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 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特色;(2)运用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3)提高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的特色;(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2. 运用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风貌;3. 利用图片、文字、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家乡的风貌;4.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相关资料、图片、课件等;2.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2)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分享收集到的资料;(2)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调查成果,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3)问题解决:针对家乡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的手抄报,展示家乡的特色;(2)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环境调查,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家乡、热爱家乡的意识。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环境保护活动,将所学付诸实践。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愿。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风景名胜、传统建筑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方言、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4. 家乡的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5. 家乡的社会变迁:历史沿革、重要事件、未来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乡的发展与变迁,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调查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
2. 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
4. 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第三课时:家乡的民俗文化第四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第五课时:家乡的社会变迁与未来发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家乡的经济发展。
3. 教学环节:a. 让学生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b. 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c. 讨论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家乡特色产品的市场前景。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社会变迁。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调查、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名胜古迹、重要人物等。
3. 家乡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4. 家乡的发展变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变化等。
5. 家乡的未来规划: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家乡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的特点。
4.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家乡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家乡资料,如图片、视频、书籍等。
2. 安排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收集相关信息。
3. 设计好调查问卷,让学生进行家乡调查。
4. 准备好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包括调查、讨论、分享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的家乡情怀,包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表达。
4. 学生对家乡未来规划的建议和想法,以及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a. 导入: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家乡的自然环境的了解。
b. 课程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c. 实例分析:分析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d. 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a.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掌握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
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相邻地区。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资源。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地图、自然景观等图片。
视频资料:播放家乡自然风光视频。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及对自己的影响。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学生能理解家乡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家乡的主要文化传统。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家乡的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知名历史人物。
家乡的文化传统:民俗、艺术、传统节日。
2.3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传说。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与文化场所。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概述家乡的历史发展。
学生能列举家乡的主要文化传统。
第三章:家乡的自然资源与利用3.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种类及特点。
掌握家乡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
3.3 教学方法:数据展示:展示家乡自然资源的数据资料。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自然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
小组讨论:讨论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方法。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描述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
学生能理解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第四章: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掌握家乡的主要产业及其发展。
培养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家乡的社会经济现状:人口、经济、教育等。
家乡的主要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4.3 教学方法:数据统计:展示家乡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图表。
(冀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可爱的家乡》教学课件
8
9
城市快速路
安家沟风景区
展览馆
10
水母宫
11
12
河 北 特 产
13
14
家乡物产展示会
15
读一读
❖
我的家乡在河北,
❖பைடு நூலகம்
青山绿水风光美。
❖
土地肥沃物产多,
❖
瓜果飘香使人醉。
16
再见
17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冀教版)二年级品德与 生活下册《可爱的家乡》
教学课件
河北大家乡的美丽
❖ 小秦(秦皇岛) ❖ 成成(承德) ❖ 石头(石家庄赵县) ❖ 小宝(保定)
2
避暑山庄
3
赵州桥
4
坝 上 草 原
5
白洋淀
6
张家口小家乡的美丽
❖ 美丽的清水河 ❖ 威武雄壮的大境门 ❖ 气如长虹的城市快速路 ❖ 景色诱人的安家沟、水母宫 ❖ 全国闻名的崇礼滑雪场 ❖ ……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可爱的家乡》设计思想:《可爱的家乡》是冀教版思品与社会第一单元美丽富饶的家乡主题一中的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能赞扬家乡秀美的山水,热爱家乡悠久的历史,从而丰富孩子们的自豪感。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从如下几个方面逐层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
首先我以富有感情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导入新课,初步调动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接着指导学生明确家乡所在中国版图中的位置,从家乡河北的秀美风景及地理位置所占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出学生的自豪感。
继而通过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详细认识、了解邯郸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家乡特产,让学生从对邯郸的朦胧了解到系统认识,从而把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激发到一个高潮,紧接着出示邯郸广宣局对外宣传邯郸的画面,让学生在富有深情的讲解及多角度的邯郸美景中情不自尽的发出感叹,使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转变为言语转变为行动。
最后,帮助孩子们把爱家乡的感情进行扩大,从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的高度。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学生的调查、查找资料和访问等形式完成本课的知识积累,并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知识补充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秀美山水。
二、《可爱的家乡》流程图. 三、《可爱的家乡》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和赞美自己可爱的家乡二、看图找家乡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明确家乡所在位置。
三、认识河北通过教师讲解简单了解河北。
四、详细了解邯郸通过对邯郸的风景名胜、历史名人、丰富特产等有关邯郸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从而调动起学生以家乡为自豪的情感。
五、抒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表态建设家乡的决心六、总结以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高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我们共同欣赏了那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啊,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承载着我们美好的童年和回忆。
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赞美我们那可爱的家乡。
(板书:可爱的家乡)[ 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和赞美自己可爱的家乡]二、新课(一)、看地图,找家乡。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家乡的基本知识,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历史文化4. 家乡的风土人情5. 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乡文化的独特性和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了解家乡所在的位置和地域范围。
3. 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状况和特点。
4. 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实例。
6.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家乡的特点和如何保护家乡环境。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了解家乡的其他特点和保护家乡环境的具体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和体会。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用书:《可爱的家乡》相关章节。
2.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信息的图片、视频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
可爱的家乡(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7.可爱的家乡一、课本内容安排的依据学生面临的问题家乡是养育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生活、生长的地方,是祖国的一部分。
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无不对自己的家乡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他们由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爱到寻根求源,进而对自己的祖国表现出深沉的爱。
教育小学生从家乡开始,逐渐扩展到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符合情感的迁移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的。
本活动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和物产的丰富,使他们认识到家乡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
二、本课内容结构分析本课内容结构分析本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夸夸家乡的风景,意在让他们体会家乡的美丽。
教材中展示了我省5处着名的风景名胜: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的赵州桥;保定的白洋淀。
“说一说”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美丽风光。
由于不是每位同学的家乡都有着名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美丽可以体现为你喜爱的街景、小河、桃园等等。
第二部分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物产,意在使他们体会到家乡的物产丰富;教材中展示了5种物产。
小麦是我省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还介绍了我省的4种特产:沧州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梨、张家口口蘑。
“说一说”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物产,这里所指的物产泛指当地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要仅局限在特产上。
“读一读”是一首儿歌,赞美了家乡的风光美丽和物产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朗读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油然而升。
教学重难点分析家乡是养育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生活、生长的地方,是祖国的一部分。
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无不对自己的家乡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他们由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爱到寻根求源,进而对自己的祖国表现出深沉的爱。
教育小学生从家乡开始,逐渐扩展到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符合情感的迁移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的。
冀教版二年级下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可爱的家乡一、家乡风光美知识与能力目标:从生活角度出发,了解自己的家乡,熟悉家乡的美景与美食;学会用自己的角度观察家乡,用自己的方式赞美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与美丽,热爱自己的家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诗歌,引入课题,引导同学们观察自己的家乡生活;通过实践,了解自己家乡的美食与美景,感受家乡的美丽;通过展示台,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家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美丽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景观,亲近家乡的山水,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景色与美食,感受家乡的美丽。
教学难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收集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欣赏家乡美景,收集家乡美食、美景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大家想不想一起在我们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生回答:想。
2、课件展示诗园内容,师生一起朗读《出去走走》。
3、师:同学们,读过这篇小诗之后,你们有哪些感想呢?4、指名学生起来回答,老师肯定并总结。
二、小实践: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从生活的社区出发,一起去了解我们的家乡吧。
课件展示不同的家乡图片,家乡美食。
师:在我们课前也布置了小小的实践作业:收集自己家乡的图片和美食,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
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与资料。
其他同学安静倾听,同学介绍完后鼓掌。
师:同学们的家乡真漂亮对不对?通过大家的介绍,大家是不是更加喜欢我们的家乡了?生:是!三、展示台:1、师:同学们,除了介绍我们的家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赞美我们的家乡,例如歌曲、诗歌、画画等等。
2、课件展示其他小朋友们关于家乡的美术作品,播放有关家乡的视频、歌曲。
二、家乡物产多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二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第7课可爱的家乡_冀教版
年级道德与二学科课型新授生活讲课时间设计时间总课时学习内容7《可爱的家乡》第一课时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学习目标2.经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3.经过介绍、沟通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学习要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学习准备多媒体(照片),投影仪等集体备课二度备课设问导读:同学们,看看这些城市、农村的照片,美吗?大屏幕出示四幅照片。
你知道这下列图片体现的什么地导方的风景吗?学生议论,教师讲解。
揭题(可爱的家乡)学合作研究:(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过老师:大家翻开课本第三十程页,仔细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而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这里主要展现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大同的云冈石窟,忻州的雁门关,五台山,太原的晋祠,临汾的壶口瀑布。
(让学生赏识视频,加深对这些名胜的认识。
)老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觉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学生:(略)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名胜区呢?学生:(略)老师: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边大家一同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过渡)(二)夸夸自己家乡的漂亮风光(板书)老师:我们翻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夸自己的家乡的。
学生:(略)老师: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遗迹,但只假如我们喜爱的,受当地人喜爱的风景就能够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现自己采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老师:大家这回知道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胜,下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家乡的物产资源。
7 可爱的家乡板书设计我省的风景名胜夸夸自己家乡的漂亮风光导学反省道德年级二学科与生课型新授活讲课时间设计时间总课时学习内容7《可爱的家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经过介绍、沟通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学习要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地貌:介绍家乡的山、水、平原等地理特征。
2. 家乡的气候: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温度、降水等气候特点。
3. 家乡的水资源: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状况。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播放:播放家乡自然环境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地形地貌、气候和水资源特点。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特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等。
2.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3. 家乡的名人故事:介绍家乡的名人历史、成就、影响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实物展示:展示家乡的特色工艺品、美食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描述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名人故事。
2. 学生能表达对家乡人文环境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产业结构、农业特色、企业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产业结构:介绍家乡的主要产业,如工业、农业、旅游业等。
2. 家乡的农业特色:介绍家乡的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等。
《可爱的家乡》教案
《可爱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3)水资源2. 家乡的地理特点(1)地形地貌(2)动植物资源(3)土地利用3. 家乡的历史文化(1)历史文化名人(2)传统节日(3)民间艺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典型事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特色与发展。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调查、访问、观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每组选取一个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1)各小组汇报调查成果,分享案例分析心得。
(2)全班同学就家乡的特色与发展展开讨论,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建议。
4. 成果展示:(1)学生分组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邀请家长、教师参与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2)学生参与调查、访问、观察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2》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第一部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解读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活动型”指的是课程的呈现形式,教与学的方法而言的一种课程形态。
第一,从课程开发模式看,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二,从课程内容体系看,把儿童生活经验、儿童的事作为内容的主体,由于儿童熟悉,便于自主活动,便于把活动方式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第三,从教与学的方法上看,以儿童主体性活动为主要形式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体验,形成一些自己的认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简单说这是一门带有“玩”的性质的课程,让孩子们在“玩”程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反映了本课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乐于探究”:使儿童从小勤于动手动脑,学习探究的方法成探究习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
“热爱生活”:主要培养儿童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验生命的价值,懂得珍爱生命。
总目标兼具品德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的多重价值。
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学习、思维、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儿童要有参与的经历和体验。
第二部分:教科书分析《可爱的家乡》是辽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二课。
第六单元由“身边的变化”“可爱的家乡”“国家大事我知道”“小小宣传课组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对身边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并宣传国家大事,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家负责任的小主人。
《可爱的家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现状,感受家乡的美好。
第二课时让学生对比家乡十年前后的变化,懂得今天幸福生活之不易,建立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三部分: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一些能力。
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4》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因此,品德课要求课程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课堂的情景是儿童生活世界的再现,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
《可爱的家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认识了家乡的地理位置,认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第二课时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其中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家乡变化的认同。
9岁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批判意识,正处在对自己所属群体所要求的价值和规范的感知与体察阶段,这正是引导的良好时机。
课程通过以“趣味体验中感知——‘家乡变化’”、“调查交流中感悟——‘家乡发展’”、“情景聚焦中感动——‘家乡的骄傲’”、“实际生活中延伸——‘为家乡出谋划策’”四大版块活动为载体,在“家乡的发展”中得到情感的融合碰撞,从而建立对家乡认同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并积极构建自身的行动认知。
二、学习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有计划地参观、调查、访问。
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深入导入同学们,看看这些城市、乡村的照片,美吗?大屏幕出示,书上46页,四幅照片。
《可爱的家乡》教案设计
《可爱的家乡》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特色和亮点;(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归属感;(2)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山脉、河流、湖泊、植被等;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古建筑、名人故居等;3. 家乡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风味小吃等;4. 家乡的特色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等;5. 家乡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魅力;2.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家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和感受;4. 课题研究法:引导学生开展家乡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2. 第二课时: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3. 第三课时: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4. 第四课时: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5. 第五课时:讨论家乡的环境保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2. 学生能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具备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题研究中,能积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纪录片等;3.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古建筑等;4. 家乡特色资料:介绍家乡的特色产业、风味小吃等;5. 环境保护资料:关于家乡环境保护的案例、政策等。
冀教版道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3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9课《可爱的家乡》是辽师大版《道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主题。
第六单元由“身旁的转变”“可爱的家乡”“国家大事我明白”“小小宣传员”四课组成,让学生体会身旁的学习、生活环境及食物发生的转变,感受转变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知道珍惜此刻的美好生活,成立酷爱家乡、酷爱祖国之情,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并宣传国家大事。
《可爱的家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深切了解家乡的风光名胜,激起学生对家乡的酷爱之情。
第二课时对比家乡十年前后吃、穿、住、行、玩等方面的转变,忆苦思甜,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知道珍惜此刻的学习、生活,知道酷爱生活、酷爱家乡。
今天主要论述第一课的教学进程。
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片及文字资料搜集,了解家乡的风光名胜。
培育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方式与进程: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光名胜,感受家乡的美好、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酷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培育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奉献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切了解家乡的风光名胜。
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酷爱之情。
二、说学情:通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育了一些能力。
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觉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
三、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方式。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课前搜集家乡的风光名胜图片及文字资料。
我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进程《道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播放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用电脑课件展示优美风光图,将孩子带入家乡美丽的风光当中。
当学生欣赏完图片、听完歌曲后,我引导学生说:同窗们,听到这歌声,看到这美景,咱们马上想起自己可爱的家乡——法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我爱我的家乡
7.可爱的家乡
一、课本内容安排的依据
学生面临的问题
家乡是养育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生活、生长的地方,是祖国的一部分。
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无不对自己的家乡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他们由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爱到寻根求源,进而对自己的祖国表现出深沉的爱。
教育小学生从家乡开始,逐渐扩展到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符合情感的迁移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的。
本活动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和物产的丰富,使他们认识到家乡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
二、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本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夸夸家乡的风景,意在让他们体会家乡的美丽。
教材中展示了我省5处著名的风景名胜: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的赵州桥;保定的白洋淀。
“说一说”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美丽风光。
由于不是每位同学的家乡都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家乡的美丽可以体现为你喜爱的街景、小河、桃园等等。
第二部分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物产,意在使他们体会到家乡的物产丰富;教材中展示了5种物产。
小麦是我省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还介绍了我省的4种特产:沧州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梨、张家口口蘑。
“说一说”让学生介绍当地的物产,这里所指的物产泛指当地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要仅局限在特产上。
“读一读”是一首儿歌,赞美了家乡的风光美丽和物产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朗读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油然而升。
教学重难点分析
家乡是养育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生活、生长的地方,是祖国的一部分。
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无不对自己的家乡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他们由对家乡山山水水的爱到寻根求源,进而对自己的祖国表现出深沉的爱。
教育小学生从家乡开始,逐渐扩展到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符合情感的迁移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的。
所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是达到学生爱国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整体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内容结构教学建议
通过观看教材家乡美丽风景的图片,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风光,达到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如:让学生欣赏视频“河北
风光”、“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一)”、“赵州桥(二)”、“石家庄旅游”等。
)形象地层示河北的美丽风光,让学生了解河北这个大家乡的美丽,再让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谈自己家乡的美丽。
这里不要求学生介绍著名的风景名胜,只要是当地受人喜爱的景色即可。
学生介绍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搜集照片和图片,可以是画的图画,也可以是赞美的语言等。
介绍家乡的物产这一环节,教师先给学生介绍河北著名的特产,可以不局限于书中提到的物产。
再引导学生介绍家乡当地的物产。
体现物产丰富,不要只局限于著名的特产,当地的农作物、水果、山珍、海产品、矿产资源都可以。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实物带到课堂上,开一个小的展示交流会。
让每个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收集到的物产,可以生吃的样品还可以一起品尝。
这样的活动安排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家乡的物产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名胜、特产资料,继而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老师通过给同学们补充,以及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图片“xx”。
)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
学生:(略)
老师: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学生:(略)
老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过渡)讲授新课
一、家乡的风景名胜(板书)
(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
(让学生欣赏视频“河北风光”、“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一)”、“赵州桥(二)”、“石家庄旅游”,加深对这些名胜的了解。
)
老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
学生:(略)
(让大家欣赏图片“白云古洞”、“保定直隶总督署”、“沧州铁狮子”、“定州清真寺”、“定州文庙”、“山海关”、“西柏坡”、“清东陵”等。
)
老师: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面大家一起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过渡)
(二)夸夸自己家乡的xx风光(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学生:(略)
老师: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
老师:大家这回知道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物产资源。
(过渡)
二、家乡的物产(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二页,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是什么?
学生:(略)
老师:这些都是我省著名的特产,有沧州的金丝小枣;迁西板栗;赵县雪梨;还有张家口口蘑,大家都吃过这些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其它的我省的著名特产,介绍给大家听。
学生:(略)
(让大家欣赏图片“大名杏”、“河北鸭梨”、“京东板栗”、“巨鹿‘01’血杞”、“深洲蜜桃”。
)老师:下面大家把自己搜集的自己家乡的物产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并作简要的介绍。
(同学们展示介绍自己的物产。
)
老师:我们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富饶,我们是不是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呢?
学生:(略)
(最后,带领同学们一齐读一读,课本第三十二页的儿歌。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介绍、交流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大家知道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