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歌唱活动教育教学教学要点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欢迎来我家》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欢迎来我家》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唱出歌曲《欢迎来我家》的歌词,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使他们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歌曲。

3.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使他们愿意邀请同伴来家里做客。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欢迎来我家》的歌词。

2.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通过歌曲活动,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唱出歌曲《欢迎来我家》,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解决歌曲中的音准问题,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欢迎来我家》的歌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教学卡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教学卡片挂在一旁。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向幼儿介绍歌曲《欢迎来我家》,并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唱歌曲,重点教授歌词、节奏和旋律,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c.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让幼儿在集体中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邀请游戏:让幼儿扮演小主人,邀请同伴来家里做客,共同演唱歌曲《欢迎来我家》。

b. 分享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家的照片或玩具,增进同伴间的了解和友谊。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以及邀请同伴来家里做客的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活动的成果。

5. 结束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使幼儿身心得到舒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歌曲演唱评价:评估幼儿对歌曲《欢迎来我家》的歌词记忆、音准和节奏掌握情况。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虫虫飞》教案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虫虫飞》教案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虫虫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欢快的歌声演唱《虫虫飞》。

2.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中描绘的虫虫飞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虫虫飞》2.歌曲理解:虫虫飞的场景和情感表达3.歌曲创编:虫虫飞的动作表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虫虫飞》,理解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动作创编。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扭动身体等。

(2)引导幼儿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说出自己喜欢的虫虫。

2.歌曲导入(1)教师播放《虫虫飞》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出现的虫虫,如蝴蝶、蜜蜂等。

3.歌曲学习(1)教师逐句教唱《虫虫飞》,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2)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及时纠正错误。

(3)教师邀请幼儿单独演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4.歌曲理解(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虫虫飞》歌曲中的场景,如虫虫在空中飞舞、虫虫在花丛中穿梭等。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虫虫飞的心情,如快乐、自由等。

5.歌曲创编(1)教师邀请幼儿自由发挥,用动作表现虫虫飞。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将动作与歌曲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表演。

6.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虫虫飞》歌曲表演。

(2)教师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分享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五、作业1.回家后,与父母一起演唱《虫虫飞》,并尝试动作创编。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歌曲中的虫虫,下周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虫虫飞》的学习,幼儿不仅学会了歌曲,还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和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歌曲创编和表演,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演唱时音准把握不准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唱活动《顶一顶》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唱活动《顶一顶》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唱活动《顶一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的音域演唱歌曲《顶一顶》。

2.能够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3.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演唱:《顶一顶》2.歌曲理解:通过歌词理解,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3.集体合作:通过集体演唱,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顶一顶》的演唱,理解歌词内容。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能够自然地演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伸展运动、深呼吸等,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有没有玩过顶东西的游戏?是怎样玩的?”(二)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歌曲《顶一顶》,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讲解歌词中的“顶一顶”是指用头顶东西的动作。

4.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注意观察幼儿的演唱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集体合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顶东西”的小组长。

2.教师播放歌曲,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演唱,注意协调好小组成员的演唱。

3.教师观察各小组的演唱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歌曲表演1.教师邀请几名幼儿上台表演歌曲《顶一顶》,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2.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顶一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演唱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时,教师也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但在教学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六、教学延伸1.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其他歌曲,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雨点》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雨点》

幼儿园中班歌唱教案《小雨点》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可爱的雨天》,详细内容为歌曲《小雨点》的学习与实践。

该歌曲描述了小雨点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和作用,旨在让幼儿通过歌唱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小雨点》,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较为复杂,需要幼儿反复练习。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自然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琴、歌词卡片、小雨点道具、图片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的小雨,让幼儿描述小雨的形态,引导幼儿关注小雨对大自然的作用。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哼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b. 教师展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小雨点》。

c. 针对难点歌词,教师进行反复教唱,确保幼儿掌握。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歌曲中的一句歌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模仿演唱。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熟练演唱。

b. 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5. 歌曲表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邀请家长参与观看,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小雨点》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便于幼儿学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小雨点》,并尝试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对大自然的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歌唱活动教案幼儿园(热门12篇)

歌唱活动教案幼儿园(热门12篇)

歌唱活动教案幼儿园(热门12篇)歌唱活动教案幼儿园第1篇活动目标:1、记住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2、通过欣赏梳头、扣纽扣、拉手的动作激发幼儿学动作的兴趣。

3、让幼儿理解同伴间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课前排练好两个幼儿表演(梳头、扣纽扣、拉手等动作)活动过程:一、律动:拍手点头,练声:小鸭和小鸡游戏:举你的手儿摆一摆师:幼儿园里有许多好朋友,大家一起拍拍手、点点头、跳跳舞真高兴。

(一开始我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大家在一起玩的快乐,以律动、练声、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今天,我们除了玩游戏之外,老师请小朋友们来看一段表演请两个幼儿上来表演后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在梳头、扣纽扣)请大家一起学学图片上小朋友的动作,并学说句子: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

请你用“你帮我来………我帮你来…….”说一句话。

大家都怎样?(团结友爱)怎样用动作来表示团结友爱?(手拉手)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什么?我们都是好朋友。

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大家除了玩具一起玩,还应该互相帮助,友爱相处,就像图片中的小朋友一样。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词,我先让幼儿欣赏一段表演,让幼儿说说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表演和学学动作孩子们很快理解了歌词内容,对学习新歌也产生了兴趣。

另外我还请小朋友根据歌词的句式来学说一句话,孩子们纷纷踊跃发言:你帮我来洗洗脸,我帮你来穿衣服;你帮我来擦擦手,我帮你来拿玩具;你帮我来穿鞋子,我帮你来拉裤子……孩子们不但学会了歌词,还发挥了想象力,创编出许多歌词,也进一步理解了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含义。

团结友爱不是光嘴上说说的,还要付诸于行动中。

)三、学唱歌曲“好朋友”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表演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学学。

1、欣赏一次,幼儿个别集体学讲歌名。

2、欣赏二次,幼儿熟悉旋律,跟着旋律打节奏。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精选)

通过歌唱练习,使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和吐字等歌唱技巧。
培养幼儿的歌唱技巧
通过合唱练习,使幼儿能够学会与其他幼儿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
通过多种形式的歌唱活动,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感,从而更加热爱音乐。
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幼儿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更加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歌唱教学,培养幼儿的音感和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准和音乐表现力。
在教案中设计丰富的实践与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互动环节,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CHAPTER
教学内容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歌曲
详细描述
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简单的歌曲,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同时,要注重歌曲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词
通过图片、动作、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歌词,包括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
详细描述
通过教唱、乐器伴奏、舞蹈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03
CHAPTER
教学过程
通过讲述与歌曲主题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故事导入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幼儿园歌唱活动设计教研(3篇)

幼儿园歌唱活动设计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和创造力的发展。

为了提高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特此开展本次歌唱活动设计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歌唱活动设计的基本认识,掌握歌唱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歌唱活动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歌唱活动的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歌唱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2. 歌唱活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歌唱活动设计的特点4. 案例分析:优秀歌唱活动设计案例分享5. 教师互动:设计一个歌唱活动,并进行分享和点评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讲座:歌唱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案例分析:优秀歌唱活动设计案例分享4. 教师互动:设计一个歌唱活动5. 分享与点评6. 总结与反思五、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歌唱活动设计资料,准备案例分享。

2. 场地准备: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3. 材料准备:音乐CD、歌词卡片、教具等。

六、活动实施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内容等,并宣布活动开始。

2. 讲座: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讲解歌唱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如: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幼儿参与等。

3. 案例分析:分享优秀歌唱活动设计案例,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分析其设计思路、活动过程、幼儿反应等。

4. 教师互动:分组进行歌唱活动设计,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设计内容包括:活动名称、目标、准备、过程、评价等。

5. 分享与点评:各组代表分享歌唱活动设计,其他教师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6.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活动总结1. 教师们对歌唱活动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

2. 教师们能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歌唱活动,提高歌唱活动的质量。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花轿

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小狗抬花轿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狗抬花轿》的歌词内容,知道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能够跟着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小狗抬花轿》这首歌曲,能够正确地表达歌词的含义。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流畅地唱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设备、歌曲CD、歌词图片、小狗玩偶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让幼儿跟着轻快的音乐做热身运动,如模仿小狗跑、跳等动作,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新课(5分钟):向幼儿介绍《小狗抬花轿》这首歌曲,展示歌词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3. 学习歌词(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边唱边指着歌词图片,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4. 练习唱歌(5分钟):让幼儿分组练习唱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唱歌姿势和发音。

5. 歌唱展示(3分钟):让幼儿分组上台展示歌唱成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小狗抬花轿》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唱出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纠正他们的唱歌姿势和发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创作类似的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内容:学习歌曲《小狗抬花轿》的旋律和节奏。

2. 步骤:a. 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

b. 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可以用拍手的方式跟随节奏。

c. 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哼唱。

七、教学活动与策略:1. 活动: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

2. 策略:a.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演唱。

b. 教师作为评委,对每个代表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c. 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给予奖励。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教案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萤火虫,了解萤火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萤火虫的飞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对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萤火虫》: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萤火虫的生态特点:让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如繁殖、捕食、发光等。

3. 萤火虫的观察与描绘:让幼儿观察萤火虫的图片,用语言描述萤火虫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了解萤火虫的生态特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用动作表现萤火虫的飞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曲,感受萤火虫的优美。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萤火虫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萤火虫的特点。

3. 动作表现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萤火虫的飞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萤火虫》音频、萤火虫的图片等。

2. 教学道具:萤火虫手偶、发光的玩具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萤火虫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萤火虫的特点。

2. 学唱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萤火虫》,让幼儿跟唱,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3. 歌曲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游戏,如捉迷藏、模仿萤火虫飞行等,巩固歌曲内容。

七、教学拓展:1. 观察萤火虫图片:教师展示萤火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萤火虫的特点。

2. 萤火虫生态小故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萤火虫的生态小故事,让幼儿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八、实践活动:1. 制作萤火虫手偶:教师指导幼儿用纸张等材料制作萤火虫手偶。

2. 表演歌曲《萤火虫》:幼儿手持萤火虫手偶,表演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

九、教学评价:1. 幼儿歌唱能力:评价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精选)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精选)

参与态度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 度,是否主动参与、积极 配合。
活动效果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 的教学目标,如提高学生 的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 音乐感受力等。
学生掌握情况
通过观察和测试,了解学 生对歌唱, 学生是否在愉快的氛围中 学习。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表现力,鼓励幼 儿在歌唱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提高音乐素养。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通过歌唱活动,培养幼儿的团 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02 活动内容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 活动目标 • 活动内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评价
01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 奏,理解歌词含义。
学会正确使用歌唱技 巧,如呼吸、发声、 咬字等。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如音高、音色、节 奏等。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表现歌曲 的情感和意境。
活动内容
通过总结本次歌唱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或组织幼儿进行歌 唱表演,或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歌唱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05
活动评价
学生表现评价
01
02
03
歌唱技巧
评价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音 准、节奏感、声音控制等 方面的表现。
情感表达
观察学生在歌唱中是否能 够表达歌曲的情感,是否 能够投入地演绎歌曲。
歌曲选择
总结词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歌曲,应考虑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内容,以确保符合幼儿 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

幼儿园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大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秋天多么美》,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歌唱技巧。

3.通过歌唱活动,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秋天多么美》的旋律和歌词。

2.能用自然的音色、准确的节奏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装饰音和节奏的把握。

2.歌曲情感的传达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秋天多么美》的音频、歌词卡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变化,如树叶变色、果实成熟等。

(二)新歌教学1.教师播放歌曲《秋天多么美》的音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注意节奏和韵律。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装饰音和节奏的把握。

4.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歌曲练习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学习。

2.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示范演唱,给予鼓励和指导。

3.教师组织全体幼儿进行集体演唱,提高歌唱技巧。

(四)歌曲表演1.教师挑选部分幼儿组成小合唱团,进行歌曲表演。

2.教师为小合唱团伴舞,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3.教师邀请其他幼儿担任评委,为小合唱团评分。

1.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学习歌曲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秋天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树叶贴画、果实拼盘等。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秋天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歌曲《秋天多么美》,分享歌唱的快乐。

七、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音乐兴趣和歌唱能力。

2.检查幼儿对歌曲《秋天多么美》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节奏等。

3.收集幼儿及家长对歌唱活动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反思1.部分幼儿在歌唱时,音准和节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内容,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春天在哪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2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协调性。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录音机、CD、音乐乐谱、花朵头饰、手偶等。

3.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当的座椅,音响设备正常运作。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听歌词内容,讲解歌词中的春天景物。

4.3 学唱歌曲:教师一句一句教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4.4 集体演唱:全体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4.5 创意表演: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手偶等表现歌曲内容,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4.6 总结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特点和美好。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观察: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音准、节奏感等方面。

5.2 家园沟通:与家长交流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教育。

5.3 幼儿反馈:听取幼儿对歌唱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歌曲欣赏:教师可选取其他关于春天的歌曲,如《小燕子》、《种太阳》等,让幼儿欣赏,增加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喜爱。

6.2 环境创设:组织幼儿户外寻找春天的足迹,观察植物的生长,感受春天的美好。

6.3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举办亲子歌唱比赛,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使他们在歌唱活动中都能得到提高。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概述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歌唱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活动之一。

幼儿歌唱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

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幼儿歌唱活动的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进行歌唱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表达能力;2.提高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发展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温暖的声音–活动介绍:通过唱歌来传达温暖与爱–活动准备:准备家庭常唱的歌曲,播放器或乐器–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学习歌词和节奏–活动目标:促进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2.快乐的合唱–活动介绍:在团体中体验合唱的乐趣–活动准备:准备一些简单易唱的合唱歌曲–活动过程: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合唱,教师指导节奏和声部–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四、教学方法1.情绪导入法:通过唱歌表达不同情绪,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2.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歌曲难度,让幼儿逐渐提升技能;3.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歌唱训练,增加活动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五、评估方法1.观察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情况;2.反馈评估:向家长征求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歌唱表现和乐趣体验;3.自我评估:让幼儿自主评价自己的歌唱能力和表现,激发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1.音乐游戏–活动介绍: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活动内容:如音乐热土、音乐猜谜等游戏–活动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锻炼协作和动手能力2.音乐剧表演–活动介绍:通过制作小型音乐剧激发幼儿表演兴趣–活动准备:准备故事情节和歌曲–活动过程: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和歌唱演出–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表演天赋和创造力七、活动总结通过歌唱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幼儿不仅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音乐(歌唱):风儿教案

幼儿园音乐(歌唱):风儿教案

幼儿园音乐(歌唱):风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风儿的特点,通过观察和体验,感受风儿的存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风儿》,并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用合适的情感演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风儿图片、花草图片、小树图片、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风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风儿的特点,让幼儿说说自己对风儿的了解。

2. 学习歌曲:教师教唱歌曲《风儿》,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3. 练习演唱:教师分组,让幼儿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4. 情景表演: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风儿,用动作和歌声表现风儿轻柔的特点。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分享歌曲《风儿》,展示所学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录制歌唱视频,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幼儿能熟练地唱出歌曲,音准和节奏准确,能用合适的情感演唱。

2. 评价方法:教师在课堂演唱环节观察幼儿的表现,对幼儿进行点评。

3. 评价结果: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教学拓展1. 活动名称:风儿手工制作2.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活动过程:教师提供风儿手工制作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风儿。

4. 活动总结:展示幼儿制作的风儿作品,让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八、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表现,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音乐歌唱活动教研重点(3篇)

音乐歌唱活动教研重点(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歌唱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歌唱活动,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将针对音乐歌唱活动的教研重点进行探讨。

二、音乐歌唱活动教研重点1. 音乐歌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活动目标:明确音乐歌唱活动的教育目标,如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力等。

(2)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和歌唱活动内容。

(3)活动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歌唱、舞蹈、表演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活动流程:合理规划活动流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如热身、导入、主体活动、总结等环节。

2. 音乐歌唱活动的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实物、故事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引导启发: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和需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情感体验: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音乐歌唱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成就感。

3. 音乐歌唱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全面了解幼儿在音乐歌唱活动中的表现。

(2)评价内容:关注幼儿的音乐素养、表现能力、创造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3)反思与改进:教师对音乐歌唱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4. 音乐歌唱活动的家园共育(1)家园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歌唱活动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

(2)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音乐歌唱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氛围。

(3)家园互动: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如亲子歌唱比赛、家庭音乐晚会等,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结论音乐歌唱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教研,可以提升音乐歌唱活动的教育质量。

幼儿园歌唱教案1500字

幼儿园歌唱教案1500字

幼儿园歌唱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3.让幼儿学会合唱歌曲,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节:音乐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

活动要点: 1. 领唱老师为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让幼儿跟唱。

2. 领唱老师将歌曲改变节奏或调子,让幼儿跟着改变。

3. 领唱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歌曲对抗比赛。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第二节:合唱歌曲活动目的:让幼儿学会合唱歌曲。

活动要点: 1. 领唱老师为幼儿唱一首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幼儿跟唱。

2. 领唱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唱,注意控制声音大小和音准。

3. 领唱老师带领幼儿跟着曲调进行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节:音律感训练活动目的:让幼儿学会辨别音调高低和长短。

活动要点: 1. 领唱老师为幼儿唱一组两个音的组合,让幼儿模仿,注意音调和时长。

2. 领唱老师为幼儿唱三个音或以上的组合,让幼儿模仿。

3. 领唱老师可以增加难度,让幼儿模仿不同的音高和节奏。

教学方法:模仿法教学要求1.老师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

2.活动要紧凑有趣,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3.教学要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言或参与。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度和对活动的表现,评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采用问答或模仿的形式,检测幼儿在音乐表现方面的进步。

总结幼儿园歌唱教学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和模仿的方式,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唱歌曲和用正确的音调唱歌。

同时,教学要求老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增加幼儿的参与度。

通过教学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幼儿园教师歌唱活动教研(3篇)

幼儿园教师歌唱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歌唱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歌唱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讨和经验交流,提升教师对歌唱活动的理解和教学方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歌唱活动理论知识的掌握,了解歌唱活动的教育价值。

2. 探索有效的歌唱教学方法,提高歌唱活动的教学质量。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1)歌唱活动的教育价值歌唱活动是幼儿表达情感、锻炼语言、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歌唱,幼儿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2)歌唱活动的教学原则1)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2)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兴趣;3)遵循音乐规律,培养音乐素养;4)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2. 实践探讨(1)歌唱活动的教学设计1)确定歌唱内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歌曲;2)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歌唱活动的教育目的和预期效果;3)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学习、练习、表演等环节;4)选用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

(2)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2)游戏教学法:将歌唱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提高幼儿参与度;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模仿;4)合作教学法:鼓励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歌唱任务。

3. 经验交流(1)分享歌唱活动教学案例,探讨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2)分析歌唱活动教学效果,总结改进措施;(3)提出歌唱活动教学建议,为教师提供参考。

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组织教师学习歌唱活动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歌唱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等。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使教师对歌唱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探讨阶段组织教师进行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欢迎来我家》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欢迎来我家》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欢迎来我家》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欢乐家庭》,详细内容为歌曲《欢迎来我家》。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会用歌声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唱出歌曲《欢迎来我家》,并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歌唱的兴趣。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爱家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调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会用歌声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

2. 学具:小乐器(如沙锤、手鼓等)、家庭照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照片,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的快乐时光。

邀请幼儿模仿家人,进行角色扮演,激发他们对家庭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欢迎来我家》,引导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调。

分组教学,教师示范唱歌,幼儿跟随学唱。

教师针对歌曲难点进行讲解,如节奏变化、音调掌握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歌曲中的一句歌词,进行示范演唱,讲解节奏和音调。

邀请幼儿上台演唱,其他幼儿评价,共同提高。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唱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部分幼儿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全班幼儿共同演唱《欢迎来我家》,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欢迎来我家》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和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共同演唱《欢迎来我家》,并用手机录音。

2. 答案:录音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家庭音乐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调的掌握。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通过家庭照片和角色扮演激发幼儿对家庭的兴趣。

大班歌唱活动教研(3篇)

大班歌唱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歌唱活动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幼儿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大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因此,开展大班歌唱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歌唱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记忆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

4.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三、活动内容1.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歌唱曲目,包括儿歌、童谣、歌曲等。

2. 设计富有创意的歌唱活动方案,如:(1)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优秀的歌唱作品,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2)歌唱教学: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旋律和歌词,引导幼儿学会歌唱。

(3)歌唱表演:组织幼儿进行歌唱表演,展示歌唱成果。

(4)歌唱游戏:设计富有创意的歌唱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提高歌唱能力。

3. 创设良好的歌唱氛围,如:(1)教室环境:布置富有音乐氛围的教室环境,如悬挂彩带、摆放乐器等。

(2)教师态度: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歌唱活动,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

(3)同伴互动: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歌唱活动。

四、活动实施1. 准备阶段:(1)教师挑选适合大班幼儿的歌唱曲目,并进行改编和创作。

(2)设计歌唱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3)准备歌唱所需的教具、场地和音乐设备。

2. 实施阶段:(1)音乐欣赏:播放优秀的歌唱作品,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2)歌唱教学: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旋律和歌词,引导幼儿学会歌唱。

(3)歌唱表演:组织幼儿进行歌唱表演,展示歌唱成果。

(4)歌唱游戏:设计富有创意的歌唱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提高歌唱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唱活动《动物歌》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唱活动《动物歌》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唱活动《动物歌》教案一、活动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动物歌》,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能够模仿动物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模仿能力。

3.通过歌唱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提高集体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动物歌》音频、歌词卡片、动物图片。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歌曲《动物歌》,引导幼儿聆听,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让幼儿猜猜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2.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唱出声音。

3.活动互动(1)教师邀请幼儿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等。

(2)教师与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共同表演歌曲中的故事情节。

4.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猜我是谁”游戏,让幼儿根据动物声音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动物快跑”游戏,锻炼幼儿的奔跑能力。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动物歌》,讨论歌曲中的动物特点。

(2)教师鼓励幼儿勇敢表达自己的喜好,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演唱歌曲《动物歌》,增进亲子关系。

2.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动物主题的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动物的魅力。

五、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爱和指导。

2.活动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活动结束后,教师是否对幼儿进行了有效的评价,鼓励幼儿的进步。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歌曲《动物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教师播放歌曲《动物歌》,引导幼儿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歌唱活动教育教学要点(一)歌唱教学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再次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再一次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应该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原则对于大多数幼儿教师,现在似乎一点也不陌生了,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仍然感到难以将这些理想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而且往往在努力试图将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目标相互渗透或交织时,结果又往往显得勉强,师幼双方都不能感觉到经验整合共鸣的快乐。

在歌唱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在预设教育目标时,应突出不同活动的学习重点问题,在预设、引导师幼互动的走向时,应强调以审美感动为核心。

我们幼儿教师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研究怎样在突出审美感动的前提下落实全面发展。

(二 ) 怎样提高幼儿歌唱的艺术水平1.共鸣位置与歌唱的美好音色。

帮助儿童获得正确的共鸣位置和美好自然声音的方法主要有:教师和儿童同伴的正确榜样—-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轻声入手,养成有控制的情感表达习惯;从较高音区开始,从上逐渐向下唱.(1)教师和儿童同伴的正确榜样——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

“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一方面,是中国母语语言发音最自然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获得童声清澈明亮音色的最自然的方式;再一方面,更是使幼儿避免将声音压在喉咙里或压进胸腔里的最自然的防范措施。

(2)轻声入手和有控制地进行情感表达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大声喊叫”.在幼儿用喊叫的方式歌唱时,他们身体的大部分共鸣腔是没有能够很好地参与共鸣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发音器官通常都处在非自然的过度紧张的状态之下,甚至会因为胸部、颈部肌肉过分紧张而造成如下现象:一方面压迫血管,使颈部血管向外暴起,大量血液非正常地涌向脸部;另一方面压迫气管、阻碍气息顺畅地通过咽喉;再一方面引起泛化性的整个肌体的紧张——脸部、头部躯干和四肢都会出现不自觉的强直状态。

全身性的强直状态,可以由非自然的发声方法所引起,成为非自然舒适的内部状态的外部信号。

这种非自然的体态和非自然的声音,不但会通过内部的反馈循环造成歌唱者不舒适的整体审美感,而且还会造成倾听者不舒适的整体审美感觉。

(3)从较高音区开始,逐渐向下唱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最先获得的音区是在与口面腔共鸣相适应的中音区.新生婴儿刚开始学习发音时音区还要稍稍偏高一点,通常的共鸣位置都在眼睛附近。

所以我们总是觉得婴儿的声音比较“尖亮”一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幼儿的共鸣位置会逐渐下移。

到了3岁左右,有的幼儿讲话唱歌的位置会掉到喉咙里甚至喉咙以下。

由于幼儿下面部位的共鸣腔成熟得比较晚,幼儿应用下面部位共鸣腔的能力也成长得比较慢,所以,有关专家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建议:在对3岁幼儿进行集体歌唱发音教学时,应从“重新唤醒”他们婴儿时期的高位置发音感觉开始。

2.咬字、吐字、气息与歌唱的情感表达。

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和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教师和儿童同伴的正确榜样。

二是从情感体验人手,由内向外,以情带声,身体自然参与体验和表达。

三是教师从歌曲情感分类分析人手,结合歌曲的情感表达,指导儿童自然应用各种基本演唱方法。

四是教师的伴奏以及讲解和指示语言,具有良好的情感感染性。

(三)怎样设计与组织新歌教学活动幼儿园集体歌唱活动开始程序的设计,实际上是指在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情境中使幼儿第一次接触一首新歌曲的活动设计,也可以说是歌唱教学系列活动中的第一层次的活动设计.以下建议的方法如果应用得合理,就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授与幼儿学习的负担,提高有限教学时间段内的教学效益,而且还能够使平淡枯燥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1.由动作开始的设计该方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类的歌曲: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是直接描述动作过程的或是比较富于动作性的。

但是,有些时候,这种方法还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2。

由歌词创编开始的设计该方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一些词曲内容简单多重复、歌词语法结构单纯清晰、具有某些语言游戏性质的歌曲。

这种方法在操作程序方面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歌词创编开始”或“歌词创编在前”。

3.由情境表演开始的设计。

该方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些歌曲:歌词内容所反映的是一些简单的幼儿可以“一目了然”的情境或事件,而且这些情境和事件也是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

4.由故事讲述开始的设计该方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些歌曲: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也都较前一种稍复杂些。

通常会含有难以用动作来表现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描述、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等。

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往往在讲故事时还可以配上图片或活动的图景。

在采用这种设计处理时,教师应该十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是帮助幼儿弄清和记住歌词、语法结构和内容的逻辑顺序,因此,气氛、趣味的渲染应该注意为理解和记忆歌词服务,而不应搞的过分,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5.由歌词朗诵开始的设计与适宜采用故事讲述导人的歌曲相比,这一类歌曲中歌词的语言更加复杂,但情境性、故事性却又比较弱(当然,故事性较强的歌曲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歌词单独分离出来用儿歌或诗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分散词曲同时学习的困难,并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把幼儿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歌词的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殊审美特征上。

而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又可以把幼儿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曲调和词曲的关系上。

该方法在操作程序方面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学习歌词朗诵开始”或“歌词朗诵在前”.如《蜜蜂做工》:“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来做工。

来匆匆,去匆匆,做工兴味浓.春暖花开不做工,将来哪里好过冬。

嗡嗡嗡嗡嗡嗡,别做懒惰虫。

”6。

由游戏开始的设计历史上有许多传统的幼儿游戏活动都是伴随着歌曲进行的。

在早期的传统教育中,这种游戏歌曲也都是在学玩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的.后来不知何时教师习惯了把游戏和歌曲分开来作为两个独立的内容来教授,也就把原本自然的活动人为地弄得不自然了。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把事情恢复到它的本来面目。

该方法在操作程序方面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游戏开始”或“游戏在前”。

如《丢手绢》:7.由“填充参与”开始的设计可以使用“填充参与导入”方法的歌曲虽然并不多,但对合适的歌曲恰当地使用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可能使用“填充参与”方法的歌曲的主要特点是:歌曲中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的词曲动机.该方法在操作程序方面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在教师第一次范唱歌曲时,幼儿就用朗诵或歌唱的方式参与.幼儿参与的部分主要是歌曲中不断重复的那些部分。

如《顽皮的杜鹃》:“当我走在草地上,咕咕,听见杜鹃在歌唱,咕咕,当我轻轻走过去,咕咕,杜鹃飞向小河旁,咕咕,我又赶紧跑过去,咕咕,它又飞向远方.咕咕,咕咕,咕咕……"8.由副歌开始的设计.“副歌前置”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带有“副歌”的比较大型的歌曲提出的。

由于“副歌”通常都是为增加气势、强调主题而特别设计的,所以,在创造手法上也更强调重复。

换句话也就是说“副歌”一般都更加容易理解、更加容易激发情绪、也更加容易“上口"和容易记忆。

所以,先学会唱“副歌",然后再在教师范唱整首歌曲时邀请幼儿用演唱“副歌”的方式参与,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该方法在操作程序方面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从副歌开始”或“副歌在前"。

9.由无意义音节玩唱开始的设计。

所谓“无意义音节”是相对有意义的歌词系统来讲的。

有的时候,我们邀请幼儿用“啦啦啦”、“嘟嘟嘟”或“嘀嘀哒哒"的方式或邀请幼儿用唱乐谱唱名的方式来玩玩唱唱,往往也可以起到增加情趣、降低困难的效果。

这些“奇奇怪怪”的声音,有的时候可以由教师向幼儿提出建议,有的时候也可以由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创造。

“无意义音节玩唱”的方法可以摆在任何程序之中,如果作为导入的程序就要安排在新歌学习的开始部分.(四)怎样在歌唱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方法,许多年来一直都被看作是幼儿园集体歌唱法,而且实践也已经证明这类方法对幼儿的音乐成长是有益和有效的。

然而,迈们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目标体系的不断发展,学习歌曲和学习歌唱的歌唱活动的仅有目的了.在被扩充进来的教育目标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或创新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甚至成了相对更受重视的目标之一。

于是,幼儿园的教师们开始注意到另一些非正规的、非严格模仿的歌唱活动,并开始逐步将从事这类活动的方法有机地组织到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中来。

在幼儿园目前的歌唱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创造性歌唱教学主要有:创编新歌词,创编歌表演动作,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即兴歌唱说话等。

1.创编新歌词.在创编新歌词的教学活动中一般应该注意几点:一是选择简单多重复、适合于儿童创编的歌曲;二是只教授一段歌词作为创编的样板;三是必要时预先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以保证活动具有良好的创造气氛和审美气氛;四是创编中应注意集体参与创编和歌唱的密度,以保证活动中大多数儿童都有机会动脑、动口、动手;五是创编中应注意控制好编唱时间的长短,以保证活动结束时具有“余兴未尽"的气氛;六是创编中应注意适当强调创编结果的个人独创性和审美性,以保证编唱的结果能够给儿童留下美好的印象.2.创编表演动作。

在创编表演动作的教学活动中一般应该注意:一是即兴创编活动与引导创编应该区别对待;二是结构性动作、情节性动作、情感性动作应该区别对待;三是在引导创编的活动中,创编的数量以“够用”为限度;四是在即兴创编的活动中教师应主要以“反馈”的相互展示、交流等学习方式来丰富儿童的创编思路;五是在引导创编的活动中,教师应主要以提问和提供思考线索、提供改善建议的方式来丰富儿童的创编思路;六是知识准备、数量限制、独创性、审美性要求等与“创编新歌词”相同。

3.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

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的活动一般都不会作为独立的新授活动来安排。

在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的活动中一般应注意:(1)教师提供的“感知体验处理榜样"的活动在前,教师引导的儿童进行“榜样经验迁移”的活动在后。

这是由于:幼儿积累的歌曲处理经验很少,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向幼儿提供自己的处理榜样,以帮助幼儿大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2)教师应注意尽量对儿童的各种独特处理,做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即教师应首先尽力帮助幼儿寻找自己处理的独特的而又合理的理由,而不应轻易地否定幼儿的意见.即便你认为幼儿的意见确实有不太合理之处,也应该尽力选择建设性的表述方式.(3)数量限制、独创性、审美性要求同前。

4.即兴歌唱说话。

即兴歌唱说话活动,是指用歌唱或类似歌唱的方式来进行对话,讲故事或其他语言游戏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