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胡应湘

合集下载

全球华商名人堂——苏用发

全球华商名人堂——苏用发

苏门赤子心—印尼爱国侨亲、印尼苏钢集团总裁苏用发苏用发的非凡,贵在深藏。

他从不因功名而骄狂,不因坎坷而颓丧,亦从来不觉得,生命走到某一个阶段,便可俯瞰世事、放任享乐。

于是,他的手中总握着书卷,他的心中总牵系着万千同胞。

笃志好学 儒商风范1947年,苏用发出生于印尼棉兰,祖籍中国福建省泉州南安市。

父亲苏锥有,于1937年只身前往印尼谋生;母亲杨柑枝,生于棉兰,是典型的东方温婉女子。

在兄弟姐妹七人中,苏用发排行老二,自小他就喜欢听母亲讲古人博学成才的故事,入学后亦发奋刻苦,每门功课都很优秀,并在朗诵、演讲、唱歌、书法等方面表现不俗,被誉为学校的“文艺才子”。

进入中学后,文理兼修的苏用发已精通印尼、中、英三种语言,并尤其偏爱机械制造学科,他觉得,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关联着更幸福的生活,值得潜心钻研。

然而1965年爆发的“排华运动”,将本该按部就班的一切都打乱了,彼时的印尼,华人大受打压,华文学校被迫解散,不得已,苏用发的大学梦断了。

怨天尤人从来都是最无用的,失学后,他随即进入父亲的企业,白天工作,晚上就自修机械、制造、管理、冶金等专业课程,扎实的语言功底加上可以学以致用的操练环境,他渐趋谙熟了投资经商的种种学问,尤其在冶金学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后,他常常感叹,或许正是际遇的此番坎坷,才铺就了后来的人生轨迹。

1969年,苏用发与父亲联手创立了印尼苏钢集团。

刚开始的时候,规模很小,只有20多名工人,年产量不过2000吨。

势单力薄,困难与挫折总是难免的,每每此时,苏用发总会来到母亲身边,也不说什么,只是吃一口母亲做的早点,喝一杯母亲泡的清茶;母亲也不问什么,只坐在一旁浅浅地笑着。

然后,茫然无绪的思路清晰了,举棋不定的方案明确了,对于苏用发而言,母亲更近乎于贴近心灵的精神支撑,几十年后,他笑称自己早已养成了“早请示,晚汇报”的生活习惯。

时光荏苒40载,如今的“苏钢”已发展成为主营钢铁制造并囊括棕榈油生产及出口、船运、饲料及糖果食品制造等多元领域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下设16家企业遍布棉兰与雅加达,其中钢铁厂年产量达50万吨,位居印尼私营钢铁企业第四位;糖果厂日产量100吨,居亚洲第二位;苏钢自行研发生产的合金耐磨钢,年出口量稳居国际市场首位,并两次得到印尼总统苏西洛亲自颁发的“印尼最佳金属出口奖”。

全球华商名人堂——黄祖耀

全球华商名人堂——黄祖耀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主席兼总裁黄祖耀黄祖耀,现年76岁,任新加坡最大Array银行集团大华银行主席兼总裁。

在过去45年里,他将一家原本只有一间分行的福建社群银行发展成为了一家业务跨越银行服务、普通保险、人寿保险、股票经纪、房地产开发、酒店管理及制药业等多个领域的大型跨国银行集团。

大华银行由黄祖耀的父亲、已故拿督黄庆昌于1935年创办。

黄庆昌出生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古晋,是一名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也是沙捞越的华社领袖。

从1935年至1974年担任大华银行主席。

黄祖耀1958年加入大华银行董事部,1960年获委任为董事经理。

在父亲1974年退休后,接任大华银行主席兼总裁。

1971年黄祖耀领导大华银行首次收购了另外一家新加坡银行——崇侨银行。

之后又陆续收购了4家当地银行:1972年收购利华银行;1984年收购远东银行;1987年收购工商银行;2001年收购华联银行。

在银行服务外,大华银行集团也将业务扩展到普通保险及人寿保险(大华保险公司及大华人寿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大华资产管理),股票经纪(大华继显),房地产开发及酒店管理(大华置业),以及制药业(虎豹企业,生产知名品牌虎标万金油)多个领域。

今天,大华银行集团还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拥有附属银行。

在世界各地共设有503间分行及办事处,包括纽约、洛杉矶、温哥华、伦敦、巴黎、悉尼、东京、汉城、文莱及越南等。

在大中华地区,大华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深圳、成都、香港及台北设有分行。

2005年大华银行集团取得税后盈利17.09亿新元(10.28亿美元),增长了17.7%。

平均股东资金回报12.4%。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1,450.73亿新元(872.3亿美元),股东资金149.29亿新元(89.77亿美元)。

黄祖耀精明敏锐的商业意识和远见卓识深受新加坡及亚细安(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人们的推崇和尊敬,于1990年和2001年两次获颁新加坡杰出商人奖,并于1995年获颁亚细安杰出商人奖。

数名商界巨星出狱后重新创业 多数人保持低调

数名商界巨星出狱后重新创业 多数人保持低调

数名商界巨星出狱后重新创业多数人保持低调 2009年12月14日13:46 中国周刊中国周刊2009年第9期封面商海博弈难免几经沉浮老兵归来这是一组昔日商界枭雄们的新传。

故事的主人公是:吴炳新、胡志标、仰融、孙宏斌、管金生、赵新先、郑俊怀、阚治东、黄宏生、张国庆、褚时健……他们对应的关键词是:三株口服液、爱多VCD、华晨汽车、顺驰地产、万国证券、三九胃泰、伊利牛奶、申银与南方证券、创维电视、君安证券、红塔烟……这些姓名熟悉而陌生。

熟悉,是因为他们曾经在中国商海中叱咤风云,甚至成为时代之标杆;陌生,是因为他们曾经作为“中国式大败局”的主角,并由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若干年后的今天,当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他们的时候,他们纷纷重披战袍,杀入江湖。

他们有的坚守着原有行业,希图东山再起;有的认识到市场之变,开始新的征程。

有的低调隐身,想尽一切办法躲避记者;有的高调霸气,唯恐世界听不到他的声音。

有的仍自称英雄大佬,有的则回归平实,认为“钱少点,更幸福”。

无论以什么样的姿态,总归,他们回来了。

尽管不一定再有什么“神话”,也不一定能够续写新的传奇,但老兵不死的精神,足以令人们充满崭新的期待。

老兵重披战袍以前,他们是各自领域里的“霸主”;现在,他们卸下光环,重做市场新兵。

中国周刊记者宋合营综合报道曾经的商界巨星再度出山,旧部重集,江湖风云再起……经典港片曾经屡试不爽的桥段,如今一波接一波地上演真人版。

12月3日,顺驰地产创始人孙宏斌重新回到公众面前,他带着名下的房地产公司融创中国赴港路演,并定于12月18日在香港挂牌。

令人感慨的是,这位内地地产界的传奇人物,在香港市场却少为人知,孙宏斌当天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香港地区的研究人员称,单从推介会内容看,孙宏斌的这家新公司没什么亮点。

11月,沉寂三年多的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复出消息终于被证实,在他开金口之前,沸沸扬扬的各种消息已经在乳业市场传了大半年。

7月,创维前董事局主席黄宏生提前获释出狱,围绕着他如何与创维再续情缘的猜测,至今尚无确切答案。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正财

一个企业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多时候往往就在于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在某个别人看来不甚起眼的时间点,敏锐抓住某种微小机会而进行深入发掘,以实现发展甚至是飞跃。

马来西亚陈大金属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大金属)创办人兼董事长陈正财,就是这一法则的最佳代言人。

当年,从事旧物收购生意的陈正财无意中看到许多人在抢购用过的大型汽油桶。

在能源丰富的马来西亚,这一幕在很多人看来早已稀松平常,但陈正财却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一个用过的空桶为什么会有人抢购?”就是这么一想,他便打造了马来西亚最大的金属桶制造企业。

每每回想从自己搬油桶起家的三十多年创业历程,陈正财始终都觉得,虽然路程漫长艰苦,但最后能够迈向锦绣之途,还是令他欣慰不已。

“走一条正确的路,不要到中年、老年还想要做什么,那时你已经没有机会了,甚至,你的孩子都看不起你。

”对于事业和人生,陈正财有很多自己的独到观点,他说人生就是空白,需要自己去装载,他希望自己的成功经验,能够分享到全社会。

正财陈1·陈正财华商韬略·陈正财“人生本来就是空白,都是自己去装载”——马来西亚陈大金属桶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经理陈正财在马来西亚,油桶(drum)生产并不能被算作是新兴行业。

马来西亚棕油的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石油与天然气的储量也非常庞大,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促成大马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油桶生产成为了一个市场前景颇为广阔且已形成稳定发展模式的古老行业。

三十多年前,陈正财和他的陈大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大金属),就是以这样一个古老的行业为开端,一步步地勾画出了他们事业和人生的亮丽画卷——1975年,风华正茂的陈正财在红海市场中敏锐发掘一片价值蓝海,白手起家创办陈大金属,从旧五金、旧桶的经营和买卖入手,迈出了事业的第一步;1976年,陈大金属在怡保路设厂,开始复新金属桶;1982年,陈大金属在多年探索之后,成功完成设备的设计与生产,将产品形态从复新升级为制造;1992年,陈大金属在巴生开设新厂,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1997年,在金融风暴的猛烈侵袭下,陈大金属非但没受影响,全年营业额仍超过三千万令吉,大唱丰收;1999年,陈大金属取得SIRIM所颁发的ISO9001品质管理证书以及UN MARKING产品认证,这些认证充分表明,陈大金属的产品品质,已经达到国际标准……这些经历,对有着36年发展历史的陈大金属来讲,早已稀松平常。

华商名人堂——叶廷浩

华商名人堂——叶廷浩

叶廷浩&蔡永富M101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作为爱国的产业发展商,叶廷浩与蔡永富凭借远见卓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魄力,植根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的同时,更将旅游与房地产巧妙糅合,将马来西亚旅游产业推向全球。

他们还在行业内开创性地提出了“目的性零售消费”概念,并致力于推广这一产业,既造就了更高效能的目的性商业契机,也带动了国内经济有效增长,成为马来西亚旅游房地产名副其实的先行者。

他们为马来西亚创造的无限旅游商机以及为经济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同。

在亚洲金龙诚信奖颁奖仪式上,叶廷浩获颁“亚洲最佳企业家奖”,同时蔡永富也荣膺“亚洲最杰出表现奖”。

546马来西亚旅游地产先行者——M101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叶廷浩、蔡永富建于吉隆坡黄金地段、回酬率高的M101项目,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高科技的配备设施,以及目的性零售消费模式,正成为全球购买者的新宠,吸引了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海外投资者纷纷加入垂询和抢购。

M101自诞生那天起,血液中就流淌着旅游和地产两种基因。

在短短两年内,M101就以惊人的速度将吉隆坡市中心金三角地带的数个黄金地块收入囊中,并计划在未来3年开发10个高级旅游产业项目,总开发量达40亿马币。

这些项目不仅让外国投资者能对马来西亚产业进行有效投资,更能大力推广马来西亚的旅游文化,让两者都达至双赢的成效。

马来西亚坐落在东南亚的蓝色海域上,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为了吸引外国资金、促进旅游、发展经济,马来西亚政府推出了“第二家园计划”。

在中国香港和台北、新加坡等地的房价涨幅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程度之时,这一计划以较低的门槛、简易的程序和优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投资者,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又一新兴的投资目标——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而建于吉隆坡黄金地段、回酬率高的M101开发项目则成为购买者新宠,成为各国投资者的首选之一。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定吾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定吾

1·胡定吾名人堂全球华商他是鼎立业界的强者和能人,也是凝聚资源和人才的领袖;他以专业经理人身份创造了一系列卓越业绩,也以创业家的格局创业并帮助他人;他少时的理想是成为外交官,但他最终在财经领域呼风唤雨。

他从零开始,创办了台湾地区第一家国际化基金公司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他将台湾地区的“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世界级公司;他也带领多家创投公司,活跃在海峡两岸以及亚太地区……他实现自己,也成全别人。

他把台湾“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变成台湾“最赚钱的金融机构”,他也让“中华开发工业银行”为提升台湾的产业竞争力贡献了重要力量;他把投资事业拓展至国际大舞台,他也协助许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业家实现了梦想……胡定吾来自政治系的财经新人胡定吾1983年回台湾前,在纽约华尔街的美国信孚银行任职财管部经理5年之久。

当大家以为他必定是延续众望留任美国时,他却决定回台湾参与创立证券基金公司。

“当时传统银行的间接金融业务还是主流,和直接金融的比例大约是9比1,很多人认为我疯了,竟放弃美国的高薪前程。

”胡定吾回忆说,“但我自己认为证券、投资信托等直接金融领域,每一个案子用的Approach(切入方式)都不一样,跟传统银行业务流程比起来,可以有更多不同挑战。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台湾,进入新的领域。

当时,台湾地区开始推行证券业国际化,并建立了全台湾第一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国际投信)来推动。

胡定吾看好这个必须从零开始,但却拥有无限空间的机会,出任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职务,投入到了“证券业国际化”的洪流之中。

几年时间内,他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将这个台湾首家国际基金公司从零发展到了1400亿新台币的规模,而且建立了对自我判断力的自信。

“证明我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胡定吾至今很是兴奋,后来的发展就更证明了他的前瞻见识。

从当时至今,全世界的证券市场及新兴金融业都在迅速发展,反观银行的传统贷款业务,却每况日下。

中国十大仁富人物

中国十大仁富人物

中国十大仁富人物CBMAG 中国商人53高乃则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LOVE DEEPLY NATIVE "PULL FARMER BROTHER"COAL BOSS思源、回馈社会”等字样。

在会议大厅围,还挂上了府谷县计划投资建设的、医院的大幅规划图,以及“和衷共济设和谐发展新府谷”的横幅,更有近十家新闻媒体前来集中报道。

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董事长高乃则的出场有如明星,在一簇拥之下,他捐出的金额是“3亿元其中高乃则个人捐款2.34亿元,其集属煤矿捐款6600万元。

同时,高乃则54中国商人CBMAGCBMAG 中国商人55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THE PURSUIT OF THE MOST RIGOROUS,MOST TRANSPARENT DONATION "CHARITY KING"严格、透明。

次捐赠中,曹德旺是亲自带着两五省的,他希望这些捐款能直区的10万个农户,每户2000轮谈判,曹德旺与中国扶贫基金份“苛刻”的合作协议:中国扶责善款的下发和项目执行,曹组织监督委员会和新闻媒体,对过程和资金用途进行全程监议还规定了明确的处罚办法:如查中,未收到善款的农户数量,曹德旺可要求中国扶贫基金同等数额未发放的善款;如果在月30日后,还有捐赠款没有发善款将由曹德旺全部收回,同予以曝光等。

年下半年,曹德旺的“河仁慈善基56中国商人CBMAG财富成就: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富人榜”王健林以401.1亿元的财富群雄,成为首富。

公益成就:2010年11月8日,王健林个人王健林 DONATION "ECCENTRIC"RICHEST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CBMAG 中国商人5758中国商人CBMAG. All Rights Reserved.CBMAG 中国商人59李书福与景宁职业高中合作办学;12日,“风雨同舟———情系舟曲灾义演”晚会在甘肃兰州举行,吉利舟曲灾区现场捐款100万元;月11日,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倒计年爱心助残晚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团为残运会捐助118万元人民币,残疾人体育事业;年10月,海南连降几十年未遇的大使琼海、文昌、万宁、安定等地区受,灾区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华商名人堂——谢启富

全球华商名人堂——谢启富

30多年前,秉承父亲遗志,年轻的谢氏三兄弟以父亲所开创的生意为基础,迈出了谢氏家族企业发展的第一步。

虽说是子承父业,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量度,谢氏兄弟当年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并不能算作是完全意义上的事业,因为到父亲去世之时,那份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在的小生意,才只是萌芽。

靠着父亲留下的诚信品格与自身的不懈努力,30多年后,当年那家以贩卖各类小货品为生的家庭式作坊,早已在谢氏三兄弟的带领下实现华美转身——成为了马来西亚本地运动休闲服装市场的领先品牌之一。

这个由兄弟三人一手打造并命名为“捷豹-CHEETAH”的服装品牌,真的就犹如一只凶猛且不失稳健的猎豹一样,以非常灵动的姿态,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开辟出了一块自己的天地。

谈及马来西亚捷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豹-CHEETAH)的过去与未来时,作为公司主席兼总经理的谢启富先生说,他们所从事的,是一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从来都不会因为时间所淘汰的产业。

在这个能够永续经营的行业内,捷豹-CHEETAH给自己订立的目标,是让自己的品牌能伴随消费者从摇篮到摇椅。

实现永续经营,本就是捷豹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现在,它更是一种渗入血液的情怀。

启富谢12捷豹的永续经营之道——马来西亚捷豹股份有限公司主席谢启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品牌对于服装业的意义,被慢慢深化。

曾几何时,在以生产为先的那个年代里,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产品的附属品而存在;现在,品牌不仅是服装业的支柱,更成为了让这个行业保持新鲜活力的灵魂。

纵览捷豹-CHEETAH从名不见经传到家喻户晓的30年完美蜕变过程,品牌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真可谓是卓越。

1979年,当三兄弟在懵懂中接手父亲的生意时,他们就果决地将事业命名为“捷豹-CHEETAH”,并确立了“只做品牌不做生产”的发展策略。

因为这样的策略,这个有了灵魂的服装品牌,才逐渐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并在经历短短20多个年头的发展之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充分青睐而成功上市;因为先人一步对品牌予以充分关注并进行精心打造,捷豹-CHEETAH才能在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继续保持着蓬勃姿态——2005年获超级品牌大奖、2007年上榜《福布斯》亚洲最佳200间企业、2009年获得亚太企业家大奖……这些肯定和认可总结着一段已经逝去的过去,同时更昭示着一个明晰未来。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本仁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本仁

胡本仁香港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本仁从黑色到绿色,从高碳到负碳,胡本仁先生的事业格局,在2008年历经了一次重大转型。

此前,他带领自己一手创立的香港长源资源有限公司,通过另辟蹊径的业务模式,不仅成功在中国14个省份,独家代理销售澳洲当时第三大铁矿生产商的铁矿石,而且更创造了中国私营企业成功并购海外上市企业的典范个案,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走向海外”的开路先锋。

2008年,察觉到由于全球钢铁产能的过剩,必将导致矿产能源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危机后,胡先生一方面果断淡出铁矿石业务;另一方面开拓以澳洲凯恩斯为全新根据地,首创并大力发展以“高端生态养老”为主题的绿色休闲产业。

到2012年将旗下的澳洲上市煤企控股权悉数沽出,同时不断优化集团的财务模型,全面涉足并在财务投资、矿产、养老、农、林、木材加工、保健食品、药食同源类、酒店以及新能源十大产业全面蓬勃发展。

与所有的老三届一样,胡先生说,自己这一代人经历了一段共同的、难以磨灭的成长历程:“一出生,就解放。

背书包,去民办。

长身体,闹饥荒。

长知识,遇‘文革’。

要工作,去下乡。

要提拔,讲文凭。

工农兵,当填鸭。

成为那个年代的一种真实写照。

”这当中,特别是在江西插队的经历,更令他深刻体会到何为苦、何为累,甚至,何为惨。

不过多年后,他也感念于这段特殊人生经历对心、性、体的磨练:“我相信,再也不会有比那时更难过的日子。

所以后来无论遇到何种境况,我都可以无畏前行。

”1971年胡先生作为表现突出的知青。

第一批“上调”进江西新余钢铁厂担任炉前工。

这是一桩异常辛苦的差事,但胡先生干得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后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他转做钳工,并争取到宝贵的学习进修机会,1976年先后前往钢铁厂内部的冶金机械大学、江西工学院进行深造。

学成归来,胡先生升任钢铁厂的技术员、工程师,后成为分管厂区技术改造的主办科员。

当时5万人的大厂,每年4000多万元的技术改造投资经费都由他一律统筹。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贤进

全球华商名人堂——陈贤进

常独自往返于新加坡、香港、泰国和越南之间,行
此间,陈贤进想尽办法推销“鳄鱼”,打响名号。
万里路,增长、累积了不少见识和生意经验, 为日 不断别出心裁地把“鳄鱼”带到各种场合。“我参加
后的 “鳄鱼牌”在市场奠定了稳固基础。
展览会的方式就跟人家完全不一样。人家参加展览
会的商标是画的,我参加展览会的商标是活的。我
数十年的经营中,陈贤进始终坚持“货真价实” 的经营方针,并紧跟消费者需求和时代发展,不断 赋予产品新的生命力。这也是“鳄鱼”在快速变化 的市场中,品牌常青的重要原因。
3
韬华 略商
全球华商
名人堂
·陈贤进
32 一件。接着,我问他要什么颜色,那时候我有 4 个颜色,白色、浅蓝色、浅灰色、浅咖啡色,他说 要白色,我就写了白色。好了,我说这样子,假如 一个人进来要买 15 号半的,你没有货,他跑出去了, 你说我的货在你店里不能够卖,公道不公道呢?”
老板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陈贤进就接着再进攻。 “应该是每个号码一件,从 13 号半到 16 号半,尺码 齐全之后,颜色呢 ? 如果人家要浅蓝色,你只有白 色,这也不公道。颜色都有了以后,还有种类呢, 我当时有两种货品,一种是金鳄鱼,另一种是黑鳄 鱼。我说你到底要金的还是要黑的,他说要黑的, 因为黑的比较便宜,容易卖嘛。我说好,黑的,那 么要买金鳄鱼的客户进来,你说没有,他出去怎么办 ? 不要浪费时间,我两款都给你,每款 120 件,一共 240 件,反正你不需要现在给钱,两个星期卖不出去, 我全部拿回去。”
老少都懂得的,猫啊、狗啊、狮子啊这种容易识别, 货的风险。到后期,陈贤进更以专卖和特许经营的
一看就记得,不需要什么解释。但这种商标都已被他 形式拓展业务。“店员就是老板,开始时资本我出,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念慈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念慈

1任职巨头医药公司高层期间,他先后主导研发了3款全球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新药,成果领先于业内。

创业期间,他以科研创新推动生产,横跨保健品与新药领域,缔造了数个极速增长的传奇。

然而,名誉加身、生活无忧的张念慈却从未驻足,他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在华人地区推出一款世界级的主流新药。

在之前,没有人达成过这一目标。

而现在,张念慈正日益接近这个目标。

张念慈台湾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造华人品牌的世界级新药——台湾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念慈寻找新型抗原 研发抗癌新药近日,与《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杂志齐名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刊登了一篇医学论文,该文指出新一代治疗性癌症疫苗Globo H-DT(OBI-833)可以在癌细胞的干细胞上找到Globo抗原,与它结合并将其消灭。

这一发现于药物治疗癌症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癌症干细胞如果可以被抗体找到并消灭,那么即使癌细胞发生了转移,其源头也可寻觅,使得治疗更有成效。

该研究成果,不仅将论文撰写方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声誉推向了新的高度,也让其合作方台湾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OBI Pharma,Inc.,以下简称浩鼎)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进一步挖掘后,舆论发现,在癌症主动免疫疗法与Globo-H抗原研究领域,浩鼎已经深耕十余年,其研发成果已近成熟,或将改变癌症药物治疗领域的现有格局。

世界级的市场却没有自行研发获得国际标准认可的新药,一直是大中华地区医药界的憾事。

在之前,张念慈的非达霉素(Fidaxomicin,DIFICID)曾有机会改变这一现状,但市场、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令他却步,并不得不抱憾将项目的研发移至美国。

如今,手握新型抗癌平台的张念慈卷土重来,要做出华人品牌的世界级新药,并冀望以自己的成功推动整个大体系的进步与完善。

这一次,他立下决心,矢志不渝。

时至今日,药物治疗癌症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化疗以外的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株抗体,标靶并找到癌细胞,再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将其消灭。

何廷光与_知新报_的诞生_兼及19世纪末年澳门华商的交往_胡雪莲

何廷光与_知新报_的诞生_兼及19世纪末年澳门华商的交往_胡雪莲

何廷光与《知新报》的诞生———兼及19世纪末年澳门华商的交往胡雪莲内容提要澳门华人巨商何廷光是《知新报》的两位经理人之一,以往对《知新报》的研究多以康有为及其门徒为阐述重点,本文从何廷光的角度分析《知新报》诞生的契机、在澳门的生存空间和在华人世界的营销网络,阐明何廷光不仅是《知新报》的始作俑者和在澳门的政治倚靠,而且是把《知新报》当作自己商业经营的一部分来运作的。

通过何廷光,可以看到《知新报》背后的澳门、广东、中国乃至海内外华人世界的人际交往和商业交往,以及当时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民族主题如何在这个网络中酝酿与传播。

1897年2月创刊于澳门大井头4号的《知新报》,作为戊戌维新运动在华南的喉舌,在中国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但以往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其内容上对政治改良的宣传,进而在人事上侧重于关注办报者当中的政治维新人士,如倡办者康有为、经理人康广仁、撰述人梁启超等等,谈到它的另一个经理人何穗田(即何廷光)却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本文将以何廷光为阐述重点,分析这位澳门富商、葡籍华人的身份地位如何为《知新报》赢得生存空间,其交际网络、经营网络如何为《知新报》的起步与运营提供条件,进而对何廷光斥资兴办《知新报》的动机进行评述。

一、何廷光和他的家族澳门富商何穗田,本名何连旺[1],生卒年不详,原籍广东顺德[2],字穗田,少时以“何廷光”之名加入葡萄牙籍,成名后又以“何仲殷”之名捐官为候补道员,澳门葡萄牙人多称之“亚旺”[3]。

何廷光的父亲何桂,于1850年代早期迁来澳门经营闱姓、番摊等赌博生意,积累了百万家财[4],到1880年代还同商人陈六共同承揽着澳门煮鸦片烟的专营权[5]。

何廷光的家族在澳门发迹的历程,正是19世纪澳门华人社会崛起的缩影。

从很早的时候起,葡萄牙人就想方设法要限制试图居住或定居澳门的华人数量。

由于五花八门的居住限制,直至19世纪初,澳门华人才摆脱了祖辈们与中国内地的世系和家庭联系,开始重新把他们的人力和资本投向澳门。

第五章_衍生证券市场1

第五章_衍生证券市场1

事件回放
1992年夏天, 1992年夏天,巴林银行伦敦总部方面要求新加坡分行的里森 年夏天 另设一个“错误账户” 另设一个“错误账户”(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单处理 账户) 用于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 账户),用于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 烦银行总部。于是, 烦银行总部。于是,一个在中国文化里非常吉利但被总部最 后忽略的“88888”账户诞生了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 账户诞生了。 后忽略的“88888 账户诞生了。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里 森利用这个被总部忽略的账户,从最早掩盖那笔2 森利用这个被总部忽略的账户,从最早掩盖那笔2万英镑的损 失开始,逐步梯级上升到6 100多万 2000万 3000万 多万、 失开始,逐步梯级上升到6万、100多万、2000万、3000万、 5000万 最后到8 千万英镑。在最初掩盖错误时, 5000万……最后到8亿6千万英镑。在最初掩盖错误时,里森 最后到 是在为避免自己告别已很如意的生活与举手之劳地将错误记 88888”账户之间进行选择 账户之间进行选择, 1994年以后则对这一账户 入“88888 账户之间进行选择,到1994年以后则对这一账户 的损失变得麻木,心中仅存的就是地地道道的赌徒“扳本” 的损失变得麻木,心中仅存的就是地地道道的赌徒“扳本” 念想。 扳本”未果,巴林银行“寿终正寝” 念想。“扳本”未果,巴林银行“寿终正寝”。
窟窿可以堵上,伤口可以舔平, 窟窿可以堵上,伤口可以舔平,价值可以重 然而有些事件的发生却永远无法弥补。 构 ,然而有些事件的发生却永远无法弥补。
第五章 衍生证券市场
本章主要内容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
衍生证券市场概述 金融远期市场 金融期货市场 金融期权市场 金融互换市场
第一节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敏珊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敏珊

创造由中国人建立的奢华品牌——香港香梦地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胡敏珊在百度和google输入胡敏珊,可检索出数万条信息,中国十大美女CEO,香港钟表女王,中国时尚界最美女老板等等,是大多数检索出的信息对胡敏珊的印象评价。

美貌,美女,也是很多人提起胡敏珊时特别强调的话题,但她自己更希望人们只以CEO的标准来看待她。

“我要所有人都知道,胡敏珊是一个business woman。

”她在一次媒体访问中语气坚定地说。

做一个成功的“business woman”,并不是胡敏珊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她踏入商界这些年来,对自己的坚定承诺。

敢于尝试的天生企业家小时候,胡敏珊的理想是做音乐家、舞蹈家及时装设计师,并为实现这些梦想做了很多功课。

因为天生丽质,在二十岁以前,她还做过兼职模特儿,被维他奶、KONICA相机、旁氏护肤品在内的许多著名品牌选择为形象代言人并为其拍摄广告。

在这些时间里,胡敏珊对做模特始终不太满意,虽然以她当时的表现,这会有不错的发展前途。

不过,那时的她,希望在自己的事业旅途上有更多的自主性,但那时也没想过日后会踏上从商之路。

后来在一次机缘之下,胡敏珊接手了母亲的成衣生意,与时尚界的商业世界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她开始会以商业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并且慢慢培养出对营商的兴趣。

胡敏珊天生富有企业家的特殊气质——创新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她富有想象力、好奇心,敢于问出新问题,构想新世界。

“小时候,我已经急迫不可待地想快点长大,因为好奇心很强,常常想尝试不同的事物,所以常问东问西的,连母亲亦笑称我为‘问题儿童’。

犹记得我会问:‘为什么没有柠檬味的可口可乐呢?’,谁知道十多年后真的出现了柠檬味的可乐。

”她回忆说。

胡敏珊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喜欢求新求变,尝试不同的生活和挑战,如果你问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恐怕她会回答,是一成不变的生活。

成功的前提是敢去尝试,这是胡敏珊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已从实践中体会出的道理。

那是在一次全校文艺表演会上,没有一个小朋友敢代表最低年级上台表演,这个时候,一年级的胡敏珊站出来了。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应湘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应湘

胡应湘在中国内地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广深高速时,一位忠厚的老工程师告诉他,我们这里不比香港,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你还是别修什么高速路了。

他说,我了解,但我们得知道,香港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应湘胡·胡应湘名人堂全球华商1远见、实干、勇敢的中国人——香港合和实业集团主席胡应湘素称“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常常提醒那些不想被社会淘汰的企业家,应该多思考未来,并以5年为期,去思考未来5年的世界,但也不要为更长远的未来打算,因为那样往往得不偿失。

而胡应湘却是一个喜欢为更长远的未来打算的人,这让他常常感到孤单,并饱受争议。

广深高速在10年后才得到广东省政府领导的结论:“我们之间的争论,是先进与落后之争,你代表先进。

”而他早在1983年就提出的港珠澳大桥构想,更在20多年后才得到共识。

因此,他说自己:“我不是商人。

”创造亚洲之巅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胡应湘对自己最准确的定位是工程师,最大的爱好就是绘图并把图纸变成现实。

胡应湘1935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花县(现广州花都区)。

父亲胡忠在他出生时,已享有“的士大王”的美誉。

1941年香港沦陷,家族产业被没收后,胡忠老先生自己留在香港,让家人陆续回到内地,祖国的多灾多难也因此在胡应湘幼小的心里烙下了印记。

胡应湘说:“从小,数学就是我的强项。

我对成为一名律师或者是作家等等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些职业都要写很多字,说很多话。

而数学就简单多了,答案只有‘正确’或者‘错误’。

”这个强项为他日后学习工程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只有“正确”或者“错误”的思维,则常常让他在关系复杂的商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得罪很多人。

“原则上,我从来不会妥协。

”他说:“工程师最重要的是以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因此,他说话办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

念完高中以后,胡应湘曾经有过不再上大学的想法。

是母亲改变了他。

“她说,你们年轻一代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大学,我们家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但是要念书的话,多少钱都拿得起。

华商名人堂——何恒春

华商名人堂——何恒春

591何恆春横跨IT与家电产业为全球知名3C品牌操盘的何恆春,始终是变化莫测的行业中走得最快的人。

在声宝,他率领集团开创两岸大型企业合作之先河,西征并购德国第一家电品牌,在短短4年间让一度落寞的老品牌蜕变重生,成为“世界的声宝”;在美商优派(ViewSonic),他主导对抗三星、戴尔、惠普、LG等国际巨头的战争,两度改写LCD业内的世界规则,助力优派品牌问鼎LCD屏幕世界第一。

2009年,荣誉加身的何恆春重回半导体这一职涯起点,入主寰邦科技。

此后的时间里,他以技术为根基,不断扩大寰邦在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而在IC晶圆测试这个隐形的王国里,引领者何恆春又多了一层光环——技术专家。

台湾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592在市场的需求下,IC测试成了炙手可热的行业,芯片测试费用在IC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

而技术成了争夺利益的分水岭,在前赴后继涌入的过程中,一批企业脱颖而出,逐渐主导行业的话语权。

华人世界中,台湾的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lobal Testing Corporation,以下简称寰邦)成了代表性企业。

从服务北美湾区到辐射亚太,技术跃升间,寰邦逐渐成为赢得最多者之一。

寰邦科技起步于1996年,起初是为了满足美国硅谷日益蓬勃的芯片测试市场。

“最初,寰邦在北美地区设立了服务湾区(Bay Area)半导体公司,针对芯片先期性的软、硬件开发测试,服务地区半导体公司。

”寰邦科技总裁何恆春介绍说。

凭借技术满足需求,是寰邦在初创时便设立的理念。

立志走在市场之先的他们,在初期便打稳了根基。

发展至1998年,北美客户的需求量甚至超越了公司的预期。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是年,公司迁移至台湾新竹的湖口工业区,正式更名为寰邦科技,开始大批量芯片测试规模的工程。

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寰邦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隐形世界的引领者——台湾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恆春自何恆春出任寰邦科技总裁以来,每一年,公司在设备更新与技术研发领域投入的资金都接近三千万至四千万美元,但这并没有给寰邦带来财务负担。

全球华商名人堂——黄奇辅

全球华商名人堂——黄奇辅

2挺进金融学核心黄奇辅祖籍福建,1955年生于中国台湾。

黄奇辅的父亲是一位菲律宾华侨,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他的母亲仍然留在国内。

1952年,黄母离开家乡,计划途径中国香港转道菲律宾与丈夫团聚。

但那时,菲律宾禁止所谓的中国难民入境,黄奇辅的父母二人只得改变计划,决定到中国台湾相聚,将台湾作为安身立命的家园。

黄奇辅的父亲是一位生意人,他虽然未能在那个动荡的岁月积累到多少财富,但却让儿子对商业产生了兴趣。

在台湾大学读完经济系以后,黄奇辅进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就读。

他回忆说:“选择弗吉尼亚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这个学校本身还可以,有上百年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校的学费很便宜。

”当时,黄奇辅的母亲拿出全部家当才筹集到送他前往美国的费用,所以,他必须要靠奖学金才能继续自己的学业。

但30多年前,一个台湾学生到美国念书,而且是念商科,要拿奖学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只能做出这样最现实的选择。

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第一年,黄奇辅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奖学金。

但读到第二年的时候,他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我那个时候念的是MBA,读到第二年的时候,我对当时的金融市场的研究很有兴趣。

就开始申请其他的学校,希望向这个方面发展。

”黄奇辅回忆说,他当时的想法是,能申请到,就去念,申请不到,就去做其他事情,或是回到台湾。

黄奇辅对申请学校的要求很苛刻,既要是名校,又得给奖学金。

因为必须要有奖学金才能读得起。

为了提高成功率,他一口气申请了好几所名校。

芝加哥、斯坦福、麻省理工……他都寄去了申请信。

结果却不太如人意。

麻省理工没能录取他,芝加哥大学同意录取他,但却不给奖学金……唯一还有一些希望的斯坦福却一直没有消息。

4月初就要做决定,而到了3月中旬还无消息,黄奇辅有些着急,于是主动给斯坦福去了电话。

查询的结果还是令人失望。

接电话的人告诉他,第一批人选已经正式决定了,但他被确定在第二批人选里。

只有在第一批人选有人缺席时,第二批人选才有机会。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 用第一个十年 领军行业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   用第一个十年 领军行业

全球华商名人堂|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用第一个十年领军行业十多年时间,郑春影带出了一个领跑中国化妆品行业的伽蓝集团(JALA)。

在上海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神十”任务等举世瞩目的大舞台上,伽蓝集团(JALA)光芒四射,其品牌和科研实力不断实现突破,本土品牌的崛起也深刻改变着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格局。

从辽阳走出来的郑春影,深深理解当农民的辛苦。

为了走出黑土地,他发奋图强,最终闯过高考“独木桥”,考上了东北财经大学商业经济管理系(现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986年,郑春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辽宁省辽阳市财政局当公务员。

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干了近十年。

如今回想这段经历,他仍心存感激,他说:“我很感激这段经历,让我了解到不同城市的经济、企业发展情况,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浪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这份工作也让我形成了严谨的工作风格,一直影响着我后来对公司的管理和经营。

”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发现了美容行业这片“新大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及对整个行业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后,郑春影毅然辞去公职,踏上创业之路。

他率先在沈阳开了第一家美容中心,第一年就扩张到七家分店。

随后,生意如火如荼地开展,业务最盛时,旗下共有9000多家加盟美容院。

“然而,从我接触到这个行业开始,我就知道,这个行业最缺少的不是服务,而是产品。

”他说。

从沈阳到郑州再到上海,在美容院业务节节攀升之际,郑春影旗下自有品牌产品也慢慢浮出水面。

2001年,伽蓝集团(JALA)在上海正式创立。

此时,郑春影心底埋下一个理想: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

这个理想推动着他一开始就与众不同,伽蓝集团(JALA)在上海组建自己的工厂,实现了自主生产,聘请了日本和中国台湾知名技术专家,并与世界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研制更先进、更符合中国人肤质的专业产品。

当年5月,伽蓝成功推出“美素”“自然堂”两大自有品牌。

“美素”和“自然堂”诞生时面对的是无数洋化妆品的围剿。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玉麟

全球华商名人堂——胡玉麟

·胡玉麟那个年代,泰国的对外贸易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运输工具用的还是帆船,外贸口岸主要也只是新加坡,出口物资也仅有用以换取电器、牛奶、石油等工业品和能源的饭干(将大米做成半成品后出口的产品),每一次海运航程,都需要多达十几天的时间,每次出海都是一段枯燥而艰辛的历程。

胡玉麟加入公司不久,就开始奔走在新加坡和曼谷之间。

为了取得生活和工作上的进步,他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进步的机会。

一方面,他在实践中努力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一方面,他抓住旅途和业余时间勤奋地补习英文,提高知识。

胡玉麟一共在这家公司供职3年,他忠实的服务、不凡的才干,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和赏识。

到他基本上掌握了外贸的经营本领,在亲友的敦促下,想自立门户开创一番事业时,老板已是一万个的舍不得。

为了能挽留他,这位有二三十年“头家”资历的老板,竟第一遭屈尊下访,登门向胡玉麟求情,恳请他继续辅其左右。

对于老板的举动胡玉麟深为感动,但鲲鹏又焉能为感情所困而不振翼高飞呢?最终,胡玉麟歉疚地谢辞了老板的好意。

老板见挽留不住他,就转而参股投资到他的公司,这既是对这个得心应手的伙计的一种支持心意,也是对这位年轻人必有万里鹏程的一种信任与寄望。

1950年,胡玉麟凭自己在进出口公司积累下来的经验,以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和友人的资助,在曼谷开创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汇川米行,经营大米和树胶出口业务。

开始了真正的创业历程。

当时,二战后的泰国,正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

其主要出口货物——大米的外销,需经由联合国统一收购发售。

这样一来,泰国质地优秀的大米,不仅被抑价出口,而且常常由于各个发售需求国的苛刻条件,发生好米被当作次米退回的事情。

因为没有其他的出口渠道,被退回的好米时间一长,就发霉生虫,真正成为次米了,但所有的米商都因无权进行自由贸易而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损失。

面对国家外贸和同行的这一困境,胡玉麟想到:泰国是个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农业国,大米是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农产品,然而战前,大米的对外贸易均操纵在洋人洋行的手中,战后,联合国又贱价收购,任意退货,使国家和米商都蒙受很大的损失。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云峰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云峰

一场全球金融海啸将造船业拖入了低迷的深渊,“弃船”登岸的船东们虽然规避了更大损失,却让很多造船厂尝尽了苦头。

不过,造船业也不尽是萧条一片。

在亚洲航运中心新加坡,还是有公司成功躲开了金融海啸的正面来袭,并逆市扩张,抢得经济回暖前的发展先机。

这家公司就是马可波罗海业集团,因为自身业务的多样性,金融海啸期间不仅公司所受影响甚微,甚至还保持了逆市扩张的速度。

其间,马可波罗造船厂的第三方订单减少,但来自公司内部的订单却急剧增长,马可波罗造船厂因而出人意料地满负荷运转着。

当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迅速复苏之际。

蓄势待发的马可波罗放开脚步,迅速进军印尼、泰国、澳洲等地,为各国能源业提供专业船舶服务,大量的造船订单和租赁订单让马可波罗开始了新一轮快速增长。

马可波罗总裁李云峰说,公司首先要成为一家亚洲知名的为能源产业提供专业船舶服务的企业,并立志在不远的未来建立起马可波罗的全球据点。

在李云峰的心里,藏着的是整个世界。

李云峰马可波罗海业有限公司总裁1东南亚航运界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海业有限公司总裁李云峰成长史:一个小事业部蜕变的大集团1991年,马可波罗船务有限公司(Marco Polo Shipping Co. Pte Ltd)在新加坡成立。

当时,马可波罗主要是为满足家族企业的物流需要,仅有几艘船的马可波罗还只是一个配角。

彼时,李云峰年仅14岁,刚刚踏上去澳洲留学的行程,没有人会将他和马可波罗联系起来。

即便是学成归来,他将接手的也是家族传统的矿业,而不是还不起眼的马可波罗。

在马可波罗开始的几年里,船舶租赁和营运业务维持在新加坡及印尼,它就像东南亚航运界一个“少年人”,气候未到、骨架未成。

1998年,李云峰从澳洲完成学业回归家族事业效力。

他没有留在新加坡,而是被派遣到印尼试手矿业运营。

当时的矿业运营正处于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痛苦复苏之际,市场形势并不稳定。

尤其在东南亚矿业大国印尼,印尼的金、锡、铜和镍矿的产量列世界前十位,其中锡矿产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应湘在中国内地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广深高速时,一位忠厚的老工程师告诉他,我们这里不比香港,连自行车都买不起,你还是别修什么高速路了。

他说,我了解,但我们得知道,香港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应湘胡·胡应湘名人堂全球华商1远见、实干、勇敢的中国人——香港合和实业集团主席胡应湘素称“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常常提醒那些不想被社会淘汰的企业家,应该多思考未来,并以5年为期,去思考未来5年的世界,但也不要为更长远的未来打算,因为那样往往得不偿失。

而胡应湘却是一个喜欢为更长远的未来打算的人,这让他常常感到孤单,并饱受争议。

广深高速在10年后才得到广东省政府领导的结论:“我们之间的争论,是先进与落后之争,你代表先进。

”而他早在1983年就提出的港珠澳大桥构想,更在20多年后才得到共识。

因此,他说自己:“我不是商人。

”创造亚洲之巅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胡应湘对自己最准确的定位是工程师,最大的爱好就是绘图并把图纸变成现实。

胡应湘1935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花县(现广州花都区)。

父亲胡忠在他出生时,已享有“的士大王”的美誉。

1941年香港沦陷,家族产业被没收后,胡忠老先生自己留在香港,让家人陆续回到内地,祖国的多灾多难也因此在胡应湘幼小的心里烙下了印记。

胡应湘说:“从小,数学就是我的强项。

我对成为一名律师或者是作家等等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些职业都要写很多字,说很多话。

而数学就简单多了,答案只有‘正确’或者‘错误’。

”这个强项为他日后学习工程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只有“正确”或者“错误”的思维,则常常让他在关系复杂的商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得罪很多人。

“原则上,我从来不会妥协。

”他说:“工程师最重要的是以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因此,他说话办事,从来都是直来直去。

念完高中以后,胡应湘曾经有过不再上大学的想法。

是母亲改变了他。

“她说,你们年轻一代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大学,我们家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但是要念书的话,多少钱都拿得起。

这是她的概念。

其实我们九兄弟姊妹都是念大学的。

”胡应湘回忆说。

最终,母亲把胡应湘送进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因为有过不想读大学的“前科”,所以还专门安排同在美国的哥哥监督他好好学习。

普林斯顿是个规模不大,但却是世界顶尖的大学,是世界精英的荟萃地,进去读书不太容易。

因此,成绩平平的胡应湘,至今还想不通“他们为什么收我”。

当时,他是普林斯顿唯一的香港学生。

普林斯顿有一个伟大的定位:“替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对胡应湘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那里,他依然不很注重书本知识,但却对美国发生的事情充满兴趣。

每年暑假,都不回香港,“一到夏天就跑到美国各地的大型基建工地,在实践中学习。

”虽然成绩常常是 “C+”。

但却并不失望,在他看来:“‘+’表示有潜力。

”华商韬略·毕亚军/文2大学毕业后,胡应湘放弃了在美国的机会:“一毕业就回香港,觉得学了那么多东西应该为香港发展做点贡献”。

1958年回到香港后,胡应湘先到香港私人及政府机构任职4年,获得“工程师”及“建筑师”资格。

之后,全力协助父亲经营家族业务。

期间,他建议父亲将家族生意由车队转向地产,并完成了一栋10层高的商品房项目。

“这一笔投资使我获得了成倍的利润,但更重要的是使我从中获得了做房地产的经验。

”胡应湘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学以致用,发挥专长。

他说:“我攻读的是土木工程,做的一定要与建筑或土木工程有关,要有相当的了解,才会成功。

” 为此,他先是在1962年创办了胡应湘则师楼,小试身手之后,又于1963年创办了合和建筑有限公司。

1969年,香港政府宣布兴建第一条海底隧道时,胡应湘断定湾仔及铜锣湾区为最具商业发展潜质的地区,于是选定湾仔区作为写字楼物业发展的目标,并于1969年底即开始搜集土地,成为区内拥有商业发展用地最多者。

1972年,胡应湘组建“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并于同年8月成功上市,与长江实业、新鸿基、新世界、恒隆被合称为华资地产“五虎将”,在香港地产业崭露头角。

到1980年时,胡应湘已在香港推出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的荃威花园,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拥有5000个单位的德福花园以及66层著名建筑“合和中心”等多个大型地产和物业项目。

其中“合和中心”是胡应湘的代表作,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1980年落成后的10年内,一直以亚洲之巅和香港的标志闻名世界,被作为香港都市的明信片。

这座高达66层,圆筒形,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大厦,因结构设计新颖巧妙而获得英国结构工程学会大奖。

“合和中心”总楼面面积约8万平方米,集写字楼、购物商场、停车场于同一建筑,并在62楼设有香港唯一的旋转餐厅。

建设中, 胡应湘还最早引进了“滑模”施工技术,创造了3天建1层楼的纪录。

“合和中心”让世界认识了“工程师”胡应湘,从而合和实业下属的建筑公司及滑模工程公司以领先的“滑模”施工技术,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大量的建筑合约,如大型烟囱、沉箱、仓库等等。

先天下之忧而忧胡应湘是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

1970年代初,他就回到广州参加出口商品交易会,到北京、大连和上海参观考察,并出席过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

当时,他和内地的工程师合作兴建了香港规模最大的冻房,并在竣工时升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文革结束后,胡应湘第一时间回到内地,寻求发展。

1977年10月,他应邀参加了北京的国庆观礼,并访问了西安、成都、重庆和武汉。

一路上,他亲身感受到了举国上下的群情振奋,一种使命感也油然而生。

带着这种使命感,胡应湘将事业的重心转向了内地。

内地刚刚改革开放,广州的一位官员就去到香港和一些广东籍的实业家会谈,邀请他们到内地投资。

会谈中,胡应湘提出要从兴建高级酒店开始的建议,并得到一起参会的李嘉诚、郭德胜、冯景禧、李兆基、郑裕彤先生的一致认同。

之后,他们筹资10亿港元组建了新合成有限公司,并推举胡应湘为总经理,全权负责策划和建设。

1980年4月,新合成与广州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兴建中国大酒店的合同。

双方约定,由甲方(广州)免费提供土地,乙方(新合成)筹集资金建设,并以20年为期,期内由乙方独立经营,期满后全部财产在正常营业情况下移交甲方。

由此,开创了BOT模式先例。

广州中国大酒店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外商投资和管理的企业。

1984年开业至今,中国大酒店一直是广州最好的高级酒店之一。

并在早期,成为中国五星级酒店的样板,培养了大批酒店管理人才。

胡应湘的远见思维、实干精神也赢得广泛赞誉,其工程师水准也得到肯定和褒奖,并荣获中国建设部最佳设计奖和国家建筑二等奖。

同时,他还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滑模”技术和设备,在酒店建成后,全部赠送给广东省。

香港著名经济评论家张五常先生到酒店体察之后,积极宣称中国大酒店在中港合作事业中具有“瞩目的示范作用”。

鉴于当时的情况,他说:“这酒店的投资者和主理建设的地产商们‘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行为,总给我一点‘爱国多于爱钱’的感觉。

”3中国大酒店兴建期间,广州经常停电,影响施工。

胡应湘因此与广州供电局协调。

供电局向他保证没有问题的同时,也告诉他一个吓人的信息:整个广州的日供电只有 1000万度。

按此,一个中国大酒店每日15万度的用电就占到整个广州供电量的1.5%。

同时,他也深刻体会到内地交通设施的落后。

当时,广州和香港,一个往返就是一天的时间。

这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他们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这些硬件上的严重不足,让胡应湘感到了潜在的危机,也让他为国家正在兴起的改革开放事业感到了隐忧。

思前想后,胡应湘决定:停止计划中的地产和酒店的项目,改而投入到内地的电力和交通事业中,要为国家做点更有意义,也更迫切需要的事情。

因为这两项都牵涉到大量的工程项目,而这正是他的强项,他感到自己责无旁贷。

决定一出,很多人提醒他,担心走上不归路。

因为,能源和交通都是长期项目,不但投资巨大,而且回报期漫长,风险系数大。

从短线看,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从长线计,又怕政策有变而致投资失利。

但胡应湘从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中,得到了信心和力量。

在电力和交通中,又以电力的形势最为严峻。

于是,胡应湘选择从电力开始。

第一个项目于1984年4月,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先生的提议下,落户在虎门镇的沙角。

因为沙角已动工兴建了一座电厂。

大家决定将已动工的称为A厂,而把胡应湘的计划称为B厂。

沙角B厂的兴建,胡应湘同样以BOT进行: “第一,我不要国家出资,只须保证购电;第二,我保证以最快速度建成,提前发电有奖,延误受罚;第三,我按当时深圳向香港购电的价格0.41元/度卖电,经营10年,然后电厂在机组高效、满发的状态无偿交给国家。

”计划得到批准后,胡应湘亲自绘图、设计,在厂址选择时,内地推平山下一块平地给他,但他坚持选择了山头,表面上看要开山增加难度,但开山后,机组坐落在基岩上,因基础施工容易而赢得大量工期。

接着,他以无往不胜的“滑模技术”和率先打破国有员工体制,“多干多拿奖金”的方式,昼夜不停地施工,仅用22个月时间,以世界最快速度完成了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1987年4月22日,广东省副省长匡吉在沙角B电厂按动电钮,亮出四个大字:大放光明! 因为当时正值九运会开幕前夕,时任副省长的叶选平也由衷地对胡应湘说:电来得正是时候。

按照国际惯例,沙角B电厂至少要4到5年才能建成。

因此,从来没有建过电厂的胡应湘创造了世界电厂建设的新记录。

其设计与建筑施工质量也让人大开眼界。

1988年10月,沙角B电厂在全世界108个工程项目的激烈角逐之中,独家获得英国建筑业协会“1988年全英联邦最佳土木工程奖”。

一位美国专家惊讶于此,他向胡应湘讨教:“这个发电厂为什么能这么快建成?”胡应湘答道:“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土木工程师建造的电厂。

”当时,沙角B电厂7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广东省总装机容量的1/5;极大地缓解了广东当时面临的电力瓶颈。

沙角B电厂是由外资管理,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全国电力系统考察、学习的样板。

到1999年合作期满,无偿将电厂交还国家时,经国内权威的专业机构对电厂进行测试,其电厂机组各项指标,完好如初。

沙角B电厂在10年间累计发电457亿度,并以平均0.38元/度的价格售电422亿度,相应为广东省创造了4000多亿的产值。

2002年时,沙角B电厂向胡应湘出席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的活动4外转让了35%的权益,售价达14亿人民币,按此计算,其资产升值在40亿人民币以上。

同时,作为国内第一个外资电厂,沙角B厂所采取的BOT模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特许权经营的首批范例之一,成为后来者参考的榜样。

B电厂运行的过程中,胡应湘又累计投资155亿元兴建了总装机容量198万千瓦的沙角C电厂,而且,同样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当沙角C电厂于1996年正式完工投产时,胡应湘在内地仅电力一项的总投资就高达199亿元人民币,其268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与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发电厂——葛洲坝电厂271.5 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旗鼓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