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素的概念

合集下载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随着中医药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重要性。

证素是中医学术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疾病归纳后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依据和基础。

而证素辨证研究,则是一种对证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一、证素的概念和意义证素是中医学术语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指疾病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依据和基础。

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证素,其特定的证素也是区分某种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以及症状等方面。

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症状、询问病史、检查脉象、舌诊等方法,确定疾病的证素,再根据证素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证素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证素的研究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证素的归纳整理、分门别类,有助于揭示疾病的本质特点,建立起更加系统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理论指导。

二、证素辨证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证素辨证研究,是一个对证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方法。

证素辨证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病证里的特异性证素进行认识、比较,了解、分析每个证素本身与其他证素之间的特异性关系,以便对证素的分型、病机、病变、症状等进行综合判别,从而找到治疗方案。

下面是证素辨证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观察病人的病情:通过细致的观察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症状的具体表现,可为病人找到适合的证素,这样就可以根据证素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2、询问病史:询问病史是帮助病人找到适合证素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中医医生识别病人的病因和病机,进而根据证素提供治疗方法。

3、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医医生可以通过脉诊的方式确定病人的证素,进而提供精确的治疗方法。

4、舌诊:舌诊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观察舌头颜色、形态、湿度等变化,可以判断病人的证素及其病情变化,此外,舌诊还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找到病因与病机相生的关系,从而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

中医“证素”研究(一)

中医“证素”研究(一)
“证素”是“证候要素”的简称,是证候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性与病位,在文献中还有一个概念是辨证要素,是指确定某一证型或者“证素”的主要证候,两者存在差别,前者更具备元素的性质,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可能具有相对重要的“证素”,但“证素”的原始研究不应该具有轻重之分,因此称其为“证候元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病性与病位一起构成病机,也可以直接代表病机,与病位相比,病性更加复杂,在临床组合中,病位与病位,病位与病性之间有“1+1=2”可能,但病性之间的复杂关系采用线性理论往往不易解决。
2文献研究
李志更等〔8,9〕通过慢性肾功能衰竭文献3272篇总结中医证型495个,进行归类后为148个,“证素”37个,病位类证候要素频数排前3位的是肾、脾、肝,所占频率分别为16.74%,12.43%,5.35%,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频数排前3位的是湿、阴虚、阳虚,占频率分别为13.13%,12.64%,10.83%,在所有证候要素中频数排前3位的是肾、湿、阴虚。主要症状172个,舌象11个,脉象18个,与一般症状相比,舌脉相对统一,淡白舌占舌色总频数的50.4%,胖大舌占舌形舌态总频数的40.8%,腻苔占舌苔总频数的26.2%,细脉占脉象的33.22%。病性类证候要素与文献中出现的症状进行回归分析,频数居前4位的证候要素(湿、阴虚、阳虚、气虚)的主要症状与主观判断相似。“证素”的研究使证候简单化,但对于一种疾病较少的“证素”不能涵盖全部病机。赵燕等〔10〕通过研究抑郁症文献65篇获得疾病的主要证型75个,肝气郁结、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占前四位,共计72次,提取“证素”33个,病位类10个,肝、脾、心、肾,占总频次的92.1%,病性类22个,气滞、气虚、阴虚、血虚,占总频次64.1%。与慢性肾衰的研究相比,这一结果稳定性好,与疾病本身特点和病机变化的复杂程度有关。衷敬柏等〔11〕对冠心病心绞痛2689例文献研究结果7个实性证候要素和3个虚性证候要素涵盖全部病例,实以血瘀、痰浊、气滞为主,虚以气虚、阴虚及阳虚为主,与传统理论吻合,采用不同“证素”组合可以得到疾病的具体证型,但不能概括临床全部证型,体现出“证素”组合的复杂性,组合过程中遇到的非相加关系可能导致理论研究和临床不一致。郭蕾等〔12〕从相关文献中总结证4232个,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证候因素),获得变量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29个证候要素归属于6大类,可以涵盖大部分的病例。外感六淫出现频率为30%,内生五气为36.3%,毒痰水合计20.6%,三类合计为86.9%,其中与气、血、阴阳相关的证候占总数的78.6%,此三者可以作为与证候高度相关的因素。这就表明了病性要素在日常辨证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是由于病性辨证决定了疾病的基本病机和临床用药的根本原则。尹英杰等〔13〕通过整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文献274篇,得到116个证候,前9位分别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中焦湿热、瘀血阻络、肝胆湿热、湿热蕴结、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这9个证候的累积频率为61.57%。拆分证候得出14个证候要素,其中5个病位肝、脾、肾、胃、胆,9个病性气虚、阴虚、阳虚、气郁(气滞)、血瘀、血虚、血热、湿、热。张启明等〔3〕研究宋、元、明、清及近代的156名中医临床名家专着,得到病因共计12个,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以某一外感病因为对象,817个常见临床症状为候选症状,统计筛选出诊断该病因的主要症状和特异性症状,分别建立12个外感病因的判别方程,结合临床意义和预测准确率认为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燥邪、疠气、外毒、疟邪和内伏风邪是外感病因的证候要素。

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与证素关系梳理

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与证素关系梳理

03
辨证与证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方面,辨证是对证素 的辨识和确定过程,通过辨证可以明确疾病的证素组合 和特征;另一方面,证素是辨证的基础和依据,不同的 证素组合形成不同的证候,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深化对辨证与证素关系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客观、准确的辨证方法和证素辨识标准,提 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通过对辨证与证素关系的深入研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 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6
结论与展望
对辨证与证素关系的总结
01
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通过四诊合参,辨别疾病 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要素,为治疗提供依据。
02
证素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 两大类。病位证素主要反映病变部位,如心、肝、脾、 肺、肾等;病性证素主要反映疾病的性质,如寒、热、 虚、实等。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气味等,进一步判 断病情及证素。
B
C
问诊中的证素识别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了解病情的 发展及证素的变化。
切诊中的证素识别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等,感知患者的体质及 病情,进一步确认证素。
D
证素在辨证中的意义
1 2
证素是辨证的基础
证素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前提和基 础。
证素的分类方法
按照病性分类
如寒、热、虚、实等。
按照病位分类
如表、里、脏、腑等。
综合分类法
将病性和病位相结合进行分类,如心气虚、肾阴 虚等。
常见证素及其特点
寒证素
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等寒象为主要表现,多 因感受寒邪或机体阳气 不足所致。

第七章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

中篇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治疗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要素(简称“证素”),然后概括为完整的证名。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辨别证候的性质,属于基础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结合病性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它能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别概括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再进一步归纳为阴证、阳证两大类。

就是说,对于任何一种证候,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与热;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与虚;从病证类别来说,都可归属于阴或阳。

因此.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领,是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在诊断过程中能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辨证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辨证思维的特点。

虽然八纲辨证主要将各种证候概括为四对纲领性证候,每对证候的双方都有与另一方区分的临床表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临床上各种证候只是划分为八个孤立而毫不相关的、界限分明的区域,而是八纲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错杂。

因此,对于八纲辨证,既要掌握八纲的基本证候,又要熟悉八纲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各种复合证候类型。

中医证素

中医证素
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内伤外感病十九字》
• 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悲、恐、惊、阳虚、 阴虚、伤食这19个字是辨别外感、内伤诸证的关键。
方药中《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 第一步为脏腑经络定位,第二步为阴阳气血定性
柯雪帆《中医辨证学》第四章就是病位辨证
历代医家虽对证素进行过概括,但都没有明确系统的阐述。 7
三、证素辩证技术阐释—证素确定
20项病位
脑/心神.心.肺.脾.肝.肾 胞宫.精室.胸膈/上焦.胃 胆.小肠.大肠.膀胱.少腹/下焦 筋骨.肌肤.半表半里.经络.表
33项病性
风.寒.火(热).湿.燥. 暑 虫积.食积.痰.饮.水停.气滞.血瘀 脓.闭.血寒.血热.毒 阳亢.阳浮.动风.动血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亏.津液虚 亡阴.亡阳.气脱.气陷.气不固
• 动血:因损伤、热盛、血瘀、气虚等导致,以各种出血为 主要表现的证候。
• 血热:火热炽盛,侵迫血脉,血液妄行,所表现的身热斑 疹,舌绛之类实热证候。即血分的热证。
• 血寒: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所表现的恶 寒,肢体拒急冷痛之类实寒证候。即血分的寒证。
19
证素 网络

证素网络图
三、证素辩证技术阐释—由“症”到“证素”
证素组合
积 分 大 于 70 , 小 于 欲病
100的证素组合
积分小于70,
未病及健康
二、证素辩证的基本原理
寒 热 疼 痛 汗 饮 食 睡 眠 便 舌 脉 检 测
症候
位置
心. 肺. 脾. 肝. 肾
性质
热. 湿. 气虚. 血虚. 阴虚. 瘀等
证素
脾气亏虚证 肝阳上亢证 脾肾阳虚证 ………… ………… ………… ………… ………… ………… ………… ………… ………… …………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ppt课件
9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辨证中表与里是用以辨别病位内外和病 势深浅的一对纲领。
(1)表与里是病位的总称,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实质 可以包括人体的各个部位。表里辨证是定病位的基本方法 。 (2)病位的多元性,也就是说人体内可同时存在着若干 个病位(如原发与继发,主病位与次病位等)。任何疾病 ,都应该也一定有一定的表里病位。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王 勇
1
目的要求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各 自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依据。 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 鉴别要点。 掌握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概念、病机、证候特点及鉴别要 点。 掌握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含义及临床规律。 理解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及类型 。 熟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病因病机。 了解八纲辨证的意义。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
11
【证候分析】
病因:六淫、疫毒 途径:皮毛、口鼻 阶段:外感病初期阶段 病机:正(卫)气抗邪于肌表 特征:新起恶寒发热
30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 个纲领。

中医“证素”研究

中医“证素”研究

‎‎‎‎中医“证素‎”研究【‎摘要】“‎证素”是“‎证候要素”‎的简称,由‎病性和病位‎两大部分构‎成,从“证‎素”研究成‎果和中医基‎础理论来看‎,“证素”‎即是“证候‎元素”,是‎构成病机和‎病名的组成‎部分,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所占的‎地位可能不‎相同。

“证‎素”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存在差‎别,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辨证体‎系的完善,‎后者重“证‎素”在临床‎各方面研究‎中的运用和‎结合。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证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评‎述,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证候病‎机证素‎中医学所说‎的“证”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复杂‎系统,中医‎的“辨证”‎属于认知科‎学、思维科‎学,在揭示‎辨证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是‎完善辨证方‎法、提高辨‎证水平的需‎要和有效途‎径。

‎朱文‎锋[1]在‎建立辨证新‎体系时引入‎“证素”的‎概念,初步‎制订了病位‎类约30项‎,病性类约‎60项,阐‎述了他们的‎特点和意义‎。

王永炎等‎[2]也提‎出证素和证‎素靶位的提‎取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启明等[3‎]认为证候‎要素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性:‎组成证‎候的最小单‎元;每一证‎候要素都有‎不同于其他‎要素的特异‎性症状;临‎床所见的所‎有证候都可‎由证候要素‎组合而成。

‎‎“证素”‎是“证候要‎素”的简称‎,是证候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性与病‎位,在文献‎中还有一个‎概念是辨证‎要素,是指‎确定某一证‎型或者“证‎素”的主要‎证候,两者‎存在差别,‎前者更具备‎元素的性质‎,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可能具有相‎对重要的“‎证素”,但‎“证素”的‎原始研究不‎应该具有轻‎重之分,因‎此称其为“‎证候元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病性与病‎位一起构成‎病机,也可‎以直接代表‎病机,与病‎位相比,病‎性更加复杂‎,在临床组‎合中,病位‎与病位,病‎位与病性之‎间有“1+‎1=2”可‎能,但病性‎之间的复杂‎关系采用线‎性理论往往‎不易解决。

中医毕业论文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中医毕业论文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中医毕业论文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近年来,中医学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其中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研究备受关注。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对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概念、研究方法、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进行思考。

一、概念说明1.证素的定义证素是中医学上对某个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等要素的综合归纳。

它既是疾病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医治疗的依据。

2.证素辨证的意义证素辨证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资料,对疾病的证素进行准确定位和深入分析,从而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证素辨证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阴阳属性、病机病位,并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二、研究方法1.临床经验积累通过临床实践,中医医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证素辨证经验。

这种经验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患者访谈等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文献研究中医学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医案和辨证经验,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家对于证素及其辨证的见解,为现代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3.调查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病例分析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证素及其辨证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应用前景1.临床实践指导基于证素及其辨证的研究成果,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这对提高中医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个体化治疗证素及其辨证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不同个体患者的不同证素特点,从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研究方法创新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不断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创新。

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证素及其辨证的规律和特点。

总结起来,证素及其辨证的研究在中医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中医学古籍的研究、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证素及其辨证的知识,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准确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朱文峰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

朱文峰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

朱文峰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摘要:1.朱文峰及其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的背景介绍2.证素辨证学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3.朱文峰对证素辨证学的贡献与影响4.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的应用案例与实践效果5.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的优缺点分析6.结论:朱文峰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的价值与意义正文:朱文峰是一位知名的中医学者,他在中医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证素辨证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证候的构成要素和演变规律。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朱文峰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证素辨证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证候的构成要素,即证素,来揭示疾病的本质和演变规律。

证素包括病位、病性、病势和病程等四个方面。

计算方法是将证候的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赋分,然后根据得分的高低来判断证候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朱文峰对证素辨证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明确了证素的概念,并提出了证素辨证学的基本原理,为证素辨证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他提出了一种系统的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将证素辨证学从定性分析推向定量分析,提高了证素辨证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他将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通过计算证素得分,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为疗效的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依赖于证素的完整和准确,如果证素的描述不够详细或准确,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

其次,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需要对证候的各个要素进行赋分,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不一致。

综上所述,朱文峰证素辨证学计算方式在中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证素辨证学的理论体系,提高了证素辨证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还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证候要素概念刍议

证候要素概念刍议

证候要素概念刍议标签:证候要素;证候类型;中医基础理论近年来,中医学术界提出了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的概念,并在证素的分布特征、组合规律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应用及研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有专家对证素的概念及内涵持有不同的认识与见解。

目前存在对证素的异议不利于证素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以及临床推广应用。

为此,笔者现从证素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证型的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能够对中医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 证素概念的缘起1998年,田氏[1]明确提出体质、病因、病位是形成证候的三大要素,认为只有运用这3种要素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得出规范的证候。

2002年,朱氏[2-3]提出“辨证要素”的概念,并创立了以“辨证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

该体系将病位与病性作为证候的基本要素和构成证名的主要元素,其中病位证素分为空间性位置和层次(时间)性位置,空间性病位包括表、半表半里、心、心神(脑)、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精室)、鼻、耳、目、肌肤、筋骨、经络、胸膈等,层次性病位包括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等;病性证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热、毒(疫疠)、脓、痰、饮、水、食积、虫积、气滞、气闭、气虚、气陷、气不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亢、阳浮、津液亏虚、精髓亏虚等。

王氏等[4-5]则认为,中医证候诊断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巨系统,通过将证候进行“降维升阶”,提取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内风、内寒、内火、内湿、内燥)、气相关(气虚、气滞、气郁、气逆、气脱、气陷)、血相关(血虚、血瘀、血脱、血燥、出血)、阴阳相关(阴虚、阳虚、阴盛、阳亢)、其他(毒、痰、水)等6类29个证素,认为任一证候都是由若干证素和证素靶位组合而成。

虽然中医证素概念的提出不过仅仅10年左右,但其实远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古籍,近自诸多中医先贤及多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亦曾提到过类似的辨证方法,只是“有其实,无其名”罢了。

中医诊断学讲稿

中医诊断学讲稿

目录目录 (1)第01 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第02 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学习方法8 第03 讲问诊的方法和意义 (15)第04 讲问诊的内容 (21)第05 讲问现在症:问寒热(一) (26)第06 讲问现在症:问寒热(二) (30)第07 讲问现在症:问寒热(三) (36)第08 讲问现在症:问汗(一) (43)第09 讲问现在症:问汗(二)、问疼痛 (49)第10 讲问现在症:问头身胸腹、问耳目、问睡眠 (55)第11 讲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一) (61)第12 讲问现在症:问饮食口味(二) (66)第13 讲问现在症:问二便 (70)第14 讲问现在症:问经带 (76)第15 讲望诊概述全身望诊:望神(一) (81)第16 讲全身望诊:望神(二) (86)第17 讲全身望诊:望色(一) (90)第18 讲全身望诊:望色(二) (95)第19 讲全身望诊:望色(三) (101)第20 讲全身望诊:望形体 (105)第21 讲全身望诊:望姿态 (109)第22 讲局部望诊:望头面 (114)第23 讲局部望诊:望五官(一) (120)第24 讲局部望诊:望五官(二) (124)第25 讲局部望诊:望五官(三)、望躯体(一) (128)第26 讲局部望诊:望躯体(二)、望四肢 (134)第27 讲局部望诊:望二阴 (138)第28 讲局部望诊:望皮肤 (141)第29 讲局部望诊小结 (148)第30 讲望排出物 (154)第31 讲望小儿指纹舌诊概述(一) (158)第32 讲舌诊概述(二)望舌质:舌色(一) (163)第33 讲望舌质:舌色(二)、舌形 (168)第34 讲望舌质:舌态、舌下络脉 (173)第35 讲望舌苔:苔质 (177)第36 讲望舌苔:苔色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意义 (183)第37 讲闻诊:声音、语言 (189)第38 讲闻诊:呼吸、咳嗽 (193)第39 讲闻诊:心音、胃肠异常声音嗅气味 (198)第40 讲脉诊概述(一) (203)第41 讲脉诊概述(二) (208)第43 讲正常脉象病理脉象:浮脉(一) (220)第44 讲病理脉象:浮脉(二)、沉、迟、数脉 (226)第45 讲病理脉象:虚、实、洪、细脉 (232)第46 讲病理脉象:滑、涩、弦、紧脉 (237)第47 讲病理脉象:结脉脉象鉴别相兼脉 (242)第48 讲病理脉象:真脏脉妇人脉与小儿脉按诊的手法与意义 (248)第49 讲按诊的内容 (254)第50 讲八纲证候概述八纲基本证候:表证 (260)第51 讲八纲基本证候:里、寒、热证 (266)第52 讲八纲基本证候: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272)第53 讲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 (277)第54 讲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二)八纲辨证的意义 (283)第55 讲病性辨证概述辨六淫证候(一) (289)第56 讲辨六淫证候(二)辨阴阳虚损证候 (294)第57 讲辨气血证候(一) (300)第58 讲辨气血证候(二)辨津液证候(一) (306)第59 讲辨津液证候(二)辨情志证候 (311)第60 讲脏腑辨证概述辨心病证候(一) (318)第61 讲辨心病证候(二)辨肺病证候(一) (325)第62 讲辨肺病证候(二) (330)第63 讲辨脾病证候 (335)第64 讲辨肝病证候(一) (342)第65 讲辨肝病证候(二) (347)第66 讲辨肾病证候 (353)第67 讲辨腑病证候(一) (358)第68 讲辨腑病证候(二)辨脏腑兼病证候(一) (363)第69 讲辨脏腑兼病证候(二) (368)第70 讲六经辨证概要(一) (373)第71 讲六经辨证概要(二)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一) (378)第72 讲卫气营血辨证概要(二)三焦辨证概要经络辨证概要 (383)第73 讲诊断结合运用(一) (388)第74 讲诊断结合运用(二) (394)第75 讲诊断结合运用(三) (400)第01 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

常见实性证素的计量辨证

常见实性证素的计量辨证
维普资讯
中国 中 医 药 杂志 2 0 0 7年 6月 第 5卷 第 6期
・ 9・
2 0 0 0 0637 2 0 0 0 0 6 38 2 0 0 0 0 6 39 2 0 0 l 0 6 30 2 0 0 1 0 6 3 1 2 0 0 06 32 1
[] 4
刘 东辉 , 黄 意 甜 .H L 法 测 定心 可 宁 胶 囊 中 丹 参 素 PC 的 含 量 [ 1 中 药 新 药 与l 药 理 ,2 0 , 1 ( ) J. 临床 05 6 2 :
】2 8.
常见 实性 证素的计量辨证
黄碧群 何 军锋 朱文锋 陈新 字
400 ) 10 7 ( 湖南 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3 4 .5 3 .61
素的含 量。在选定 的色谱 条件下 ,丹参 素与相邻组分 分离度 良好 ,阴性液无干扰 。经方法学考察 ,方法 的 重现性 、稳 定性、精密度 、回收率试验均符合有关规 定 。因此 ,确 立本制剂定量指标 为丹参素 ,定量方法 为 高效液相色谱法 。
【 考文献 】 参
[] 美 诺 平 颗 粒 . 国 家 药 品 标 准 ( 行 ) 标 准 号 为 1 试 .
W 一1 8 ( D 0 8 ) 一 0 2 S 01 1 Z 一 1 1 20 .
34 .5 3 5 .7 3 7 .2
3 57 .
根 据 上 述 测 定 结 果 , 暂 定 本 品 每 粒 含 丹 参 以 丹 参 素
【 摘要 】“ 证素”即辨证 的基 本要 素 ,是根据 中医学理论 而提 炼 出的具体诊 断单元 ,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
证 候 。通 过 流 行 病 学 、 文 献 资 料 调 查 和 频 权 剪 叉 数 据 处 理 ,准 确 地 提 取 出 实性 证 素 的特 征 性 证 候 .明 确 了各 证 候

中医“证素”研究

中医“证素”研究

关键词 : 证候; 病机; 证素
中 图分 类号 : 2 1 R 4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8 0 —4 0 2 10 -8 5 2 0 ) 619 - 0
中医 学所 说 的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个 非 线 性 的 开 放 复 杂 系 统 , 医 的 进 一步进行 主成分 分析 ,0个 主成 分与脾 胃湿 热和脾 虚湿阻两 证 是 中 2 “ 证 ” 于认 知 科 学 、 维科 学 , 揭 示 辨 证 原 理 与 规 律 的基 础 型进 行 l ii 辨 属 思 在 o sc回归 分 析 , 立 回 归 方程 , 测 正 确 率 分 别 为 gt 建 预 上 , 建 以 “ 素 ” 核 心 的 辨 证 新 体 系 , 完 善 辨 证 方 法 、 高 9 . % 和 7 . % 。 构 证 为 是 提 15 54 辨 证 水 平 的 需 要 和 有效 途 径 。 2 文 献 研 究
维普资讯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0 8年第 l 9卷第 6期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9N 6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8V L1 O S

常伴有恶 寒 、 咳嗽、 咯痰 等症 状 , 气逆多从少腹 冲胸膈 . 甚则上 冲 所在 , 分清病变脏腑 , 及时选方用药 , 活变通 , 灵 才能药 证相符 , 直 咽喉 , 病位在肺 , 证机为寒饮郁肺 , 肺失宣 降, 下焦之气 上冲 , 以 达 病 所 。 治 温肺 化饮 , 下气祛痰为主。因而 , 诊治本 病时 , 关键在于抓住病机
中 医 “ 素 研 究 证 "
薄敏 敏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第七章 八纲辨证


临床表现---失温: 、(紧 临床表现---失温:冷、(紧) ---失温 失运: 失运:白(淡)、痛、迟-血 )、痛 稀、润—津液 津液 • 〔特点〕 特点〕 • 1、表现为病理性机能渐退。 • 2、症状表现具有冷、白、痛、稀、润、 迟(紧)的特点。 • 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怕冷喜暖是其特征。 怕冷喜暖是其特征。 怕冷喜暖是其特征
寒热是辨别和判断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寒热主要 寒热是辨别和判断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反映疾病中机体阴阳的盛衰,病邪性质的属阴属阳。 反映疾病中机体阴阳的盛衰,病邪性质的属阴属阳。
须明确的是:恶寒、发热虽是辨别寒证、热证的主要依 须明确的是:恶寒、发热虽是辨别寒证、 据之一,但恶寒、发热是疾病的现象,寒证、 据之一,但恶寒、发热是疾病的现象,寒证、热证是对 疾病本质的认识,故两者不能等同。 疾病本质的认识,故两者不能等同。
八纲辨证的源流 八纲辨证,散论于《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 八纲辨证,散论于《内经》 运用于《伤寒杂病论》 形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五十年代。 形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五十年代。 《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六变篇”,即 传忠录》 阴阳篇” 六变篇” 所谓“二纲六变”。 所谓“二纲六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 色按脉,先别 阴阳应象大论》 善诊者, 色按脉, 阴阳。” 阴阳。 《医林改错》:“促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 医林改错》 促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 一十三方,……,然究其大根,无出乎于表里虚实阴阳 一十三方, 然究其大根, 寒热,八者而已。” 寒热,八者而已。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各纲证候的概念、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各纲证候的概念、一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 般证候表现及临床类型。掌握表证与里证 表证与里证、 般证候表现及临床类型。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 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虚证与实证各自包括的内容。 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虚证与实证各自包括的内容。 掌握阳虚证 阴虚证、亡阳证、 阳虚证、 掌握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与 证候表现。 证候表现。 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 错杂、真假、转化关系, 八纲之间的相兼、 2.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关系, 以及八纲辨证的意义。 以及八纲辨证的意义。 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概况。 3.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概况。 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证素

证素

证素“证”:古为证,本义为证据、证验。

《中华大字典》载“证”的含义有8项;告也,验也,证也,谏也,则也,候也,质也,病证也。

当代中医学将“证”的概念约定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势等)概括。

[1]“素”:始也、本也,《尚书·大传·虞夏传》“定以五律、五声、八音、七始,著其素。

”注“素,犹始也”。

因此,“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如素质犹本质,素性犹本性;指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激素。

证与素合为一词即“证素”,证素就是中医证的基本要素,即中医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内容。

证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证素是根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位和病性;内容是据中医学理论而确定;证素是构成病名的要素;病性证素是对正邪相争的本质概括;证素为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律;某些证素间可有重叠涵盖关系。

[2]证素一词,言简意赅,体现了辨证的实质意义。

证素如同构成各种物质的化学“元素”;语言中最小意义单位的“词素”;构成术语最小语言单位的“语素”;语音中最小单位的“音素”;红、黄、紫、黑等“色素”;气象要素等一样,是构成事物的要素。

“证素”就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把“证”区分(或包括)为证候、证素、证名,能对“证”的概念起到规范作用。

编辑本段证素概念历史萌芽《内经》对于辨别病位、病性的内容,已提到很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将各种证候分别归属于心、肝、脾、肺、肾、上、下、风、寒、湿、火、热,而为“病机十九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之论。

《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宣明五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提出了五脏六腑病位的各自证候,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解析病机证素的概念及特点

解析病机证素的概念及特点

解析病机证素的概念及特点
中医文化是我们中医诊疗的一大特色,病机证素也是中医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理。

所谓病机证素是指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疾病某一证候的病理特点,是决定证候诊断的基本要素,交叉组合成为证候的名称,也是辨证的基本单元。

中医文化解析病机证素的概念及特点。

*病机证素的概念
所谓病机证素是指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疾病某一证候的病理特点,是决定证候诊断的基本要素,交叉组合成为证候的名称,也是辨证的基本单元。

病机证素主要包括病理因素、病位、病性等,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

病理因素常见有风、寒、湿、暑、燥、火(热)、瘀、水、饮、痰、毒等;病位涉及内外表里、脏腑经络、营卫气
血等;病性主要指阴阳虚实、标本缓急。

*病机证素的特点
病机证素可由单一病理因素或两种以上病理因素相互兼夹、复合交叉而成,具有演变、转化的特点。

由此构成单一病机、兼夹病机和复合病机。

兼夹病机由单个病机(单一病理因素)组成,是两种以上的单行病机之间的兼夹,虽有主次,但无质变者。

复合病机则是形成具有新特质的病机证素。

如湿热病机不同于单纯的湿和热,瘀热病机不同于单纯的瘀或热,尚有自身的致病特性。

病理因素在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中间环节,决定疾病的性质、演变及转归。

病理因素是疾病病变过程中由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从中医学理论体系而言,属病机概念的范畴。

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因素常相互兼夹、复合为患,从而表现为不同而复杂的致病特点,是多种急难病证的病机特征。

因而病机证素的核心内容是病理因素,结合病位从脏腑病机和气血病机等分析其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证候性质。

证素的名词解释

证素的名词解释

证素的名词解释
证素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指的是通过量化分析手段,对事物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证素分析是一种通过量化分析手段,对事物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

它将传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量化指标的计算,对事物进行精确的评价。

证素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市场营销、管理学、心理学等。

在市场营销中,证素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在管理学中,证素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内部的问题和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在心理学中,证素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原因,为研究提供更准确的视角。

证素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原因,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更准确的视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素的概念
“证”:古为证,本义为证据、证验。

《中华大字典》载“证”的含义有8项;告也,验也,证也,谏也,则也,候也,质也,病证也。

当代中医学将“证”的概念约定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势等)概括。

“素”:始也、本也,《尚书·大传·虞夏传》“定以五律、五声、八音、七始,著其素。

”注“素,犹始也”。

因此,“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如素质犹本质,素性犹本性;指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激素。

证与素合为一词即“证素”,证素就是中医证的基本要素,即中医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内容。

证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证素是根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位和病性;内容是据中医学理论而确定;证素是构成病名的要素;病性证素是对正邪相争的本质概括;证素为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律;某些证素间可有重叠涵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