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调查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调查》,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的第一课。
苏教版科学教材强调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所以每一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本身的出发点就是通过研讨课的形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求的技能。《调查与预测》是整套苏教版教材既三年级的《提出问题》和《观察和测量》和四年级上册的《排序与分类》之后安排的提高学生的科学探求技能的内容。《调查》是这个单元的第1课,此课在教材中是连接完整的科学探求学习与训练顺序中的不可缺乏的一环,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科学探求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以后学习《解释与建立模型》等的具体探究技能起着铺垫作用。《调查》这课在本单元中首先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调查,让学生了解这种综合性的收集证据的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常常用间接的方法,从侧面对事物进行考察了解,不受现场条件及时间的限制,比较灵活机动。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重点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全面调查法、典型调查法等类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下一课《预测》——在占有大量证据的基础上进行预测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由于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了解了科学探求的基本步骤,同时经过了三个学期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在科学探求技能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系统的认识;但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对调查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零散的:对于通过调查来收集所需资料的这个方面,虽然每个学生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储备;但对于如何进行全面科学的调查,以及了解调查有什么特别之处,何时采用,以及会得到什么形式与性质的结果等等在系统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是理清学生对于调查法的模糊认识,使之能初步掌握用调查法来收集证据的能力。
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一个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能够向熟人征求回答信息,能够根据回答信息得出简单的分析结论。
2、能够正确填写调查表,能够模仿教材的格式自己设计调查表。
3、能够在现场调查活动中使用某一种捕虫工具和某一种观察工具。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活动影响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了解鸟的不同,迁徙的地点和距离都是不一样的。
3、通过农作物-田鼠-狐狸-老鹰的食物链图例,了解动物的生存如何受到人类活动威胁的知识。
4、懂得调查的意义。
5、认识调查昆虫所必需的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身边环境中事物的变化。
2、关注人类活动给环境以及动物带来的影响。
3、痛恨生活中坑害农民的行为。
4、羡慕丹顶鹤的幸福生活。
5、忠实地开展调查。
四年级学生差不多都对调查这种收集证据的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且他们有强烈的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小组合作亲历现场获取回答问题的证据,交流调查体会等形式让他们体会科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诚所谓科技来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科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我将调查的意义和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在调查过程中综合考虑调查活动的成本、技术、知识、合作与可能性作为学生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本课我安排2教时来完成,我将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上课,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学会搜索信息,利用科学欣赏方式,准备各种教学短片,指导学生制定调查的方案,填写调查表,同时预设好合适的主题方案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本课的学习活动。
本课可以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调查和调查的意义是什么。教材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科学家对候鸟的调查以及假种子事件等典型事例,使学生知道: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事物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的变化;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调查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打算采取多媒体演示和交流讨论相结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影片直观了解什么是调查,通过交流的形式,让他了解到调查的两点意义,培养他们学会关注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从中发现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的特征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调查的方法并考虑调查实施的可能性。教材呈现了问卷调查、查找图片资料、查阅文字资料和现场调查四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调查的方法。此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多种调查的方法,并进行相关训练学习。最后是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学校里的昆虫情况。对于调查实施的可能性是此课的难点,需要引导学生筛选欲调查的问题,选取有价值和可操作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综合考虑调查活动的成本、技术、知识、合作等等来制定调查方案。
我打算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让他了解到调查这种综合性的收集资料的方式,以及它与观察和实验有什么不同,培养他们自主分析自己调查所得的信息来获取简单结论的能力为以后解释和建立模型的学习做好能力储备;调查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整个调查活动的过程,让他们能在活动中积极运用学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体会到科学是有用的,它是无处不在的。
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倡导以探究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亲历现场获取回答问题的证据。在此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明白调查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又可以知道调查不仅仅涉及开展调查的条件因素,也涉及进行调查的流程与规范等等的知识,让学生对调查有了直观地认识,同时又可以使其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对于以后养成通过调查这种收集证据的方法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下面我就从教学过程方面来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的主题。第二部分是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来了解调查的意义。第三部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制定完善调查方案。第四部分是指导学生亲历调查活动。第五部分是进行课外拓展,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首先是利用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疑问置身于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新课程中提出: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还是科学学习的过程。创设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大胆预测问题的结果,动手实践,最后互相交流,解决问题,在应用于实践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我的意图是先通过问题:“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如何到学校来的呢?”让全班进行交流汇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会发现:调查法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出今天的课题。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就是今天所要研究的——调查法。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探究意识和钻研精神得到培养。
我打算用谈话的方式入手为学生创建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由于现代人的生活非常关心空气质量的好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超标。你想了解他最近一些年的变化吗?需要相关资料的,可以上网,也可以请教他人,让他们给你提供线索。让学生了解到“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