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过程

合集下载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

1 简介群落演替指群落的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一片山坡上的丛林可因山崩全部毁坏,暴露出岩石面。

但又可经地衣、苔藓、草类、灌木和乔木等阶段逐步再发育出一片森林,包括重新孕育出土壤。

当一个群落的总初级生产力大于总群落呼吸量,而净初级生产力大于动物摄食、微生物分解以及人类采伐量时,有机物质便要积累。

于是,群落便要增长直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而积累停止、生产与呼吸消耗平衡为止。

这整个过程称为演替(succession),而其最後的成熟阶段称为顶极(climax)。

顶极群落生产力并不最大,但生物量达到极值而净生态系生产量很低或甚至达到零;物种多样性可能最後又有降低,但群落结构最复杂而稳定性趋于最大。

不同于个体发育,群落没有个体那样的基因调节和神经体液的整合作用,演替道路完全决定于物种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物流、能流的平衡。

因此顶极群落的特征一方面取决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一方面依赖于所含物种。

2 一、按演替起始条件划分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起始条件即裸地类型可将植物群落演替分为初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与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1 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即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

由其他地方进入或残存的根系、种子等重新生长而发生的。

可认为它是原生演替系列发展途中而出现的。

这种逐渐发生的演替系列称为后成演替系列(subsere)。

简单的说,原生演替就是从没有生命体的一片空地上植被类群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

次生演替实例:在某一林区,一片土地上的树木被砍伐后作为农田,种植作物;以后这块农田被废弃,在无外来因素干扰下,就生长出一系列植物群落,并且依次替代。

首先出现的是一年生杂草群落;然后是多年生杂草群落与禾草组成的群落;再后来是灌木群落和乔木的出现,直到一片森林再度形成,替代现象基本结束。

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一、引言群落演替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生态群落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

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涉及到群落中物种组成、生物量、生产力、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

群落演替的研究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根据群落演替的起始条件,可以将群落演替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1.原生演替(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群落演替的起始阶段,此时裸地上没有生物存在。

初级阶段的特点是土壤贫瘠,缺乏有机质和养分。

(2)先锋物种阶段:在初级阶段之后,一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物种开始侵入裸地,形成先锋物种。

先锋物种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为后续物种的侵入提供条件。

(3)草本植物阶段:随着先锋物种的生长和繁殖,草本植物开始侵入裸地,形成草本植物群落。

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能够占据更多的生态位。

(4)灌木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逐渐演替为灌木群落。

灌木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能够占据更多的生态位。

(5)乔木阶段:灌木群落逐渐演替为乔木群落。

乔木植物的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生态位占据能力。

2.次生演替(1)破坏阶段: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导致原有群落受到破坏,物种组成和生物量发生变化。

(2)恢复阶段:破坏后,群落开始逐渐恢复。

先锋物种侵入,逐渐改善土壤质量,为后续物种的侵入提供条件。

(3)草本植物阶段:随着先锋物种的生长和繁殖,草本植物开始侵入,形成草本植物群落。

(4)灌木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逐渐演替为灌木群落。

(5)乔木阶段:灌木群落逐渐演替为乔木群落。

三、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群落演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物种相互作用和人为干扰等。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会有所不同。

2.物种相互作用物种相互作用是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第4节 群落的演替(34张PPT)
2、演替的终点不一定是森林阶段,如干旱荒漠 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3、演替不一定是丰富度高的群落取代丰富度低 的群落,也可能出现负演替。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 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 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 处于劣势。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5)灌木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3)苔藓阶段 (4)草本植物阶段 (5)灌木阶段 :更高的灌木在竞争中占
势;各种鸟类迁优入;群落结构较稳定,抵 御环境变化能力增强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在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请思考
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 岩石的地区?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 相同?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耕种的农田
(1)杂草阶段
二、演替的类型:
2.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杂草阶段 :一年生杂草生长;多年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 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过度放牧 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 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破坏水域生物 群落
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二、演替的类型: 1.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土壤条件不断改善)

动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动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动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动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指一个地区或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演替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动物组成和密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动物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演替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不同阶段的特征。

一、动物群落演替的概念和原因动物群落演替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是由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驱动的。

内在因素包括种群内部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合作、繁殖等。

外在因素包括气候、食物资源、栖息地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当一个环境中存在可利用的资源时,动物群落会迅速发展,而当资源有限或者环境条件改变时,动物群落就会经历演替过程。

二、演替过程的影响因素1. 初始物种和环境条件:演替过程的起始阶段被称为先锋群落,它由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环境条件的物种组成。

初始物种对后续群落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 环境变化:环境的改变会促使动物群落发生演替。

例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可能导致某一物种的减少或消失,从而引发演替过程。

3. 种群相互关系: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演替过程也起到重要作用。

竞争、捕食和共生关系等都会影响到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三、演替过程的阶段1. 先锋群落:先锋群落是演替序列的起点,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适应性强的物种会首先出现。

它们能够忍受较低的光照、酸性土壤等环境条件。

2. 竞争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物种会逐渐被更具竞争力的物种所取代,形成竞争群落。

这些物种通常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对先前的物种构成竞争。

3. 稳定群落:在演替过程的后期阶段,物种之间的竞争达到一个平衡点,形成稳定群落。

这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组成群落的种类较为多样。

四、演替过程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动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演替的进行,优势物种逐渐替代了先锋物种,生物多样性也得到增加。

较为复杂的生物群落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

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

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1.引言1.1 概述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是指在黄河流域地区,植物群落由最初的种子萌发、苗木生长,到成年植物形成群落,再到逐渐演替为其他植物群落的过程。

植物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含了群落的形成、发展、演变和消亡等多个阶段。

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地理背景。

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黄河流域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

在气候方面,黄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这种季节性的气候特点影响着黄河流域植物群落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黄河流域的降水量较少,地表水资源相对匮乏,植物群落需要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这也是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土壤条件是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黄河流域的土壤富含养分,适合植物的生长发育。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土壤类型和质地的差异,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也会受到土壤条件的影响。

例如,一些植物对于土壤湿度和盐碱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会有所不同。

此外,黄河流域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也对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黄河流域的地势较为平坦,存在一定程度的坡度和高差。

同时,黄河及其支流的水资源在流域内分布不均,形成了湖泊、河流和湿地等多种不同的水生生态系统。

这种地形和水文条件的多样性为植物群落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生境。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黄河流域的植物群落会出现不同的组成和结构。

了解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展开讨论黄河流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群落的演替
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例如 由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 异养性演替:如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 解作用特别强,有机物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
植物群落的演替类型 原生演替
旱生演替系列 ①地衣植物阶段 ②苔藓植物阶段 ③草本植物阶段 ④灌木植物阶段 ⑤乔木植物阶段
1.最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边的杂草分布 中起作用:
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 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 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 前草等处在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 止了,在路周边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 植物,逐步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 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 象。
群落的演替类型
按基质的性质划分(C.F.Cooper,1913)可分为:
(1)水生演替(hydrorarch succession)演替开始 于水生环境中,但普通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 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xerarch succession)演替从干旱缺 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生物入侵
水葫芦(凤眼莲)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 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首先,湖泊中的浮游植物和动物死 后沉入水底,加上湖岸冲刷下来的 矿物质颗 粒,日积月累,湖底逐 步升高,湖水逐步变浅。此时某些 浮叶植物和浮叶根生植物,如莲、 荇莱等出现。这些植物的叶盖满水 面,阳光不能透入水底,因而水下 植物不能生存而逐步消失。浮叶根 生植物普通都是较大的。它们的根 埋在土中,它们死后沉入水底,这 些都促成湖底进一步升高。某些直 立扎根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 泽泻等也于此时逐步出现。湖底上 升之后,湖泊变成高低不平的沼泽, 于是多个耐湿的草本植物生长出来, 接着灌木、乔木陆续长出。

水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水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水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教材中提及的若干例子都是发生于干燥地面的旱生演替过程,那么发生于水域里的水生演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发生在淡水湖泊里,其演替过程可概括为:开敞水体→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湿生植物群落→陆地中生或旱生植物群落(如图)。

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传统的以定性描述为主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的以数学、计算机数值仿真和实验模拟为特征的定量的研究方法。

下面重点介绍传统的研究方法。

传统的研究演替过程的方法是建立永久样地反复定点观察,通过历史和资料记录与现有群落进行比较;从现在的群落中寻找证据,通过植物的空间排序来推断时间演替顺序;通过群落中新侵入种的分析来推断群落演替的趋势;通过群落中各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来推断群落的变化;通过研究土壤的结构和土壤中有机成分来推断群落的历史等。

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研究

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研究

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研究在生态学中,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群落中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群落的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群落组成的转变称为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的事件,从一个生态系统的开始阶段,到幼稚阶段、成熟阶段,到最终再生阶段。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工业化、森林火灾、干旱、自然灾害、人为介入等等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的群落无法生存下去,或者让它们丧失了竞争优势,最终轮流被其他群落所取代。

群落演替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

自然的群落演替是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火灾、干旱、风蚀等。

人类的干预也可能导致群落演替,例如伐木、引入外来物种、水坝建设等。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森林群落演替。

原始森林被砍伐或烧毁后,草原群落开始占据这个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组成愈加复杂,乔木和灌木开始重新繁衍,最终森林再次成为主要的生态系统。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包括竞争、合作和共生。

在生态系统中,每种物种都具有特定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它们与其他物种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同时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但是,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其他物质,例如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通常来自于土壤中的微生物。

因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它们的互相作用是互利共赢的。

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生态学研究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来研究群落演替。

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性理论和生产力理论。

中性理论认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相同的自然出生率和死亡率,物种的数量是由随机漂移所决定的;生产力理论则认为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是由那些大量生长和繁殖的物种所控制的。

最近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群落演替过程的重要因素。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是一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只要提到这一话题,就会有种种理解。

它涉及许多生态事件,例如土壤重新配置,植物和动物不断更新,从而影响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群落演替一般过程长达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是生态学家和其他生态系统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群落演替的最常见的例子是火烧后的群落演替。

这是一种由自然灾害引起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的过程,即由于火灾而导致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先前草木茂盛的土地发生变化,以致变成火烧过后的无植物覆盖的土地。

然后,一个新的植物群落开始发展。

新种群中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耐热性,例如竹芋、马铃薯、青莎藜等。

同时,新种群中出现的新草本植物也能够恢复原有群落的生态系统。

火烧后的群落演替是最常见的群落演替,但也有其他的群落演替过程。

例如,洪水、风力和人类活动也可能导致土壤重新配置,以及植物和动物种群的变化,从而导致群落演替。

此外,世界气候变暖也会影响植物群落和植物群落的演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许多植物群落出现了温室效应,导致植物群落的转变。

群落演替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改变植物群落的特征,影响植物群落的构成。

人类干预经常会改变植物群落的构成,促成新的植物群落演替,形成新的结构,作用,或功能。

例如,人为因素导致森林被砍伐,从而影响植物群落。

此外,人为活动也可能导致植物群落被污染,影响植物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信息。

它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群落功能维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植物群落的演替,了解其变化过程,以及保护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

只有充分理解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机制,才能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把植物群落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 课件 (共46张PPT)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7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 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 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 频繁发生。
38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 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 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 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 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2:41:49 P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群落演替案例

群落演替案例

群落演替案例
群落演替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过程。

下面将介绍三个群落演替案例。

1. 草地到森林的演替:在一块开阔的草地上,开始会出现某些
灌木和树种,如椴树、山毛榉等。

它们会渐渐扩大范围,占据更多的空间,在它们的根部,一些小型的树种和灌木也开始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树种和灌木出现,最终形成了森林。

2. 湿地到沼泽的演替:湿地是一个较为潮湿的生态系统,而沼
泽则是更加湿润的生态系统。

在湿地中,最开始的生物可能是植物和浮游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水生植物和浅水区的动物开始出现。

随着植物和动物数量的增加,湿地逐渐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更为湿润的沼泽。

3. 初级到次生林的演替:初级林是人类活动较少的自然林,而
次生林则是因为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而重新生长的林地。

在初级林中,常见的植物有一些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但在次生林中,则会出现更多的树种和灌木,这些植物会比初级林中的植物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最终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更为复杂的次生林。

这些群落演替案例展示出生态系统中的不断变化和变化过程中
不同生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对于生态学的研究和生态系统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

3、苔藓阶段
地衣的存在改良了岩石,出现了少量土壤和 有机物,为苔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苔藓个体比地衣大,所以比地衣更容易得到 阳光,而且生长密集,所以苔藓的出现使得 地衣逐渐消失。 随着苔藓死亡,会积累大量有机物,土壤层 会更厚。这为其他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4、草本植物阶段
随着苔藓死亡,会积累大量有机物,土壤层 会更厚,这有利于保留更多的水分,草本植 物的种子就能够在上面发芽。 在和苔藓竞争阳光的过程中草本植物明显占 优势,这样的话草本植物会渐渐增多,而苔 藓会逐渐减少。 以这些草本植物为食的小动物也跟着来到了 这块土地,在植物动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 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越来越疏松。
群 落 演 替
一、群落演替
是指植物群落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 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 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 的自然演变现象。
二、群落演替的过程
1、陆生演替 (1)初生演替: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2)次生演替: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水生演替 把湖变成森林的过程。
初生演替
1、裸岩阶段:
只有裸露的岩石,没有生物。
2、地衣阶段: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结合而成的。 真菌给藻类提供光合需要的水分,二 氧化碳和无机盐离子;藻类给真菌提 供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有机物
水分 二氧化碳 无机盐离子
除此之外,地衣耐旱性很好,真菌能 够合成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 变成土壤。
裸 岩
地 衣
苔 藓
草 本 小 动 物
灌 木 中 型 动 物
乔 木 大 型 动 物
次生演替
裸 岩
地 衣
苔 藓
草 本 小 动 物
灌 木 中 型 动 物

群落的演替知识点总结

群落的演替知识点总结

群落的演替知识点总结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⑤人类的活动。

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1、初生演替1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

2过程:①旱生演替: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灌丛、疏林植物→乔木。

3特点:演替缓慢。

2、次生演替1概念: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

原来有过植被覆盖,以后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灭了,这样的裸地叫做次生裸地。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3特点:演替快速。

特别提醒: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

①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②能量: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减低,群落有机总量增加。

③结构: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增高,稳定性增强。

④生活史: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短,生态位变窄。

⑤物质循环: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植物群落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物群落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新的植物群落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始阶段:在裸露的土壤上,一些野草和草本植物开始生长。

它们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和快速繁殖能力,能够快速占领空白地带。

2. 长辈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野草和草本植物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

有些灌木和矮小的乔木开始生长,并逐渐形成树冠层。

这些植物通过自身的根系和叶片残体,有助于土壤的改良和有机质的积累。

3. 林冠阶段:在长辈阶段的基础上,乔木逐渐增多且高大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稠密的林冠层。

这些乔木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并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基础和生境,吸引其他植物和动物进一步迁入。

4. 高龄阶段:在林冠阶段之后的数十年或几百年,乔木逐渐老化和死亡,开辟出更多光照的空间。

这为一些喜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机会,它们通常生长较慢但有较长的寿命。

5. 成熟阶段: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植物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达到了相对平衡状态,适应环境的物种发展得到相对完善。

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竞争和依存关系。

总的来说,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是一个由最初的草本植物到灌木和乔木逐渐演替的过程。

在不同的阶段中,适应环境的物种会逐渐占领并改良生境,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

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

【讨论2】 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为什么没有地衣、 苔藓群落阶段?
① 弃耕农田,起始条件是弃耕的土壤,其有机物含量、 通气性、保水能力等基本条件仍然存在,基至还保留着 某些草本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② 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可能同时存在,但草本 植物对光照的竞争具有明显优势,成长为优势种群。
上述两个例子代表了演替的两种类型——初生演 替和次生演替
小路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 止了,小路同围慢慢长出的茎 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种。 于是就出现了“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以上实例,意在说明了什么呢?
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1、存在的问题: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土地沙漠化。
【P82页——旁栏思考题】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 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二)实例2:从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旱生自养演替
耕种的农田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如果某块农田弃耕了,群落演替将如何进行?
乔木林
A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B 一些小灌木
C
灌木丛
D

乔木林
【讨论1】 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树林,需要多长 时间?是否一定能演替成树林?
弃耕的农田雨水充足,温度适宜的理想条 件下,演替成树林,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但在干旱少雨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树林。 内蒙古大草原为何没有演替成森林
如我国南方的 四大家鱼,如果被引入 云南、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区的水域中,它们就 。
③苔藓阶段
⑤灌木阶段 ④草本植物 阶段 能找到
【思考1】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分子、原子(细胞的化学成分)
(二)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 配臵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 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 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 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 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层、地 被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则 鹰、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 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 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 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 动。
(四)寄生
1、概念: 一种生物(寄生物)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体 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
2、寄生的结果: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菟丝子
寄生与捕食的区别
• 捕食是弱肉强食的现象
荔枝、木棉、榕树等只 能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 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南 方北方都可生长;红松等喜 凉怕热植物只能生长于东北 较为寒冷的地方;雪莲等生 长于终年积雪的雪峰之上。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 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 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 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 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 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 水平结构的存在。) 例:P251 判断题3…………………………(错) 因为该林中竹子是同种生物,竹子长势整齐 并不影响林中其他生物有的高有的矮,不同种生 物仍然是分层的。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捕食 个 体 数 1 时间 A 个 体 数 3 B A
个 体 数
2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过程,是物种交叉共存、种类变化、组成结构变化和生态功能变化的耦合过程。

演替的过程包括开端阶段、稳定阶段、退化阶段等,并且要经历复杂的生态系统变化,包括气候因素、行为因素及人类活动等的作用下,演替的过程就是一个有序的、顺序的变化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物种将前后反复出现,群落变化会演变成为 this is a process of biodiversity change, which is the coupled process of species coexistence, species change, composition change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change. The process of succession includes the starting stage, stable stage and degeneration stage, and complex ecosystem changes are needed to pass through. Under the action of climate factors, behavior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succession process is an orderly and sequential change cycle. In this process, different species will appear before and after, and the community change will evolve into a more stable stat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落的演替过程
1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指的是环境条件变化对森林群落构成的影响,它的演变通过植物的生
长、植物的死亡和种间竞争等过程经历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

它包括一些原始
群落发生变化后相应树种出现、数量增加、减少或消失,从而形成新的群落结构
模式和构成。

群落演替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设期、成长期、变型期和稳定期。

建设期
是一个群落形成的开始,所有原初树种出现,并且形成多样的植被结构。

成长期是这
一过程的核心,原初树种的新物种出现并繁殖,群落变得越来越密集。

变型期伴随
着原初树种的灭绝和新物种的出现,群落的结构发生变化。

稳定期是一个稳定的时
期,所有的树种都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群落不再出现明显的变化。

另外,群落演替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极端事件,这些极端事件如风暴、火灾、洪
水等都可能对树种造成严重破坏,引发群落结构的变化。

这些群落演替的过程通常持续多年,因此需要长期的监测和观察,以便及时发
现森林群落构成的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开
发提供可靠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