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第二版复习材料
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复习重点__林崇德版
一、发展心理学现状(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两部分:①认知过程特征: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思维、语言(言语)②社会性发展特征: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人格个体心理因素的发展还另外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①生理因素:身体器官以及由器官决定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②社会背景:家庭、社会、教育(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总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具体包括:①描述个体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②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③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④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⑤提出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
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
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有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2.纵向研究: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3.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
这种方法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又从发展的角度了解样本中个体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4.双生子研究:利用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此方法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笔记(免分分享)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林崇德<br /><br />第一章<br />概念<br />1. 二因素理论p10<br />2. 复演说p18 -p19 +p187<br />3. 比率智商p19<br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儿童心理》<br /><br />简答、论述<br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br />2.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 02 年论述。
<br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br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br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br /><br />第二章<br />1. 格式P23<br />2. 同化和顺应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br />3. 平衡过程P26<br />4. 客体永存P30<br />5. 守恒P32 02 年名词<br />6. 心理社会危机P40 01 年名词<br />7. 同一性P217<br />8. 观察学习P43<br />9. 内化P44 -P45<br />10. 最近发展区P46<br /><br />简答、论述<br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br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br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br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br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br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br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br /><br />第三章<br />1. 组群效应P49 02 名词<br />2. 序列研究P51 01 名词<br />3. ABAB 设计P57<br />4. 跨文化研究P52<br />5. 文化公平测验P56 -P53<br /><br />简答论述<br />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P48<br />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P50<br />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P54<br />4. 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P56 -P58<br />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P56<br /><br />第四章<br />1. 同nuan 双生子P64<br />2. 异nuan 双生子P64<br />3. 伴性遗传P62<br />4. 低体重儿P65<br /><br />简答论述<br />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 -P65<br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 第一段概括<br /><br />第五章婴儿期(出生-1 岁)<br />1. 髓鞘化P70<br />2. 无条件定向发射P71<br />3. 视崖实验P88<br />4. 前语言思维P92 02 年名<br />5. 依恋P95<br />6. 陌生情景P98<br />7. A 非B 错误P93<br />8. 抓握放射P72<br />9. 双向性原则P100<br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P95<br />简答论述<br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 -84 P85 举例<br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 年论述P96 -98<br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 年论述pp<br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 年简78<br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br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 -P101<br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P81<br /><br />第六章幼儿期(1 -3 岁)<br />1. 第二信号系统P105<br />2. 模仿性游戏P108<br />3. 单词句P110<br />4. 直觉性行动思维P117<br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br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br /><br />简答论述<br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 -P106<br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16<br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br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 简答P112<br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 -P123<br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br /><br />第七章幼儿期(3 -6.7 岁)<br />1. 平行游戏P133<br />2. 积极词汇P139<br />3. 消极词汇P139<br />4. 自我中心言语P141<br />5. 内部言语P140 01 、02 名<br />6. LAD P146<br />7. 他律道德02 年名词P161<br />8. 自律道德P161<br />简答论述<br />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br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br />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 -P135<br />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 -P143<br />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维果斯基”和‘行为主义'P142 、P143<br />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162<br /><br />第八章童年期(6 -12 岁)<br />1. 中介缺失P173<br />2. 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br />3. 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br />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 选P166<br />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NEW)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A.同步现象 B.再社会化 C.相互社会化 D.远端——近端发展 【答案】B 【解析】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
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 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 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第6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7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9章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0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一)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二)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11.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பைடு நூலகம்同时性聚焦 D.继时性聚焦 【答案】A 【解析】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
12.独白语言属于( )。 A.对话言语 B.书面言语 C.外部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需 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0.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最大差 异在于( )。
A.语文测试成绩 B.数学测试成绩 C.工作记忆容量 D.游戏模式 【答案】D 【解析】学前期男童与女童的最大差异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 异,此差异大于其他三方面。
准备状态的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1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可编辑修改word版)
p10 2. 复 演说 p18 - p19 + p187 3. 比率智商 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6. 陌生情景 P98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 例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 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 P12 - 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P23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3. 平衡过程 P264. 客体永存 P30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7. 同一性 P2178. 观察学习 P439. 内化 P44 - P45P46 展的观点? 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 什 么 ? P27 - 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 程 ? P44 - 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P37 - 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3. 视崖实验 P88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 名5. 依恋P95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 P110 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 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 01 年 简 答 P132 - 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1. 平行游戏 P133 2. 积极词汇 P139 3. 消极词汇 P139 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 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6. LADP1467.他律道德02 年名词P161P161规律是什么?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2.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P134 - P1353.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 P141 - P1434.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维果斯基” 和‘ 行为主义 'P142 、 P143P1622.α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01选P1665.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含考研真题)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①人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b.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c.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②人格人格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所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的差异的总和。
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因此,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间接性。
心理科学的间接性决定心理学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外表行为活动上。
心理活动来源于现实和实践活动,又通过外部行为活动,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部分:a.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研究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
b.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11章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
第11章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传统的老年观和毕生发展观的理论及其评价;2.老年人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的特点;3.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4.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5.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6.对死亡的态度转变及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一、老龄、老化与发展(一)老龄与老化1.老龄与人口老化(1)老龄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同时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就称为老龄型国家和地区。
我国也将60岁作为统一划分老年人口的界线。
我国属于老龄型国家。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2)人口老化人口老化即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老龄化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
如何更好地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何健全老龄组织机构,加强老年法律建设,加强老年生理、心理和身心健康教育,都是需要迫切开展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老化及其理论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一般而言,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
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1)老化原因的理论①损耗理论。
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
人体老化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劳苦、体能过度损耗的缘故。
这是关于衰老的一种古老的学说。
②遗传程序理论。
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
③生命过程变异理论。
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
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笔记【范本模板】
发展心理学1,3,5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
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干扰抑制 【答案】C 【解析】在进行较长的学习序列(背诵英语单词)时,开头与结尾部分的学习材料的遗 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种现象被称为序列位置效应。中间部分由于受到前摄抑制 与后摄抑制双重抑制作用而最容易遗忘。
1.小张在超市购物时,有位女士请她回答最喜欢喝哪种品牌的咖啡。研究者所采用的 研究方法是( )。
A.相关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答案】C 【解析】调查法是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以此来分析群体心理 倾向的研究方法。相关法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法是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使被试 产生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进而分析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进行观察 以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保持在这项工作上,而有经验的木匠对这项工作熟悉了,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
注意,原来的随意注意就发展成随意后注意。
5.色觉“四色说”的提出者是( )。 A.托马斯·扬 B.赫尔姆霍茨 C.黑林 D.韦弗 【答案】C 【解析】托马斯·扬和赫尔姆霍茨提出三色说;黑林提出四色说;韦弗提出听觉的神经 齐射说。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言语最基本功能的是( )。 A.交际功能 B.组织功能 C.符号功能
1 / 87
圣才电子书
D.概括功能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A
【解析】言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言语活动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
能。
3.根据感觉特征选择刺激信息,并按“全或无”原则加工处理,在知觉水平上进行认 知分析的注意模型是( )。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第8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8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本章重点】1.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以及引起的心理危机;2.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4.青少年的情绪特点;5.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6.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的表现及特点;7.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表现及特点;8.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①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变化差异。
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约14岁达到生长高峰;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②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的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精品文档]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精品文档]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3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重点】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及原则;3.基本研究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分类、注意事项和优缺点;5.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6.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3.1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1.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发展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
2.解释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描述是解决“是什么”,解释是说明“为什么”。
3.预测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4.控制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这四个功能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究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但它是一个不可以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
正由于此,发展研究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
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
因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究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究的科学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二)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机能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
A.外显行为B.意识活动C.意识经验D.认知过程【答案】B【解析】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个体的意识活动,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行为,构造主义认为应该研究意识经验,认知主义主要研究认知过程。
2.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的言语中枢称为()。
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角回D.艾克斯勒中枢【答案】A【解析】威尔尼克区是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
B项,布洛卡区是言语运动中枢,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与表达言语有关。
C项,角回是言语视觉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与理解书面言语有关。
D项,艾克斯勒中枢是言语书写中枢,位于布洛卡区上方。
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心理发展最高级阶段的是()。
A.知觉B.注意C.思维D.意识【答案】D【解析】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是最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
A项,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B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C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4.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是()。
A.感觉阈限B.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答案】B【解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A项,感觉阈限是人的感觉器官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要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C项,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D项,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绪论)【圣才出品】
1.1 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①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②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a.人的心理过程第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第二,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第三,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b.人格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外部行为,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①人的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
外部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心理过程和人格对行为有很大影响。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发展,一般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其中,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心理的衍变种系心理发展及个体心理发展(2)狭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年龄特征的研究p10三、发展心理学简史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9世纪后半期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2.儿童心理学演变:a.19世纪后期之前;准备时期b.1882~一战;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c.两次大站期间;西方儿童心理学分化发展时期d.二战后;西方儿童心理学演变增新期3.从儿童发展到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1、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发展学家英格:最早对成年期心里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3、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的研究儿童心理;于1927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着作..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杨国教授从四个层面讨论了心理学中国化的研究方向:(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的现象(3)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4)改变旧方法与设计方法..中国化的途径;摄取——选择——中国化1对待外国的发展心里学资料;必须重视;应当摄取其中的营养;用以发展自身2在摄取外国的要素时;绝不能全盘照办;要适当的加以选择3中国的发展心理学要有本民族的特点;与中国的特殊性相融合..五种智力理论1.成功智力理论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坏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2.真智力理论智力包括三种维度;一神经智力;指神经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二经验智力;指个人激烈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三反省智力;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3.生物生态学理论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4.情绪智力理论用以说明人如何直觉和理解情绪5.多元智力理论7种智力成分;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知人的智力;自知的能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论..弗洛伊德:A: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B: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本我Id——快乐原则自我ego——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它是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感的最大的源泉..C: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口唇期0—1岁:动欲区是嘴..二、肛门期1—3岁: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阶段儿童接受排便训练..三、前生殖器期性器期恋异性父母阶段3—6岁: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四、潜伏期6—11岁: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活动如学习、体育和同辈团体的活动;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五、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如果前几个阶段发展得正常;个体从自私的、只追求个人快感的孩子;转变成有选择异性配偶能力的、有能力抚养子女的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观的评价:1. 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2. 人格的三个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3. 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4. 弗的资料主要来自他本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1.婴儿期基本的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感到咯安全;于是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否则就会形成不信任感..既怀疑感2.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怯和疑虑2—4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如果父母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精心控制儿童的行为而又不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则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如果自主性>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就形成自我疑虑..3.学前期主动对内疚4—7岁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形成健康的独创性意识;形成主动性;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并由于缺乏自主性而容易产生内疚感..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超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自卑感..4. 学龄期勤奋对自卑7—12岁儿童如果在这一阶段“体验到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就可以获得勤奋感;即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为寻求各种劳动职业作准备..生活中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充满爱意的关注和鼓励;是儿童获得勤奋感的必要条件..如果重要的他人老师、父母、同伴嘲笑他或对他漠不关心;儿童就不会获得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就会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成员丧失信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如果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而忽视生活其他重要的方面;也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如果在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超过自卑感;儿童就会形成能力这一品质..5. 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儿童懂得了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必须仔细思考所积累的所有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种生活策略;如果这样做了;就获得了同一性identity;就长大成人了..但这个阶段是寻求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这一阶段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如果个体在这个阶段获得了积极同一性;个体就会形成忠实的品质..否则就形成不确定性..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它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体未来的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Erikson; 1959;p.118指个体对自身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意识.. 如果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就会导致同一性混乱identity confusion或形成消极同一性..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消极同一性:形成与社会目标相背离的同一性..6. 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18—25岁:只有建立了牢固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热烈地追求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爱就是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没有同一性的人;就会担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这种人就会离群索居中;不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亲密感超过孤独感;就会形成爱情的品质..7. 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25—50岁如果个体形成了积极同一性;并且过上了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进行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财富..“繁殖”包含有“生产”与“创造”的含义;体验关怀的实现..没有产生繁殖感的人就会产生停滞感..8. 老年期自我完善对失望50岁—死亡如果个体顺利地度过了前面七个阶段;回顾一生;感到自己的一生丰富而充实;富有创造性;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自我完整感;因而不会惧怕死亡..反之;个体就会惧怕死亡;因为感到自己一生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目标;因而产生绝望感..如果个体获得自我完整超过绝望;就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失望和无意义感..●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任务: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岁到7岁..游戏期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至50岁..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八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1. 这八个发展阶段的次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逾越;次序也不能颠倒..2. 每一个阶段就有其必须解决的危机;危机解决得好;就会形成增强自我力量的积极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削弱自我力量的消极的品质..3. 前面阶段发展的好坏会影响到后面阶段发展..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区别:1.弗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悲观的;艾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乐观的..2.弗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而艾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4.弗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对埃里克森的评价1、积极方面:1、埃里克斯对人的发展的研究着眼于把人看做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而不是单从某个心理过程的发展来研究人;这种整体性研究方法值得借鉴..2、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3、埃里克森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不仅指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还提出了解决矛盾;完成任务的具体研究方法..4、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由伊底转向自我;并十分重视自我与环境的作用..2.缺陷1、理论体系不够严密2、思辨大于科学性二、其他人的核心观点..皮亚杰是重点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心里的本质是行为..S刺激—R反应1.1、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p41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首先;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其次;强化使行为不至于消退..第三;及时强化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第四;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斯金纳重视将其理论应用于实际..1.育婴箱的作用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2.行为矫正成人都应注意不去强化儿童的不良行为..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二、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人类心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第一;人类心理的发展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三、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第—;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指现有水平在他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思想..四、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教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和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通过教学使学生将人类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财富..言语的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言语符号;儿童心理活动的内化方得以实现..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1皮亚杰的发展观:p502发展的实质与原因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是同化;另一是顺应..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和概括..图式最先来源于先天遗传..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数量上的变化顺应: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质量上的变化平衡: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四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凭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直辖市直辖市并适应外界环境;其智力处于感知运动水平;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具有表象思维;有运用符号的能力;其智力活动处于表象水平;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摆脱知觉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其智力活动处于获得概念稳定性;进行逻辑思维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代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动达到抽象思维阶段..四个阶段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贡献:确认儿童智力成长的内发性和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成长速度不一..2、教育参考价值:按照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3、缺陷:独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性行为;发展先于学习的论点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儿童本身自然的成长;不太重视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会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力倡教育促进作用;重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展水平之内..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p62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横断研究设计:概念: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答;经济且费时短..:缺点: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代群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也就是说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其次;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测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纵向研究设计:概念: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3、发展心理学收集研究资料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p712、访谈法p723、问卷法和测验法p744、心理生理学法:a、电生理测量法b、脑功能呈像法c、经颅磁刺激d、生化指标的测量技术p76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婴儿期:个体0—3岁时期;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p139由上至下头尾原则由近及远近远原则由粗到细粗细原则二: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1个体心理的发展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2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来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三: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p140三:认知发展视觉:胎儿中晚期;4~5个月有了视觉反映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听觉:一生下来就有听觉;5~6个月的胎儿已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听到1000赫兹以下的声音..味觉:3个月开始发育..4个月足够的味觉刺激..嗅觉:7~8个月嗅觉感受器已相当成熟且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触觉:第49天已有初步反应;2个月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4个月能辨别不同形状和软硬程度..空间知觉:1、方位知觉:刚出生的新生儿2、距离直觉:新生儿时具备原始深度知觉..物体知觉:p注意:1~3个月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对称、集中、复杂的刺激物及所有轮廓密度大的图形;3~6个月平均注意时间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偏爱更加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6个月睡眠时间减少;以更广泛和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在吮吸;抓握等;在九个月有了显着变化但水平较低;1岁之后;增加了第二信号系统..记忆:妊娠8个月就有听觉记忆;个体记忆发生在妊娠末期;3个月操作条件反射记忆..思维:3个月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12~24个月能够解决复杂问题..五: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再认1:强化说——斯金纳3:模仿说——奥尔波特4:认知学说——皮亚杰六、婴儿言语发展的阶段:1、不完整句单词句1-1.5岁:主要是理解成人的语言;同时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用一个单词来表达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双词句1.5-2岁:电报语阶段;此时期儿童的语言形成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2、完整句的发展2-3岁:运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的表达思想;许多研究表明;2-3岁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期..3、复合句;复杂句4、七、婴儿气质对以后发展的意义167;稳定性165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是: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二托马斯、切斯Thomas&Chessl974;1982的气质类型说他们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往..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3;迟缓型占15%: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迟缓型随着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八、婴儿的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婴儿发展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陌生人的焦虑怎么回事;什么原因171第一阶段0—5周自发的微笑第二阶段5—14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第三阶段14—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九、婴儿的依恋重点1、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2、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3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思(1)安全型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型依恋5、影响依恋的因素(1)抚养质量(2)儿童特点(3)文化因素6、早期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1. 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 2. 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 3. 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幼儿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 4. 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7、同伴的作用5点同伴是强化物同伴是范型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同伴是社会化动因早期同伴交往的阶段:(1)以客体为中心(2)简单交往阶段社会指向行为(3)互补交往阶段8、婴儿自我的发展——点红测验阿姆斯特丹自我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