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滑板模型全解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素养提升专题02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解析版)

素养提升微突破02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构建模型,培养抽象思维意识“滑块-滑板”模型“滑块-滑板”模型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叠放在一起的滑块和木板,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在其他外力作用下它们或加速度相同,或加速度不同,无论哪种情况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都是关键,特别是对相对运动条件的分析。

本模型深刻体现了物理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的核心素养。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像可判断出0~2 s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F等于f,故F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C错误;2~5 s内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由牛顿运动定律,对2~4 s和4~5 s列运动学方程,可解出质量m为1 kg,2~4 s内的力F 为0.4 N,故A、B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故D错误。

【素养解读】本题以木板为研究对象,通过f-t与v-t图像对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体现了物理学科科学推理的核心素养。

一、水平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水平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是高中参考题型,一般采用三步解题法:【典例1】如图所示,质量m=1 kg 的物块A放在质量M=4 kg的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牛顿运动定律巧解滑块-滑板模型

牛顿运动定律巧解滑块-滑板模型

例题三:滑块与滑板在碰撞中的运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碰撞中的滑块-滑板模型需要考虑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通 过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求解碰撞后的运动状态。
当滑块与滑板发生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 碰撞后的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碰撞是否为 弹性碰撞。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碰撞后滑块和滑 板的加速度。通过分析加速度和初速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细描述
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会对施力物体施加 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的,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03
CATALOGUE
滑块-滑板模型中的牛顿运动定律
THANKS
感谢观看
滑块与滑板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
01
02
0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 与滑板间的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摩擦力分析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有 关,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
支持力分析
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 向被支持的物体,与重力 等其他外力平衡。
滑块与滑板间的动量守恒分析
以判断滑块是否从滑板上滑落。
例题二:滑块与滑板在斜面上的运动
总结词
斜面上的滑块-滑板模型需要考虑重力的影 响,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求解滑块和滑板 的运动状态。
详细描述
当滑块放在滑板上,在斜面上运动时,除了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外,还需 要考虑重力的分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 以求出滑块和滑板的加速度。通过分析加速 度和初速度的关系,可以判断滑块是否从滑 板上滑落。

滑块—滑板模型分析

滑块—滑板模型分析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滑块一滑板模型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放一长L质量为M=1kg的木板B, —质量为m=1Kg的物块A以速度v。

=2.0m/s滑上长木板B的左端,物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卩1=0.1、木板与地面的摩擦因素为卩2=0.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 , 求:(假设板的长度足够长)(1)物块A、木板B的加速度;(2)物块A相对木板B静止时A运动的位移;R ---------------------B(3)物块A不滑离木板B,木板B至少多长?"TTTTTTTTTTTT/TT TTTTTT1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考查:木板运动情况分析,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木板的加速度计算,相对位移计算。

解析:(1)物块A的摩擦力:f A二jmg =1N-f A 2A的加速度:a i 一二-1m/ s 方向向左m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二」2(M ■ m)g =2N f A故木板B静止,它的加速度a2 =02(2)物块A的位移:S二二仏二2m2a(3)木板长度:L _ S = 2m拓展1.在例题1中,在木板的上表面贴上一层布,使得物块与木板的摩擦因素卩3=0.4,其余条件保持不变,(假设木板足够长)求:(1)物块A与木块B速度相同时,物块A的速度多大?(2)通过计算,判断AB速度相同以后的运动情况; A ______________(3)整个运动过程,物块A与木板B相互摩擦产生的摩擦热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功能关系考查:木板与地的摩擦力计算、AB是否共速运动的判断方法、相对位移和摩擦热的计算。

解析:对于物块 A : f A =」4mg = 4N加速度: a A =— =-」4g - -4.0m/ s 2,方向向左。

m 对于木板:f 地-"2(m • M)g = 2N加速度:a C =卫 f 地 = 2.0m /s 2,方向向右。

M物块A 相对木板B 静止时,有:a B t^v 2 -a C t 1解得运动时间:I =1/3.s ,V A = V B = a p t r = 2 / 3m / S(2)假设AB 共速后一起做运动, a 二 J (M ―- -1m/s 2物块A 的静摩擦力:二 ma =1N :: f A所以假设成立,AB 共速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滑块—滑板模型全解

滑块—滑板模型全解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2.临界条件法:即运用临界条件进行计算。滑块与滑板 恰好能发生相对滑动(要滑动但还未滑动时)的临界条 件是( 1)滑块与滑板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通常近似地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滑块的加速度恰好等于滑板的加速度。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2. 此类试题由于研究对象多、受力分析困难,运动过程复杂, 往往会使考生“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导致丢分。是 学生比较容易感到“头疼”的一类试题。因此探究并掌握 此类试题的分析技巧和解题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知识梳理
1.模型特点:
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 生相对滑动. 2.建模指导 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 ( 1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 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 2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 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 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一、滑块与滑板间是否发生相对滑动的判断方法 两个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是常见的问题。 在作用在滑块或木板上的外力已知的情况下,分析判断滑 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的方法有两种: 1.动力学条件判断法:即通过分析滑块——滑木板间的摩 擦力是否为滑动摩擦力来进行判断。可先假设滑块与木板 间无相对滑动,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与木板整体 列式求出加速度,再把滑块或木板隔离出来列式求出两者 之间的摩擦力,把求得的摩擦力与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 摩擦力进行比较,分析求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 摩擦力,若为静摩擦力,则两者之间无相对滑动;若为滑 动摩擦力,则两者之间有相对滑动。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模型概述] (1)滑板——滑块模型的特点①滑块未必是光滑的.②板的长度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足够长的.③板的上、下表面可能都存在摩擦,也可能只有一个面存在摩擦,还可能两个面都不存在摩擦.(2)滑板——滑块模型常用的物理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模型指导] (1)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解题思路处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方法(1)动力学分析:分别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二者速度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t =Δv 2a 2=Δv 1a 1可求出共同速度v 和所用时间t ,然后由位移公式可分别求出二者的位移.(2)功和能分析:对滑块和木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①求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时用滑块对地的位移x 滑;②求摩擦力对木板做功时用木板对地的位移x 板;③求摩擦生热时用相对滑动的位移x 相.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A .μmgB .2μmgC .3μmgD .4μmg解析 当A 、B 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 最大,此时,对于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A =μmgm =μg ;对于A 、B 整体,加速度a =a A =μ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3ma =3μmg 。

答案 C2.(2017·广西质检)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B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体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物体A 的质量m =2 kg ,物体B 的质量M =3 kg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现对物体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为使物体A 与物体B 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20 NB .15 NC .10 ND .5 N答案:B 解析: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x -μ1(m +M )g =(m +M )a ;对物体A ,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 =ma ;联立解得F max =(m +M )(μ1+μ2)g ,代入相关数据得F max =15 N ,选项B 正确.3.(2017·黄冈质检)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 ,其上叠放木块A 。

精品课件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1)

精品课件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1)
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4时29分3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2. 运动学条件判断法:先求出不受外力 F 作用的那个物 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再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 F 作用下 滑块和滑板整体的加速度,最后把滑块和滑板的整体加 速度与不受外力 F 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进 行大小比较。若滑块与滑板整体的加速度不大于(小于 或等于)滑块的最大加速度,即 a amax ,二者之间就 不发生相对滑动,反之二者之间就会发生相对滑动。
( 2 )计算题:主要有关于滑块和滑板间是否存在相对滑动 的分析计算、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 (即外力的作用范围问题);其它临界问题的分析计算等。
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4时29分3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分析“滑块—滑板模型” 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 1.分析题中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 度. 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 的关系. 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4时29分3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解析 ] 铁块的加速度 F 作用时: F- μmg= ma1,a1= 2 m/s2,向右 撤去 F 后: μmg= ma′ 1, a′ 1= 2 m/s2,向左. 木板的加速度(相对滑动过程中不变 ) μmg= Ma2, a2=1 m/s2 前 1 s 内两者的位移: 1 2 x1= a1t = 1 m 2 1 2 x2= a2t = 0.5 m. 2 撤去 F 时两者的速度: v1= a1t=2 m/s v2= a2t=1 m/s
典型例题
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4时29分3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难点突破之四 滑块—滑板类问题

难点突破之四 滑块—滑板类问题

难点突破之四滑块—滑板类问题1.滑块—滑板类问题的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滑块和滑板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3.滑块—滑板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更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4、滑块与滑板存在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1)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和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2)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 与最大静摩擦力f m 的关系,若f 〉f m ,则发生相对滑动.【典例】 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 =1 kg ,木板的质量M =4 kg ,长L =2.5 m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水平恒力F =20 N 拉木板,g 取10 m/s 2.(1)求木板加速度的大小.(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求水平恒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3,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对木板施加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4)若木板的长度、木块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 N ,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多长时间?解: (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 =μ(M +m )g =10 N 木板的加速度a=F -f M=2.5 m/s 2. (2)设拉力F 作用t 时间后撤去F 撤去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 ′=-f M=-2.5 m/s 2=a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时间相等,故at 2=L 解得:t =1 s ,即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 s.(3)设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a 木块,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a 木板,则μ1mg =ma 木块 解得:a 木块=μ1g =3 m/s 2对木板:F 1-μ1mg -μ(M +m )g =Ma 木板 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的条件:a木板>a木块解得:F 1>25 N.(4)木块的加速度a ′木块=μ1g =3 m/s2木板的加速度a ′木板=F 2-μ1mg -μM +m g M=4.25 m/s 2木块滑离木板时,两者的位移关系为s 木板-s 木块=L ,即12a ′木板t 2-12a ′木块t 2=L代入数据解得:t =2 s.如图所示,质量M =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 m/s 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 取10 m/s 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 =3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解析:(1)小物块的加速度a m =μg =2 m/s2小车的加速度a M =F -μmg M=0.5 m/s 2(2)由a m t =v 0+a M t ,得t =2 s ,v 同=2×2 m/s=4 m/s (3)在开始2 s 内,小物块通过的位移x 1=12a m t 2=4 m在接下来的1 s 内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FM +m=0.8 m/s 2小物块的位移x 2=v 同t ′+12at ′2=4.4 m 通过的总位移x =x 1+x 2=8.4 m.答案:(1)2 m/s 20.5 m/s 2(2)2 s (3)8.4 m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 1=0.5 kg ,m 2=0.1 kg ,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 =0.1 m ,取g =10 m/s 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002 m ,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解:(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f 1=μm 1g 桌面对纸板的滑动摩擦力f 2=μ(m 1+m 2)g f =f 1+f 2 解得f =μ(2m 1+m 2)g(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 1,纸板的加速度为a 2,则 f 1=m 1a 1 F -f 1-f 2=m 2a 2 发生相对运动则a 2>a 1 解得F >2μ(m 1+m 2)g(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x 1=12a 1t 21 纸板运动的距离d +x 1=12a 2t 21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x 2=12a 3t 22 l =x 1+x 2由题意知a 1=a 3,a 1t 1=a 3t 2 解得F =2μ[m 1+(1+d l)m 2]g 代入数据得F =22.4 N. 答案:(1)μ(2m 1+m 2)g (2)F >2μ(m 1+m 2)g (3)22.4 N滑块—滑板类问题习题1.如图所示,长2m ,质量为1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木块质量也为1kg (可视为质点),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牛顿运动定律巧解滑块—滑板模型

牛顿运动定律巧解滑块—滑板模型
速度和加速度。
解决复杂问题
在滑块—滑板模型中,利用牛顿 运动定律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 题,如碰撞、摩擦力和外力作用
等。
建立数学模型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我们可以建 立滑块—滑板模型的数学方程,
从而进行数值分析和模拟。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动力学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滑块—滑板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探索更 复杂的运动规律和现象。
滑块与滑板间的相对运动
相对静止
当滑块与滑板间无相对运 动时,两者保持相对静止 状态。
相对滑动
当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大于 最大静摩擦力时,滑块将 相对于滑板滑动。
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滑动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 但不影响绝对运动。
滑块与滑板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初速度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在滑块—滑板模型中,需要分析滑块 和滑板的初速度,判断是否满足相对 静止或相对滑动的条件。
总结词
考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滑块和滑板运 动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根据牛顿的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滑块—滑板模型 中,当滑块和滑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将影响它们的运动状 态。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第三定 律,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滑块和滑板 运动的影响。
响。
04
牛顿运动定律在滑块— 滑板模型中的运用
运用第一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总结词
理解滑块和滑板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平衡。
详细描述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滑块和滑板在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时,将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在解决滑块—滑板模型问题时,需要分析滑块和滑 板的受力情况,判断其运动状态。

3-09-3-物理建模:动力学中“滑板—滑块模型”问题的剖析

3-09-3-物理建模:动力学中“滑板—滑块模型”问题的剖析

图象中能反映此相 对滑动的距离吗?
各线段ac、bc、cd 表示的意义?
第17页
转 解析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备选训练】如图示,一质量为mB=2 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 平面上,其右端上表面紧靠一固定斜面轨道的底端(斜面底端与木 板B右端的上表面之间有一段小圆弧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的 夹角θ=37°.一质量也为mA=2 kg的物块A由斜面轨道上距轨道 底端x0=8 m处静止释放,物块A刚好没有从木板B的左端滑出.已 知物块A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与木板B上表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sin θ=0.6,cos θ=0.8,g取10 m/s2,物块A可看做质点.请问: (1)物块A刚滑上木板B时的速度为多大? (2)物块A从刚滑上木板B到相对木板B静止共经历了多长时间?木 板B有多长?
审题 建模
求加 速度
明确 关系
转 解析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第21页
求解时应先仔细审 题,清楚题目的含义, 分析清楚每个物体 的受力情况、运动 情况。 准确求出各物体在 各运动过程的加速 度(注:两过程连接处 加速度可能突变) 找出物体间的位移 (路程)、速度关系是 解题的突破口,求解 中更应注意联系两 个过程的纽带,前一 过程的末速度是后 一过程的初速度。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第1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变式训练4】 (2016•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如图甲,水平地面上 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 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 10 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为( )

滑块木板模型-2024届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2024届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解析版)

2024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滑块木板模型目录【模型归纳】1模型一光滑面上外力拉板模型二光滑面上外力拉块模型三粗糙面上外力拉板模型四粗糙面上外力拉块模型五粗糙面上刹车减速【常见问题分析】问题1.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单过程问题问题2.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多过程问题1--至少作用时间问题问题3.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多过程问题2--抽桌布问题问题4.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粗糙水平面减速问题【模型例析】5【模型演练】13【模型归纳】模型一光滑面上外力拉板加速度分离不分离m1最大加速度a1max=μgm2加速度a2=(F-μm1g) /m2条件:a2>a1max即F>μg(m1+m2)条件:a2≤a1max即F≤μg(m1+m2)整体加速度a=F/(m1+m2)内力f=m1F/(m1+m2)模型二光滑面上外力拉块加速度分离不分离m2最大加速度a2max=μm1g/m2 m1加速度a1=(F-μm1g)/m1条件:a1>a2max即F>μm1g(1+m1/m2)条件:a2≤a1max即F≤μm1g(1+m1/m2)整体加速度a=F/(m1+m2)内力f=m2F/(m1+m2)模型三粗糙面上外力拉板不分离(都静止)不分离(一起加速)分离条件:F≤μ2(m1+m2)g 条件:a2≤a1max即μ2(m1+m2)g<F≤(μ1+μ2)g(m1+m2)整体加速度a=[F-μ2(m1+m2)g)]/(m1条件:a2>a1max=μ1g即F>(μ1+μ2)g(m1+m2)+m2)内力f=m1a外力区间范围模型四粗糙面上外力拉块μ1m1g>μ2(m1+m2)g一起静止一起加速分离条件:F≤μ2(m1+m2)g 条件:μ2(m1+m2)g<F≤(μ1-μ2)m1g(1+m1/m2)整体加速度a=[F-μ2(m1+m2)g)]/(m1+m2)内力f1=μ2(m1+m2)g+m2a条件:a1>a2max=[μ1m1g-μ2(m1+m2)g]/m2即F>(μ1-μ2)m1g(1+m1/m2)外力区间范围模型五粗糙面上刹车减速一起减速减速分离m1最大刹车加速度:a1max=μ1g 整体刹车加速度a=μ2g条件:a≤a1max即μ2≤μ1条件:a>a1max即μ2>μ1m1刹车加速度:a1=μ1gm2刹车加速度:a2=μ2(m1+m2)g-μ1m1g)]/m2加速度关系:a1<a2【常见问题分析】问题1.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单过程问题恒力拉板恒力拉块分离,位移关系:x 相对=½a 2t 20-½a 1t 20=L 分离,位移关系:x 相对=½a 1t 20-½a 2t 20=L问题2.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多过程问题1--至少作用时间问题问题:板块分离,F 至少作用时间?过程①:板块均加速过程:②板加速、块减速位移关系:x 1相对+x 2相对=L 即Δv ·(t 1+t 2)/2=L ;利用相对运动Δv =(a 2-a 1)t 1、Δv =(a 2+a 1')t 2问题3.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多过程问题2--抽桌布问题抽桌布问题简化模型过程①:分离过程:②匀减速分离,位移关系:x2-x1=L10v0多过程问题,位移关系:x1+x1'=L2问题4.板块模型中的运动学粗糙水平面减速问题块带板板带块μ1≥μ2μ1<μ2【模型例析】1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

高三专题复习“经典八式”法解滑块与滑板模型

高三专题复习“经典八式”法解滑块与滑板模型

“经典八式”法解滑块与滑板模型一 分析要点1、相互作用:滑块之间的摩擦力2、相对运动:具有相同的速度时相对静止。

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在速度相同,但加速度不相同时,两者之间同样有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对运动。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

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

它就是我们解决力和运动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量定理:应用动量定理时特别要注意条件和方向,最好是对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

另外求相对位移时:通常会用到系统能量守恒定律。

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条件和方向。

7、当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时相对位移等于滑块位移与滑板位移之差,若二者同向运动相对位移等于二者位移之和。

二 分类讲解【模型一】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木板。

例题一 如图所示,质量kg m 3.02=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m L 5.1=,现有质量kg m 2.01=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s m v /20=从左端滑上小车,最 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5.0=μ,取2/10s m g =,求:⑴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⑵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0v 不超过多少? 【解法一】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经典八式”法1m 在2m 上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111-a m g m =μ①得21/5s m a -= 2m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221a m g m =μ②得22/310s m a =设二者历时t 时相对静止此时具有共同速度v ,则 对于1m :t a v v 10+=③ 对于2m :t a v 2=④ 联立③④得⎩⎨⎧==st sm v 24.0/8.0二者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1x 、2x 则对于1m :t vv x 201+=⑤对于2m :t vx 22=⑥二者的相对位移:21x x x -=∆⑦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则x ≤∆⑧ 联立⑤⑥⑦⑧得s m v /50≤【解法2】(1)设物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v m m v m )(2101+= ① 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011v m v m ft -=- ② 其中 g m f 1μ= ③ 解得 gm m v m t )(2102+=μ代入数据得 s t 24.0= ④(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v ′,则 v m m v m '+=')(2101 ⑤ 由功能关系有'+-'=2212011)(2121v m m v m gL m μ ⑥代入数据解得 s m v /5='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v 0′不能超过5m/s 。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
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力学关系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 乘积。
03
滑块-滑板模型的建立与 求解
模型的建立
确定问题类型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滑块-滑板模型是否适用,并明确模型中的物 理量及约束条件。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物理现象和问题需求,建立滑块-滑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包 括运动方程、力平衡方程等。
在航天器着陆过程中,滑块-滑板模型被用于分析着陆稳定性。通过模拟航天器在着陆时的运动,可以预测航天 器的着陆姿态和稳定性,从而优化着陆方案,确保航天器的安全着陆和回收。
谢谢观看
重力与支持力
滑块-滑板模型中,滑块与滑板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即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滑块和滑板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在静 态平衡时相互抵消,而在动态平衡时 则相互作用。
摩擦力
滑块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是影响滑块 运动的重要因素,摩擦力的方向和大 小取决于接触面的性质和相对运动状 态。
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系统设计
滑块-滑板模型在机械系统设计中 被广泛应用,用于分析机构运动 和受力情况,优化设计以提高机
械性能和稳定性。
车辆工程
在车辆工程中,滑块-滑板模型用 于研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建筑结构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滑块-滑板模型 用于模拟和分析桥梁、高层建筑等 结构的滑动支撑和抗震性能。
确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根据实际问题的边界条件和初始状态,确定模型中相应的边界条件 和初始条件。
模型的求解方法
解析法
对于简单问题,可以采用解析法求解,得到精确解。
数值法
对于复杂问题,可以采用数值法求解,如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等。

应用动力学方法解决“滑块——滑板”模型问题 讲义

应用动力学方法解决“滑块——滑板”模型问题 讲义

应用动力学方法解决“滑块——滑板”模型问题[核心精讲]滑块——滑板模型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涉及摩擦力的分析判断、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等主干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滑块和滑板的位移关系、速度关系是解答滑块——滑板模型的切入点,前一运动阶段的末速度是下一运动阶段的初速度,解题过程中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系.1.模型特点: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滑板上,滑块和滑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滑板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运动学分析:无临界速度时,滑块与滑板分离,确定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关系解题;有临界速度时,滑块与滑板不分离,假设速度相等后加速度相同,由整体法求解系统的共同加速度,再由隔离法用牛顿第二定律求滑块与滑板间的摩擦力f ,如果该摩擦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说明假设成立,则整体列式解题;如果该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说明假设不成立,则分别列式;确定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关系解题.3.动力学分析:判断滑块与滑板是否发生相对滑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难点,通常采用整体法、隔离法和假设法等.往往先假设两者相对静止,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它们之间的摩擦力f ,与最大静摩擦力f m 进行比较.若f <f m ,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反之,将发生相对滑动.从运动学角度看,滑块与滑板的速度和加速度不等,则会发生相对滑动.[范例] (20分)(2015·高考全国卷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 ,如图甲所示.t =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 =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乙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析] (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 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 +M )g =(m +M )a 1①(1分)由题图乙可知,木板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 1=4 m/s ,由运动学公式得v 1=v 0+ a 1t 1②(1分) x 0=v 0t 1+12a 1t 21③(1分)式中,t 1=1 s ,x 0=4.5 m 是木板碰撞前的位移,v 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μ1=0.1 ④(1分)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初速度为-v 1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初速度v 1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 =ma 2⑤(1分)由题图乙可得a 2=v 2-v 1t 2-t 1⑥(1分)式中,t 2=2 s ,v 2=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 μ2=0.4.⑦(1分)(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 3,经过时间Δt ,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 +μ1(M +m )g =Ma 3⑧(1分) v 3=-v 1+a 3Δt ⑨(1分) v 3=v 1+a 2Δt⑩(1分)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x 1=-v 1+v 32Δt⑪(1分)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x 2=v 1+v 32Δt⑫(1分)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Δx =x 2-x 1⑬(1分)联立④⑥⑦⑧⑨⑩⑪⑫⑬式,并代入数值得 Δx =6.0 m⑭(1分)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 m .(1分)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 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x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1(m +M )g =(m +M )a 4⑮(1分) 0-v 23=2a 4x 3⑯(1分)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x=x1+x3 ⑰(1分)联立④⑥⑦⑧⑨⑩⑪⑮⑯⑰式,并代入数值得x=-6.5 m(1分)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 m.(1分)[答案](1)0.10.4(2)6.0 m(3)6.5 m(1)规范要求书写物理表达式要以课本原始公式为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a,要分步列式,尽量不要列综合式,否则容易失分;符号使用要规范,与题目提供的符号要一致,再者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不同,若都用a表示不加以区分,将不得分.(2)评分细则第(1)问7分,①~⑦式各1分.第(2)问8分,⑧~⑭式各1分.第(3)问5分,⑮~⑰式各1分.题目中给出的符号解析中必须要一致,若μ1、μ2用错,则扣结果分.无单位、单位错误,相应的得分点不给分.(用其他方法求解,正确的,参照上述答案酌情给分)[预测押题]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从物块冲上木板到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中的折线acd和bcd所示,a、b、c、d点的坐标分别为a(0,10)、b(0,0)、c(4,4)、d(12,0).根据v-t图象,求:(1)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2)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3)物块相对长木板滑行的距离Δx.解析:(1)由v -t 图象可求出物块冲上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1=10-44m/s 2=1.5 m/s 2,木板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4-04m/s 2=1 m/s 2,达到共同速度后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4-08m/s 2=0.5 m/s 2.(2)对物块冲上木板匀减速阶段:μ1mg =ma 1 对木板向前匀加速阶段:μ1mg -μ2(m +M )g =Ma 2 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后向前匀减速阶段: μ2(m +M )g =(M +m )a 3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m M =32.(3)由v -t 图象可以看出,物块相对于长木板滑行的距离Δx 对应图中△abc 的面积,故Δx =10×4×12m =20 m.答案:(1)1.5 m/s 2 1 m/s 2 0.5 m/s 2 (2)32(3)20 m 2.(2017·湖北七市联考)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 叠放在长木板B 上,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10 kg 、m 2=10 kg ,B 长为L =16 m ,开始时A 在B 的最右端;A 与B 、B 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μ2=0.4;现将一水平恒力F =200 N 作用在B 上,使A 、B 由静止开始运动,当A 恰好运动到B 的中点时撤去外力F ,g 取10 m/s 2.求:(1)力F 作用的时间及此时B 前进的距离; (2)撤去外力F 后B 还能走多远?解析:(1)力F 开始作用时,设A 、B 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 对A :μ1m 1g =m 1a 1,a 1=4 m/s 2 对B :F -μ1m 1g -μ2(m 1+m 2)g =m 2a 2, a 2=8 m/s 2,设力F 作用的时间为t ,对应此时A 、B 的速度为v A 、v B 则有12a 2t 2-12a 1t 2=12L代入数据得,t =2 s ,v A=8 m/s,v B=16 m/s此时B前进的距离为x B=12a2t2=16 m.(2)撤去外力F后,对A有μ1m1g=m1a3,a3=4 m/s2对B有μ1m1g+μ2(m1+m2)g=m2a4,a4=12 m/s2设A、B经过时间t1达到共同速度v1则有v A+a3t1=v B-a4t1解得:t1=0.5 s,v1=10 m/s此过程中B前进的距离为x1=v2B-v212a4=6.5 mA、B共速后一起匀减速的加速度为a5μ2(m1+m2)g=(m1+m2)a5,a5=4 m/s2此时B前进的距离为x2=v 2 12a5=12.5 m 撤去F后B前进的总距离为x=x1+x2=19 m.答案:(1)2 s16 m(2)19 m。

滑块和滑板模型

滑块和滑板模型

滑块与滑板相互作用模型【模型分析】1、相互作用: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分析2、相对运动:具有相同的速度时相对静止。

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在速度相同,但加速度不相同时,两者之间同样有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对运动。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

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

它就是我们解决力和运动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

另外求相对位移时:通常会用到系统能量守恒定律.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条件和方向。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A ,其质量为0.2=A m kg ,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 ,其质量为0.1=B m kg ,如图(1)所示。

给B 一个水平推力F ,当F 增大到稍大于3。

0N 时,A 、B 开始相对滑动。

如果撤去F ,对A 施加一水平推力F ′,如图(2)所示,要使A 、B 不相对滑动,求F ′的最大值m F2.如图所示,质量M=8 kg 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2,小车足够长(取g=l0 m/s 2)。

求: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3.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质板放在很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上连接一根很长的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边的定滑轮.某人以恒定的速率v 向下拉绳,物体最多只能到达板的中点,而板的右端尚未到达桌边定滑轮处.试求: (1)物体刚达板中点时板的位移.(2)若板与桌面之间有摩擦,为使物体能达到板的右端,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是多少?FA B图(1)F ′A B 图(2)M m vMm4.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 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之滑块-滑板模型(解析版)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之滑块-滑板模型(解析版)

第10讲滑板-滑块模型1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的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2.解题指导(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

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

它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量定理:应用动量定理时特别要注意条件和方向,最好是对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

另外求相对位移时,通常会用到系统能量守恒定律。

(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条件和方向。

3.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二者位移之差等于滑板长度;反向运动时,二者位移之和等于滑板长。

4.易错点(1)不清楚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2)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说明: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1)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动力学条件);(2)二者速度或加速度不相等(运动学条件)。

(其中动力学条件是判断的主要依据)5.分析“滑块—滑板模型”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1)分析题中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3)明确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2一、单选题1.(2020·四川省高三三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C 用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B 连接,且轻绳与桌面平行,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为2f MmgF M m=+B.要使物块A 、B 发生相对滑动,应满足关系1Mm μμ>- C.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轻绳拉力的大小为mgD.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时,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为22MmgF M m=+【答案】A【解析】A .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A 、B 、C 三者加速的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 m a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解得2f MmgF M m=+,故A 正确;B .当A 、B 发生相对滑动时,A 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解得a g μ=以A 、B 、C 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 m a =+解得21Mm μμ=- 故要使物块A 、B 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21Mm μμ>-,故B 错误; C .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设轻绳拉力的大小为F ,对C 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解得F mg ma mg =-<,故C 错误;D .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时,由A 可知,此时的加速度为2f mgMmF a M ==+对C 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解得22MmgF M m=+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得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2222+=2MmgN F F M m=+故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当F=10 N时,m对M有向左的2 N的摩擦力
D.当F=10 N时,m对M有向右的4 N的摩擦力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选择题题型训练
解析:m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μg=2 m/s2,所以当整体
的加速度达到2 m/s2时,即F=(m+M)a=20 N时,m相对 M开始运动,A错,B对;当F=10 N时,整体的加速度a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一、滑块与滑板间是否发生相对滑动的判断方法 两个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滑动的问题是常见的问题。 在作用在滑块或木板上的外力已知的情况下,分析判断滑 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的方法有两种: 1.动力学条件判断法:即通过分析滑块——滑木板间的摩 擦力是否为滑动摩擦力来进行判断。可先假设滑块与木板 间无相对滑动,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与木板整体 列式求出加速度,再把滑块或木板隔离出来列式求出两者 之间的摩擦力,把求得的摩擦力与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 摩擦力进行比较,分析求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 摩擦力,若为静摩擦力,则两者之间无相对滑动;若为滑 动摩擦力,则两者之间有相对滑动。
mA

f 2mA
时,A、B开始相对滑动,
解得时间 t
3f 2k
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三、滑块在滑板上不滑下的临界条件: 滑块滑到滑板一端时,滑块和滑板两者速度相同.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核心疑难探究
板块的临界问题
质量为M=2 kg、长为L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 【典例5】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fm m M fm F m fm M
fm
F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核心疑难探究
板块的临界问题
【典例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 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置着静止的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 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 =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且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mB=2mA.则下列图 象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C )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3.两种位移关系:(相对滑动的位移关系)
知识梳理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
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 于板长.
F x1 x2 L
F x2 x1 L
L
4.考试题型:
(1)选择题:包括文字选择题与图象选择题; ( 2 )计算题:主要有关于滑块和滑板间是否存在相对滑动 的分析计算、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 (即外力的作用范围问题);其它临界问题的分析计算等。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2.临界条件法:即运用临界条件进行计算。滑块与滑板 恰好能发生相对滑动(要滑动但还未滑动时)的临界条 件是( 1)滑块与滑板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通常近似地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滑块的加速度恰好等于滑板的加速度。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知识梳理
5.易失分点:
(1)不清楚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
(2)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分析“滑块—滑板模型” 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 1.分析题中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 度. 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 的关系. 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4.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1)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动力学条件).(2)二者速度或加速度不相等(运动 学条件).(其中动力学条件是判断的主要依据)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规范解答]—————————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1)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 μ1mg=0.3× 1× 10 N= 3 N(2 分 ) 假设 A、 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对 A、 B 整体: F=(M+m)a(2 分 ) 对 A: fAB= Ma(2 分) 解得: fAB=2.5 N(1 分 ) 因 fAB<fm,故 A、 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1 分 ) (2)对 B: F- μ1mg=maB(2 分) 对 A: μ1mg- μ2(M+m)g= MaA(2 分 ) 据题意: xB- xA= L(2 分 ) 1 1 xA= aAt2; xB= aBt2(2 分) 2 2 解得: t= 2 s. (2 分 ) [答案] (1)不会 (2) 2 s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解析:根据题意,开始时,A、B相对静止,相对滑动前以 相同加速度 a 加速度
aB f 2mA
kt mA 2mA 向右做变加速运动,木板B的最大
,当 kt
f
kt f ,之后A的加速度 aA m 随时间增大, A f a 木板B以不变的加速度 B 2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 A
典型例题 核心疑难探究
板块的临界问题
【典例3】木板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着一个小滑块m,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了使得m能从M上滑落下来,求下列
情况下力F的大小范围。
F m M F m M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解析(1)m与M刚要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①要滑动:m与M间的静摩擦力 达到最大静摩擦力;②未滑动:此时m与M加速度仍相同。受力分析如图,先隔 离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μmg/m=μg 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0=(M+m)a 解得:F0=μ(M+m) g 所以,F的大小范围为:F>μ(M+m)g (2)受力分析如图,先隔离M,由牛顿第二定律可 得:a=μmg/M 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0=(M+m)a 解得:F0=μ(M+m) mg/M 所以,F的大小范围为:F>μ(M+m)mg/M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2. 运动学条件判断法:先求出不受外力 F 作用的那个物 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再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 F 作用下 滑块和滑板整体的加速度,最后把滑块和滑板的整体加 速度与不受外力 F 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进 行大小比较。若滑块与滑板整体的加速度不大于(小于 或等于)滑块的最大加速度,即 a amax ,二者之间就 不发生相对滑动,反之二者之间就会发生相对滑动。
(1)若F=5N,则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若F=10N,则A、B 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 3 )在( 2 )的条件下,若力 F 作用时间 t=3s , B 刚好到达 木板A的右端,则木板长L应为多少?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二、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方法 使滑块与滑板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或者发生相对滑动的力 都是某一特定范围的力,因此刚好能够使滑块与滑板间发生 相对滑动的临界力的计算很重要。此临界力的计算通常有两 种方法: 1.动力学方法:先用隔离法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不受外力 F 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加速度,然后再用整体法运用牛顿第 二定律求出外力F的大小数值,这个值就是临界值。滑块与滑 板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外力应小于或等于这个数值,而滑 块与滑板间发生相对滑动时的外力应大于这个数值。
上,在木板左端放有质量为m=1 kg的铁块(可视为质点).现 给铁块施加一水平拉力F=4 N,使铁块相对木板滑动,作用t =1 s后撤去拉力,铁块恰好不掉下木板,求木板的长度 L的 值.(已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取10 m/s2)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核心疑难探究
板块的临界问题
(18 分 )(2015· 云南昆明统测 ) 【典例1】 如图所示,质量 M= 1 kg 的木板 A 静 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 一个质量 m= 1 kg 的铁块 B(大小可忽
略 ),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 0.3,木板长 L= 1 m,用 F = 5 N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 g 取 10 m/s2. (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 动; (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 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2. 此类试题由于研究对象多、受力分析困难,运动过程复杂, 往往会使考生“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导致丢分。是 学生比较容易感到“头疼”的一类试题。因此探究并掌握 此类试题的分析技巧和解题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知识梳理
1.模型特点:
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 生相对滑动. 2.建模指导 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 ( 1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 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 2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 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 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典型例题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3时50分45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