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单元知识整理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单元知识整理姓名学号【单元知识梳理】1、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注意: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位要记得加;乘得的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还可能是0。
2、①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 和任何不是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6、(关于“大约)应用题:关于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重点题型整理】1、口算:500×3= 25×4= 0×450= 7×8+9= 3×220= 4×500= 0×10+90= 200×8= 800×9= 102×2= 101×7= 43÷6= 70÷9= 28—40×0= 30×5= 800-2= 400×8= 21×4= 12×6= 6×200= 33-3=19×4 = 5×16= 233+2= 0+4= 17-0=2、估算:2 1×7≈ 498×5≈ 2 8×7≈ 616×3≈198×6≈ 397×3≈ 506×9≈ 4×7 2≈3、计算:368×7= 809×7= 560×5= 550×6= 234×5= 205×8=6×58= 5×364= 284×3= 380×4= 836×7= 304×5=4、比较大小:13×5 31×5 52×6 289 28×3 100240×3 198×5 16×5 15×6 23×4 24×35、应用:(1)、一批苹果共400箱,一辆卡车一次最多运72箱,6次能运完吗?(2)、红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黄花有多少朵?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3倍,蓝花有多少朵?(3)、小刚、小军、小芳比赛跳绳,小刚跳了9下,小军跳了27下,小芳跳了36下,小芳跳的是小刚的多少倍?小军跳的是小刚的多少倍?(4)、三年级同学展出美术作品,其中贝壳画30件,树叶画的件数是贝壳画的5倍,树叶画多少件?两种画一共多少件?(5)、一棵小树苗原来高40厘米,生长7周后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7周后树苗大约高多少厘米?(6)、鸭有90只,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兔的只数比鸡少75只,兔有多少只?(7)、一篇文章有800多个字,李叔叔每分钟打90~100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篇文章吗?(8)、一个电影院有318个座位,东华小学近1200名师生分4批观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为什么?(9)、红金鱼26条,黑金鱼9条,花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和黑金鱼总数的2倍,花金鱼多少条?(10)、小英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还剩20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11)、用红绳编织中国结,每个中国结要145厘米,编了2个后还剩110厘米,这根红绳长几米?(12)、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这一年有多少天?(13)、小华家离学校820米,小云家离学校380米,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小云中午回家吃饭。
【易错题精析】第12讲 估算、连乘及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含答案)

【易错题精析】第12讲估算、连乘及解决问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含答案)第12讲估算、连乘及解决问题(讲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有时把个位看成5也行),再乘一位数,得到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
2.连乘的运算顺序。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连乘的简算。
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通过交换位置或添加小括号,先算这两个数的积,所得的积再乘另一个数。
4. 在解决路程问题时,通常画出线路图,能够更好地理解题意。
在画线路图时,越简单越好,目的是使题意明确。
5. 在路线图上标出位置,可以根据题意,先算出行驶的路程,再和总路程进行比较,看看大约是总路程的多少,然后利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标出相应的位置来。
1. 估算钱数问题时,要做到估多不估少,否则会造成所带钱数不够。
2. 在计算连乘算式时,乘数之间都是相乘的关系。
【易错一】一幢楼房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9层,一个单元每层有2家住户,一共有多少家住户?下面列式错误的是()。
A.B.C.【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用8×19计算出8个单元一共的层数,再乘2即可进球的总住户数;或者用2×19求得一单元一共的住户数,再乘8即可求得总住户数,据此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8×19×2=152×2=304(户)2×19×8=38×8=304(户)故答案为:B【易错点】掌握本题的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二】实验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为贫困地区的小伙伴捐了104本书,全校一共捐了( )本书。
【解题思路】104乘每个年级班数等于一个年级捐书的本数,再乘年级数等于全校一共捐书的本数;据此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104×3×6=312×6=1872(本)【易错点】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一排树有59棵,5排大约有多 少棵?
59×5 ≈ 300(棵)
答:5排大约有300棵。
想玩吗?认真答题哦!
摩天轮一个座舱 限坐6人,一共有 33个座舱,大约 可以坐几人?
33×6 ≈
一个照相机能照316 张相片,3个照相机 大约能照多少张相 片?
我们的一个照相机 只可以照189张相片, 有5个照相机大约能 拍多少张呢?
试一试: 51×7≈350
估算:把数看成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估 算
397×3≈ 1200
因为397接近400,
400×3=1200
试一试: 510×7≈
估算:把数看成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估一估,算一算。
21×6 ≈ 120 412×3 ≈ 1200
48×5 ≈ 250 498×7 ≈ 3500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200套 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每包薯条4元,买96包,大约要多少钱呢? 400元够吗?
课程结束
葫芦山旁边种着4排 松树,每排有62棵。 一共大约有多少棵?
62×4≈240(棵)
60
答:一共大约有240棵。
生活中处处有乘法估算问题
小军在电脑上写一 篇400字的秋游日 记,他平均每分钟 打53个字,8分钟 能打完吗?
哪个问题可以用 估算的方法来解
决呢?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 走8分钟。他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执教:
40×5 6×4 3×2
9×3
4×7 2×5 8×3
50×3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6课时估算教案

第6课时(kèshí) 估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3、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懂得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解释估算的过程,调整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在估算1263 + 3312时,一般先把1263看作(),把 3312看作(),再用( )加( )等于()。
在估算352+147时,一般先把352看作(),把147看作(),再用()加()等于()。
2.口算下面各题:11×6= 34×2= 22×4= 13×5=13×3= 23×3= 42×2= 14×7=70×6= 4×900= 9×80= 600×6=400×4= 5×500= 800×4= 5×800=3.试着填一填:在估算199×5时,可以把199看作(),再用()×5等于();在估算1004×7时,可以把1004看作(),再用( )×7 等于()。
师:刚才同学们复习了多位数加法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完成的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在复习中同学们也试着估算了一下三、四位数乘一位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二、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例题:例1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
门票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
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1)师提示:估算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结果。
(2)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及估算|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及估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表。
2.能够口算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题,错误率低于10%。
3.能够发现并改正自己在口算时的错误,提高口算速度。
4.了解估算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口算错误的发现和改正。
2.估算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表,演示口算题的解法和错误发现、改正方法。
2.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和错误改正方法。
3.通过生活实例或练习题,引导学生了解估算的定义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两位数乘一位数1.知识准备–回顾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口算经验,引导学生进入口算状态。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讲授口诀表–首先演示九九口诀表中的十几、十乘与个位的特殊情况,如19乘以8、14乘以9等。
–接着让学生自主默写口诀表,并逐个讲解口诀表中的数字及其含义。
3.练习口算–教师出示口算题,并让学生观察题目中各个数位的数字。
–学生可用物品或笔算计算,并将答案说出。
–正确率低于10%的学生,可由老师单独辅导,提高练习效果。
4.发现和改正错误–学生通过练习口算题,不仅能掌握口算技巧,还能发现自己的口算错误。
–发现错误后,学生应采用自己熟悉的改错方法进行改错,如再次计算、推算等。
2. 估算的概念及应用1.知识准备–引导学生回忆小学低年级数学中估算的概念及其应用。
–讲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时估算价格、路程时估算时间、运动时估算速度等。
2.练习估算–教师给出一些生活实例或练习题,让学生估算答案。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并将估算的答案说出。
–学生完成练习后,与答案对比,以便纠正错误并提高估算准确率。
五、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技能,错误率低于10%。
2.学生能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口算错误,提高口算效率。
3.学生了解估算的定义及应用,能够在生活中使用估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丨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具体是1.1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是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将估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问题案例。
孩子们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估算。
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让孩子们跟随我的讲解进行学习和记录。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让孩子们在跟随我的讲解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实际的练习。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孩子们运用他们学到的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234 × 5 =答案:11702. 题目:123 × 6 =答案:73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一节,即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乘法估算的关键,因此,我会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目标上,我明确提出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年级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 412×6大约是()A.2400B.3000C.4000D.2700【答案】A【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把相乘的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来算,如412≈400,再用400乘以6,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412×6≈400×6=240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注意把相乘的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2.列式计算(1)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多少?(2)281减去273的差乘309,积是多少?【答案】(1)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2000.(2)积是2472.【解析】(1)先求出204乘9的积,再用求得的积加164即可解答,(2)先求出281减273的差,再用求得的差乘309即可解答.解答:解:(1)204×9+164=1836+164=2000答: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2000.(2)(281﹣273)×309=8×309=2472答:积是2472.点评:明确各数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式计算是此类题目考查知识点.3.一个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可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如102×8,据此解答.解答:解:如102×8=816,积的中间没有0,所以一个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4.两个数相乘,积()这两个数.A.一定大于 B.可能大于 C.不可能大于【答案】B【解析】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若一个因数是0,则它们的积也是0,即积等于原来的数.据此进行判断选择.解答:解: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若一个因数是0,则它们的积也是0,即积等于原来的数,所以,两个数相乘,积可能大于这两个数,也可能小于这两个数,也可能等于这两个数.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不用计算判断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且0乘任何数都得0.5.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十位上只能填.【答案】1,0.【解析】因为第二个因数是9,只有第一个因数百位上是1时,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数与9的积才不会向千位进1;因为第二个因数是9,当百位上的数是1时,百位上的数与9的积是9,个位上6与9的积是54,只有当十位上的数是0时,十位上的数与9的积才不会向百位进位;所以只有当百位上的数是1,十位上的数是0时,积才能是三位数.解答:解:106×9=954,积是三位数,所以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1,十位上只能填 0.故答案为:1,0.点评:解答此题根据乘法中的竖式计算方法和进位的原则进行解答,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再确定十位上的数.6. 28的3倍是.【答案】84.【解析】要求28的3倍是多少,用28×3即可.解答:解:(1)28×3="84"答:28的3倍是84.故答案为:84.点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即可.7. 2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52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答案】44个【解析】前3辆车各坐52个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前3辆车共坐了52×3=156个同学,然后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学生总数减去前3辆车坐的学生数,即得第4辆车坐多少个同学.解:200﹣52×3=200﹣156=44(个);答:第4辆车要坐44个同学.【点评】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前3辆车坐多少个学生是完成本题的关键.8.直接写出结果80+90= 48÷4= 92﹣29= 8×9=75÷5= 72÷2= 54+46= 170﹣90=60÷2= 96﹣42= 600+700= 9﹣25=80÷5= 2400﹣400= 3600﹣600= 4000+3000=90÷3=64÷4= 82+18= 10000﹣5000=【答案】80+90=170 48÷4=12 92﹣29=63 8×9=7275÷5=15 72÷2=36 54+46=100 170﹣90=8060÷2=30 96﹣42=54 600+700=1300 9﹣25=﹣1680÷5=16 2400﹣400=2000 3600﹣600=3000 4000+3000=700090÷3=30 64÷4=16 82+18=100 10000﹣5000=5000【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80+90=170 48÷4=12 92﹣29=63 8×9=7275÷5=15 72÷2=36 54+46=100 170﹣90=8060÷2=30 96﹣42=54 600+700=1300 9﹣25=﹣1680÷5=16 2400﹣400=2000 3600﹣600=3000 4000+3000=700090÷3=30 64÷4=16 82+18=100 10000﹣5000=5000【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9.电饭锅(165元),手表(286元),自行车(328元),闹钟(98元).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一共要多少元?妈妈带了400元,想买一个电饭锅和一辆自行车,钱够吗?【答案】614元;不够.【解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一辆自行车和一块手表的价格相加,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列式解答即可.(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一个电饭锅和一辆自行车的价格相加,算出总价后与400元,比较即可.解:328+286=614(元)答:一共要614元.165+328=493(元)493>400所以不够.答:钱不够.【点评】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10. 450×4积的末尾有几个0.【答案】2.【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450×4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450×4=18001800的末尾有2个0答:450×4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答案】四位数.【解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100或999,一位数是1或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假设三位数是:100或999,一位数是1或9;100×1=100;999×9=8991;100是三位数,8991是四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故答案为:四位数.【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12.一根电线,装修工人剪去同样长的7段,每段长18米,还剩下45米,这根电线原来有多少米?【答案】171米.【解析】首先乘法的意义,求出其中7段的长度是多少米,再加上剩下的45米计算原来的长度.解:18×7+45,=126+45,=171(米);答:这根电线原来有171米.【点评】求这根电线原来有多少米,也就是用用去的加上剩下的,因此先求出用去多少米,再用加法解答.13.要使412×□的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答案】3.【解析】412×□要使积是四位数,需(1)百位上的数4和这个一位数的乘积满十,或者(2)十位上的数1与这个一位数的乘积满十,再进一后,与这个数与4的乘积的和满十,据此可判:要使412×□的积是四位数,且□里最小,应符合(1)的条件,据此即可解答.解:依据分析可得:412×2=824412×3=1236;答:□里最小填3.故答案为:3.【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满足题干要求的不同情况,再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解答.14.三位数□23乘3,积仍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A.2 B.3 C.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分别把三个选项的结果代入原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根据题意,把三个选项的结果代入原式可得:A选项:223×3=669;B选项:323×3=969;C选项:423×3=1269;由以上分析可得:□里面填2或3,所得的积仍是一个三位数,那么最大的是3.故选:B.【点评】根据题意,用代入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15.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要求验算的要验算.726+389=验算708﹣389=验算634×8=350×6=32÷6=【答案】1115;319;5072;2100;5…2;【解析】726+389,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并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708﹣389,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并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进行验算;634×8,350×6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32÷6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解:726+389=1115;726;验算:389;708﹣389=319;708;验算:389;634×8=5072;634;350×6=2100;350;32÷6=5…2;56.【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竖式计算的方法,要注意数位对齐的情况.16. 0×1×2×3×4×5>0+1+2+3+4+5 (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0×1×2×3×4×5与0+1+2+3+4+5结果,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解:0×1×2×3×4×5=0;0+1+2+3+4+5=(0+5)+(1+4)+(2+3)=5+5+5=15;0<15;所以,0×1×2×3×4×5<0+1+2+3+4+5.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有关0的乘法和加法,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还得原数.17.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据此判断.解: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4位数,如:300×2=600,积是三位数,如300×6=1800积是4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最小为100×1=100;最大为999×9=8991.18. 320×5的末尾有1个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运出320乘5的积,再判断.解:320×5=1600;1600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点评】由于第二个因数是5,第一个因数是320,0的前边是2,偶数,偶数与5相乘积的末尾也是0,所以这个算式的末尾0的数量需要计算出积才能判断.19.笔算。
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学案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反馈
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作业(达标
检测)
内容
练习十五第1题。
练习十五第2题。
(秋天)现在我们一起来到秋游的现场。
用课件展示例7情境图。
1.阅读与理解:仔细看图读题,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分析与解答:
(1)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这样列式?
(一人8元,共有29人,就是求29个8元是多少,所以根据乘法意义列式为29×8.板书:29×8))
(2)选择算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呢?是用笔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算出大约是多少就可以?得出:在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我们只需要估算出大约数就能比较出结果,估算在这时能简便地比出结果。
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乘法”学案授课时间:月日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单元(章节)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乘法估算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加法计算。
(2)根据数的组成计算。
(3)运用乘法口诀计算。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知识点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倍的认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计算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倍”不是单位名称,结果后面不写“倍”。
(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与哪一个数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同时要注意验算。
(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并要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连续进位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百位满几十,就向千位进几。
计算时,每一位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知识点四: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2.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字,乘到十位上的0时,如果有个位进上来的数,就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没有,那么十位上就用0来占位。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步骤:(1)列竖式,一位数与三位数末尾的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2)按照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三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教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数的估算方法,提高他们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进行数的估算和计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严密、认真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快速计算并且需要估算结果是否合理。
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数的估算和计算。
3. 学习3.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1.估算原则:先估算出接近但比原数简单的数,然后按照原数的位数计算乘积。
2.举例说明:75×9≈70×10=7003.2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1.估算原则:先估算出接近但比原数简单的数,然后按照原数的位数计算乘积。
2.举例说明:246×6≈250×6=15004. 练习分别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并要求他们用估算法和标准算法分别进行计算,以检验估算法的准确性和速度。
5. 总结让学生结合练习结果,总结估算乘法的优缺点,并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估算法更为适合。
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和总结,检验学生对于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数的估算方法,并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对估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将估算方法的原则和应用进行更深入和详细的讲解。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学校:年月日备课组长签字: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课型
新知探究课
主备人
肖华英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小组合作讨论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要体验估算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基本方法,
学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我的估算意识和习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要
得到培养。
知识链接
加、减法的估算;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乘法。
重、难点预设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验估算过程。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1)要想知道250元够不够,要看×大约是多少?要用算方法来计算。
(2)用乘法估算29×8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9接近,×=,所以×≈
通过估算我们得到结论:带250元钱。
2、把下面的空填完整。
(1)21×6,
21接近,因为×=,所以,
(2)对子之间检查“自主探究”填的是否正确完整。
2、群学:
组长负责组织和分工,人人能发言;“自主探究”中出现的错误在组内交流发言,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黑板上展示出来。
四、展示提示,当堂检测:
1、大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对其它小组的展示提出评价或质疑,全班交流拓展提示。
2、当堂检测:完成数学书练习十五的第4、5、6、7题。
三年级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估算296×4,可以把296估成,因此所得的积约等于.【答案】300,1200.【解析】在估算时,要根据四舍五入法,将296看成300,4不变,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解答:解:估算296×4时,先把296看做300,则297×4≈300×4=1200故答案为:300,12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的估算方法,注意要把相乘的多位数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2.直接写得数【解析】根据这个数加法、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根据题意,由任何数乘1还得原数,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任何数乘1还得原数可得: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原来的数,也就是还是这个三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1,所得的积还是三位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任何数乘1还得原数,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4.(2014秋•平原县期末)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是三位数.….【答案】√.【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一位数是9,100×9=900.解答:解: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一位数是9,100×9=900,积是三位数,所以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是三位数;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5. 1008×6的积的中间有两个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008×6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1008×6=6048;6048的中间有1个0;所以,1008×6的积的中间有1个0.故答案为:×.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中间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6.笔算下面各题.(△要验算)【答案】968;462;3200;504;【解析】首先根据整数加减乘法的运算方法列竖式计算,然后根据加减的互逆关系验算即可.解答:解:589+379=968验算:900﹣438=462460×7=3220720﹣216=504验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根据加减的互逆关系验算的能力,要熟练掌握.7. 2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52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答案】44个【解析】前3辆车各坐52个同学,根据乘法的意义,前3辆车共坐了52×3=156个同学,然后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学生总数减去前3辆车坐的学生数,即得第4辆车坐多少个同学.解:200﹣52×3=200﹣156=44(个);答:第4辆车要坐44个同学.【点评】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前3辆车坐多少个学生是完成本题的关键.8. 435×()时,积一定是四位数.A.0 B.1 C.3【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435×0=0;435×1=435;435×3=1305;由以上可得,435×3时,积一定是四位数.故选:C.9.估算【解析】解:10.列竖式计算【答案】1022;980;524;1540;1515;3208;1950;1200;6000;28800;7200;6600【解析】解:146×7=1022245×4=980131×4=524308×5=1540505×3=1515802×4=3208390×5=1950240×5=1200750×8=60003200×9=288002400×3=72002200×3=660011.一位数(不为0)乘以一个三位数,积可能是位,也可能是位数.【答案】3,4.【解析】我们运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举出2个例子,然后再进行填空.解:(1)123×2=246,积的位数是3位.123×9═1107,积的位数是4位.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运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12.每千克梨子5元,小红买了49千克梨子,小红大约用了多少元?【答案】245元.【解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式解答.解:5×49=245(元),答:小红大约用了245元.【点评】此题主要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13.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72,这三个数的和是()A.516 B.561 C.615【答案】A【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这三个数之和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就是这三个数的总和.解:172×3=516答:这三个数的和是516.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乘3就是这三个数的总和.14.直接写出得数.36+42= 46﹣15= 56×20= 1000﹣600= 24÷6=74﹣36= 60+34= 80×6= 700+200= 40÷8=【答案】36+42=78 46﹣15=31 56×20=1120 1000﹣600=400 24÷6=474﹣36=38 60+34=94 80×6=480 700+200=900 40÷8=5【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36+42=78 46﹣15=31 56×20=1120 1000﹣600=400 24÷6=474﹣36=38 60+34=94 80×6=480 700+200=900 40÷8=5【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5. 320×5的末尾有1个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运出320乘5的积,再判断.解:320×5=1600;1600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点评】由于第二个因数是5,第一个因数是320,0的前边是2,偶数,偶数与5相乘积的末尾也是0,所以这个算式的末尾0的数量需要计算出积才能判断.16.直接写出得数.21×3= 90÷3= 16×3= 50×6=7×5+6= 700×4= 0×34= 280÷4=41﹣24= 9×4+8= 7×600= 16×6=13×7= 45×0= 8×6+4= 42×2=200÷5= 0+88= 450÷5= 5×5+3=【答案】21×3=63 90÷3=30 16×3=48 50×6=3007×5+6=41 700×4=2800 0×34=0 280÷4=7041﹣24=17 9×4+8=44 7×600=4200 16×6=9613×7=91 45×0=0 8×6+4=52 42×2=84200÷5=40 0+88=88 450÷5=90 5×5+3=28【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21×3=63 90÷3=30 16×3=48 50×6=3007×5+6=41 700×4=2800 0×34=0 280÷4=7041﹣24=17 9×4+8=44 7×600=4200 16×6=9613×7=91 45×0=0 8×6+4=52 42×2=84200÷5=40 0+88=88 450÷5=90 5×5+3=28【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7.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6×58=5×360=803×7=★398÷3=【答案】6×58=3485×360=1800803×7=5621★398÷3=132 (2)【解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6×58=3485×360=1800803×7=5621★398÷3=132 (2)验算:【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18.竖式计算238+75=验算:407﹣168=验算:60÷8=156×9=308×7=【答案】238+75=313407﹣168=23960÷8=7 (4)156×9=1404308×7=2156【解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题目的答题要求.解:238+75=313407﹣168=23960÷8=7 (4)156×9=1404308×7=2156【点评】考查了整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19.白鸽每分钟飞行618米,天鹅飞行的速度是白鸽的6倍,天鹅每分钟大约飞行多少米?【答案】3600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鸽飞行的速度×6倍=天鹅飞行的速度,列出乘法算式618×6计算即可求解.解:618×6≈3600(米)答:天鹅每分钟大约飞行3600米.【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0.□=△=○=.【答案】1,7,2.【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笔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解:个位上:4×3=12,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所以○=2;十位上:2×3+1=7,所以△=7;百位上:7×3=21,在百位上写1,向千位进2,所以□=1;千位上:1×3+2=5;由以上可得:.故答案为:1,7,2.【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进位.21.三(1)班有4个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4×100接力赛,共有种安排的方法.【答案】24.【解析】4×100接力赛共有4棒,需要4个人参加,第一棒有4种选择,第二棒有3种选择,第三棒有2种选择,最后一棒只有1种选择,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共有4×3×2×1=24(种)安排的方法.解:4×3×2×1=24(种)答:共有24种安排的方法.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22.小明每分钟能录86个字,小明8分钟大约能录个字.【答案】720.【解析】每分钟能录86个字,根据乘法的意义可得8分钟能录86×8个字,要求8分钟大约能录多少个字,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把86看作90进行计算即可.解:86×8≈90×8=720(字)答:小明8分钟大约能录720个字.故答案为:720.【点评】此题考查了乘法意义及乘法估算方法的运用.23. 125×8的积的末尾有()个0.A.1B.2C.3D.4【答案】C【解析】要求125×8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要先算出积,然后再数出积的末尾有几个0,进而选择.解:因为125×8=1000,所以125×8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要求积的末尾有几个0,要先算出得数,再确定积末尾0的个数.24. 800×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0.【答案】3【解析】计算出800×5的积,根据积末尾0的个数进行判断.解:800×5=4000积是4000,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3.【点评】解决本题不能直接根据因数末尾0的个数进行判断,需要计算出结果再判断.25.下面的竖式计算中正确的是()A. B. C.【答案】C【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每个选项去分析解答.解:A、个位上4×6=24,在个位上写4,向十位进2,原题直接在积上写24,所以错;B、十位上3×4=12,再加上个位上的进位2是14,应在十位上写4,向百位进1,原题用3加上进位2等于5,所以错;C、个位上4×3=12,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十位上2×3=6,加上进位1是7,所以,24×3=72,此题对.故选:C.【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6. 250×8积的末尾共2个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50×8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250×8=2000;2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50×8的积的末尾共有3个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这两个数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判断.27. 410×2= 32÷6= 25×4= 190+40=3+28= 8×125= 270+170= 600﹣360=13×6= 15×3+30= 930﹣760= 211×0=+= 1﹣= 789﹣104≈ 19×5=501+19= 16×5= 28÷4×8= 8×196≈+= ﹣= (60﹣25)÷5= 40﹣10×2=【答案】410×2=820 32÷6=5…2 25×4=100 190+40=2303+28=31 8×125=1000 270+170=440 600﹣360=24013×6=78 15×3+30= 930﹣760=170 211×0=0+=1 1﹣= 789﹣104≈690 19×5=95501+19=520 16×5=80 28÷4×8=56 8×196≈1600+=﹣=(60﹣25)÷5=7 40﹣10×2=20【解析】直接写出得数的题目大都数值较小,或直接应用表内口诀计算,或常用见的积积等于整数十、整数百、整千…的数,或运算定律的应用,或有规律,或估算等,要根据具体题目具体对待.解:直接写出得数:410×2=820 32÷6=5…2 25×4=100 190+40=2303+28=31 8×125=1000 270+170=440 600﹣360=24013×6=78 15×3+30= 930﹣760=170 211×0=0+=1 1﹣= 789﹣104≈690 19×5=95501+19=520 16×5=80 28÷4×8=56 8×196≈1600+=﹣=(60﹣25)÷5=7 40﹣10×2=20【点评】直接写出得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口算题,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具有用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注意运算定律的灵活应用.28.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答案】四,三【解析】先用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再用最小的三位数乘0除外的最小的一位数,求出积,看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解:999×9=8991;8991是四位数;100×1=100;100是三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故答案为:四,三.【点评】本题采用极值法求出积的取值范围,求出最大的积和最小的积,进而求解.29.最小的两位数乘8得,最大的三位数乘2得.【答案】80,1998.【解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分别求出积解答即可.解:10×8=80;999×2=1998;答:最小的两位数乘8得80,最大的三位数乘2得1998.故答案为:80,1998.【点评】本题主要明白最小两的位数,最大的三位数分别是10,999.30. 2×86的积是位数;532×2的积是位数.【答案】三,四.【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2×86与532×2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2×86=172;172是三位数;所以,2×86的积是三位数;532×2=1064;1064是四位数;所以,532×2的积是四位数.故答案为:三,四.【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2,第2~3页“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教材共编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2页的例2,通过张大叔带了200元钱去买5箱西瓜够不够的场景引入乘法的估算,学生通过生活实际问题感知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第二部分为例2后面的“试一试”,是例2的延续,把问题改成了300元钱买5箱哈密瓜的问题;第三部分为第2~3页的“想想做做”,通过一些习题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把估算放在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面,既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又便于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估算,同时加强变式与对比,体教学突破:验估大和估小的方法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与作用,学会合理选用估算策略。
如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则要估大些;估算有最低额度时,则要估小些。
学会在具体情境中选对策略,自然就会突破难点。
教学设想: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
例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素材内容,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应该创设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体会估算的意义,形成和掌握估算的技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出示:20×4=6×70=200×5=400×3=90×8=要求学生口答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抽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小明家的梨园丰收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爸爸正在摘梨呢,他们家的这8棵梨树能摘多少千克梨呢?小明提出建议把梨全部摘下来称一称。
你们同意小明的做法吗?为什么?爷爷建议怎么做呢?爷爷建议我们怎样得到8棵梨树的产量?那你想知道怎样进行估算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一棵梨树能摘梨91千克,8棵梨树能摘梨多少千克应该怎么列式?如果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概的产量,我们可以对91×8进行估算。
为什么要把91千克看做90千克而不看做100千克呢?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后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用约等于符号。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你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了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1题后全班订正。
订正时抽学生分别说明估算过程。
2.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下面我们要研究的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又该怎么估算呢?爸爸一棵梨树上的梨卖了197元,8棵梨树上的梨大约可以卖多少钱呢?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计算呢?怎样算出大约可以卖的钱呢?为什么你要选择估算?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估算197×8吗?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试着估算后全班汇报。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可以转化成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位数来算,下面我们就在实践中来学习这个内容。
小组
个体精讲、探究、拓展(完成C级目标)
1、生分析信息,提问,列出算式:91×8≈
2、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91×8的估算方法:把91看作90,因为90×8=720,所以91×8≈720。
板书课题。
小组
个体群学,导学,反馈(完成B级目标)
检查交流:1、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数。
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二、三位数的加减法的估算,还记得吗?回忆一下。
讨论汇报:3、为什么要使用估算?
(估算可以把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快捷。)
检查,汇报,交流生成单第4、5题。
提出: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和想要研究的问题?
3辆这样的汽车能不能坐下所有的学生?一辆汽车可以坐52人,3辆汽车就有3个52,列式为52×3,把52人看做50人,所以52×3≈150(人),150人>120人,所以够坐。
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在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要用到估算的地方?举一、两个例子写在你的作业本上。
第五版块:【巩固练习】
1、师小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
小组
个体
1、学生口答出这些算式的结果,
2、抽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一版块:【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
20×4= 6×70= 200×5= 400×3= 90×8=
教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3、引导学生说清楚:不是所有的估算都要用到“≈”,70×5的精确结果就是350,所以它们之间要选择等于的关系符号。但是“70”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它是把“72”,“68”,“69”看成的“70”,所以用70×5=350算出的结果也不是这道题的精确结果。这道题虽然用的是“=”,但是它的结果也是一个近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0元够买门票。
29×8大约得 多少?
因为29接近30, 30×8=240
29×8大约得240,可
知 识 宝 库
以用约等号“
≈”来表示。
29×8大约得 240。我怎样 表示呢?
≈
读作:约等于
29×8 ≈ 240
读作:29乘以8约等于240
想玩吗?认真答题哦!
摩天轮一个座舱限 坐6人,一共有33 个座舱,大约可以 坐几人? 33×6≈180(人)
因为397接近400,
估 算
400×3=1200
试一试:510×7≈ 3500
一个照相机能照316张相 片,3个照相机大约能照 多少张相片? 316×3≈900(张)
练习:估算。
21×6 48×5 397×3 510×7
估算时记得 用≈哟!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授课人:彭素芬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法估算
授课人:彭素芬
找邻居
给 数 字 找
30
29 53 48 42 39 26 31 52 44 40 34 36 47
离 得 最 近
的 邻 居 。
50
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带250元钱够吗?
33≈30, 30×6=180
激流勇进每位18元,7人 大约需要多少元? 18×7≈140(元)
过山车每位38元,9人 大约需要多少元? 38×9≈360(元)
元)
水上乐园每位22元,4人 大约需要多少元? 22×4≈80(元)
397×3≈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