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与技巧共50页文档

合集下载

肺癌粒子植入标准化治疗演示文稿

肺癌粒子植入标准化治疗演示文稿
3、经反复抽吸肺仍不复张,立即行胸腔闭式
引流术。
现在是67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四、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现在是68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气胸抽吸
四、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现在是69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现在是23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氧气
二、标准化设备
喉镜
便携式呼吸机
现在是24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负压吸引机
二、标准化设备
现在是25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闭式引流瓶与静脉切开包
二、标准化设备
现在是26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用套管针在患者下肢建立静脉液路
二、标准化设备
现在是39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四、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粒子及手术用品的消毒:
1、碘-125粒子、粒子弹夹仓、植入枪可行高压蒸
汽灭菌。
2、植入模板可行低温消毒或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
时。
现在是40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四、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环境消毒:
CT室清洁干静,温湿度适宜。 光线适宜,便于操作。
现在是59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四、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七、第二次术中优化与粒子植入:
1、穿刺操作后进行CT扫描,确定所有穿刺针 均已到位。如有未到位者,需进行调整。
2、通过TPS系统进行第二次术中优化,确定在 已形成的植入通道上的粒子排布。
3、铺无菌防辐射单,屏蔽术中操作射线。 4、依据再次优化后的TPS计划,进行粒子植入
四、手术操作的标准化
术区消毒
现在是53页\一共有79页\编辑于星期五
局部麻醉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超声、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空腔脏器粒子支架置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专业的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超声、CT、MRI、内镜等)和放射粒子治疗计划系统。

(三)医疗机构应当具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一类及以上)、《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四)治疗场地要求。

1.符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操作场地及无菌操作条件。

2.全部影像引导技术设备(超声、CT、MRI、DSA)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

(五)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

(六)有至少2名具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有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5年以上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开展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应当有5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备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能力。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超声、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空腔脏器粒子支架置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专业的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超声、CT、MRI、内镜等)和放射粒子治疗计划系统。

(三)医疗机构应当具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一类及以上)、《辐射安全许可证》等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四)治疗场地要求。

1.符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操作场地及无菌操作条件。

2.全部影像引导技术设备(超声、CT、MRI、DSA)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

(五)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

(六)有至少2名具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有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

2.有5年以上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开展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应当有5年以上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具备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能力。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20厘米 0.045 0.015 0.0043 0.0019 0.0011 0.0007
*指病人家属从放射源植入病人体内开始陪护病人至放射源衰变结束(约一年)所受总 剂量。
表2 125I种子源植入病人体内前后医生受到的辐射剂量
放射源活度 (毫希)
10
10
铅屏蔽层厚度 (毫米)
0.25
0.25
源与医生间距离 (厘米)
表1 125I种子源植入病人体内后病人家属受到的辐射剂量
放射源活度
(毫居) 10 10 10 10 10 10
家属与病人间
距离(米) 0.5 1 2 3 4 5
放射源植入病人体内不同深度病人家属所受剂量*(毫希)
5厘米 16.1 4.3 1.1 0.47 0.26 0.16
10厘米 2.23 0.65 0.17 0.08 0.04 0.03
• 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后,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 任。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 要求,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按照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对医师进 行手术授权并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技术评估与管理档案制度。
• 对于已经开展了《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在列医疗技术,且经过原卫生部第三类医 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批的医疗机构,由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该机构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注明,并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 对于拟新开展《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在列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医疗机构,应当按 照国家卫计委下发的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经自我对照评估符合所规定条件的,按照上 述程序进行备案。

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ppt课件

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ppt课件
15
经支气管镜近距离放疗
1、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适用 于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治疗。
2、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也可用于食管癌等其他恶性 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但应警惕发生气管支气管瘘的可能。
3、经支气管镜后装治疗也是气道近距离放疗的一种,但该 方法属短时大剂量放疗、易出现大咯血等并发症、需要专门 的设备及房间,临床已较少应用。
19
粒子植入用软枪
20
21
22
经支气管镜植入粒子的注意点
1、术前最好增强CT及病灶局部CT薄层扫描,以便更详 细了解管壁及管壁外病灶、组织结构。
2、需要植入到管壁外时,最好植入前行气道内超声检 查。
3、为提高疗效,尽可能联合经皮穿刺植入粒子或其他气 道介入诊疗手段
4、应做好必要的放射线防护措施
疗效影响因素
粒子分布是否合理 是否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26
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的并发症
1、粒子脱落咳出:与组织坏死、植入位置浅等有关, 粒子植入后应交待病人及家属相应的处理方案。
2、粒子迁移:是指粒子脱离靶体、迁移到身体其他部 位,少见。
3、出血:穿刺中可有少量出血。
27
经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置入
TPS计划系统
勾画靶区,制定治疗计划
5
粒子植入器材
6
肺肿块穿刺中
7
粒子植入过程中
8
病例6:小细胞癌侵犯纵膈
9
CT引导下穿刺
10
11
2个月后
12
半年后
13
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
14
经支气管镜近距离放疗
❖ 经支气管镜后装治疗 ❖ 经支气管镜置入放射性支架 ❖ 经支气管镜直接植入放射性粒子

(最新整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最新整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的全部内容。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7号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B超、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不包括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的专业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CT、MRI、超声、内镜等)和治疗计划系统。

(三)医疗机构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放射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二类及以上)。

(四)开展肿瘤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相关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实施治疗场地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3、经支气管镜后装治疗也是气道近距离放疗的一种,但该 方法属短时大剂量放疗、易出现大咯血等并发症、需要专 门的设备及房间,临床已较少应用。
放射性支架是在支架上捆绑粒子,也可达到腔内近距 离放疗目的,有助于抑制支架内肿瘤生长。
优点:不需要特别设备
缺点:只能在黏膜表面腔内放疗 粒子放置位置难掌握 医务人员防护较难(尽管放射剂量极小)
4、特点:粒子在组织中有效距离约1.7cm,能治 疗 到气道周围病灶。与其他介入治疗手段比较, 局部病灶治疗效果较彻底且持续时间较长。
粒子植入用软枪
经支气管镜植入粒子的注意点
1、术前最好增强CT及病灶局部CT薄层扫描,以便更详 细了解管壁及管壁外病灶、组织结构。
2、需要植入到管壁外时,最好植入前行气道内超声检 查。
3、为提高疗效,尽可能联合经皮穿刺植入粒子或其他气 道介入诊疗手段
4、应做好必要的放射线防护措施
经支气管镜植入粒子与其他微创介入治疗手段联合
1、与经皮肿瘤物理微创消融手段联合,做为射频、微 波 消融、氩氦刀等的补充 ,以上方法对大气道周围及 大气道壁、腔内病灶效果差。
2、与其他气道介入手段联合(支架置入,腔内激光、冷 冻、微波、电灼等),这些手段对腔内病灶效果较 好,但不宜治疗管壁及其周围病灶,联合粒子植入能 提高对管壁及周围病灶的治疗效果,减慢管腔再狭 窄。
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
经支气管镜植入与经皮植入粒子联合 两种方法互为补充,能最大限度治疗中央型肺癌。
粒子植入与外放疗、化疗联合 能提高大气道部位病灶的治疗效果。
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能持续照射且局部照射剂量不受限,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 与后装治疗比较,避免了短时间大剂量照射从而降低了 大咯血的可能性。

016-11粒子植入护理

016-11粒子植入护理

护理
• 2、术后 • 2.1:一般护理 • 粒子植入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术后可采取自主体 位,但对于疼痛或胸闷、气急者可采取相应体位 。静卧6小时,避免激烈活动。 • 粒子植入后饮食不需控制,但患者有糖尿病,并 出现腹痛(或有出血者),可暂时禁食或进温凉、 易消化、无糖的半流质。 • 术后常规心电监护,密切观察VS变化。
常用的放射性粒子
• 碘125粒子:半衰期60.2天,发出射线 的能量低,约33.5kev,是用来进行放 射性粒子种植的首选核素。
护理
• 1、术前 • 1.1、心理护理:手术患者,绝大多数都有 心理负担,不免心理紧张,恐惧,针对这 种心理特点,护士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 疏导,同时注意与其家属的沟通,减轻患 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消除顾虑,树立信 心,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护理
1.2、术前准备: • 检查:血常规、血凝、胸部增强CT等 • 抗凝药物? • 术前禁食禁饮2-4小时 • 更衣、预留留置针
护理
• 1.3、术前教育:术前是提供疼痛教育的最佳
时期
• 术前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呈明显正相关系。因此, 在术前常规教育基础上增加疼痛教育,使患者对 术后疼痛有了认识,形成比较准确的期待,术后 疼痛程度可降低,向患者介绍粒子的物理特性, 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胸腔植入者指导 其术前平静呼吸下屏气训练,避免在穿刺过程中 误伤周围正常组织,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防护知识 宣教
护理
• 2.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 • 出血 2 • 气胸
3 • 感染
4 • 粒子迁移 5 • 疼痛
• 针道肿瘤种植
6
护理
• 2.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2.3.1:出血
• 针道出血、咯血、胸腔出血、呕血等 • 肿瘤组织血供丰富,穿刺针穿入血管的可能性大, 因此监测心率、血压变化,了解有无内出血先兆; 观察穿刺点敷料有无渗血,腹腔植入者检查有无 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若患者出现穿 刺点渗血,遵医嘱给予局部加压包扎及应用止血 药后第二天渗血即可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