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联题复习分享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3
发 散
联
黄 朝 鹤 游
想楼
黑夜
龙渡 江
29
三
千
发
朋
军
散 联 想
四 友
万 马
朝
夜
游
渡
黄
黑
鹤
龙
楼
江
30
喝茶 ,茶壶里没茶叶 下 棋 ,棋盘上无棋子
31
喝茶,茶壶里没茶叶,怎能算茶 下棋,棋盘上无棋子,也可下棋
32
(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 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
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
风吹 柳
绿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细 雨润 花 红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14
➢ 词性相当
➢ 种类相当
拳打南山猛虎 天风海新日
脚踢北海蛟龙
名
动
方 位
名
形
名
名
词
孙行者
名动虚
祖冲之 (胡适之)
地雪山旧月 千南庆枝月 山北贺头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33
小结对联知识::
“五讲” “二忌” “三注意”
1、字数讲相等 2、词性讲相同 3、结构讲相应
1.忌“同字” 2.忌“合掌”
1、注意思想性 2、注意针对性 3、注意文学性
4、字音讲平仄 “二用”
5、内容讲相关 1、运用联想
2、化用诗句和成语
点击高考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 (入声) • 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18
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
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 •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
万西恭花风
水东喜丛清
15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 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 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 补充的作用。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对联张贴时要按 照传统的习惯,上 联在右,下联在左, 左右以面对欣赏着 为分别。
9
对联的特点:
1、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形的要求,这样 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美感。
• 上联:墨。 下联:泉。
• 昆明大观园大观楼 清.孙髯翁180字
24
三 海 九 1,相似联想 门 京 华 迎 奥 运
一 江 两 岸 世 博 靓 申 城
25
两 千 年 赤 1,相似联想 壁 览 黄 鹤 风 流
八 百 里 洞 庭 凭 岳 阳 壮 阔
26
俯
首
2,相反联想
甘 为
孺
子
牛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27
美 人 2,相反联想 帐 下 犹 歌 舞
壮 士 军 前 半 死 生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4分(全国卷二)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 瑞气满乾坤 温情洒人间 喜气入家门 捷报映长空
科学能致富
勤劳可兴家 教育可兴邦 勤劳可聚财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 袁世凯千古;
10
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
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 •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
“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 “一、二声”。
7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它的量词为 “副”,不能用“首”或“条”称呼。一副 对联的字数可多可少,无字数规定,但要求 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就是词句的对偶。它的要求是字数 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是指平 声和仄声。一般情况下,上联尾字为仄声, 下联尾字为平声。以此判断上下联。
8
下联 上联
• 上联:墨。 下联:泉。
• 昆明大观园大观楼 清.孙髯翁180字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 袁世凯千古;
13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 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Leabharlann Baidu量词,副词对副 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对联的起源
•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 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 桃符的古老风俗。
2
神
郁
荼
垒
3
•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 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 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4
尉
秦
迟
琼
恭
5
第一副对联: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6
对联常识
对联又称楹联、联句、对句等,俗称 对子。
对联是竖写竖贴的,在中间的上方, 往往配有横额,横额又称横批或横披, 概括对联的立意(虚额)或指明地点场 所(实额)。
11
对联与高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清华入学考试 的国文试卷中就已出现。 要求: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上联: 孙行者 下联:胡适之 (周祖谟 )
祖冲之 (标准答案)
对联的特点:
1、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形的要求,这样 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美感。
“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 “一、二声”。
19
对联禁忌:
1、忌“合掌”。 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2、忌“同字”。 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20
对联规则
•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21
六 五四 、 、、
三 、
二一 、、
写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革命尚未成功 ;
同志仍需努力 。
16
对联要求:种类内容要相关
• 老师:嫩松 • 甲生:老柏 • 乙生:干爹 乙生:老师,你怎么不打“老伯”, 而打干爹呀?
17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 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上 上上 下 下下 联 联联
词 性 要
上上 下下 联联
作 对
内 平句 相 词 字 联
容 仄法 要 要要 相 相一
同 或 相
组数 要要 相相
的 要
关 调致 对 同 等 求
; ;; ; ; ;
22
23
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 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 “旧习” “新 风”“大”“小” C、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香
3
发 散
联
黄 朝 鹤 游
想楼
黑夜
龙渡 江
29
三
千
发
朋
军
散 联 想
四 友
万 马
朝
夜
游
渡
黄
黑
鹤
龙
楼
江
30
喝茶 ,茶壶里没茶叶 下 棋 ,棋盘上无棋子
31
喝茶,茶壶里没茶叶,怎能算茶 下棋,棋盘上无棋子,也可下棋
32
(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 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
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和
风吹 柳
绿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细 雨润 花 红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14
➢ 词性相当
➢ 种类相当
拳打南山猛虎 天风海新日
脚踢北海蛟龙
名
动
方 位
名
形
名
名
词
孙行者
名动虚
祖冲之 (胡适之)
地雪山旧月 千南庆枝月 山北贺头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33
小结对联知识::
“五讲” “二忌” “三注意”
1、字数讲相等 2、词性讲相同 3、结构讲相应
1.忌“同字” 2.忌“合掌”
1、注意思想性 2、注意针对性 3、注意文学性
4、字音讲平仄 “二用”
5、内容讲相关 1、运用联想
2、化用诗句和成语
点击高考
上联末句尾字用仄,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 •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 (入声) • 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 学海无涯苦作舟。(仄仄平平仄仄平)
18
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
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 •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
万西恭花风
水东喜丛清
15
3、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 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 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 补充的作用。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对联张贴时要按 照传统的习惯,上 联在右,下联在左, 左右以面对欣赏着 为分别。
9
对联的特点:
1、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形的要求,这样 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美感。
• 上联:墨。 下联:泉。
• 昆明大观园大观楼 清.孙髯翁180字
24
三 海 九 1,相似联想 门 京 华 迎 奥 运
一 江 两 岸 世 博 靓 申 城
25
两 千 年 赤 1,相似联想 壁 览 黄 鹤 风 流
八 百 里 洞 庭 凭 岳 阳 壮 阔
26
俯
首
2,相反联想
甘 为
孺
子
牛
横 眉 冷 对 千 夫 指
27
美 人 2,相反联想 帐 下 犹 歌 舞
壮 士 军 前 半 死 生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4分(全国卷二)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 瑞气满乾坤 温情洒人间 喜气入家门 捷报映长空
科学能致富
勤劳可兴家 教育可兴邦 勤劳可聚财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 袁世凯千古;
10
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
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 •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
“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 “一、二声”。
7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它的量词为 “副”,不能用“首”或“条”称呼。一副 对联的字数可多可少,无字数规定,但要求 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就是词句的对偶。它的要求是字数 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是指平 声和仄声。一般情况下,上联尾字为仄声, 下联尾字为平声。以此判断上下联。
8
下联 上联
• 上联:墨。 下联:泉。
• 昆明大观园大观楼 清.孙髯翁180字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 袁世凯千古;
13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 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Leabharlann Baidu量词,副词对副 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对联的起源
•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 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 桃符的古老风俗。
2
神
郁
荼
垒
3
•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 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 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4
尉
秦
迟
琼
恭
5
第一副对联: ——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6
对联常识
对联又称楹联、联句、对句等,俗称 对子。
对联是竖写竖贴的,在中间的上方, 往往配有横额,横额又称横批或横披, 概括对联的立意(虚额)或指明地点场 所(实额)。
11
对联与高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清华入学考试 的国文试卷中就已出现。 要求: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上联: 孙行者 下联:胡适之 (周祖谟 )
祖冲之 (标准答案)
对联的特点:
1、 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这是对句形的要求,这样 才能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美感。
“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 “一、二声”。
19
对联禁忌:
1、忌“合掌”。 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2、忌“同字”。 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20
对联规则
•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21
六 五四 、 、、
三 、
二一 、、
写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革命尚未成功 ;
同志仍需努力 。
16
对联要求:种类内容要相关
• 老师:嫩松 • 甲生:老柏 • 乙生:干爹 乙生:老师,你怎么不打“老伯”, 而打干爹呀?
17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 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上 上上 下 下下 联 联联
词 性 要
上上 下下 联联
作 对
内 平句 相 词 字 联
容 仄法 要 要要 相 相一
同 或 相
组数 要要 相相
的 要
关 调致 对 同 等 求
; ;; ; ; ;
22
23
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 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 “旧习” “新 风”“大”“小” C、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