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图层设置教程
ug工程图设置大全

(7)重复上述步骤将A3.prt导入zhou.prt,添加注释,完成零件图
可用相同方法制作A0、A1、A2、A4图样备用
有关制图初设置
轴零件图
1、打开zhou.prt,进入制图模块,进行 相关设置 2、插入A3图纸
3、创建右视的基本视图和正交投影视图
4、创建两个全剖视图
5、隐藏标签并移动视图位置,修改两剖视图样式使其变成断面图
6、视图关联编辑下图使其保留两个键槽局部视图
7、展开成员视图绘制两条封闭的样条曲线
17、添加尺寸公差及注4.0安装目录下的“UGII”子目录下打开“ugii_Env.dat”文件,将环境 变量“UGII_SURFACE_FINISH=OFF”修改为“UGII_SURFACE_FINISH=ON”, 保存并关闭文件,重启UG,插入/符号/表面粗糙度
8、利用样条曲线作两处局部剖
9、取5倍的局部放大图
10、展开成员视图绘制样条和直线,并修改显示
11、视图边界修剪局部视图
12、为各视图添加中心线
13、视图关联编辑两处波浪线和螺纹牙顶线显示
14、编辑剖面线显示
15、展开成员视图绘制两处局部放大部位,完成轴零件图形绘制
16、为图形添加基本尺寸
20、制作图框和标题栏 (1)建立新的A3.prt,绘制如下草图, 文件/选项/保存选项存为图样 (2)移动UCS到(-5,5)并保存文件 (3)重复上述步骤,创建title.prt
(4)文件/导入/导入部件,将title.prt导入A3.prt
(5)文件/选项/保存选项存为图样 (6)移动WCS到图框左下角,重新保存A3.prt
UG工程图设置

UG 工程图设置以下为引用的内容:经常碰到网友们说UG 出图太麻烦了,效果也不大好。
其实UG 的工程图功能非常强大的。
熟练掌握后会发现它出图的速度和效果是其它三维软件不能比的。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UG 工程图的默认设置方法,设置好后每次都可以使用,很方便的。
此文以UGNX4.0 版本为基础讲解设置方法,在2.0 及2.0 以前的版本设置方法不大一样。
要更改UG 系统文件,而且没有这么直观。
1、打开UG 软件,新建一个UG 文件,任意一个文件名称都行,单位为毫米:2、进入到建模模块,选择【文件】→【实用工具】→【用户默认设置】:3、在【基本环境】→【工作平面】→【栅格(图纸)】设置,图纸页上显示栅格和捕捉格栅点前面都不要勾上。
4、在【基本环境】→【绘图】→【颜色】设置为白纸黑字,【宽度】设置见下图,使用【定制的3 个宽度】,定制的3 个宽度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设置下一步5、在【制图】→【一般】→【图纸】设置正交投影为第一象限。
6、在【制图】→【一般】→【视图7、在【制图】→【注释】→【尺寸】按下图设置,尺寸小数等根据实际需求设置:8、在【制图】→【注释】→【倒角尺寸】按下图设置,间隙因子设置为0.09、在【制图】→【注释】→【窄尺寸】按下图设置:10、在【制图】→【注释】→【直线箭头】按下图设置: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11、在【制图】→【注释】→【文字】按下图设置,对称公差字体大小按3.175,上下限公差字体大小按2.0(在作工程图单独设置):注1:blockfont 字体的点、分号,逗号都不是很理想,点都是空心的,很不好看。
但UG 修改能力是很强的,那些空心的点都可以改成实心的,具体的改法请参考我做的一个视频文件《编辑UG 中的字符》。
注2:中文字体使用chinesef_fs,这个字体可以在网上搜索“UG38 种中文字体”,在这里面包含了我们所需的chinesef_fs 字体。
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12、在【制图】→【注释】→【单位】按下图设置,抑制尾零前要勾上:13、在【制图】→【注释】→【半径】按下图设置,A 为0.0:14、在【制图】→【原点】设置按下图:15、在【制图】→【剖面线】→【箭头】设置按下图:16、在【制图】→【剖面线】→【式样】设置按下图:17、在【制图】→【视图标签】→【其它】设置按下图:18、在【制图】→【视图标签】→【详细】设置按下图:19、在【制图】→【视图标签】→【剖面】设置按下图:20、在【制图】→【注释编辑器】→【几何公差符号】设置按下图:21、在【制图】→【实用符号】→【标准】设置按下图:22、在【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一般】设置按下图:23、到此,UG 工程图的设置基本到位了,点击用户默认设置对话框右下角的确定就可以保存刚才的设置了。
UG4.0工程图设置

UG 工程图设置1、打开UG 软件,新建一个UG 文件,选择任意文件名,单位为毫米;2、进入到建模模块,选择【文件file】→【实用工具Utilities】→【用户默认设置Customer Defaults】;3、在【基本环境Gateway】→【工作平面Work Plane】→【格栅(图纸)Grid(drawing)】设置,图纸页上显示栅格和捕捉格栅点前面都不要勾上。
4、在【基本环境Gateway】→【绘图Ploting】→【颜色colors】设置为白纸黑字,【宽度widths】设置见下图,使用【定制的3 个宽度custom 3 widths】,定制的3 个宽度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设置;5、在【制图drafting】→【一般general】→【图纸drawing】设置正交投影为第一象限;6、在【制图drafting】→【一般general】→【视图view】设置不显示边界;7、在【制图drafting】→【注释annotation】→【尺寸dimension】按下图设置,尺寸小数等根据实际需求设置;8、在【制图drafting】→【注释annotation】→【倒角尺寸chamfer dimension】按下图设置,间隙因子设置为0.09、在【制图drafting】→【注释annotation】→【窄尺寸narrow dimension】按下图设置:10、在【制图drafting】→【注释annotation】→【直线箭头line/arrow】按下图设置:11、在【制图drafting】→【注释annotation】→【文字lettering】按下图设置,对称公差字体大小按3.175,上下限公差字体大小按2.0(在作工程图单独设置):注1:blockfont 字体的点、分号,逗号都不是很理想,点都是空心的,很不好看。
但UG 修改能力是很强的,那些空心的点都可以改成实心的,具体的改法请参考我做的一个视频文件《编辑UG 中的字符》。
UG 工程图设置

UG 工程图设置以下为引用的内容:经常碰到网友们说UG 出图太麻烦了,效果也不大好。
其实UG 的工程图功能非常强大的。
熟练掌握后会发现它出图的速度和效果是其它三维软件不能比的。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UG 工程图的默认设置方法,设置好后每次都可以使用,很方便的。
此文以UGNX4.0 版本为基础讲解设置方法,在2.0 及2.0 以前的版本设置方法不大一样。
要更改UG 系统文件,而且没有这么直观。
1、打开UG 软件,新建一个UG 文件,任意一个文件名称都行,单位为毫米:2、进入到建模模块,选择【文件】→【实用工具】→【用户默认设置】:3、在【基本环境】→【工作平面】→【栅格(图纸)】设置,图纸页上显示栅格和捕捉格栅点前面都不要勾上。
4、在【基本环境】→【绘图】→【颜色】设置为白纸黑字,【宽度】设置见下图,使用【定制的3 个宽度】,定制的3 个宽度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设置下一步5、在【制图】→【一般】→【图纸】设置正交投影为第一象限。
6、在【制图】→【一般】→【视图7、在【制图】→【注释】→【尺寸】按下图设置,尺寸小数等根据实际需求设置:8、在【制图】→【注释】→【倒角尺寸】按下图设置,间隙因子设置为0.09、在【制图】→【注释】→【窄尺寸】按下图设置:10、在【制图】→【注释】→【直线箭头】按下图设置: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11、在【制图】→【注释】→【文字】按下图设置,对称公差字体大小按3.175,上下限公差字体大小按2.0(在作工程图单独设置):注1:blockfont 字体的点、分号,逗号都不是很理想,点都是空心的,很不好看。
但UG 修改能力是很强的,那些空心的点都可以改成实心的,具体的改法请参考我做的一个视频文件《编辑UG 中的字符》。
注2:中文字体使用chinesef_fs,这个字体可以在网上搜索“UG38 种中文字体”,在这里面包含了我们所需的chinesef_fs 字体。
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12、在【制图】→【注释】→【单位】按下图设置,抑制尾零前要勾上:13、在【制图】→【注释】→【半径】按下图设置,A 为0.0:14、在【制图】→【原点】设置按下图:15、在【制图】→【剖面线】→【箭头】设置按下图:16、在【制图】→【剖面线】→【式样】设置按下图:17、在【制图】→【视图标签】→【其它】设置按下图:18、在【制图】→【视图标签】→【详细】设置按下图:19、在【制图】→【视图标签】→【剖面】设置按下图:20、在【制图】→【注释编辑器】→【几何公差符号】设置按下图:21、在【制图】→【实用符号】→【标准】设置按下图:22、在【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一般】设置按下图:23、到此,UG 工程图的设置基本到位了,点击用户默认设置对话框右下角的确定就可以保存刚才的设置了。
2.UG NX 8.5 参数设置和二维草图设计

控制草图标注文本的显示方式
二维草图设计知识
绘制草图前的设置
会话设置:
当进行尺寸标注时,在草图曲线端点处用箭头显示自由度,否则不显示 选中该选项,若相关几何体很小,则不会显示约束符号
选中该选项,当进入某一草图对象时,该草图所在图层自动设置 为当前工作图层,退出时恢复原图层为当前工作图层
勾选时跟踪条中动态显示光标位置坐标
设置文本框中数据的小数点位数 设置信息窗口中显示数据的小数点位数 设置对象信息对话框中数据的精度
UG NX 8.5软件的参数设置
“选择”首选项
设置预选对象是否高亮显示
设置选择对象相对于矩形选择框的位置
设置确认选择对象的有关参数 设置光标是否显示十字准线
设置选择对象相对于WCS的位置
二维草图设计知识
理解草图环境中的关键术语
• 对象:二维草图中的任何几何元素。 • 尺寸:对象大小或对象之间位置的量度。 • 约束:定义对象几何关系或对象间的位置关系。 • 参数:草图中的辅助元素。 • 过约束:两个或多个约束可能会产生矛盾或多余约束。
二维草图设计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解草图环境中的关键术语
草图平面
此选项组中可以指定多种草图几何元素的名称前缀
二维草图设计知识
草图环境中的下拉菜单
“插入”下拉菜单:
绝大部分命令都以快捷按钮的方式出现在屏幕的工具栏中
二维草图设计知识
草图环境中的下拉菜单
“编辑”下拉菜单:
把草图插入到word文档或PPT中
编辑选定对象的显示方式 隐藏/取消隐藏选定的对象
显示选定对象的属性
二维草图设计知识
草图的绘制
草图绘制概述
ug图层设置教程

图层设置1建立新类目得步骤(1)选择菜单“格式”→“图层类别”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
(2)在“图层类别”对话框中得“类别”文本框输入新类别得名称。
(3)单击“创建/编辑”按钮,系统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4)在“图层”列表中选择需要得图层,单击“添加”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新得类目建立。
2编辑类目“图层设置”对话框得选项如下(1)“工作”文本框:在其中输入某图层类别得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得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2)“范围或类别”文本框:在其中输入图层得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得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
(3)“编辑类别"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可以利用对话框对图层进行各种相关操作。
(4)“信息"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信息”对话框。
其中显示该部件文件中所有得图层及图层得相关信息,如图层编号、状态与图层类别等。
(5)“过滤器”文本框:在其中输入要供设置得图层名称,则系统在过滤器下方得得图名列表框内列出符合条件得图层名称。
(6)“可选”按钮:利用该按钮可以指定图层得属性设为可选状态,可选状态得图层允许用户选择其上得所有对象。
(7)“作为工作图层”按钮:单击该按钮,将指定图层设为工作图层、(8)“不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隐藏指定得图层,其上得所有对象不可见。
(9)“只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显示指定得图层显示,其上得所有对象可见、(10)“显示对象数量”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中各图层号得右边显示它所包含得对象数量。
(11)“显示类别名”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表框中显示图层所属得图层类名称。
(12)“全部适合后显示”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将选中图层得所有对象充满整个显示区域。
3在视图中可见选择菜单“格式”→“视图中可见图层"命令。
在视图列表框中选择需要得视图,单击“确定”按钮,弹出“视图中得可见图层"对话框、在“图层”列表框中选择图层,单击“可见”,就是指定得图层可见。
ug图层设置教程

1 建立新类目的步骤(1) 选择菜单“格式”→“图层类别”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类别 ”对话框。
(2) 在“图层类别”对话框中的“类别”文本框输入新类别的名称。
(3) 单击“创建 /编辑”按钮,系统弹出 “图层类别 “对话框(4) 在“图层”列表中选择 需要的图层 ,单击“ 添加 ”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新的类目建立。
2 编辑类目 “图层设置”对话框的选项如下(1)“工作”文本框:在其中输入某图层类别的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的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2)“范围或类别”文本框:在其中输入图层的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的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
(3)“编辑类别”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可以利用对话框对图层进行各种相关操作。
(4)“信息”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信息”对话框。
其中显示该部件文件中所有的图层及图层的相关信息,如图层编号、状态和图层类别等。
(5)“过滤器” 文本框:在其中输入要供设置的图层名称,则系统在过滤器下方的的图名列表框内列出符合条件的图层名称。
(6)“可选”按钮:利用该按钮可以指定图层的属性设为可选状态, 可选状态的图层允许用户选择其上的所有对象。
(7) “作为工作图层”按钮:单击该按钮,将指定图层设为工作图层。
(8) “不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隐藏指定的图层,其上的所有对象不可见。
(9) “只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显示指定的图层显示,其上的所有对象可见。
(10)“显示对象数量”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中各图层号的右边显示它所包含的对象数量。
(1)“显示类别名”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表框中显示图层所属的图层类名称。
(12)“全部适合后显示”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将选中图层的所有对象充满整个显示区域。
3 在视图中可见选择菜单“格式”→“视图中可见图层”命令。
在视图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视图,单击“确 定”按钮,弹出“视图中的可见图层”对话框。
UG图层设置教程

图层设置目前我们常用图层列表:1建立新类目的步骤(1)选择菜单“格式”→“图层类别”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
(2)在“图层类别”对话框中的“类别”文本框输入新类别的名称。
(3)单击“创建/编辑”按钮,系统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4)在“图层”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图层,单击“添加”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新的类目建立。
2编辑类目“图层设置”对话框的选项如下(1)“工作”文本框:在其中输入某图层类别的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的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2)“范围或类别”文本框:在其中输入图层的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的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
(3)“编辑类别”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可以利用对话框对图层进行各种相关操作。
(4)“信息”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信息”对话框。
其中显示该部件文件中所有的图层及图层的相关信息,如图层编号、状态和图层类别等。
(5)“过滤器”文本框:在其中输入要供设置的图层名称,则系统在过滤器下方的的图名列表框内列出符合条件的图层名称。
(6)“可选”按钮:利用该按钮可以指定图层的属性设为可选状态,可选状态的图层允许用户选择其上的所有对象。
(7)“作为工作图层”按钮:单击该按钮,将指定图层设为工作图层。
(8)“不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隐藏指定的图层,其上的所有对象不可见。
(9)“只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显示指定的图层显示,其上的所有对象可见。
(10)“显示对象数量”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中各图层号的右边显示它所包含的对象数量。
(11)“显示类别名”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表框中显示图层所属的图层类名称。
(12)“全部适合后显示”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将选中图层的所有对象充满整个显示区域。
3在视图中可见选择菜单“格式”→“视图中可见图层”命令。
在视图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视图,单击“确定”按钮,弹出“视图中的可见图层”对话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层设置
(1)选择菜单“格式”→“图层类别”命令,系统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
(2)在“图层类别”对话框中的“类别”文本框输入新类别的名称。
(3)单击“创建/编辑”按钮,系统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
(4)在“图层”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图层,单击“添加”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新的类目建立。
2编辑类目
“图层设置”对话框的选项如下
(1)“工作”文本框:在其中输入某图层类别的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的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
(2)“范围或类别”文本框:在其中输入图层的名称,系统会选择属于该类别的所有图层,并自动改变其状态。
(3)“编辑类别”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图层类别”对话框,可以利用对话框对图层进行各种相关操作。
(4)“信息”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信息”对话框。
其中显示该部件文件中所有的图层及图层的相关信息,如图层编号、状态和图层类别等。
(5)“过滤器”文本框:在其中输入要供设置的图层名称,则系统在过滤器下方的的图名列表框内列出符合条件的图层名称。
(6)“可选”按钮:利用该按钮可以指定图层的属性设为可选状态,可选状态的图层允许用户选择其上的所有对象。
(7)“作为工作图层”按钮:单击该按钮,将指定图层设为工作图层。
(8)“不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隐藏指定的图层,其上的所有对象不可见。
(9)“只可见”按钮:单击该按钮,显示指定的图层显示,其上的所有对象可见。
(10)“显示对象数量”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中各图层号的右边显示它所包含的对象数量。
(11)“显示类别名”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在图层列表框中显示图层所属的图层类名称。
(12)“全部适合后显示”复选框:选中该复选框,系统会将选中图层的所有对象充满整个显示区域。
3在视图中可见
选择菜单“格式”→“视图中可见图层”命令。
在视图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视图,单击“确定”按钮,弹出“视图中的可见图层”对话框。
在“图层”列表框中选择图层,单击“可见”,是指定的图层可见。
单击“不可见”按钮,使指定的图层不可见。
4移动至图层
选择“格式”→“移动至图层”命令,系统弹出“类选择”对话框。
选择对象,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图层移动”对话框,输入要移动到的图层名或图层类名,或在图层列表中选中某图层,则系统会将所选的对象移动到指定的图层上去。
5复制至图层
选择“格式”→“复制至图层”命令,系统弹出“类选择”对话框,提示用户选择对象后,选择对象,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图层复制”对话框,输入要移动到的图层名或图层类名,或在图层列表中选中某图层,则系统会将所选的对象复制到指定的图层上去。
我用UG六年了,图层的作用是相当于一种归类作用,就是说你如果在一个文件里有多个部件(可以是实体,片体,线条,点,文字等),当你在修改或者查看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显示出来吧,而且你如果用隐藏命令的话,就又变得操作繁琐。
这时候只需要把你不想看见的东西放在特定的层里,想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闭就可以了。
层的设置、利用
有许多人从不利用层,他们将不需要的东西blank掉。
另一些人滥用层,他们开了许多层,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放的是什么。
其实,做一个规划,养成好的习惯对你的制图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大多数公司都有制图标准,规定哪一层里放什么东西。
我们建议是这样的
1-29层里放solid
30-49层放sketch,每一个sketch放一层。
50-59层放置datum数据平面及数据轴
60-99层放curve及其它需要的object
100-149层放其他临时object
150-199层备用
200-249层属于制图范围层
250-256留作它用
1.层可以命名、分类
为了便于记忆以及方便他人修改,层可以命名分类。
刚开始觉得不方便,用习惯了会发现它的好处,特别是开发大型零部件时。
2.层可以方便出图。
有时,出图时要将某一层的东西关闭掉。
比如你要将汽缸的盖子打开,出一张俯视图。
或者在某些大型装配时,你只要显示某一层的内容。
3.关闭不工作的层,加快显示速度
出图时为了加快显示速度,通常可以将不需要的层关闭。
有时还需要将某些视图关闭,设为inactive一般来说,越是大型装配,层越重要。
所以要养成好习惯。
1.层的分配
层的分配当然应根据需要来制定规范,我在这里提供一个参考:
层号几何体分类
1-199 Curves,Sketches,Solid Geometry
200 Flatpattern ( wrieframe ) 模型(线框)
201-239 Open(optional for ref data,plattom geometry)
开放用于参考数据,阴影几何体项
240 增加到绘图面的绘图几何体
241-248 Open (绘图项)
249 Parts list crosshatching boundary lines剖面线文件表
250 格式
251 文件列表
252 版本信息
253 GRIP使用限制
254-256 开放
而我个人认为应尽量少使用层,就经验来看,过多地使用层可能会破坏文件。
一般可将不在需要的参考放置在一层中如256。
使用类别(Layer Category)将易于组织好你的零件和装配件,并且易于分别出各个层有些什么。
类别名中间不可有空格,可长到30个字母,可包含字母和特殊符号:-,.,#,/,和_。
提问者评价
xiexie
在做简单的零件的时候没什么用,但是稍微复杂的零件的时候,会选择把零件分成一些部分,把这些部分的草图、一些加的参考线面等放在一图层里,画完这个部分之后隐藏这些图层,只留下实体。
否则模型会非常复杂,根本看不清。
图层还有别的功能,与这个类似的。
跟AUTOcad的图层的概念差不多:图层相当于图纸绘图中使用的重叠的图纸。
它们是
AutoCAD 中的主要组织工具,可以使用它们按功能编组信息以及执行线型、颜色和其他标准。
通过创建图层,可以将类型相似的对象指定给同一个图层使其相关联。
例如,可以将构造线、文字、标注和标题栏置于不同的图层上。
然后可以控制图层上的对象是否在任何视口中都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