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骨骼肌肌肉能够激惹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肌纤维痉挛带,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局部肌肉颤搐以及可能引起的远处牵涉痛。

触发点则是指来自肌筋膜痛的敏感点,压之可诱发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处部位的放散痛。

激痛点的形成起初是肌肉功能失调,继之生理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肉束紧张,并出现感觉痛区。

按压或针刺激痛点可引起不同形式的感应痛点,激痛点可诱发植物神经症状,如血管收缩、局部肿胀、头痛、头晕、耳呜等。

触发点除了引发疼痛及放散痛外,并会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肌肉缩短,缩短了的肌肉又会拉紧不同结构组织,所以肌肉缩短是引起肌筋膜痛的关键,亦是引致其它软组织及关节痛症的主要原因。

肌肉缩短使附着肌肉的其它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增加肌腱的损伤,如肌腱炎、腱鞘炎,如果腱内有籽骨,则会引致软骨磨损和疼痛,若脊椎旁之肌肉缩短,则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脱出,肌肉缩短可引起肌肉排列的改变和关节话动异常,从而又可引起关节疼痛及退行性变化,肌肉对神经的压迫可引起神经压迫症状。

所以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上根据痛处位置来定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等,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肌肉缩短所致。

图中字处为触发点的位置,红色区域是它关联痛的区域。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一.95%的慢性疼痛来自肌筋膜触发点的活化现代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加之生活习惯不良,经常保持固定姿势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或因运动创伤、肌肉疲劳等致长期体态失衡,加重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疼痛以及肌肉运动模式的重新分配,长时间后会导致动作控制模式的变化,短期来看很多患者不发生疼痛一般是其他肌肉保护性代偿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动作障碍及各种急慢性疼痛。

因此很多人频繁出现头颈肩部的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手麻,腰腿痛等,依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如颈源性头痛,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诊断。

这些疾病除了对症处理疼痛发生部位和修复压迫损伤之外,这一类患者还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疾病特点,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ICD-11诊断标准里又根据是否找得到原发因素分为“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s,MTrPs),又称激痛点,简单来讲就是肌肉里面出现的异常小结节或条索,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标志性特点。

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 于1942 年提出,可分为隐性触发点和活化触发点。

该理念在国内于上海体育学院黄强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普及推广。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95%慢性疼痛病人与此有关。

当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出现时,可促使隐性触发点发展为活化触发点,继而产生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

如图1 中显示的“x”便是常见的触发点部位,其活化后往往表现为远隔部位(红色部分)的疼痛,因此患者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真正出现问题的点,对着疼痛部位推拿按摩针刺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如何灭活既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活化是大部分疼痛疾病产生的源头,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

颈部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颈部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颈部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概述
颈肌筋膜炎又称颈肌纤维织炎,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会对病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如果突然发现自己的颈部活动出现了困难,那就要考虑是否是由于颈部筋膜炎导致的了。

对于这种疾病,我们一定要及时想办法来减轻颈部的不适。

如果工作过于劳累的话,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了。

所以,发现病情一定要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切勿延误了治疗时机。

二、步骤/方法:
1、
颈部筋膜炎的症状主要有水肿,粘连和疼痛,患者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具有抗风湿或活血化瘀、祛风散寒功效的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要注意劳逸结合,当颈部过度劳累时要注意颈部运动,避免因劳动强度过大而造成颈部筋膜炎的发生。

2、
颈部筋膜炎易产生头疼、头晕、恶心、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肩背酸痛等症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规范作息等,饮食上要忌辛辣,忌烟酒,多吃水果蔬菜,及时补充各类维生素,达到营养均衡。

3、
若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有消肿止痛、软化疳结、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的功能的药物,并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诊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休养,不可在大幅度增加颈部压力。

三、注意事项:
前期可以用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有些患者会选择理疗按摩等方法,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理疗按摩机构,不正规的可能前期有减轻的症状,但后期反而不利于康复,及时就诊很重要。

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的疗效评价

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的疗效评价

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的疗效评价作者:郭光明朱士娜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04期摘要:為评价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疗法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的临床疗效,选取66例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磁振热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疗法,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两周。

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总有效率评价,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比较。

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治疗可以减轻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颈肩部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触发点疗法;磁振热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疗效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4-0044-04慢性颈肩部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病症之一,患者通常表现出单侧或者双侧反复出现的颈部、肩部范围内的疼痛,同时患者会伴有关节活动受限,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通常以针灸推拿、理疗等保守疗法为主。

近年来,基于触发点治疗慢性疼痛所开展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

磁振热疗法作为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其在治疗慢性疼痛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 临床 报道 ·
针 刺肌 筋膜 疼痛 触 发点 治疗 颈椎 病疗 效观 察
谭树 生 庄小 强 :.c 黄 强 民 龙佳 佳 韦江 林 黄剑 平 广 西壮族 自治 区 民族 医院 530001 南宁市 明秀东 路232号
摘 要 目的 :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常规的穴位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符合
年 龄36~79岁 ;病 程 1天 ~9年 ;入 院
临床上 治疗 有 多种 方法 ,黄强 民 [I
时感 觉颈 痛 ,严重 影 响 日常生活 ,
认 为对 中度 、重度 触 发 点针 刺疗 法 1 临床 资料
需 要住 院治 疗 。采 用 简单 随机数 字
较快 、较 好 。笔 者 也采 用 湿 针针 刺 1.1 一般 资料 363例颈 椎病 患 表法进行分组 ,随机分 为治疗 组
中 图分 类 号 :R681.53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03—0719(2012)05—0013—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ervical Spond3rlosis Treated by Needling on M yofacial Pain Trigger Points
control group,filiform needl e acupuncture was applied on GB20,EX-B2 on the neck,GB21,SI1 1,SI9,SJ5,as well as G6805 electro—acupuncture apparatus Of these points,mea n while,tuina therapy,cervica l t raction,and blood YeS— sel dilatation drugs f or intravenous administ ration were given too.W hile in the treatment group,besides the above treatment,corresponding myofacia l pain trigger points were destr u cted when need ling on GB20,EX-B2 on the neck, GB21,SI1 1 and SI9.Ressignificant efect on neck disability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

关于肌筋膜触发点的文章说到肌筋膜触发点,咱们不妨先来个“科普”——其实听起来挺复杂,但仔细一琢磨,原来就是你那一身肌肉里某个地方突突作痛的那个小妖精。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吧?一不小心低头看手机,肩膀、脖子一紧,那感觉简直就像被人扎了针一样,又酸又麻。

哎呀,痛得不行!这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说:“你这是肌筋膜触发点发作了。

”你是不是会眨巴眨巴眼,心里想,啥?肌筋膜触发点又是啥鬼?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妖怪”到底是怎么回事。

肌筋膜触发点,其实就是一些肌肉组织里的小块区域,按理说它们应该是好好的肌肉,负责帮你弯腰抬头、伸展舒展啥的。

可是某些时候,这些肌肉区域却不安分了,变得超级敏感、紧张,甚至一碰就痛,完全不像它们平时的“乖巧”。

这就是“触发点”,有些人把它叫“肌肉结节”,也有点类似于肌肉里的“小硬块”或“死结”。

当你有了这些触发点,平时你可能没啥感觉,可只要一做某些动作,或者一按到它,哎呦,整个疼得你叫妈妈。

说起来,这些触发点有点儿像是你的肌肉在罢工。

它们其实并不是立马就疼,而是渐渐积累的结果。

你想啊,咱们每天都生活在压力山大的环境里,工作一堆,手机一堆,坐姿一堆,甚至睡觉姿势也没得好好整,日积月累,这些小小的“痛点”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萌发”了。

你看,很多人脖子不舒服,动动脑袋就听到脖骨咯吱咯吱响,肩膀疼痛像背上背了五十公斤的包一样,扭个腰就能感觉到某块肌肉在抗议。

好像每个动作都能激活某个“麻烦制造者”。

这些都是肌筋膜触发点在搞事情。

最搞笑的是,这些触发点往往还不止在你疼痛的地方“做文章”。

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肩膀痛,但实际上,这个疼痛可能来自你腰部的肌肉。

是的,你没听错,肌肉不是孤立工作的。

肌肉之间有相互联系,一个部位出了问题,它可以“带着”其他部位也一起难受。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腰痛了,肩膀也跟着一起酸,你脖子痉挛了,连手臂都可能会觉得不自在。

简直像是肌肉们开了个联动的“抗议大会”,你能怎么办?更糟糕的是,肌筋膜触发点特别狡猾,特别是那种深藏不露的“内心戏”型触发点,你很难一眼就看出来它到底藏在哪儿。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颈肩及上肢痛(二)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
概述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征又称颈肩肌 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风 湿、慢性颈部肌痉挛等,累及腰 部时称腰肌筋膜炎。属于常见病, 该病易在筋膜、腱鞘、肌膜、肌 腱、骨膜和皮下组织中患病,常 常引起颈肩背痛。
颈肩肌筋膜炎
病因: 1、劳损 2、风湿,寒湿潮冷
临床表现
肩周炎
病因:
1、关节比例失调,活动范围大, 稳定性差
2、滑囊多,过劳易损 3、肩袖损伤 4、肌肉肌腱包饶周围,反复
摩擦易致损伤 5、风湿,炎症,退行性改变
肩周炎
肩周炎
临床表现:
中老年,女多于男,不一定有外 伤史,部分有肩受凉史
疼痛:部位在肩周,夜间及活动后加重,
半夜痛醒,呈持续性痛。
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生活
治疗
颈肩肌筋膜炎
1、一般治疗:规律生活和工作,纠正 不良姿势,避免过劳, 积极抗炎,防寒避湿
2、痛点注射 3、神经阻滞:星节、颈丛、肩胛上 4、针灸理疗,针刀效佳 5、中药内服外治 6、手术:软组织松解(含微型松解)
疗效肯定
肩关节周围炎
概述:
因组织退变、外伤、劳损受寒等 多种因素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发生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一 组病症,成为肩关节周围炎,简 称肩周炎,因多在50岁左右发病 又称50肩、冻结肩、凝肩等。女 多于男,有自限倾向。
肋骨-锁骨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本病多在 20岁以后出现,妇女稍多。病人感到周期性肩胛疼 痛,向下放射到手臂内侧,严重者疼痛剧烈,为钻刺或烧灼性 疼痛,从肩胛后面向颈侧及手臂内侧、前臂及手掌放射。上肢 的伸展及外转运动,如举物、背物或提物可使疼痛加剧。而手 臂内收、屈肘时最为舒适。在尺神经分布的手臂内侧可有感觉 障碍,晚期可有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因锁骨下动脉受压,可 有手部皮肤发凉、苍白或青紫,胳膊上举时更为明显,并有桡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偶有因交感神经受累而出现霍纳氏征。

颈肩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颈肩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颈肩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颈肩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使用肌肉或受伤引起。

这种疾病会导致颈部和肩部出现疼痛、僵硬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颈肩筋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症状。

颈肩筋膜炎的症状通常包括颈部和肩部的疼痛、僵硬和不适。

患者可能会感到颈部肌肉紧绷、酸痛,肩部也会出现酸痛和僵硬的感觉。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眩晕和手臂麻木的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

针对颈肩筋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自我护理。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镇痛药和消炎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可以有效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姿势、适当运动和休息来进行自我护理,以减轻症状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替代疗法,如针灸、艾灸和推拿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任何治疗方法之前,患者应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选择的方法对自己是安全和有效的。

预防。

预防颈肩筋膜炎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和保持同一姿势不动。

其次,要适当休息和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过度使用肌肉。

此外,还要避免受凉和受风,保持颈部和肩部的温暖。

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可以适当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总之,颈肩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了解其症状及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

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远离颈肩筋膜炎的困扰。

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第14卷)第3期运动人体科学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唐笑笑唐利花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病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而通过适当的牵伸运动可使肌纤维被拉伸至正常位置,能有效地灭活触发点,因其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在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因此,该研究将主要对牵伸运动在肌筋膜触发点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 牵伸运动 触发点诊断 联合治疗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4)03-0004-03 Research Progress on Stretch Exercise Therapy of MyofascialTrigger pointsTANG Xiaoxiao TANG LihuaChangsha Med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0 ChinaAbstract:The prevalence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have show that 95% of chronic pain is related to trigger points, and that appropriate stretch exercise can stretch muscle fibers to normal positions and effectively inactivate trigger points, and it has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because of its simple operation and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Therefore, the study will mainly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stretch exercise in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whi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s.Key Words: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Stretch exercise; Trigger point diagnosis; Combined treatment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是由于骨骼肌肌纤维紧张所形成的收缩性条索状结节,可引起局部抽搐及牵涉痛[1],在拉伸或压迫下可能会感到疼痛,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_黄强民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_黄强民

黄强民 5 等 :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特征的要点分析
!"#$
(!"#) 上可录到触发点处的自发性电位和 抽搐反应。! 肌电图 运动终板神经末梢的去极化的电波。" 受累肌肉的运动和牵张 范围受限及肌力稍变弱。 # 睡眠不足时加重。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未定论,因为许多等征候 ($%&’$) 都是靠主观来判断的。依赖病理生理学的准确诊断标准 (+,’-./+-%,’ 0’,-$) 在电 是上述的 ( , 因为收缩性结节 ) 和 * 点, 子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局部抽搐反应在肌电图和超声波可 观察到;而且肌电图还可以记录到运动终板神经末梢的去极化 的电波 1 23 4 。 ! 治疗 治疗原则可以分为根本性和可能性的两种。根本性治疗原 则应该是找出引起触发点活化之原因,再针对此因子,施予积 极治疗。但真正引起触发点活化之原因并不十分清楚,还需要 大量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目前还无从做根本性的治疗。 可能性治疗原则能做到是就事论事来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疼痛, 或尽可能的减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复发。同时给予辅助疗法 来降低可能的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维持因子来降低复发;如有时 要补充各种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改善周围循环的药 有时还需要给予提高 物, 这种药物配用需要一个长期疗程 1 (5 26 4 ; 免疫功能的药物, 以减少反复性感冒。 可能性治疗原则:用不同的方法对受累肌肉或肌群牵张、 (有可能破坏 ) 或刺激 触发点和扎断张力带。由于对受累肌肉或 肌群牵张会造成肌肉的痉挛性疼痛导致患者难以忍受和病情 加重,因此必须用有效的方法阻断肌肉痉挛和其产生疼痛的感 觉, 使之有利于肌肉被牵张开。常用的方法有: 肌疗法, 肌肉牵 张加冷喷雾疗法、 肌内封闭、 针刺法和牵张法。当然, 还有其他 的方法, 象电疗、 超声、 激光和运动等疗法, 但都离不开加用对 受累肌的牵张法。尽管国内也用电疗、 超声、 激光和运动等疗法 但明确针对触发点确很少, 而且真正考虑用对 治疗疼痛 1 27 8 (2 4 , 受累肌的牵张疗法也不多。这些物理疗法不是本文的重点,因 此不做更多的叙述。 本文所强调,触发点治疗可能原则是对受累肌的牵张,其 次是想法刺激或破坏触发点。根据不同肌纤维的方向,不同部 治疗后让患者在家中做医师所 位的肌肉有不同的牵张法 1 (( ,(9 4 ; 教的受累肌肉的牵张锻炼 ): 2 张 点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与治疗
黄丹婧;吕娇娇;黄强民;吴小丽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11(40)7
【摘要】@@ 骨骼肌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占人体总重量的50%.每一块肌肉都可能发生疼痛和功能异常,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1].临床调查显示,30%骨骼肌疼痛患者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导致局部疼痛和远处牵涉痛,这些疼痛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总页数】4页(P157-160)
【作者】黄丹婧;吕娇娇;黄强民;吴小丽
【作者单位】570000,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部;20043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20043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570000,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疼痛护理对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J], 张红色;郑耀珍;覃华;谭树生;龙佳佳;黄金艳;
2.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效果研究 [J], 吴昊峰
3.冲击波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梁木荣;石慧芳;龚声敏
4.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谢格理
5.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埋线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比较研究 [J], 戴迎春;梁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MTrP(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MTrP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MTrPs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从大的方面讲,例如:纤维性肌痛、纤维组织炎或肌炎、肌风湿病、肌筋膜炎或肌束膜炎、骨髓病、脊神经根炎、等;其实都与肌筋膜触发点有关。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非侵入性疗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的实训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这项技术的训练和应用。

一、肌筋膜触发点概述肌筋膜是一种形成人体肌肉外部包裹的结缔组织,它具有保护和支撑肌肉的功能。

肌筋膜触发点则是指在肌肉中出现的异常紧张区域,常常会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通过对肌筋膜进行刺激和按摩,来缓解肌肉痛和恢复功能。

二、肌筋膜触发点诊断1. 触感诊断法:通过手指或工具在病人身上进行触感检查,寻找异常的肌筋膜触发点。

触感诊断法可以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肌肉和筋膜来感受异常的硬结和疼痛点。

2. 动作诊断法:观察病人在特定动作下的症状变化,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位置。

例如,当病人抬起手臂时感觉到肩部疼痛,可能是肩部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

3. 压力诊断法:用手指或工具对病人的肌肉施加适当的压力,观察病人的反应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

如果病人在特定区域感到疼痛,可能是该区域存在肌筋膜触发点。

三、肌筋膜触发点治疗1. 按压松解:将手指或工具对肌筋膜触发点施加适度的压力,持续按压数秒钟,并且在按压的同时要求病人主动参与,例如做相应的运动。

这样可以促进肌筋膜的松解和肌肉的放松。

2. 按摩放松:使用指尖或指关节按摩肌筋膜触发点周围的肌肉组织,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松弛。

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按摩油或乳液,以减少摩擦和不适感。

3. 拉伸放松:通过拉伸肌肉和筋膜,可以进一步缓解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疼痛和紧张感。

拉伸时应注意逐渐增加拉伸幅度,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四、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除了治疗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保健措施:1.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2.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简称MTrPs)是肌肉和筋膜所组成的复合体中的痛点。

肌筋膜是人体内连接所有肌肉、骨骼、脏器及神经-肌肉等系统的结缔组织。

MTrPs是肌筋膜中的局部痛点,它的存在可能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在肌肉酸痛、僵硬和不适时,肌筋膜触发点技术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肌筋膜
触发点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适用于减轻肌肉僵硬、促进肌肉舒展和缓解肌肉痉挛。

它是一种无创性手段,通过深压肌肉组织来改善局部的循环系统,以帮助肌肉组织恢复正
常机能。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刺激肌肉中的MTrPs来消除疼痛和刺激肌肉
放松。

MTrPs是肌肉中的一种局部变化,当压力施加在这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肌肉组织
将产生微小的短时收缩,从而进一步刺激MTrPs。

此时,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废物将被清除,并促进新的营养物质进入肌肉组织中,提高肌肉功能的恢复能力。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通过施加压力,可以帮助肌肉舒缓,促进运动员的康复和减轻肌肉
疼痛。

这种技术通常通过手动治疗方法来实现,可以使用手指、手掌或肘部等手段来进行
施压。

对于MTrPs的治疗是一个复杂和细致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使
用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时,需要注意施压的强度和区域,避免使运动员的身体受到创伤。

总之,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肌肉功能
和减轻运动损伤。

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确保治疗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笔记

《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笔记

《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肌筋膜疼痛的基本概念 (3)2. 触发点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4)二、肌筋膜疼痛的常见原因与症状 (5)1. 肌筋膜疼痛的常见原因 (7)2. 肌筋膜疼痛的主要症状 (8)三、触发点疗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8)1. 触发点的定义与特点 (9)2. 触发点疗法的基本原理 (10)3. 触发点疗法的操作步骤与技巧 (11)四、肌筋膜疼痛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13)1. 肌筋膜疼痛的临床应用 (14)2. 触发点疗法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 (15)3. 案例分析与讨论 (16)五、触发点疗法的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17)1.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9)2. 治疗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20)六、触发点疗法的疗效评估与长期管理 (21)1. 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 (23)2. 长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4)七、总结与展望 (25)1. 触发点疗法在疼痛管理领域的价值 (2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28)一、内容概述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种专门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触发点疗法。

这是关于运动损伤修复和疼痛管理领域的重要知识,其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对于理解身体疼痛的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具有极大的帮助。

书中首先介绍了触发点疗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

触发点是指肌肉中紧张、疼痛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疼痛。

通过按压这些触发点,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书中详细解释了触发点的识别和定位方法,使读者能够初步掌握寻找触发点的技巧。

书中详细阐述了触发点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步骤,这些内容包括如何进行按压、按压的力度和频率、按压的时间和顺序等。

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学习并实施触发点疗法的人来说,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书中还介绍了与触发点疗法相关的其他疗法,如肌肉拉伸和热身运动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疼痛解决方案。

肌筋膜激痛点动态诊疗和针刀无痛治疗技术

肌筋膜激痛点动态诊疗和针刀无痛治疗技术
肌筋膜激痛点动态诊疗和 针刀无痛治疗技术
一.认识激痛点
激痛点(trigger point)的认识源自西方医 学研究。最早由美国的Janet Travell医生 提出并研究
中央型激痛点(肌筋膜激痛点):位于肌 腹的某些运动终板功能障碍所致的激痛点
附着性激痛点:肌肉在肌腱、腱膜、骨头 上的附着处由于持续性的张力增高产生的 激痛点。
大部分有肌筋膜组织源性疼痛的病症(肌筋 膜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炎、肌痛症、肌疲劳 综合征等等),尤其是引起运动机能障碍的 疼痛,都归类为肌筋膜激痛点所引起的。
那些以解剖部位命名的疼痛症候群(紧张性 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肩胛骨胸 骨症候群、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腰肌 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等),绝大多数也是由那些特征性而未被确 认的肌筋膜激痛点引起。
肌筋膜激痛点动态诊疗的先决条件:
1. 必须详细了解骨骼肌的附着处、走向和功能, 根据引发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时的动作,判 断是哪些肌肉参与和控制此种动作,由此分 析有可能受到损伤的肌肉,并以正确的触诊 方法精确的找到主要激痛点。
2. 一种能即刻缓解肌小结的紧张痉挛,迅速改 善功能的无痛无创的治疗手段。
膝前痛肌筋膜激痛点及引传范围
头颞部痛肌筋膜激痛点及引传范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筋膜激痛点对针刀诊疗的启示
跳出诊断桎梏,关注肌肉损伤,尤其 是肌腹激痛点的诊察,附着点的激痛 点很多是卫星激痛点,肌腹的激痛点 解决后,起止点的激痛点会少很多。
打破传统手法,针刀以突破紧张的肌 筋膜为度,不强求到骨面。
三.肌筋膜激痛动态诊疗
1. 肌肉被牵拉:静息状态下已经短缩的肌小节 无法伸展到正常的长度而更紧绷,引发渐增 的剧痛,激痛点更易触诊 ;

(完整)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完整)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引言根据近年来的对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一个触发点区域通常存在许多个活化的触发点.而一个触发点则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有局部抽搐反应:LTR locus)和活化部位(终板噪音:EPN locus).基础研究表明,敏感小点是致敏的神经末梢,而活化部位是功能失调的终板,并伴有过渡的乙酰胆碱的释放。

乙酰胆碱的过渡释放导致终板区域的肌纤维局灶性收缩,渐而渐之局部形成肌筋膜疼痛特点之一的紧张带。

几乎在每一块正常的骨骼肌我们能够发现触痛点,即潜在的触发点(有触痛,但无自发性疼痛).这个潜在的触发点在出现一些病理损害时被激活变为活化的触发点(有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疼痛).当这个病理损害得到恰当的治疗后,活化的触发点能被抑制失活。

而这个触发点不会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就是一种因潜在触发点受一些病理条件(如慢性反复的微小劳损、不良姿势、全身系统性疾病或软组织撕裂伤等)的作用后活化,从而引起疼痛.所以触发点疼痛治疗的基础也就是对这个基础病理的治疗。

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方法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描述,本文的重点是对肌筋膜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进行综述。

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肌肉疼痛,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临床问题。

急性损伤可以直接引起肌肉疼痛,例如:挫伤、贯穿伤、撕裂伤、牵拉伤、过用伤、等。

如果这些急性疼痛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和彻底治疗,就可以发展为慢性骨骼肌疼痛。

更常见是,这种慢性骨骼肌疼痛以后不需要有肌肉本身的损伤,只要对机体无论任何组织和结构有损伤,都可以被引发。

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被称为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而这种疼痛综合征都是由肌筋膜触发点(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TrP)所引起的.这个病名术语是Travell在1942年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后首先提出的.然后,近20年被医务界广泛接受,认为MTrP是一个局部可辨别的疼痛或对疼痛敏感的骨骼肌上的结节。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刘琳;黄强民;汤莉【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4(018)046【摘要】背景: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技术在欧美国家临床康复和组织疼痛领域已得到广泛性应用,国内相关专家对其病理机制认识,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该疾病还存在误区和局限。

目的:从病因学、病理机制、诊断和定位、治疗手段等方面,系统阐述该疾病的理论基础及治疗经验。

方法:以“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及“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激痛点,扳机点”为关键词搜索PubMed、SciceDirect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搜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8月,并通过摘要进行文献筛选。

结果与结论:人类从4岁开始才在某些骨骼肌上出现疼痛触发点,组织创伤、姿势不正、骨与关节退行性改变、营养因子缺乏、精神压力、慢性感染等为导致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形成的主要病因。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但 Simons 等提出的“整体学说”最为公认,如何准确找到并定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成功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应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论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组织疼痛的康复效率,而且有利于预防骨与关节损伤、肌筋膜炎、肌痛、肌疲劳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总页数】8页(P7520-7527)【作者】刘琳;黄强民;汤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肌筋膜触发点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J], 黄强民2.疼痛护理对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J], 张红色;郑耀珍;覃华;谭树生;龙佳佳;黄金艳;3.对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的效果研究 [J], 吴昊峰4.冲击波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梁木荣;石慧芳;龚声敏5.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肌肉牵伸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谢格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和治疗颈部筋膜颈筋膜包绕颈部肌肉、血管神经组织,系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于该处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可以引起颈部软组织疼痛,筋膜的分二层,颈筋膜位于斜方肌菱形肌深面,盖住头夹肌、头半棘肌表面,向项部各肌之间,伸出肌间隔,构成肌纤维鞘。

1颈浅筋膜位于皮下组织的深层,包绕全颈,在颈部前方围绕颈闷肌。

2颈深筋膜可分浅、中、深三层,其中浅层及深层筋膜与颈部软组织疼痛有关连。

1)浅层:也呈套状包绕颈部,并包绕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骨下肌群,形成肌鞘膜。

2)中层:又称颈内筋膜,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

3)深层:又称椎前筋膜,覆盖椎体及前方肌内的浅层,两侧达横突及斜角肌前面,并包绕臂丛神经。

解剖1、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强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

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

受副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

一侧肌肉收缩时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

一侧挛缩可形成斜颈。

落枕等可引起该肌痉挛性疼痛,并可经筋膜延向附近组织。

2、斜角肌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

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

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

作用: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

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3、肩胛舌骨肌是颈部浅层的二腹肌,起自肩胛骨上缘,止于舌骨体外侧。

由1~3颈神经支配。

4、颈长肌起自颈3~7和胸1~3,止于寰椎前结节和颈2~4椎体。

由3~6颈神经前支支配。

5、头长肌在颈长肌上面,起自颈3~6横突,止于枕骨基底部前面,由1~6神经支配。

诊断1.病史头颈姿势或睡眠姿势不良,颈肩裸露着凉等所致。

2.症状及体征局部疼痛并向颈部牵涉痛,呈隐痛、酸痛、胀痛。

一侧或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

压痛点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两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处,压痛点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结或痛性肌索。

(1)胸锁乳突肌:感觉颈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

重者,可有肩背部酸沉疼痛。

检查可发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常在该肌中上部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头颈向一侧扭转受限,且症状加重。

(2)前斜角肌综合征:多为放射性疼痛,常在肩、臂尺侧,伴麻木、蚁行感和局部压痛,胀痛。

颈肩臂部疼痛无力,伤侧上肢上举时,疼痛减轻。

严重病例或病程久者,疼痛可向耳后及上肢扩散,手部小鱼际部肌肉萎缩,感觉异常、伤侧上肢发凉、肿胀等神经、血管症状。

手的握力降低,或持物功能丧失。

可在锁骨上窝处触及该肌钝厚、变硬、压痛并向上肢放散。

亦有在5、6颈椎横突处压痛并向耳后放散的病例。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阳性,抬高伤肢则症状减轻。

提肩胛肌肌筋膜疼痛提肩胛肌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深面,起始于上4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抵止于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的上部。

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由颈4-6神经支配),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当肩胛骨被固定时,一侧收缩则使颈部侧屈,双侧收缩则头后仰,颈部后伸。

诊断1.病史经常低头工作,该肌长期处于被牵伸,或颈部过度前屈而致伤。

2.症状及体征肩背部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胛骨活动及低头时疼痛加重。

病久者可有头痛、头晕、心烦等。

可在肩胛骨上角、斜方肌深部及2到4颈椎横突部触及硬性结节或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并向枕部及上肢枕侧放散。

斜方肌肌筋膜疼痛解剖斜方肌位于颈、背部皮下,为两个大三角形的肌肉。

该肌起于枕处粗隆、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于肩胛冈、肩峰及锁骨上面的外三分之一处。

受副神经支配。

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纤维收缩提肩胛,下部肌纤维收缩降肩胛。

当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后仰并稍旋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诊断1.病史因经常肩扛重物,颈部姿势不良或过度侧屈或颈肩部受风寒引起。

2.症状及体征颈、肩部酸痛,疼痛可向患侧上肢桡侧放散,耸肩、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者可有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烦等。

触诊时多发现该肌上部纤维变硬,颈根部及肩胛冈上缘可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硬物且有明显压痛。

该肌肉瘫痪时,不能耸肩,不能将上肢抬高至头以上。

术前准备治疗操作术后处理并发症与注意事项肩周肌群肌筋膜疼痛解剖岗上肌岗下肌位于肩胛骨背面,冈上肌起于冈上窝,冈下肌起于冈下窝,他们均止于肱骨大结节,均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面,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尖,长头以一长腱起于肩关节盂上粗隆,长头腱绕过肱骨颈,由关节囊出来,通过结节间沟与短头汇合,止于桡骨粗隆,由颈5~7神经支配。

三角肌起自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下缘,肌纤维由上向下聚合,下端形成厚腱,附着于肱骨三角粗隆,由腋神经支配。

大圆肌在小圆肌下面,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由上臂内侧面绕过,止于肱骨小结节,由肩胛下神经支配。

小圆肌起于肩胛骨腋窝上部,向外止于肱骨大结节,在冈下肌上端下面,为腋神经支配。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面,长头起于肩关节盂下粗隆,外侧头及内侧头,均起于肱骨体后面,三个头在肘关节以上合并,止于尺骨鹰嘴后面,由桡神经支配。

诊断1.病史2.症状及体征(1)冈上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局部疼痛并向肩部牵涉痛,呈隐痛、酸痛、胀痛,可有肌肉紧张、痉挛和触及“触发点”。

(2)冈下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局部疼痛并向胸背部牵涉痛,呈隐痛、酸痛、胀痛,可有肌肉紧张、痉挛和触及“触发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94%好医道助您职业成长!颈部筋膜颈筋膜包绕颈部肌肉、血管神经组织,系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于该处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可以引起颈部软组织疼痛,筋膜的分二层,颈筋膜位于斜方肌菱形肌深面,盖住头夹肌、头半棘肌表面,向项部各肌之间,伸出肌间隔,构成肌纤维鞘。

1颈浅筋膜位于皮下组织的深层,包绕全颈,在颈部前方围绕颈闷肌。

2颈深筋膜可分浅、中、深三层,其中浅层及深层筋膜与颈部软组织疼痛有关连。

1)浅层:也呈套状包绕颈部,并包绕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骨下肌群,形成肌鞘膜。

2)中层:又称颈内筋膜,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

3)深层:又称椎前筋膜,覆盖椎体及前方肌内的浅层,两侧达横突及斜角肌前面,并包绕臂丛神经。

解剖1、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颈部两侧强大的扁柱状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后上方。

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及枕部上项线的外侧部。

受副神经和颈2、3神经支配。

一侧肌肉收缩时头倾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头部后仰。

一侧挛缩可形成斜颈。

落枕等可引起该肌痉挛性疼痛,并可经筋膜延向附近组织。

2、斜角肌斜角肌为颈部深层肌肉位于脊柱的颈部两侧,由前、中、后斜角肌组成。

前斜角肌起于3到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起于3到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骨中部上面(肌纤维由内上斜向外下)。

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由臂丛神经及血管束通过,后斜角肌起于5、6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2肋骨粗隆,该肌受3、4神经前支支配。

作用:如肋骨固定,该肌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并回旋;双侧收缩,则使颈部前屈。

若颈部固定,该肌收缩可上提1、2肋,助呼吸。

3、肩胛舌骨肌是颈部浅层的二腹肌,起自肩胛骨上缘,止于舌骨体外侧。

由1~3颈神经支配。

4、颈长肌起自颈3~7和胸1~3,止于寰椎前结节和颈2~4椎体。

由3~6颈神经前支支配。

5、头长肌在颈长肌上面,起自颈3~6横突,止于枕骨基底部前面,由1~6神经支配。

诊断1.病史头颈姿势或睡眠姿势不良,颈肩裸露着凉等所致。

2.症状及体征局部疼痛并向颈部牵涉痛,呈隐痛、酸痛、胀痛。

一侧或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

压痛点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两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处,压痛点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结或痛性肌索。

(1)胸锁乳突肌:感觉颈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

重者,可有肩背部酸沉疼痛。

检查可发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变硬,常在该肌中上部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头颈向一侧扭转受限,且症状加重。

(2)前斜角肌综合征:多为放射性疼痛,常在肩、臂尺侧,伴麻木、蚁行感和局部压痛,胀痛。

颈肩臂部疼痛无力,伤侧上肢上举时,疼痛减轻。

严重病例或病程久者,疼痛可向耳后及上肢扩散,手部小鱼际部肌肉萎缩,感觉异常、伤侧上肢发凉、肿胀等神经、血管症状。

手的握力降低,或持物功能丧失。

可在锁骨上窝处触及该肌钝厚、变硬、压痛并向上肢放散。

亦有在5、6颈椎横突处压痛并向耳后放散的病例。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阳性,抬高伤肢则症状减轻。

提肩胛肌肌筋膜疼痛提肩胛肌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深面,起始于上4个颈椎横突后结节,抵止于肩胛骨上角及内侧缘的上部。

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由颈4-6神经支配),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当肩胛骨被固定时,一侧收缩则使颈部侧屈,双侧收缩则头后仰,颈部后伸。

诊断1.病史经常低头工作,该肌长期处于被牵伸,或颈部过度前屈而致伤。

2.症状及体征肩背部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胛骨活动及低头时疼痛加重。

病久者可有头痛、头晕、心烦等。

可在肩胛骨上角、斜方肌深部及2到4颈椎横突部触及硬性结节或条索状物,压痛明显并向枕部及上肢枕侧放散。

斜方肌肌筋膜疼痛解剖斜方肌位于颈、背部皮下,为两个大三角形的肌肉。

该肌起于枕处粗隆、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于肩胛冈、肩峰及锁骨上面的外三分之一处。

受副神经支配。

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纤维收缩提肩胛,下部肌纤维收缩降肩胛。

当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后仰并稍旋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诊断1.病史因经常肩扛重物,颈部姿势不良或过度侧屈或颈肩部受风寒引起。

2.症状及体征颈、肩部酸痛,疼痛可向患侧上肢桡侧放散,耸肩、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者可有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烦等。

触诊时多发现该肌上部纤维变硬,颈根部及肩胛冈上缘可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硬物且有明显压痛。

该肌肉瘫痪时,不能耸肩,不能将上肢抬高至头以上。

术前准备治疗操作术后处理并发症与注意事项肩周肌群肌筋膜疼痛解剖岗上肌岗下肌位于肩胛骨背面,冈上肌起于冈上窝,冈下肌起于冈下窝,他们均止于肱骨大结节,均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面,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尖,长头以一长腱起于肩关节盂上粗隆,长头腱绕过肱骨颈,由关节囊出来,通过结节间沟与短头汇合,止于桡骨粗隆,由颈5~7神经支配。

三角肌起自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下缘,肌纤维由上向下聚合,下端形成厚腱,附着于肱骨三角粗隆,由腋神经支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