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一.95%的慢性疼痛来自肌筋膜触发点的活化现代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加之生活习惯不良,经常保持固定姿势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或因运动创伤、肌肉疲劳等致长期体态失衡,加重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疼痛以及肌肉运动模式的重新分配,长时间后会导致动作控制模式的变化,短期来看很多患者不发生疼痛一般是其他肌肉保护性代偿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动作障碍及各种急慢性疼痛。
因此很多人频繁出现头颈肩部的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手麻,腰腿痛等,依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如颈源性头痛,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诊断。
这些疾病除了对症处理疼痛发生部位和修复压迫损伤之外,这一类患者还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疾病特点,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ICD-11诊断标准里又根据是否找得到原发因素分为“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s,MTrPs),又称激痛点,简单来讲就是肌肉里面出现的异常小结节或条索,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标志性特点。
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 于1942 年提出,可分为隐性触发点和活化触发点。
该理念在国内于上海体育学院黄强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普及推广。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95%慢性疼痛病人与此有关。
当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出现时,可促使隐性触发点发展为活化触发点,继而产生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
如图1 中显示的“x”便是常见的触发点部位,其活化后往往表现为远隔部位(红色部分)的疼痛,因此患者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真正出现问题的点,对着疼痛部位推拿按摩针刺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如何灭活既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活化是大部分疼痛疾病产生的源头,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常用治疗方法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常用治疗方法无论是触发点的诱发或引发因子,还是易感或维持因子,在治疗肌筋膜触发点时都应考虑去纠正或消除。
另外,还需注意由其他疾病引发的继发性触发点,如骨科疾病,只有治愈这些疾病才能阻断疼痛触发点的复发。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使肌肉内的挛缩肌束松开,使机体或各关节的生物力学处于一个正常平衡状态。
本着这个原则,只要能灭活疼痛触发点,任何治疗方法均可被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最好将牵张疗法作为各种疗法的辅助疗法在临床中加以应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1 针法各种针都可用来穿刺定位的触发点。
准确刺到触发点,肌肉会有抽搐反应(跳动)或扎(针)牵涉痛。
目前有4种方法:湿针疗法:即对触发点反复穿刺,尽量引出肌肉的跳动。
当患者感觉难忍的酸胀痛时,给予0.1-0.2 mL局部麻醉剂,以减轻穿刺时的疼痛。
一般情况下用Ф0.4 mm的注射针头可以减少针后的针眼处的疼痛感。
此法对于任何急慢性疼痛触发点综合征效果最好。
注射浸润疗法:一些患者无法忍受或过于敏感穿刺时的酸胀痛,选择此方法。
一旦引出抽搐反应,注射大约 0.5 mL的局部麻醉剂,然后对局部用手指轻柔地按摩,使麻醉剂在局部浸润开。
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地避免患者的治疗时的疼痛,但施针后的效果不能长久,因此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反复的治疗过程。
干针疗法:不加任何局部麻醉剂进行针刺触发点,可以反复针刺,引出跳动;但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这种干针疗法可以用Ф0.3 mm 的细针,引出抽搐反应后,留针8-15 min,反复应用较好。
小针刀疗法:在触发点的治疗中,小针刀仅被用于对增厚和挛缩的触发点上的肌筋膜横向切割予以松解,也可直接穿刺触发点。
同时可以在局麻下用于对肌肉附着处触发点和附着处粘连以及挛缩硬化关节囊和韧带进行松解。
热凝射频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很有效,因为触发点可以在温度45 ℃左右可被灭活,但前提是最好能定位触发点,使针尖进入触发点。
疼痛在人体分布上压痛点归纳之手臂手部压痛点
疼痛在人体分布上压痛点归纳之手臂手部压痛点上臂压痛点1、冈上肌肉肱骨压痛点此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方的大结节上压迹;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肩沉重感,肩外侧痛并在肩外展时局限痛更突出。
2、冈下肌肱骨压痛点和小圆肌肱骨压痛点前者的肱外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后方的中压迹。
后者的肌外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后方最低的小压迹,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两者均会出现肩后方痛和上肢传导痛。
3、肱三头肌外侧头肱骨压痛点此肌上端附着于肱骨后方上1/3段处,无菌性炎症病变会引起上臂后上方痛和上肢传导痛。
4、肩胛下肌肱骨压痛点此肌外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嵴,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肩前方痛和上肢传导痛。
5、大圆肌肱骨压痛点和背阔肌肱骨压痛点前者附着于肱骨前方小结节嵴,后者附着于肱骨前方结节间沟的内侧边缘,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肩前方痛和上肢传导痛。
6、胸大肌股骨压痛点此肌外端附着于肱骨前方的大结节嵴。
与上述两肌的骨髂附着处纵横排列,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肩前方痛以及上肢或前胸的传导痛。
7、三角肌肱骨压痛点此肌下端附着于肱骨外方接近中点的三角肌肉粗隆,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肩外侧痛和上肢传导痛,患肩外展时局限痛更加明显。
8、肱骨内上髁压痛点和尺神经沟压痛点前者为前臂屈肌群(屈指浅肌,屈指深肌,尺侧屈腕肌,桡侧屈腕肌和旋前圆肌)上端骨髂附着处。
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引起肘内方痛和沿屈肌群走向的传导痛和不适感,尺神经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内通过,当尺神经鞘膜脂肪结缔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局限痛和沿尺神经支支配区域的传导痛;会引起麻木,麻痹或肌萎缩等征象。
9、肱骨外上髁压痛点和肱骨远端桡屈侧肘关节囊(肱桡关节间隙)压痛点前者为前臂深肌群(桡侧伸腕长肌,桡侧伸腕短肌,伸指总肌,尺侧伸腕肌和肘后肌)上端骨髂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起肘外方痛和沿着伸肌群走向的传导痛或不适感,在许多颈背肩臂痛的病例中,因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肩胛骨附着处损害或前斜角肌第1肋附着处损害,在肘关节外侧的传导痛经久不愈,而在肱骨外上髁肌附着处形成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者,称为“继发性肘关节外侧软组织损害”。
肌筋膜疼痛详解
肌筋膜疼痛详解人体疼痛75%是由激痛点引起的肌肉结节和肌肉紧绷带——引起牵涉痛。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和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
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
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又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常引起腰背痛、颈肩痛、腰腿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一个常见的慢性疼痛病。
-------去掉真皮层后的浅筋膜筋膜的解剖构造及作用机制所谓筋膜,是人体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为一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的外表一层菲薄膜性构造,遍布全身,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2种: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浅筋膜对其深部的肌、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些部位的浅筋膜对外来加压能起缓冲作用。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肉关系密切,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其插入肌群间,并附着于骨,构成骨间隔;并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肌数目众多而骨面不够广阔的部位,还可供肌的附着或作为肌的起点;肌肉较兴旺的地方,其深筋膜就显得特别兴旺,强厚而坚韧。
具有保护肌肉免受摩擦和约束肌肉的活动,并分隔肌群或肌群中的各间肌,以保证肌群和各间肌能单独进展活动。
深筋膜在腕踝部可增厚形成支持带,对经过其深部的肌腱有支持和约束作用,并能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以调节肌力的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筋膜可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
由于血管和神经都沿着肌间或肌群之间的筋膜间隙行走,这对于诊断血管神经及肌的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实训教程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非侵入性疗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的实训教程,帮助您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这项技术的训练和应用。
一、肌筋膜触发点概述肌筋膜是一种形成人体肌肉外部包裹的结缔组织,它具有保护和支撑肌肉的功能。
肌筋膜触发点则是指在肌肉中出现的异常紧张区域,常常会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技术通过对肌筋膜进行刺激和按摩,来缓解肌肉痛和恢复功能。
二、肌筋膜触发点诊断1. 触感诊断法:通过手指或工具在病人身上进行触感检查,寻找异常的肌筋膜触发点。
触感诊断法可以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肌肉和筋膜来感受异常的硬结和疼痛点。
2. 动作诊断法:观察病人在特定动作下的症状变化,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位置。
例如,当病人抬起手臂时感觉到肩部疼痛,可能是肩部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
3. 压力诊断法:用手指或工具对病人的肌肉施加适当的压力,观察病人的反应以确定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
如果病人在特定区域感到疼痛,可能是该区域存在肌筋膜触发点。
三、肌筋膜触发点治疗1. 按压松解:将手指或工具对肌筋膜触发点施加适度的压力,持续按压数秒钟,并且在按压的同时要求病人主动参与,例如做相应的运动。
这样可以促进肌筋膜的松解和肌肉的放松。
2. 按摩放松:使用指尖或指关节按摩肌筋膜触发点周围的肌肉组织,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松弛。
按摩时可以使用适量的按摩油或乳液,以减少摩擦和不适感。
3. 拉伸放松:通过拉伸肌肉和筋膜,可以进一步缓解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疼痛和紧张感。
拉伸时应注意逐渐增加拉伸幅度,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四、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除了治疗肌筋膜触发点,预防和保健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和保健措施:1.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或电脑。
2.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简称MTrPs)是肌肉和筋膜所组成的复合体中的痛点。
肌筋膜是人体内连接所有肌肉、骨骼、脏器及神经-肌肉等系统的结缔组织。
MTrPs是肌筋膜中的局部痛点,它的存在可能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
在肌肉酸痛、僵硬和不适时,肌筋膜触发点技术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肌筋膜
触发点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适用于减轻肌肉僵硬、促进肌肉舒展和缓解肌肉痉挛。
它是一种无创性手段,通过深压肌肉组织来改善局部的循环系统,以帮助肌肉组织恢复正
常机能。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力刺激肌肉中的MTrPs来消除疼痛和刺激肌肉
放松。
MTrPs是肌肉中的一种局部变化,当压力施加在这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肌肉组织
将产生微小的短时收缩,从而进一步刺激MTrPs。
此时,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废物将被清除,并促进新的营养物质进入肌肉组织中,提高肌肉功能的恢复能力。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通过施加压力,可以帮助肌肉舒缓,促进运动员的康复和减轻肌肉
疼痛。
这种技术通常通过手动治疗方法来实现,可以使用手指、手掌或肘部等手段来进行
施压。
对于MTrPs的治疗是一个复杂和细致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使
用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时,需要注意施压的强度和区域,避免使运动员的身体受到创伤。
总之,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肌肉功能
和减轻运动损伤。
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确保治疗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肌筋膜全身160个疼痛触发点
肌筋膜全身160个疼痛触发点
坐位疼痛:竖脊肌。
起立疼痛:腰大肌。
翻身疼痛:腰大肌、腹外斜肌。
咳嗽时疼痛:腰大肌。
弯腰疼痛:竖脊肌。
后伸仰腰疼痛:腰大肌。
左侧旋腰疼痛:右腰大肌、右腹外斜肌。
右侧旋腰疼痛:左腰大肌、左腹外斜肌。
左侧弯腰疼痛:右腰大肌。
右侧弯腰疼痛:左腰大肌。
翘二郎腿疼痛:髂胫束(大转子)。
穿、脱袜子疼痛:缝匠肌。
屈髋关节疼痛:腰大肌。
平卧疼痛:腰大肌。
髋关节外展疼痛:髂胫束。
髋关节内收疼痛:腰大肌、内收肌。
上楼、上坡疼痛:股四头肌。
下楼、下坡疼痛:髌下脂肪垫、股四头肌。
蹲下时膝关节疼痛:髌下脂肪垫、股四头肌。
详细打开文件!看图治病!里面是全身160块肌肉病症的图片讲解!。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引言根据近年来的对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一个触发点区域通常存在许多个活化的触发点。
而一个触发点则由两部分组成:敏感小点(有局部抽搐反应:LTR locus)和活化部位(终板噪音:EPN locus)。
基础研究表明,敏感小点是致敏的神经末梢,而活化部位是功能失调的终板,并伴有过渡的乙酰胆碱的释放。
乙酰胆碱的过渡释放导致终板区域的肌纤维局灶性收缩,渐而渐之局部形成肌筋膜疼痛特点之一的紧张带。
几乎在每一块正常的骨骼肌我们能够发现触痛点,即潜在的触发点(有触痛,但无自发性疼痛)。
这个潜在的触发点在出现一些病理损害时被激活变为活化的触发点(有自发性疼痛或活动时疼痛)。
当这个病理损害得到恰当的治疗后,活化的触发点能被抑制失活。
而这个触发点不会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就是一种因潜在触发点受一些病理条件(如慢性反复的微小劳损、不良姿势、全身系统性疾病或软组织撕裂伤等)的作用后活化,从而引起疼痛。
所以触发点疼痛治疗的基础也就是对这个基础病理的治疗。
肌筋膜疼痛的治疗方法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描述,本文的重点是对肌筋膜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进行综述。
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肌肉疼痛,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临床问题。
急性损伤可以直接引起肌肉疼痛,例如:挫伤、贯穿伤、撕裂伤、牵拉伤、过用伤、等。
如果这些急性疼痛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和彻底治疗,就可以发展为慢性骨骼肌疼痛。
更常见是,这种慢性骨骼肌疼痛以后不需要有肌肉本身的损伤,只要对机体无论任何组织和结构有损伤,都可以被引发。
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被称为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而这种疼痛综合征都是由肌筋膜触发点(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MTrP)所引起的。
这个病名术语是Travell在1942年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治疗后首先提出的。
然后,近20年被医务界广泛接受,认为MTrP是一个局部可辨别的疼痛或对疼痛敏感的骨骼肌上的结节。
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六章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一个临床上常见的肌肉疼痛问题。
根据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的证实,肌筋膜触发点的存在已被广泛的接受。
证明1.对MTrP的按压会再次引起和加重病人经常疼痛部位的疼痛。
消除(更恰当的方法,使失活)MTrP可以缓解任何不舒服的症状.2.对不同病人的每个肌肉的MTrP 进行按压可以引出相类似的牵涉痛.3.对MTrP高强度的刺激(包括深度按摩和针刺)可以抑制疼痛.4.在MTrP区域针刺微小的位点(疼痛感受器,即敏感的位点或是局部抽搐反应位点)可以减轻疼痛和牵涉痛,而且LTR可以用肌电图描记记录出.5.如果在针刺MTrP时可以引出局部抽搐反应,那麽立即消除MTrP疼痛是可以.6.所有的MTrPs都位于终板区域内,而且MTrP区域上的终板噪音比正常的肌肉组织上的更多地被记录到.7.电子显微镜和超声波研究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即MTrP区域上(终板区域)绷紧带和挛缩的结节。
MTrP已经被定义为是骨骼肌纤维绷紧的带上应激性过度的结节。
潜在的MTrP(压痛,但是不是自发性疼痛)可以变成由病理病变继发的活动的MTrP (压痛和自发性疼痛)。
在对病理因素进行恰当治疗后,活动的MTrP会被抑制成它的失活状态。
但是,MTrP不会永久消失,它只是从一种活动的状态转变为潜在的形式。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潜在的MTrPs在一定的病理条件下转变为活动的MTrPs而引起的疼痛现象,包括微小肌肉的慢性重复性损伤,不正确的姿势,系统性疾病,或是骨骼肌神经损伤(例如损伤,扭伤,创伤,关节炎,或是椎体椎间盘病变)。
通过对肌筋膜触发点的病因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是,根据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研究,以及对临床治疗有效性调查,我们还是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常可以归类到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肌筋膜触发点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PPT
临床特点
触发点(trigger point)
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 痛的位置
在这个位置上可摸到一个 拉紧的带(条索样结节), 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 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 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 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 和四肢的疼痛。
临床特点
一块肌肉常有几个的固定疼 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 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
潜在的触发点常处于休眠状态,还可引起受累的肌 无力、骨骼肌的牵张范围减小和关节运动受限,并 持续多年和被某些原因激活,例如创伤、急性过牵、 超用疲劳、劳累、受凉和反复感冒
诊断
诊断标准
首先排除疼痛是否来自器质性和其他 的病变
病史:突然发作的肌肉过用或跟随发 作的疼痛;反复和慢性过用受累肌肉 而引起的肌痛;无明原因的肌痛
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 个邻近疼痛点,第二个疼痛 点又可触发更远处的疼痛点, 从而造成远距离牵涉痛
牵涉性的头痛可造成失眠和 精神焦虑
各个触发点引起的临床症侯 群都有各自的特征
临床特点
正常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因某些慢性损伤而引 起一个或多个潜在的触发点,这些潜在的触发点仅 有局部的疼痛
被某些原因至痛后变为活动触发点而患病,然后触 发远处的牵涉痛和局部的其他症状
冷喷雾和牵拉
治疗
随意性收缩与放松
等长收缩后放松 交互性抑制 收缩放松技术 肌肉能量技术
激痛点压力放松术
缺血性压技术 物理治疗
超声波 电刺激
治疗
激痛点注射
麻醉剂注射 干针(dry needling) 肉毒素注射
肌筋膜触发点及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美国Janet Travell教授首先发现众多的来自非器质性 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都是由于肌筋膜痛性触发 点所造成的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_刘琳
刘琳,黄强民,汤莉.肌筋膜疼痛触发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6):7520-7527.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the common cause of clinical tissue pain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18 卷 第 46 期 2014–11–12 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November 12, 2014 Vol.18, No.46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刘 琳1,黄强民1,2,汤 莉3 (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上海市 200438;2上海体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上海沪东医院疼痛科,上 海市 200129;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市 200050)
Liu L, Huang QM, Tang L.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the common cause of clinical tissue pain.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4;18(46):7520-7527.
Abstract BACKGROUND: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and tissue pain fiel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countries, and they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the common cause of clinical musculoskeletal pain, joint function limitation, tissue injuries and muscle fatigue by many physiotherapist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many experts still have some mistaken ideas and limit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nd to diagnosis and treat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OBJECTIV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tiology, pathological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positioning, treatments, to elaborate the method issues an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ments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ETHODS: PubMed, ScienceDirect, EBSCO and CNKI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by the keywords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in the titles and abstract to retrieve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the time of database construction to August 2014. RESULTS AND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a child has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 some skeletal muscles after age of 4 years. The main causes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include issue trauma, the wrong posture, bone and joint degeneration, nutrition deficiency, mental stress, chronic infection and so on.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remains unknown, but wha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s the integrated trigger point
十二经穴与肌筋膜触发点的关系
十二经穴与肌筋膜触发点得关系一、手太阴肺经中府:在胸前壁得外上方,云门下一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就是胸大肌上部、胸小肌得肌筋膜触发点,胸大肌上部牵涉痛在肩峰前,胸小肌肌筋膜触发点引起胸廓出口综合症得症状,牵涉痛在前肩部,并有胸前与整个上肢尺侧得弥散,手掌尺侧及手指麻木。
云门:在胸前壁得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就是胸大肌上部得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在肩部,影响肩得外展。
针刺宜浅。
侠白:在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
就是肱二头肌桡侧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在肌肉得两侧,集中于肩前、上臂中部与肘前部,并弥散到肩胛冈上部。
针刺要向肌腹部方向进针。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或肘横纹上5、就是肱桡肌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主要集中于虎口区与肱骨外上髁,并有前臂桡侧得弥散、鱼际:在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就是拇指对掌肌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主要集中于拇指外侧缘与桡侧腕部、二、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得中点处。
就是拇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集中于拇指后方,第一掌骨得背侧与外侧,并向整个大鱼际区、拇指外侧与背侧、虎口弥散。
下廉: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就是腕短伸肌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集中于手背中部靠腕得位置,前臂中远端与手背其她部分都有弥散。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就是腕长伸肌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集中于肱骨外上髁区域,并一直弥散到手背二分之一得桡侧与拇指后。
手五里: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就是肱三头肌外侧头肌筋膜触发点,牵涉痛集中在触发点周围,并向肘关节后外侧与前臂背侧弥散。
天鼎:在颈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就是颈阔肌、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中斜角肌肌筋膜触发点,颈阔肌活动触发点可以出现在这块肌肉得中部,其牵涉痛位置在包及下颌区得整个下半外侧得皮肤,而这个疼痛得特征就是一种奇怪得刺痛感觉;在锁骨上得颈阔肌触发点还可以产生胸部前面得一种灼热得牵涉刺痛、而且常常与胸锁乳突肌一起发病,有额头痛现象。
全身各肌肉群对应的疼痛点解析
全身各肌肉群对应的疼痛点解析1、斜角肌触发点引起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的严重疼痛,前臂和手脚的疼痛及其他一些症状。
2、肩胛悬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触发点引起上背部和颈部的关联痛。
3、肩袖肌群——冈上、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附着在上肢骨),附着于肩胛骨、止于肱骨上。
4、肩袖触发点是肩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伴有肩关节受限和关节弹响咔嗒音和摩擦音。
5、上臂肌肉——三角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和肱三头肌(后三块是主要的肌肉),触发点引起肩膀、上臂和背部的疼痛还能前臂、手部、手指和关联痛。
枕骨斜方肌(上项线内侧1/3、枕骨隆突)、胸锁乳突肌(上项线外侧1/2)、头夹肌(上项线外侧)、头后大直肌(下项线外侧)、头后小直肌(下项线内侧)、头上斜肌(上下项线之间)、棘肌(上下项线之间)颞骨乳突:胸锁乳突肌(外侧)、头夹肌、最长肌。
棘突斜方肌(C7-T12)、小菱形肌(C7-T1)、大菱形肌(T2-T5)、背阔肌(T5-L5)、头夹肌(C7-T3)、颈夹肌(T3-T6)、半棘肌(C2-T4)、头后大直肌(C2)、头后小直肌(C1后弓结节)、头下斜肌(C2)、棘肌(C2-C4、C7-C8、T11-L2)、上后锯肌(C7-T3)、下后锯肌(T11-L3)、多裂肌(C2-L5)、回旋肌(C1-L5)、棘间肌(C2-T3、T12-L5)横突肩胛提肌(C1-C4)、斜角肌(C3-C6横突前结节、C2-C7横突后结节、C5-C7横突后结节)、颈夹肌(C2-C3)、半棘肌(C2-T4)、头上斜肌(C1)、头下斜肌(C1横突下结节)、头侧直肌(C1)、髂肋肌(C4-C7)、最长肌(C2-C6、T1-L5)、腰方肌(L1-L4)、多裂肌(C4-L5)、回旋肌(C1-L5)、横突间肌(C1-L5)、腰肌(T12-L5)肱骨外上髁肱桡肌(嵴近端2/3)、桡侧腕长伸肌(嵴近端1/3)、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旋后肌、肘肌(髁后面)锁骨三角肌(外侧)、斜方肌(外侧)、胸大肌(内侧)、胸锁乳突肌(内侧)肋骨(背部):髂肋肌(1-12)、最长肌(3-12)、腰方肌(12肋下缘)、上后锯肌(2-5)、下后锯肌(9-12)颈椎关节突:半棘肌(C4-C6)、最长肌(C4-C7)项韧带:斜方肌、头夹肌、棘肌、上后锯肌肩峰:三角肌、斜方肌肩胛冈: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上窝)、冈下肌(下窝)肩胛上角:肩胛提肌肩胛内缘:大菱形肌、小菱形肌肩胛外缘:大圆肌(下缘)、小圆肌(上缘)肱骨大结节:胸大肌(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肱骨小结节:背阔肌(嵴)、大圆肌(嵴)、肩胛下肌喙突:喙肱肌、胸小肌肱骨粗隆:三角肌骶骨(后面):髂肋肌、多裂肌、臀大肌髂嵴:背阔肌、髂肋肌、腰方肌、多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大转子: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上孖肌、下孖肌小转子:腰肌、髂肌胸腰筋膜:最长肌、背阔肌附着点炎,又称肌腱端炎,是指韧带、肌腱、筋膜、关节囊附着于骨质的部位的炎症。
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28块肌肉激痛点以及疼痛模式
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28块肌肉激痛点以及疼痛模式激痛点是一个高度易激惹点,为紧绷的骨骼肌筋膜内可触摸到的结节。
直接的压力或肌肉收缩可诱发出Jump体征,局部疼痛,局部抽动以及牵涉痛。
该牵涉痛通常以某种疼痛模式出现在激痛点的远处1,2,3,4。
Jump体征:激痛点对外部压力的特征性反应。
患者通常会感到一阵剧烈疼痛并带有痛苦表情,但似乎和检查者触诊按压的力道不成正相关。
患者通常不自主的移动身体,耸肩,扭头或者身体其它未触诊部位的动作反应。
这种Jump体征说明激痛点具有程度较重的压痛。
该体征的出现被认为是激痛点的明确诊断。
局部抽动反应:激痛点受到挤压时,因为紧张肌纤维的收缩而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短暂的或者可触摸到的肌肉和皮肤收缩。
牵涉痛:也叫反射痛,是疼痛刺激部位以外的某一局域性疼痛。
疼痛可被诱发,不随皮节,肌节和神经根变化而变化。
通常无明确的关节肿胀或者神经学缺陷。
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疼痛通常比较明显,分散以及持续,疼痛发作区域(疼痛体表图)和性别、种族无关,通常能被再次诱发5。
放射痛和牵涉痛略有不同,例如,和心梗相关的疼痛可以是牵涉痛,也可以是来自于胸廓的放射痛。
此处的牵涉痛是指疼痛远离受累器官或邻近受累器官,比如心梗时,患者的牵涉痛仅指表现出的下颌痛或左臂痛,而非胸部疼痛1,6。
解剖和病因激痛点存在于肌筋膜,主要位于肌腹的中央,运动终板进入之处(原发型或中央型激痛点)5。
通常能触摸到大小约2-10mm的紧张的肌肉结节,可以存在于全身任何骨骼肌的不同部位。
任何人的身体内都存在激痛点,甚至是婴儿和儿童,但是激痛点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引发疼痛综合征。
当疼痛发生时,激痛点通常都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躯体功能障碍,心理障碍和日常功能受限有关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指软组织来源的区域性疼痛并和来自于激痛点的肌肉压痛相关,压痛点的直径通常为数毫米,存在于肌肉和肌筋膜的不同部位。
28块肌肉的常见激痛点以及疼痛模式1.颞肌(T emporalis)1)颞区(头痛)2)眉毛上方3)上排牙齿2.枕下肌(suboccipitalis)1)颞区(头痛)3.咬肌(masseter)1)上排后侧牙齿2)下排后侧牙齿3)眉毛区4)下颌5)耳疼,耳鸣,眩晕4.上部斜方肌(upper trapezius)1)眼眶外侧2)颞区3)颈部4)下颌经典的问号“?”5.头夹肌(splenius capitis)1)头顶6.颈夹肌(splenius cervicis)1)眉毛外侧区2)颞区3)颈后侧丛集性头痛具有和颈夹肌牵涉痛相似的疼痛模式。
[转]身体各部常见之肌筋膜疼痛
[转]身体各部常见之肌筋膜疼痛一、头颈部常见之肌筋膜疼痛有些学者将头颈部之肌源性头痛笼统地归因于「肌肉紧张型头痛,往往处方已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或肌肉松弛剂来解决,虽然能暂时止住疼痛,但患者常要受症状反覆发生之苦。
就病理观点,不同部位之头颈部肌肉疼痛,各有其特有之诱因。
能正确地找出有问题的肌肉,并施以适当之局部治疗及指导病患正确的治疗性伸展运动,方能彻底解决患者之问题。
本节将就常见之头颈部的肌筋膜疼痛作个别讨论:1.斜方肌(Trapezius)脖子僵硬,落枕,膏肓痛,慢性颞侧头痛,都是因为它…2.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头痛,头晕,耳鸣脑鸣,眼痛耳痛,视力模糊,却找不到原因,很可能就是它…3.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e muscle)脖子僵硬,就是血浊,高血压吗?4.头夹肌及颈夹肌(Splenius capitis and cervicis)头项痛,痛之入骨,原来就是它…5.后颈肌群(Posterior cervical muscles: multifundi, semispinalis)脖子僵硬,孙悟空金箍咒型的头痛,原来就是它…6.下枕骨肌(Suboccipital muscle)金箍咒型的头痛的另一个帮凶7.颞肌(Temporalis muscle)单侧颞部的头痛,不一定就是偏头痛喔!8.脸部表情肌及咀嚼肌假性三叉神经痛,颞颚关节疼痛牙关开合困难,可能就是它!二、常见之肩胸背部肌筋膜疼痛肩胸背部的疼痛,为患者在门诊常见的主诉,个别的肌肉有不同的激痛点及不同的转移痛分布区,本节就此区域常见的肌肉作逐一的介绍。
1.斜角肌(Scalene mucscle)手指酸麻无力最常见的源头,偶见手指关节痛及晨间僵直,而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得不慎。
2.上肩脊肌(Supraspinatus muscle)五十肩的秘密客,肩关节内收动作困难,无法侧面上举。
肌筋膜触发点的图解
肌筋膜触发点的图解
键,亦是引致其它软组织及关节痛症的主要原因。
肌肉缩短使附着肌肉的其它结构受到机械性的张力,增加肌腱的损伤,如肌腱炎、腱鞘炎,如果腱内有籽骨,则会引致软骨磨损和疼痛,若脊椎旁之肌肉缩短,则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脱出,肌肉缩短可引起肌肉排列的改变和关节话动异常,从而又可引起关节疼痛及退行性变化,肌肉对神经的压迫可引起神经压迫症状。
所以有学者认为,肌筋膜疼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人们习惯上根据痛处位置来定名,例如“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等等,但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肌肉缩短所致。
图中字处为触发点的位置,红色区域是它关联痛的区域。
特拉维尔的肌筋膜触发点手册
原文:在可触摸的紧绷肌带的结节上有圆周状的点状压痛,并且患者对于施加压力在压痛点上所诱发出来的疼痛指认是他所熟悉的----摘自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肌痛點手冊IX分析:当我们在需要进行按摩的肌肉上发现粗大的条索状阳性反应物的时候,其中将有一个最核心的治疗区如上描述,在该点上按压能够诱发出引起患者难受的症状,而对该店的静态持续按压超过90秒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或相关症状。
肌痛点的活性小点:在肌肉的一个小区域内出现自发性电位活动的地方,它可能会或也不可能会展现单纤维动作电位特征性的尖峰。
活动性肌筋膜肌痛点:会导致临床疼痛抱怨的肌筋膜肌痛点,它总是压痛的,会阻碍肌肉被完全地伸展,弱化肌肉的强度,在直接压迫时还会引出患者确定的疼痛,而如果刺激够强的话,会引起肌肉纤维抽搐反应,在患者疼痛忍受限度内压迫的话,会在它的疼痛引传区域内产生压痛,以及引传性运动现象和自主神经现象。
----摘自触发点治疗手册摘要P1分析:什么是我们需要进行分筋力筋手法的区域,是有上述问题的区域,这种按压先是诱发了疼痛并按照一定的方式传到如经络传导,同时可能会诱发出运动出现,如果一个区域不具备上述特征,我们可以放弃,因为它可能不是我们要选择的关键性治疗点。
关联性肌筋膜激痛点:一块肌肉上的激痛点会和另一块肌肉上的激痛点同时发生,这些关联性激痛点可能由一个引发出另一个,也可能两个都来自于相同的机械性或神经性源头。
分析:康复中提倡治疗的时间的叠加,空间的叠加,传统针灸讲究配伍,往往我们在治疗部分疼痛性疾病时,往往要清除不同区域的阳性反应点,或者整体性调整脊柱,这些关联性的疼痛的存在应该存在着合理有效的规律,而在掌握不到其中的规律,仔细寻找肌筋膜激痛点,全面的清除应该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在临床中发现坐骨神经痛不仅在梨状肌上出现肌筋膜激痛点同时在斜方肌上也出现肌筋膜激痛点,二者同时治疗加强疗效,而肩井配合环跳的针灸配伍在古代早有,因此合理的辨证在我们分析的取穴的区域上仔细探查是否有关联性激痛点,并给与合理的解决,将帮助我们提高疗效,而如果我们的预估区域上没有肌筋膜激痛点,将提示我们反思诊断是否正确,这个位置是否需要针灸或者压揉?附着性激痛点:位于肌肉肌腱结合处或肌肉骨骼附着处的激痛点,会造成肌腱附着点病,那是来自于中央性激痛点其特征之紧绷带所无法缓解的张力所致----摘自触发点治疗手册摘要P2分析:在反阿是穴医术中,详细描述了肌肉的起点\止点—肌腹上都存在可能解决问题的阳性反应点,而二者在治疗中所赋予的意义不同,因此如果一个肌肉是我们疑似的损伤区域,如果在肌腹上没有阳性反应点,则应该仔细探寻两端的骨性机构,将力垂直与骨膜按压下如果诱发处症状,可以采用压揉手法或者关节松动结束给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上肢部--肱二头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肱二头肌触发点在肌腹的位置,触发点常属于中心型,其牵涉痛在肌肉的两侧,集中于肩部、上臂中部和肘前部,并弥散到肩胛冈上部位,肱二头肌触发点发生后,患者会感到肩前的浅表部疼痛,而不是肩关节深部的疼痛,而且没有三角肌中部的疼涌。
当手臂在直臂外展或屈肘抬臂肘过肩时,会有疼痛出现。
肱二头肌肌腱的压痛点,可以弥散到上臂前部,但是很少出现在肘前部。
当将手臂抬举过头时,肩天节外展时,可听到来自紧张肌腱弹响声;而目常伴有疼痛和上斜方肌区域的酸痛。
如果病人在手臂内旋15~200的伸直情况拿东西时,常常感到肩关节疼痛,仔细检查可以发现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肩胛骨关节盂上缘起点处增厚且压痛。
病人在抬高手臂时,肱骨头会顶住肩峰,而引起疼痛,称之为肩关节的撞击综合征。
一旦这个长头腱的末端病被治愈,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全部的肩关节活动会完全恢复。
[病因病机]
1.上肢受到外力的拉伤所致。
2.急性者常为运动员,如举重、单杠运动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
1.肩前疼痛,并向三角肌放射。
2.屈肘提物时感觉力量减弱。
[诊断要点]
1.肩前酸痛,有时臂外展时可听到肩关节的响声。
2.肱二头肌长头腱在肩胛骨关节盂上缘起点处末端增厚、压痛。
治疗方法:
按照症状在肱二头肌寻找疼痛激发点,治疗方法灵活运用。
一,微型刃针肌筋膜松解术,在治疗点散刺2-3个点,刺入深度0.3-0.5厘米。
症状马上减轻。
新的松解点在锁骨中下端骨缘处。
二,专业的肌筋膜松解针,在治疗点弾击3-5个点,每个点打两下,症状马上减轻。
三,砭石筋膜刀沿着肱二头肌从上向下操作20-30次,按压治疗点一分钟,症状马上减轻。
四,用筋膜枪用小头一档在肱二头肌上下放松一分钟,治疗点操作一分钟。
拉伸方法
配合肱二头肌拉伸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特别是在针刺后结合拉伸效果更好
热敷疗法
整体操作完毕,运用蜡疗深层透热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