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防爆区域划分防爆标志的简介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防爆区域划分防爆标志的简介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防爆区域划分防爆标志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8d91e47c850ad02de804180.png)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防爆区域划分/防爆标志的简介一、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1.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的条件爆炸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产生的光和热或机械功。
在此仅谈及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即所有的可燃性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这类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第一,必须存在爆炸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第二,要有助燃性物质,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第三,就是还要存在引燃源(如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它提供点燃混合物所必需的能量。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会产生燃烧和爆炸。
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即可达到防止爆炸的目的。
由于爆炸性混合物普遍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如发生爆炸则危害极大。
于是,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方法,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形成及其爆炸。
2.基本防爆型式(1) 隔爆型“d”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参见GB 3836 2标准)。
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
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
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I类和IIA、IIB、IIC类。
该防爆型式设备适用于1、2区场所。
防爆区域划分与电气选型
![防爆区域划分与电气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e813426a941ea76e59fa0479.png)
●事故直接原因
◆点火源 通风机用金属丝紧固,在12多小时电机运行振动作用
下,金属丝断裂,通风机整体坠落,造成电机三相电缆线 断裂短路,并产生短路火花。
◆可燃物 罐内上午涂刷用了80kg稀释剂,挥发出大量甲苯、二
甲苯等可燃气体,虽然这些可燃气体被通风机排出一部分, 但罐内还存在一部分可燃气体,当电缆短路产生火花时, 罐内可燃气体发生了闪燃,并引起了竹夹板着火,产生了 浓烟。
碘钨灯表面温度 500~800℃
白炽灯用钨丝的工作温度常 在2300~用非防爆空气开关作 为泵启动开关
案例1
2008年2月2日,某油田油气集输公司油气处理厂发生一起防 爆配电箱箱体爆裂事故,造成一名员工死亡。
2008年2月2日16:31、20:23天燃气压缩机两次自动停机后, 再启动正常。21:31火炬气回收压缩机再次自动停机。21:45当 班操作员工王伟、李宁关闭压缩机出口阀,开连通阀,对压缩机 进气分离器排污后,王伟按防爆箱上的复位按钮,再按启动按钮, 压缩机未启动。王伟请示班长李凤英,21:49班长李凤英检查防 爆配电箱后,按复位按钮,再按启动按钮,防爆配电箱突然爆裂, 面板飞出击中李凤英头部,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大于1000小时/年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0~ 1000小时/年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
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1~ 10小时/年
●拱顶可燃液体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方法
●内浮顶可燃液体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方法
竹夹板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当CO达到爆炸下 限时,罐内便发生了爆炸,这是21:59左右发生爆炸主要 原因。
CO性质:引燃温度:610℃,爆炸极限12.5~74.2%,最 大爆炸力6300kg/m3。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ed3604cbe23482fb4da4c24.png)
防爆标志详细介绍防爆电气设备按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1 防爆型式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n 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
它们的标识如表1所示。
表1 防爆基本类型2 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3 气体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如表2所示。
表2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4 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5 防爆标志举例说明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防爆标志的表示方法,对气体防爆电气设备举例如下: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IIBT3。
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 T5。
防爆认证中的防爆等级和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防爆认证中的防爆等级和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dc3bd3425c52cc58ad6be1e.png)
很多人对防爆认证的防爆等级及防爆区域的划分不是很清楚,世鼎检测整理出了防爆等级及防爆区域的详细划分。
一、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dao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1、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2、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为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3、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二、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1、可燃性粉尘环境GB 12476.1—2000标准中规定: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 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和正常作业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防爆区域划分及防爆电气(81页)
![防爆区域划分及防爆电气(8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9ad973b195f312b3069a59a.png)
气体易燃温度t(℃)
>450 450≧t>300 300≧t>280 280≧t>260 260≧t>230 230≧t>215 215≧t>200 200≧t>180 180≧t>165 165≧t>160 160≧t>135 135≧t>120 120≧t>100 100≧t>85
点燃特性 难
易
山西榆事故社案例化分享工有限公司“11.20”爆炸事故案例分享
经验总结
吸取别人的事故教训比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更重要
第一章防爆区域划分
一、防爆相关名词解释
1、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 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 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爆炸性 物质
空气 (氧气)
Ga
防
e
Ⅱ
T2
Gb
爆
ia/ib
(ⅡA
T3
Gc
符
ma/mb
ⅡB
T4
号
p
ⅡC
T5
……
……)
T6
引燃温度分组
中国 IEC 欧洲标准
T1 T2 T2 T2 T2 T2 T3 T3 T3 T3 T4 T4 T5 T6
北美标准
T1 T2 T2A T2B T2C T2D T3 T3A T3B T3C T4 T4A T5 T6
正压型电气设备“p” 举例
正压型防爆配电柜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
EX
防爆型式
类别
温度级别 设备保护等级
d
Ⅰ
T1
Ga
防
e
Ⅱ
T2
Gb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33f0ca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9.png)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主要有隔爆型、本质安全型等。
1、隔爆型仪表具有隔爆外壳,仪表的电路和接线端子全部置于防爆壳体内。
隔爆型仪表能够承受仪表内部因故障产生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适用于爆炸性气体1区和2区等级危险场所。
2、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简称本安仪表)工作原理是利用安全栅技术,将提供给现场仪表的电能量限制在不能产生足以引爆的火花,又不能产生足以引爆的仪表表面温升的安全范围内。
本安仪表的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
本安仪表设备按安全程度和使用场所不同,可分为Ex ia和Ex ib。
Ex ia的防爆级别高于Ex ib。
Ex ia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存在一个或两个故障时,电路元件不会发生燃爆。
Ex ia级适用于危险等级最高的0区,Ex ib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一个故障时,电路元件不发生爆炸。
在Ex ib级适用于1区和2区等级危险场所。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https://img.taocdn.com/s3/m/467b8cda227916888586d763.png)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Exd n B T4 与Exd n C T4Ex——explosion-proof 防爆英文缩写,防爆标识d------防爆形式,“d是指隔爆型IIC----防爆等级划分,主要分为I类(矿用)、II类(厂用)。
其中II类又分为:IIA、IIB、IIC (A<B<C)T4-----温度组别(T1~~T6)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0区: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二、防爆标志解析①气体组别以下以CENELE氢气防爆标志为例:E Ex ia n C T4④名词解释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增安型电气设备(e):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备。
防爆特殊型(s):电气设备或部件采用GB3836-83未包括的防爆型式时,由主管部门制订暂行规定。
送劳动人事部备案,并经指定的鉴定单位检验后,按特殊电气设备"s"型处置。
三、防爆标准及选型①各种防爆型式的对应标准四、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BS EN60529 1992)IP55第一位特征数字防止固定导体异物进入—V I—一———一—— ---------------------------------------------- ■r无防护。
四种标准的防爆等级标志
![四种标准的防爆等级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72cd175965ce0508773213a7.png)
UL2279
浇注型(m)
Encapsulation
低压开关板、控制和信号单元
显示单元、传感元件
EN50028
IEC60079-18
FM3600
UL2279
保护型(n)
Type of protection
全部2区电器设备、照明设备、
少许开关板和控制设备
EN50021
IEC60079-15
表3
T1
T2
T3
T4
T5
T6
Ⅰ
甲烷
ⅡA
丙酮
乙烷
氨水
笨
醋酸
甲烷
(天然气)
甲醇
丙烷
甲苯
乙醇
i-香蕉油
n-丁烷
h-丁苯
苯
柴油
飞机燃油
乙烷
乙酰氨基偶
氮甲苯
乙烯
ⅡB
煤气
(轻气体)
乙烯
ⅡC
氢
乙炔
二硫化碳
二、美国USANEC505
表1区域分类Area classification
NEC505
区域0(Zone)
区域20—粉尘
仪表技术、通讯技术
传感元件、实施器
EN50020
IEC60079-11
FM3610
UL2279
浸油型(o)
oil immersion
变压器、开启电阻器
EN50015
IEC60079-6
FM3600
UL2279
充砂型(q)
power filling
变压器、能源设备
热导接线箱
EN50017
IEC60079-5
正常操作时,不常有爆炸性气体存在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https://img.taocdn.com/s3/m/c8eef6c2cf84b9d529ea7a7a.png)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ExdⅡB T4与ExdⅡC T4Ex-----explosion-proof 防爆英文缩写,防爆标识防爆形式,“d是”指隔爆型防爆等级划分,主要分为I 类(矿用)、II 类(厂用)。
其中II 类又分为:IIA 、IIB 、IIC(温度组别(T1~~T6)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 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0 区: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 每年的区域;1 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 每年的区域;2 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 小时/ 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二、防爆标志解析①气体组别典型的危险性气体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EN50014EC北美NEC500条款CLASS1表气中国GB-3836-1最小点燃能量(微焦)乙炔ⅡC A ⅡC 20 氢气ⅡC A ⅡC 20乙烯ⅡB C ⅡB60丙烷ⅡA D ⅡA 180注: 中国GB3836标准规定ⅡC级最小点燃能量为19微焦耳, ⅡA级最小点燃能量为200 微焦耳。
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 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
②温度组别(T 组)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无关。
在标准BS5345 第一部分中列出了所有可燃性气体和其组别。
最高表面温度(℃)温度组别IEC79-8 GB3836-1450℃T1 T1300℃T2 T2200℃T3 T3135℃T4 T4100℃T5 T585℃T6 T6③防爆标志以下以CENELEC氢气防爆标志为例: E Ex ia ⅡC T4E:按CENELEC标志认可Ex:防爆公用标志ia :防爆型式(本质安全)Ⅱ:设备组别C:气体组别T4:温度组别④名词解释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https://img.taocdn.com/s3/m/45d29d65a76e58fafab003a0.png)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ExdⅡB T4与ExdⅡC T4Ex-----explosion-proof防爆英文缩写,防爆标识d------防爆形式,“d”是指隔爆型IIC----防爆等级划分,主要分为I类(矿用)、II类(厂用)。
其中II类又分为:IIA、IIB、IIC(A<B<C)T4-----温度组别(T1~~T6)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0区: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二、防爆标志解析①气体组别典型的危险性气体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EN50014EC北美NEC500条款CLASS1表气中国GB-3836-1最小点燃能量(微焦)乙炔ⅡC A ⅡC 20氢气ⅡC A ⅡC 20乙烯ⅡB C ⅡB 60丙烷ⅡA D ⅡA 180注:中国GB3836标准规定ⅡC级最小点燃能量为19微焦耳,ⅡA级最小点燃能量为200微焦耳。
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
②温度组别(T组)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无关。
在标准BS5345第一部分中列出了所有可燃性气体和其组别。
最高表面温度(℃)温度组别IEC79-8 GB3836-1450℃ T1 T1300℃ T2 T2200℃ T3 T3135℃ T4 T4100℃ T5 T585℃ T6 T6③防爆标志以下以CENELEC氢气防爆标志为例:E Ex ia ⅡC T4E:按CENELEC标志认可Ex:防爆公用标志ia:防爆型式(本质安全)Ⅱ:设备组别C:气体组别T4:温度组别④名词解释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标志解析
![防爆电气标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15fbe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9.png)
防爆电气标志解析常见防爆电气标志举例:Ex ia ⅡC T4 Gaia:电气设备防爆类别符号,见4.2ⅡC:电气设备适用的可燃性气体级别,见3.1T4: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组别,见3.2Ga:设备保护级别,见4.1用于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都必须采取特殊有效的防爆技术措施,不同危险物质具有不同的点燃、爆炸特性,危险物质的分类、分级和分组,危险环境的区域划分等信息是进行工程项目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型的依据,是保证危险场所电气安全的基础。
本章还介绍了主要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与原理、防爆电气设备安全使用和维护的基本要求。
1、爆炸性物质1.1、爆炸性物质的分类Ⅰ类:煤矿瓦斯气体环境Ⅱ类:除煤矿瓦斯气体之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爆炸性粉尘和纤维)1.2、爆炸性气体、粉尘的分级、分组1.2.1 爆炸性气体的分级通常爆炸性气体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和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划分为不同的级别:ⅡA、ⅡB、ⅡC,其中ⅡA级的约占全部气体(蒸汽)的80%,ⅡB级的约占15%~20%,ⅡC级的仅确认有6种。
1.2.2 爆炸性气体的分组1.2.3爆炸性粉尘的分级、分组分级:根据《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2010),将爆炸性粉尘和纤维定义为Ⅲ类爆炸性物质,并细分为ⅢA 、ⅢB 和ⅢC 三个级别。
ⅢA 为可燃性飞絮,ⅢB 为非导电性粉尘,ⅢC 为导电性粉尘。
其中导电性粉尘最危险,例如铝粉、钛粉。
分组:爆炸性粉尘、纤维与气体形态不同,采用的防爆措施也不同。
预防粉尘爆炸在电气设备上采用的基本防护措施是是外壳全封闭,阻止粉尘进入电气设备内部,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设备外壳内部爆炸向壳外爆炸现象存在。
因此,粉尘不需做气体那样的分级。
但由于温度引起的点燃还是要考虑的,故将粉尘按其引燃温度划分组别,与爆炸性气体环境分组一致。
2、危险环境2.1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区域划分2.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类3、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识别3.1 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Ⅰ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电气设备防爆的类型及标志
![电气设备防爆的类型及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55c952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9.png)
电气设备防爆的类型及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很多,性能各异。
依据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特点,为防止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而采用的措施不同分为以下八种型式:(1) 隔爆型(标志d):是一种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其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四周爆炸性混合物传播。
适用于爆炸危险场所的任何地点。
(2) 增安型(标志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也不会产生足以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
在结构上采用种种措施来提升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产生电弧、火花和高温。
(3) 本质安全型(标志 ia 、ib):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
这种电气设备按使用场所和安全程度分为ia和ib两个等级。
ia 等级设备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ib 等级设备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4) 正压型(标志p):它具有正压外壳,可以坚持内部保护气体,即新鲜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压力高于四周爆炸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
(5) 充油型(标志o):它是将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
如高压油开关即属此类。
(6) 充砂型(标志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其在一定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燃四周爆炸性混合物。
(7) 无火花型(标志 n):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点燃四周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
这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即是指不应产生电弧或火花。
电气设备的热表面或灼热点也不应超过相应温度组别的最高温度。
(8) 特别型(标志s):指结构上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而采用其它特别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
如填充石英砂型的设备即属此列。
依据以上介绍电气设备防爆类型标志有d、e、ia 和 ib、p、o、q、n、s八种型式。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79fb09cc7931b765ce151c.png)
防爆等级知识防爆标识ExdⅡB T4与ExdⅡC T4Ex-----explosion-proof防爆英文缩写,防爆标识 d------防爆形式,“d”是指隔爆型 IIC----防爆等级划分,主要分为I类(矿用)、II类(厂用)。
其中II类又分为:IIA、IIB、IIC(A<B<C) T4-----温度组别(T1~~T6)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0区: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二、防爆标志解析①气体组别典型的危险性气体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EN50014EC北美NEC500条款CLASS1表气中国GB-3836-1最小点燃能量(微焦)乙炔ⅡC A ⅡC 20 氢气ⅡC A ⅡC 20乙烯ⅡB C ⅡB60丙烷ⅡA D ⅡA 180注:中国GB3836标准规定ⅡC级最小点燃能量为19微焦耳,ⅡA级最小点燃能量为200微焦耳。
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
②温度组别(T组)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无关。
在标准BS5345第一部分中列出了所有可燃性气体和其组别。
最高表面温度(℃)温度组别IEC79-8 GB3836-1450℃ T1 T1300℃ T2 T2200℃ T3 T3135℃ T4 T4100℃ T5 T585℃ T6 T6③防爆标志以下以CENELEC氢气防爆标志为例:E Ex ia ⅡC T4E:按CENELEC标志认可Ex:防爆公用标志ia:防爆型式(本质安全)Ⅱ:设备组别C:气体组别T4:温度组别④名词解释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7c4572a417866fb84a8e5d.png)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划分
按GB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气体组别+温度组别
1、防爆型式:
2、设备类别:
3.气体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 如下表 :
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 CLASS( 类别 ):
CLASS Ⅰ气体和蒸气; CLASS Ⅱ尘埃; CLASS Ⅲ纤维 . 然后再将气体和尘埃分成 Group( 组 ) :
4.温度组别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二、仪表壳体防护等级的划分
作为应用于易爆危险区的仪表,对其外壳的保护等级亦应作出规定,赋予一定的代码,即IP等级号。
IEC144规定的壳体保护等级由一个对应其抗外界物体冲击与穿刺能力及防水能力的代码表示。
例如:本安型仪表测量电路板不应从其壳体中取出,否则会违反IP40所提出的最低要求。
保护等级由两位数字组成,在其前加上IP字样。
防爆等级标志及分类解读
![防爆等级标志及分类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26b91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9.png)
防爆等级标志及分类解读防爆设备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
1≡1豕I刃珍
I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口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口类又可分为HA、ΠB∖ΠC类,标志IIB的设备可适用于ΠA设备的使用条件;ΠC
可适用于HA、IIB的使用条件。
m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InA类:可燃性飞絮;ΠIB类:非导电性粉尘;InC类:导电性粉尘。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
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可燃温度。
例如:防爆传感器环境的爆炸性气体的点燃温度为ιoo°c,那么传感器在最恶劣的工作状态下,其任何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100o cφ。
防爆国家标准(GB3836)
![防爆国家标准(GB3836)](https://img.taocdn.com/s3/m/5830f962b84ae45c3b358c30.png)
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 0 区、 1区和 2 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 20 区、 21 区和 22 区。
针对爆炸性气体环境, GB 3836.14 —2000 标准中规定:0 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在此,“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危险物质长期存在(大于 1000h/年)正常运行时存在(10-1000h/年)仅在不正常时存在(少于 10h/年 )气体0 区 1 区 2 区二、防爆标志解析防爆电气设备按 GB 3836 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 + 设备类别 + 气体组别 + 温度组别以HYAR-3000产品为例, HYAR-3000的防爆标志:ExdⅡBT5,下面做具体说明:1.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防爆型式防爆型式标志隔爆型Exd充砂型Ex q增安型Exe浇封型Ex m正压型Expn型Ex n本安型Exia / Exib特殊型Ex s油浸型Exo粉尘防爆型DIP A /DIP B (HYAR-3000属于隔爆型防爆型式。
)2. 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 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 类:工厂用电气设备II 类隔爆型“d ”和本质安全型“i ”电气设备又分为 IIA 、 IIB 、和 IIC 类。
(HYAR-3000属于 II 类电气设备,可以使用在除煤矿以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
)3. 气体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防爆区域划分/防爆标志的简介一、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1.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的条件爆炸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产生的光和热或机械功。
在此仅谈及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即所有的可燃性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这类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第一,必须存在爆炸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第二,要有助燃性物质,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第三,就是还要存在引燃源(如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它提供点燃混合物所必需的能量。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才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会产生燃烧和爆炸。
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即可达到防止爆炸的目的。
由于爆炸性混合物普遍存在于煤炭、石油、化工、纺织、粮食加工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等场所,如发生爆炸则危害极大。
于是,人们采取了多种防爆技术方法,防止爆炸危险性环境形成及其爆炸。
2.基本防爆型式(1) 隔爆型“d”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参见GB 3836 2标准)。
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
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
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I类和IIA、IIB、IIC类。
该防爆型式设备适用于1、2区场所。
(2) 增安型“e”增安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
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参见GB 38363标准)。
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结构上,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工作温度、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增加绝缘效果以及提高外壳防护等级,以减少由于污垢引起污染的可能性和潮气进入等措施,减少出现可能引起点燃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和规定故障(例如:电动机转子堵转)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JP〗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场所,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例如具有合适保护装置的增安型低压异步电动机、接线盒等。
(3) 本质安全型“i”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是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在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
〖HTH〗“iɑ”等级电气设备〖HT〗是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故障和任意组合的两个故障条件下,均不能引起点燃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HTH〗“ib”等级电气设备〖HT〗是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故障条件下,不能引起点燃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参见GB 38 364标准)。
本质安全型是从限制电路中的能量入手,通过可靠的控制电路参数将潜在的火花能量降低到可点燃规定的气体混合物能量以下,导线及元件表面发热温度限制在规定的气体混合物的点燃温度之下。
该防爆型式只能应用于弱电设备中,该类型设备适用于0、1、2区(Exiɑ)或1、2区(Exib)。
(4) 正压型“p”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
它是一种通过保持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的措施来达到安全的电气设备(参见GB 38365标准)。
正压设备保护型式可利用不同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系统内部保护静态正压,而另一种方法是保持持续的空气或惰性气体流动,以限制可燃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
两种方法都需要在设备起动前用保护气体对外壳进行冲洗,带走设备内部非正压状态时进入外壳内的可燃性气体,防止在外壳内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这些方法的要点是监测系统,并且进行定时换气,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该类设备按照保护方法可以用于1区或2区危险场所。
(5) 油浸型“o”油浸型防爆型式是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参见GB 38366标准)。
这是一个主要用于开关设备的老的防爆技术方法。
形成的电弧、火花浸在油下。
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或2区危险场所。
(6) 充砂型“q”充砂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保护型式(参见G B 38367标准)。
该防爆型式将可点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导电部件固定并且完全埋入充砂材料中,从而阻止了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传播,使之不能点燃外部爆炸性气体环境。
通常它用于Ex“e”或Ex“n”设备内的元件和重载牵引电池组。
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或2区危险场所。
(7) “n”型防爆电气设备该类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也不大可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参见GB 38368标准)。
“n”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即指设备在电气和机械上符合设计规范并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不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
该类型电气设备仅适用于2区危险场所。
(8) 浇封型“m”浇封型防爆型式是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参见GB 38369标准)。
采用浇封措施,可防止电气元件短路、固化电气绝缘,避免了电路上的火花以及电弧和危险温度等引燃源的产生,防止了爆炸性混合物的侵入,控制正常和故障状况下的表面温度。
该类设备适用于1、2区危险场所。
(9) 气密型“h”该类防爆设备型式采用气密外壳。
即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进入设备外壳内部。
气密外壳采用熔化、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这种外壳多半是不可拆卸的,以保证永久气密性(参见GB 383611标准)。
该防爆措施属于“n”型防爆措施范畴,GB 383611已被GB 38368—2003代替。
(10) 特殊型防爆电气设备“s”指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类型式,该型式可暂由主管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认可能够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
该类设备是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适用于相应的危险场所。
(1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是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参见GB 124761标准)。
该类设备将带电部件安装在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外壳中,从而限制了粉尘进入,使引燃源与粉尘隔离来防止爆炸的产生。
按设备采用外壳防尘结构的差别将设备分为A型设备或B型设备。
按设备外壳的防尘等级的高低将设备分为20、21和22级,例如DIP A20、DIP A21、DIP B20 和DIP B21等。
该类型设备按照等级适用于20、21或22区粉尘危险场所。
在平常实际使用中可能很容易的看到,许多防爆电气产品在一个产品中就采用了多种防爆保护方法。
例如,照明装置可能采用了增安型保护(外壳和接线端盒)、隔爆型保护(开关)和浇封型保护(镇流器)。
这样能够使制造商采用最适用的复合防爆保护方法。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产品铭牌上列出采取的防爆方法的顺序将往往告诉用户产品的结构,如一个产品被标识为Exde,则极可能为隔爆型而其中带有增安型部件。
另一个产品被标识为Exed,则极可能不是隔爆型外壳(例如不锈钢或强化聚脂玻璃),而带有隔爆开关或部件安装其中。
两种产品可能均适用于1区,但他们是使用不同的防爆保护措施达到同样的目的。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所了解信息,来选择可提供在费用、性能和安全方面达到最佳平衡的防爆型式的产品。
二、危险场所的划分----众所周知,在危险场所中安全地使用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的前题条件是合理的选择、正确的安装和必要的维护。
合理的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必然涉及到与其所在的危险场所要相适应。
因此,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危险场所?它又是如何划分的?危险场所就是由于存在着易燃易爆性气体、蒸气、液体、可燃性粉尘或者可燃性纤维而具有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危险的场所。
典型的危险场所,如石油化工行业中爆炸性物质的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煤矿井下(由于煤层中不断渗透出的甲烷气体而形成的工作环境)等等。
按照GB 3836.14—2000(GB 3836.14标准等同于IEC 60079-10)要求,可用类别、区域和组别三层概念来说明危险场所的划分。
----1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标准将爆炸性物质分为III类:I类:矿井甲烷;II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物)。
既首先要确定环境中存在着何类爆炸性物质,然后才按气体或粉尘的不同对危险场所进行划分。
----2 危险场所的界定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1) 爆炸性气体环境----GB 3836.14—2000标准中规定:----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在此,“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2) 可燃性粉尘环境----GB 12476.1—2000标准中规定:----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 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