参观等,以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通过提供良好的营养、监测生长发育、接种疫苗、保障安全、关注心理健康和提供适当的教育和社交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在0到6岁的关键期间获得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三、婴儿期保健措施
(一)建立地段医生(村医生) 管理制度
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可划分地段医生 和乡村医生的服务地段范围,制定工作制 度和工作指标,保证各项预防保健措施能 够切实贯彻执行,使每个小儿都受益;
(二)儿童系统管理
1.定期健康检查(“421”体检) 定期健 康检查可以了解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早期发现身体缺陷和疾病,及早采取矫治 措施,是保护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 一。 “421”体检是对地段内0~6岁儿童按要 求时间,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生后第一年 检查4次(生后3、6、9、12个月);第二 年、第三年每年2次(18、24、30、36个 月);3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如发现异常, 应增加检查次数。
检查内容:
(1)询问个人史和既往史。 (2)体格检查及评价 测量体重、身长(高)、头围,必要 时可测量胸围、坐高、皮下脂肪厚度。 (3)全身系统检查。 (4)实验室检查 根据体格测量与全身系统检查结果,确定 做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生后6个月、9个月检查一次血红蛋白, 1岁后每年检查一次;1岁、2岁各做一次尿常规;2岁后每半年 检查一次大便寄生虫卵;必要时检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 锌、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准确地记录在小儿保健手册中,筛查出的 高危儿、体弱儿应设专案管理。
第三节 幼儿期保健
一、幼儿期特点
1周岁到不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特点: 1.体格生长速度较前减慢,神经精神发育较迅 速,语言、动作能力明显发展。 2.活动增多,但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易发生 意外损伤。 3.饮食已从乳汁转换为饭菜,逐渐过度到成人 饮食,需要注意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 4.由于活动范围扩大,接触感染的机会增多, 而自身免疫力仍很低,必须预防传染病。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1、询问病史
✓进食情况 ✓辅食添加的时间、种类、数量。 ✓有无营养紊乱症状。
2、营养调查:
全面的营养调查应包括三方面:膳食调查、 体检及发育评价、实验室检查。依据三项内 容综合的结果,才可做出可靠的评价。
(1)膳食调查:是从每日摄入的食物中,计
算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参照相应年龄 小儿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RNI),分析其膳 食平衡情况。有三种方法:
1)称重法:是较准确而又复杂的方法,
具体步骤:三称两算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 “生 重”;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熟 ✓重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剩 重”; ✓算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实际摄入量;
✓算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各种营养素是
否合理;
2)记账法: 适用于托幼机构,简便易行,但不够准确, 是利用伙食科准确的账目进行,步骤:
1985年,我国提出了儿童免疫程序,用四苗预 防六病。1992年始,又增加了乙肝疫苗,即用五 苗防治七病。我国卫生部规定:小儿必须在一岁 内完成五苗的基础免疫。(P27表3-1)
4、应重视预防接种完成率
通过预防接种,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产 生了免疫能力,当具有这种免疫能力的人 数在人群中达到80%以上时,可以形成人 群免疫屏障,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种传染病 的流行,要求不漏掉一个接种对象,否则 达不到预防接种的目的。
2、人工免疫的方式
✓基础免疫:指人体初次接受某种疫苗的全程、 足量的初种过程。各种疫苗的基础免疫次数和
剂量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活疫苗产生的免疫 能力维持时间较持久,一次即可,如卡介苗; 死疫苗维持时间较短,必需每个月一次,共3 次才算完成基础免疫,如百白破疫苗。
3、儿童免疫程序 目前世界上尚无统一的儿童免疫程序,各个 地区和国家根据各自区域的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 了自己的免疫程序。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

儿童各年龄特点及保健重点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保健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各年龄段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重点。

(一)0-2岁0-2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建立安全感。

特点:1.生理特点:0-2岁婴幼儿的脑部发育迅猛,通过各种感官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环境。

2.心理特点:婴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模仿、触摸、抓握等方式与环境进行互动。

此外,婴幼儿也需要建立安全感,接受父母和其他主要照顾者的关爱和亲密接触。

保健重点:1.饮食营养:提供充足的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并逐渐引进辅食,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

2.安全环境:婴幼儿在这个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伤害,家长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安全,避免使用有毒物品和危险玩具。

3.亲子互动:提供温暖和稳定的养育环境,与婴幼儿进行良好的亲子互动,如抱抱、唱歌、讲故事等,以促进感情的发展和安全感的建立。

(二)3-5岁3-5岁是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掌握日常生活技能,例如自理、说话和社交。

特点:1.语言能力:在3-5岁时,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增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社交能力: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并逐渐发展友谊和合作能力。

3.发展动作技能:儿童能够学会穿衣、自己吃饭和使用洗手间等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

保健重点:1.健康饮食: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等。

避免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2.发展认知和语言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唱歌、讲故事等方式促进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

3.安全和卫生:教育儿童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洗手、刷牙等。

此外,要保持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的安全。

(三)6-12岁6-12岁是儿童正式进入学龄阶段,他们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得更加稳定。

人卫九版医学儿科课件-第三章 儿童保健

人卫九版医学儿科课件-第三章 儿童保健

第三章儿童保健目录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第二节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儿童保健门诊的主要任务;我国0~6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儿童保健三级预防体系儿童保健门诊的预见性指导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儿童保健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或基础预防:疾病发生前的干预二级预防:未出现疾病症状前的干预措施,及早发现偏离或异常,包括定期体格检查、生长监测、疾病早期筛查(如新生儿筛查等)、产前检查三级预防:彻底治疗疾病,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二、新生儿期三、婴儿期四、幼儿期五、学龄前期六、学龄期七、青春期胎儿期特点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胎儿早期(3~8周)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1.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2.保证充足营养3.预防感染TORCH感染4.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5.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的发生6.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胎儿致畸敏感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药物胎儿的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腭裂、无脑儿安定唇裂、畸形、核黄疸苯妥英钠唇裂、腭裂、先心病链霉素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维生素A畸形四环素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131I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维生素D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甲苯磺丁脲(D860)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药物胎儿的影响他巴唑甲状腺肿胰岛素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黄体酮男性化环磷酰胺畸形、死亡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新生儿特点体温调节不完善各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格发育迅速二、新生儿期保健1.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生后1周是新生儿保健的关键2.护理清理口腔内黏膜,保证呼吸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3.保暖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4.喂养新生儿出生后,应该尽早吸吮母乳5.新生儿疾病筛查包括苯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新生儿听力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6.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期一般2次访视出生时的护理居家保健保暖合理喂养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谨慎用药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药物有害作用异烟肼肝损害氯霉素骨髓抑制磺胺类高胆红素血症放射性同位素骨髓抑制抗代谢药物抗DNA活性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药物有害作用氯霉素灰婴综合征红霉素肝损害新生霉素高胆红素血症维生素K高胆红素血症苯巴比妥新生儿出血、呼吸抑制阿司匹林新生儿出血婴儿期特点体格生长第一高峰营养需要量多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三、婴儿期保健1.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婴儿期保健的重点2.合理喂养:WHO推荐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天400IU维生素D的补充3.定期体检:6个月以下婴儿:每月一次;6个月以后2~3个月一次;生后6个月检查血红蛋白4.定期预防接种预防感染5.培养生活技能、促进各项技能发育:良好的进餐、睡眠幼儿期特点神经心理发育迅速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四、幼儿期保健1.合理膳食搭配、安排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促进语言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3.定期体检,预防疾病坚持使用生长发育监测图,及监测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等;每3~6个月体检一次,筛查缺铁性贫血、进行眼保健和口腔保健。

各年龄段儿童的保健要点

各年龄段儿童的保健要点

各年龄段儿童的保健要点新生儿期(1~28天)1、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

2、提倡母乳喂养。

3、新生儿皮肤娇嫩,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

4、父母多与婴儿交流,抚摸有利于早期的情感交流。

5、应避免过多的外来人员的接触。

6、注意脐部护理,预防感染。

婴儿期(1周岁之前)1、自4~6个月开始应添加辅食,为断离母乳做准备。

2、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等疾病并予以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3、坚持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主、被动操有利于体格生长。

4、给予各种感觉的刺激,促进大脑发育。

5、按计划完成基础免疫;预防异物吸入。

幼儿期(1~3周岁)1、该时期应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通过游戏、讲故事、唱歌等促进幼儿的语言发育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2、应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安排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进食、排便、沐浴、游戏、户外活动等。

3、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预防龋齿。

4、应注意异物吸入、烫伤、跌伤等意外伤害的预防。

学龄前期(3~7岁)1、应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

2、每年应进行1~2次体格检查,进行视力、龋齿、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的筛查与矫治。

3、保证充足的营养,预防溺水、外伤、误服药物以及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

学龄期与青春期1、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加强素质教育。

2、引导积极的体育锻炼,培养儿童的毅力和意志力。

3、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的营养,预防屈光不正、龋齿、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的发生。

4、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交通规则和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

5、青春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以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正确的认识。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一、护理1、居室:(1)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湿度为55%~60%。

(2)对哺乳期婴儿主张母婴同室,便于母亲哺乳和料理婴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胎儿早期(38周)
编辑版ppt
5
胎儿致畸敏感期
编辑版ppt
6
胎儿期保健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预防遗传性疾病,禁止近亲结婚 预防感染:孕期感染
避免化学毒物:铅、汞、苯
避免接触放射线
避免妊娠期合并症:先兆流产、早产等
谨慎用药
编辑版ppt
7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
合理安排膳食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定期健康检查 每3~6月进行检查一次 预防接种,预防常见病 预防意外事故
编辑版ppt
26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27
学龄前期特点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 免疫活跃
编辑版ppt
药物
胎儿的影响
肾上腺皮质激素
腭裂、无脑儿
安定
唇裂、畸形、核黄疸
苯妥英钠
唇裂、腭裂、先心病
链霉素
失聪环素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I131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
维生素D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甲苯磺丁脲(D860) 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编辑版ppt
8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
编辑版ppt
31
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发育成熟
编辑版ppt
32
学龄期保健
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培养正确姿 势 平衡膳食 体格检查 眼、口腔保健,预防近视及龋齿
进行法制教育
编辑版ppt
33
性知识教育
预防感染与事故 疾病筛查
骨骼畸形 、性发育异常 、单纯 肥胖症 、学习困难等。
15
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
药物 异烟肼 氯霉素 磺胺类 放射性同位素 抗代谢药物
有害作用 肝损害 骨髓抑制 高胆红素血症 骨髓抑制 抗DNA活性
编辑版ppt
16
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
药物 氯霉素 红霉素 新生霉素 维生素K 苯巴比妥 阿司匹林
有害作用 灰婴综合症 肝损害 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出血、呼吸抑制 新生儿出血
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1
重点
婴儿期及幼儿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2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3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4
胎儿期特点
生长快 新生儿期 免疫力弱
营养 感染

体温中枢不成熟 环境温度
生长第一高峰 营养

消化道不成熟 疾病

112月 婴儿
主动免疫不成熟 环境刺激 神经心理发育
编辑版ppt
科学喂养 保暖 皮肤清洁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访视 预防接种
科学喂养: 与消化道适应 早教:(语言 感知觉运动 独立能力 体格训练
定期体检 <6月每月/次 >6月每23月/次 预防接种
编辑版ppt
34
青春期保健
心理教育、卫生保健 性教育 疾病筛查、体育锻炼
矮小 、月经不调 、 心理行为障碍等
编辑版ppt
35
年龄
胎儿期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
生长特点 影响因素 保健重点
措施
依赖母体 器官成形生长快
母亲: 健康、营养 疾病、毒物 射线、情绪
预防先天畸形 防早产、 IUGR
定期产前检查
28
学龄前期保健
加强入学前期教育 保证充足营养,合理膳食 预防感染与意外事故 合理安排生活
编辑版ppt
29
体格检查 每6月至12月检查一次
视力保健
口腔保健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尿、大便常规检查 遗尿症等
编辑版ppt
30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20
父母接受科学知识能力 育儿水平
营养 卫生保健 情感关爱 生活技能 智力开发 儿童早期发展
儿童早期发展
编辑版ppt
21
促进感知觉发育 合理营养及喂养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6个月内婴儿每1个月进行健康检查 6~12月婴儿每1~2月进行健康检查
编辑版ppt
22
预防感染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食物过敏 、中耳炎 、
定期体检 每612月/次
部分生长进入青春期 心理发育成熟 免疫活跃
教育环境 营养 免疫性疾病
心理教育、 预防故事 合理安排生活 (体格锻炼) 营养、 性教育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生长第二高峰 性发育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异常 、 视力 、听力 、泌尿、生殖系统 、维生 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
编辑版ppt
23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编辑版ppt
24
幼儿期特点
神经心理发育迅速 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
编辑版ppt
25
幼儿期保健
编辑版ppt
17
新生儿疾病筛查
内分泌疾病筛查 听力筛查 视力筛查 遗传代谢疾病筛查 新生儿访视
编辑版ppt
18
婴儿期特点
体格生长第一高峰 营养需要量多 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 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
编辑版ppt
19
婴儿期保健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婴儿期保健 的重点,包括婴儿的营养、卫生保 健、情感关爱、生活技能培养及智 力开发。
36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
幼儿期 12岁
学前期 35岁
学龄期 612岁
青春期
生长速度减慢
教育环境
心理发育进入关键期 营养
疾病
早 教 : (生 活 习惯与 定期体检 能力、语言、性格、 每36月/次 社交)预防事故、 合理营养
生长稳步增长 心理发育日益成熟 免疫活跃
教育环境 营养 免疫性疾病
心理发育 预防事故 合理安排生活 营养
编辑版ppt
12
新生儿特点
体温调节不完善 各系统发育不完善 体格发育迅速
编辑版ppt
13
新生儿保健重点
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生后1 周是新生儿保健的关键。
编辑版ppt
14
出生时保健
新生儿日常生活保健(居家保健) 保暖 合理喂养 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 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 谨慎用药
编辑版ppt
药物 他巴唑 胰岛素 黄体酮 环磷酰胺
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肿 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男性化 畸形、死亡
编辑版ppt
9
胎 盘
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
编辑版ppt
10
保证充足营养 良好的生活环境 预防产时感染及时处理围产期疾病
编辑版ppt
11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