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纪事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学纪事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领会课文所叙述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经历的苦难和他们执著地追求,以及对今天年青一代的启迪意义。

3.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文章的叙事特色。

4.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文章中有特色的语句。

二、课文分析

(一)解题

本文的题目“幼学纪事”,即记幼年求学之事。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这样安排材料的:在什么情况下求学?环境条件如何呢?于是,首先交代一下家庭及周围环境。在恶劣的环境、困苦的条件下,“我”为什么“还喜欢读点书”,并且终究学有所成,“没有胡乱地生长”呢?这“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于是,对“良师益友”尤其是启蒙老师的怀念,自然成了回忆的中心。正是志学之年,又遇上这么好的老师,本该可以好好读书了,可是,生活迫使“我”不得不中途辍学。这是“我”求学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必须有个交代。辍学之后如何继续求学呢?这一段经历是最难忘的,自然是最值得记一笔的。整个求学过程大体分两个阶段:先正规上学,后业余求学。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来记叙这一过程,二、四部分是记叙的中心,一、三两部分分别交代两个阶段的背景,与求学无关的其他往事,统统删去不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二)内容与结构

这是一篇回忆幼年求学艰辛经历的文章,以叙事为主。阅读时要先理清文章所叙述的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第一段交代作者贫寒的家境,祖母、母亲寡居穷困,没有文化。第二段交代作者家庭周围的环境——大杂院,同样没有文化。这一段,插叙了“我”

帮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与文章主线看似没有直接联系,而意在说明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苦。

第二部分,概述幼年求学的情况,回忆两位良师对自己的影响。孔德小学一位忘了姓名的老师,引导作者接近文艺,并给予阶级解放、民主革命等思想启蒙。卫天霖老师“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用他的艺术,更用他的人品。

第三部分,写作者因家境困窘,被迫辍学,过着一当二押三卖的生活。这一部分不是文章记叙的中心,但少年辍学,是作者求学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必须予以说明;记叙待业期间的凄苦生活,则是为下文记叙作者在这种境遇中苦心求学作铺垫。

第四部分,写作者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这一部分主要写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在待业期间,侥幸进辅仁大学中文系旁听的经过;第二件事写找到职业后边做事边上夜校学法语的经过。

(三)主题思想

文章紧扣“幼学”二字,以“求学”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我”幼年写到十五六岁,记录了十几年间的许多往事,回忆了作者少年时期艰苦求学的经历,流露出丝丝辛酸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恶劣的政治制度的深恶痛绝和对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字里行间,寄寓着对今天年青一代的深切希望,希望我们珍惜良时,好学上进。

(四)写作特点

1.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亲切感人。

2.多用口语、通俗、亲切、语言幽默、生动形象。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

1.阅读时融入情感,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了解文章中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难点

1.注意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文章的叙事特色。

2.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文章中有特色的语句。

(三)教学安排

1课时。分析课文并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

四、思考与实践解题

1.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贫寒的家境

第二部分:幼年上学,遇到的两位良师。——上学

第三部分:写作者少年辍学,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辍学

第四部分:写作者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业余求学

2.3.4略。

五、有关资料

(一)《幼学纪事》与《琐忆》比较

两篇文章同是回忆性散文,所记均为日常琐事,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但《幼学纪事》是记事,记“我”幼时的一段经历,旨在作历史的反思,以此鞭策激励后来之人;而《琐忆》是记人,旨在赞颂鲁迅这个人的伟大人格,引起人们对他的敬仰。虽都用了对比手法,但《幼学纪事》从多角度对比,增强了幽默感,启发读者思考,从而深化主题;而《琐忆》主要是写鲁迅对不同人的不同态度:对敌人恨对人民爱,鲜明地表现了鲁迅伟大人格的两个侧面。

(二)《幼学纪事》与《背影》比较

教学《幼学纪事》时,可与初中学习过的《背影》作比较。两篇也同属于回忆性散文,而且都是回忆自己幼年时的一段经历。《背影》集中回忆“车站送行”一件事,集中对父亲的“背影”的忆念,表现一种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而《幼学纪事》回忆的内容更为丰富,背景更为广阔,要表现的是一种深沉而又严肃的历史反思;《背影》感情真切,带着一种由小康而坠入困顿的凄惶;《幼学纪事》感情真切深沉,于豁达幽默之中,含着一股催人勤勉上进的热力。这样,通过比较使新旧知识得到了联系,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有关“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是指变得什么也没有。汉代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假托三个人物“子虚、乌有、亡(通‘无’)是公”互相辩驳问难。后世就常用“子虚乌有”来代表不存在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