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

合集下载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22
髓母细胞瘤——主要推荐
方式和方法:
– 建议术后24~72 h做脑增强MRI;术后2~3周做脊髓增强MRI;脑积液细胞学检
查应在术后2周以后

全脑全脊髓照射CS+后颅凹加量照射PF;照射分割剂量1 8 Gy/

• 一般风险组:CS 36 Gy;PF加量至54~56 Gy;或CS 23 4 Gy; PF 加量
MRI增强
无强化
通常无强化或轻微强化
囊实性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性病灶内见实性壁结节;囊性成分呈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水抑制T2WI多为低信号;实性节细胞胶质 瘤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实性部分呈T1WI等信号 T2WI稍高信号;囊变呈T1WI低信号 T2WI高 信号;钙化呈T2WI低信号;梯度回波序列T2WI呈明显低信号
替莫唑胺TMZ75 mg/m2同步放化疗;并随后行6个周期的
TMZ蛋氨酸 18F乙基酪氨酸的PET有助于鉴别假性进
展和肿瘤进展;动态观察MRI的变化;是目前最好的建议
处理:TMZ联合放疗后出现早期无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影像学进展性病变;原则上
应继续替莫唑胺辅助化疗 如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或增强病灶短期快速增大;则应对
至54~56 Gy;联合化疗
• 高风险组:CS 36 Gy;PF 加量至54~56 Gy;联合化疗

应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照射
靶区的确定:
– 全脑照射野+全脊髓照射野; – 后颅窝区肿瘤应整个后颅窝加量照射;或推荐一般风险患者仅瘤床加量照射
联合化疗
放/化疗联合:高风险患者:联合放化疗;一般风险患者:减量放疗应联合化疗
>65岁 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较差者KPS<70 脑内深部或脑干部位的恶性 脑胶质瘤和脑胶质瘤病

【共识】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共识】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

【共识】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文章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55(9) :931-949摘要自2017年版《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发布以来,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对该共识进行更新与完善。

学组于2021年启动修订工作,组织该领域专家反复讨论而成稿。

内容包括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脑炎是由脑实质的弥漫性或者多发性炎性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其病理改变以大脑灰质与神经元受累为主,也可累及白质和血管。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

AE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性AE[1]。

自2007年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被发现以来,一系列抗神经元细胞表面或者突触蛋白(neuronal cell-surface or synaptic protein)的自身抗体被陆续发现[2]。

目前AE患病比例约占脑炎病例的10%~20%,以抗NMDAR脑炎最常见,约占AE病例的54%~80%[3],其次为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LGI1)抗体相关脑炎与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γ-amino 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GABA B R)抗体相关脑炎等[4, 5, 6, 7]。

国内于2010年报道了首例抗NMDAR脑炎病例,其后陆续报道了抗LGI1、GABA B R、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 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抗体相关脑炎、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 2,CASPR2)抗体相关莫旺综合征(Morvan syndrome)和抗IgLON家族蛋白5(IgLON5)抗体相关脑病等的个案和病例组[8, 9, 10, 11, 12, 13, 14]。

胶质瘤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上)

胶质瘤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上)

胶质瘤放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 )(上)一、WHO 川、W级胶质瘤1新诊断WHO川、W级胶质瘤术后放疗时机专家共识鉴于高级别胶质瘤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高,增殖速度快,推荐术后应尽早(V6周)进行放疗(川级证据)。

2新诊断WHO川、W级胶质瘤术后放疗的剂量分割方案专家共识:54〜6 0 Gy,18〜2.0 Gy /次仍然是目前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标准剂量方案。

低分割或超分割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是否获益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证据。

3新诊断WHO 川、W级胶质瘤术后放疗的靶区勾画专家共识:建议在手术后7 2 h 内复查MRI,靶区勾画应参考肿瘤水肿体积的大小及肿瘤的部位,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特征,如KPS、年龄、手术切除范围、组织病理学特征等。

RTOG 或者EORTC 勾画原则均可使用。

KPS评分高,神经功能较好且预后相对较好的患者更适合大靶区,反之则推荐小靶区。

但丘脑、脑干、视交叉等重要功能区的HGG,可适当缩小GTV的外扩或降低照射总量。

RTOG勾画原贝第一阶段照射46 Gy, 2Gy /次。

GTV1的照射范围包括术后MRI T1增强区、术腔和MRI T2 / FLAIR 相的异常信号区。

CTV1为GTV1外扩 2 cm,如果周围没有水肿区域,则外扩2 .5 cm。

对于颅骨、脑室、大脑镰等天然屏障区域外扩0 . 5 cm。

PTV1 根据各中心的规定,外放0.3〜0 . 5 cm。

第二阶段照射14 G y,2 Gy /次。

GTV2的照射范围包括术后MRI T1 增强区和术腔。

CTV2为GTV2外扩2 c m,同时尽量保护视神经、海马等正常器官。

天然屏障区域及PTV2 外放同第一阶段(I级证据)。

EORTC 勾画原则为:1个靶区照射60 Gy, 2 Gy /次。

GTV包括MRI T1增强区和术腔,不包括瘤周水肿区。

CTV为GTV外扩2 cm,对于颅骨、脑室、大脑镰、小脑幕、视器、脑干等一些天然屏障区域外扩0 〜0 .5 cm。

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

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

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整合素(integrin)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精准诊疗靶点,获得广泛关注已有30余年。

近10年来,整合素受体显像,特别是基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的分子影像发展迅速。

迄今,利用20余种RGD 多肽显像剂开展的百余项临床研究已被报道[1-5]。

无论是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SPECT),还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整合素RGD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均日益清晰[4-5]。

而目前,国际、国内均未检索到针对整合素RGD受体显像的临床指南或共识。

为此,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分会整合相关力量,回顾国内外临床研究最新进展,梳理、制定了《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建立此类技术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01共识制订方法本共识专家组主要由参加我国自主创新Ⅰ类新药99m Tc-3PRGD2的Ⅲ期临床试验核医学专家组成。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大家认识到建立一套共同遵守的临床指导原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决定共同编写此共识。

共识编写组以“integrin”“RGD”等关键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

为使推荐意见更权威,经专家组讨论后,本共识主要纳入两类证据:(1)高水平循证医学证据(1类),专家组一致同意,强力推荐(A);(2)证据水平稍低(2类),但专家组基本同意,中等推荐(B)。

其他等级证据暂不纳入。

02整合素及其受体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

作为一类跨膜糖蛋白,由18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组合,形成24种非共价结合的异二聚体,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黏附及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凋亡等功能[1]。

2.1 整合素受体亚族按与细胞外间质蛋白结合的特异性,整合素分为4个亚族(图1)[2]:(1)RGD受体亚族,含8种亚型;(2)胶原蛋白受体亚族,含4种亚型;(3)层粘连蛋白受体亚族,含4种亚型;(4)白细胞特异性受体亚族,含8种亚型。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免疫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免疫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免疫和靶向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之一。

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胶质瘤的46.1%,年发病率约为3.20/10万。

包括最大程度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和化疗(替莫唑胺:TMZ)在内的现代综合治疗,仅能延缓胶质母细胞瘤的进程,肿瘤不可避免地复发。

中位的进展时间6.9个月,总生存期14.6个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急需开拓新的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已经明确的肿瘤细胞致癌位点,从基因到蛋白分子水平,从而诱发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死亡。

靶向治疗后的细胞反应可以引起或不引起相应的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

最近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CNS)存在淋巴管和活跃且被严密调控的免疫系统[1],打破了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豁免(immune privileged)"区的传统认识,同时GBM的生长可以破坏血脑屏障的紧密性,有利于淋巴细胞进出脑组织[2];即便是血脑屏障完整,淋巴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也可穿过血脑屏障[3]。

这些为脑GBM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对CNS免疫系统的重新认识、以及免疫治疗在其他实体肿瘤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脑胶质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式。

并且,从整个肿瘤的领域来看,随着肿瘤免疫学机制的逐渐阐明,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肿瘤的治疗策略将从以肿瘤为中心转向以患者(包括免疫系统)为中心。

为规范和提高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和上海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牵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经反复讨论和修改,首次制订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免疫及靶向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应用,希望能有助规范和推动我国胶质瘤的治疗,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及其家属。

放射治疗技术第一章

放射治疗技术第一章

(二)染色体水平 常用PCC和FISH技术进行肿瘤放射敏感性 进行预测,将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
预测标准放射治疗模式下个体肿瘤治愈的可能性。 提供选择放疗个体方案的可靠性。 (三)DNA分子水平 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的检测,也是
衡量放射敏感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 构
放射治疗技术第一章
第一章 总 论
学习目标
1、了解放射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 情况。
2、放射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价值。 3、肿瘤综合治疗中合理应用的不同模式。 4、了解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 5、重点掌握放射治疗工作对放射治疗技术人员的具
体要求及其应尽的职责。
第一节 放射治疗技术研究的范畴
(二)、与加热治疗联合应用 热疗可以直接杀 伤肿瘤细胞和放射增敏的作用,提高放射治疗 杀伤肿瘤细胞的疗效。
(三)、配合应用G-CSF集落刺激因子防 止白细胞下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74个氨基酸,分子 量约为20000。 G-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系(lineage)造血细胞的 增殖、分化和活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作用于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和分化,其重要作用是刺激粒、单核 巨噬细胞成熟,促进成熟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及噬 酸性细胞的多种功能。
▪ 受肿瘤体积、形状限制 ▪ 靶区边缘定位的精确度尚待提高 ▪ 靶区周围重要组织放射耐受性有限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理想的放射治疗技术应 是按照肿瘤形状给靶区很高的致死量,而靶区 周围的正常组织不受到照射。
▪ 在1960年代中期日本人高桥(Takahashi)首先 提出了适形治疗(conformal therapy)的概念。

颅咽管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

颅咽管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课件

01
02
03
随访计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 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 随访方式等,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的随访服务。
执行情况回顾
定期回顾患者的随访执行 情况,包括随访率、失访 原因等,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措施改进。
信息反馈
将随访结果及时反馈给患 者和医生,为调整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复发监测和再次治疗策略探讨
本次共识更新内容回顾
颅咽管瘤诊断标准
明确了颅咽管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标准,提高了诊断的准确 性。
治疗策略调整
根据颅咽管瘤的生长特性和患者具体情况,对治疗策略进行了细化 和调整,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
术后管理与康复
强调了术后患者管理和康复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康复计划和措 施。毒副反应,如恶心、呕 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对于这些反应,需要采取积 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使用止吐药、升白药等,以 保证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 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
05
颅咽管瘤患者康复期管理与随 访策略
放射治疗设备
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 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这些设备能够产生高能量的放射线,对肿
瘤细胞进行精确打击。
适应证筛选和剂量分割模式确定
01
适应证筛选
02
剂量分割模式确定
颅咽管瘤的放射治疗适应证主要包括术后残留、复发或无 法手术切除的病例。对于年龄较小、肿瘤较大或位置较深 的患者,也需要考虑放射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有严重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肿瘤位置深在、与周围组织 粘连紧密、手术风险极大的患者,应视为手术禁忌。

《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要点我国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4)/10万,年死亡人数达3万。

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在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WHO IV级)的发病率最高,占46.6%,约为3.20/10万;其次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发病率为0.51/10万。

目前,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但胶质瘤预后仍较差,间变性胶质瘤和GB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7%和5.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努力改善胶质瘤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其中运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当前已被证实的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外指南一致推荐采用MDT模式治疗脑胶质瘤。

概述一、胶质瘤MDT的概念胶质瘤MDT是根据不同胶质瘤患者的疾病状况和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由多个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共同讨论做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再由各学科医生按照治疗方案给予相应的治疗,以期取得最佳疗效的一种诊疗模式。

MDT模式综合不同学科的意见制定诊治计划,并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旨在为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性的诊疗服务,以提高治疗效果。

单一分科治疗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为胶质瘤患者提供全面而及时的诊疗。

二、MDT的作用及目的MDT模式的开展可为患者带来诸多益处。

(1) 在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既定诊治方案的依从性。

(2)MDT的实施可提高患者进入临床试验的可能性。

(3)实施MDT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4)此外,MDT有助于临床试验和科研的开展。

除了胶质瘤患者,MDT同时也为医疗团队带来诸多益处。

(1)提高了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增加了团队成员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

(2)MDT团队成员共享决策,更易获得最佳实践和循证医学的建议,决策制定和治疗实施责任由成员们共同承担,可降低团队成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医疗纠纷。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放射治疗是头颈部原发及转移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疾病,是肿瘤患者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偶发于电离辐射事故中。

近年来。

放射性脑损伤的确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肿瘤发病率、确诊率增加,综合治疗率也较前提高;(2)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各种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使肿瘤患者在生存率得到提高、生存期延长的同时,其生活质量也受到重视;(3)先进的影像诊断、检查手段的使用,使得脑部病灶的发现率升高、发现时间提早。

据相关报道总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膜瘤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8%-50%;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9%-5%;低分化胶质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24%;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1年累计发生率为8%-20%。

在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仅次于生存率评价放射治疗疗效的今天,该类放射性损伤愈来愈受到关注。

为促进放射性脑损伤相关的放射治疗学、神经病学等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关注和认识,针对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决策,中国放射性脑损伤多学科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委会联合相关的肿瘤放疗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和临床证据,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诊疗相关原则达成共识。

一、放射性脑损伤分型分级和临床表现(一)放射性脑损伤的定义放射性脑损伤是指电离辐射后出现的脑部损伤,可以发生在电离辐射后的任何时间,以照射结束后6-47个月最为常见。

从广义上来说,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后神经细胞和颅内血管受损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可有影像学可见的脑部病灶。

(二)放射性脑损伤的分型根据出现时间分为急性型、早迟发反应型、晚迟发反应型。

1. 急性型:急性型放射性脑损伤常为急性放射综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中多器官损伤的一部分。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要点1 DNA甲基化标志物概述DNA甲基化是一种DNA的共价修饰,具体是指DNA甲基转移酶(DNMTs)将甲基加到DNA CpG序列中胞嘧啶的5'碳位,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

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相比,DNA甲基化标志物具有更早期、更无创、更精准等优点。

因此,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方式获得的痰液、血浆、血清或尿液等样本进行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

一些DNA甲基化异常发生在肿瘤形成的初始阶段,通过检测与肿瘤发展相关的甲基化标志物,可以辅助癌症早期诊断、评估进展风险。

DNA甲基化标志物甲基化水平的增加或降低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可用于治疗或根治性手术后评估肿瘤微小残留病灶(MRD)和监测复发。

此外,DNA甲基化标志物还可作为化疗敏感性的标志,某些特定基因的甲基化可能预示着癌症对治疗的反应,可用于判断化疗药物的疗效,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

2 DNA甲基化标志物的临床检测2.1 临床样本前处理注意事项细胞基因组与游离DNA(cfDNA)均可用于肿瘤DNA甲基化检测,常采用组织、血液样本,也可采用尿液、浆膜腔积液、灌洗液、粪便、拭子等样本。

专家共识:各类样本经采集后,应尽可能减少转运环节与耗时,及早分离检测组分。

血液样本应避免溶血,不可使用肝素抗凝。

检测游离DNA时,采集量应充足,及早采用两步离心法分离无细胞血浆,分离前不可对含红细胞血样进行冻存。

新鲜体液及灌洗液样本如含较多血液成分可进行抗凝处理。

粪便样本推荐采用含防腐剂保存液。

(推荐等级:强推荐)2.2 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技术方法2.2.1 DNA提取与纯化2.2.2 DNA转化2.2.3 DNA甲基化检测平台专家共识:抽提纯化所得DNA应根据样本类型制定质量合格标准并进行评价,包括浓度、纯度和DNA完整性。

cfDNA还应评估片段分布,以排除基因组DNA污染。

DNA甲基化检测需要针对不同的标本类型与检测应用选择适宜的转化方法,并关注转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不同胶质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胶质瘤类型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 瘤 毛细胞粘液型星形 细胞瘤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 胞瘤
星形细胞瘤WHO II 级
室管膜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WHO II级
MRI平扫
肿瘤实性部分呈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 T1WI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T2WI均为高信号。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胶质瘤病理诊断的操作流程
•胶质瘤病理诊断 •操作流程图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指南内容
影像学诊断 病理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标记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复发治疗与随访 康复治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 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
• 尽管神经影像学及胶质瘤的治疗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胶质瘤的 • 预后远不能使人满意。
•CBTRUS,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2012《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 •目的及变化
•目的
➢ 更新2009版“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 适用于:优势半球弥漫浸润性生长者、病灶侵及双侧半球者、老年患
者(>65岁)、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较差者(KPS<70)、脑内深部或脑 干部位的恶性脑胶质瘤和脑胶质瘤病。
开颅手术活检:适用于位置浅表或接近功能区皮质的病灶; 立体定向(或导航下)活检:适用于位置更加深在的病灶。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

2020年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全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皇冠,尤以脑胶质瘤相关知识体系最为庞大且更新最快,也最是需要基础研究成果的推动。

因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必要性在脑胶质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从事脑胶质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相关专业人员,包括神经外科、放射科、肿瘤化疗科、神经影像科、神经病理科、康复医学科等,如果仅从教科书或现有专业书籍中获得脑胶质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分子遗传学、病理学、影像诊断、外科处理、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无疑会落伍,甚至会在相关专业研讨会上不知他人所云。

目前,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试验纷纭众多,本文拟梳理脑胶质瘤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与治疗指南和(或)规范、临床试验体系等关键问题。

一、脑胶质瘤的整合诊断自1846年Virchow提出“胶质瘤”的概念至今,对胶质瘤的认识已有170余年历史。

1926年,Bailey和Cushing依据Cohnheim的胚胎残留学说尝试对神经上皮肿瘤进行分类。

1949年,Kernohan和Mabon 首次提出了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I-IV级)。

1979年,Zülch教授主持出版了第一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至2007年共出版4版。

在对胶质瘤病理学认识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组织学形态一直作为肿瘤分类的基础,但也显示出诊断重复性差和预后预测不精确的缺点。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首次在组织学诊断基础上附加分子病理学特征,尝试对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进行整合诊断。

IDH 突变、1p/19q共缺失、TP53突变、ATRX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H3K27M 突变等关键分子信息作为组织学诊断基础上附加的分子病理学特征逐步为临床医师所熟悉。

为了便于在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制定之前可以进行充分讨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信息与分类实践联盟-非WHO官方组织(cIMPACT-NOW)应需成立,迄今对弥漫性胶质瘤的整合诊断模式共进行了4次重要更新,为2020年预计发布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进行铺垫。

中国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前评估专家共识(2019)

中国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前评估专家共识(2019)

中国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前评估专家共识(2019)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老年胶质瘤学组【摘要】胶质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恶性程度最高.目前针对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而GBM的治疗策略,特别是老年GBM患者的治疗策略,尤其是手术方式,常因其自身特点而产生差异.术前系统而全面的评估有助于总结老年GBM的临床特点及相应诊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以更加准确判断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以及预测患者预后.本专家共识在对最新研究证据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目前已广泛应用的胶质瘤术前评估项目及评估工具进行总结,初步建立中国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前评估体系.【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10)004【总页数】10页(P326-335)【关键词】胶质瘤;术前评估;老年【作者】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老年胶质瘤学组【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胶质瘤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而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则是其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

GBM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患者的发病率是年轻人群的2.63倍[1],且高龄GBM患者的预后较一般成人更差,因此,对该患者群体诊疗方案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基础情况较复杂,对手术耐受欠佳,因此在确定是否可行手术治疗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术前评估,以确保更好地对高龄患者实现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目前国际上对于老年的定义尚不统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0岁及以上人群即可归入老年人范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指南则以65岁作为老年界限,而目前国内胶质瘤诊疗相关指南及规范则以70岁为界。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放射治疗是头颈部原发及转移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疾病,是肿瘤患者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偶发于电离辐射事故中。

近年来。

放射性脑损伤的确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肿瘤发病率、确诊率增加,综合治疗率也较前提高;(2)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各种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使肿瘤患者在生存率得到提高、生存期延长的同时,其生活质量也受到重视;(3)先进的影像诊断、检查手段的使用,使得脑部病灶的发现率升高、发现时间提早。

据相关报道总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膜瘤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8%-50%;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9%-5%;低分化胶质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24%;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1年累计发生率为8%-20%。

在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仅次于生存率评价放射治疗疗效的今天,该类放射性损伤愈来愈受到关注。

为促进放射性脑损伤相关的放射治疗学、神经病学等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关注和认识,针对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决策,中国放射性脑损伤多学科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委会联合相关的肿瘤放疗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和临床证据,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诊疗相关原则达成共识。

一、放射性脑损伤分型分级和临床表现(一)放射性脑损伤的定义放射性脑损伤是指电离辐射后出现的脑部损伤,可以发生在电离辐射后的任何时间,以照射结束后6-47个月最为常见。

从广义上来说,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后神经细胞和颅内血管受损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可有影像学可见的脑部病灶。

(二)放射性脑损伤的分型根据出现时间分为急性型、早迟发反应型、晚迟发反应型。

1. 急性型:急性型放射性脑损伤常为急性放射综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中多器官损伤的一部分。

22318906_2020年低级别脑胶质瘤诊疗指南解读

22318906_2020年低级别脑胶质瘤诊疗指南解读
Na
t
i
ona
lComp
r
ehens
i
veCanc
e
rNe
two
r
k,
NCCN)每 年 会 更 新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指 南,
2018
年初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发表了胶质瘤放疗 中 国 专 家 共 识(
2017),
2018 年 12 月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卫 生
健康委员会发布了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瘤进展和复发。从生物学角度考虑亦支持低级别胶
节还 存 在 争 议。本 文 拟 对 国 内 外 文 献 及 2020 年 美
国 国 立 综 合 癌 症 网 (Na
t
i
ona
l Comp
r
ehens
i
ve
,
)




Canc
e
rNe
two
rk NCCN
家共识(
2017)、脑胶质瘤诊疗规范(
枢 神 经 系 统 恶 性 肿 瘤 的 80% 。 WHO 中 枢 神 经 系
统分类 将 胶 质 瘤 分 为 WHO Ⅰ ~ Ⅳ 级,Ⅰ 、Ⅱ 级 为
低级 别,Ⅲ 、Ⅳ 级 为 高 级 别。 低 级 别 胶 质 瘤 (
l
ow
r
adeg
l
i
oma,
LGG)虽 然 只 占 20% ,其 治 疗 选 择 受
试验是 不 可 比 较 的。 研 究 还 分 析 了 IDH-mu
t、
1p/
19q 缺失情 况、MGMT 状 态、手 术 切 除 程 度 (活 检、
部分切除、全切除)和术后治疗情况(治疗、随访),在

2024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罕见类型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范围局限于脑实质、脊髓、软脑膜和眼。

95%以上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PCNSL归类为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独特亚型,属于免疫豁免部位的大B细胞淋巴瘤。

PCNSL是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最差的类型。

PCNSL的诊断和治疗已有一些共识、指南,包括欧洲神经肿瘤学会(EANO)(2023年)及英国血液学学会(BSH)(2019年)发布的指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将PCNSL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一部分定期更新。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将PCNSL作为淋巴瘤指南的一部分制定和发布。

2022年发表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的中国专家循证共识》(英文版)对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临床问题进行了循证推荐。

由于PCNSL临床罕见,对该疾病的认识尚未统一,诊治有待进一步规范。

为加强我国临床医师对PCNSL的认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指南及共识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制定本共识。

1 概述PCNS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仅累及脑实质、脊髓、软脑膜或眼,而无全身性淋巴瘤的证据。

年发病率为(0.4~0.5)/10万,占新诊断脑肿瘤的3%~4%、结外淋巴瘤的4%~6%。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中位发病年龄65岁。

PCNSL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最新研究认为B细胞受体(BCR)和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以及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是其关键的发病机制。

先天或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PCNSL的发病率远高于免疫正常者。

PCNSL的神经功能和体能状态恶化通常较快,临床症状亦缺乏特异性,早期快速诊断一般比较困难,然而PCNSL高侵袭、病程进展较快且预后差,因此早期快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2022年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22年版)

2022年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22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标准〔2022年版〕一、概述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

本标准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X 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含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医治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猎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

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含: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1,2。

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医治及临床预后推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医治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医治方法。

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病症,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专家共识(全文)摘要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脑胶质瘤的应用已超半个世纪,大量研究得到一致结论,该疗法微创安全有效。

脑胶质瘤因较少发生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更具备形成新治疗模式的潜质,但是由于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样循证医学高级别的证据,难以确立放射性粒子治疗在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研究缓慢的原因为颅脑结构的特殊性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复杂性,无论是神经外科、肿瘤科、介入科,还是影像科医师,单独完成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均因遇到不同的技术瓶颈而难以开展。

因此,建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规范与共识,有利于解决该治疗方面的技术瓶颈,形成相对统一的治疗流程与规范,从而使该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使更多脑胶质瘤患者获益。

本文主要基于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建立起治疗规范与共识,主要涵盖了共识形成的基础,放射性碘-125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物理学基础、临床应用及治疗流程等。

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主要来源于脑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方案,脑胶质瘤根据病理异常的程度分为WHOⅠ~Ⅳ级,其中Ⅲ级、Ⅳ级又称为高级别胶质瘤[2]。

针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系统性癌症治疗和放射治疗相结合,同步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然而其预后仍然较差,为临床治疗的疑难癌种之一[3]。

放射性粒子治疗作为一种内放射治疗被广泛地应用在全身实体肿瘤和部分腔道肿瘤的治疗,主要通过持续辐射低剂量率γ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

由于局部剂量高等原因,放射性粒子对肿瘤的局控率较高。

在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治疗发展史中,Mundinger等[4]做了开创性工作,他自1960年首先使用192Ir(铱-192)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后从1979年开始选用125I(碘-125粒子)。

此后,用于颅脑肿瘤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核素基本上是125I粒子[5]。

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微创安全,需要外科干预(如开颅血肿清除等)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6, 7, 8, 9, 10]。

放射性粒子治疗颅脑肿瘤因部位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高风险性,通常需要神经外科、放疗科、介入放射科及物理师等共同完成,是典型的跨学科技术,手术风险高以及标准治疗流程欠缺已成为制约该技术临床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不同研究团队报道的放射性粒子治疗颅脑肿瘤疗效差别较大[11, 12, 13, 14, 15, 16],原因为不同研究者遵循的治疗方法与标准不同,缺乏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和级别制定的个体化靶区和处方剂量标准,甚至缺乏靶区勾划原则和剂量学表述[17, 18, 19, 20, 21, 22]。

目前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可用于脑恶性肿瘤的挽救治疗和经过伦理评价的研究性治疗[22, 23, 24, 25, 26, 27, 28, 29],且需要告知患者替代方案和征得其知情同意。

然而,放射性粒子治疗颅脑肿瘤的疗效不像治疗其他瘤种,如前列腺癌、复发性直肠癌、食管癌等那样结论明确[30, 31]。

甚至有观点认为,比起外放疗,放射性粒子治疗并不具优势,且技术更复杂和不可控[32]。

回顾既往的经验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问题主要是以下两方面:首先是设定的靶区过小,既往的研究均为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等同于肿瘤靶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靶区过小说明部分肿瘤未在治疗区域,尤其要考虑到部分脑胶质瘤浸润式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应该扩大靶区;其次是处方剂量过低,既往的研究常以外放疗作为处方剂量的参考依据,然而,放射性粒子治疗和外放疗本质并不相同,外放疗的高剂量分次照射和放射性粒子低剂量持续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具有明显差别。

最新的研究认为,合理扩大靶区和精准提升剂量是可行和安全的,且疗效是明确的[6, 7,10]。

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副反应主要是迟发性脑坏死和顽固性脑水肿。

对于高级别胶质瘤,即使把PTV在GTV基础上外扩1 cm,把处方剂量提高到110~160 Gy,仍然是安全的[6, 7, 8, 9, 10,33]。

这些研究中,放射性脑水肿患者经过积极甘露醇和/或激素脱水降颅压治疗,大多能够得到缓解。

文献报道,严重脑水肿可通过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得到治疗[34]。

因此,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已成为可计划、可控制、可评估的安全有效的脑胶质瘤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35, 36, 37, 38]。

然而,目前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治疗规范与技术标准尚无系统报道,本共识就此进行论述。

一、共识形成基础1.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原理:放射性粒子治疗属于近距离内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性粒子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间直接插植到肿瘤内,主要辐射γ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损毁。

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py)一词源于希腊文,目前高剂量率后装和低剂量率组织间永久插植应用较为普遍[39]。

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常使用低剂量率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方式,其技术特点是一次完成,易于防护[39]。

2.共识形成过程: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放射性粒子治疗专家委员会组织,肿瘤放疗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头颈颌面外科、肿瘤内科和影像科等医师参加,形成委员会,并组织专家执笔完成初稿,后发给各位委员,征求意见,最后集中讨论形成共识。

本共识只论述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部分。

3.共识的目的和目标人群:共识的目的是让从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医师、物理师、麻醉师和护士等明确职责,了解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技术标准和治疗流程,从而使脑胶质瘤患者获益。

4.文献查找:本共识引用文献为通过Medline搜索引擎,以MeSH Terms“brachytherapy”或“125I seeds implantation”,和“glioma”或“astrocytoma”或“glioblastoma”查阅至2021年12月以前发表的论文。

二、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基础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是根据术前计划将放射性粒子精确地植入到脑胶质瘤内部,对其实施精准内放射治疗。

粒子在胶质瘤内的分布与术前计划基本吻合,其优点是微创、高剂量,且多为一次性完成。

放射性粒子治疗属于内放疗范畴,应遵照近距离放疗原则,包括靶区确定、危险器官(organ at risk,OAR)定义、处方剂量设定等[39, 40, 41]。

1.靶区和OAR定义:靶区和OAR定义如下:(1)GTV:各种影像学检查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的脑胶质瘤病灶区域;(2)PTV:对于脑胶质瘤,PTV常为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包含GTⅤ、亚临床病灶、胶质瘤可能侵及的区域,通常是在脑胶质瘤GTV基础上外扩0.5~1.0 cm;(3)OAR:包括被照射区域所涵盖和邻近的正常组织或器官。

2.靶区处方剂量和评估参数:(1)处方剂量:处方剂量即目标靶区根据循证医学研究或临床实践得到对肿瘤局部可以控制的照射剂量。

参考既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37, 38, 39, 40, 41],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治疗推荐处方剂量为110~160 Gy,活度0.3~0.7 mCi(1 mCi=37 MBq);(2)剂量学评估参数:D90(90%靶区所接受的处方剂量,临床要求≥处方剂量)、D100、V100、V150、V200等。

另外,也需要采用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等参数评价治疗计划的优劣。

3.125I粒子物理学特点:临床常用放射性粒子为125I,主要辐射γ射线,半衰期59.4 d,光子能量27~35 keV。

三、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1. 病例选择:(1)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患者经过外科手术和/或放化疗后复发,无法或拒绝再手术及放化疗;(2)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包含WHO Ⅲ、Ⅳ级)患者:因患者高龄或病变累及功能区等,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无法根治性手术切除,以及患者拒绝外科手术及放疗的,需经多学科讨论及经医院重大手术审批方能实施。

2.适应证:(1)手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脑胶质瘤,直径≤7 cm;不可手术切除或拒绝外科手术的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直径≤7 cm;(2)有明确的病理诊断;(3)身体一般情况尚可(KPS≥60分);(4)病灶单发或多发(≤3个,且直径之和≤7 cm);(5)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3. 禁忌证:(1)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50×109/L和凝血功能严重紊乱者(凝血酶原时间>18 s,凝血酶原活动度<40%),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应在粒子植入治疗前至少停用1周,抗血管生成药物应在放射性粒子治疗前至少停用20 d;(2)肿瘤弥漫性生长,或伴有胼胝体广泛侵润,或伴有脑膜或室管膜广泛转移;(3)身体一般情况较差(KPS<60分);(4)无法通过药物纠正的严重脑水肿或已经伴有脑疝者;(5)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患,且无法通过治疗进行纠正者;(6)预计生存期<3个月。

四、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流程(图1)图1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技术流程图(一)病情评估对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完善必要的相关检查后,首先进行多学科会诊或MDT讨论,此过程应有患者及家属参与。

经多学科会诊或MDT 讨论得出初步诊疗意见为符合脑胶质瘤放射性粒子治疗适应证,再经患方同意并签署放射性粒子治疗知情同意书,之后方可进行手术准备。

(二)术前准备1. 充分的影像学检查,颅脑CT平扫+强化、MRI平扫+强化,必要时行PET/MRI检查。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凝常规、尿便常规、传染性标志物4项检测、生化检查等。

3. 住院治疗:完善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充分备皮、空腹、体位固定负压袋、建立静脉通道、术前留置导尿管、做好转入外科手术的准备。

4. 药物准备:对比剂、预防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缓释片、卡马西平等),预防应用止血药物、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等。

5. 术前计划设计、3D模板打印,以及根据术前计划备放射性粒子等。

(三)手术方式1. 影像引导下低剂量率放射性粒子植入。

2. 影像引导高剂量率放射性粒子条插植。

3. 开放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4. 外科手术后残腔放射性药囊置入。

5. 术后切缘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四)引导方式1. 影像学引导(CT、MRI、PET/CT等)[42, 43]。

2. 导航引导(光学导航、磁导航等)。

3. 模板辅助(通常采用3D打印非共面模板)。

(五)麻醉方式1. 局部麻醉:患者无法耐受全麻或拒绝全麻,且病变位于非功能区、体积较小,可以在局麻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