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完美版

合集下载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ppt(共32张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ppt(共32张PPT)
落后守旧 迷信无知 淳朴善良 渴求平安
愚昧、有阿Q精神
课堂练笔
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 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
哥儿啊,我虽无名无姓,但经你一写,现在也成 了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生得黄胖而矮倒也 罢了,怎么连颈上的灸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 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可是你, 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种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 你讲长毛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 子站在墙头,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照实写下来了, 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话呢!
❖ 宝书——①书的内容丰富多彩, ②书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关心, 以及我对长妈妈的感激、敬佩之情。
阅读讨论
❖ 1、阿长为什么要几经周折地为“我”买《山 海经》呢?
❖ 2、第19-21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对表 现“长妈妈”形象有作用吗,能删除吗?
❖ 3、文章重点既然是要表达我对长妈妈的感激 和敬佩之情,却有为什么要叙写令幼时的“ 我”讨厌的几件事情?
,我们必须用什么说话? 全体都震悚了起来;
②书店太远没有机会去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mǎo
gōng
zhuó
待人宽:修改文章、送客、复信、会上发言。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 在谋篇布局时,为了表现人物,该不该将所
有的事例都具体地展开来写呢?
略读的程序是:首先以普通速度阅读开头的一二段,应做到一字不漏。阅读开 头几段是为了解一下全文的大意、背景、文体风格、口吻语气等。中间段落只 需要阅读关键句子,当然要抓住段落大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要用眼睛 粗略地扫一下全段,挑出一两个重要的词、词组就可以了。结尾的几段因为经常 含有总结性的内容,恐怕要读得更充分些。略读的重要性在于要以最快的速度获 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念,而不应对故事情节发生兴趣。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第五部分(第9段):对 学习先生的语文主张, 效仿先生的品德的思考。
1.给下列加色的字注音。
rùn
shū
zhuó
kěn

修润
méng
生疏
zhui
商酌
biè
恳切 譬如

tiē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huì
chǐ
rǒng
pèi
诲人不倦
è
不耻m下ǎo 问
冗长颠沛流离
xiá
简明扼要 丁卯 自顾不暇
➢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 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不久,叶圣陶就发现了张中 行的价值,很信任他,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改 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放手让张中行编辑。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 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明了叶圣陶先生的 语文主张。
(一)人物品格
1.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作者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 品行,请总结分析。
(1)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2)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 的一次发言,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上节课,我们大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其在写作方 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 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 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还特别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被广泛研究和引用,成为了中国现代 文学的经典之一。
06
总结与思考
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与思考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教育事业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以清新自然、 细腻入微、富有哲理和人性关怀
为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精准, 表达力强,具有很高的文 学艺术价值。
情感真挚
文章情感真挚,通过回忆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展 现了作者对叶先生的敬爱 和怀念之情。
刻画生动
文章刻画了叶圣陶先生的 形象,通过具体的事例展 现了叶先生的性格特点和 生活态度。
历史意义
记录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
文章记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些重要事迹和思想,对于了解和研究 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人道主义精神。
叶圣陶先生还积极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国际交流,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 献。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和 思想观念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 启示。
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对后来 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 ,作品发表后受到了广泛好评和关注。
作品对于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作品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为文学 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文学价值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
课程导入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 家”, 他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 语;有这样一位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叶圣陶,他的作品有散文 《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 洞》,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 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作者:张中行 第一课时
走进作者
这样的主张对你写作有何启发?
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文风的“简洁”。关 于繁简和修改,他“只说字”,偏重用语, 强调“可简就绝不该繁”。这启示我们在 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 删改,使语言更加简洁。
课堂总结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展示了叶先生的宽 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表现了叶先生 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 一丝不苟的态度,阐述叶先生“写话”主 张,表达了对先生的悼念之情。
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 修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 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6.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 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 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 身回去。
细节描写。从他送人一定要送得很远,还拱手,不断说 谢谢,可见他和蔼可亲,待人真诚。
4.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
生活上随和,易于相处
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
工作认真严谨
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为学谦虚,一丝不苟
5.“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 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9.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 德的思考; 结构上,总结全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 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 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终课件 (共23张PPT)

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最终课件 (共23张PPT)

• 叶圣陶(1894-1988),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 州人,作家、编辑家、教 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倪焕之》、童话集《稻 草人》等。“九一八”事 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 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 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 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 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 荒者。
• 作者与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 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 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 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 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 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 行:同时也颂扬了叶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 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 4、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 想?
• 本文表现了叶老严以律己、宽以待 人的品格及对叶老的去世的悲伤。
第四次先学后教:四读课文,品味语言和写法。
•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明确答 案,5分钟后比谁回答准确。 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 义? 2、“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 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 “失之太浅”指什么? 3.“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 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 的? 4.“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 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5.“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6.“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 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 明确:“写话” •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 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31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31张PPT)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整体感知
常出现于段首、段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略读课文(快速阅读,用波浪线标出过渡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
第二部分:(2-8)叶老品行:待人宽待己严。
1.总写叶老品行(2) 2.叶老待人宽厚 ① 修改文章(3)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C )
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
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
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课堂检测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 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悲伤、怀念之情。
总结全文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 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规规矩矩作文。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细节探究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 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坚持写话的风格,为读者着想。
细节探究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 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善于反思,低调谦虚,对自己写作要求严格,同时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有这样一个人,12岁时立志爱国强国,所以央 求其师为他取字以表明心迹,其师取“秉臣”二字,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要先爱乡。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 他又找到老师说:“清廷覆灭,不能再为臣,请先 生改一个字”,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曰 ‘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1)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 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 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 真严谨的态度。
(2)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大家,能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别人商讨课 本的修润,不厌其烦,足可见他的谦和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
3.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 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
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 举例说说。
示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 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 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 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二三事?
为吕叔湘先生描写标点符号。 亲自和“我”谦虚恳切地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 亲自送客到大门外。 及时给“我”回信表达悔恨和悲伤。 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 强调“简洁”的文风。 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
品性?
待人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 是生活中,对待他人都谦虚 恳切、彬彬有礼、尊重有加。
(1)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2)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3)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 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律己严,在文字方面对自己 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以身 作则、鞠躬尽瘁。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ppt课件
• 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还有一次表现得更为突出, 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大概是“讨论”批评 和自我批评之类的大题目吧,他说,这,他只 能做到一半,是自我批评;至于批评别人的是 非长短,他不是看不出 来,可是当面指摘人的 短处,他总是说不出来。这只能做到一半的作 风,是对是错,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事。这里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觉,那是:至少 是某些时候,或从某个角度看,“德”的 力量 会比 “力”大,因为它可以使人自重,努力 争取不愧于屋漏。
• 2.文章描写的事件都是叶先生工作或生活中的 一些小事,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事来写?
• 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小事可以看出 大节。作者从自己所熟知关于的叶圣陶先生的 事情中进行选择,最终 选择了这些生活或工作 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写使人物形 象更加真实动人,更能引起普通读者强烈的情 感共鸣。
• “双层的悲哀”:
• 一层是先生的去世,
• 另一层是先生在这样 一个合家团聚、喜庆欢
乐的气氛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因此更加悲哀。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 息,外面正响着鞭炮,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 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 层的悲哀。
• “万”字写出了作者没想到叶圣陶先生会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 这段话写先生送客人出门的场景,全句直白如 话,甚至没有一个形容词,只是把先生送行时 的一系列行动直白地描 画出来,“走过三道门, 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鞠躬”“口说 谢 谢”“看着”能让读者看到一个谦恭有礼的先 生。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 —“写话”。
与 “我”的“常常想到”并列在一起,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叶圣陶先生简介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 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 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 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 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 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 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等 职。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 知识技能 •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语
句的深层含义。 • 过程方法 • 领会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领 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学习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掌握文中所表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作者简介
• 张中行,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原名张璇, 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 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 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 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 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 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 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 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 人、至人、超人"。
字词解析
• 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
•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 妥帖:妥当合适。
• 深重:(罪孽、灾难、危机、苦难等)程 度高。
主题归纳
• 本文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述, 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德,同时也阐 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美版)PPT课件.ppt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美版)PPT课件.ppt
写得不像话 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 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核心
此二者是我们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 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写话”与“简洁”
结构梳理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复信 主张“写话”风格
律己严 重视“简洁”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作文做人 鞠躬尽瘁
拓展延伸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3.回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 该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 到很悲伤。
律己严
1.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
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2.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
字词学习
zhuó 商酌
ménɡlónɡ zhui 朦 胧 累赘
tuǒ tiē diān pèi
妥帖
颠 沛流离
tà 拖沓
商酌: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 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2)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8) 详尽地叙述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第四部分(9) 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大势所趋】 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不即不离】 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 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速读 课文
5分钟略读课文, 勾画关键语句, 划分文章层次, 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突出“我”的悲痛之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
律己严 2.特别强调重视语言的“简洁”。
3.重视语文,力求完美(规范“做”与“作”。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
为什么作者要选 作者选择了这些生活或工作琐 择这些小事来写? 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这
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动人, 更能引起普通读者强烈的情感 共鸣。
细读课文,结合具体语 句,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形象 特点。
新课导入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 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这使稻 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 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 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 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 ···
“深重的苦心”指深思熟虑、语重心长的良苦用心,这是 对叶圣陶先生极高的评价。只要动笔,只要写作,就应想想先 生的写作主张,这是对先生毕生事业的敬重,对语言文字、对 读者的尊重。
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 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 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 举例说说。
【张中行】(1909—2006年),学者、 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 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 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 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 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 《负暄琐话》等。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
——治学严谨
他人眼中的叶圣陶: “虽然叶圣陶先生如今已经不在人间了,而我拿笔
的机会也已不多。但是,我每一执笔,总觉得他在背后 看我写些什么,我不敢不认真思考。”
——巴金
“交情兼师友,四十八年,立身治事,长仰楷式。 道德寓文章,一千万字,直言曲喻,永溉后生。”
——吕叔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第二课时 候课任务: 阅读 文章,勾画能体现 叶圣陶先生“宽和 严”的语句。
读书方法指导
略读,就是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阅读,不在只言片语 上纠缠、琢磨,不要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不要打断阅读 思路,而应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
1.确定阅读重点:可根据题目或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确定。 2.可关注开头、结尾,以及段首语句,这些地方常常提供 主要信息。 3.要默读或扫读,跟阅读重点无关的地方,就快速阅读。
1. 略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有关叶圣陶先生 的哪些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待人厚
为吕叔湘先生描写标点符号。 亲自和“我”谦虚恳切的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律己严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以小见大
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动人,更 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著有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于 1932年编写了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的语文课 本,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人民教育出版社的 社长和语文课本的总编辑。
他教育和发掘了许多杰出作家,如巴金、 丁玲、戴望舒等。
标题告诉你哪些信息? “叶圣陶先生”表明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 “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 “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尊敬的情感。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3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关注标点、句式:揣摩人物(说话者及听话者)心理。
(说什么?怎样说?为什么说?从中读出人物特点。)
(二)【赏读“行”中的宽厚】
总起句(议论)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 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 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 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 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 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 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 不断地说谢谢。 支撑句(叙事)
从关键句、评价句中你读出了叶 圣陶先生具有怎样的品格?
大人物——小事情——大品格
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 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 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躬行君子,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 待人厚而感动。 谨严认真,诚恳谦逊
关注首尾:开头和结尾的方式。
交情兼师友,四十八年,立 身治事,长仰楷式;
道德寓文章,一千万字,直 言曲喻,永溉后生。
——吕叔湘先生挽联
【升华·明确手法】
01
以小见大,叙议结合。
本文主要是记人,但文章中没有精细的人物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 是以叙述为主,通过一件件具体的生活小事来再现叶圣陶先生的品格风采, 并结合适当的议论,使得叶圣陶先生的形象生动感人。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阅读策略——“略读”基础上的“精读”
一、待人厚(3—5) (一)【赏读“言”中的宽厚】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 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 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 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作者 介绍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 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 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 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佛教与中国文学》 《负暄琐话》等。他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 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 “燕园三老”。
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4、默读课文(3—5自然段),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表现在哪里?
“言”中的宽厚。 (1)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 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 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 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第二课时
整体 感知
1、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了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 哀。”怎么理解?
“双层的悲哀”含义丰富,对于叶先生的逝世,作者感到 非常悲痛,而先生逝世的时间还是除夕这个特殊的日子, 外面正响着喜庆的鞭炮声,更令人悲伤。
双层的悲哀:乐景衬哀情,其哀倍增。
2、叶圣陶的品德过人之处指什么?
2、作者是通过平凡琐碎的小事向我们展现叶老的诸多品德的, 在写作手法上是用什么写法?
以小见大
以 “小”指一事一物、一情一景;生活中所有的小事、意象等。

“大”指生活的启示、道理、情感。通过生活中的小方面来反

映深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某种崇高美德的写作技法

叫“以小见大”。
3、找出文章中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 谈你的看法。
拓展 作业
收集叶圣陶先生的名言
1、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2、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 5、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6、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精品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精品课件

06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修辞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比喻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增 强表达效果。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表达更加生动有 趣。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言气势和节奏感,使表达 更加有力。
描写手法特点及作用探讨
细节描写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场景等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 感受。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叶圣陶先生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叶圣陶先生被塑造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严谨治学态 度和坚定信仰的学者形象。他的形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其他人物形象
课件中还可能涉及到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其他人物形象,如他的学生、同事、 家人等。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助于丰富故事内涵,展现叶圣陶先生不同侧面 的性格特点。
教育意义 探讨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如教 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的改进和创 新。
社会价值 分析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如 对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文化繁荣等方面的作用。
3
跨文化交流
探讨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如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合 作等方面的作用。
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
叶圣陶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重要历史事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表达了对民主、科学、进步的追求和对封建专制、迷信、落后 的批判。
叶圣陶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童 话作品更是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的先河。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 学价值,还具有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 品质、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人厚
1.修改文章
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 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 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 复。
2.送客
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 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 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律己严 重视“简洁”
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作文做人 鞠躬尽瘁
拓展延伸
叶圣陶名言名句
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2.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3.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4.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1、 谈 谈 心 目 中的鲁 迅 ( 1) 学 了 本 单元的 课文, 我们被 鲁迅先 生的才 学和人 格魅力 所折服 ,这节 课我们 就来谈 谈自己 心目中 的鲁迅 。 ( 2) 提 出 要 求:可 以就课 文来谈 ,可以 结合课 外学习 的收获 来谈; 可以讲 同鲁迅 有关的 人和事 ,也可 以说说 读鲁迅 作品的 体会。 ( 3) 小 组 讨 论,合 作学习 。 ( 4) 汇 报 交 流,师 生评议 。 ( 5) 教 师 小 结。阅 读了鲁 迅先生 的文章 ,认识 了鲁迅 这位伟 大的文 学家、 思想家 和革命 家,希 望同学 们能从 他的身 上汲取 力量, 超越自 我。 2、 交 流 体 会 含义深 刻的句 子。 ( 1) 学 生 读 教材 中的内 容,谈 理解。 师 : 含 义 深 刻的句 子表面 是一层 意思, 却暗含 着更深 的意义 。那么 本组课 文中有 哪些类 似的句 子,我 们都是 用什么 方法去 理解这 些句子 的? ( 2) 学 生 找 句子, 交流体 会方法 。 ( 3) 教 师 归 纳总结 体会含 义深刻 的句子 方法: 联 系 上 下 文 ;联系 生活实 际;结 合时代 背景; 展开丰 富联想 。…… 师 : 希 望 同 学们在 以后的 学习过 程中, 继续运 用我们 总结的 这些体 会句子 的方法 去学习 课文, 一定会 有更多 的收获 。 日积月累 过 渡 : 鲁 迅 先生的 文章无 疑是人 类文化 宝库中 的一笔 财富, 这节课 我们一 起细细 品读鲁 迅先生 文章中 的脍炙 人口、 发人深 省的名 言警句 。 1、 学 生 自 读 。指名 读。 2、 理 解 重 点 词语: 3、 有 感 情 地 朗读、 背诵。 课 外 再 搜 集 一些鲁 迅先生 的名言 。 趣味语文 1、 过 渡 : 鲁 迅先生 的童年 发生过 许多故 事,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读一个 鲁迅巧 对先生 的故事 。 2、 学 生 自 读 。指名 读。 周 樟 寿 的 对 子妙在 哪里? 他为什 么对得 好? 文 人 巧 对 对 联的故 事还有 很多, 课后搜 集此类 故事, 与同学 们交流 。
字词学习
zhuó méniē diān pèi
妥帖
颠 沛流离
tà 拖沓
商酌: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 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2)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8) 详尽地叙述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第四部分(9) 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人之师表
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 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 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核心
此二者是我们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 重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写话”与“简洁”
结构梳理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复信 主张“写话”风格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
背景链接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 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 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 先生的语文主张。
3.回信
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 到天坛去看花。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 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 到很悲伤。
律己严
1.重视简洁 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
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2.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
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 说是第一位。
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 “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 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 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写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