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ppt精选课件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ppt精选课件
• mPD 为肿瘤长、宽、高得出的肿瘤近似体积, 即靶区。
• mPD 可计算植入导针数及粒子数 • mPD 为靶区的周边剂量
.
植入原则
• 巴黎系统:放射源直线排列,相互平行,放射源 之间等距离(15~20mm)。剂量分布不均匀。
• 外周密集,中心稀疏,剂量分布力求均匀。外周 最小剂量(MPD)即边缘剂量应达到处方剂量 (PD);中心剂量不超过 2 PD,减少中心部位剂 量。
释放90%剂量 197d
56d
.
192Ir 74d 380kev
40cGy/h 6.3cm组织
粒子的结构
.
.
放射性粒子的活度
• 放射性粒子的活度实际上代表粒子的放射性强 度,用于植入到肿瘤中的粒子活度一般为0.40.8mCi
• 活度单位MBq,1mCi=37MBq,1mCi产生182Gy, 1MBq=4.92cGy
• 规定的治疗肿瘤剂量 • 肿瘤靶区95%的体积应达到PD,即V100>95%,即95%
以上的体积有100%的剂量 • PD即mPD • 靶区一般不超过2PD • 肿瘤靶区若90%的体积达不到PD,复发率高
.
匹配周缘剂量 matched perpheral dose,mPD
• 粒子植入的剂量不均匀,为统一处方剂量将其 定为 mPD
.
评估植入质量的 3 个数据
• V80、V90、V100、V150、V200 • D90、D100、D150、D200 • TVR(靶-体积比):接受PD(mPD)剂量的体积与靶
区体积之比,理想的TVR=1.0
.
植入后评估的剂量参数
• Dn(剂量参数):靶体积 n %得到的累积剂量, 即 D100、D90、D80等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护理课件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护理课件

诊断过程
诊断时间、诊断方法、诊断结果 等。
治疗过程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 癌的具体步骤和效果。
护理经验备 等。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护理配合、并发症预防 等。
术后护理
疼痛管理、并发症观察与处理、康 复指导等。
提高护理质量的建议
加强培训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
02
肺癌的发病与吸烟、职业致癌因 子、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密切 相关。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理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放 射治疗,通过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 组织内部,释放出辐射能量,对肿瘤 细胞进行杀灭。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局部剂量高 、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点。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优势与局限性
协助医生摆位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患者调整体 位,确保患者舒适并充分暴露 手术部位。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 是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如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过程中器械和敷料的 无菌状态,防止感染发生。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呼吸、疼痛等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强化沟通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完善流程
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关注细节
注重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02
术后运动指导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
强体质,促进康复。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手术部位造成损伤

03
术后心理指导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如与

纤维支气管镜下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大气管肺癌PPT精选课件

纤维支气管镜下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大气管肺癌PPT精选课件
16
肺不张
肺门瘤体
管腔内瘤体
CT检查可见肺门肿瘤和右主 支气管内肿瘤阻塞气道及肺不张
17
பைடு நூலகம்
PET-CT显示右主气管内外活性增高
18
先行 FFB下气管内肿瘤粒子植入
19
再行CT下植入,第1个粒子(红箭头)与FFB 植入的粒子(蓝箭头)相距1cm形成“会师”
20
术后6mCT显示气管腔内外肿瘤 CR,肺不张基本消失
21
病例2
男,58岁,右中心伴肺不张
22
先行FFB下粒子植入 23
后行CT下植入
24
术后6个月CR 肺不张消失
25
术后12个月CR
26
术后3年6个月CR
27
(3)注意事项
1、FFB植入时不可盲目向气管外穿刺 2、CT植入前行血管强化造影
28
谢谢!
29
12
二、 “会师术”粒子植入
13
(1)适应症
肿物位于一侧肺叶气管内、主支气管内、 隆突、左右大气管内;
肿物为菜花样,由管腔内向管腔外浸润 生长 形成肺门部肿块并侵犯心脏、大血管及 纵隔,形成一个气管与肺门融为一体的肿块;
14
(2)方法简介
先行FFB下粒子植入 后行CT下粒子植入
15
病例1
FFB检查可见右主支气管内肿瘤
6
术前FFB:大气管内肿瘤
7
8
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消失
9
术后1个月CT下可见气管内粒子影
10
(3)操作要点
1. 麻醉满意 2. 进镜轻柔 3. 减少出血 4. 深浅适宜 5. 见缝插针 6. 灵活操作
11
(4)注意事项
1.术后嘱患者咳痰时注意有无粒子随分泌物 咳出。 2.及时将咳出粒子回收处理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共53张PPT)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共53张PPT)
粘膜麻醉后,导入支气管镜至肿瘤部位, 在其外表喷洒含副腺素的利多卡因液。
〔3〕沿支气管镜用5或6号导管抵住肿瘤外 表4个互成90度的点,用导丝刺入瘤体1.5cm 作为通道,植入粒子。
放射性支架
病历展示
男,61岁,左侧顶叶恶性脑膜瘤
治疗前〔06-08-15〕
治疗后2年零3月复查〔2021-11-04〕
如前列腺癌
预防肿瘤局部复发,增加根治效果,既预防性植入。
转移瘤或孤立性转移病灶而失去手术价值的患者 无法手术的患者。如胰腺癌、肝癌 其他治疗手段失败的患者。 外放疗需要补充提高剂量的患者。
术中残存肿瘤或切缘距肿瘤太近。〔<0.5CM〕
粒子的植入方式
CT、B超等引导下植入 术中植入 腔镜下植入
前言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统计,肿瘤患 者中约70%需要通过放疗到达根治性或姑息 治疗的目的 。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 手段之一。
射线经过正常组 织进入肿瘤
外 放 疗 与粒子的比较
技术难点: 1〕无法避开肿瘤周围
正常组织。
2〕靶区确定困难。
3〕剂量提升困难。 放射性粒子的优势:
一、CT引导下植入〔手术过程〕
一、术前准备
1、治疗肿瘤的处方剂量为60-150Gy
2、选择活度为0.4-0.9mCi 粒子〔提前三天订货〕
3、周边匹配剂量为60-110Gy
4、根据术前CT图象,应用TPS制订治 疗方案
二、估算公式:
〔长+宽+高〕÷ 3 X 5 ÷ 粒子的活度=粒子
的数量
一次X射线胸片的剂量为0.02 mSv
放射性粒子:(radioactive seeds) 治疗方案系统:(TPS)
质量验证系统:(quality evaluation) 图像引导系统:(image guidance)

粒子植入护理课件

粒子植入护理课件

粒子植入护理采用先进的影像导航技术, 能够实现精准的肿瘤定位和植入。
粒子植入护理的缺点
01
02
03
费用较高
粒子植入护理的设备和材 料成本较高,导致治疗费 用相对较高。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粒子植入护理需要专业的 医生和医疗团队进行操作 ,对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
可能存在并发症
粒子植入护理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 染、出血等。
粒子植入护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粒子植入护理是一种将放射性粒 子植入肿瘤内部,通过释放辐射来摧 毁肿瘤的治疗方法。
粒子植入护理可用于治疗各种实体肿 瘤,如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尤 其适用于不能进行手术或传统放疗的 肿瘤患者。
粒子植入护理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定位 准确、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可一 次性治疗多个肿瘤等优点。
如何扬长避短,发挥粒子植入护理的优势
提高专业水平
加强对医生和医疗团队的 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和专业素养。
严格掌握适应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 瘤类型,严格掌握粒子植 入护理的适应症。
加强术后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护 理,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 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康复 效果。
04
粒子植入护理的实践应用
粒子植入护理的优缺点
粒子植入护理的优点
局部控制肿瘤
降低副作用
粒子植入护理能够将放射性粒子精准植入 肿瘤组织内,对肿瘤进行局部高剂量照射 ,有效控制肿瘤生长。
由于粒子植入护理的照射范围较小,能够 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放 疗的副作用。
适用于各种肿瘤
精准度高
粒子植入护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包 括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
02
粒子植入技术利用放射性粒子的 辐射作用,破坏肿瘤细胞的DNA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 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粒子植入演示(医学PPT课件)

粒子植入演示(医学PPT课件)
病例;
禁忌证
• 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者 • 恶液质,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粒子植入治疗 • 空腔脏器慎用 • 淋巴引流区不用于预防性植入 • 严重糖尿病 • 估计重要器官可能受到超过耐受剂量的照射
规范中规定:病历中必需治疗计划或术后剂量验证
临床应用
头颈部肿瘤
理想的腮腺癌治疗结果
① 治愈肿瘤
左腮腺粘液表皮样癌
术中所见
肿瘤 解剖面神经 保留面神经
制定治疗计划
粒子植入过程
术后一月复查
术后一年
左腮腺肌上皮癌复发
术后2个月
术后2年复查,未见肿瘤病灶及复发病灶
植入后半年,PET/CT未见肿瘤征象
粒子植入治疗涎腺癌
• 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非常适合涎 腺癌的综合治疗,局部控制率高;
受根治术的新发病例为30% • 2006年,接受近距离治疗的患者已占50%以上
美国西雅图前列腺研究中心数据
前列腺癌的生物特性比较复杂,具有雄激 素依赖性,1941年Huggins提出切除睾丸前列腺 癌获得诺贝尔奖,至今内分泌治疗仍被视为晚期 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但去雄激素治疗并不能治 愈本病,平均2年,几乎所有前列腺癌转化为激 素非依赖性。
术前
术后一年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及复发
对于早中期的前列腺癌,粒子植入已经代替了前列 腺切除和去势治疗。是粒子植入最成熟的技术。由 于计算机治疗系统的出现和B超引导下会阴部模板植 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粒子的剂量更均匀,周围重 要器官损伤更小。
现状
美国 • 1996年,4.2%的前列腺癌患者接受粒子植入治疗; • 1999年,近距离治疗已和根治术一样普及; • 2004年,35%的新发病例接受近距离治疗,同期接
图像引导下的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ppt课件

放射性粒子植入方式  ppt课件
15
经支气管镜近距离放疗
1、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是治疗肺癌的新方法,适用 于晚期中央型肺癌的治疗。
2、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也可用于食管癌等其他恶性 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但应警惕发生气管支气管瘘的可能。
3、经支气管镜后装治疗也是气道近距离放疗的一种,但该 方法属短时大剂量放疗、易出现大咯血等并发症、需要专门 的设备及房间,临床已较少应用。
19
粒子植入用软枪
20
21
22
经支气管镜植入粒子的注意点
1、术前最好增强CT及病灶局部CT薄层扫描,以便更详 细了解管壁及管壁外病灶、组织结构。
2、需要植入到管壁外时,最好植入前行气道内超声检 查。
3、为提高疗效,尽可能联合经皮穿刺植入粒子或其他气 道介入诊疗手段
4、应做好必要的放射线防护措施
疗效影响因素
粒子分布是否合理 是否联合其他治疗手段
26
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的并发症
1、粒子脱落咳出:与组织坏死、植入位置浅等有关, 粒子植入后应交待病人及家属相应的处理方案。
2、粒子迁移:是指粒子脱离靶体、迁移到身体其他部 位,少见。
3、出血:穿刺中可有少量出血。
27
经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置入
TPS计划系统
勾画靶区,制定治疗计划
5
粒子植入器材
6
肺肿块穿刺中
7
粒子植入过程中
8
病例6:小细胞癌侵犯纵膈
9
CT引导下穿刺
10
11
2个月后
12
半年后
13
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
14
经支气管镜近距离放疗
❖ 经支气管镜后装治疗 ❖ 经支气管镜置入放射性支架 ❖ 经支气管镜直接植入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疼痛PPT课件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疼痛PPT课件
• 主 诉:确诊肝癌1年,右侧肩膀疼痛5月。 • 现病史:患者1年前在我院确诊肝癌,予外科手术切除后无新发病
灶,5月前出现右侧肩膀疼痛,呈刀割样剧痛,NRS评分6-7分,遂 来我院门诊就诊,查CT提示“右侧. 肩胛冈肩峰端骨质破坏伴软组 12
辅助检查:
• 2017-12-29CT:右侧肩胛冈肩峰端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团块,提示转 移,请结合临床; 2018-01-15CT:约第3胸椎棘突骨质破坏,转移考虑(扫描范围小, 定位较难),建议加扫T1-4椎体范围,所见两肺野多个结节灶, 请结合胸部检查; 2018-01-15CT:右髂骨旁占位,建议MR增强;
穿刺评估
.
1
穿刺到位
.
2
置入粒子
.
3
术中重建
.
4
分享病例三
• 患者,男 60岁 (个体户、温州人),2014年行肝肿瘤手术。
• 主 诉:全身疼痛5月,加重2周。
• 现病史:患者5月前突发全身性疼痛,主要为胸腰背部阵发性电击
痛,患者2月前疼痛加重,性质同前,NRS评分6-7分,夜间疼痛有
所加重,于当地诊所就诊(具体治疗不详),治疗后疼痛明显好
.
13
穿刺评估
.
14
穿刺到位
.
15
置入粒子
.
16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不良反应
全身性不良反应:放射性粒子治疗通常很少发生全身性并发症 局部不良反应:局部高剂量照射可造成放射性骨坏死、放射性神经、
脊髓炎以及放射性脏器或皮肤损伤等
.
17
常见并发症
• 植入部位粘膜溃疡,组织坏死 • 粒子游走 • 粒子游走造成肺栓塞 • 胰腺癌植入常见并发症为胰瘘、胆管,导致化学性腹膜炎 • 肠壁植入粒子引起水肿、不全性肠梗阻 • 盆壁或主动脉旁复发肿瘤植入并发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等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共29张PPT)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共29张PPT)
❖ 肿瘤局部治疗的持续时间长
放射源选择
❖在组织中有足够穿透力 ❖易于放射防护 ❖半衰期不宜过长 ❖易制成微型放射源
❖常用核素:

、金[198AU]、 钇[169Y]等
植入粒子模式图
125I粒子植入治疗适应证

❖ ❖
❖ ❖ ❖

适用于该治疗的类别
❖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 、颅底肿瘤;
治疗前
治疗后120天
• 治疗即刻、前
• 治疗40天后
治疗前
治疗40天后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术前CBiblioteka 下显示肿瘤CT下观察植入情况
术后64天复查CT肿瘤已消退
国内临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2、确认插入瘤体后,根据术前或实时方案的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密中疏原那么进行粒子植入操作。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颅底肿瘤; 肝癌切除术后切缘可疑残留 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钛合金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 永久性粒子种植治疗质量评估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碘[125I]、钯[103Pd]、金[198AU]、 钇[169Y]等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头、颈部肿瘤:口腔内肿瘤、鼻咽癌、眶内肿瘤、颈部转移癌、颅底肿瘤; 脑部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脑转移瘤; 永久性粒子种植治疗质量评估
❖ 如不同增殖速率的肿瘤如何选择不同放射性核素,以获得 最大的杀伤效应
肿瘤治疗体系
❖手术切除 ❖化学治疗
❖ ❖介入治疗
❖生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放射治疗种类
放疗
外照射治疗
内照射治疗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202X
I125放射性 粒子植入在 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项目背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项目概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项目概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1986年,Theragenics公司生产的 125I和103Pd获得FDA认准
1993年,美国纪念医院提出前列腺放 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质量验证概念
国内自行开发TPS,放射性粒子国产化
治疗优势
提高靶区局部与正常组织剂量分配比 射线持续照射,肿瘤细胞再增殖减少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肿瘤细胞集聚在
G2期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乏氧细胞放射抗拒
性降低,乏氧细胞再氧合
I125粒子
适应症:
一.恶性实体瘤
二.肉眼或镜下残 留
01
三.病灶直径 ≤5~7cm
禁忌症:
一.空腔脏器慎用 二.终末期 三.有穿刺禁忌症
02
01
添加标题
并发症
02
添加标题
出血、感染 正常组织器官放
射性损伤 粒子移位
01
植入途径
04
影像学导引
02
术中
05
CT
03
B超
06
内窥镜
肺癌I125粒子植 入
肺癌I125粒子植入
心膈角淋巴结转移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粒子植入
纵膈淋巴结转移 I125粒子植入
胰头癌I125粒子植 入
腹部肿瘤I125粒 子植入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I125粒子植入
腹膜后淋巴 结转移I125 粒子植入
肾上腺瘤I125粒子植入
肺癌肾上腺转移 I125粒子植入
直肠癌术后盆腔 转移I125粒子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术后VR
10
肝总管肿瘤
11
术中
12
术前
术后18个月
13
胰腺癌
男,45岁,黄疸,腹痛,背疼1月, 肝功损害,化疗1月无改变 穿刺病理:腺癌D 术后40D
16
术前 术中 术后
17
术后一年
18
点植入
4
5.植入完毕后取出穿刺针
5
腹部
• 肝脏原发/转移,少于3个,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 月
• 胰腺实体肿瘤 • 腹膜后淋巴结局限性转移 • 术后复发/预防 • 无法手术,放疗/化疗抗拒 • 肿瘤减负,缓解临床症状
6
肝脏
• 男,64岁,肝癌术后1年复发。 • 高分化腺癌
7
8
术前
术后 1月
术后1月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1
放射性粒子 125I
2
物理特性
• 1/2: 60D • 平均光子能量:28-32kev • 理论有效距离1.7CM • 半价层:0.025 • 利用能量:低能γ-射线 特征 X-线
3
方法
影像导向下 /手术下/内镜下
• 用TPS计划系统计算粒子用量及分布 • 根据治疗计划,在CT监控下通过穿刺针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